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积量算与平差

合集下载

第九章土地面积量算(武大地籍测量学)

第九章土地面积量算(武大地籍测量学)

12
(二) 分类土地面积汇总统计 分别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单位整理、汇总统计分 类土地面积及土地总面积。 1. 土地权属单位分类面积的汇总
村级土地 权属单位 分类面积汇总 乡界内土 地权属单位 分类面积汇总
2. 村、乡、县行政界内分类面积汇总 在村、乡、县三级分类面积汇总中,以村级行政界 内的分类面积汇总为基础,乡(镇)行政界内土地总面积 及分类面积等于各村的界内权属分类面积与各村界内其 他用地单位分类面积之和。
6
第三节 土地面积平差原则与精度要求
一、面积量算与平差原则 1. 一般要求: 2.面积量算与平差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 逐级按面积成比例平差,即分级控制,分级量算与平 差。 两级控制,三级量算。 3.土地面积量算控制的方法 4.平差方法
P Pi P0
k
Vi KPi
Pi Pai ai ai bi
n
P P0 Pa1 Pa2 Pa3 Pa4 P Pai
i 1
五、求积仪法
3
六、坐标法
PABCDE PA0 ABCC0 PA0 AEDCC0 PA0 ABB0 PB0 BCC0 ( PCC0 D0 D PDD0 E0 E PEE0 A0 A ) ( X A X B )(YB -YA ) / 2 ( X B X C )(YC -YB ) / 2 ( X C X D )(YD -YC ) / 2 ( X D X E )(YE -YD ) / 2 ( X E X A )(YA-YE ) / 2
n
化成一般形式: 2 P ( X i X i 1 )(Yi 1 Yi )
i 1 n
2 P (Yi Yi 1 )( X i 1 X i )

地籍测绘工:地籍测量与管理题库及答案

地籍测绘工:地籍测量与管理题库及答案

地籍测绘工:地籍测量与管理题库及答案1、填空题(江南博哥)倾斜变形观测的方法主要有();()。

答案:直接测定法、基础相对深陷法2、单选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答案:A3、问答题城镇土地面积汇总中有哪些检核方法?答案:分幅面积之和得街坊总面积,各街坊面积之和得街道面积,各街道面积汇总得全区面积。

分类面积汇总=地籍区总面积汇总。

各类土地面积计算的街坊总面积等于分幅街坊面积计算的街坊总面积。

4、问答题什么是地籍图?我国目前测绘制作的地籍图有那些?答案: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

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5、问答题什么是图解法面积量算?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从图上测算面积的方法。

坐标法、几何要素计算法、膜片法、求积仪法、沙维奇法、光电求积法6、判断题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大楼土地利用分类号属于242。

()答案:对7、问答题简述编绘法成图的作业步骤。

答案:①首先选用符合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作为编绘底图。

②利用原图复制成二底图。

③外业调绘工作可在该测区已有地形图上进行,按地籍测量外业调绘的要求执行。

外业调绘时,对测区的地物的变化情况加以标注,以便制定修测、补测的计划。

④补测工作在二底图上执行。

⑤外业调绘与补测工作结束后,将调绘结果转绘到二底图上,并加注地籍要素的编号与注记,然后进行必要的整饰、着墨,制作成地籍图的工作地图。

⑥在工作地图上,采用薄膜透绘方法,将地籍图所必须的地籍和地形要素透绘出来,舍去地籍图上不需要的部分。

8、问答题地籍调查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答案:目的是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订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测量复习题目

地籍测量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1. 初始地籍2. 土地分等定级 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 建筑占地面积5.界址点6. 组合宗7. 地籍图8. 变更地籍调查9、地籍调查和土地权属调查 10.地籍 11.地籍测量 1 2.宗地 13.土地权属14.土地税收 15.飞地 16..土地分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按照地籍的发展阶段,可将地籍分为、产权地籍和。

2. 地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地籍档案管理。

3. 地籍五要素是指、、、、。

4.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是申报、、权属审核、、颁发证书。

5.土地统计调查方式按组织形式分为:和。

6.我国现行的土地证书的种类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四种。

7.一般所说的土地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8. 地块是指一个连续的区域,并可辨认出的的土地空间区域。

9.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主要有,,,。

10. 在城镇的主要区域,要求界址点的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要达到,限差为。

11. 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分幅地籍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1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即、、。

13. 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面积,面积,面积三部分组成。

14.地籍最初是为了而建立的一种有关土地的簿册,是土地的。

15. 地籍测量是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范围大小、质量等级和利用类型等基本状况信息的测绘工作。

16.我国现行的土地税收制度有农业税、和等。

17. 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土地管理的核心。

18.图解法面积量算的常用方法有、等。

19.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的精度和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

20.大地体坐标系的两个参考面是和。

21.测量界址点的方法主要有、交会法、和直角坐标法。

22.变更地籍测量的主要工作包括地籍测量的外业补调,修测和重测,的补测,面积的重新量算等。

23.地形图表达的内容为和。

24.我国的土地权属性质为和。

25.野外机助成图的编码方法主要有、和。

地籍测量复习题汇总

地籍测量复习题汇总

地籍测量复习题汇总一、选择题1. 土地管理的核心是(B)。

A.地籍调查 B.土地权属管理 C.土地利用管理 D.地籍管理2.重要城镇地籍图的比例尺为(B)A.1:10000 B.1:500 C.1:100 D.1:13.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B)A.地籍高程控制测量 B.地籍图根控制测量C.地籍水准控制测量 D.地籍大地控制测量二、判断题(×)1.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没什么区别。

解释:(1)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

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

地形测量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2.地籍图是地形图的一种表现形式。

解释:(1)地籍图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2)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3.所谓界址线,是界址点的连线。

解释:界址(线)是指宗地四周的权属界线,即界址点连线构成的折线或曲线。

(×)4.极坐标法不是解析法。

解释:解析法包括几何图形法和坐标法。

(×)5.角度交会法除观测角度外还需要观测距离。

解释:角度交会法一般使用于在测站上能看见界址点位置,但无法测量出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

(√)6.地籍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7.界线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8.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

(√)9.地块的最小面积是指它的图上面积,与比例尺有关。

第九章 土地面积测算

第九章 土地面积测算
平差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测算,块块检核, 逐级按比例平差”的原则,即分级控制、分级测算、分级平差。

(1)按两级控制、三级测算
第一级:以图幅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当各区块(街坊或村) 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限差值时,将闭合差按面积比 例配赋给各区块,得出各分区的面积。


第二级:以平差后的区块面积为二级控制。当测算完区块内各
积改正数,Vi为某地块面积的改正数,Pi为某地块平差后的面积。
平差后的面积应满足检核条件:
P P
i 1 i
k
0
0
三、控制面积测算(*)
控制级别越高,精度要求就越高。控制面积测算的方法有三种:
(1) 坐标法。测量控制区块界线拐点的坐标,根据坐标法面积计 算公式计算其面积。 (2) 图幅理论面积。土地面积测算通常以图幅为单位。图幅有两 种,即梯形与矩形分幅。图幅大小均固定的,面积可直接计算或 从相关书籍中查取。
使用方法
① 在图形旁边适当的位臵安放极点
② 把描迹针放在图形起点,读取始读数n1
③ 描迹针绕图形边界走一圈后回到起点,读取终点读数n2
④ 读数差乘上格值C(乘常数)得面积P=C×(n2-n1)
电子求积仪
KP-90 电子求积仪
KP-800 电子求积仪
MT-10 电子求积仪
QCJ-2A 电子求积仪
2、地块地表水平面积计算
地块地表水平面积由其高斯投影面上的面积改
正得到,改正公式见下式
2H P P0 (1 ) R
式中:P—地块地表水平面积;P0—地块高斯投 影面面积;2H/R—由地面高程引起的改正系数。
如果测定面积的误差不大于1/2 000,则在图上测定海拔1 500m以内的高程面 上的面积时,可以不考虑高程影响的改正。

土地面积的知识

土地面积的知识

土地面积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土地面积的定义土地面积亦称宗地面积,是指一宗地权属界址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一宗地权属界线范围内的面积。

因此,土地权属界址一旦确定,土地面积亦随之确定。

若某宗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围与实地一致而面积不一致,则一律以界址范围为准,更正土地面积数据。

面积量算的原则是: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具体程序是:分幅量算各乡总图斑面积,用图幅理论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分乡量算各村总图斑面积,用乡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

分村量算碎部(地类)面积,用村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

当一幅图的各类土地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就按本图幅由碎部分逐级向上统计、汇总和校核。

当某一乡的有关图幅的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分地类按行政单位逐级向上统计、汇总量算的结果。

简单地说,就是分幅由总体到局部进行控制量算、平差,按行政单位由下而上逐级统计、汇总。

土地面积可以根据权利人对宗地的使用情况,分为独用面积、共用面积、共用分摊面积。

二、土地面积的计算土地面积小且不规则时,划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龙公式计算出每个衔接三角形的面积,再加起来。

大面积土地精确测量先分成小块面积逐块测量再加起来。

大面积土地粗略测量先绘成地图,再在地图上测量。

三、土地面积的图上测量方法:1、将图上需测面积的区域按边界剪下并用精度高一点的天平(如0.01克)称重,再将同一张图上剪下的边缘部分剪成面积规则的长方形,计算出面积后也称重,按区域重量:区域面积=边缘部分重量:边缘部分面积,即可计算出图上区域的面积,再乘以比例尺即可。

如无精度高一点的天平也可整图粘到厚薄均匀的橡胶板上,用秤称,按以上同样方法计算。

四、中国各朝国土的面积中国各朝国土的平方公里数如下:1、元、国土面积3000万平方公里2、清、国土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3、唐、国土面积1240平方公里4、汉:国土面积1040万平方公里5、明:国土面积982万平方公里6、今朝: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7、三国:合计940万平方公里(魏:530万平方公里,吴:240万平方公里,蜀:170万平方公里)8、南北朝:国土总合约为935万平方公里。

地籍测量复习题[1]

地籍测量复习题[1]

《地籍测量》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

房屋权属: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根据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占用、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是土地所有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的权利。

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

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它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阶段,当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

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

丘:是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

房屋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楼梯等,且具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难度2.2m以上(指建筑层高,含2.2m,以下同)的永久性建筑。

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包括直接为办公、生产、经营或生活使用的面积和辅助用房如厨房、厕所或卫生间以及壁柜、户内过道、户内楼梯、阳台、地下室、附层(夹层)、2.2m以上(指建筑层高,含2.2m,以下同)的阁(暗)楼等面积。

用地面积:共有面积:分摊面积:现代(多用途)地籍:(以下简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初始地籍: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建立的新的土地清册(不是指历史上的第一本簿册)。

日常地籍:是针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变化,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新的地籍。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和

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和

⼟地勘测定界⾯积量算和汇总的数据是⽤地审批中⼀项关键的数值,因此要求作业⼈员必须具有严谨的⼯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在量算⾯积及汇总统计时,必须按规定的表格认真填写,字迹⼯整清晰,不得涂改,⾯积量算应在⼟地勘测定界图上进⾏,⾯积计算的单位以平⽅⽶计(保留⼩数点后⼀位),当⾯积值较⼤时,可⽤公顷为单位(保留⼩数点后四位)。

为⽅便存档及逐级汇总建议⽤MicrosoftExcel电⼦表格进⾏。

(⼀)⾯积量算内容项⽬⽤地⾯积核定是⼟地勘测定界的⼀项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项⽬⽤地的总⾯积;项⽬占⽤集体⼟地、国有⼟地的⾯积和占⽤农⽤地、建设⽤地、未利⽤地的⾯积;量算出征⽤⾯积和其中占耕地、基本农⽥的⾯积;划拨⼟地的数量;出让⼟地的数量;代征⼟地⾯积和其中占耕地、基本农⽥的⾯积;临时⽤地⾯积;规划道路⾯积;同时还要把占⽤他项权利的集体⼟地或国有⼟地的⾯积量算出来,以便为⼟地登记提供数据。

(⼆)⾯积量算的⽅法1.坐标法利⽤确定的界址点坐标,直接计算图形之⾯积,称为坐标法。

2.⼏何图形法当界址边便于丈量,⾯积⼩于10000m2的勘测项⽬⽤地,可采⽤实地丈量边长的数据计算⾯积。

3.求积仪法求积仪是专⽤于量算图形⾯积的仪器,适⽤于不同⼏何图形(特别是不规则图形)的⾯积量算。

求积仪操作⽅便、速度快、精度较⾼,是⽬前⾯积量算中⼴泛采⽤的仪器。

(三)⾯积量算的原则与精度(1)图上⾯积量算要考虑到图纸材料的影响,⾮聚酯薄膜原图的,要加⼊图纸变形因素的影响。

(4)图上⾯积量算应遵循分级量算,按⽐例平差,逐级汇总的原则。

以项⽬⽤地总⾯积作控制,先量算起控制作⽤的各⼟地使⽤单位的⾯积(如县、乡、村⾯积或国有单位⾯积)。

再量算其内部的地类⾯积。

从上⽽下,分级量算。

各量算⾯积之和与控制⾯积之间的误差称闭合差,在容许误差范围内(⼩于l/200)可根据⾯积的⼤⼩,按⽐例平差。

平差后的⾯积,再⾃下⽽上,逐级汇总。

(四)⾯积量算数据汇总为保持资料及数据的统⼆性、科学性和实⽤性,⾯积单位及⼟地分类及填表格式必须全国⼀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面积量算与平差
1、选择金华村、田美村、公益村其中之一作为地籍子区。

2、进行地籍子区的土地面积量算两次,两次量算的较差小于规定的允许误差(见P141表9-4),则取其两次量算的平均值作为地籍子区的二级控制面积。

3、在地籍子区内进行各地类图斑的面积量算两次,两次量算的较差小于规定的允许误差见P141表9-4),则取其两次量算的平均值作为各地类图斑的面积值。

(金华村的36号图斑的面积按几何图形量算,其量算面积只参与二级控制面积闭合差的计算,而不参与闭合差的分配。


4、将地籍子区内各地类图斑面积之和与地籍子区控制面积的较差,要符合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测算限差要求。

5、将地籍子区内各地类图斑面积之和与地籍子区控制面积的较差按与各地类图斑面积成比例分配给各地类图斑,最后获得各地类图斑的面积。

专业 第 班 第 实验小组 姓名 实验日期
表一:地籍子区( 村)的土地面积量算
二:地籍子区( 村)各地类图斑的土地面积量算
二级控制土地面积量算的闭合差f 2= 二级控制土地面积量算的闭合差221510000
08.0P M
f ⨯⨯
=允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