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研学旅行,培养实践力王太文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研学旅行,培养地理实践力王太文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研学旅行,培养地理实践力王太文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 精品课件
市实验中学 地理组
2017年11月8日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 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 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把研学旅行摆 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三年三突破:从2015年的省内旅 行到2016年的跨省旅行,从几十 人的旅行到几百人的旅行,从特色 旅行到常态旅行。这层层突破的力 度和强度来源于校领导先进的教育 教学理念和活动方案的创新设计。
选择合适的地图查找所学信息,学会使用 地图(包括互联网地图)、手机定位等信 息工具”的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计了 “掌中看贵州”环节。如在各个景点参观, 若未及时跟上团队步伐,老师指导GIS和 GPS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运用手机 地图与微信定位,在自主参观的同时,与 团队保持密切联系。
二、提升师生的夸学科思维能力和素养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 度思考。 (4) 在黄果树景区时,注意 观察此时太阳的方位和高度, 与家人电话报平安,询问此时 青岛的太阳方位及高度,并分 析原因。
欧洲游学时,分析地方时 与法定时间的区别。
2017年9月26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度思考。 (5)为达成“根据研学旅行的走访地点,
19个研究性课题
教师以学校课程为开发团队,以安顺的
地理、历史、民俗、文化为基础,开发了走 进孔子、汉学礼仪、喀斯特地貌研究、屯堡 文化、关爱留守儿童等19个研究性课题
课程开发团队同步跟进
围绕政治、文学、地理、历史、艺 术等多重学科,设计课程,形成研 究性课题。
做好前期准备
4、制定活动方案、上报主管部门
THANK YOU
谢谢大家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以“诗意黔行”地理课程为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以“诗意黔行”地理课程为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以“诗意黔行”
地理课程为例
王太文
【期刊名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卷),期】2018(0)20
【摘要】文章将地理课程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从目标设定、内容设计、评价实施等方面规划组织,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习并能实际运用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

【总页数】2页(P68-69)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研学旅行;核心素养;设计与实施
【作者】王太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课程实践\r——以\"嘉陵明珠合碚研行\"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J],
2.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中学地理研学实践——以"走进龙潭山,和美研行"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J], 张竞予
3.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中地理研修旅行课程设计
——以"温泉小镇平沙新城"研学旅行设计课程为例 [J], 张超
4.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研学旅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策略--以白云湖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 [J], 黄勇腾
5.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茶山竹海、松溉古镇”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J], 刘龙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11周旅游资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11周旅游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评价: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3.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活动安排。
4.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引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评价。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某旅游胜地的规划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
4.实践环节: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包括目的地选择、旅游活动安排等。
5.总结与反思:评价各组的旅游规划,强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评价,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3)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与环境》、《旅游与社区发展》
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旅游与环境、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4)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旅游广告与推广》
学习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策略,了解旅游广告与推广的有效方法。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并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3.行为习惯分析
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记忆和背诵,而不是理解和应用。在团队合作方面,学生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这对于旅游规划这样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可能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高中地理实践力:以遮阳山森林公园研学为例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高中地理实践力:以遮阳山森林公园研学为例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高中地理实践力:以遮阳山森林公园研学为例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培养离不开对乡土资源的挖掘运用。

乡土地理资源包括已经存在的自然资源和经过人为改造的社会经济资源。

本文涉及的乡土地理资源主要指存在于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资源,并且能够为地理教学所服务的资源,其主要包括甘肃遮阳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地理实践力的定义为“指人们在野外考查、观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学科能力”。

依据这个概念可知:地理实践力与地理实践的能力从含义上相差较大。

地理实践力的范畴更为宽泛,指学生基于已有地理知识储备,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策划、加工、数据分析等综合能力,以及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求真务实、敢于探索、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坚定品质。

挖掘和探究乡土地理资源对落实地理实践力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此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天气、交通、路线规划等影响,可能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故而具备优秀地理实践力的学生在挖掘乡土资源时可以克服各种不确定因素。

敢于探究、吃苦耐劳、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在研学团队中可以抵御一切未知因素。

而野外研学探究完毕,对所采集数据的处理加工以及对信息的整合需要学生具备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认识野外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的成因,锤炼热爱生活、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怀,同时也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这一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地理人格的培养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甘肃省漳县遮阳山景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与归纳(一)遮阳山概况遮阳山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基地、国家攀岩基地主要景区之一而享誉全国。

景区主要包括西溪、东溪和夷门山三个景区。

景区位于秦岭西端与岷县交汇地带,漳县西南部大草滩,海拔在2200~2800 m之间。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④戊处附近存在瀑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观察发现丙坡植物生长茂盛,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丙坡
为( C )
A.阴坡,水分条件好
B.迎风坡,光照条件好
C.阳坡,光照条件好
D.背风坡,水分条件好
解析 第3题,宏观上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读图可 知,甲地海拔最高,视野最为开阔,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第4题,该地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500米,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丙地等高 线更密,坡度更大;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大致自西向东;戊处有陡 崖,又有河流经过,会形成瀑布。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B正确。 第5题,图中地区位于四川,丙坡是南坡,南坡是阳坡,光照条件更好,植被生 长更好,A错误,C正确;迎风坡水分条件更好,B、D错误。故选C。
【方法技巧】 1.利用各种与太阳相关的现象间接判断方向的方法 (1)根据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朝向,一般北半球家庭使用的集热板是固定 面向南方的。 (2)根据房屋朝向定向,为获得充足的阳光,北半球房屋多坐北朝南,因此大 部分房屋大门朝向南方。 (3)孤立的大树生长,阳面光照条件好些,生长旺盛,可以判断出生长较好的 那面是阳面。 (4)根据树木的年轮,阳面生长得快,年轮稀疏,阴面年轮则稠密。 (5)积雪融化时,阳坡积雪融化快,阴坡积雪融化慢。
思维导图
任务一 掌握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和方法
必备知识•落实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可为点位选择和路线规划提供帮助
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地质、 地貌 、气候、水文、土
壤、生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或图片。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实习底图。
2.装备准备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动设计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动设计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动设计高考对于地球运动地理意义高频考点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判读及应用,例如:(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模高考题)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下右图)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后开始徒步登山。

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

徒步约10公里后到达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下左图),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

读下图,回答下题。

照片拍摄时,当地地方时接近()。

A: 7时B: 11时C: 14时D: 18时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相关知识。

据图分析可知,该队员面向正北,影子朝向为东南,故太阳此时位于西北;该日(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故拍照时应为下午。

且图中影子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较大,因此当地地方时最接近14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学习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一,大家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从日出到日落太阳方位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地物的影子会随太阳方位及高度角的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一般情况我们利用PPT或者画图给学生讲解例如:(图片省略)教师认为讲的很清晰,层层递进。

大部分学生听懂了,碰到问题仍然不会做,老师再讲,学生懂了,碰到变化后的题型还是不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学生对于抽象的问题没有真正理解,何谈应用。

很多学生走出教室分不清东南西北,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地理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有四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或生产中,学以致用,能够解释与之相关的现象及原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嵩山地区高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嵩山地区高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嵩山地区高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嵩山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本课程旨在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嵩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嵩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

2. 探究嵩山地区的人文地理现象,如文化遗产、宗教建筑、民俗风情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包括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地质探索:参观嵩山地质公园,了解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2. 地貌考察:登上嵩山主峰,观察嵩山地区的地貌特征,如山峰、峡谷、悬崖等。

3. 气候观测:在嵩山不同海拔高度进行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分析气候垂直变化规律。

4. 水文调查:考察嵩山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了解其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5. 文化体验:参观少林寺、嵩阳书院等文化遗产,了解嵩山地区的历史文化。

6. 民俗调研:走访当地村庄,了解嵩山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生活方式。

**四、课程实施**1. 课程时间:为期一周,包括嵩山地区的实地考察和室内教学。

2. 课程地点:嵩山地区及周边地区。

3. 教学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实验、调查、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 教学资源:利用嵩山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源,如地质公园、山峰、文化遗产等。

5. 学习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作业、报告等方式进行学习评价。

**五、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登山、考察等活动中。

2. 专业指导:最好有地理教师或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地理实践活动。

3. 环境保护:教育学生在活动中注意环境保护,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4. 学生准备:学生在参加课程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和身体准备。

高一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3.1 农业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3.1  农业区位选择
临近城区,靠近市场;有河流经 过,水源充足;单位面积产值高
城市周围农业的布局 影响因素:单位面积产值、 市场、交通、水源等。
规律总结
(1)地价----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 业生产的成本越高;
(2)单位面积产值----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 乳牛、塘鱼、蔬菜、粮棉;
(3)还应考虑这几种农业所需土地面积的大 小、生产所需水量 的多少,以及产品对运输 的迫切性方面。
B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C 8.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
9.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
10.图中甲区域是重要的种植 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 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 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 D)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 花生产国。读图完成5~6题。 5.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 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 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高一地理下册高效课堂 精品课件
市实验中学 地理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疑难突破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请说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农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热量
试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受什么农业区位因素的 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谢谢大家
青岛实验高中欢迎您到校指导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度思考。 (3)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旅 行的过程中,沿途可以见证贵州地 无三尺平的地形特点;梯田遍布; 山区公路,盘山而上;西江苗寨中, 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 而上。对此,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任选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 观察、分析思考,晚饭后或择机进 行交流,使学生深刻认识地形对农 业生产、交通、聚落等的影响。
3).山东航空公司提供充足的低价机 票。 使游学费用最低化(同时学校承担困 难学生游学费用)。
做好前期准备
2、寻求多方合作,确保活动效益最大化
4)、安顺市教育局 5)、旧州中学
做好前期准备 3、课程研发使研学价值最大化
课程开发团队,从众多课题中最终 筛选出19个课题。每个课题,附有 详细的学习指导以及探究路径指导, 方便学生在独立操作学习。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度思考。抵达目的地之后的旅行, 学生身临其境,可以直观感受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是实 施研学的最佳时段,但与此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也是 最容易失去控制的一个阶段。该阶段,我们结合所到之处的地理 事物,按照事前的准备,不断抛出研讨主题,引发思考,组织活 动,使研学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1).16个班级分四批八个航班出发,每一部分到达后的路线提 前规划好。 2).16个班级会师旧州中学的活动安排
做好前期准备
5、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动员工作
地戏表演
西江千户苗寨
高一全体教师全程参加指导 每班三名教师一名导游带领。
学生们一定会收获满满,终生难忘
不能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安排
读万卷书 课程安排: •早晚自习正常进行 •体育俱乐部正常 •周一、二可以上一次外教课 •请集备组给留守的学生布置各科复习范围 每个下午都去阅览室读书(请语文老师布置阅读及 读书笔记事宜)
高一地理下册高效课堂 精品课件
市实验中学 地理组
2017年11月8日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 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 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把研学旅行摆 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三年三突破:从2015年的省内旅 行到2016年的跨省旅行,从几十 人的旅行到几百人的旅行,从特色 旅行到常态旅行。这层层突破的力 度和强度
走进安顺文庙 学冠笄之礼 寻儒家文化
王若飞故居 缅怀先烈 激发家国情怀
结对旧州中学 走进留守家庭 感悟社会责任
贵州屯堡观地戏 触摸汉族文化的
活化石
黄果树瀑布 感知沧海桑田
善待自然
西江千户苗寨 吊脚楼长桌宴迎宾舞
体验民族文化
游学点滴
CHAPTER
反思提升 巩固研学成果
03
1 研学日记
2 学生书写《研学旅行报告》 3 班级总结 形成班刊
19个研究性课题
教师以学校课程为开发团队,以安顺的
地理、历史、民俗、文化为基础,开发了走 进孔子、汉学礼仪、喀斯特地貌研究、屯堡 文化、关爱留守儿童等19个研究性课题
课程开发团队同步跟进
围绕政治、文学、地理、历史、艺 术等多重学科,设计课程,形成研 究性课题。
做好前期准备
4、制定活动方案、上报主管部门
7 爱不孤单 为爱留守
5 教导处牵头策划研学总结大会
9 感恩有你 结伴前行
4 教师撰写研学旅行论文 6 学生课题自主研究 8 结伴旧州 山海情缘
研学旅行总结会暨影片《诗意黔行》首映式
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 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 验,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三大步
CHAPTER
考察调研
01
制定研学方案
贵州游学线路建设
青岛市对口支援省份,自 然、文化内涵丰富,提升 学生的家国情怀。
做好前期准备
1、考察游学地点、线路、及各方面接待能力
做好前期准备
2、寻求多方合作,确保活动效益最大化
1).半岛都市报: 全程报道,刊登学生游学感想.
2).青岛旅游集团国旅:保障吃住行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 度思考。 (1)沉积岩的特点。在旧州 村寨中,引用当地人的说法, “石头的路面石头墙,石头 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 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 的缸”,抛出问题,引发讨 论:该地村寨的屋顶为何使 用青石板来替代瓦片?
一、地理的培养贯穿始终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度思考。 (2)流水侵蚀地貌。天星桥景区是典 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内景观形状各 异,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对学生 的震撼,我们采取的是讲授法,简要向 学生介绍该景观形成的过程,并强调溶 洞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时间,使学生自觉 地认识到保护脆弱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至黄果树瀑布景区,在达到景区之前, 我们安排的是竞猜环节:对于瀑布的观 赏,在哪一位置欣赏最佳?现在是观赏 的最佳时节吗?抵达现场后,让学生进 行实地勘察并论证自己的猜测,并进一 步提出问题:瀑布是如何形成的?
做好前期准备
6、根据每天机票的数量安排出行班级
CHAPTER
落地生花 实施研学方案
02
地理课程因其实践性强 当仁不让地成为研学旅行的 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力 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 构成,体现在学生能够将地 理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在 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运用地 理学科认知方法与策略解决 实际问题,探求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路径,实现人口、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 度思考。 (4) 在黄果树景区时,注意 观察此时太阳的方位和高度, 与家人电话报平安,询问此时 青岛的太阳方位及高度,并分 析原因。
欧洲游学时,分析地方时 与法定时间的区别。
2017年9月26
3.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深度思考。 (5)为达成“根据研学旅行的走访地点,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1.旅行准备:探讨论证,方式选择。出发前,针对出行方式,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本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为贵州 安顺,请给此次700人的团队选择恰当的出行交通工具和方式。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2.空中课堂:即时学习,学以致用。为充分利用航行时间, 我们在机上也为学生安排了学习任务:(1)观察机舱显示屏中 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高度,并分析原因;(2)观察飞机起飞过程 中窗外景观的变化,思考不同高度拍摄的遥感图像特点。(3) 德国游学时,安排学生观察显示器上航行线路,分析线路特点及 原因。
选择合适的地图查找所学信息,学会使用 地图(包括互联网地图)、手机定位等信 息工具”的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计了 “掌中看贵州”环节。如在各个景点参观, 若未及时跟上团队步伐,老师指导GIS和 GPS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运用手机 地图与微信定位,在自主参观的同时,与 团队保持密切联系。
二、提升师生的夸学科思维能力和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