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

合集下载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为了总结历史的兴衰规律。

或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历史循环论或是宿命论的思想。

然而,至少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周末七国分争”至清代,这一规律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下面是由精心挑选的精彩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篇1】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受益匪浅啊!《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代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正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不无道理。

从周朝末年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统一天下开始,楚汉相争,又并入于汉……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

罗贯中笔下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董卓,心胸狭窄的周瑜,长厚的鲁肃,机智的孔明……这些鲜明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受到感染的就是关羽。

文中描述的文字极其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骑一匹“赤兔马”,他降汉不降曹、秉烛夜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刮骨疗毒,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其所描绘每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笔法令我敬佩,抓住人物个性,突出人物的特点,还巧妙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

故事中“赤壁之战”令我最为激烈,使读者都有身临其境之感,真为作者高超的笔法折服!《三国演义》——四大名着之一,值得同学们学习!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篇2】放下沉甸甸的《三国演义》,那淋漓尽致的情节、拍案叫绝地计谋,还是余音绕梁,丰富的句子、富有表达性的好词佳句,都深深在我脑子里扎了根。

回想起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刘备参军时,遇到一位威风凛凛、个子一尺七左右,于是便摆酒设宴,酒兴发了一半,一名个子一尺八长的好汉推着车过来了,丹凤眼,于是,他们便坐下谈天说地。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篇一《三国演义》,那可真是一部超级“烧脑”又超有看头的名著啊!我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像走进了一个超级大的迷宫,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故事。

那些名字,什么刘备、曹操、孙权,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开始我都快分不清谁是谁了。

就说曹操吧,这人可太复杂了,像个多面体。

有时候他看起来特别奸诈,“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话说得那叫一个霸气又自私,感觉他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可有时候呢,他又特别爱才,关羽在他手下的时候,他那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就盼着关羽能真心跟着他。

我就想啊,这人到底咋回事呢?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吧,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有时候好得像天使,有时候又坏得像恶魔。

再看刘备,这人总是一副仁德的样子。

我一开始觉得他肯定是个完美的好人。

可是后来我又有点犹豫了。

他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到处跑,到处拉人入伙。

这会不会也是一种手段呢?就像现在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过他对兄弟那是真的没话说,关羽死了之后,他不顾一切地要去报仇,这种兄弟情还是很让人感动的。

说到那些战争场面,那简直就是“神仙打架”。

赤壁之战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江边的小卒子,看着江面上大火熊熊燃烧,战船一艘接一艘地被烧毁,那场面,真是震撼得我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诸葛亮就像开了挂一样,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感觉他就像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

我就在想,这真的可能吗?也许在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真的有这样的奇人吧。

读完《三国演义》,我就像经历了一场超级漫长的旅行,看遍了世间的各种人物和故事。

它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手段,就像生活一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篇二《三国演义》,这部书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啊!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特别兴奋。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600字(精选82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600字(精选82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600字(精选82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600字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题记这个寒假,怀着对悠悠历史的向往,我翻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读完这本书,我被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

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曹操诡计多端、多疑,历史多以“奸雄”而论之,为何我不爱“英雄”而独爱“奸雄”呢?“奸雄”顾名思义奸而雄者。

曹操最被大家所诟病的无非两点:一是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敝之拙见:第一点可从史书找反驳,第二点曹操之所以那么做是时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且在董卓进京后群雄都无动于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难道这不是英雄所为吗?曹操为人诚实、亲民、从不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看到曹操的这些品质,联想到生活中,我们还好意思说他“奸”吗?马路上老人摔倒了,围拥而观、拍视频、发朋友圈已成常态,扶与不扶早已不是重点,甚至连报警都不愿动动手指。

如果我们都能像曹操一样挺身而出,那么社会的负面新闻会少之又少。

工作中领导提出一个并不完善的方案,拍马屁、阿谀奉承声声不断。

如果我们能像曹操一样直言进谏,那么公司的业绩会是蒸蒸日上。

说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辩,却总是不屑于去实践,结果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读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做一个现代“英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正值治世,让我们做能臣吧!《三国演义》的读后感600字篇2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在暑假里我看了很多书:《西游记》、《我要做个还孩子》、《小兵张嘎》、《三国演义》等。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篇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个暑假,我正在品读这本书,沉醉在了三国的世界中。

这本书写的是乱世中,北魏、东吴、西蜀三国鼎立的局势。

东汉末年,乱世纷争,各路诸侯投其所好,西蜀的赵、张、关、黄、马五虎,北魏的五子良将,东吴的父子纷纷上阵,纷纷扰扰了千百年,最终被东晋统治。

这本书看似清晰的故事却隐蔽着种种心机,使我讨论最久的人便是诸葛亮了。

在大家心中,诸葛亮往往是神机妙算、处变不惊的英雄形象,而我感觉蜀国诸事背后,跟诸葛亮有无可脱离的关系。

关羽败走麦城,我觉得是诸葛亮的计策的关系。

由于刘关张桃园结义,所以在西蜀,关羽和张飞是受法律管制之上的,再加上关羽非常傲慢,有点瞧不起诸葛亮,所以诸葛亮利用他的这一性格。

关羽败走麦城之前,诸葛亮叮嘱太多,他不屑一顾,冲动的与吴国打仗,最终落得牺牲战场。

魏延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但在三国中却不常提到。

在某次战役中,他与诸葛亮一并战线,攻打魏国。

魏延提出兵分两路,我想诸葛亮该是知道这样的好处,但是他并没有实行。

事后,司马懿评价:如若按魏延说的做,魏军定会全军覆没。

因此,我感觉诸葛亮微微有些偏向曹操。

证明诸葛亮偏向曹军的缘由还有一些: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逃走华容道,诸葛亮明明可以抓走曹操,但在这关键时刻却放走了他,这让我疑心大增。

三国乱世,心机极重,现实生活中,假如人人可以考虑如此周到,便不会上当受骗了,诸葛亮当然聪慧,可是他的心计我们常人却无法猜想,人都说“诸葛近妖”,我们若深入研读其人,又该有很多不一样的发觉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篇二暑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图书馆看书,我发觉了一本《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是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他是一个文才卓著而又共性特异的下层文士,始终有志于建功当世。

这本《三国演义》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朝政混乱腐败、宦官横行、残害忠良。

三国演义600字读后感(优秀12篇)

三国演义600字读后感(优秀12篇)

三国演义600字读后感(优秀12篇)三国演义600字读后感篇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读完后,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就拿火烧赤壁这期间发生的事来说吧,曹操率领八十多万大军攻打孙权,于是孙权和刘备联盟共抵曹操。

孙权大将周瑜嫉妒刘备军师诸葛亮的才能,命他十天造十万枝箭用来攻打曹操!诸葛亮用他的神机妙算跟曹操草船借箭,第三天就把箭交给了周瑜,让周瑜是心服口服。

在火烧赤壁前,周瑜利用曹操疑心较重设计杀害了曹操的水师蔡帽、张允,致使曹操八十万大军在火烧赤壁后几乎全军覆灭!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时,诸葛亮精心设计让关羽拦杀,关羽情意重念曹操的恩情放了他,这件事让周瑜是机关算尽,同时也看出诸葛亮的谨慎!曹操的奸诈,刘备的谦虚,诸葛亮的才华横溢,周瑜的心胸狭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让我在思想上对自己也有一些反思:我有刘备的谨慎,诸葛亮的大胆聪明,同时也有周瑜的小气,跟同学闹矛盾时总爱斤斤计较,做为一个男子汉,这可不是什么文明的行为,想想妈妈的时常告诫,老师的淳淳教导,如果不思悔改,后果将不堪设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做人,学处事,是我的收获!三国演义600字读后感篇2以前电视上经常放《三国演义》,我心里就有个想法,想看看原著是怎么写的。

终于放假了,可以有机会实现我的想法了。

妈妈带我去书店给我买了一套《三国演义》的书,回到家我就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由于是半白话写出来的*,所以我的阅读的时候有许多都不是太明白,还好有爸爸在一旁指导讲解给我听,花了好长时间我才看完一本,爸爸说以后有时间再仔细揣摩。

通过阅读,这本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著作想我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本书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应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于转化。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个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个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个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个字篇1明代罗贯中先生的著作《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文化经典中的四大名著之一。

前一段时间,我听到同学们说《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我听得十分入迷,可又觉得自己已经不像是他们的同学了,我掉队很远了。

我有点着急了,如果不赶紧读这本书,我和同学们就没有共同语言了。

那天,我匆匆忙忙地从书堆里找出了这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

读着读着,我慢慢地明白了这本书写的是东汉末年以刘备、孙权、曹操为首的三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知斗争。

这本书里的军事谋略和忠诚勇敢让所有读者都得到了启示。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从忠的角度和奸的角度进行思考,渐渐感觉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块活化石。

书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可令我最敬佩的还是五虎将之一的赵云。

他武艺高强,非常勇猛,刘备曾赞誉他“浑身都是胆”。

在大战长板坡“单骑救主”的情节中,我终于明白,他勇猛无敌的胆气就是来自于他的忠诚。

当得知君主的儿子阿斗身陷曹营时,他立即行动,单枪匹马冲入曹营。

曹军向他追杀过来,他奋力应战,英勇无比。

他的马让曹军绊倒时,他摔了下来,十分危险,可他一点都不慌张。

他一不小心被大刀砍伤了手臂,鮮血直流,可小阿斗仍然在他的怀里睡得香香的。

敌人一窝蜂地冲了过来,他还是不放弃,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阿斗的生命。

在这关键时刻,张飞一把大刀大吼着赶来了,他们冲出重围救主成功。

赵云的故事让我震惊:一个忠心的人居然有这么大的勇气,大得连敌人都怕他。

赵云应该算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读了他的故事后,我也想做这样的人了。

如果我忠于国家和人民,我也就不怕任何困难了,我也是无敌的勇了。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个字篇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争斗。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矛盾冲突。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5篇推荐文章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作文600字10篇热度: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范文十篇热度:三国演义读后感个人心得10篇热度: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心得10篇热度:三国演义读后感个人心得感悟10篇热度:《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很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每个人读完它后得到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但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可以感觉到的是,我们成熟了许多,我们感叹这本书带来了无穷知识!那么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要怎么写呢?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1今天我讲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讲: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三国被西晋统一。

故事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再次出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我觉得最厉害的人物是曹操和司马炎。

曹操是《三国演义》最有名最有名的奸雄,他除了害人之外什么都不干,他比一般的坏人厉害,他还逼汉献帝把皇位让给他,曹操把就去灭蜀国。

蜀国灭亡了之后,司马炎就建立了西晋。

接着司马炎攻击东吴,他们攻下了东吴之后,孙皓就带领着文武百官,去西晋投降于司马炎了。

曹操和司马炎这两个人物,他们厉害不厉害?我觉得他们很厉害,你们呢?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草船借箭。

有一次要打仗,但是要用箭。

诸葛亮出了个计谋,就在船上面搞了很多个草人,他们就把船行驶到曹营附近。

曹营以为那些草人都是真的人,就射了非常多的箭到船上,射到了草人身上。

明知故问,如果是人的话早都倒下来死了。

接着,有个士兵说:“谢丞相借箭!”曹操这才知道上了当,赶紧派船去追击,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很聪明,他比奸雄曹操还聪明,他就是想出草船借箭这个计谋的人。

你们知道他有多厉害吗?他比周瑜和刘备,还有吕蒙都要聪明,还比司马炎、邓艾、姜为等等等等人都更有计谋。

有一次打仗前,诸葛亮突然病死了,他就叫士兵们去做他的雕像。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600字(6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600字(6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600字(6篇)《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篇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曲,我都会想到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这部书,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群雄争天下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塑造了200多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忠勇双全的关羽、宽厚仁义的刘备、野心勃勃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等栩栩如生的英雄豪杰让人敬佩不已。

这本书里不光有武将打斗的精彩片段,还有三国斗智斗勇的故事,比如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空城计、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真是叫人大呼过瘾,这些故事情节描写的生动细致,读之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就像是发生在我眼前似的,特别是关羽、诸葛亮、黄忠之死,我看完之后热泪盈眶,为之伤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火烧赤壁了,为了抗击曹操,孙权、刘备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黄盖先诈降,诱使曹操中计,曹操将战船首尾连接,火船冲向曹军,一时火光冲天,曹军被打得七零八散,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打死,一支精锐部队马上就变成了一群溃败的游兵散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每当读到这,我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点赞!以史为鉴以史为例。

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足够我享用一生。

读历史,让人明智。

读国学,让人明理。

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可以与英雄对话,与历史交谈。

读三国,让我身处这个充满魔力的三国世界流连忘返,我要在这个三国世界中继续探索!国演义读后感600字篇二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常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啃,似懂非懂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最着名、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精彩壮阔的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

无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阴险狡诈的曹操,还是心胸狭窄的周瑜、英勇善战的关羽、赵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已深深印在我心中。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欣赏的一个人物,他的一生鞠躬尽,死而后已,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以木偶智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一个个故事打动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我家有许多藏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国演义》。

每当我翻开那本厚厚的书时,总是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我觉得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对于魏国、蜀国、吴国英雄人物间棋逢对手的描写。

三个国家中都有各自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将领和治国能手,在人才方面达到了平衡。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阅读之余被描写的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次吸引,决定重温那一段风云故事,数天之后感慨颇深,记录下来,才算感想和收获。

记得几年前,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

当我得知要做胃镜时,胆小害怕的我立刻放声大哭,死活不愿意,又哭又闹,妈妈连拖带拉才强行让我做完了检查。

在智谋人才方面,魏国有郭嘉、荀彧、贾诩、程昱、司马懿等人,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吴国有周瑜、鲁肃、陆逊,这些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间的能力都是势均力敌,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也让人陶醉于其中:“卧龙”孔明于七星坛祭风;周瑜与黄盖密谋“苦肉之策”;“凤雏”庞统献上“连环之计”。

名载史册的着名战役赤壁之战,拉开帷幕。

二龙争霸,雌雄相决;赤壁一地,楼船尽毁,烈火冲天,将云海染得通红,曹军死伤无数。

这仿佛把我带进了那次惊心动魄的战役。

武将方面,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熟知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

实际上,魏国的武将也不逊于蜀国,夏侯渊、徐晃等将领也都是智勇双全,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显示了超强的作战能力,张郃也在对蜀国作战中屡立奇功。

只不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国为正统,才着重刻画了关羽、张飞等蜀国人物。

吴国方面,吕蒙、甘宁、太史慈等人也是一时的豪杰,还有吴国老将军黄盖,赤壁大战曾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诸葛亮有着很高的外交才能,刘备兵败时,是他说服了孙权: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

刘豫洲赤收众江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今操……愿将军量力饿而处之!同时指出在这紧要关头孙权"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这部书主要故事情节是: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引发了黄巾军起义,各地诸侯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乘势而起,形成了许多割据势力,在群雄纷争的局面中,魏、蜀、吴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光有“识”可不行,还需要有“胆”,就像赵云,几乎百战百胜,无战不胜,他也称“赵子龙”,他其时也为曹操效过力,但后来归了刘。

虽说一代天骄是成吉思汗,但子龙也可以做了。

三国的人才旗鼓相当,才让三国如此富有魅力。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间人才对比不再均衡,魏国由于地域广阔,政治上实行好的人才制度,出现了邓艾、钟会等人才,但蜀国和吴国的人才制度比较落后,优秀的文臣武将少于魏国,这也是蜀国和吴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