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临床治愈标准
诊断哮喘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哮喘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即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
* 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上述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请注意,这些标准只是一般指导,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
如果您有关于哮喘的疑虑,请尽快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哮喘的分级诊断标准

哮喘的分级诊断标准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分级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哮喘的分级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的评估、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等指标。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哮喘的分级诊断标准。
首先,对于哮喘患者的症状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全球哮喘倡议组织(GINA)的指南,哮喘的症状分为间歇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四个级别。
间歇性哮喘是指患者在一年内发作少于一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夜间症状较少。
轻度持续哮喘是指患者每周发作少于两次,但不满足中度持续哮喘的标准。
中度持续哮喘是指患者每周发作多于两次,但不满足重度持续哮喘的标准。
重度持续哮喘是指患者每天都有症状发作,且频繁夜间症状。
其次,肺功能检查也是确定哮喘分级的重要依据。
通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肺功能测试,包括用力呼气容积、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和描记呼气流量峰值等指标。
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确定哮喘的严重程度,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此外,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也是评估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哮喘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根据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哮喘的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哮喘的分级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的评估、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医生可以确定哮喘患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因此,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及时进行分级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内科学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1/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心源性哮喘是指由于左心衰竭引起肺血管外液体量过度增多甚至渗入肺泡而产生的哮喘。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与支气管哮喘症状相似。
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两肺不仅可闻及哮鸣音,尚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影像学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状或片状模糊阴影。
鉴别困难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先静脉注射氨茶碱或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待症状缓解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注意,此时忌用肾上腺素和吗啡,以免抑制呼吸,造成生命危险.2/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和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③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式对于具有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这些患者应当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
高危患者包括:(1)曾经有过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濒于致死性哮喘的病史;(2)在过去1年中因为哮喘而住院或看急诊;(3)正在使用或最近刚刚停用口服激素;(4)目前未使用吸入激素;(5)过分依赖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特别是每月使用沙丁胺醇(或等效药物)超过1支的患者;(6)有心理疾病或社会心理问题,包括使用镇静剂;(6)有对哮喘治疗计划不依从的历史。
哮喘良好控制的标准

哮喘良好控制的标准
哮喘良好控制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最少或没有慢性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哮喘患者应尽可能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
间,以及避免出现夜间哮喘症状,以保持日常生活质量。
2.最少或没有哮喘加重。
哮喘加重是指哮喘症状突然加重,需要使用比平时更强的药物来
控制。
如果哮喘患者经常发生哮喘加重,肺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病情恶化。
3.无需因哮喘而急诊。
如果哮喘患者经常需要去医院急诊,这表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4.基本上不需要使用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一种能够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对于
哮喘患者来说,如果经常需要使用这种药物来缓解症状,病情可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5.没有活动(包括运动)限制。
这意味着哮喘患者不应该因为哮喘而限制自己的活动或运
动,而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适当进行锻炼。
6.肺功能测定值正常或接近正常。
7.药物不良反应最少或没有。
总的来说,达到以上标准可以认为哮喘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但请注意,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哮喘的控制水平可能会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

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和不定期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和哮喘发作。
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医生通常会将支气管哮喘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疾病。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哮喘和过敏疾病学会(GINA)是世界范围内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分级的权威机构。
而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
一、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1.轻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在每周内只出现少于一次的哮喘发作,夜间仅时有症状,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大于80%的预期值。
2.中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在每周内出现1-2次的哮喘发作,夜间症状频繁,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在60%至80%的预期值之间。
3.重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每周出现多次的哮喘发作,夜间症状频繁且严重影响睡眠,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低于60%的预期值。
4.危重型哮喘:这是支气管哮喘的最严重类型,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严重哮喘,夜间症状频繁且严重影响睡眠,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低于30%的预期值。
二、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意义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分级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自己的疾病。
而不同分级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比如对于轻度哮喘患者,通常只需要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控制症状即可,而对于危重型哮喘患者,则需要常规使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类固醇等治疗方法。
三、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局限性虽然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症状是不确定的,很难准确判断患者所处的分级。
其次,分级标准是基于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试验结果制定的,但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临床应用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仍然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和应用。
呋塞米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呋塞米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呋塞米俗称速尿,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近年来有关呋塞米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发现其在支气管哮喘、儿童喘息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中有较好疗效。
本文就呋塞米在临床中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与常用支气管哮喘药,如糖皮质激素类、氨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比较,发现呋塞米哮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效果更加好,且不良作用少,为哮喘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标签:支气管哮喘;呋塞米;雾化吸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一般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支气管高反应,在外源性和(或)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1]。
近几年,多数学者认为哮喘是一种多细胞、多因子介导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气道的高反应性和气道阻塞。
治疗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治疗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2]。
治疗哮喘常用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急性重症发作期的哮喘患者全身给药与缓解期的局部吸入治疗。
但是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会有很多不良反应,如视敏度改变、青光眼、生长抑制、骨质疏松,甚至骨折[3],尤其老年人、婴幼儿和妊娠期妇女最好不用此药。
氨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cAMP水平,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4],使平滑肌张力降低,减少介质释放,并提高膈肌收缩力,阻断腺苷受体、拮抗腺苷的致哮喘作用。
由于氨茶碱用药剂量个体差导较大,且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临床监测非常必要,用药不方便,故当今已不属于首选治疗药物[5]。
β2受体激动剂扩张药,主要与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含量,导致支气管扩张;作用快而强,主要用于急性哮喘和呼吸困难[6]。
长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β2受体的反应性,使药效降低。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8月入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均为中轻度患者,中度54例,轻度46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7~81岁,平均43岁。
哮喘的治疗误区这些要知道

哮喘的治疗误区这些要知道哮喘疾病困扰着众多患者,该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病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命品质,从1998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1日定为世界哮喘日,直到2000年,才将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五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今年的世界哮喘日是五月五日,主题为“控制哮喘,珍爱生命”。
说到哮喘,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哮喘疾病在全球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发病快,而且,有关数据指出,哮喘发病率在全世界现在处于逐年上涨的趋势,我国哮喘患者也很多,虽然哮喘疾病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该疾病的认知还存在很多误区,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还有很多患者由于不当的治疗导致死亡,因此,对于哮喘疾病而言,正确的认知十分重要,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哮喘疾病的认知误区,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误区一:抗生素的滥用哮喘患者众多,老年人也是哮喘病的集中患病群体,老年人认知没有更新,思维固化,容易出现错误思维和观念,特别是对于哮喘疾病的治疗,很多老年人误将哮喘引发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当成是细菌感染,错误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滥用后果很严重,对身体容易造成很大的损害,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加重了病情,甚至延误治疗。
此外,滥用抗生素还增加了治疗费用,增加了经济负担。
误区二:激素的滥用当然,为了治疗哮喘病,很多医生会给患者开激素药物,比如吸入糖皮质激素,患者认为吸入激素就能药到病除,如果没有达到事先的预期,就会出现“激素无用论”的结论。
其实这要根据哮喘的特性来看,毕竟该疾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但是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会出现治疗不充分、激素不规范使用,医护人员应该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哮喘不同药物的不同特性,避免患者出现期望值过高的情况,导致心理落差大,从而治疗依从性降低,不利于后期治疗。
误区三:哮喘是治疗不好的疾病其实不然,虽然现代医学无法彻底根治哮喘病,但是,这并不代表哮喘属于不治之症的范畴内,也就是说只要患者经过正确的指导和治疗,并配合医生、坚持用药和检查就能够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进一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哮喘acq5评分标准

哮喘acq5评分标准
哮喘ACQ5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哮喘症状和控制的工具。
ACQ5的评
分范围是0到6,其中0表示完全控制,6表示未控制。
具体来说,ACQ5评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评估:
1. 过去一周内喘息的频率(0-1分,分数越高,喘息越频繁);
2. 过去一周内夜间因哮喘醒来次数(0-1分,分数越高,夜间症状越严重);
3. 过去一周内活动受限程度(0-1分,分数越高,活动受限越严重);
4. 过去一周内使用缓解药物的次数(0-1分,分数越高,使用缓解药物越频繁);
5. 过去一周内胸闷的感觉(0-1分,分数越高,胸闷感觉越严重)。
以上五个方面的得分总和为ACQ5的总分。
根据总分值的不同,哮喘的控
制程度可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
哮喘控制标准在大部分指南中主要参照ACQ/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评分的分值为25,20,15,10,5和0分,对应完全控制、良好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哮喘ACQ5评分的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临床治愈标准
*导读:只有在患者达到上述标准两个月以上才可以算是临床治愈。
一般在病人维持临床治愈情况一年以上,才可以停止用药。
……
哮喘有效控制后仍需要继续坚持用药以巩固治疗效果,国际上为哮喘病人订立了一个严格的临床治愈标准:
1、最少的哮喘症状;
2、最少或不常有哮喘发作或加重;
3、无急诊就医;
4、最少或无须用β2受体激动剂;
5、无活动受限;
6、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须用峰流速仪每天监测,看肺功能是否达到正常值标准,变异率小于20%)。
只有在患者达到上述标准两个月以上才可以算是临床治愈。
一般在病人维持临床治愈情况一年以上,才可以停止用药。
切不可认为用药会有副作用,而擅自中断用药,自行中断用药是很危险的。
哮喘病被划归入慢性病范畴,哮喘病人也要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检测自己的血压和血糖浓度那样,随时用峰流速仪检测自己的肺功能,一有异常就要继续用药物控制。
如果诊治不及时,随着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治疗过程会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