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评价标准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取值标准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取值标准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 1 -
注1:企业涉及的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参照《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8部分:急性毒性》(GB 30000.18-2013)和《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
注2:每个项目有多个取值时,Ln(n=1,2,3……10)取最大值。
无此项目时,Ln不取值。
注3:按照实际取值项目数计算L值,L =(L1+L2+……+Ln)/n。
L级差为1,当L大于1且小于等于2时,L取2,以此类推。
- 2 -
事故后果的严重性(S)
注1:一座厂房、仓库或一个生产装置、罐区内的人数,是指在一座厂房、仓库或1个生产装置、罐区内从事操作、巡检的最多人数合计。
有多个生产装置的厂房按一座厂房统计人数。
多个防火分区的仓库,按防火分区中最多人数统计。
注2:同一企业或相邻企业满足防火间距规定的相邻装置、设施内的现场人数,是指同一企业或相邻两个企业满足防火间距规定的相邻装置、设施内现场作业、巡检最多人数的合计。
- 3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管控标准

附件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管控标准本次风险分级(安全管理除外)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 级(红色)、B级(黄色)、C级(蓝色)、D级(绿色)。
其中A级最高,D级最低。
本次风险分级采用两种方式:1、直接判断法;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直接判断法风险分级标准风险分级从工艺、设备设施、仓库、储罐区、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六个方面进行分级,同一区域内涉及不同类别风险应分别进行风险分级,分级结果按较高级别确定。
风险辨识的区域应为企业全部作业区,辨识基本单元应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装置或设备设施。
(一)工艺风险分级1、列入重点监管的下述危险化工工艺的为A级(红色)风险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制备、异氰酸酯的制备等);2)电解工艺(氯碱)(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3)硝化工艺的直接硝化法(苯硝化制备丙三醇与混酸反应制备硝酸甘油;氯苯硝化制备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苯硝化制备硝基苯;蒽醌硝化制备1-硝基蒽醌;甲苯硝化生产三硝基甲苯;硝酸胍、硝基胍的制备; 浓硝酸、亚硝酸钠和甲醇制备亚硝酸甲酯;丙烷等烷烃与硝酸通过气相反应制备硝基烷烃等。
);4)合成氨工艺(节能AMV法;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等。
);5)新型煤化工工艺(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煤制甲醇、甲醇制醋酸等工艺)6)聚合工艺(聚烯烃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合成纤维生产;橡胶生产;乳液生产;氟化物聚合);7)加氢工艺(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油品加氢。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

甲类、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装置内设有办公室、操作室、固定操作岗位或休息室的,每涉及一处扣5分。
6.人员资质
人员资质
(15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的,每一人次扣5分;
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具备国民教育化工化学类(或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化工化学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每一人次扣5分;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
类别
项目(分值)
评估内容
扣分值
1.固有危险性
重大危险源
(10分)
存在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扣10分;
存在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扣8分;
存在三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扣6分;
存在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扣4分。
物质危险性
(5分)
生产、储存爆炸品的(实验室化学试剂除外),每一种扣2分;
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安全可靠性论证的,扣5分;
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扣10分;
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均由甲级资质设计单位进行全面设计的,加2分。
4.设备
设备
(5分)
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及设备的,每一项扣2分;
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的,扣10分;
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的,扣5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未设置压力、液位、温度远传监控和超限位报警装置的,每涉及一项扣1分;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或者未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三年内发生过重大以上安全事故的,或者三年内发生2起较大安全事故,或者近一年内发生2起以上亡人一般安全事故的。
备注:1.安全风险从高到低依次对应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为蓝色;75分(含75分)至90分的为黄色;60分(含60分)至75分的为橙色;60分以下的为红色。
3.设计与评估
设计与评估(10分)
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安全可靠性论证的,扣5分;
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扣10分;
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均由甲级资质设计单位进行全面设计的,加2分。
4.设备
设备
(5分)
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及设备的,每一项扣2分;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的生产、设备及工艺专业管理人员不具有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每一人次扣5分;
企业未按有关要求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扣3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化学化工类专业毕业的,每一人次加2分。
7.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10分)
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或者制定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不完善的,扣5分;
(5分)
涉及甲类/乙类火灾危险性类别厂房、库房或者罐区的,每涉及一处扣1/0.5分;
涉及甲类、乙类火灾危险性罐区、气柜与加热炉等与产生明火的设施、装置比邻布置的,扣5分。
2.周边
环境
周边环境
(10分)
企业在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外的,扣3分;
地面危化企业风险红橙黄蓝划分标准

地面危化企业风险评估和划分通常是为了管理和控制潜在的环境和公共安全风险。
在中国,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风险等级划分通常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国家标准进行。
以下是一般性的划分标准,但请注意,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1. 红色等级:代表极高风险。
这种等级通常适用于那些储存、使用或生产大量高度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如爆炸品、剧毒化学品、易于泄漏和扩散的气体等。
这些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最为严格,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
2. 橙色等级:代表高度风险。
这种等级适用于储存、使用或生产中度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如易燃液体、氧化剂等。
这些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黄色等级:代表中度风险。
这种等级适用于储存、使用或生产低度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如普通化学品、低毒物质等。
这些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相对较宽松,但仍需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和进行风险评估。
4. 蓝色等级:代表较低风险。
这种等级通常适用于那些储存、使用或生产低危险性化学品的企业,如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
这些企业的安全风险较低,但仍需遵守基本的安全生产要求。
危化企业风险评估和划分的过程通常包括对企业的化学品的性质、储存条件、使用方式、应急措施、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企业所在地的环境、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也会影响风险等级的划分。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是指生产、经营、储存具有爆炸、燃烧、放射性、毒性、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品的企业。
由于其生产储存的特殊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
首先,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危险源、现有安全管理系统、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情况评估:对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占地面积、生产储存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主要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储存量等进行评估。
2.危险源评估:对企业的各项生产储存设施、生产工艺等进行评估,确定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3.安全管理系统评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职责划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管理缺陷和隐患。
4.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对企业的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演练情况、应急设备和专业人员配备等进行评估,确定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评估内容仅为示意,实际评估时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完善。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可以参考以下分级指南:1.一级风险企业:具有较大的生产储存规模,所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量大,或者存在严重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该等级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应急救援能力较强。
2.二级风险企业:具有中等规模的生产储存设施,所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适中,或者存在一定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该等级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般,应急救援能力较高。
3.三级风险企业:具有较小规模的生产储存设施,所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较少,或者存在较轻微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该等级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应急救援能力相对较弱。
对于不同的风险等级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演练的培训,确保生产经营安全。
总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是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

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电源或者双回路供电的,扣5分。
5.自控与
安全设施
自控与安全设施
(10分)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按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的,扣10分;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的生产、设备及工艺专业管理人员不具有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每一人次扣5分;
企业未按有关要求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扣3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化学化工类专业毕业的,每一人次加2分。
7.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10分)
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或者制定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不完善的,扣5分;
安全事故情况
(10分)
三年内发生过1起较大安全事故的,扣10分;
三年内发生过1起安全事故造成1-2人死亡的,扣8分;
三年内发生过爆炸、着火、中毒等具有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扣5分;
五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加5分。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直接判定为红色(最高风险等级)
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
生产、储存爆炸品的(实验室化学试剂除外),每一种扣2分;
生产、储存(含管道输送)氯气、光气等吸入性剧毒化学品的(实验室化学试剂除外),每一种扣2分;
生产、储存其他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化学试剂除外),每一种扣0.1分。
危险化工工艺种类
(10分)
涉及18种危险化工工艺的,每一种扣2分。
火灾爆炸危险性
3.设计与评估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控标准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管控标准本次风险分级(安全管理除外)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 级(红色)、B级(橙色)、C级(黄色)、D级(蓝色)。
其中A级最高,D级最低。
本次风险分级采用两种方式:1、直接判断法;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直接判断法风险分级标准风险分级从工艺、设备设施、仓库、储罐区、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六个方面进行分级,同一区域内涉及不同类别风险应分别进行风险分级,分级结果按较高级别确定。
风险辨识的区域应为企业全部作业区,辨识基本单元应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装置或设备设施。
(一)工艺风险分级1、列入重点监管的下述危险化工工艺的为A级(红色)风险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制备、异氰酸酯的制备等);2)电解工艺(氯碱)(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3)硝化工艺的直接硝化法(苯硝化制备丙三醇与混酸反应制备硝酸甘油;氯苯硝化制备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苯硝化制备硝基苯;蒽醌硝化制备1-硝基蒽醌;甲苯硝化生产三硝基甲苯;硝酸胍、硝基胍的制备; 浓硝酸、亚硝酸钠和甲醇制备亚硝酸甲酯;丙烷等烷烃与硝酸通过气相反应制备硝基烷烃等。
);4)合成氨工艺(节能AMV法;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等。
);5)新型煤化工工艺(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煤制甲醇、甲醇制醋酸等工艺)6)聚合工艺(聚烯烃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合成纤维生产;橡胶生产;乳液生产;氟化物聚合);7)加氢工艺(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油品加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1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评估表
组织评估单位(盖章):评估时间:年月日
—1—
—2—
—3—
—4—
备注:1、本表采用总分100分评分制。
A级,总得分85分以上;B级,总得分75-84分;C级总得分65-74分;D级,总得分65分以下。
2、重大危险源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判定。
3、爆炸场所危险等级划分依据《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附件2规定判别。
4、火灾危险性风险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判别。
5、剧毒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判别。
6、极度危害物质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判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