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1]
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文本表[1]
![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文本表[1]](https://img.taocdn.com/s3/m/bb6dde884afe04a1b071de80.png)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门诊部年度:2014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组长:胡红兄成员:王艳春、马小芬、刘希瑷、张莉、黄红茹、申晓佳、洪莎、王秀茹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
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年月日2014年度住院部护理质量目标1、床护比≥1:0.5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年月日2014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护理部要求,以护士长为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胡红兄(主管护师)。
副组长:王艳春(护师)、刘希瑷(护师)、马小芬(护师)小组成员:张莉(护师)、黄红茹(护师)、张晓琴(护师)、王鑫(护师)、申晓佳(护士)、洪莎(护士)、章文莹(护士)、王秀茹(护士)一、小组职责:1、护理文书质控小组:王艳春、王鑫2、消毒隔离质控小组:刘希瑷、申晓佳3、病区管理质控小组:马小芬、张晓琴4、特、一级护理质控小组:黄红茹5、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张莉、洪莎6、急救药品,护理器材准备质控小组:王秀茹7、护理技术操作质控小组:刘希瑷/申晓佳、马小芬/张晓琴8、医嘱质控小组:张莉、黄红茹9、护理不良事件通讯员:黄红茹、章文莹10、培训:胡红兄、刘希瑷、马小芬等二、具体分工及职责:组长:胡红兄全面负责全科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1、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各项护理管理方案、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定期检查。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表

XXX年XXX月全院护理质量汇总分析及持续改进等级医院评审即将来临,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对XXX月份质量检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第一周组织各科护士长开会,将共同存在的问题需要整改的内容作了统一,护士长负责传达到科室,并积极落实。
第二周护理部成员分别督导检查各科室“二甲”台账准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周针对各科护理目标管理、护士分层级管理、护士排班及科室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对全院进行了检查。
又将护理部成员分为三组分别对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落实、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病房管理及消毒隔离质量、急救药品和普通药品管理质量、特一级护理管理质量、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重点进行了督导检查,护理部承包科室参加护理单元床头交接班,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跟踪整改反馈如下: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亮点存在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成效科室护理管理(护士长目标管理)抽查了各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1、交接班规范。
2、分工明确,病人满意度高。
3、病区整洁安静,陪客控制好。
4、二甲台帐整理有序较齐全。
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显特色。
1、质控记录不全。
2、未开展疑难病例讨论。
3、未开展会会诊。
4、护士长手册质量分析没有内涵。
5、特色服务没有体现。
6、排班不合理。
7、查对制度落实不规范。
8、护理文书的书写问题较多。
9、业绩与护士长手册中的分数不符。
1、部分科室没有落实质控小组质控并记录。
2、护士长对疑难病例概念模糊,不知道哪些疾病应该进行讨论和会诊,年轻护士长认为只有危重病人才能够讨论,科室如果没有危重病人就不用讨论和会诊的思想。
3、护士长的监管力度不够,分析质量时没有学会如何分析。
4、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
5、护士操作培训抓的不够严谨,习惯了陈旧的工作方式。
6、护士对业绩分的计算内涵尚未彻底掌握。
7、部分科室护士不够,只能1个班次1个人。
1、落实护理质控小组成员的职责,按照计划去落实工作。
2、科室可对跨科的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及病情复杂的都可以提出讨论和会诊,不一定非要是危重症患者。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儿科护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记录表管理工具: PDCA循环实施时间:2015年 12月 8 日项目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率检测项目输液治疗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预期目标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零缺陷检测结果2015 年出现 2 例因输液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问题叙述1、 2015 年 12 月 7 日对患儿输液时发生了错误,因在转床时未及时更改床头卡信息及输液单信息,护士在进行操作前也未认真核对,导致身份识别错误。
问题的原因分析:(用鱼骨图追原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安全意识淡薄工作量大,想急于完成工作未养成操作前后查对的习惯加床病人多,换床频繁未接制度、流程欠完善受培缺乏日常监督人员不足,责训任制护理落实缺乏培训差儿科患儿沟通障碍晨间为输液高峰时段,工作量大家属催促尽快完成输液患儿抓扯腕带,使腕带易丢失环境因素患者因素是否展开调查与改进√展开 PDCA 调查与改进□偶发性异常,不需调查计划(Plan)实施(Do)1、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零缺陷1、健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监督检查。
2、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定期对护士进行患者身份识别专项培训,并定期抽查患者身份识别的相关知识,督促其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
3、及时补全患者的床头卡及腕带信息,防止因转床过程中产生信息不准确或发生混乱而引起医疗纠纷。
4、加强患者宣教,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邀请患者及家属一起参与身份识别制度的执行和护理安全的管理。
总结、再优化(Act)检查Check)1、不定期对患者身份识别进行督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格

儿科护理质量安全连续改良记录表管理工具: PDCA循环实行时间:2015年 12月 8 日项目提升患者身份辨别率检测项目输液治疗发生患者身份辨别错误预期目标患者身份辨别正确率零缺点检测结果2015 年出现 2 例因输液发生患者身份辨别错误1、 2015 年 12 月 7 日对患儿输液时发生了错误,因在转床时未实时改正床头卡信息及问题表达输液单信息,护士在进行操作前也未仔细核对,致使身份辨别错误。
问题的原由剖析:(用鱼骨图追原由)护理人员要素管理要素安全意识淡漠工作量大,想急于达成工作未养成操作前后核对的习惯加床病人多,换床频繁未接制度、流程欠完美受培缺少平时监察人员不足,责训任制护理落实缺少培训差儿科患儿沟通阻碍晨间为输液高峰时段,工作量大家眷敦促赶快达成输液患儿抓扯腕带,使腕带易丢掉环境要素患者要素能否睁开检查与改良√睁开 PDCA检查与改良□偶发性异样,不需检查计划(Plan )1、患者身份辨别正确率零缺点1、健全患者身份辨别制度及流程,实行( Do)增强患者身份辨别制度的监察检查。
2、增强安全意识,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按期对护士进行患者身份辨别专项培训,并按期抽查患者身份识其他有关知识,敦促其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
3、实时补全患者的床头卡及腕带信息,防备因转床过程中产生信息不正确或发生杂乱而惹起医疗纠葛。
4、增强患者宣教,获得患者的主动配合,邀请患者及家眷一同参加身份辨别制度的履行和护理安全的管理。
总结、再优化(Act)检查 Check)1、不按期对患者身份辨别进行督察,发现问题实时反应。
护理标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标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记录日期: [日期]: [日期]
记录人员: [姓名]: [姓名]
1. 质量管理目标
在此部分记录执行护理标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目标和计划。
1.1 目标一
- [目标描述]
- [计划执行日期]
- [完成情况]
1.2 目标二
- [目标描述]
- [计划执行日期]
- [完成情况]
2. 质量管理执行
在此部分记录执行护理标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和过程。
2.1 措施一
- [措施描述]
- [执行日期]
- [执行人员]
- [结果]
2.2 措施二
- [措施描述]
- [执行日期]
- [执行人员]
- [结果]
3. 持续改进记录
在此部分记录过去的持续改进措施和结果。
3.1 改进一
- [改进描述]
- [改进日期]
- [改进人员]
- [改进结果]
3.2 改进二
- [改进描述]
- [改进日期]
- [改进人员]
- [改进结果]
4. 总结与评估
在此部分对执行和改进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提出建议或反馈。
4.1 总结
- [总结内容]
4.2 评估
- [评估内容]
4.3 建议/反馈
- [建议或反馈内容]
5. 签字
记录人员: [姓名]: [姓名]
日期: [日期]: [日期] 主管人员确认: [姓名]。
护理质量安全评价持续改进记录表

2020年3月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持续改进记录表病区(护理单元):存在问题三级护理质控存在问题:1、抢救管理:湿化瓶欠清洁;电动吸引器灰尘多、个别护士简易呼吸器操作欠熟练。
2、消毒隔离:棉签无开启时间;治疗车上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未分开放置;用后体温计未浸泡。
一级护理质控存在问题:1、病房治疗给药管理:护士对特殊用药的观察要点和注意事项掌握不全面。
2、重点患者护理:护士对一级护理患者病情掌握不全面。
3、护理文书:护士医嘱执行单未双签字。
持续追踪护理质控存在问题:1、治疗室地面前欠清洁原因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抢救设备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卫生处置工作认识不到位。
2、急救意识淡薄,急救操作技术部熟练。
3、无菌意识差。
4、消毒隔离制度的认识及掌握不够,未领会消毒隔离的重要性。
5、护士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相关培训不到位。
6、未重视掌握患者七知道在责任制整体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
7、工作不认真,未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及流程8、护士工作忙碌,未重视工作区域卫生。
计划(Plan)1、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定期对抢救仪器进行培训。
2、质控小组加强督导,向医院申请电子体温计3、督促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后的棉签及时填写时间。
4、质控小组对治疗准备室加强督导。
5、培训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要求全员掌握。
6、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不定期督导责任护士七知道。
7、加强责任心教育,对个别工作意识淡薄人员进行专人教育指导,并不定期提问。
8、进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士内涵建设实施(Do)2019.3.26督查1、抢救物品管理员及时整改,电动吸引器处于备用状态。
2、查看治疗准备室:棉签已书写开启时间,治疗车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已分开放置。
3、医院统一配备电子体温计。
4、责任护士掌握患者七知道。
5、检查护士对一级护理患者病情掌握全面6、查看护理文书书写:医嘱执行单双人签字。
7、治疗室地面清洁干燥。
护理单元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护理单元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护理单元:年度:目录一、护理单元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组织文件1、护理单元质量与安全管理实施方案2、护理单元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3、护理单元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二、护理单元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监控记录1、护理单元质量(安全)每周自查问题原始记录2、护理单元质量(安全)每月自查问题分析与持续改进记录3、护理部、总护士长、夜查房检查反馈问题记录4、护理单元质量(安全)反馈问题分析与持续改进记录5、护理单元质量分析报告6、护理单元安全分析报告护理单元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使用说明1、本质量(安全)控制记录由各科室护士长负责填写。
2、各护理单元根据医院的护理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周护理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内容。
(1)09年至2010年底:保存三级检查原始手写记录即可。
(2)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按照护理部下发的《2011年度护理质量(安全)与安全督查工作安排表》,按一级质控项目进行补录。
(3)2012年至2013年:按照护理部下发的《2012年度护理质量(安全)与安全督查工作安排表》和《2013年度护理质量(安全)与安全督查工作安排表》中一级质控项目进行补录。
3、护理单元质量(安全)每周自查记录11年开始,护理单元质量(安全)每周自查记录,需手写记录在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单元原始考评记录表》—详见《4、护理质量考评标准》中--表1,此表科内保存。
4、护理单元质量(安全)每月汇总自查问题分析与持续改进记录(1)09年至2010年底,可使用科室原有汇总表,2011年1月开始使用《护理单元质量(安全)每月汇总自查问题分析与持续记录》(2)每周记录1次自查问题,记录在“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与持续改进”表内--表2。
(此表科内保存)。
(3)科内自查问题落实跟踪记录:(需二级质控)①护士长在1周内,进行一级质控,落实跟踪并记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一、前言护理质量是医疗健康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贯穿于整个患者治疗过程中。
保证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是医疗机构和护士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
为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制定并实施记录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二、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背景护理质量的提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制定旨在为护理团队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工具,帮助他们系统地记录和分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1. 护理问题记录在该部分,护士需要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药物不良反应、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2. 问题分析及原因探究护士需对记录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产生原因的深层次因素,以便有效制定改进措施。
3. 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护士应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行动能够有效实施。
4. 改进效果评价对实施了改进措施的护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价,评估改进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实施过程1. 制定记录表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需要护理管理团队的共同参与,确保内容具有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2. 培训与推广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进行培训,并推广给全体护士,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3. 日常记录与汇总分析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记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改进报告。
五、总结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是保证护理质量稳定和提升的有效工具。
通过持续记录、分析和改进,可以帮助护士团队发现问题、改进护理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升。
六、参考文献XXX.(XXXX).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在医院中的应用研究. XXX杂志, XX(X), XX-XX.以上是关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Markdown文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
录表[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门诊部
年度:2014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胡红兄
成员:王艳春、马小芬、刘希瑷、张莉、黄红茹、申晓佳、洪莎、王秀茹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
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4年度住院部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4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护理部要求,以护士长为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胡红兄(主管护师)。
副组长:王艳春(护师)、刘希瑷(护师)、马小芬(护师)小组成员:张莉(护师)、黄红茹(护师)、张晓琴(护师)、王鑫(护师)、申晓佳(护士)、洪莎(护士)、章文莹(护士)、王秀茹(护士)
一、小组职责:
1、护理文书质控小组:王艳春、王鑫
2、消毒隔离质控小组:刘希瑷、申晓佳
3、病区管理质控小组:马小芬、张晓琴
4、特、一级护理质控小组:黄红茹
5、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张莉、洪莎
6、急救药品,护理器材准备质控小组:王秀茹
7、护理技术操作质控小组:刘希瑷/申晓佳、马小芬/张晓琴
8、医嘱质控小组:张莉、黄红茹
9、护理不良事件通讯员:黄红茹、章文莹
10、培训:胡红兄、刘希瑷、马小芬等
二、具体分工及职责:
组长:胡红兄
全面负责全科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
1、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各项护理管理方案、护理核
心制度落实,定期检查。
2、针对护理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处理,并采取改进措
施。
3、对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考核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并作出评价。
4、定期组织护理查房、护士会议,向科组长汇报护理质量控制情况。
5、每月定期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会议,总结并对各护理单元小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通报、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保证科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副组长:王艳春(护师)、马小芬(护师)、刘希瑷(护师)负责所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病房安全管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质量的管理、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周、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汇总并在每月底
质量控制会上进行通报并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学习,并不断持续改进。
成员分工:
一、护理文书质控小组:王艳春、王鑫
职责每天检查病危患者护理记录、病室报告、每周、月抽查运行病历及出院归档病历各10份,查找存在问题并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均有记录、责任人。
每月25日前完成。
二消毒隔离质控小组:刘希瑷、申晓佳
1、有日安排、周计划、月重点
2、每周抽查院感落实情况,包括病区消毒管理、手卫生、各种
管道(包括麻醉机管道)、一次性物品的管理等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
均有记录、责任人。
每月25日前完成。
3、每月院感培训一次,有记录。
三、病区管理质控小组:马小芬、张晓琴
负责病区设施(包括仪器)、水电、环境卫生的管理及督导。
每天深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或联系相关科室解决。
四、特、一级护理质控小组:黄红茹
每周负责抽查5个病人,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均有记录、责任人。
五、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张莉、洪莎
负责每周抽查5名病人的基础护理的执行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
均有记录、责任人。
六、药品,护理器材准备质控小组:王秀茹
每月负责检查所有药品有无过期、质量、数量等,每周抽查抢救车、冰箱的交接及护理器材准备的落实情况。
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
均有记录、责任人。
七、护理技术操作质控小组:刘希瑷/申晓佳、马小芬/张晓琴
1、负责抽查每周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
均有记录、责任人。
2、每月负责培训一次
八、医嘱质控小组:张莉、黄红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天检查夜间医嘱的校对及记费落实情况,对当班医嘱仔细核对,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后方能执行,并有记录、责任人。
九、护理不良事件通讯员:黄红茹、章文莹
每月收集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记录完整、规范并复印,将原件保留科室,复印件交护理部。
每月25日前完成
十、培训:胡红兄、刘希瑷、马小芬等
1、每个月培训一次,每个月抽查50%的护士三基考试1次,每季度全科三基考试一次。
2、负责科室各级护士对核心制度的掌握及落实情况。
定期组织学习及抽查5-10名护士的掌握及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
均有记录、责任人。
每月25日前完成。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护理文书及病室报告
二月:急救物品、药品
三月: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四月:岗位职责
五月:病区设施(包括仪器)、水电、环境卫生的管理六月:院感落实情况
七月:基础护理的执行落实情况
八月:医嘱的校对及记费落实情况
九月:护理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
十月:急救物品、药品、护理器材准备的落实情况
十一月: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记录完整情况十二月:全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1月份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反馈
住院部
健康宣教方面:优质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健康宣教本有不签字的现象,夜班对病人的宣教流于形式,有时就没有做
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工作做的不扎实,个别病人还有长指甲没有及时剪。
护理病历书写、医嘱执行方面:有体温单绘制不全、有医嘱执行不及时的现象,有几个床头卡没有填。
护理交班书写字迹太潦草,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方面:治疗室药品摆放有点乱,没有很好的分类。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方面:个别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差,不能及时到位,个别护士产科急救知识掌握不够、对急救设备使用掌握不是很好,提问回答不全面,护理查房时责任护士汇报病例不充分,责任护士对病人管理不到位,对病人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1月份护理质量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措施
1、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按规范书写病历
2、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及时发放宣传资料,及时正确的指导喂养姿势,加强对医护人员母乳喂养知识的考核。
3、加强手术室、产房管理,彻底打扫卫生,对物品药品重新摆放,并不定期检查
4、护理质控小组召开供应室人员专门的会议,供应室人员现场进行打包规范操作考试,达到合格。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