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国家标准大全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标准(现行)

水污染控制标准(现行)

水污染控制标准(现行)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水体的使用功能以及有关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确定该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省界水体适用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十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或者地方的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前款规定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根据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编制,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县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根据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等部门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水资源保护标准

水资源保护标准

水资源保护标准
水资源保护标准是为了维护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和过度开发而设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由政府制定,涵盖了水质、水量、水生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水资源保护标准中的主要内容:
1. 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排放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质等。

水质标准通常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2. 水量标准:确定了水体的可持续利用水量,包括最小生态流量、取水和排水的标准等。

这有助于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水生态标准: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人为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包括湿地保护、水域植被保护、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保护等。

4. 水源地保护:制定水源地的保护措施,防止土地利用活动、化学物质排放等对水源地的污染和破坏。

5. 水污染防治措施:规定了防治水污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要求等。

6. 水资源管理体系:制定水资源管理的标准和指导方针,包括水权的管理、水资源调度、水费用的确定等。

7. 应急响应和监测:建立水环境监测体系,确保对水质、水量等指标的实时监测,以及在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机制。

8. 参与和公众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强调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水体的生态健康,减少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些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目标是保护水资源,确保其长期可持续利用。

水环境国家标准大全

水环境国家标准大全

水环境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类别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6-1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1998-7-1 水环境质量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1994-10-1 标准 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992-10-1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1990-3-1 GB 20425-2006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7-1-1 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6-10-1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6-1-1 GB 19821-2005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6-1-1 GB 19430-2004 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4-4-1 GB 19431-2004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4-4-1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03-7-1 GB 14470.1-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2003-7-1 GB 14470.2-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药剂2003-7-1 GB 14470.3-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2003-7-1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2-1-1 GB 13458-200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2-1-1 GB 18486-2001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2002-1-1 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3-1-1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8-1-1 GB15580-1995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6-7-1 GB 15581-19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6-7-1 GB 14374-93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3-12-1 GB 13456-9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2-7-1 GB 13457-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2-7-1 GB 4287-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2-7-1 GB 4914-85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1985-8-1 GB 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985-3-1 GB 3552-83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1983-10-1 HJ/T 338-2007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2007-2-1 HJ/T 341-2007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 2007-5-1 HJ/T 342-2007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 343-2007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试行) 2007-5-1 HJ/T 344-2007 水质锰的测定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 2007-5-1 HJ/T 345-2007 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 2007-5-1 HJ/T 346-2007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2007-5-1 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 HJ/T 347-2007 2007-5-1 行) 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2005-11-1 HJ/T 195-200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2006-1-1HJ/T 196-2005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2006-1-1 HJ/T 197-2005 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2006-1-1 HJ/T 198-2005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 199-2005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 200-2005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2006-1-1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2004-12-9 HJ/T 132-2003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2004-1-1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96-2003 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97-2003 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98-2003 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99-2003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100-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101-2003 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102-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103-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 104-2003 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 2002-7-1 HJ/T 86-2002 定法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2003-1-1 HJ/T 91-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2003-1-1 HJ/T 92-2002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2001-12-1 HJ/T 70-2001 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2002-1-1 HJ/T 71-2001 水质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液相2002-1-1 HJ/T 72-2001 色谱法水质丙烯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02-1-1 HJ/T 73-2001 水质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02-1-1 HJ/T 74-2001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2002-4-1 HJ/T 83-2001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2002-4-1 HJ/T 84-2001 水质铍的测定铬箐R分光光度法 2001-3-1 HJ/T 58-2000 水质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01-3-1 HJ/T 59-2000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2001-3-1 HJ/T 60-2000 水质硼的测定姜黄素分光光度法2000-1-1 HJ/T 49-1999 水质三氯乙醛的测定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2000-1-1 HJ/T 50-1999 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 2000-1-1 HJ/T 51-199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2000-1-1 HJ/T 52-1999 海洋监测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1999-1-1 GB 17378.1-1998 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普法1998-5-1 GB/T 17130-1997 水质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测定 1998-5-1 GB/T 17131-1997 气相色谱法环境甲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8-5-1 GB/T 17132-1997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1997-1-1 GB/T 16488-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1997-1-1 GB/T 16489-1996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1996-7-22 GB/T 15440-1995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 1995-8-1 GB/T 15441-1995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1995-8-1 GB/T 15503-1995 水质钒的测定钽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1995-8-1 GB/T 15504-1995 水质二氧化碳的测定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 1995-8-1 GB/T 15505-1995水质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5-8-1 GB/T 15506-1995 水质钡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5-8-1 GB/T 15507-1995 水质阱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1995-8-1 GB/T 15959-1995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 1996-8-1 GB/T 14204-93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993-12-1 GB/T 14375-93 水质一甲基肼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1993-12-1 GB/T 14376-93 水质偏二甲基肼的测定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1993-12-1 GB/T 14377-93 水质三乙胺的测定溴酚蓝分光光度法 1993-12-1 GB/T 14378-93 水质二乙烯烷三胺的测定水杨醛分光光度法 1993-12-1 GB/T 14552-93 水和土壤质量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994-1-15 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1994-4-1 GB/T 14671-93 水质钡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1994-5-1 GB/T 14672-93 水质吡啶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994-5-1 GB/T 14673-93 水质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4-5-1 水质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GB/T 13898-92 1993-9-1 度法 GB/T 13896-92 水质铅的测定示波极普法 1993-9-1 GB/T 13897-92 水质硫氰酸盐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1993-9-1 水质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三氯化铁分光光GB/T 13899-92 1993-9-1 度法 GB/T 13900-92 水质黑索金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993-9-1 GB/T 13901-92 水质二硝基甲苯示波极谱法 1993-9-1 GB/T 13902-92 水质硝化甘油的测定示波极谱法1993-9-1 GB/T 13903-92 水质梯恩梯的测定 1993-9-1 GB/T 13904-92 水质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993-9-1 GB/T 13905-92 水质梯恩梯的测定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1993-9-1 GB/T 12990-91 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 1992-4-1 GB/T 12997-91水质采样方案设计规定 1992-3-1 GB/T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1992-3-1 GB/T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1992-3-1 GB/T 13192-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普谱法1992-6-1 GB/T 13193-91 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1992-6-1 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GB/T 13194-91 1992-6-1 定气相色谱法 GB/T 13195-91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1992-6-1 GB/T 13197-91 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1992-6-1GB/T 13198-91 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992-6-1 GB/T 13199-91 水质阴离子洗涤剂测定电位滴定法 1992-6-1 GB/T 13266-91 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1992-8-1 GB/T 13267-91 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1992-8-1 GB/T 13200-91 水质浊度的测定1992-6-1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GB/T 11889-89 1990-7-1 分光光度法GB/T 11890-89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0-7-1 GB/T 11891-89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1990-7-1 GB/T 11892-89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1990-7-1 GB/T 11893-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 11894-89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1990-7-1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 GB/T 11895-89 1990-7-1 度法 GB/T 11896-89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1990-7-1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 GB/T 11897-89 1990-7-1 滴定法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GB/T 11898-89 1990-7-1 分光光度法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1990-7-1 GB/T 11899-89 水质痕量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 11900-89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1990-7-1 GB/T 11901-89 水质硒的测定2,3-二氨基萘荧光法1990-7-1 GB/T 11902-89 水质色度的测定 1990-7-1 GB/T 11903-89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90-7-1 GB/T 11904-89 水质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 11905-89 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 11906-89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 11907-89 水质银的测定镉试剂2B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 11908-89 水质银的测定3,5-Br2-PADAP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 11909-89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1990-7-1 GB/T 11910-89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90-7-1 GB/T 11911-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90-7-1 GB/T 11912-89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1990-7-1 GB/T 11913-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1990-7-1 GB/T 11914-89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988-8-1 GB/T 8972-88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 1988-12-1 GB/T 9803-88 水质总铬的测定 1987-8-1 GB/T 7466-87 相关监测规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987-8-1 GB/T 7467-87 范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87-8-1 、方法标准 GB/T 7468-8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GB/T 7469-87 1987-8-1 分光光度法 GB/T 7470-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987-8-1 GB/T 7471-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987-8-1 GB/T 7472-87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1987-8-1 水质铜的测定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GB/T 7473-87 1987-8-1 法 GB/T 7474-87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1987-8-1 GB/T 7475-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87-8-1 GB/T 7476-87 水质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1987-8-1 GB/T 7477-87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1987-8-1 GB/T 7478-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1987-8-1 GB/T 7479-87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1987-8-1 GB/T 7480-87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1987-8-1 GB/T 7481-87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1987-8-1 GB/T 7482-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1987-8-1 GB/T 7483-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1987-8-1 GB/T 7484-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1987-8-1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GB/T 7485-87 1987-8-1 法 GB/T 7486-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1987-8-1 GB/T 7487-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1987-8-1 GB/T 7488-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1987-8-1 GB/T 7489-87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1987-8-1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 GB/T 7490-87 1987-8-1 度法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1987-8-1 GB/T 7491-87 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87-8-1 GB/T 7492-87 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987-8-1 GB/T 7493-87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987-8-1 GB/T 7494-87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1987-3-1 GB/T 6920-86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85-8-1 GB/T 4919-85 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4-84 黑索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5-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76-84 雷汞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7-84 二硝基重氮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被替代标GB 4278-84 准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GB 4279-84 物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 1-1999GWPB 2-1999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WPB 4-1999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470.1~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4470.3-1999 GWKB 4-2000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水环境管理标准

水环境管理标准

水环境管理标准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我们人类和自然界而言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水污染防治标准和管理办法。

本文将从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源地保护、排污标准和废水处理等方面,探讨水环境管理的规范和标准。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和水质健康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可以将水环境分为多个类别,例如饮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用水等。

不同类别的水环境标准也各有侧重和不同的指标。

饮用水标准主要关注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比如重金属的含量、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浓度等。

对于工业用水和农田用水,除了关注水质安全外,还需考虑水中对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pH值、溶解氧含量、养分含量等。

二、水源地保护水源地保护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

水源地的保护需要从水源保护区划、环境监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首先,应将水源地划定为保护区域,并依法实施严格的限制开发政策,禁止或限制污染性企业和活动的进入。

其次,应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水污染的问题,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最后,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测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三、排污标准排污标准是指企业和个人在将废水排放到水体中时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排放对象,排污标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制定排污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水体的地理特点、水质要求和排放源的情况。

同时,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属性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制定相应的排放限值。

为了监测企业和个人是否达到排污标准,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实施定期监测和抽查,并对超标排放行为给予处罚。

四、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是减少水体污染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的废水来源和水体要求,废水处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水环境评价标准

水环境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有关问题的技术规定(暂行)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1。

1断面水质评价评价断面水质时,其水质类别与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Ⅰ~Ⅱ类水质优Ⅲ类水质良好Ⅳ类水质轻度污染Ⅴ类水质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1。

2河流水质评价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计算出各水质类别断面数占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以表2所示的方法对其评价.当同一类别水质断面比例大于等于60%时,以该类水质按照表1评价.表2 河流水质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Ⅰ~Ⅲ类水质比例≥90%优75%≤Ⅰ~Ⅲ类水质比例<90%良好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 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中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40%重度污染1。

3河流主要水质类别的判定河流中的主要水质类别的判定条件为:当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60%,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若Ⅰ~Ⅲ类,或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70%,则称河流以Ⅰ~Ⅲ类水质或Ⅳ~Ⅴ类水质为主.除此之外,不指出主要水质类别。

2.不同时段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比分析2。

1 基本要求进行同一水体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水质比较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1)评价时选择的监测项目必须相同;(2)评价时选择的断面基本相同;(3)定性评价必须以定量评价为依据。

2。

2.两时段断面浓度变化对比分析评价某项污染项目的浓度值与前一时段的变化程度时,按以下规定进行:(1)当评价指标浓度值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小于20%时,且没有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变化,则属于水质无明显变化;(2)当评价指标浓度值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大于或等于20%时,且没有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变化,则属于水质有所好转或有所恶化;(3)当评价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一级或多级变化,则属于水质显著好转或显著恶化。

我国的水质标准

我国的水质标准

我国的水质标准根据用途和存储位置不同,我国主要的水质标准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及各种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地表水各水质参数的优劣,将地表水分为五个类别。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地下水质量标准》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地下水质量标准》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水.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海水水质标准》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标准》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物分为三类。

一类: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3/亩·年;二类:旱作,如小麦、玉米、棉花等。

2023国家水质标准

2023国家水质标准

2023国家水质标准2023年国家水质标准是为了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水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饮用水标准1. 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菌群数量应符合标准。

2. 理化指标:PH值、氨氮、浑浊度、嗅和味、金属离子、有机物等理化指标应符合标准。

3. 毒理学指标: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农药等毒理学指标应严格控制。

4. 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放射性指标应在规定范围内。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 分类:根据水域功能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

2. 主要污染物的限制浓度:根据水域类别,对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等主要污染物设置限制浓度。

3. 生态指标:对水生生物、水体自净能力等生态指标提出要求。

4. 水资源利用限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调配等方面提出限制要求。

三、地下水水质标准1. 分类:根据地下水功能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

2. 主要污染物的限制浓度:根据地下水类别,对硝酸盐、氯离子、总硬度、铁、锰等主要污染物设置限制浓度。

3. 生态指标:对地下水生态系统、水文地质条件等生态指标提出要求。

四、水功能区划分与管控要求1. 根据水域功能、水资源状况、水环境质量等因素划分水功能区。

2. 对各功能区提出具体的管控要求,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水资源配置、生态保护与修复等。

五、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1. 建立健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定期监测。

2. 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估,分析水环境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水污染防治与减排1. 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明确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

2. 实施重点水污染物减排工程,加强污染源治理和管理。

3. 强化水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响应,提高水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1. 加强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保护。

2. 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水生态系统。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一、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北京已成全球最缺水特大城市。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

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1、地表水污染现状2012年6月8日环保部发布的《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

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

我国地表水按功能由高至低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是污染程度已超过Ⅴ类的水。

《公报》称,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1889-89
GB/T 11890-89 GB/T 11891-89 GB/T 11892-89 GB/T 11893-89
GB/T 11894-89
GB/T 11895-89
GB/T 11896-89
GB/T 11897-89
GB/T 11898-89
GB/T 11899-89 GB/T 11900-89 GB/T 11901-89 GB/T 11902-89 GB/T 11903-89 GB/T 11904-89 GB/T 11905-89 GB/T 11906-89 GB/T 11907-89 GB/T 11908-89 GB/T 11909-89 GB/T 11910-89 GB/T 11911-89 GB/T 11912-89 GB/T 11913-89 GB/T 11914-89 GB/T 8972-88 GB/T 9803-88 GB/T 7466-87
定法
2002-7-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
2003-1-1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
2003-1-1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
2001-12-1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 -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2002-1-1
水质 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 液相 2002-1-1 色谱法
GB/T 17131-1997
GB/T 17132-1997 GB/T 16488-1996 GB/T 16489-1996
水质 凯氏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
GB/T 14377-93 GB/T 14378-93 GB/T 14552-93 GB/T 14581-93 GB/T 14671-93 GB/T 14672-93 GB/T 14673-93
GB/T 13898-92
GB/T 13896-92 GB/T 13897-92
GB/T 13899-92
1992-6-1
水质 总有机碳( TOC)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1992-6-1
水质 硝基苯、 硝基甲苯、 硝基氯苯、 二硝基甲苯的测 1992-6-1
定 气相色谱法
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1992-6-1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1992-6-1
GB/T 13198-91 GB/T 13199-91 GB/T 13266-91 GB/T 13267-91 GB/T 13200-91
1994-1-15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1994-4-1
水质 钡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1994-5-1
水质 吡啶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994-5-1
水质 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94-5-1
水质 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
1993-9-1
水质 铅的测定 示波极普法
1993-9-1
1993-9-1
水质 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993-9-1
水质 梯恩梯的测定 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1993-9-1
水质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 PFU法
1992-4-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规定
1992-3-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1992-3-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1992-3-1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普谱法
1998-5-1
水质 1,2- 二氯苯、1,4- 二氯苯、1,2,4- 三氯苯的测定 1998-5-1 气相色谱法
环境 甲基汞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998-5-1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1997-1-1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1997-1-1
HJ/T 15-1996 GB/T 15440-1995 GB/T 15441-1995 GB/T 15503-1995 GB/T 15504-1995 GB/T 15505-1995 GB/T 15506-1995 GB/T 15507-1995 GB/T 15959-1995 GB/T 14204-93
1996-7-22 1995-8-1 1995-8-1 1995-8-1 1995-8-1 1995-8-1 1995-8-1 1995-8-1 1996-8-1 1993-12-1
GB/T 14375-93 水质 一甲基肼的测定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1993-12-1
GB/T 14376-93
GB 14374-93
GB 13456-92
GB 13457-92
GB 4287-92
GB 4914-85
GB 4286-84
GB 3552-83
HJ/T 338-2007
HJ/T 341-2007
HJ/T 342-2007
HJ/T 343-2007
HJ/T 344-2007
HJ/T 345-2007
GB/T 13900-92 GB/T 13901-92 GB/T 13902-92 GB/T 13903-92 GB/T 13904-92 GB/T 13905-92 GB/T 12990-91 GB/T 12997-91 GB/T 12998-91 GB/T 12999-91 GB/T 13192-91 GB/T 13193-91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碘量法
2001-3-1
水质 硼的测定 黄素分光光度法
2000-1-1
水质 三氯乙醛的测定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2000-1-1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2000-1-1
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2000-1-1
海洋监测规第一部分:总则
1999-1-1
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普法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 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 水质 钒的测定 钽试剂( 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水质 二氧化碳的测定 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 水质 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 钡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 阱的测定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 AOX)的测定 微库仑法 水质 烷基汞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3194-91
GB/T 13195-91 GB/T 13197-91
水质 偏二甲基肼的测定 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 1度法
1993-12-1
水质 二乙烯烷三胺的测定 水醛分光光度法
1993-12-1
水和土壤质量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溶解氧( 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总有机碳( 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水质 生化需氧量 (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
2007-5-1
2005-11-1 2006-1-1
HJ/T 196-2005 HJ/T 197-2005 HJ/T 198-2005 HJ/T 199-2005 HJ/T 200-2005 HJ/T 164-2004
HJ/T 132-2003
HJ/T 96-2003 HJ/T 97-2003 HJ/T 98-2003 HJ/T 99-2003 HJ/T 100-2003 HJ/T 101-2003 HJ/T 102-2003 HJ/T 103-2003 HJ/T 104-2003
HJ/T 86-2002
HJ/T 91-2002 HJ/T 92-2002 HJ/T 70-2001 HJ/T 71-2001
HJ/T 72-2001
HJ/T 73-2001 HJ/T 74-2001 HJ/T 83-2001 HJ/T 84-2001 HJ/T 58-2000 HJ/T 59-2000 HJ/T 60-2000 HJ/T 49-1999 HJ/T 50-1999 HJ/T 51-1999 HJ/T 52-1999 GB 17378.1-1998 GB/T 17130-1997
2006-1-1 2006-1-1 2006-1-1 2006-1-1 2006-1-1 2004-12-9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2004-1-1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2003-7-1
实施日期 2002-6-1 1998-7-1 1994-10-1 1992-10-1 1990-3-1 2007-1-1 2006-10-1 2006-1-1 2006-1-1 2004-4-1 2004-4-1 2003-7-1 2003-7-1 2003-7-1 2003-7-1 2002-1-1 2002-1-1 2002-1-1 2003-1-1 1998-1-1 1996-7-1 1996-7-1 1993-12-1 1992-7-1 1992-7-1 1992-7-1 1985-8-1 1985-3-1 1983-10-1 2007-2-1 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5-1
水质 硫氰酸盐的测定 异烟酸 -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1993-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