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幽灵小镇给中国留学生的启事.doc
就九.一八事变给全球华人的一封信_六年级作文

就九.一八事变给全球华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华人同胞们:
今天,不外乎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75年前的今天,是一个灭绝人寰的日子......
风腥雨苦,天昏地暗。
走在大街上,日本商品便“眼”皆是,一位导购小姐马上热情地“推销”:“这是日本松下的最新款的Mp3,性能高......”。
我白了她一眼,换句话说是以轻蔑、愤怒的眼神瞪了她一眼,转身走向基本为零顾客的国产柜台,买下了一款不知名的产品,转头回望了一眼爆满的“松下”柜台,一种莫名的悲凉涌入心头,一种落莫与愤怒凝成的泪水......一滴,两滴......滴在了鲜红的日历上,滴在了祖国母亲那亘古不变的苍老肌肤上。
难道他们都忘了吗?难道全球华人同胞们,你们都忘了吗?......
车箱内,装着一颗沉重的心与一对快乐的母子俩,我的心情也渐渐随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放晴了许多。
无线电视在哇啦哇啦地放着一些无聊的娱乐新闻。
突然,新闻联播的开头曲放了起来,我瞪大眼睛看着那屏幕,伸长耳朵聆听――关于九.一八事变。
那双无知的小眼睛也与我眼睛延伸出来的射线交于一点,张开了小嘴问:“妈妈什么是九.一八?”那妇女突然抬起眼睛,对那无知的儿童说:“小孩子不要问这种问题,一会儿下车妈妈给你买日本饭吃。
”我突然爆发出一种莫名的怒火,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奴性很强的哈巴狗在教一只英姿勃勃的小猎犬摇尾巴……
由谁来给我解答一下,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请您们回答我的问题,好吗?当今的社会是繁荣富强了,可为什么要逃避历史,否认历史呢?那的确是我们一次被屈辱的历史,可正视历史,勿忘国耻,化悲痛为力量,使我国更加富强又何偿不是?我迷惘,我苦恼,我深深的为祖国的命运悲伤……
在此,我想对您们说最后一句话:“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影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之《小留学生》

影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之《小留学生》看了《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之中的小留学生张素,再次让我感动与震撼,对于这种富有意义的影片我更是详见恨晚。
《小留学生》中张素9岁,北京人,由于父亲在日本留学工作,便和母亲一起去日本和父亲一生活起。
刚到日本上学时,尽管开始一点日语不懂,但还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勤奋逐渐跟上同学,但最可贵的是,她和那里的同学,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整个影评看完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融入爱国元素,通过语言巧妙回答中日问题。
片中有人问张素到日本会有人欺负你,你怎么办?她回答说:“我要用学习好来报复他”。
多好的孩子啊!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之后的影片也就是在日本2年的小学生活中她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这是什么概念啊?其他孩子是在母语下学习的,而张素是在外语的情况下学习的,却取得了第一,张素真正做到了为国争光。
在张素入学的第一个月后,校长向全校介绍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孩子。
张素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要求上台演讲。
那一句“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和平的,我们要一起唱和平的歌。
”一个三年级的中国孩子,当我感叹于她的沉着与丰厚的历史知识时,也想起了无数中国人心中对日本的鸿沟。
影评几乎彻底颠覆了我对日本人的印象。
影片中的日本人对我们中国留学生张素一家人的尊重让我们无法想象。
其中的几个镜头充分表现在这点。
第一镜头,张素第一天上学,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亲自出来迎接他们。
同时给张素在全校举行迎新仪式。
第二个镜头,学校专门为张素聘请了一位翻译老师来帮助张素学习日语。
第三个镜头,有一位日学生和张素一起上学。
从刚开始两个人一路上无法沟通到两人成为最好的朋友。
这个镜头充分体现了那些热爱和平的人对国际友人的尊敬。
影评用张素体现世界各地炎黄子孙拼搏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
影片中小留学生张素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性格,就体现了这一点。
张素面对新环境,新面孔,积极主动的涌入其中,而不是选着逃避。
他自信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第一。
中日青少年活动启示与借鉴

中日青少年活动启示与借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在青少年活动方面有许多值得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文将从中日青少年活动的比较分析中,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劣,以期为两国的青少年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中日青少年活动的特点中国的青少年活动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军训、志愿服务等,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和爱国精神。
此外,中国还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让青少年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比之下,日本的青少年活动更加注重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日本的青少年活动多以创新、实践为主题,如科技竞赛、手工制作等。
此外,日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各种哲学思考和自我探索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二、中日青少年活动的优劣分析中国的青少年活动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和爱国精神,但也可能限制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此外,中国在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方面做得很好,但有时候可能过于强调服从和听话,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日本的青少年活动注重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也可能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日本在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和自我探索方面做得很好,但有时候可能过于关注自我,忽略了青少年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注和责任。
三、启示与借鉴从中日青少年活动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各有优劣。
中国可以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加强,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日本可以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注方面加强,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记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解说词第七集

记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解说词第七集记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解说词第七集日本始称东瀛,唐代盛期,曾有大批的东瀛使者赴长安求学。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了13名留学生赴日本,从此揭开了中国人赴日本留学的历史。
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踏着先人足迹,来到了这块陌生的土地。
“天津来的。
”“上海来的。
”“西安来的。
”“北京来的。
”“来自于四川成都。
”“我来自福建。
”这是一部由亲手制作的记录片。
是我们在日本生活的记录。
字幕:我们的留学生活。
在日本的日子。
1996年10月19日。
张焕然,35岁,今天是去机场迎接来日本定居的妻子和女儿。
成田机场,张焕然现在是日本一家公司的职员。
为妻子和女儿来日本做准备。
已经几夜没有睡好觉了。
“我现在考虑更多的是他们的语言问题,孩子的教育的问题。
这是最头痛的,而且是相对来说,比这个喜悦的比这更大一点,坦率地说,我前两天一家吧孩子的学校联系好了。
他们倒是听热情的,而且……无条件地接受了(入学),但是还是有点担心啊,而且……不过真高兴是还有三十分钟,飞机就要到了。
”张焕然,北京人,五年前告别妻子和女儿来日本留学。
日本有学校和日本的法学硕士毕业后,正式就职才一年。
与即将到来的妻子和女儿已经有三年没有见面了。
阔别三年后异国团聚,第一次出国的妻子和女儿,张素,9岁,在北京的小学读三年级,父母的独生女。
妻子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三十五岁,为全家欢聚而格外高兴的张素自见到父亲开始就一直说个不停。
妻子辞去北京的会计工作,处理了家当,来到了丈夫工作和生活的东京。
“对于日本语方面有什么担心没有?”“没有。
”“为什么?”“学!”“日本小学生欺负你的时候,你怎么办啊?”“用学习来对付他们!”“有什么具体打算吗?”“在中国我跟我妈已经定了条约了。
我一定要拿第一!”“拿第一是为了什么?”“为中国争口气啊!”“为中国争口气?”“嗯!”“谁教的,没人教啊哇!”“因为日本侵略中国,所以我就得······”“在这儿时就别讲这个了。
《日本灵异记》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以儒学典故“尧云舜雨”出典的考释为中心

第3 6卷
第 3期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6 NO . 3
M ar . , 2 O1 4
2 O 1 4年 3月
《 日本灵异记》 对 中国文学 的接受
考 察 其 中 中 国文 学 因子 的 渊 源 是 出 典 研 究 的 内容 之 一 。 本 文 以儒 学 典 故 “ 尧 云舜雨 ” 的出典考 察为 中心 , 在 此 基
础上分析作者将儒学 因素向佛教世界转化的过程 , 揭示《 日本 灵 异 记 》 对 中国文学接受的某些特征 。
关键 词 : 日本 灵 异 记 ; 中国文学 ; 尧云舜雨 ; 接受研究 ; 出典 中图分类号 : I 3 1 3 . 3 1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1 7 3 4 ( 2 0 1 4 ) 0 3— 0 0 4 6 —0 4
究也 是 比较文 学 的 内容 之一 。多 年来 , 日本 学 者在 出典研 究方 面付 出了很 大努力 , 取 得 了丰硕 成果 。即便
如此 , 仍 有许 多 中国元 素 的出处 没能 厘 清 , 更谈 不 上 在 此基 础 上 的进 一 步 分 析 和 阐释 。本 文 拟 以 上 卷 2 5
中儒 学典 故“ 尧 云 舜雨 ” 的 出典考 证 为 中心 , 揭 示《 日本灵 异记 》 对 中 国文学 接受 的一 个侧 面 。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推短期留学 学生反应踊跃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推短期留学学生反应踊跃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教育信息》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为提升学生赴海外留学的意愿,实施短期留学计划,聘请国外教师教授英语,选派有意愿赴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从事研究的学生赴海外短期留学,参加学生踊跃,成效大受瞩目。
【总页数】1页(P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9
【相关文献】
1.日本公共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的思考--从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的残疾人服务谈起[J], 王筱雯
2.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料补遗--兼谈日本亚细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教育 [J], 亓华
3.留学生眼中的日本大学教学:留学生对日本大学教学适应性的调查目的和方法[J], 郑礼
4.日本75%的大学鼓励学生短期留学 [J], 秦悦
5.日本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的对面朗读服务 [J], 孙卫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个自费留日学生的来信]老师收到学生的来信
![[一个自费留日学生的来信]老师收到学生的来信](https://img.taocdn.com/s3/m/1c281d5c76eeaeaad0f33060.png)
[一个自费留日学生的来信]老师收到学生的来信老陈:你好!来到东京已经两个月了。
这段时间我就像坐在针毡上。
初到异国他乡的新奇感和兴奋感仅仅保持了几天,就被接踵而来的难题冲得无影无踪。
首先是找住房难。
起初,我住在朋友小安的房间里。
小安每天夜里打工,早晨回来,匆匆吃几口饭,又赶去上学,睡觉的时间只能放在下午。
每逢他睡觉时,我总是尽量不发出声响,无奈房间太小,我的个子又太大,经常把自己磕得龇牙咧嘴,也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这样住了一段时间,我实在不愿再打扰他,就执意要另找房子。
在日本,负责房屋出租事宜的办事处叫“不动产”。
租房必须通过这种机构。
那天下午,小安带着我接连跑了几个“不动产”办事处,都碰了钉子。
房子并不是没有,只是不租给中国留学生。
因为在东京的某些中国“留学生”把日本人折腾怕了。
已经是晚上6点多钟了。
小安夜里还要去打工。
我们又找到一个“不动产”办事处,最后撞一撞运气。
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小姐十分委婉地回绝了我们。
小安不肯罢休,又说了一大堆好话。
日本的服务毕竟是礼貌热情的,小姐同意领我们去看一处房子。
汽车在狭窄的街道上拐来拐去,把我们带到一座破旧的二层小楼前。
房子的主人打开一层厕所旁那间屋的门,一股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
四叠半一一约7.5平方米。
地下铺的“榻榻米”潮乎乎的,已经变了颜色。
窗子紧贴着另一座小楼的后墙,那黑黑的墙上长满了青苔。
这里真可谓“暗无天日”了。
这样的房间日本人是不会住的。
而我却别无选择。
小姐已经是给面子了。
找住房难,找工作更难。
我刚到东京时,小安就说过,由于来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有 __素质极差,给日本人造成的印象很坏,致使很多地方招工时都不要中国留学生。
对于他的话,当时我并没有十分在意。
东京街头的书摊上出售四五种招募广告,各自面对不同层次的人。
其中,由“学生援护会”编发的《临时工募集广告》,以登载初级劳动的工种为主,每天出版一期,厚厚的一大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挤着两三千条广告。
日本“宅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以三亚学院为例

文化视野日本“宅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以三亚学院为例关 鑫 刘 岩 吴 楠 德范颖菲 三亚学院摘要: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日本宅文化进入了中国,并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就目前而言,日本宅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极为显著。
从辩证的视角来看,日本宅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本文将举例分析日本宅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日本宅文化;高校;大学生;影响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4-0417-02在21世纪,信息网络、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对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与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宅文化”也应运而生。
从发展视角来讲,“宅文化”最早起源于日本,最初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因为过度沉溺于某种事物而足不出户,不愿意和外界接触,不喜欢和他人交流。
后来,“宅文化”演变成一种生活态度与社会形态,进而发展成一种消费文化。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进展,日本“宅文化”进入了中国,同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极为显著。
本文将简单介绍日本“宅文化”的内容及特点,论述中国“宅文化”与日本“宅文化”的差异性,分析日本“宅文化”在高校广泛流传的原因,以三亚大学生为例,浅谈高校大学生对日本“宅文化”的态度,并分层总结“宅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一、日本“宅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在日本,“宅文化”起初是指国民因为过度沉溺于某种事物而足不出户,不愿意和外界接触,不喜欢和他人交流的现象。
后来,“宅文化”升级为一种生活态度与社会形态,很多日本国民认为“宅文化”是追求个人感受与生活独立。
此外,日本“宅文化”使日本国民特别是年轻人出行了无所追求的思想意识,进而对日本经济、人口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据日本内阁府调查统计,本国有54.1万人有长达六个月以上的时间足不出户,他们既不上学,也不工作,不与家人和外界交流,这54.1万人处于15岁到39岁的年龄段,日本将他们称为“隐蔽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幽灵小镇给中国留学生的启事
最近日本的幽灵小镇再次出现在媒体的视线,它也如同一个缩影,体现着日本乡村经济面临的挑战。
下面来说说日本幽灵小镇给中国的启事。
一起来看看。
日本越后汤泽是一座迷人的山城。
但它也如同一个缩影,体现着日本乡村经济面临的挑战:糟糕的人口结构。
据报道,越后汤泽似乎很完美。
从东京乘高速列车前往越后汤泽只需1小时15分,这座迷人的山城以温泉、理想的滑雪场以及日本最上乘的大米和米酒而闻名。
报道称,川端康成以其1968年出版的小说《雪国》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日本作家后,越后汤泽甚至染上了一种文学的魅力。
《雪国》以20世纪初的越后汤泽为背景,讲述了东京一位小贵族与当地一名艺妓的爱情故事。
如今,这座小镇如同一个缩影,体现了日本乡村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糟糕的人口结构。
因此,越后汤泽的故事不只关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它对面临类似人口发展趋势的其他国家也具有启示意义。
报道称,在越后汤泽,从镇中心开始就有很多店铺歇业,大部分餐馆仅在冬季的周末营业,接待从东京来此短途旅行的滑雪者。
报道称,相较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时代高峰期,附近山谷公寓的房价跌幅超过了95%。
报道称,若要参观遍布全镇的度假酒店和公寓区,就意味着要踏入一个在1989年被封冻的世界,到处都是不正宗的干酪火锅餐厅和光怪陆离的时尚标语。
据地产经纪们估计,这里有75%的公寓都是闲置的。
近30年前达到顶峰的那轮住房和建筑泡沫的规模之大,意味着此地以及日本乡村其他地方的房价可能永远都不会回升了。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向城市迁移,即使当初并没有供过于求,需求量也在减少。
报道称,202X年,日本人口减少了40.3万,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115年,日本人口将从1.265亿下降到5100万。
日本超过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相当于一个丹麦——将成为无主之地。
报道称,泡沫的后果和人口的减少造成了几十年的停滞。
过去30年来的大部分时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都徘徊在0%至2%之间,历届日本政府都努力要把经济从通缩的窘境中拉出来。
一个明显的解决办法是鼓励更多的移民进入,并使外国人能更容易地购买空置的公寓,以及在越后汤泽这样的城镇营生。
许多富裕的西方社会
也在迅速老龄化,但已经开始利用大规模的移民来应对这一问题。
但日本一直坚定不移地反对外来移民,而且这种态度不太可能很快转变。
报道称,日本面临的挑战对其他亚洲经济体很有警示意义,尤其是中国。
去年,中国迎来了1723万新生儿,较前一年下降了63万。
1980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约3.8亿,这可能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得以惊人扩张的最大单一因素。
报道称,在全国人口增长缓慢的同时,自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人口一直在减少。
美银美林的分析师们预测,到2050年,中国劳动人口将减少2.12亿——约为目前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这一数字相当于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巴西的人口总量。
报道称,中国的人口下降将发生在住房和建筑热潮之后,这波热潮让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都相形见绌。
从2012年到202X的短短5年间,中国的水泥产量几近于美国20世纪水泥总产量的三倍。
如今,从北京搭乘高铁穿越全中国,途中透过车窗看到的多半景色都是些没完工或空置的住宅楼。
数十年后,这些建筑很可能成为中国泡沫时代及人口下降的遗迹,就像越后汤泽的幽灵旅馆和公寓现在印证着日本当初的泡沫时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