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一)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
2 丽线形 : ) 纵 合理设置 纵坡和 曲线使纵 面线顺应 地形成渐 变 、顺 路建设 、公 路环境治理 水平早 口达到发达 国家水平 。 体升挖, 护森林植被 和水土 资源 。 保 3边坡 设 汁: 确保 稳定 的情况 下 , ) 存 边坡 的形 状要尽 可能 与
[] 1张跃峰. 公路 工程环境保 护措 施研 究Ⅲ . 交通世界, 0 . 2 7 0 [ ] 林 , 援. 路环 境保 护 与环 境 影响 评价 【]青 海交通 科 2阿 魏 公 J.
滑 的纵坡线 , 免大填 大挖 。深 开挖路 段要 多考 虑隧道 方案 , 避 町避 免 山
3完善监督制 度, ) 使环保 措施 效 实施 。只有 建立切实可 行的监督 机制, 环境保 护与 工程质 量考核 相结合 , 将 落实责 任到人 , 才能使 环保措 施得 以有效 长期 的实施 。加强对公 路环境 问题 的深入研究 , 促使我 国公
关键 词 : 路 工程 公 环境 保 护
1 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
】 一丁程前期对 环境的影 响 长期 以来 , 路 的规划 、设 计人 员没 有 对于公 路 的环保 问题 如何 公 解 决给予 足够的重视 。在 工程可行性研 究 阶段 也要求 对环境 影响进 行
土坡 坡面 的 冲蚀 ; 方坡 面应及 时夯 实并进 行边坡 绿化 : 确定借 土 填 合理 弃土 位置, 合理开 采砂石料 场, 注意料场 弃土弃渣 分离处理 。
23 .营运期环保 措施 1加强 公路 管养 工作 , ) 对路 面和边 沟应 定期 清 理 。加 强边 沟 、边
1 项 目营运期对 环境 的影 响 . 3 营运 期开 始意 味 着项 目巨大 的经 济效 益和 社会 效 益开 始发 挥 作 川同 时也 意味荇对沿线环 境产生 长期负丽影 响的开始 。随着交通 量的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随着江西省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路建设对我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大量凸现出来,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江西省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影响公路建成后,会对沿线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环境产生影响。

①公路建设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公路建成后会使沿线各地区的土地功能发生变化,将由单一的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转变为多行业提供服务的特殊用地,破坏了原有土地使用功能。

②公路建成后会增大沿线地区的交通量,增加该地区的交通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附近居民的出行安全。

③公路建设会造成一定数量居民的拆迁,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居民的联系及交往方式,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并在经济上造成部分资源浪费。

④公路的修建会破坏一些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名胜风景及保护区,产生一定的视觉污染。

2、生态环境影响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施工期间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性破坏,因施工机械的使用及大量的开挖取土,破坏了土体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的循环路径,相应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

二是公路建成后,路体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公路附近的动物容易被汽车撞伤、撞死,并且由于汽车废汽、噪声和有害物质的产生,会使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逐渐恶化,引起生物发育不良、繁殖机能减退、疾病增多、抗病能力下降,从而造成种群数量减少,有时可能会影响整个生物群落。

空气、噪声影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空气产生的污染主要有:公路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含有大量的粉尘,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摘要】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环境管理在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生态破坏与恢复措施、水质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噪声与空气污染控制、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对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整合环境管理措施、未来趋势展望等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的关注,提高管理水平,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环境管理,生态破坏,水质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意识,整合环境管理措施,未来趋势。

1. 引言1.1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重要性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

公路施工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包括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等,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公路施工可能会引起水质污染,如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公路施工还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也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将有助于开展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减少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土地资源破坏:公路施工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往往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植被的破坏。

大片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这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水质污染:公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如果这些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对水生物造成危害。

3.空气污染:公路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车辆会产生大量尾气和粉尘,对周围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噪音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治理及对策探析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治理及对策探析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治理及对策探析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制定对策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析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治理方法及对策。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破坏: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破坏动植物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2. 水土流失:公路建设会改变地形地貌,破坏植被覆盖,加速土地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水质恶化,水资源的减少。

3. 噪音和污染:公路建设中的车辆噪音和尾气排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1. 环境评估:在公路建设之前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确定适当的治理方法。

2. 生态修复:在公路建设结束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增加绿化覆盖,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 智能交通管理:采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减少车辆拥堵和排放,提高交通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公众参与:加强公众的参与,鼓励居民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提高公众对于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度。

1. 选择合适的建设位置:在公路建设之前,选择合适的位置来建设公路,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破坏重要的生态系统。

2. 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在公路建设中,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3.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严格监管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避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

4. 加强监测和执法: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对违反环保法规和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确保公路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制定对策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环境评估、生态修复、智能交通管理和加强公众参与等方法,可以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建设位置,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加强监测和执法也是有效的对策。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公路施工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也逐渐的被人们重视,虽然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很难完全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公路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公路工程;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引言:任何形式的发展都是积极效应与负面效应并存的,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面对很大的环境压力,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加快,公路的覆盖面和里程在不断上升,汽车的数量在持续的增加,公路环境污染破坏问题日渐凸显,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带来的环境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公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破坏,加大公路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是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中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公路工程的环境问题改革开放后,公路工程建设不论质和量都有了很大的飞跃。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距离有了很大的缩短同时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方便。

但是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和地址等各个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高速公路建设期间,由最初向山区延伸,地形和地质的复杂也要求道路设计标准越来越高,公路建设中对原有植物和水系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导致了神态环境的不平衡。

1、选线不当造成沿线自然环境损失选线不当会出现切割山坡、开挖山丘岗地、砍伐树木、侵占湿地、耕地减少、植被破坏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现象;同时还会对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条件造成影响。

2、防护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公路工程建造中,大量取土会使原有地表植被破坏,形成大面积裸露坡面,表土层的抗蚀能力减弱,发生水土流失。

大量弃土会覆盖地表植被,使土结构疏松,孔隙度变大,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

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工程修建过程中产生的带状延伸会影响当地的自然风光,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失。

带状延伸也会对沿线动物的生态走廊造成一定影响,减小了动物的生活空间。

浅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建立 设计环 境评 估制 度 、
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估制度 , 可 以预防
和减轻公路的环境污染。 设计单位在项 目的
可行性研究 ,
初步设 计 、
施工 图设计等阶段
都应该做 出环 境保护评估报告 , 并且 在设 计
的 各阶段 由环境保护专家对设计项 目进行评
审。 4 充分利用现 代信息和高新技术

高等级公路建设 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往
蒸黧震
c H l NA s c l 眦 E A ND 1_EC HNo l OG Y INF ORM A T ION F e b 2 0 0 9 .
浅谈公路建设
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
权伟 河 北 省 保 定市公路 工 程 质 量 监 督 站
辇霪露 露 舅鬻蘸 霪鳕蠹醺辫圈麟
本 文 分析 爵 前公 路 建 设 对 生 态环 境 的影 响 ,
一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 境的负面影响 、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一 系列的负
面 影响 , 主要有 以 下 几 个方面 :
(一 ) 植被破坏
公 路 建 设 占用 土 地 资源 数量 巨 大 , 一
般 公 路 占地 约 1 . 3 h m 。/k m ~ 2 . 7 h m 。/k m ,
高速 公 路 为 5 . 0 1h m 。/k in ~ 1 0 . 7 h m 。/k in ,
小 、
环 境效 益 最优 的路 线 方案 。
2 设计相 关的 公路环 境治理 工 程 、
在公路设计时考虑环 境问题 , 设计相
关的治理 和恢复工程 , 可以有效地减少公路
对环境的 负面作用 。 在进行公 路 设计的 同时
就必 须考虑合理 的环 境治理 方案 。 同时还 应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空气和水质污染等。

针对这些环境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减轻和控制其影响。

首先是土地破坏的管理措施。

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挖掘和填埋,容易导致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需要采取土地保护措施,包括进行地形保护、土壤保护和植被保护。

地形保护可以通过挖土和填埋过程中的合理规划和操作来减少地表裸露和地形变化。

土壤保护可以采取覆盖和措施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植被保护可以通过采取种植、保护和修复植被的措施来减轻土地破坏。

其次是水土流失的管理措施。

公路施工对周围土壤的破坏和植被的破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为了减轻水土流失的影响,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立防护设施、采用适当的排水系统和种植植被等。

防护设施可以包括挡土墙、护坡、护坡网等,能有效减少坡面的负荷、稳定土壤和减少水土流失。

适当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水流积聚和过度渗透,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种植植被可以通过增加土壤覆盖和根系保护来减少水土流失。

再次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管理措施。

公路施工可能导致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和分离。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在施工前进行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调查和评估,对重要栖息地进行保护和规划合理的通道、桥梁或隧道来减少野生动物被隔离和伤害。

最后是空气和水质污染的管理措施。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尘埃、废水和废弃物可能对空气和水质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这种污染,需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防尘措施、污水处理设备和废弃物管理措施。

防尘措施可以包括湿化处理、覆盖和风帘等,能有效减少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污水处理设备可以采用化学物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废弃物管理措施可以包括垃圾分类、正确处理和合理地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浅析

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浅析

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浅析一、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改建公路仍将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必要的重复改造,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也加大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有必要从根源上进行探讨。

(一)公路建设的眼光要高、要远过去由于资金短缺和对远景交通发展规划不足,公路等级和技术指标采用较低,不论是线型、纵面、横向宽度还是路面结构,都只能缓解短期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对道路的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公路建设的发展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运输业的要求,在旧路改造中还存在着短期效应的现象。

对公路发展缺乏预见性,往往采用低限指标,以致刚改造的公路通车不久,很快就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不得不进行新的改建。

所以公路改建必须要着眼于高起点,线型上要满足发展要求,红线范围满足拓宽要求,无论在断面上一次改造,还是分期改造,都应将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考虑周到,并付诸实施。

同时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绕避村镇,靠村不进村,以保证道路畅通,减少干扰及污染,真正起到便民、利民的效果。

(二)对废弃公路的处置要合理旧路改建必然要废弃一部分原有旧路,在本着尽量利用原有线位、提高路线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开辟部分新路是必要的,而处理好废弃的旧路也是必要的。

对于改造成高等级的公路,废弃旧路可视其价值的多少作为辅道,否则应因地制宜进行旧路还田或者绿化,使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

这项工作应在公路改建中完成,旧路路堤可作为新路的取土场,或者平整周围地表的土方来源。

废旧油皮及其他不适宜于还田绿化的废弃物,运走集中处理,以便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在新建公路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公路建设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对环保认识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工可研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为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可研階段在投资费用估算、经济费用及效益分析上的考虑,基本建立在实地踏勘和调查上,但是目前在论证项目可行性时,对自然环境论述较少,大多局限于一些古迹和自然保护区,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许多大填大挖的方案很少考虑自然环境及植被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一)
内容摘要:本文对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存在的环境保护及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主题词:公路环境保护
一、前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解决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2.1可行性研究阶段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实施前各类规划直至具体设计一系列的决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项目决策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其质量的好坏对于以后各个阶段的工作质量,乃至建成后项目功能的发挥均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对可行性研究的环境保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在此阶段从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要从规划的全局和远景来把握所研究的项目,以保证项目决策的科
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要按照路网规划的系统性要求,突出重点,服从全局,注重形成网络所带来的规模效益。

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项目是对自然环境的最大破坏。

2、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初步设计的依据,其研究重点之一就是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确定建设规模,把握好技术标准是为以后各阶段做好环境保护的前提。

3、路线的走向及主要控制点、独立大桥的桥位、长大隧道的隧址以及重点互通立交的设置等工程建设方案,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需要重点研究和确定的内容。

也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决定性因素。

这些控制性的方案一经确定,就成为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如果在此阶段忽视了环保问题,其后果和影响就决不是局部的,有的影响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建设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控制性,应认真做好一下工作。

(1)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尽量不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

(2)尽量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

(3)穿越风景名胜区应注意结合自然,不破坏景区景观;
(4)尽量不穿越或接近居民稠密区,以免造成大气、噪声及水污染,影响居民作息,危及居民身体健康。

(5)不应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
水资源枯竭。

(6)尽量不破坏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不侵占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2.2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是依据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及环境评价报告,确定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此阶段从适应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路线方案比选应充分考虑环境治理和保护费用,并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列为主要比选条件。

2、以敏感点为主、点线结合、保护沿线环境为目标,确定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原则。

3、以运行速度为指导,灵活、合理地运用路线平、纵线形指标。

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努力将对自然的扰动、破坏控制在最小程度。

线形设计应基本顺应原地形、地貌走向,尽可能拟合等高线,避免横切等高线。

困难路段可采用设置爬坡车道,采用大纵坡与长坡长组合设计,使深挖路堑变为低挖路堑,使高填路基变为低填路基。

4、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技术方案的重点在于一下几个方面:
(1)互通立体交叉设计重点是满足功能,满足通行能力,其关键在于匝道出入口段的线形,因此,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的确定互通规模。

(2)综合考虑布设交叉工程的位置、净空高度、交叉方式,以降低路基填土高度。

(3)桥隧工程的总体布置方案应贴近自然,充分与环境相协调,与周围山川、沟谷等自然景观搭配。

设计要充分考虑美学效果,结构外形应与当地建筑风格一致。

隧道的进出口应力求简捷,尽量做到洞口零开挖。

(4)工程防护应尽可能考虑生态防护,绿化方案应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5)合理选择取土、弃土场的位置,对取土、弃土场进行表面处理,使其与原地形、地貌融为一体。

2.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对所确定的建设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措施的深化,为指导施工提供设计图表。

在此阶段从适应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优化平、纵面线形,降低边坡高度。

特别是山区公路,应利用地形数据模型和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对平纵横进行精细调整,此项工作是保护环境、降低造价的重要过程,只有设计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反复推敲,不断思考,精雕细琢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路线。

2、充分重视结构物的细节设计,野外公路构造物设计以追求自然、简捷、古朴为好,城镇等人文气息浓厚的区域,适当强调人文景观,赋予构造物人文气息。

3、充分重视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是公路景观的重要载体,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方面的最重要环节。

往往在设计审核、审查
中对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以及构造物十分重视,而对横断面设计,由于其量大重视不够。

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做认真细致的工作,使路基横断面的形式和几何形状与地形、地质、地貌相适应,将公路与环境联系起来,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3.1生态环境方面施工期间由于清理表土、土石方开挖、改移河道、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

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表层土壤的剥离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在施工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

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

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2)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3)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

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2、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

弃渣问题在此也会比较突出,弃渣场若选址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河道淤塞而阻碍行洪、滑坡、地基下陷,以及损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施工前应明确开挖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弃渣应在指定范围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堆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