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婚礼习俗对比

合集下载

试论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试论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试论中西方婚礼的差异1.同:在中西方婚礼上,新娘入场时,都会有一个“响亮的伴奏”。

异:在美国,人们会放一首歌;在中国,他们却会在院子里点爆竹,我还点过一次。

爆竹的响声震耳欲聋,据他们说,这么做有驱鬼避邪之意,可我觉得他们只是喜欢那种很响亮的声音。

2.同:新娘都穿着白色婚纱。

我觉得这在中国应该算是新潮流,因为他们的传统颜色是红色。

异:西方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婚纱;中国新娘则看上去总想尽快换掉那身白婚纱!我可以大胆地揣测,那身白婚纱只会在她们身上停留前20分钟,剩下的几小时以及宴会后,她们都会穿着红色礼服。

3.同:新郎和新娘会坐上一辆花车。

异:西方的花车一般都是油光锃亮的,还扎有一些气球;中国的花车却总是被很有兴味地用玫瑰装饰。

老实说,我不知道中国新婚夫妇在婚礼后是不是会坐它离开,因为我们从来没在婚礼上待很长时间。

copyright dedecms4.同:婚礼上都有一位司仪。

异:西方司仪一般是牧师或法官;但中国司仪两者都不是,因为这对夫妇其实已经结婚了,还记得吗?所以这里的司仪无需这些身份。

他只是个愉悦大家的人,他的工作就是在开宴之前让观众开心。

5.同:中西方婚礼上都会有伴郎和伴娘。

异:中国伴郎和伴娘需要承受司仪的种种玩笑,以至于新郎和新娘可以逃过“一劫”。

此外,他们还要被迫吃奇怪的东西、忍受众人的开涮,我一直对此感到不能理解;但西方伴郎和伴娘是不需要做这些的。

6.同:中西方婚礼上都会播放音乐。

异:你肯定会对中国婚礼上播放的音乐种类感到惊讶。

我觉得他们并不关心唱的是什么,他们只在意那要是首爱情歌曲,并希望大家都听。

可接下来播放的竟是京剧。

噢,要是你听过的话,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这种音乐从来不会在美国的婚礼上播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7.同:宾客都要送新郎新娘礼物。

异:西方人一般都送礼物;但在中国,你只需送钱,其他的都不用。

这些钱通常用来支付婚礼花费,不过据我听说,一般都难以完全抵消成本。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

婚礼礼仪--中西方婚礼习俗对比

婚礼礼仪--中西方婚礼习俗对比

中式婚礼的优势
l 喜庆、热闹、感动。热闹的场面能充分 照顾到新娘新郎以及双方亲友的个人情 感,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
中式婚礼的缺点
l 繁文缛节比较多,整个婚礼下来,新人 会感到很疲惫。
l 忌讳太多,稍不小心就会触霉头。 l 凤冠霞帔又重又厚,穿戴起来很沉,尤
其是夏天的时候,会很热。 l 因为轿子不比轿车,数量极少,想要租
母。
l
夫妻对拜:可采用跪拜礼和鞠躬礼。
l
2、西方婚礼:承诺(婚约问答、领诵、交
换信物、拥吻礼)
l
信物戒指,不是锁定今生的寓意。送新娘
白金钻戒。
l
拥吻礼:在牧师的引领下将灵魂和生命的
气息传递给对方,合二为一。
l
走到幸福门下行致谢礼。
中国婚礼中新人要 举行拜堂仪式:一拜 天地,二拜高堂,夫妻 对拜。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 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 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 地方举行,婚礼井井有 条,但是相对来说就不 如中国婚礼那么热闹 。
l 西方的婚礼看重的是感觉,而中国看 重的是仪式。
l 中西方文华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婚礼只是其一,这主要来自于中 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思 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 的。但是无论是哪里的婚礼都充满 了祝福和笑声。
图片欣赏
请贴
结婚证
l 婚礼差异 l 色彩运用 l 婚礼仪式 l 婚礼中的站位 l 婚礼优缺点 l 图片欣赏
l 婚礼差异:
l 1、中式婚礼:人前婚礼,是一种表现形式,将新 婚事实告知来宾亲友。
l 主婚人:家族的长辈,或是德高望重的族人。
l
(一般指父母其中的一位代表致答谢词)
l 2、西式婚礼:神前婚礼,主要以教堂婚礼为主 ,在上帝的面前承诺。

中西婚俗文化

中西婚俗文化

中西婚俗文化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和习俗。

中西婚俗文化是全球范围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大婚礼文化,它们各自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和习俗。

本文将探讨中西婚俗文化的异同之处,以及它们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中式婚礼文化1. 传统结婚习俗中国的婚礼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婚礼习俗多样。

婚前,双方家庭进行婚约,确定结婚的具体时间和事宜。

在婚礼当天,新郎需先迎亲,由新娘的家人陪同前往新娘家,并进行一系列的迎亲仪式。

新娘在一轿车中抵达婚礼现场,由新郎去打开轿车门。

婚礼进行过程中,需进行敬茶、交杯酒、亲戚朋友祝福等环节,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

2. 婚礼饮食文化中国婚礼上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

传统婚宴上,宾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精美的菜肴。

其中,酒席是婚宴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象征着喜庆和祝福。

新人会在婚宴上举行敬酒仪式,向宾客表达感谢和敬意。

此外,在一些地区,还有婚饼、婚酒等特色食品,它们寓意着幸福和团圆。

二、西式婚礼文化1. 婚礼仪式西方婚礼仪式注重个性和浪漫,常以教堂为场地举行。

婚礼前,新郎新娘会选择婚纱礼服,新娘会戴上精美的婚纱头纱。

婚礼仪式中,新郎新娘在神父的主持下进行誓言的宣读和交换婚戒等环节。

同时,婚礼上也会有朋友和亲人的祝福演讲,以及音乐、舞蹈等表演。

2. 婚礼蛋糕与舞会西方婚礼上的蛋糕是一大亮点。

新人会在婚礼上展示一座精美的多层结婚蛋糕,蛋糕通常以新人的个人喜好来设计,上面还会有新人的名字和婚礼日期。

此外,西方婚礼常以舞会的形式结束。

新人会在伴郎伴娘和宾客的见证下,进行第一支新婚舞曲,并邀请宾客一起舞蹈和庆祝。

三、中西婚俗文化的异同1. 婚礼形式中式和西式婚礼在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式婚礼以家庭为单位,注重家族和亲戚的参与,婚礼形式庄重而热闹。

西式婚礼更加注重个人的选择和个性化,以新人为中心,舞会和婚礼仪式更加浪漫和隆重。

2. 礼仪习俗中西婚礼的礼仪习俗也有所不同。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中外结婚习俗的区别1.中国结婚礼仪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

2.西方结婚礼仪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

“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中外结婚方式的区别旧时代中国结婚的繁文缛节众多,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妁之言,历三书六礼的程序。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

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比如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

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在外国各国结婚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大家了解较多的是英国的结婚方式,一旦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

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

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

传统婚礼礼仪新娘出嫁时戴“红盖头”坐轿子,当然那是过去。

现在出嫁一般是坐小轿车,穿婚纱戴“面纱”。

“盖头”和“面纱”同是一个同意,是在显示和代表新娘青春、贞洁和尊贵。

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所在_婚礼大全_

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所在_婚礼大全_

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所在由于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的婚礼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西方的婚礼已经渐渐融和,现在的婚礼,既有西方的原素,也不会缺乏中式的特色。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所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所在(一)婚礼地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婚礼要办的隆重热闹,邀请众多的亲戚朋友,所以婚礼举行的地点一般都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敞的院落或酒店。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婚礼井井有条,但是相对来说就不如中国婚礼那么热闹。

(二)婚宴中西方的婚宴也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举办结婚典礼。

传统的婚宴的酒席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

另外还设有一些余兴节目。

对于新郎的父母而言,更是要宴请其所有的亲朋。

宴席上,人们只是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

在西方国家,婚宴通常是在教堂的结婚典礼结束之后举行。

婚宴中通常伴随着舞会,婚宴舞会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模式。

宴会会在互相敬酒与庆祝中进行,一直到新人们坐上车子离去为止。

新人会在家人朋友的欢送下开始蜜月旅程。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婚俗更为开放、浪漫、自由,而中国的婚俗更为严谨、庄重、繁琐。

但是,中西方的婚俗也有相似的地方。

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婚礼上都有一位主持,西方国家的通常是神父或牧师,而中国则是专门的婚庆司仪,其主要任务就是使婚礼更加热闹,亲戚朋友更加开心。

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西方教堂试婚礼,有神父宣读誓词中国婚礼需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中西方婚礼的差别-中西方国家喜宴形式不同中式喜宴的酒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亲朋好友热闹地聚在一起进餐,另外还设有一些余兴节目。

在宴席中间新娘一般换1至2套衣服,迎宾时新娘先穿白色婚纱,敬酒时再换上极富个性色彩的衣服。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婚礼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不同文化的婚礼传统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等方面。

首先,中西方婚礼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通常采用庄重严肃的形式,婚礼地点多数选择在传统的礼堂或宴会厅。

而西方婚礼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在海滩、花园或教堂等不同场地举行婚礼。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有婚礼仪式和宴会两个环节,而中国传统婚礼还包括三书六礼等独特的程序。

其次,中西方婚礼的仪式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西方婚礼通常由牧师或司仪主持,仪式内容通常包括誓词、交换戒指、发誓和亲吻等。

这些仪式旨在见证承诺和爱的誓言。

而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内容更加庄重和繁琐,包括迎亲、接亲、拜堂、敬茶等。

这些仪式以亲戚长辈为主,体现了家庭的尊重和传统的延续。

再次,中西方婚礼的习俗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闹洞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

新娘进入新郎家后,会接受亲友的捉弄和考验。

而西方婚礼则注重亲友的祝福和庆祝,通常有喜帖、婚宴、音乐和舞蹈等特色习俗。

此外,婚纱是西方婚礼的重要标志,新娘通常穿着白色婚纱出嫁。

而中国传统婚礼则以红色婚纱为主,象征幸福和吉祥。

最后,中西方婚礼的标志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婚礼戒指是对爱情和婚姻的象征,新郎新娘会在婚礼仪式上交换戒指。

而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会互赠金银首饰,以示对彼此的承诺和爱意。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会有花束和蜜月之旅等特色标志。

总之,中西方婚礼文化存在诸多差异。

中西方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传统。

这些文化差异体现了中西方婚礼的独特魅力,也展示了不同文化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诠释。

无论是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都能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

中西婚礼大比较

中西婚礼大比较

中西婚礼大比较婚礼是不同文化中一项重要的仪式,它代表着两个人的爱情和幸福。

在全球范围内,东西方的婚礼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婚礼筹备、仪式程序、礼俗及婚礼风格等方面,对中西婚礼进行比较。

一、婚礼筹备在婚礼筹备方面,中西方婚礼有着不同的做法和习俗。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由男方一家出钱,女方一般负责筹备工作。

筹备工作主要包括婚礼预算、选定婚期、婚礼场地、宾客名单、婚车及婚纱等方面。

而在西方婚礼中,一般由新人共同筹备。

他们会考虑预算、场地、婚纱、鲜花、美食、音乐等。

在中西方的筹备过程中,重视的方面略有不同,但共同点是都希望婚礼能够完美而难忘。

二、仪式程序中西婚礼在仪式程序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传统中国婚礼通常包括过大礼、拜堂、敬茶、敬酒、交杯酒等环节。

男方代表家族向女方家族表达诚挚的感谢,并接新娘入门。

拜堂则是双方家长见证婚约。

而在西方婚礼中,一般有主持人引导交流、对新人的祝福、新娘递花给新郎、交换誓词、交换戒指等环节。

西方婚礼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浪漫主义,强调新人对彼此的承诺和祝福。

三、礼俗中西方婚礼的礼俗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上,有一系列的习俗需要遵循,例如:新娘需要在婚前三天晚上守素,以示身心净洁;在新娘出门之前,还需要吃一碗汤圆以象征着团圆。

而西方婚礼上则更加注重礼服和装饰的精致度。

新娘通常会穿上白色婚纱,而新郎则会穿上西装。

此外,西方婚礼上还有著名的“获得新娘的传统”,新郎要“敲门”向新娘索要进入屋里的权利。

四、婚礼风格中西方婚礼的风格也各具特色。

中国传统婚礼风格以庄重、庆典的氛围为主,充满吉祥和华丽色彩。

在西方婚礼中,则更多地体现出轻松、自由、浪漫的氛围,注重个性、创新和时尚。

西方婚礼常见的有教堂婚礼、海滩婚礼等,而中国婚礼则多数在酒店或者家中举行。

结语总而言之,中西婚礼在婚礼筹备、仪式程序、礼俗及婚礼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无论是以中国传统为基础的中式婚礼,还是以西方风格为主的西式婚礼,都是两种文化中美好爱情的见证。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婚礼,是一对男女通往婚姻的大门,一场婚礼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各种婚礼习俗,而不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婚礼习俗各不相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1.颜色差异首先我们最能一目了然的就是中西文化在婚礼上,使用的颜色的差异,在中国结婚是喜庆的代表色的大红色,盼望新人能够红红火火、吉利如意。

但是在国外结婚的代表颜色是白色,纯净的白色,代表了新人纯真的爱情,由于白色代表的是天使,也是祝福新人婚后像天使一样生活的美妙幸福。

2.仪式差异其次,就是婚礼上仪式的区分,比如在中式婚礼中父母环节是很重要的,需要新人双方给父母行叩拜礼,敬茶等,这传播的是中国的孝道,结婚是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哺育之恩,以及新人相互讲过对方的父母,正式认门,是特别重要的仪式。

而西方国家是没有叩拜礼敬茶这些环节的,我们在婚礼上能看到的关于父母的环节其实就一个,而且还只能看到父亲,就是父亲在进场的时候,女儿挽着父亲的手,父亲亲自将女儿待到新郎面前,将女儿交给对方,盼望新郎能像自己一样去爱惜呵护自己的女儿。

3.服饰差异中国与西方结婚,服饰上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例如在中国基本采纳的是唐装或者是汉服,女性穿着就是凤冠霞帔、秀禾服、旗袍等等,男士一般都是唐装或者汉服的马褂新郎服。

在西方新娘服饰礼服、婚纱,一般状况下都是婚纱,近年来我国也许多穿婚纱结婚的,男士就是西装,在重要场合男士的服装都是西装,是最得体最隆重的服饰。

4.总结假如是一一列举的话确定还有许多许多,但是近年来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进展,相互之间的借鉴接受,形成了许多结合式的婚礼新形势,比如年轻人喜爱西式也喜爱中式的,在迎亲时候采纳中式婚礼格调,酒店仪式的时候采纳西式婚礼,这也是很好的结合,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多元化的文化时代。

中西方婚礼仪式中式婚礼仪式为什么要射轿帘?花轿停后,新郎手执弓箭,分别向天、地、新娘空射三箭,意喻举箭弓逢凶化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婚礼习俗对比1、引言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的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和西方国家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往来与日俱增,这种要求更显迫切。

而婚礼作为将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公开确定下来的一种方式,在每种文化形式中,都有其不同的婚礼习俗。

而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日益密切的形势下,更透彻的了解西方国家的婚礼习俗是必要的。

2、中西婚礼习俗概况2.1中国婚礼习俗的概况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一直实行的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之仪。

中国人传统的婚礼通常在男方家举行。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穿崭新的传统中式服装,多为红色,以取讨喜、避邪之意;新郎古代多穿九品服,近代多穿长袍马褂,大红花扎在胸前,头戴礼帽,新娘古代多戴凤冠、披霞披,近代则多穿大红花的新衣、长裙,还要头盖红盖头。

迎亲时新郎要骑高头大马,用花轿到新娘家去接新娘。

而新娘上轿时是不能沾地的:或者将花轿抬至屋门口,再由新娘的父兄将其抱上花轿,或者在地上铺上红毯子或席子让新娘踩踏而过;或者在不乘花轿时要由新娘的舅舅或兄弟轮流背至新郎家中。

据说这样可以新娘的身份高贵,同时也不至于把新娘家的财气和福气带走。

迎亲路上还要请过乐队吹吹打打,一路上唢呐声声、锣钹阵阵以示喜庆,返回时还要抬着新娘的各色嫁妆。

抵达新郎家后,新娘要先迈过火盆方可入室,寓意“婚后生活红红火火”。

然后一对新人要在长辈的主持下施行拜堂大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最后是送入洞房,新郎要揭开新娘的红盖头、和新娘喝合婚酒,亲友们还要请新娘“吃喜糖”,如红枣、花生、栗子等,意为早生贵子,表达了人们希望子孙昌盛的愿望;到了近代还有亲人闹洞房等。

新郎家中还要大摆宴席,招待新娘家的客人,而且新郎还要敬酒。

与此同时,新娘家里的人不是所有的不会都去,俗话有“姑不娶,姨不送;舅妈送,一场病”的说法,意思就是新郎的姑姑不能去迎亲,而新娘的姨妈、舅妈也不能去送亲。

一般的酒席须摆三天,等候新娘偕同新郎一同回家,这叫做“回门”(又叫“归宁”)。

新娘的回门就说婚礼结束。

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西方婚仪习俗的涌进中国,中国民间婚礼习俗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中西方式的婚礼习俗,他们先经过自由恋爱决定成亲的男女首先到结婚登记部门领取结婚证,填上新郎和新娘的姓名、年龄等。

然后在预定的婚期举行婚礼,由证婚人、介绍人和男、女双方主婚人在结婚证上用印就可以了。

过去的许多讲究不复存在。

有一些特别时髦的青年男女会仿照西方的婚礼习俗。

但在广大的乡村及偏远的地方还会保留原有的旧式婚礼的大部分习俗。

2.2 西方婚礼习俗概况(以美国为例)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儿,婚礼自然得选在吉辰,美国婚礼也是一样。

美国婚礼有没有什么讲究呢?很多美国人似乎将婚礼选择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里举办。

说起来这跟罗马神话还有关系。

6月英文里是JUNE,这源自罗马神话中主管爱情和婚姻的女神朱诺(JUNO)的名字。

另一方面,美国人不但从久远的过去和其他文化中借鉴了很多婚礼仪式,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美国婚礼习俗。

2.2.1、“我愿意。

”这句话对美国人来说有深远的意义。

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特别是如果你在自己的婚礼上说出这句话。

发出结婚誓言就如同签订契约一般。

虽然今天美国人并不真正认为婚姻是一宗商业交易,但婚姻确实是件严肃的事。

2.2.2、一切从订婚开始。

在传统上,年轻男子先要请求女朋友的父亲允许自己娶她。

如果女方的父亲答应,然后男方才能向女方求婚。

男方时常尝试以罗曼蒂克的方式“蹦出这个问题”,想给女方一个惊喜。

有时双方只是一起决定,该是结婚的时候了。

男方通常会送给未婚妻一只钻石戒指作为订婚的象征。

订婚期可以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

当大喜的日子临近时,双方各自的好友在婚前派对上会赠送许多实用的礼物。

今天,许多未婚夫妻在订婚期间还听取咨询意见,以此为应付婚姻生活的挑战作好准备。

2.2.3、最后就要举行婚礼了。

虽然大多数的婚礼沿袭长期以来的传统,但是仍有发挥美国人的个性主义的余地。

例如,通常举行婚礼的地点是在教堂,但是有些人却在户外的风景点举行婚礼,少数人甚至在跳伞或骑马时举办仪式!新人可以邀请几百个客人,也可以只邀请几个最要好的朋友。

婚礼的色调风格、布置和音乐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但有些事情很少会变化。

新娘通常都穿一件漂亮的长长的白色结婚礼服。

潘文晋(2008,85)认为按传统习惯,新娘的穿着要包括“一点旧的,一点新的,一点借来的和一点蓝色的东西,还有六便士在鞋里”。

新郎则穿着一套正式的西装或无尾晚礼服。

几位亲密的朋友参与婚礼作为陪伴,包括伴郎和伴娘。

2.2.4、婚礼开始时,新郎和他的陪伴同牧师站在一起,面对着来宾。

当音乐响起时,新娘的陪伴入场,后面就跟着美丽的新娘。

一对新人紧张地跟着说出他们的誓言。

按传统习惯,双方许诺要彼此相爱,“不论情况较好较坏,不论家境是富是穷,不论生病还是健康。

”(夏巧华,2005)2.2.5、在结婚喜宴上,新娘和新郎向宾客表示欢迎。

然后他们切开结婚蛋糕并互喂对方一口。

来宾们一边享受蛋糕、混合饮料和其他食物,一边相互交谈。

之后,新娘将她的花束投向一群单身女孩。

相传抓到花束的女孩会成为下一个结婚的人。

喜宴期间,爱闹的朋友用薄纸、锡罐和写着“新婚”的标牌来“装饰”新人的小汽车。

2.2.6、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仪式来标志一个人生活的变化。

婚姻对于各种文化的人而言都是最基本的生活变化之一。

因此发现关于结婚有许多传统习俗,就不足为奇了……在美国也不例外。

然而每对新人都会以自己独持的方式来继承传统。

3、中西婚礼习俗的差异3.1 中西婚礼习俗的差异3.1.1,婚礼仪式中国: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在“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络礼节。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而“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林琳,2010)。

中国婚礼中新人要举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西方:送交新娘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

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

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

同时西方国家则是在牧师的见证下许下爱的誓言。

3.1.2,婚礼服饰中国:主色调是红色,这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庆的颜色,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

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

典型的中国传统护理服饰为凤冠霞帔、状元服。

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白色婚纱。

但是新娘一般都是在迎娶的时候和婚宴开始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之后就会换上红色或是其他比较喜庆的颜色的衣服。

西方:主色调是白色。

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圣洁和忠贞。

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

3.1.3,婚礼地点中国:婚礼要办的隆重热闹,邀请众多的亲戚朋友。

所以,婚礼举行的地点一般都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敞的院落或酒店。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婚礼井井有条。

但是,相对来说就不如中国婚礼那么热闹。

3.1.4,婚宴中国: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举办结婚典礼。

中式婚宴的酒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亲朋好友热闹地聚在一起进餐,另外还设有一些余兴节目。

西方:婚宴通常是在教堂的结婚典礼结束之后举行。

婚宴中通常伴随着舞会,婚宴舞会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模式。

宴会会在互相敬酒与庆祝中进行,一直到新人们坐上车子离去为止。

新人会在家人和朋友的欢送下开始蜜月旅程。

4、中西婚礼差距产生的原因4.1,思维模式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

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

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视,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一己度人”。

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

久而久之,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

4.2,价值取向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和丑,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

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决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

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

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成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词,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

4.3,行为标准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己所在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断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相互之间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

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的头是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非常不尊重小孩的做法,父母对此会非常愤怒。

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要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4.4,宗教观念中国大部分人信仰的是佛教。

而西方大多数人信仰的是基督教,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主婚人是神父。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天地,拜完天地就算是礼成了。

5、结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密切,而同时中西方之间文化的融合也在逐步加深。

婚礼习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越来越体现出了融合的迹象。

就比如现代中国很多年轻人举行婚礼穿婚纱、西装,在教堂举行婚礼。

而同时中国一些传统的婚礼习俗也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以及采用。

深刻地了解中西婚礼习俗的差异,更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借鉴。

参考文献[1] 潘文晋,2008,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今日南国》,(3)。

[2] 席晓,2008,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读与写》,(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