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55毫米自行火炮发展历程
国内外自行155毫米榴弹炮作战性能对比

国内自行155毫米榴弹炮在机动性、可靠性和成本方面具 有优势,适合大规模生产和装备。
04
缺点分析
05
国外自行155毫米榴弹炮在战场适应性方面有待提高,特 别是在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
06
国内自行155毫米榴弹炮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仍有提升空 间,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生产质量控制。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反应速度对比
反应速度
国内榴弹炮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从接到命令到开火需要约3分钟, 而国外同类产品的反应速度仅需1分钟。
反应速度差距
国内榴弹炮在反应速度上存在明显差距,这可能影响其在战场上的 快速打击能力。
技术原因
反应速度差距主要是由于国内榴弹炮的火控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实时 性仍有待提高。
可靠性对比
01
某军区在山地高原地区使用自行155毫米榴弹炮打击敌方阵地,
取得了显著效果。
案例二
02
某部队在城市作战中利用自行155毫米榴弹炮进行火力压制,有
效支援了地面部队进攻。
案例三
03
某部队在边境地区使用自行155毫米榴弹炮进行边境巡逻,成功
威慑了潜在的入侵者。
国外应用案例
1 2 3
案例一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广泛使用了自行155毫米榴 弹炮,对敌方阵地进行了毁灭性打击。
案例二
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中派遣自行155毫米榴弹炮 支援叙利亚政府军,有效提升了叙利亚政府军的 战斗力。
案例三
德国在北约维和行动中使用了自行155毫米榴弹 炮,为维和部队提供了重要的火力支援。
案例分析
在国内应用案例中,自行155毫米榴弹炮在山地高原、城 市作战和边境巡逻等不同场景下均表现出了优异的作战性 能,具有较高的机动性、精度和火力。
中国火箭炮的发展

中国火箭炮的发展大口径压制火炮通常是指13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加农炮、加榴炮,它们是各国炮兵部队的主要装备。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购买到自研,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火炮研制强国。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大口径压制火炮技术逐渐在世界普及,我国过去取得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因此,我们在为过去取得成绩自豪的同时,应该继续努力开创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辉煌的明天。
装备现状1956年我国以苏联D1型榴弹炮为原型仿制了56式152毫米榴弹炮,1959年以苏联M46型130毫米加农炮和M47型152毫米加农炮为原型仿制了59式130毫米加农炮和59式152毫米加农炮。
至此,我国拥有了第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
D1型152毫米榴弹炮是苏联在二战前期研制的,带有浓厚的时代技术特点,身管外有被筒,采用冲击式炮口制退器。
制退机在身管下方,复进机在身管上方。
采用箱形开脚大架,防盾从中部开始向后倾斜,防盾中央载面可以向上滑动。
高低机在炮架右侧,方向机在左侧。
必要时火炮可幷架射击,每个大架上有两个驻锄,一个用于硬地面,一个用于软地面。
结构与M30型122毫米榴弹炮基本相同,两者除身管外的零件均可以互换。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加农炮,以M1937型130毫米舰炮为基础,用于取代A19型122毫米加农炮,于1954年正式装备苏联陆军。
后来苏联又根据M46型加农炮研制了M47型152毫米加农炮。
这两者的炮架基本相同,除身管外,只要调整反后坐装置的阻力和更换炮口制退器就可以实现互换(这是当时火炮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两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只要采用不同制退效率的制退器保证火炮后坐质量相同就可以安装在相同的炮架上,一般把这两种火炬叫做姊妹炮)。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采用活动身管炮身,炮身由身管和被筒组成。
炮口制退器为单室多侧孔冲击式制退器。
具有变后坐长的沟槽式液压制退机装在炮身下方的摇架槽内,液气式复进机固定在炮身上方。
国内外自行155毫米榴弹炮作战性能对比

弹重:45.8KG: 携弹量:30发:
越宽度:
最大行程: 涉水深度: 隐身能力; 装甲厚度; 行战转换能力:
生 存 能 力
中国 PLZ-05式255毫米自行榴弹炮
VS
美国M1092A自行榴弹炮
火 力 能 力 机 动 能 力
射速: 射程: 初速: >930m/s :
最大机动速度:
弹重: 携弹量::
国内外自行155毫米榴弹炮 作战性能对比
作战性能对比
火力 能力
生存 能力
机动 能力
作战能力对比
火力能力对比
火力 能力
2.射程 1.射速 4.弹重 5.携弹 量 3.初速
XXX泡沫塑料
机动能力对比
3.涉水深度 1.最大机动速度
机动能力
2.最大行程
4.越壕深度
生存能力对比
1.隐身能力 3.行战 转换时间
美国M1092A自行榴弹炮
美国155毫米M109系列自行榴弹炮(M109 Series SP Howitzer) 美国50年代研制, 60年代初投产。改进型号有M109A1、A2、A3、A4、A5和A6。其他国家也有多种 改进型号。美国最新型号M109A6采用了M284式身管和全新炮塔结构,配用自动 火控系统,射程增加25%。M109型自行榴弹炮是世界上装备数量和国家最多、服 役期最长的自行榴弹炮之一。
生 存 能 力
中国 PLZ-05式255毫米自行榴弹炮 VS 日本75式155毫米式自行榴弹炮
谢谢!
报告人:LLL 导师:XXX 2015年6月
生存 能力
2.装甲厚度
中国 PLZ-05式255毫米自行榴弹炮
与 美国M1092A自行榴弹炮
战神的新骄子:中国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

中国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
中国新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同样也可以用于老式火炮上,让老式火炮发挥新的战力。
中国新一代155毫米系列压制火炮配备制导炮弹后威力将倍增。
在2008年第七届珠海航展上,有一款比较神秘的精确打击弹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就是中国不久前研制并装备部队的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
该弹近年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会上也频频露面,不但为中国制造的武器赢得了很高声誉,还打开了中东的武器市场,已经成功出口到阿联酋和科威特,并且可能还有来自非洲国家的订单。
激光末制导炮弹由于杀伤力强、附带毁伤小、反应时间短、作战效能高,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炮兵实现精确打击的首选弹药。
作为中国引进技术并成功改进的样板之一,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不但大大提升了我国地面炮兵部队的精确打击能力,还可以大大减少打击同样目标所消耗的弹药量,因而其经济性非常好、战场打击的突然性很强、野战生存能力特别高,是中国陆军炮兵部队走向信息化和精确打击时代的理想装备!那么,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武器呢?炮射精灵的问世作为常规兵器中的龙头老大,地面火炮素来享有“战争之神”的美誉。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随后的历次战争中,它都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然而,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高新技术武器的纷纷亮相,尤其是大量制导武器的诞生,普通火炮的霸主地位开始受到严峻挑战。
尽管如此,身管火炮本身具备的火力强大、射速高、可摧毁多种不同目标等优点,使得这种武器仍然是各陆军强国的主要装备之一。
得益于之后身管火炮各部件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火炮的性能有所提高。
比如近年来新装备部队的俄罗斯2S33、法国TRF1和德国PzH2000等火炮的性能比上世纪60亅80年代火炮的性能要高出4~5倍,但是炮兵为完成预定作战任务时所需发射的弹药数量和所需的时间还是太多。
从珠海航展看国产外贸155毫米车载加榴炮的进步

从珠海航展看国产外贸155毫米车载加榴炮的进步作者:殷杰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1期近年来,珠海航展已经发展成综合防务展,参展的地面防务兵器逐届增多,而且配套成龙。
在2018年11月6日开幕的第12届珠海航展上,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展出的PLZ-52、SH-11和SH-15这三款155毫米加榴炮,构成了一个涵盖履带式、轮式及车载的陆军机动火力打击体系,可分别满足重型、中型和轻型机械化部队对军师级支援火力的需求。
以上三款155毫米自行加榴炮中,SH-11和SH-15均是首度公开,自然分外吸引眼球。
尤其是SH-15。
继SH-1、SH-1A之后,兵器工业集团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又推出了第3种型号的车载155毫米加榴炮?这三者间性能有何差异呢?要求很高1994年6月,法国“凯撒”车载155毫米加榴炮样车在巴黎萨托利防务展上首次公开展示,引起了轰动,并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竞相研发车载炮的热潮。
其热度一直延续至今。
车载炮的出现,本质上是冷战结束后新安全形势下的适应性产物。
华约解散、苏联解体,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趋近于零。
各国纷纷削减军费,裁减军队规模,建军思想亦由时刻准备高强度的大规模全面战争,向应对地区低烈度冲突转型。
世界主要强国的陆军都开始向小型化、职业化过渡,武器装备研发更加注重战略和战役机动性能,方便快速部署。
155毫米加榴炮是各国军师级支援火力的主要构成炮种。
在新安全形势下,传统的155毫米牵引加榴炮机动性能差,战斗转换时间长,火力响应慢,信息化程度不足的缺点愈发突出。
155毫米履带式自行加榴炮虽没有牵引加榴炮的上述缺点,但也存在着系统重量过大,不便战略机动以及价格昂贵的不足。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加装辅助推进装置的155毫米牵引式火炮(APGH),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牵引式火炮的致命弱点,却又带来了系统复杂、可靠性不高,效费比低下的问题。
在车载155毫米加榴炮概念出现后,昙花一现的APGH被迅速打发进了历史博物馆。
中国一代神炮,两山轮战中万步穿杨一日歼敌3500人,如今难逃退役

中国一代神炮,两山轮战中万步穿杨一日歼敌3500人,如今难逃退役文丨峰纪实编辑丨峰纪实155毫米PCL-181型车载自行火炮进入新时代后,世界各国出于新的作战需求,纷纷对各自的老旧火炮进行升级,以求提升陆军支援曲射火力的火力性能,反应速度,自动化水平,战场机动能力以及综合化信息系统。
以求在新时代的战场中抢占先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进入新时代的解放军,以155毫米PCL-181型车载自行火炮,来替换已经落后于是时代的PL-66型15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
PL-66型15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自从2019年官宣PCL-181型车载自行火炮后,PL-66型15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在官方报道当中越来越少,但每逢解放军宣传自身实力时,它的身影总是会出现在银幕前。
可见我解放军陆军对于它的喜爱。
新时代PL-66型15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依然在服务解放军独立自主的产物。
1959年,中苏之间因为“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事情闹得十分不愉快。
在中国这边感到颜面尽失的苏联,粗暴地撤回了全部援华专家。
并扬言没有苏联的支持中国什么也不是。
PL-66型152毫米火炮就诞生在这种紧张且窘迫的局面下。
博物馆当中PL-66型15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作为我军第一款独立自主生产的火炮,它的出现弥补了56式152毫米火炮的性能不足,导致解放军只能使用美制155毫米榴弹炮的窘境。
该炮采用药筒分装式炮弹,配有杀伤爆破榴弹、发烟弹等弹药,战斗全重5.6吨,最大射程17公里。
主要作战任务是用于压制对方有生力量、装甲部队,摧毁对方坚固工事,部队指战员称其为“战神之锤”。
PL-66型15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于1966年生产定型,量产大批量装备部队,总计生产装备数千门,而炮弹储备也有上一亿发。
炮弹内部填充的高爆炸药足足有20公斤,战场上绝大多数目标都无法扛住它的直击。
就连美制M1A1这种以防护著称的坦克,被152毫米炮弹直接命中,也会瞬间被炸毁!其杀爆榴弹的杀伤半径可达50米,能制造出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杀伤区域。
浅析国产SH11型自行榴弹炮

T A N K国产兵器洚析国产SH -11轚自行榴殚烺今年珠海航展前,SH -11型155 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的惊鸿一现, 让人们对_产地面装备的创新精神 称赞不巳据称,该炮“采用了国 内最新的技术,实现了全炮射击的 自动化,是目前为止国内研制的 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一款155毫米火 炮”如此之高的评价加上紧凑、 美观的外形设汁.让人对其外贸前 景充满了信心。
发展概况SH -11型155毫米轮式[H 行榴弹炮被外界看作是AH -4型]55毫米 超轻型榴弹炮的轮式自行版本 AH -4型155毫米榴弹炮出色的性 能,使其可与美军大量使用的M 777 榴弹炮相媲美:作为牵引式火炮, AH -4榴弹炮需要5 ~ 8名战士操 作.展开只需要3分钟,收起只需 要2分钟.操作非常方便,可以使 部队机动作战能力大幅提升,目 前,这种新型火炮系统主要用于出 14,考虑到AH - 4牵引式榴弹炮己 经得到了某个屮东富国的汀单,不 排除该W 也会对这种自行版本产生AH -4型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上)浓厚兴趣。
据SH -11型自行榴弹炮 的总师丁树奎称,“新型轮式155 毫米自行炮目前采用39倍身管火炮 设汁,这也是根据某用户的要求而 设汁的。
”这其实暗示了该炮就是 按照某个购买我国:W 倍径L 55毫米 火炮的客户的要求而研制的产品, 主要是弥补之前牵引式火炮机动力 的不足。
而且,该炮也能适应城市 作战环境和沙漠环境的任务需求 这点更加印证其主要面叼某些中东 富国。
这也可以理解为何炮塔上用 了技术先进同时造价不菲的云台式 多功能光电观瞄系统的原因=为了承载硕大的]55毫米炮 塔,SH -11采用了先进的8x 8轮式底盘。
从外形上看,该车像是由 ZBL -W 、()7P 型或VN 1装甲车这几 款装甲车中的某一款改进而来据 总师介绍,这是一款由兵器工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铁马工业集 团设汁的新底盘车辆.承载能力超 过36吨.完全可以承受火炮发射的 强大后坐力这也意味着该炮可以 在不需要更换底盘的情况下更换M 倍身管火炮,从而进一步提高火炮 的射程和威力_新底盘采用大功率 发动机和全1H 动变速箱,行走部分 采用最新的油气悬挂技术,具有很30《e 克装甲车辆__2019年第1期国产兵器T A N K强行驶性能和越野能力。
中国火炮发展历程

中国火炮发展历程火炮中国近代火炮的发展,始于19世纪60年代。
晚清时期,先后生产火炮的局厂有19个。
初期主要仿制各国的前装炮和旧式后装炮,其中为适应海防需要,着重仿制各种口径的要塞炮和船台炮,先用铜、铁加工制造,逐步发展为采用钢材制造。
如186。
4年,苏州洋炮局最先用机器加手工制造出24磅子前装滑膛生铁炸炮;1878年江南制造局.仿制出国产第一门钢质英阿姆斯特朗式前装线膛炮,1884年金陵制造局制成中国最早的带车轮移动的架退克鲁森式2磅子后装线膛炮;18。
90年,江南制造局造出阿式800磅子后装线膛炮,炮身重50吨;18。
92年该局又造出中国策一门后装管退式船台快炮(又称速射炮);1905年,这个局率先造出管退式75毫米山炮。
这一时期主要是仿制各国的前装炮和旧式后装炮。
其技术资料、样品均从国外引进,主要原材料和部分零件也是从外国购买,多数是在外国人的参与相帮助下进行生产,但品种多、产量小、性能落后、投资大、成本高。
尽管如此,也为中国近代火炮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军阀封建割据,相互混战,由于作战形式的转变,各自引进了国外一些新的火炮生产技术,大大发展了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平射炮、高射炮和各式迫击炮的制造能力。
抗日战争时期,各地兵工厂有的沦陷,有的被迫内迁,生产的火炮品种大大减少,除战防炮外,主要仿制适于山地作战的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
火炮总产量达1.54万门,相当于自洋务运动到抗战前夕70多年全国火炮总产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兵工署又加速组织各地兵工厂发展火炮生产,第二十一工厂继续生产82毫米迫击炮;第九十工厂恢复生产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75毫米山炮、榴弹炮等:西北制造厂生产75毫米山炮和重炮等。
第十、二十一、五十工厂还生产60毫米、120毫米迫击炮,57毫米无坐力炮及1.36英寸火箭发射筒等,这一时期生产的火炮性能有所提高高,制造技术有所进步,火炮品种和产量比抗日战争时期大大增加,1946~1949年共生产火炮3.6万余门(主要是迫击炮),超过了自洋务运动到抗日战争结束时长达85年的火炮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