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

合集下载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对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群的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某区社区有效预防、诊治糖尿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对本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2例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家族史、吸烟等情况进行测定、记录、分析。

结果65岁患病率最高40例,46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86.95%;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54例,占患病比例39.70%,多因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29例,占21.32%。

结论糖尿病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情况较普遍。

因此,早期健康教育和宣传,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糖尿病;社区;危险因素糖尿病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累及人体多个器官,如心脏、肾脏、神经、血管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国民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

为了解本区社区内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索糖尿病危险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笔者对社区居民糖尿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本社区服务站服务的患有糖尿病的92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1]。

年龄20~70岁,平均(45.23±14.86)岁,男52例,女40例。

1.2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表,由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史及家族史、吸烟史等[2],糖尿病史以患者自我报告为准。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等基本参数测定。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饮食和饮食习惯方面经常会出现不规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并且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高危人群逐渐朝着扩大的趋势而不断的发展,所以在现代社会,糖尿病高危病人进行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进行简单的论述,从而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一、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在进行健康管理时,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定位,认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覆盖范围,从而更加有序的进行健康管理。

1.年龄方面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身体年龄的不断增加,人体中的代谢率在不断的下降,在此期间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肥胖问题。

发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能力的不断的增强。

年龄因素,属于糖尿病发展中的不可控因素,所以需要做好有效的自我管理。

2.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的遗传几率是比较高的,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遗传因素占整体发病率的55%左右,如果家里人有糖尿病患者的话,那么要进行提前性的预防。

如果并没有加强对预防措施的有效了解和认识的话,那么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虽然这一部分人群日常饮食保持良好,但是仍然有较大的几率会出现糖尿病,所以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3.肥胖上文已经提到过,肥胖是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当出现胰岛素抵抗的话,那么会诱发糖尿病,肥胖是导致糖尿病产生的重要性因素,但是同时也是可控制的因素。

胰岛素抵抗很容易会出现胰岛素过多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胰岛细胞最终会不堪重负,而出现不同功能的衰竭,进一步诱发糖尿病。

4.其他的病症在我们常生活中,有很多患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情况的人群,这些人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因此需要作为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来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为什么要进行健康管理糖尿病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并且还会伴随着其他的并发症,首先是急性并发症,比如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糖病的高危人群及预防策略

糖病的高危人群及预防策略

糖病的高危人群及预防策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对身体组织的利用不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全球约有4.56亿人患有糖尿病,而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因此,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并提供预防策略,以帮助人们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一、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 家族史患者:糖尿病在家族中的遗传倾向很常见。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患有糖尿病,那么他本人也有较高的患病风险。

2. 超重或肥胖人群:肥胖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3.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4. 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缺乏体力活动会导致体重增加,并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5. 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联,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群易发生心脏病、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6. 妇女妊娠期和产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分娩后的糖尿病风险较高,这主要与激素变化以及妊娠期胎盘对胰岛素分泌与敏感性的影响有关。

二、糖尿病的预防策略1. 健康饮食习惯:均衡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应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 多进行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调节血糖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 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来说,减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适当的减重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来减少糖尿病的风险。

4. 饮食控制:避免过量饮酒、戒烟,并限制咖啡因的摄入。

过量饮酒和吸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糖、胆固醇、血压等相关指标的检查,以及进行视力、肾功能等方面的筛查。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方法: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取,筛查其200例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同时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分析一级亲属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结果:研究组耐糖量降低、空腹血糖受损以及糖尿病发病率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

研究组腰围、BMI、DBP、SBP、FBG、2hPG、HbA1c、TC、TG、LDC-C均较对比组更高,HDL-C较对比组更低(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明显较健康体检者更高,且腰围、BMI、DBP、SBP、FBG、2hPG、HbA1c、TC、TG、LDC-C等均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需加强环境、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患病率;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主要分型之一,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1]。

目前,医学领域对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仍然认识不足,多项研究普遍认为和遗传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患有2型糖尿病时,会增加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风险[2]。

为此,本研究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取,分析200例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收治的取,筛查其200例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男104例、女96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5岁,均值(54.26±10.38)岁;同时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男102例、女98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5岁,均值(53.96±10.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PPT课件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PPT课件

巨大儿生产史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胃肠道功能紊乱 排尿无力及尿潴留 体位性低血压
餐前、酒后低血糖
视力减退
手足麻木
皮肤反复感染
类似肩周炎症状
性功能障碍 出汗异常 皮肤瘙痒
感谢观映
THANS FOR YOUR TIME
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 物
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
年龄: ≥ 4 5 岁
体重:超重、肥胖
运动原则
遗传: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高危种族 职业:家庭妇女、干部、服务人员、个体商业者 吸烟与饮酒:吸烟与饮酒大大提高糖尿病患病率
病史:Leabharlann 运动原则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 高血压 血脂异常 严重精神病和(或) 糖调节受损史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诱发糖尿病病史者 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 妊娠糖尿病史 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 因素
糖尿病专题
目录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和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离你多远?
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种群
可改变因素
糖耐量异常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伤(极高危)
代谢综合征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高危人群)
超重肥胖与体力活动减少
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 饮食因素与抑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疾病分型糖尿病(DM)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

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

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

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继发性糖尿病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

...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

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

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 一般于应激消失后 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临床表现糖尿病环境因素三多一少: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糖尿病健康管理精品课件

糖尿病健康管理精品课件

编辑版ppt
10
糖尿病管理模式的评估体系
1、糖尿病基本认知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量
表测量
2、糖尿病患者心理量表测量
3、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测量
4、糖尿病患者经济支出数据
5、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
定期监测;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
6、糖尿病患者各阶段观测终点数据
7、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模版
编辑版ppt
11
目前糖尿病管理的手段存在问题
饮食处方过于复杂繁琐,医生、病人较 难掌握,具体较难实施。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时间、 频律的选择和确定,能坚持的病人<5%。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松弛疗法、运 动疗法,患者存在问题较多但较少引起重视。
编辑版ppt
12
自我治疗教育(DSME)
一种充分发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主观能动性的管
预防对象 一级 一般人群
高危人群
预防目的 降低危险因素
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措施 健教、体力活动、合理膳食 、戒烟酒盐。 筛查,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
二级
病人
预防延缓并发症
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 重、尿酸,监测,筛-复查 并发症。
三级
病人 减少残废率死亡率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阿司匹林
编辑版ppt
4
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干预目标
每天4~7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血糖监测
作相应往前调整。
3、自我尿糖监测。 编辑版ppt
14
运动管理
---运动带来的好处 1.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2.改善各脏器的血液循环 3.增强身体机能 4.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
编辑版ppt
15
运动可能带来的危险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将石河子市550例糖尿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患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550例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病比率为71.64%。

体重指数(BMI)、脑血管意外、甘油三酯、主食摄入过多均为危险因素;学历为保护因素。

摄入主食与摄入蔬菜为拮抗作用,摄入蔬菜与高密度脂蛋白为协同作用;学历与冠心病为协同作用。

结论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控制体重、适当减少主食摄入、增加蔬菜摄入,鼓励患者加强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定期监测血脂及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关键之举。

标签: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分风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为9.7%[1]。

与此同时,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已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将会再增加80%,前景不容乐观[2]。

而糖尿病和高血压均可对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并且两者合并存在时对靶器官的损害并非简单叠加。

因此了解高血压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发病情况,研究此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对于积极预防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是首次探讨我国西北偏远地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并分析其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该人群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进一步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将新疆石河子市社区550名糖尿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即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者:①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超重或肥胖(BMI≥24kg/m2);②既往确诊高血压病史;③既往确诊脂代谢紊乱病史;④既往有大血管病变史(冠心病或脑卒中);⑤女性有巨大儿生育史。

与此同时除外以下情况:①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者;②正在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③患有对糖代谢有影响的疾病,如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④伴有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如呼衰、肾衰等;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⑥有精神疾病史,不能合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 胃肠道功能紊乱 ➢ 排尿无力及尿潴留 ➢ 体位性低血压 ➢ 餐前、酒后低血糖 ➢ 视力减退
➢ 手足麻木 ➢ 皮肤反复感染 ➢ 类似肩周炎症状 ➢ 性功能障碍 ➢ 出汗异常 ➢ 皮肤瘙痒
感谢观映
THANS FOR YOUR TIME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 物
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
1
年龄: ≥ 4 5 岁
2
体重:超重、肥胖
运动原则
3
遗传: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高危种族
4
职业:家庭妇女、干部、服务人员、个体商业者
Hale Waihona Puke 5吸烟与饮酒:吸烟与饮酒大大提高糖尿病患病率
6 病史:
运动原则
严长治正有 诱妊巨重 期 疗在多娠一 发大正 心糖血精 接 的接糖囊儿过 糖在 脑调脂神 受 患尿生受卵性 尿高接 血节异病产病 抗 者调巢糖 病血受 管受史常史和 抑脂综皮 病压降 疾损( 郁治合质史压病史或症疗征激者治患)药患素疗者物者
糖尿病专题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
目录
➢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和高危人群
➢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离你多远?
不可改变因素
可改变因素
年龄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糖耐量异常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伤(极高危)
代谢综合征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高危人群)
种群
超重肥胖与体力活动减少
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 饮食因素与抑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