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案例(一)
卫生学实习六-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功课

卫生学实习六职业中毒案例讨论[案例一] 患者赵**,男性,42岁,近年来常感全身乏力,关节酸痛,右上肢发麻,食欲减退,腹部隐痛。
因数日未解大便,并出现腹绞痛,收治入院。
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1℃,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1、上述资料中,你认为患者的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答: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结果;(5)排除其他。
所以该病人的病史中还应补充详细可靠的职业史、接触史2、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答:腹绞痛主要由腹部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如肠管、胆管及输尿管等痉挛或梗阻。
常见疾病有: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盆腔炎、急性胃炎、肝硬化、肠梗阻、胆道或输尿管梗阻、胆石症、胆道蛔虫、肾绞痛、胃肠痉挛、肠扭转、肠套叠或肠系膜血管栓塞3、引起腹绞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是什么?哪些行业可接触该毒物?答:可引起腹绞痛:铅,有机磷毒物,毒蘑,毒扁豆碱,斑蝥,乌头碱,巴豆,砷,汞,磷化合物,腐蚀性毒物等。
常见致职业中毒的有铅:接触机会: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业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
进一步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患者在某私人铅酸蓄电池厂工作12年,每天工作10小时。
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2]4、慢性铅中毒患者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答:(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
严重者可出现腹绞痛(也称铅绞痛)。
实习七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2011

【问题讨论2】 问题讨论2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作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 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作用机制。比较急、 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5.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经分析认为有毒气,随即用送风机送风,与此同时, 经分析认为有毒气,随即用送风机送风,与此同时, ××又下去抢救 突然感到鼻子发酸,咽部发苦发辣, 又下去抢救, 黄××又下去抢救,突然感到鼻子发酸,咽部发苦发辣, 当伸手去抓张×× ××时 已感两手不由自主, 当伸手去抓张××时,已感两手不由自主,即憋了一口 到池口时也失去知觉,昏倒在池内。 气,到池口时也失去知觉,昏倒在池内。此后又连续有 四位工人前赴后继昏倒在池内。 四位工人前赴后继昏倒在池内。 检查发现送风机送进的风量很小, 检查发现送风机送进的风量很小,随即在风机上接 了管子通入池底,继续送风。以后下去的4 了管子通入池底,继续送风。以后下去的4人均带三层 用水浸湿的口罩,腰间系了绳子,经二十多分钟的抢救, 用水浸湿的口罩,腰间系了绳子,经二十多分钟的抢救, 池下7人全部拉了上来。前三人因中毒时间较长, 池下7人全部拉了上来。前三人因中毒时间较长,虽经 多方抢救,终因呼吸心跳全部停止而死亡。 多方抢救,终因呼吸心跳全部停止而死亡。1人深度昏 抢救12h时后苏醒, 人昏迷5min 10min后苏醒 12h时后苏醒 5min后苏醒, 迷,抢救12h时后苏醒,3人昏迷5min-10min后苏醒,后 面下池的四人均未昏迷。 面下池的四人均未昏迷。
【问题讨论1】 问题讨论1
1.看到连续两人突然昏倒在贮浆池内,你认为其可能原因 看到连续两人突然昏倒在贮浆池内, 是什么? 是什么? 2.能产生“电击样死亡”的毒物有哪些?造纸厂贮浆池最 能产生“电击样死亡”的毒物有哪些? 常见的毒物是什么?还有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种毒物? 常见的毒物是什么?还有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种毒物?
职业病案例: 刀具厂职业中毒

刀具厂职业中毒2020年10月5日下午4时,温州某金石刀具股份有限公司造成急性中毒5人,其中4人死亡.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现废水处理罐渗漏,进行检修,排废水完毕;1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罐体中的污泥,昏在罐内;另一名工人抢救,即摔至罐底.后经消防官兵戴上防毒面具等进入罐中救出,送医院救治.主要工艺有镀铜,铬,镍等,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等氰化物剧毒品,并产生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含氰含碱废水→氰集水池→氧化反应池→沉淀反应池→沉淀池.事故现场监测:硫化氢7.7mg/m3,氰化氢0.77mg/m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硫化氢10mg/m3,氰化氢1mg/m3_).职业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估计:我国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2.4%.据统计,我国因职业安全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典型案例2020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00名矽肺病.估计安置和补偿费用需600万元.1993年泰顺县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温州中院判决赔偿2亿元.造成中毒事故的原因原料,设备,环境因素(经济相对落后,中小企业和非正规企业问题突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人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弱势群体,流动劳动者.职业伤亡事故60-70%是由于职工违章操作和缺乏卫生知识所造成)管理的原因(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管理缺乏科学依据,随意心大)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我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基于这一模型.管理失误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加害物事故行为人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指南报告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调查报告的撰写报告1,一般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2,一般事故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职责进行调查处理.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现场协助医务人员抢救中毒人员.控制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必要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事故原因调查取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了解工艺流程,原料,产品,产量,事发经过,中毒人员症状和救治过程,有无违章行为,与以往操作的不同点(询问中毒工人,同事,企业主或负责人,现场见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调查生产车间概况,有无操作规程,警示标识,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等(现场监督检查笔录,拍照)收集现场物证(采集现场使用的原料等有关物品进行实验分析,现场模拟测试)调取或复印相关书证(劳动合同,工资单,病历资料,历年监测报告,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中间体,产品等技术资料)鉴定结论(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事故责任调查取证:重点调查企业负责人和直接主管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询问企业主或负责人,中毒工人,同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防护措施,劳动者健康权益维护等落实情况,制作询问笔录)现场调查(现场检查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制作检查笔录,拍照)调取或复印相关书证(职业卫生防护经费的支出,监测,体检,培训工作执行情况)等.行政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可适用《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的规定。
重大职业病事件选编

重大职业病事件选编临淄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编印目录一、职业卫生事件频繁发生 (2)(一)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 (2)(二)北京天晔公司农民工苯中毒事件 (3)(三)广东东莞安加鞋厂女工正己烷中毒事件 (3)(四)山东时风集团重大苯中毒事件 (3)(五)温州市三洋盛凯鞋材加工厂慢性苯中毒事件 (4)(六)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 (5)(七)西南合成制药发生职业病事件 (5)(八)云南返乡农民工罹患职业病事件 (6)二、职业病患者苦不堪言 (6)眼看要开庭没钱请律师 (6)“我的生命拖不起” (7)三、防治职业病义不容辞 (13)国务院关于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的通报 (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的通报 (15)卫生部关于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事件查处情况的通报 (17)卫生部通报云南返乡农民工罹患职业病调查结果 (19)一、职业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一)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受害者病入膏肓的吕继香2002年3月,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发生农民工苯中毒事件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朱镕基总理、李岚清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
3月28日,由劳动保障部、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卫生部等9个部门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务院调查工作组,赴河北省高碑店市对农民工苯中毒事件进行调查。
高碑店市箱包生产始于1978年。
近年来,以白沟镇为中心,带动周边乡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箱包集散地。
全市现有各类箱包加工企业和加工户2099户,从事箱包加工的农民工14000余人。
高碑店市大多数个体作坊生产条件简陋,劳动保护条件差,没有采取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和安全生产措施,一些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浓度高,作业人员未配备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有的甚至让作业人员吃、住、工作在同一房间,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导致急、慢性中毒甚至死亡。
劳动用工不规范和胶粘剂生产销售市场混乱也是发生职业中毒或加重职业中毒的重要原因。
职业病案例: 印刷工二甲苯慢性中毒伤害事故

印刷工二甲苯慢性中毒伤害事故2020年7月7日,萧山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接到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和处理的举报。
起因是萧山市戴村供销社塑料厂(乡镇企业)职工任某被医院诊断为二甲苯中毒。
事故经过:7月7日,萧山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接到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和处理的举报,起因是萧山市戴村供销社塑料厂(乡镇企业)职工任某被医院诊断为二甲苯中毒,目前任某正在住院治疗。
该所接到举报后进行了调查。
任某于1997年进厂,1999年1月从事钙塑箱的印刷工作,1999年10月至2020年6月17日从事擦字工作。
2020年4月底出现身体乏力、恶心、头晕及牙龈出血等症状。
该厂在旧钙塑箱上擦字和在新钙塑箱上印字两道工序中,均使用了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8月7日任某被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慢性重度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
萧山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于7月17日调查该厂二甲苯的进货渠道,发现有苯的进货发票,并对印刷、擦字作业场所的6个测定点采样检测,检测结果苯浓度全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国家卫生标准40mg/m3),其中最高浓度达995.3mg /m3。
同时发现,该厂未申请职业危害因素登记和办理职业卫生审查手续;未对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未对印刷、擦字作业场所设立安全卫生警示标志和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根据调查,卫生监督所向该厂发出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在7月20日前完成职业性体检和设立安全卫生警示标志,并安装防护设施后方可从事印刷、擦字工作。
9月15日,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根据体检结果,对该厂另外14名印刷、擦字工人进行职业病诊断,诊断结果为:观察对象4人,慢性轻度苯中毒6人,慢性重度苯中毒1人。
事故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过程简单,事实清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对生产环境的安全控制,尤其是有毒有害环境安全控制;二是生产过程的安全防护;三是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工作条件不当,导致工作者身体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职业中毒不仅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讨论职业中毒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化工厂工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小李是一家化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包括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小李每天都暴露在有毒气体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有机溶剂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小李长期暴露在有毒化学品中,导致了职业中毒。
化工厂应该加强对有毒化学品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有毒化学品的可能性。
案例二: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张三是一名矿工,他长期在地下煤矿工作,吸入了大量的煤尘。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除尘设备,张三每天都暴露在粉尘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尘肺病,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导致了职业中毒。
煤矿应该加强对粉尘的控制,提供良好的除尘设备,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矿工吸入粉尘的可能性。
案例三:工厂工人长期接触重金属王五是一名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重金属,比如铅、汞等。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王五每天都暴露在重金属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工厂应该加强对重金属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防护措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重金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职业中毒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对工作者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职业健康意识。
职业病案例: 电子厂正己烷群体职业中毒事故

电子厂正己烷群体职业中毒事故1996年8月上旬,深圳市龙岗区劳动局接到该区某电子厂52名工人的联名投诉信,反映该厂一些女工出现行走困难、四肢麻木等症状,区劳动局与区防疫站的工作人员随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
事故经过:该电子厂系来料加工企业,主要以加工装配液晶显示器和电话机为主,全厂共有11个车间,员工500多人。
从1996年5月份起,在电子厂液晶显示器灌液车间和清洗车间工作的工人,相继出现手脚发麻、全身无力的症状;随后不久,有的员工有时走路都会腿部发软,不由自主跪倒在地。
7月初,一些员工出现同样症状,他们向工厂和车间负责人多次反映,要求安排患者人院治疗,在灌液车间安装抽风排毒设施,但都未得到解决。
到7月中旬,灌液车间员工向该厂行政人事部反映,有位女工已生病近1个月,病重得不能行走,7月18日被送到附近医院检查治疗,初步诊断为:双腿麻痹,原因待查。
7月28日,行政人事部又接到报告,有3名员工病情严重,表现为手脚酸痛、麻痹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
送医院检查治疗,诊断无结果,暂住院。
以后几天陆续有生病员工要求治疗,共40多人,其中有13名症状严重者住院治疗。
直到8月5日工人集体投诉到劳动局后,工厂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事故分析:这次发病的员工,主要分布在灌液和清洗两个车间,共40人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除2名是男工外,其余都是女工。
经对该厂生产环境进行卫生监测和病人的临床方面的检查,发现这两个车间正己烷的浓度超过卫生毒理学指标的4.6倍。
经省、市职业病诊断小组的专家、教授的调查和研究,诊断为正己烷引起的职业中毒。
到11月为止,该厂住院治疗人数达56人,其中女工53人,男工3人,重症者已瘫痪不起,有7人出现肌肉萎缩,走路拖步,轻微者让人搀扶可以行走。
据调查,该电子厂从1995年11月开始,用正己烷取代氟里昂作为清洗液晶片和注液槽的溶剂,每周用量达800kg。
正己烷是一种有毒的有机溶剂,在我国属于限制使用的化学溶剂。
职业中毒案例

职业中毒案例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真实的职业中毒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职业中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小李是一名化工厂的工人,他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有机溶剂。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化工厂中有机溶剂的浓度很高,工人们往往需要长时间在其中工作。
小李在工作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的环境中。
起初,他并没有感到身体有什么异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
他以为这只是暂时的不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症状的加重,小李去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肝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导致的。
医生告诉小李,他已经患上了职业中毒,并且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和康复。
小李和家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他们没有想到工作中的一点点疏忽竟然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小李的案例并不是个例,职业中毒在工业生产中并不罕见。
许多工人由于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丧失了工作能力。
职业中毒不仅对个人造成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患病的工人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这不仅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压力,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预防职业中毒,工厂和企业需要加强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工人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可能性。
工人们也应该自觉地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物质的环境中。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的发生。
小李的职业中毒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工作中的安全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中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共同努力,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保障工人们的健康权益,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中毒案例(一)
???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
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
8
??? [
??? 5
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 [问题]
???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
??? [
???
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
???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
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
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00mg/m3)的36倍。
而苯比甲苯更易挥发,其卫生标准比甲苯低2.5倍,为40mg/m3,
???
??? [问题]
??? 7.简述慢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 8.完成实习表7-1的统计分析。
??? 9.如何衡量该事件的严重程度?
??? 10.欲了解发生此事件中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还
???
???
???
时间平均长达半年左右[0.68(±0.70)年].
??? 对该厂接触苯作业工人无定期体检制度。
上述7名在事故发生前即因苯中毒症状就诊者,平均就诊2.14(±0.69)次。
分别被诊断为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或无诊断而只给对症处理药物。
??? 事故发生后由职业病防治机构对全厂职工普遍进行体格检查,治疗中毒患者,并进行随访。
??? [问题]
??? 11.指出造成此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
???
??? 1980年2
2月26日前后同工段另12名操作工人因陆续出现类似症状不能上班,分别到各市级医院就诊,诊断各异:“精神分裂症”、“胃炎”、“神经衰弱”、“美尼尔征”等。
而工厂医师则怀疑这13名病员的疾病系与车间毒物有关。
??? [问题]
??? 1.工厂医师为什么怀疑这些病人与车间毒物有
关?
??? 2.各医院为什么有这样千差万别的诊断?
???
另2
例,
??? [问题]
??? 4.为什么管道阀门松开而未发现?从对该厂的调
查中发现什么问题?说明什么?
??? 5.为什么夜班工人病情较重而日班工人较轻?
??? 患者主诉吸入氯甲烷后感有头晕、头胀、乏力,1~2天后症状加重。
同时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呃逆、胸闷、气短、心悸、视力模糊、复视、神志恍惚、肢体麻木、乃至大小便失禁等。
??? 体征:轻度中毒者无。
较重4例住院后有低热(体温在),
??? 临床化验及其他检查:4例住院病人周围血象均在正常范围内,白细胞总数为4950~9570,红细胞为340万~413万,血小板为13.7万~18.9万。
肝功能检查
??? [
???
???
报,劳动保护设备未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尤其是以后又在管道阀门开关操作处盖起操作室,无任何通风设备,操作工均未接受就业前体检。
??? (2)全厂干部和工人几乎都不知道氯甲烷有毒。
全部操作工经常因有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到医务室就医,对症治疗或病休,直至该工段无人上班时才引起领导重视组织体检、就医,致使病情延续半月有余。
???
??? [
???
???
??? 16
频数、脉微弱、口唇鲜红。
随从人员介绍库内存有机油、煤油、稀料和氢氧化钠等。
医院按急诊苯中毒抢救,见效不大,1小时后医院打电话报告所在区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
??? [问题]
??? 1.根据病人入院的临床表现及工厂所介绍的生产
环境你的印象是什么?
??? 2.仓库内储存物种类很多,现场环境不了解,不能肯定为哪种病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
板的
而不是氢氧化钠。
根据调查结果,基本肯定该病人为氰化物中毒。
通知工厂封锁现场,该办公室不能进入,防止继续发生中毒。
进入地下库背出病人两位同专虽然当时尚无明显症状,但也进行医学观察。
防疫站医
师立即通知医院按氰化物中毒抢救,并同时电话报告市卫生防疫站、市、区劳动局。
??? [问题]
??? 4.为什么必须进行中毒现场调查?工厂反映的情
???
时,每3
??? [问题]
??? 7.请查阅有关氰化物中毒机制,急性重症氰化物中毒临床表现及抢救工作的关键?
??? 发生事故当天下午卫生防疫站医师佩戴防毒口罩进入地下库采集空气,用氰化物检气管进行鉴定,确定库内空气中氰化物浓度已超过100mg/m3(检气管最高刻度为100mg/m3),超过国家标准(0.3mg/m3)330倍以上,发生事故前地下库不常有人入库工作。
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