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红肠的历史

合集下载

红肠

红肠
公司引进俄籍大技师爱金宾斯的红肠加工技术,建成灌肠厂房,生产出哈尔滨“第一根红肠”,标志着“哈 肉联红肠”的诞生,成为中国最早的肉灌制品加工企业。
第一批红肠上市正值春节临近,一经推出,就被中国百姓和各国侨民抢购一空。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也是几经易主。
1941年转为日本商人经营,1945年由苏联红军接管,1947年收归国有,曾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重要军需 食品生产基地。
历史起源
1913年,哈尔滨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逐渐繁荣起来。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这里融合、发展,中西合璧、 兼容并蓄的城市性格逐步形成。就在此时,英商马前氏投资5.5万英镑,在哈尔滨建立当时中国最大的畜产品加 工企业——“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是哈埠地区最早形成的三大知名 企业之一收购家鸡、家鸭、野鸡进行加工,俗称“鸡鸭公司”,这就是“哈肉联”的前身。
红肠肉馅的配方及制作技术如下: 红肠肉馅的配方很多,常用的有两种: 1、精瘦肉90公斤、生猪油10公斤、淀粉20公斤,加配料精盐3.3公斤,食用硝10克、味精300克,五香粉 250克;肠衣用猪小肠所配长度约300米。 2、精瘦肉30公斤,肥肉20公斤、牛肉50公斤、淀粉10公斤、蒜300克、胡椒粉100克,肠衣用牛大肠。
红肠
食品
01 历史起源
03 制作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录
02 制作原料
红肠是一种原产于俄罗斯等国,用猪肉、淀粉、大蒜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香肠。因颜色火红得名。味道醇厚、 鲜美。
中东铁路修建后,由沙俄引进中国,成为东北的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满洲里等地特产,以哈尔滨红肠 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特产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销售。
2、绞拌。将腌制过的肉切成肉丁加上配料,装进搅肉机绞碎,然后倒入经清水溶解过的淀粉中拌匀,肥肉丁 或猪肉这时也可加入。

黑龙江哈尔滨美食小吃

黑龙江哈尔滨美食小吃
2.调汤:根据自己的口味掌握盐量;把葱切成段,不要切碎,这样
亚沟粘豆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亚沟粘豆包,粘玉米粘豆包外观呈米黄色,大黄米、小黄米粘豆包外 观呈金黄色,糯米粘豆包外观呈乳白色。口感:香粘可口、软滑油润、糯 香浓郁、不烧心、不回生。
2016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亚沟粘豆包”实施地理标志产 品保护。
因其原产地德莫利镇而得名,选用活鲤鱼或鲫鱼,佐以粉条、白肉等 料,味道鲜美,鱼肉又肥又嫩,不腥不腻,是东北四大炖菜之一。
得莫利炖鱼是东北特色菜。得莫利炖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得莫 利”一词是俄罗斯语的音译,是黑龙江省方正县伊汉通乡的得莫利村。由 于这个村北靠松花江,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得莫利炖鱼是 村里的特色菜肴。
谢谢观看
亚沟粘豆包,粘玉米粘豆包外观呈米黄色,大黄米、小黄米粘豆包外 观呈金黄色,糯米粘豆包外观呈乳白色。口感:香粘可口、软滑油润、糯 香浓郁、不烧心、不回生。理化指标水分含量:≤50%。馅料:占比20%30%。亚沟粘豆包
亚沟粘豆包产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阿城区为半山区,地势东 高西低。阿城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 降水集中,气候温和、湿润。
大列巴大列巴是秋林食品公司的创始人、俄罗斯商人伊万·亚阔洛维 奇·秋林引进前店后厂的模式生产的,已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秋林“大 列巴”每天限量生产160个,在哈尔滨经常见到排队购物的就是“里道斯” 红肠和“大列巴”面包。“大列巴”的包装以前是白屉布的口袋,现在是 无纺布上印着俄罗斯风情的花纹图案。
哈尔滨的干肠也是久负盛名。肠如其名,就是灌好的肠经过风干制成。 个儿要比红肠纤细,样子和制法都和粤式的“腊肠“有异曲同工之处。干 肠的味道也和腊肠有点象,不过可能由于是北方的菜系,所以更偏向咸一 点。又硬又韧,很有嚼头,建议可作零食吃。

一根肠红百年

一根肠红百年

国企钩沉ENTERPRISE HISTORY一根肠红百年94国企管理2020.10一根东欧来的红肠与“鸡鸭公司”红肠原名里道斯,起源于原苏联立陶宛加盟共和国,是东欧家庭餐桌上最重要的一种日常美食。

1913年,德籍俄国人爱金宾斯把这种美食带到哈尔滨,在“滨江物产”传授技术并组织生产,哈尔滨第一根“红肠”自此诞生。

因为与东欧具有同样的严寒和漫长的冬季,这种高热量肉食品不但能够提供大量热量、果腹解馋,还因其独特的烟熏风味,肉质细腻有嚼劲,让这种异域美食迅速受到当地人喜爱。

因其枣红色的外表,当地人称之为“红肠”,“哈尔滨红肠”旋即成为哈尔滨市一张响亮的名片。

随着人们对这种食物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于是,越来越多的商贩开始尝试在当地制作这种美食。

同年,英国商人马前氏率先瞄准这一商机,在哈尔滨道外区(傅家甸)南极街上投资创办了一家专门生产经营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的商行,取名“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成为当时哈尔滨市最大的屠宰加工企业。

这就是后来在我国肉制品界大名鼎鼎的“哈尔滨肉类联合加工厂”,是哈埠地区最早形成的三大知名企业之一,也是现在著名的“哈肉联”的前身。

得益于大东北优质的猪、牛、羊肉资源,公司实现了第一次出口。

他们通过经纪人收购哈尔滨附近地区的猪、牛、羊,经过屠宰加工冷冻后,经海参崴海运出口送往英国。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煤、铁和工人工资价格上涨,铁路运输费用过高,公司不得不把部分出口业务转往张家口、天津等华北地区,在哈尔滨地区收购加工和出口鸡鸭业务量大幅下降。

1932年,日本人侵占哈尔滨,对“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肉制品生产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业务量直线下降。

日伪当局强行接管了英商“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并将其改名为“满洲畜产株式会社鸡鸭公司”,次年又改名为“满洲畜产会社”,将它变成了一家彻头彻尾的日本公司,主要经营的肉制产品也由东欧口味偏向东亚特别是日本人口味。

哈尔滨红肠与广式腊肠,哪一种香肠才是你心目中的风味王者

哈尔滨红肠与广式腊肠,哪一种香肠才是你心目中的风味王者

哈尔滨红肠与广式腊肠,哪一种香肠才是你心目中的风味王者最早接触到哈尔滨红肠还是七年前刚来北京的时候,老板的合作伙伴在哈尔滨给他寄了几箱哈尔滨红肠。

殊不知老板一家人都是素食主义者,于是一声令下就将红肠都分给了我们员工。

起初拿到几包分量沉重的红肠,对于这个新鲜”玩意儿“还不知道怎么下口,后来一查可以直接吃。

撕开包装咬一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深深爱上了这种来自东北的味道。

这几年来对于哈尔滨红肠的迷恋于追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听闻闺蜜去哈尔滨旅游,甚至是打听到老公的同事去哈尔滨出差,就一定会软磨硬泡让捎带一些红肠回来。

如果长时间没”逮住机会“,也只能通过网络购买一些来解解馋。

哈尔滨红肠一说到哈尔滨红肠,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另一种美食——广式腊肠。

正处春季期间,许多人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种风味美食——香肠。

哈尔滨人的生活中离不开红肠,而在在老广人的饮食结构中,广式辣味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四川、安徽、湖南等地组成的各大腊肠门派里,广式腊肠如传奇般存在,在世代老广人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哈尔滨红肠与广式腊肠,一南一北的地域美食,哪一种香肠是你心目中的风味王者?哈尔滨红肠的起源红肠,原产于立陶宛,之后在俄罗斯流行,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地区。

红肠是使用猪肉、淀粉、大蒜等原材料精心制作而成的香肠。

红肠因颜色红火、味道鲜美醇厚而得名。

在中东铁路修建之后,由于独特的的地理位置,沙俄将红肠引入东北。

红肠从此成为了哈尔滨、佳木斯、满洲里、七台河等地的特产,其中数哈尔滨红肠最为出名。

哈尔滨红肠哈尔滨红肠的兴起与繁荣一定程度上得益于1913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随着交通的发达,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这里融合、发展,哈尔滨一时间成为了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城市。

中东铁路修建完成,英商马前氏投资了5.5英镑在哈尔滨修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着手修建厂房,收购鸡鸭,并且引进俄籍大技师爱金宾斯的红肠加工技术,生产出了哈尔滨第一根红肠,这也是中华老字号”哈肉联“的前身。

哈尔滨红肠好吃吗?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哈尔滨红肠好吃吗?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哈尔滨红肠好吃吗?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红肠,原产于东欧立陶宛,后广为传播至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属中温风干肠类型。

由于该国濒临波罗地海,气候湿润,不便于风干,且森林资源丰富,为加速该产品的风干,当地用木屑熏烤。

木材燃烧过程产成一种富含羰基(> C=0)的混合气体,可大量杀伤微生物,大大延长了其保质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具有熏烤的芳香之味的特色香肠。

红肠的配方大同小异,工艺上有选料、修整、配料、腌制、绞肉、搅拌、灌装、烘烤、蒸煮、烟熏、冷却、包装等流程。

哈尔滨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在1913年由一个叫做“爱金宾斯”的技师传到中国,最早生产红肠的企业是“哈尔滨肉类联合加工厂”,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哈肉联”。

哈尔滨红肠当属三大品牌:秋林里道斯红肠、肉联红肠、商委红肠,最为著名。

商委红肠特点是颜色较浅,皱纹比较浅,皮薄且软,咸淡适中,果木味道淡,肥肉不多不特别油腻,深受年轻人喜爱。

如果是来哈尔滨旅游的话,如果你是第一次吃哈尔滨红肠还是不错的选择。

购买地点在太平桥,黑龙江工程大学正对面!全哈尔滨只有这一个店!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秋林里道斯只有在秋林商场的地下副食品商店买的才是真正正宗的。

特点是颜色较深,棕色偏黑,皱纹较深,表面有黑色的木灰点。

口感的话皮厚比较硬,肉质致密而且较干,肥肉较多,稍微油腻(有无肥肉的儿童肠可供选择)。

风味最为正宗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红肠偏咸,果木味道重,一般不太符合南方口味。

其实红肠并不适合不以灌制品为主要副食品的地区的人吃的,我觉得干肠、小肚更适合。

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

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

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1.引言1.1 概述哈尔滨红肠是一种经典而美味的食品,它已经成为哈尔滨地区的代表性特色美食。

随着红肠的受欢迎度和需求的增加,为了确保红肠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制定一套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哈尔滨红肠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并探讨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哈尔滨红肠的独特之处以及团体标准对于维护其品质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将给出哈尔滨红肠的历史背景,介绍其起源和发展。

哈尔滨红肠作为哈尔滨地区的传统食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红肠的起源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和意义。

其次,我们将探讨哈尔滨红肠的制作工艺。

红肠的口感和质量取决于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选材、加工、调味等。

通过了解制作工艺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红肠的制作过程,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欣赏和品味这一美食。

接着,我们将深入讨论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的重要性。

团体标准是为了规范红肠的生产和销售,旨在确保红肠的品质和口感的一致性。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降低红肠的质量风险,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广和传承哈尔滨红肠的独特文化。

最后,我们将探讨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团体标准,可以确保红肠的质量和口感不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可以更有信心地购买到高质量的红肠,同时也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红肠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本文将全面介绍哈尔滨红肠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并强调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在维护红肠品质和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对哈尔滨红肠及其团体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品味这一美食。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同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分别是哈尔滨红肠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结论部分总结了哈尔滨红肠团体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卖哈尔滨红肠顺口溜

卖哈尔滨红肠顺口溜

卖哈尔滨红肠顺口溜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哈尔滨红肠的历史和地位
2.哈尔滨红肠的特点:口感、风味、制作工艺
3.顺口溜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4.顺口溜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5.结论:哈尔滨红肠顺口溜的推广和影响
正文
哈尔滨红肠,源自俄罗斯,百年传承,香飘华夏。

在我国众多美食中,哈尔滨红肠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它的口感鲜美可口,风味独特,这得益于其严谨的制作工艺。

然而,要让哈尔滨红肠的名声更加远扬,除了口感和风味,还需要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方式,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它的文化魅力。

于是,哈尔滨红肠顺口溜应运而生。

顺口溜,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节奏感的韵律,将哈尔滨红肠的特点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哈尔滨红肠,香飘万里,口感鲜美,风味独特。

”这样的顺口溜,既突出了哈尔滨红肠的口感和风味,又让人们对其有了更深的印象。

哈尔滨红肠顺口溜的出现,不仅让人们在品尝美食时,能够更加深刻地领略到哈尔滨红肠的魅力,同时也为哈尔滨红肠的文化传播增添了一种新的方式。

可以说,哈尔滨红肠顺口溜已经成为了哈尔滨红肠的一种独特标志,为人们所熟知。

总的来说,哈尔滨红肠顺口溜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为哈尔滨红肠的推广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哈尔滨红肠 地理知识

哈尔滨红肠 地理知识

哈尔滨红肠地理知识
哈尔滨红肠,源自东欧的俄罗斯,19世纪末沙俄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大量的外国人涌入哈尔滨,从而也将红肠工艺传入了黑龙江地区。

红肠以瘦肉和肠衣为主要原料,带有熏烤的芳香之味,是东北除炖菜外又一美食之选。

红肠在哈尔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哈尔滨红肠的制作在传承俄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汇了自身的特色,原料肉馅除了常见的猪肉,也可选用牛肉或其它肉类;而肠衣的选择,猪、牛、羊肠也均可用。

加工过程经腌制、制馅、灌制、烘烤、煮制和烟熏等工序精制而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哈尔滨红肠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红肠的历史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哈尔滨红肠的历史
哈尔滨红肠,俄语译音为“里道斯”,“里道斯”和哈尔滨红肠是一个概念。

许多哈尔滨人称哈尔滨红肠为“里道斯红肠”,也有人喜欢用“哈红肠”的简称。

“里道斯”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

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后,外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也将肉灌制品带到了哈尔滨。

据载,1900年夏日的一个晴朗早晨,从莫斯科开来的一列火车,徐徐驶入当时的松花江火车站(后来的哈尔滨火车站)。

一群外国人纷纷走出车厢。

人群中,有一个俄罗斯商人叫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

他在哈尔滨创建了着名的秋林洋行。

在这座洋行里,有一位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的立陶宛员工,他不甘心为秋林老板卖命,他要体验一下自己当老板的感受。

于是,1909年3月,他精心策划在道里西商务街(现上游街)建立了秋林灌肠庄,生产立陶宛风味的香肠,俗称“里道斯”香肠。

因香肠呈枣红色,故又称红肠,更因产地在哈尔滨,更多人叫它哈尔滨红肠。

松花江水培育出优质的红肠原料,使传统的欧式加工制作方法,如虎添翼。

哈尔滨红肠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各国侨民的称赞,也赢得了本地人的喜爱。

这位立陶宛人当时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创举,播下的芳香,竟历经百年,经久不衰!
“里道斯”选料严谨,配方考究,加工精细,独具匠心。

首先选用黑龙江这片寒地黑土的优质纯绿色的猪肉或牛肉,加入黑胡椒、大蒜等多种调料,经腌制、拌馅、灌肠、煮、熏等欧式传统工艺精心制作。

特别是在烘烤时,一定要用大小兴安岭上树脂少的柞木、椴木、桦木、榆木作为烘烤燃料。

最后的烟熏过程也要在12小时以上。

成品的“里道斯”,一节骨连着一节骨,每节骨长约10公分左右,肠体干爽,有皱纹,色泽宛如红枣,粗细均匀。

肠馅结构紧密,筋道、肉道,有“咬头”。

“里道斯”的吃法很多,可爆炒、可烧烤、可油炸,可微波。

哈尔滨“里道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量出口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换取了数目可观的外汇。

抗美援朝时期,哈尔滨的“里道斯”成了军需品,源源不断地通过鸭绿江被运往朝鲜战场。

战争是残酷的,老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写道:“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由此可知,我们那些可爱的战士们,包括魏巍遇到的那个哈尔滨松花江北岸青冈县的21岁青年战士马玉祥,是没有“资格”品尝到这种特殊的军需品的。

如果马玉祥有口福的话,他可能在参军路过哈尔滨时,品尝过“里道斯”,也许因家境贫寒,连品尝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我想,当年运到朝鲜战场上的“里道斯”,是一种相当稀有的“奢侈品”,它曾经挽救了战场上无数中朝两军伤员的生命,也曾经挽救了那些无家可归,躺在阿妈妮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儿生命。

然而,从1957年到1997年,长达40年,由于种种原因,“里道斯”却销声匿迹了。

当年吃“里道斯”长大的哈尔滨人逐渐变老,而“里道斯”以及它的故事,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人们心目中变得更加醇芳、绵长。

40年后的1997年10月,秋林商场的柜台上出现了一种叫“立多夫斯”的红肠,这种红肠曾引发了哈尔滨人阵阵抢购狂潮。

很多人为了买这种红肠不惜在商场“开板”前排队等候,更多的人由于买不到而懊悔不已。

让“立多夫斯”红肠在激烈竞争中如此抢眼的原因只有一个:“立多夫斯”就是当年的“里道斯”。

所为者何原来,重新恢复生产“里道斯”红肠后,有关部门去工商局注册商标时,惊奇地发现,早在1993年,丹东一商家抢先把“里道斯”给注册了。

这就意味着“里道斯”昔日的“名分”已荡然无存。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注册了与“里道斯”音译差不多的“立多夫斯”商标。

“里道斯”和“立多夫斯”听起来差不多,但却让人感到遗憾。

“里道斯”毕竟叫了近百年,在这个城市家喻户晓,它凝聚了“里道斯”百年历史文化,体现着哈尔滨这座中西文化相融合城市的特有风情,可谓哈尔滨的一种“象征”与“灵魂”。

2003年,国家工商局没有接到丹东商家再次注册“里道斯”商标的申请,于是,历经周折,“里道斯”这个百年老字号,又回到哈尔滨人的怀抱!
“里道斯”回归后,连续多年获得国家、部委、省级优质产品殊荣,成为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虽然业已形成日产量10吨的生产规模,但仍供不应求。

仅2005年春节前后20天的时间里,“里道斯”销售就达400吨。

我敢说,现在无论在哪座城市购买任何商品,都不会看到排长队购买“里道斯”的现象,更看不到节日期间抢购“里道斯”,警察现场维持秩序的场面。

哈尔滨人剽悍、挚诚、雄健、豪爽、粗犷、大气的性格培育了“里道斯”的生命!
不管春夏还是秋冬,只要那外表枣红色、内瓤玫瑰色的“里道斯”出现,这座城市就再也不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简单堆砌,这座城市就会立即变成立体式的万花筒,这座城市也就有了她的灵气!
“里道斯”,你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灵气。

你为天鹅项下的人民增加了几多口福,你又为这座“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巴黎”增添了几多典雅的欧洲风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