肥胖症的预防及其治疗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老年人肥胖症健康宣教PPT课件

社区支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老年人肥胖的社会支持 专业医疗支持
定期就医,寻求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制定个性 化的减重方案。
专业指导能帮助老年人更安全、有效地减重。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肥胖的心理影响
肥胖可能导致自尊心下降和社交焦虑,影响老年 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需关注心理支持 。
通过协作,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谢谢观看
老年人肥胖症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老年人肥胖症的定义及影响 2. 老年人肥胖症的预防与管理 3. 老年人肥胖的社会支持 4.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5. 总结与展望
老年人肥胖症的定义及影响
老年人肥胖症的定义及影响
什么是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过量积聚,影响健康的状态 。
根据BMI(体重指数)来定义,BMI≥30被认为是 肥胖。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帮助老年人克服负面 情绪。
心理干预能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维持积极的生 活态度。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鼓励老年人关注自身的优点和成就,增强自我认 同感。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和行为 改变。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老年人肥胖症的预防与管理
如何预防肥胖症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身体活动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 步、游泳等。
老年人肥胖症的预防与管理
饮食建议
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限制糖和饱和脂肪 的摄入。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避免快餐和高热量零 食。
老年人肥胖的社会支持 专业医疗支持
定期就医,寻求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制定个性 化的减重方案。
专业指导能帮助老年人更安全、有效地减重。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肥胖的心理影响
肥胖可能导致自尊心下降和社交焦虑,影响老年 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需关注心理支持 。
通过协作,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谢谢观看
老年人肥胖症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老年人肥胖症的定义及影响 2. 老年人肥胖症的预防与管理 3. 老年人肥胖的社会支持 4.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5. 总结与展望
老年人肥胖症的定义及影响
老年人肥胖症的定义及影响
什么是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过量积聚,影响健康的状态 。
根据BMI(体重指数)来定义,BMI≥30被认为是 肥胖。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帮助老年人克服负面 情绪。
心理干预能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维持积极的生 活态度。
老年人肥胖症的心理因素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鼓励老年人关注自身的优点和成就,增强自我认 同感。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和行为 改变。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老年人肥胖症的预防与管理
如何预防肥胖症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身体活动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 步、游泳等。
老年人肥胖症的预防与管理
饮食建议
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限制糖和饱和脂肪 的摄入。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避免快餐和高热量零 食。
中医内科学肥胖PPT课件

详细描述
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冥想、瑜伽、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
定期检测体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总结词
定期监测体重是预防肥胖的重要环节,能够 及时发现体重异常增长,并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调整。
详细描述
建议每周测量一次体重,并记录在册。如果 发现体重异常增长或减重困难,应咨询专业 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 间久坐,尽量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饮食减肥注意事项
饮食减肥需注意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或 健康问题。
04
CHAPTER
肥胖的预防与保健
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
总结词
控制饮食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应合理安排膳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详细描述
选择低热量、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和鱼类等。控制餐后甜点和零食 的摄入量,避免过度饮酒。
胃热滞脾型肥胖
总结词
胃热炽盛,食物进入胃中难以消化, 导致脂肪堆积。
详细描述
多食、消谷善饥、口渴喜饮、口臭、 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 清胃泻火,佐以消导,方用防风通圣 散加减。
脾虚湿阻型肥胖
总结词
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调,湿邪内停,导致肥胖。
详细描述
肢体困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治宜健脾益 气,利湿化浊,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肥胖的病因病机
病因
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失调、年老体衰。
病机
脾虚痰湿、气滞血瘀、湿热内蕴。
肥胖的中医治疗原则
健脾祛湿
清利湿热
针对脾虚痰湿型肥胖,以健脾祛湿为 治疗原则。
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冥想、瑜伽、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
定期检测体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总结词
定期监测体重是预防肥胖的重要环节,能够 及时发现体重异常增长,并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调整。
详细描述
建议每周测量一次体重,并记录在册。如果 发现体重异常增长或减重困难,应咨询专业 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 间久坐,尽量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饮食减肥注意事项
饮食减肥需注意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或 健康问题。
04
CHAPTER
肥胖的预防与保健
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
总结词
控制饮食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应合理安排膳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详细描述
选择低热量、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和鱼类等。控制餐后甜点和零食 的摄入量,避免过度饮酒。
胃热滞脾型肥胖
总结词
胃热炽盛,食物进入胃中难以消化, 导致脂肪堆积。
详细描述
多食、消谷善饥、口渴喜饮、口臭、 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 清胃泻火,佐以消导,方用防风通圣 散加减。
脾虚湿阻型肥胖
总结词
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调,湿邪内停,导致肥胖。
详细描述
肢体困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治宜健脾益 气,利湿化浊,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肥胖的病因病机
病因
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失调、年老体衰。
病机
脾虚痰湿、气滞血瘀、湿热内蕴。
肥胖的中医治疗原则
健脾祛湿
清利湿热
针对脾虚痰湿型肥胖,以健脾祛湿为 治疗原则。
肥胖症健康宣教PPT课件

结论
支持资源
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团队的支持,获取科学的营养 和运动指导。
加入支持小组可增强减重的动力与信心。
谢谢观看
对于严重肥胖且其他方法无效的患者,可能 需要手术干预,如胃旁路手术。
手术后需严格管理饮食和生活方式。
结论
结论
重要性
肥胖症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需引 起重视。
通过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肥 胖症。
结论
行动呼吁
每个人都应主动关注自身体重,采取健康的生活 方式。
倡导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健康活动,创造良好的 环境。
这些疾病的风险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上升。
肥胖症的危害 心理健康
肥胖症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及 自尊心下降。
社会偏见和歧视也可能加重心理负担。
肥胖症的危害
生活质量
肥胖症影响日常活动的能力,可能导致社交 障碍和生活满意度降低。
身体不适和运动能力下降使得生活质量受损 。
如何预防肥胖症?
如何预防肥胖症? 健康饮食
肥胖症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肥胖症? 2. 肥胖症的危害 3. 如何预防肥胖症? 4. 肥胖症的治疗 5. 结论
什么是肥胖症?
什么是肥胖症?
定义
肥胖症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多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通常通过体重指数(BMI)来评估。
BMI ≥ 30 kg/m²被认为是肥胖的标准。
什么是肥胖症?
健康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整体健康状况。
肥胖症的治疗
肥胖症的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饮食和运动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肥胖 的基础。
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更能有效实现减重目标。
肥胖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肥胖症PPT演示课件

B
C
心理干预
针对减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 虑、抑郁等,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长期随访和调整
对减重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方案,以确 保减重效果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D
谢谢聆听
02 肥胖症对健康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影响
01
02
03
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 ,导致血液循环量增加, 进而引发高血压。
冠心病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使 得心脏负担加重,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心力衰竭
肥胖者心脏长期超负荷工 作,可能导致心肌肥厚、 心脏扩大,最终引发心力 衰竭。
呼吸系统影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 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钙、 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
老年人肥胖问题
01
身体代谢率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代谢率逐渐下降,热量消耗减少,容易
导致肥胖。
02
慢性疾病影响
老年人常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以及药物治疗也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对减重方案进行 适时调整,确保个体健康减重。
02
01
健康教育
持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体对肥胖问题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03
06 特殊人群肥胖问题及对策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肥胖问题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生理变化和饮食调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过多 的情况。
哺乳期体重滞留
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期间,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给宝宝,往往会增加 食量,从而容易导致体重滞留。
对策
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进行适度的 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
2024版肥胖的危害和防治PPT课件

01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 异常,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对健康 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状态。
0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 准,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 30kg/m²可定义为肥胖。
4
全球及我国肥胖现状
全球肥胖人口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4/1/28
在我国,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 日益严重。
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减少不健康 食品的传播和销售。
公共体育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为居民提供 便捷的锻炼场所和设施。
2024/1/28
25
06 成人肥胖防治策 略
2024/1/28
26
自我管理与教育
1 2
了解肥胖的危害
通过权威渠道获取关于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信息,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增加。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过多, 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供 应,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 负担。
2024/1/28
诱发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分泌 的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可 导致血压升高。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症, 血液中脂质沉积于动脉壁,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8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肺功能下降
肥胖者胸部脂肪堆积,限制了胸廓的 扩张,导致肺功能下降。
情绪不稳定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导致食欲异常,进而引发肥胖。
2024/1/28
16
04 肥胖的防治措施
2024/1/28
17
合理饮食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食 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
《怎样防治肥胖》课件

偏食
只喜欢吃某一种或几种食 物,导致营养不均衡,引 发肥胖。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
长时间坐着工作、学习或 娱乐,缺乏运动,导致能 量消耗不足,引起肥胖。
不爱运动
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或运 动,身体代谢率降低,引 起肥胖。
运动方式不当
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正 确,导致肌肉拉伤或疲劳 ,引发肥胖。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总结词
分析减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应对方法。
详细描述
讨论减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如食欲控制、运动疲劳、心理压力等,并提供 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
保持健康体重的长期方法
总结词
介绍保持健康体重的长期方法和生活 习惯。
详细描述
强调饮食平衡、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心理调适等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 素,并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技巧。
03
防治肥胖的方法
合理饮食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减少油炸、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规律饮食
保持每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或过 度饱食。
控制饮食量
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选择小份的食物,避免 过饱。
慢慢咀嚼
吃饭时尽量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减少进 食量。
增加运动量
定期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力量训练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 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更容易坚 持下去。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开始时可能难以承受高强度运动,应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肥胖讲课PPT课件

控制餐次,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 时定量、细嚼菜等
水果:选择低糖水果, 如苹果、梨等
蛋白质:选择低脂肪蛋 白质,如鸡胸肉、鱼肉 等
主食:选择全麦面包、 糙米等低GI食物
饮料:选择无糖或低糖 饮料,如绿茶、黑咖啡 等
零食:选择低热量零 食,如坚果、酸奶等
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 药物,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肥胖患者,可 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如胃旁路手 术、袖状胃切除术等
单纯性肥胖: 由于饮食过量、 运动不足等原 因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 由于疾病、药 物等因素引起
的肥胖
遗传性肥胖: 由于遗传因素
引起的肥胖
药物性肥胖: 由于使用某些 药物引起的肥
胖
心理性肥胖: 由于心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生理性肥胖: 由于生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肥胖的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增加糖尿病风险
增加癌症风险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改善肥胖问题 心理动力学疗法:通过探索内心冲突和潜意识来改善肥胖问题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沟通来改善肥胖问题 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来改善肥胖问题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来改善肥胖问题 社会支持:通过家人、朋友、社区等提供支持和帮助来改善肥胖问题
推荐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 跳绳等
特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燃烧脂肪
注意事项: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 伸,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 时定量、细嚼菜等
水果:选择低糖水果, 如苹果、梨等
蛋白质:选择低脂肪蛋 白质,如鸡胸肉、鱼肉 等
主食:选择全麦面包、 糙米等低GI食物
饮料:选择无糖或低糖 饮料,如绿茶、黑咖啡 等
零食:选择低热量零 食,如坚果、酸奶等
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 药物,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肥胖患者,可 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如胃旁路手 术、袖状胃切除术等
单纯性肥胖: 由于饮食过量、 运动不足等原 因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 由于疾病、药 物等因素引起
的肥胖
遗传性肥胖: 由于遗传因素
引起的肥胖
药物性肥胖: 由于使用某些 药物引起的肥
胖
心理性肥胖: 由于心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生理性肥胖: 由于生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肥胖的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增加糖尿病风险
增加癌症风险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改善肥胖问题 心理动力学疗法:通过探索内心冲突和潜意识来改善肥胖问题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沟通来改善肥胖问题 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来改善肥胖问题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来改善肥胖问题 社会支持:通过家人、朋友、社区等提供支持和帮助来改善肥胖问题
推荐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 跳绳等
特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燃烧脂肪
注意事项: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 伸,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小儿肥胖症预防和措施课件

小儿肥胖症预防与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2. 谁是预防的责任主体? 3. 何时进行干预? 4.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5. 怎样评估预防效果?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定义与现状
小儿肥胖症是指儿童和青少年体重指数(BMI) 超过特定标准的状况。
在这个阶段,身体变化加快,饮食习惯和活动水 平会显著影响体重。
何时进行干预?
持续跟踪
定期跟踪儿童的健康状态,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持续的关注与调整能够有效预防肥胖复发。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提供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 摄入。
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谁是预防的责任主体?
社会的支持
社区应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鼓励家庭参与 运动。
社区活动和资源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身体活 动。
何时进行干预?
何时进行干预?
早期识别
应在儿童早期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及健康评估。
早期识别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肥胖发展。
何时进行干预?
关键阶段
青春期是体重管理的重要阶段,需要特别关注。
根据WHO的定义,肥胖的BMI值在30以上,儿童 标准需结合年龄和性别进行评估。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肥胖的危害
肥胖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高血 压和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成为肥胖成 人,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流行病学数据
近年来,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 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演讲人:
目录
1.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2. 谁是预防的责任主体? 3. 何时进行干预? 4.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5. 怎样评估预防效果?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定义与现状
小儿肥胖症是指儿童和青少年体重指数(BMI) 超过特定标准的状况。
在这个阶段,身体变化加快,饮食习惯和活动水 平会显著影响体重。
何时进行干预?
持续跟踪
定期跟踪儿童的健康状态,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持续的关注与调整能够有效预防肥胖复发。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提供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 摄入。
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谁是预防的责任主体?
社会的支持
社区应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鼓励家庭参与 运动。
社区活动和资源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身体活 动。
何时进行干预?
何时进行干预?
早期识别
应在儿童早期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及健康评估。
早期识别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肥胖发展。
何时进行干预?
关键阶段
青春期是体重管理的重要阶段,需要特别关注。
根据WHO的定义,肥胖的BMI值在30以上,儿童 标准需结合年龄和性别进行评估。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肥胖的危害
肥胖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高血 压和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成为肥胖成 人,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为什么要关注小儿肥胖症? 流行病学数据
近年来,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 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MI
<18.5 18.5 ~ 23.0 ~ 25.0 ~ 30.0 ~ 35.0 ~ 40.0 ~
男性 3.68 37.17 27.04 29.80 2.30 0.00 0.00
频率(%)
女性
总人群
3.05
3.30
33.24
34.77
20.45
23.02
37.36
34.41
5.12
4.02
0.79
体重正常 18.5 - 23.9
超重 24.0 - 27.9
肥胖
≥ 28
男<85 女<80
增加 高
腰围 (cm)
男85-95 女80-90
男≥95 女≥90
增加 高
极高
高 极高 极高
-
23
腰臀比
等级(病的危险) 男
-
21
描述脂肪分布的标准
A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 男性大于或等于90cm 女性大于或等于80cm
B 腰围/臀围(waist to hip ratio, WHR) 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中心性肥胖 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周围型肥胖
0.48
0.00
0.00
-
18
脂肪含量 A 生物电阻抗法 B 使用BMI估计体脂肪 女士:脂肪公斤数=(0.713*BMI-9.74)*身高(m)2 男士:脂肪公斤数=(0.715*BMI-12.1)*身高(m)2 C MRI-脂肪测定 D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
19
WHO体脂百分比标准
男性
❖ 30岁以下为14-20% ❖ 30岁以上为17-23% ❖ 超过25%即为肥胖 女性
≥23.0 23.0—24.9 增加 25.0—29.9 中等严重
≥30.0
严重增加
-
16
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标准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
分类 体重过低**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体重指数(kg/m2) <18.5
18.5 - 23.9 24.0 - 27.9
≥ 28
-
17
中国上海市区40岁以上人群BMI分布频率
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
与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失常有关。
-
11
按照部位分类 1) 中心性肥胖
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和腰部,腰围大于臀围,又称内脏型 ,苹果型。
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
2) 周围型肥胖 脂肪堆积以臀部、下肢为主,又称梨型 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
12
成人肥胖症的判定标准
BMI 脂肪含量 相对标准体重 脂肪分布
肥胖症的预防及其治疗
-
1
背景
长期以来肥胖的问题在医学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人甚至 认为肥胖不是一种疾病
1985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专家委员会才达成一致意 见,认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肥胖对健康和长寿具有不良作用”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肥胖明确宣布为一种疾病
-
2
肥胖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要 公共安全问题
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的超重率为22.8%,肥胖 率为7.1%,成人中大约有2.6亿超重和肥胖者
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了我国其他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 和发病危险,导致这些疾病呈上升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50年, 中国将成为肥胖大国
-
3
内容提要
➢ 概述 ➢ 肥胖症的病因及其机制研究 ➢ 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以及代谢功能的
-
13
BMI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此公式不适用于运动员与老年人 因为瘦体重差异很大
-
14
WHO对成人BMI的划分
分类 低体重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状态
BMI <18.5
18.5—24.9 ≥25.0 25.0—29.9
合并症危险性 低(但其他临床问题增 加) 在平均范围
C 内脏脂肪/皮下脂肪面积(V/S) V/S>0.4 为内脏脂肪型肥胖 V/S<0.4 为皮下脂肪型肥胖
-
2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
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分类
体重指数 (kg/m2)
体重过低
<18.5
5
-
6
-
7按病Leabharlann 分类单纯性肥胖 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继发性肥胖 由于某种原发疾病导致的症状性肥胖。 原发疾病包括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病变、内分泌紊乱或代
谢障碍及其它疾病、外伤引起的肥胖。 占肥胖病人的5%左右。
-
8
体质有性肥肥胖胖家症族(史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自幼肥胖 呈全身分布,脂肪细胞呈增生性肥大 限制饮食及加强运动疗效差,对胰岛素不
❖ 30岁以下为17-24% ❖ 30岁以上为20-27% ❖ 超过30%即为肥胖
-
20
相对标准体重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肥胖度为±10%属正常范围 >10%为超重,>20%肥胖
标准体重计算的经验公式 A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B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适合亚洲国家采用; C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
增加
一级肥胖 30.0—34.9 中等严重 二级肥胖 35.0—39.9 严重
三级肥胖 ≥40.0
极严重
-
15
WHO肥胖专家顾问组,在2002年提出亚洲成年人体重指数
分类 低体重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状态 一级肥胖 二级肥胖
BMI
合并症危险性
<18.5
低(但其他临床问 题增加)
18.5—22.9 在平均范围
敏感
-
9
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1 起病于20-25岁,由于营养过度及遗传因素而肥胖 2 以四肢肥胖为主,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增生 3 饮食控制和运动的疗效较好 4 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
-
10
继发性肥胖
绝经期综合症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减少,对下 丘脑-垂体负反馈机制减弱,出现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亢进,使 得对饱食中枢的刺激减少,交感神经系统不能适当活动,最终 导致代谢失常,进食过多而引起肥胖。
改变 ➢ 肥胖症的危害 ➢ 肥胖的预防与控制 ➢ 肥胖症的药物治疗 ➢ 特殊人群的肥胖症
-
4
肥胖症
由于长期进食摄取的热量超过机体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 量便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体内,使体内脂肪的贮积量超过正 常标准,以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它是以体内 脂肪积聚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