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合集下载

流化床使用说明书(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使用说明书)

流化床使用说明书(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使用说明书)

目录一、原理、用途和主要特点二、产品使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三、振动流化床型号及技术参数四、产品的主要结构五、设备吊运和保管六、安装与调试七、使用与操作八、维护与保养九、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一、原理、用途和主要特点: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是由振动电机产生激振力使床身振动,物料在这给定方向的激振力的作用下跳跃前进,同时床底输入的热风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物料颗粒与热风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理想的干燥效果。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克服了普通流化床干燥时,由于物料颗粒大小不均匀,易形成沟流和滞动区,夹带严重,易结块,产品含水率不均,物料返混,停留时间分布范围大的缺点。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广泛适用于化工、轻工、医药、食品、塑料、粮油、矿渣、酒糟、火柴、制盐、烟糖、复合肥等行业的粉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冷却等作业。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流态化均匀稳定,无死床和吹穿现象,可以获得均匀的干燥,冷却制品。

2、振动源为振动电机,运转平稳、维修方便、噪音低、设备寿命长。

3、可调性好,料层厚度和物料在机内停留时间以及床身的振幅变更可以在设计范围内实现无级调整。

4、适用面宽,对不同比重、粒度、含水量、含水形式的物料均能适应。

5、对物料表面损伤小,可用于易碎物料的干燥,物料颗粒不规则,亦不影响工作效果。

6、操作环境清洁,可连续作业。

7、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比一般干燥装置节能30%~60%。

二、产品使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热源,可采用蒸汽(或导热油)热交换器、热风炉和燃油燃气烟气炉,根据物料不同采用不同温度的热风。

设备使用的电机的电源为交流380伏电压。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旋风分离器和布袋过滤器均应安装在室内,以减少干燥时的热损失和在器壁内部及滤袋表面的结露。

如果旋风分离器或反吹袋滤器只能安装在室外,则连接管道和设备需加外保温层。

三、振动流化床型号及技术参数:四、产品的主要结构:物料由螺旋进料器定量地送入(或人工或其它方式加入)振动流化床干燥机进口处,经热交换器(或其它热源设备)产生的热风从干燥机下箱体,穿过孔板与物料混合,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完成干燥,产品从干燥机出口处排出。

【推荐】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4)

【推荐】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4)

75t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说明书 (10)240T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说明书 (14)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 (25)ZK-35/3.82-M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使用说明书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二、锅炉首次点火启动应具备的条件三、锅炉对燃煤的要求四、锅炉首次点火启动五、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六、锅炉常见故障处理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煤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煤技术,是对传统的炉排炉和煤粉炉的一个重大革新。

它对各类煤种的燃烧适应性好,可以有效地燃用褐煤、各类烟煤和无烟煤,也可燃用如树皮、木屑、油页岩、石煤和石油焦等劣质燃料,同一台锅炉甚至可以同时燃用多种然料。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石进行比较简便的炉内脱硫处理,而一般的尾气脱硫技术费用昂贵,难于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烧为高硫煤的合理燃用提供了途径,由于燃烧温度低,其NOx排放亦低。

流态化,是指两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因相互之间运动速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一种特定运动状态下的体系。

对于煤燃烧系统而言,主要是指固体颗粒和空气。

这种特定的状态,是指固体颗粒群体在气体作用下具有流体的一些特性,就是流态化。

各种流化床燃烧锅炉,差别主要是燃烧系统,尾部对流受热面与常规锅炉没有根本的不同。

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主要包括:炉膛、气固分离器和返料器这三个关键部件。

与鼓泡床相比,循环流化床炉膛截面尺寸较小,燃烧分布在整个炉膛容积内,因此炉膛温度上下均匀;炉膛下部仍有一个密度较高的密相区,但不设置埋管受热面,避免了鼔泡床埋管磨损严重的问题;由于炉膛截面尺寸较小,锅炉启动点火更加容易;炉膛上部四周布置水冷受热面,磨损情况比埋管大为改善;燃烧所需一、二次空气分级供入,强化了炉内物料掺混,物料与空气接触更加强烈、均匀,有利于燃烧,同时可使NOx生成进一步减少;被烟气携带出炉膛的物料被一、二级分离器分离后经返料器进入炉膛,物料如此反复循环反复燃烧,排出锅炉的灰、渣含碳量较低,锅炉燃烧效率和热效率较高、煤耗较低;而由于采用上下基本均匀的流化风速,在降负荷运行时,风速降低的裕度大,负荷变化可超过0.4:1,锅炉负荷调节范围较宽;由于进入炉内的煤只占炉内高温循环物料量的5%左右,煤进入炉内很快着火燃烧,锅炉煤种适应性很广。

ZDFR流化床热风炉使用说明书

ZDFR流化床热风炉使用说明书

ZDFR流化床热风炉使用说明书2004-06-10点击: 1539一、准备工作:1、准备好司炉工具:钩、耙、锹、铲、推车等。

2、准备好点火用材料:●木柴100公斤左右,直径<100mm,长度500mm左右。

●优质碎烟煤100-200公斤,筛选1-6mm粒径为宜。

●木炭,废油或废棉纱适量。

●黄砂或炉渣(沸渣)0.5m3,炉渣粒径<10mm。

3、逐台检查配套设备:风机、提升机、破碎机及圆盘喂料机等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4、检查控制柜连线及各仪表、传感器情况是否正常。

5、检查布风板上风帽通风孔是否通畅,将炉床清理干净。

6、在炉床上面铺上厚150mm左右的干粗黄砂,打开风机让炉料沸腾后逐渐减小风量至黄砂成鼓泡状,观察床料是否腾跃均匀;然后停风机观察床料是否平坦。

二、点火:1、在炉床上加铺厚度250mm左右的过筛干粗黄砂,并同时加入占其总量8-10%,粒度<10mm的优质煤。

若用干煤渣做床料,则视渣的含煤量多少适当减少加入的煤量。

然后开启风机使床料混合均匀、平整。

2、视炉型大小加入适量木柴,以预热炉膛和加热底料,底料上有足够火炭层后,再把未烧透的木柴钩出,将赤红火炭层扒平。

3、开动风机,瞬间将风压升至3500Pa后突然关闭风门,使火炭、砂、煤三者混合均匀,再徐徐开启风门,使炉料均匀蠕动,并不断搅拌均化,扒出焦块,待全部炉料燃烧成桔黄色后,加大风门开度,使之沸腾燃烧。

★要点:加热床料到灼热!三、运行:流化床炉的炉温变化是非常快的,很短时间就可能造成熄火或结焦,因此司炉人员必须密切监视仪表及炉膛燃烧情况,注意调整风量、风压、给煤量以让沸腾炉膛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正常燃烧,并利用增减风、煤量来控制温度及供热大小。

1、送风量:①风门未动而风量自动减小,风室压力自行变大,说明煤粒过大或料层增厚,遇此应排渣,保持风量均衡。

②一般供热功率为一定值时,给煤量为不变值,可改变送风量维持正常运行,温度下降时,适当减小风量,反之适当增大风量。

循环流化床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顾名思义,一要流化,二要循环。

流化不正常,锅炉无法运行,不循环或循环量少,就会导致锅炉出力达不到。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中,床温、风量、燃料粒度、料层厚度和返料器温度的控制是几个最为关键的参数。

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调整锅炉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一致。

一、床温的控制:1、床温是通过布置在密相区各处的热电偶来检测的,一般床温控制在900±50℃,调整方法有三种:1)调整一、二次风量的搭配送入炉膛的风量是由实际燃料成分决定的,控制流化床温密相区的温度,可以通过调节一、二次风配比来实现。

密相区的温度高低是由密相区的燃烧份额决定的。

由于一次风由密相区送入,一次风比例控制密相区燃烧份额,调节一、二次风比例,可有效控制密相区燃烧份额,从而有效控制密相区的温度。

具体来讲,当一次风比例增大时,更多的颗粒被抛向床层上方离开密相区,使密相区的温度降低。

一旦因断煤造成床温下降,立即减小一次风量,可减缓床温的下降。

有时,在运行中给煤粒度过大,会造成密相区温度升高,运行人员往往采用加大一次风量,减少二次风量,总风量不变,来平抑床温。

否则,容易造成大颗粒沉积,由于此时燃烧效率不高,投煤量相对该负荷较大,因此,容易造成过热蒸汽超温现象。

由此看来,保持合理的燃料粒度,更有利于床温较好的控制。

2)风量不变调整给煤量锅炉在正常运行时,负荷确定以后,风量一般不变,床温的波动,可以通过改变给煤量来调整。

当煤质变化不大时,用“前期调节法”来控制,即床温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时,提前控制给煤量适应床温的变化,调整的原则少调、勤调,使床温控制稳定。

当煤质变化较大时,用“冲量调节法”,应及时调整给煤量,保证输入热量不变,采取瞬间多量增加或减少给煤量,先控制住床温下降或上升的趋势,再稍加调整,使床温控制稳定。

3)控制循环灰量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内不布置受热面,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的放热靠循环灰来吸收。

在密相区内,燃料燃烧放热,其中,一部分用来加热新燃料和空气,其余大部分热量必须被循环物料带走,才能保证热量平衡,保证床温的稳定。

流化床干燥装置实训操作手册大全

流化床干燥装置实训操作手册大全

流化床干燥装置操作实训操作手册一、实训目的1.认识干燥设备结构2.认识干燥装置流程及仪表3.掌握干燥装置的运行操作技能4.学会常见异常现象的判别及处理方法二、实训原理流化干燥又名沸腾干燥,是固体流化态技术在干燥上的应用。

流体自下而上通过由固体颗粒堆成的床层时,若气流速度较低,则床层仍维持原状,气流从颗粒间空隙流过,此种床层成为固定床。

当流速u提高到大于某一临界值umf(称起始流化速度)后,颗粒脱离其原来的位置而在流体中浮动,并在床内无规则运动,这种床层称为流化床。

与传统的对流干燥器相比,流化床干燥器具有体积传热系数高[aV=103~104W/(m3·℃)],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的优点。

与气流干燥器相比,流化床干燥器具有气体阻力较低,物料磨损较低,气固分离较易、热效率较高。

(对非结合水的干燥为60~80℅,对结合水的干操为30~50℅),物料在干燥器中的停留时间和干燥产品的含水量比较容易控制等优点。

流化床提供了空气和被干燥物料传热和传质交换的环境,干燥效果取决于空气流速和空气温度。

空气流速较小形成固定床,物料状态不变。

空气流速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形成流化床,物料在干燥塔内作不规则运动,增加了传热面积,此时的干燥效果最好。

当空气流速继续提高以后,会形成夹带,继续增大,就会形成沟流,此时的传热和传质效果最差。

一个完整的流化床干燥系统包括风机,换热器,流化床干燥塔,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

流化床干燥塔由塔体、塔内件共同构成的。

塔内件主要包括空气分布装置、换热盘管、进料口、出料口、空气出口等组成。

三、实训流程1.装置认识●认识目标熟悉装置流程、主体设备及其名称、各类测量仪表的作用及名称。

(1)装置流程干燥操作实训装置DCS图。

干燥操作实训装置现场图。

表1 干燥设备的结构认识(3)测量仪表表2 测量仪表认识2.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流化床干燥基本原理;(2)熟悉流化床干燥实训工艺流程, 实训装置及主要设备;四、实训步骤:(一)正常开车1.开车准备阶段(1)首先打开设备V101上的放空阀VA102。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B5要点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B5要点

流化床反应器单元仿真培训系统操作说明书~: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1月》目录一、工艺流程说明 (2)1、工艺说明 (2)2、反应机理 (2)3、设备一览 (3)4、参数说明 (3);二、装置的操作规程 (3)1、冷态开车规程 (3)2、正常操作规程 (5)3、停车操作规程 (5)4、仪表一览表 (7)三、事故设置一览表 (8)四、仿真界面 (9)附:思考题 (11)%?*一、工艺流程说明1、工艺说明该流化床反应器取材于HIMONT工艺本体聚合装置,用于生产高抗冲击共聚物。

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在压差作用下自闪蒸罐D-301流到该气相共聚反应器R-401。

在气体分析仪的控制下,氢气被加到乙烯进料管道中,以改进聚合物的本征粘度,满足加工需要。

聚合物从顶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落在流化床的床层上。

流化气体(反应单体)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栅板进入反应器。

由反应器底部出口管路上的控制阀来维持聚合物的料位。

聚合物料位决定了停留时间,从而决定了聚合反应的程度,为了避免过度聚合的鳞片状产物堆积在反应器壁上,反应器内配置一转速较慢的刮刀,以使反应器壁保持干净。

栅板下部夹带的聚合物细末,用一台小型旋风分离器S401除去,并送到下游的袋式过滤器中。

所有末反应的单体循环返回到流化压缩机的吸入口。

:来自乙烯汽提塔顶部的回收气相与气相反应器出口的循环单体汇合,而补充的氢气,乙烯和丙烯加入到压缩机排出口。

循环气体用工业色谱仪进行分析,调节氢气和丙烯的补充量。

然后调节补充的丙烯进料量以保证反应器的进料气体满足工艺要求的组成。

用脱盐水作为冷却介质,用一台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将聚合反应热撤出。

该热交换器位于循环气体压缩机之前。

共聚物的反应压力约为(表),70℃,注意,该系统压力位于闪蒸罐压力和袋式过滤器压力之间,从而在整个聚合物管路中形成一定压力梯度,以避免容器间物料的返混并使聚合物向前流动。

2、反应机理乙烯,丙烯以及反应混合气在一定的温度70度,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的引发,在流化床反应器里进行反应,同时加入氢气以改善共聚物的本征粘度,生成高抗冲击共聚物。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

第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及系统流程简述1、概述中原大化集团50万吨甲醇项目动力站三台锅炉是由济南锅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的17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采用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布置。

运转层标高8.5m,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了多组蛇形管受热面和锅炉包覆管受热面及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

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风机提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左右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咀进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

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

炉膛内的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碳颗粒)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

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

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

由于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显著降低烟气中SO2的排放,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NOx的生成。

其灰渣活性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因而它更能适合日益严格的国家环保要求。

1.1锅炉型号及参数锅炉型号: YG-170/9.8-M2额定蒸发量: 170T/H额定蒸汽压力: 9.81MPa额定给水温度: 180℃1.2锅炉技术经济指标锅炉热效率: 90.6%脱硫效率(钙硫比≥2): ≥80%燃料消耗量: 22854 kg/h燃料颗粒度要求: ≤13mm(其中大于1mm以上颗粒重量比不小于50%)石灰石颗粒度要求: ≤2mm排污率: 2%冷风温度: 20℃一次风预热温度: 150℃二次风预热温度: 150℃排烟温度: 140℃锅炉初始排放烟尘浓度: ≤15000mg/Nm3灰与渣的比率: 5.5 :4.5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 99.5%,dc50:80um噪声水平: <85dBA1.3 锅炉设计数据锅炉水阻力: 0.25 MPa锅炉蒸汽阻力: 1.5 M锅炉烟气系统阻力: 3255Pa锅炉烟气量(a=1.5 t=140℃): 350000 m3/h锅炉一次风阻力: 12960Pa锅炉二次风阻力: 8750Pa锅炉总风量(a=1.25 t=20℃): 188000 m3/h一、二次风比为1:1或根据煤种调整为6:4锅炉宽度: 11000 mm锅炉深度: 20000 mm锅炉高度: 45637 mm锅炉水容积: 110 m32、锅炉结构2.1炉膛水冷壁系统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保证了炉膛的严密性。

三质体流化床使用说明书解读

三质体流化床使用说明书解读

SLJ 三质体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发明专利号: 200910033685.9 新疆梅花谷氨酸项目设备说明江阴丰力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目录一、二、设备的整体结构设备的工作原理三、设备的特点和行业运用四、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五、安装与调试六、操作与使用七、维护与保养八、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一、设备的主要结构1.主要结构本机采用分离拖动方式,由一台电动机通过皮带拖动一台箱式激振器作为振源。

干燥器主要由上腔沉降室、风箱、底座、流化床板及流化室等组成,全部采用焊接结构。

上腔沉降室为上质体,风箱和流化室为中质体,底座为下质体,上中、下质体之间通过板弹簧和螺旋弹簧相连,下质体与基础间通过阻尼减震器隔离振动。

风箱后部装有箱式激振器。

箱式激振器通过皮带传动由电机拖动,产生水平方向的激振力,经板弹簧(共振簧)作用,产生一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和一个水平方向的分力,垂直方向的分力与通过流化床板的热空气一起将物料抛起,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而水平方向的分力使物料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输送经溢流堰和出料排出 ,从而完成干燥过程。

流化床上腔、流化床板、风帽由不锈钢制成,流化床板平气流,减少产品与干燥器底板的接触和过热,可确保物料流化均匀。

干燥器内物位可由溢流堰调节,使干燥过程中物位保持不变。

:设备的工作原理流化干燥又名沸腾干燥 ,是流化技术在干燥中的应用。

谓的振动流化干燥机既是在流化床身上施加一固定频率的振动力,使流化床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某个方向的振动。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按其加热方式是属于错流干燥,即热能以错流方式由空气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湿物料表面,进行直接加热干燥,湿物料在流化床内受流速合适的热气流和激振器产生的振动力作用下上下翻动,互相混合与碰撞,使床面上的料层保持一个均匀且能定向移动的流化状态,从而保证湿物料与热气流进行从分的传质和传热 ,达到干燥的目的。

三:、设备的主要特点和用途该产品是采用振动流态化原理设计的新型干燥设备,具有高效节能、性能优良、处理量大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编号:TSS_FLUID.DOC流化床反应器单元仿真培训系统操作说明书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二〇〇六年十月目录一、工艺流程说明 (3)1、工艺说明 (3)2、反应机理 (3)3、设备一览 (4)4、参数说明 (4)二、装置的操作规程 (4)1、冷态开车规程 (4)2、正常操作规程 (6)3、停车操作规程 (6)4、仪表一览表 (8)三、事故设置一览表 (9)四、仿真界面 (10)附:思考题 (12)一、工艺流程说明1、工艺说明该流化床反应器取材于HIMONT工艺本体聚合装置,用于生产高抗冲击共聚物。

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在压差作用下自闪蒸罐D-301流到该气相共聚反应器R-401。

在气体分析仪的控制下,氢气被加到乙烯进料管道中,以改进聚合物的本征粘度,满足加工需要。

聚合物从顶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落在流化床的床层上。

流化气体(反应单体)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栅板进入反应器。

由反应器底部出口管路上的控制阀来维持聚合物的料位。

聚合物料位决定了停留时间,从而决定了聚合反应的程度,为了避免过度聚合的鳞片状产物堆积在反应器壁上,反应器内配置一转速较慢的刮刀,以使反应器壁保持干净。

栅板下部夹带的聚合物细末,用一台小型旋风分离器S401除去,并送到下游的袋式过滤器中。

所有末反应的单体循环返回到流化压缩机的吸入口。

来自乙烯汽提塔顶部的回收气相与气相反应器出口的循环单体汇合,而补充的氢气,乙烯和丙烯加入到压缩机排出口。

循环气体用工业色谱仪进行分析,调节氢气和丙烯的补充量。

然后调节补充的丙烯进料量以保证反应器的进料气体满足工艺要求的组成。

用脱盐水作为冷却介质,用一台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将聚合反应热撤出。

该热交换器位于循环气体压缩机之前。

共聚物的反应压力约为1.4Mpa(表),70℃,注意,该系统压力位于闪蒸罐压力和袋式过滤器压力之间,从而在整个聚合物管路中形成一定压力梯度,以避免容器间物料的返混并使聚合物向前流动。

2、反应机理乙烯,丙烯以及反应混合气在一定的温度70度,一定的压力1.35Mpa下,通过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的引发,在流化床反应器里进行反应,同时加入氢气以改善共聚物的本征粘度,生成高抗冲击共聚物。

主要原料:乙烯,丙烯,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氢气。

主产物: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乙烯和丙烯单体的共聚物)。

副产物:无。

反应方程式:n C2H4 + n C3H6———→[C2H4—C3H6]n。

3、设备一览A401:R401的刮刀C401:R401循环压缩机E401:R401气体冷却器E409:夹套水加热器P401:开车加热泵R401:共聚反应器S401:R401旋风分离器4、参数说明AI40111:反应产物中H2的含量AI40121:反应产物中C2H4的含量AI40131:反应产物中C2H6的含量AI40141:反应产物中C3H6的含量AI40151:反应产物中C3H8的含量二、装置的操作规程1、冷态开车规程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1.1、开车准备准备工作包括:系统中用氮气充压,循环加热氮气,随后用乙烯对系统进行置换(按照实际正常的操作,用乙烯置换系统要进行两次,考虑到时间关系,只进行一次)。

这一过程完成之后,系统将准备开始单体开车。

1.1.1、系统氮气充压加热(1)充氮:打开充氮阀,用氮气给反应器系统充压,当系统压力达0.7Mpa(表)时,关闭充氮阀。

(2)当氮充压至0.1Mpa(表)时,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启动C401共聚循环气体压缩机,将导流叶片(HIC402)定在40%(3)环管充液:启动压缩机后,开进水阀V4030,给水罐充液,开氮封阀V4031。

(4)当水罐液位大于10%时,开泵P401入口阀V4032,启动泵P401,调节泵出口阀V4034至60%开度。

(5)手动开低压蒸汽阀HC451,启动换热器E-409,加热循环氮气。

(6)打开循环水阀V4035。

(7)当循环氮气温度达到70℃时,TC451投自动,调节其设定值,维持氮气温度TC401在70℃左右。

1.1.2、氮气循环(1)当反应系统压力达0.7Mpa时,关充氮阀。

(2)在不停压缩机的情况下,用PIC402和排放阀给反应系统泄压至0.0Mpa(表)。

(3)在充氮泄压操作中,不断调节TC451设定值,维持TC401温度在70℃左右。

1.1.3、乙烯充压(1)当系统压力降至0.0Mpa(表)时,关闭排放阀。

(2)由FC403开始乙烯进料,乙烯进料量设定在567.0kg/hr时投自动调节,乙烯使系统压力充至0.25Mpa(表)。

1.2、干态运行开车本规程旨在聚合物进入之前,共聚集反应系统具备合适的单体浓度,另外通过该步骤也可以在实际工艺条件下,预先对仪表进行操作和调节。

1.2.1、反应进料(1)当乙烯充压至0.25Mpa(表)时,启动氢气的进料阀FC402,氢气进料设定在0.102kg/hr,FC402投自动控制。

(2)当系统压力升至0.5Mpa(表)时,启动丙烯进料阀FC404,丙烯进料设定在400kg/hr,FC404投自动控制。

(3)打开自乙烯汽提塔来的进料阀V4010。

(4)当系统压力升至0.8Mpa(表)时,打开旋风分离器S-401底部阀HC403至20%开度,维持系统压力缓慢上升。

1.2.2、准备接收D301来的均聚物(1)再次加入丙烯,将FIC404改为手动,调节FV404为85%。

(2)当AC402和AC403平稳后,调节HC403开度至25%。

(3)启动共聚反应器的刮刀,准备接收从闪蒸罐(D-301)来的均聚物。

1.3、共聚反应物的开车(1)确认系统温度TC451维持在70度左右。

(2)当系统压力升至1.2Mpa(表)时,开大HC403开度在40%和LV401在20-25%,以维持流态化。

(3)打开来自D-301的聚合物进料阀。

(4)停低压加热蒸汽,关闭HV451。

1.4、稳定状态的过渡1.4.1、反应器的液位(1)随着R401料位的增加,系统温度将升高,及时降低TC451的设定值,不断取走反应热,维持TC401温度在70℃左右。

(2)调节反应系统压力在1.35Mpa(表)时,PC402自动控制。

(3)手动开启LV401至30%,让共聚物稳定地流过此阀。

(4)当液位达到60%时,将LC401设置投自动。

(5)随系统压力的增加,料位将缓慢下降,PC402调节阀自动开大,为了维持系统压力在1.35Mpa,缓慢提高PC402的设定值至1.40Mpa(表)。

(6)当LC401在60%投自动控制后,调节TC451的设定值,待TC401稳定在70℃左右时,TC401与TC451串级控制。

1.4.2、反应器压力和气相组成控制(1)压力和组成趋于稳定时,将LC401和PC403投串级。

(2)FC404和AC403串级联结。

(3)FC402和AC402串级联结。

2、正常操作规程正常工况下的工艺参数:(1)FC402:调节氢气进料量(与AC402串级)正常值:0.35kg/hr。

(2)FC403:单回路调节乙烯进料量正常值:567.0kg/hr。

(3)FC404:调节丙烯进料量(与AC403串级)正常值:400.0kg/hr。

(4)PC402:单回路调节系统压力正常值:1.4Mpa。

(5)PC403:主回路调节系统压力正常值:1.35Mpa。

(6)LC401:反应器料位(与PC403串级)正常值:60%。

(7)TC401:主回路调节循环气体温度正常值:70℃。

(8)TC451:分程调节取走反应热量(与TC401串级)正常值:50℃。

(9)AC402:主回路调节反应产物中H2/C2之比正常值:0.18。

(10)AC403:主回路调节反应产物中C2/C3&C2之比正常值:0.38。

3、停车操作规程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正常停车:3.1、降反应器料位(1)关闭催化剂来料阀TMP20。

(2)手动缓慢调节反应器料位。

3.2、关闭乙烯进料,保压(1)当反应器料位降至10%,关乙烯进料。

(2)当反应器料位降至0%,关反应器出口阀。

(3)关旋风分离器S-401上的出口阀。

3.3、关丙烯及氢气进料(1)手动切断丙烯进料阀。

(2)手动切断氢气进料阀。

(3)排放导压至火炬。

(4)停反应器刮刀A401。

3.4、氮气吹扫(1)将氮气加入该系统。

(2)当压力达0.35Mpa时放火炬。

(3)停压缩机C-401。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4、仪表一览表8 / 12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三、事故设置一览下列事故处理操作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1、泵P401停原因:运行泵P401停。

现象:温度调节器TC451急剧上升,然后TC401随之升高。

处理:(1)调节丙烯进料阀FV404,增加丙烯进料量。

(2)调节压力调节器PC402,维持系统压力。

(3)调节乙烯进料阀FV403,维持C2/C3比。

2、压缩机C-401停原因:压缩机C-401停。

现象:系统压力急剧上升。

处理:(1)关闭催化剂来料阀TMP20。

(2)手动调节PC402,维持系统压力。

(3)手动调节LC401,维持反应器料位。

3、丙烯进料停原因:丙烯进料阀卡。

现象:丙烯进料量为0.0。

处理:(1)手动关小乙烯进料量,维持C2/C3比。

(2)关催化剂来料阀TMP20。

(3)手动关小PV402,维持压力。

(4)手动关小LC401,维持料位。

4、乙烯进料停原因:乙烯进料阀卡。

现象:乙烯进料量为0.0。

处理:(1)手动关丙烯进料,维持C2/C3比。

(2)手动关小氢气进料,维持H2/C2比。

5、D301供料停原因:D301供料阀TMP20关。

现象:D301供料停止。

处理:(1)手动关闭LV401。

(2)手动关小丙烯和乙烯进料。

(3)手动调节压力。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10 / 12四、仿真界面流化床反应器DCS 界面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11 / 12流化床反应器现场界面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附:思考题标准答案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本公司不予提供。

1、在开车及运行过程中,为什么一直要保持氮封?2、熔融指数(MFR)表示什么?氢气在共聚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试描述AC402 指示值与MFR的关系?3、气相共聚反应的温度为什么绝对不能偏差所规定的温度?4、气相共聚反应的停留时间是如何控制的?5、气相共聚反应器的流态化是如何形成的?6、冷态开车时,为什么要首先进行系统氮气充压加热?7、什么叫流化床?与固定床比有什么特点?8、请解释以下概念:共聚、均聚、气相聚合、本体聚合。

9、请简述本培训单元所选流程的反应机理12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