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GMP质量体系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GMP质量体系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GMP质量体系是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也称为药品GMP体系。
注射用水是医药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的一种原辅材料,其质量对于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注射用水的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
一、检验目的注射用水的检验目的是评价其是否符合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其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检验范围注射用水的检验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查:主要检查注射用水的色泽、透明度等外观特征。
2.pH值测定:使用酸碱度测定仪测定注射用水的pH值。
3.水分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或称重法测定注射用水的水分含量。
4.电导率测定:使用电导仪测定注射用水的电导率。
5.微生物限度测定:采用菌落计数法或其他方法测定注射用水中细菌菌落的数目。
三、检验仪器和试剂1.外观检查:肉眼2.pH值测定:酸碱度测定仪、标准pH溶液3.水分含量测定:烘箱、天平、无水甘油4.电导率测定:电导仪、标准电导液5.微生物限度测定:菌落计数器、琼脂培养基、无菌培养皿四、检验操作1.外观检查(1)取一定量的注射用水样品放置在透明容器中,观察其色泽和透明度。
(2)注射用水的色泽应无明显变色,透明度应为透明。
(3)记录观察结果。
2.pH值测定(1)取一定量的注射用水样品置于容器中。
(2)将酸碱度测定仪插入样品中,等待其稳定显示pH值。
(3)记录pH值。
(4)根据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判断其是否合格。
3.水分含量测定(1)将一定量的注射用水样品放置于烘箱中,温度设定为105°C,时间设定为2小时。
(2)取出样品,放置在无水甘油中冷却至室温。
(3)取样品的质量,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初始质量-最终质量)/初始质量×100%。
(4)根据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判断其水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4.电导率测定(1)取一定量的注射用水样品放置于电导仪中。
(2)等待电导仪显示稳定的电导率值。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试验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试验1目的测试纯化水和注射用水中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
2测试依据2005版药典。
3测试要求纯化水: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
注射用水;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100ml4工作环境100级洁净条件下局部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5器具和试剂取水容器、平皿、薄膜过滤器、滤纸、手提消毒锅、镊子。
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6取水样在制水装置的储水桶的出水口、回水口和用水终端处分别取样,纯化水各点取100ml,注射用水也分别各取100ml.7过滤、接种和培养用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取纯化水1 ml加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到100ml,混匀后过滤,用镊子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面上,用同法制备滤膜二张,分别贴于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和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细菌培养30℃,48小时,霉菌和酝母菌25℃培养72小时。
注射用水:将三个采样点采取的水样各100ml,分别过滤制备滤膜,菌面朝上分别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细菌在30℃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在25℃培养72小时。
8计数和报告用放大镜观察逐片计数,纯化水以每1ml供试品的菌落数为报告数,注射用水以100ml供试品的菌落数为报告数。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配制1用途稀释液,冲洗液.2配方蛋白胨1.0g/l ,氯化钠4.3 g/l ,磷酸二氢钾3.5 g/l,磷酸氢二钠7.23 g/l。
3用法取本品质16.2xx,加蒸馏水(PH为6.6)1000ml,加热完全溶解后,校正PH值7.02,滤清、分装、灭菌。
倘若PH值偏差,用,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二钠调节至7.02(灭菌后会降低0.02)。
联系电话。
微生物限度检验

微生物限度检验1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其他完全溶解并能通过滤膜的样品,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其他不完全溶解或无法通过滤膜的样品,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检查。
2设备、仪器及用具2.1 设备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恒温水浴锅、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180℃~300℃)、电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365nm紫外灯、显微镜、集菌仪、薄膜过滤装置等。
2.2 用具2.2.1 玻璃器皿用前应洗涤干净,无残留抗菌物质。
于180℃干热灭菌2小时以上或250℃干热灭菌30分钟以上(仅适用于玻璃器皿或不锈钢用具),或高压蒸汽121℃湿热灭菌30min,50~60℃烘干备用。
2.2.3 无菌衣、帽、口罩、手套(洗净后配套,用牛皮纸包严)、移液管、试管、接种环、孔径0.45UM且直径50的微孔滤膜灭菌,备用。
也可用一次性无菌口罩、手套。
2.2.3 酒精灯、乙醇棉球、打火机、实验记录纸等。
2.2.4经灭菌处理的用具存放时间不超过48小时,否则需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
3稀释液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
4培养基及试液4.1 细菌检查用酪蛋白大豆营养琼脂培养基。
4.2 霉菌、酵母菌检查用沙氏培养基、(玫魂红钠琼脂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
4.3 大肠埃希菌检查用胆盐乳糖(BL)培养基、MUG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靛基质试液、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枸橼酸盐培养基。
4.4 大肠菌群检查用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4.5稀释液 0.9%氯化钠溶液或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4.6 培养基制备应注意:4.6.1 配制的培养基应测定PH值,确保灭菌后培养基的PH值符合相关培养基的要求。
(整理)注射用水纯化水检验规程

上海普济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注射用水(纯化水)检验指导书文件编号: PJ/JG-001版本:B修改状态:0受控状态: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编写: 校对: 核准:1、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GB14233.2-2005、GB14233.1-20082、检测仪器a)恒温水浴锅:b)干烤箱:c)恒温培养箱:d)电子天平:e)PH计:f)霉菌培养箱:3、检查要求及检测规程3.1 性状取适量本品,置试管中,目视观察应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3.2酸碱度测定3.2.1 纯化水: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3.2.2 注射用水:取本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0.3mL, 按PJ/SG026-011 1/0《pHS-3C型酸碱度计操作规程》测定供试溶液的PH值,记录检测结果。
正常范围应为5.0~7.0。
3.3 硝酸盐1) 取30mL试管两只。
其中1支加本品5ml,作为测定管;另1支中加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作为标准管。
2) 置两管于冰水浴中冷却,向两试管中各加入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
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两支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
3) 比较两管的颜色,样品管不得比标准管更深。
(0.000 006%)。
3.4亚硝酸盐1) 取30mL试管两只,其中一管加入本品10mL,作为测定管;另一管加入标准亚硝酸盐溶液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作为标准管。
2) 向两管中都加入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与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
3) 比较两管的颜色,样品管不得比标准管更深。
(0.000 002%)3.5氨纯化水取两支50ml纳氏管,其中一管加入50ml本品,作为测定管;另一管加氯化氨溶液(浓度31.5μg/ml)1.5ml,加无氨水48ml,作为标准管。
注射用水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1.0目的该方案确认制定的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微生物实验室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的检验,方法能够提供一致、可信和准确的细菌内毒素检验结果。
2.0范围该方案适用于公司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验证。
3.0名词定义BET:细菌内毒素测试(Bacterial Endotoxins Test)EU:内毒素单位,1EU=1IUλ:鲎试剂标示灵敏度MVD:最大有效稀释倍数4.0描述4.1验证方法:中国药典<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4.2验证用注射用水:取注射用水检测点的新鲜注射用水;5.0接受标准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限度标准:<0.25EU/ml6.0验证内容6.1验证前的准备:6.1.1验证器具准备➢将内毒素反应试管及取样三角瓶放入铬酸洗液中充分浸泡,用自来水将残留洗液彻底洗净,再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晾干后放入不锈钢方盘或用锡箔纸包好后再放入不锈钢方盘内,置于干热灭菌烘箱。
➢将干热灭菌烘箱温度设定为250℃,灭菌时间设定为1h,开启灭菌程序,灭菌程序结束待灭菌烘箱温度降至室温。
6.1.2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对照品:设备:细菌内毒素检测仪、干热灭菌烘箱、医药冷藏箱试剂、对照品: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鲎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阳性及供试品阳性溶液的制备、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用于凝胶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6.2验证过程:6.2.1鲎试剂灵敏度复核鲎试剂灵敏度复核的目的不仅是考察鲎试剂的灵敏度是否准确,也是考察检验人员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及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实验室在使用一批新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前必须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6.2.1.1 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取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一支,加入1ml 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严,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min 。
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方案

**制药公司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方案目录一、概述二、验证范围与目的三、相关文件四、验证内容1.仪器、仪表的校正2.设计确认3.管道的安装确认4.注射用水储罐及管道的清洗确认。
5.注射用水储罐及管道的钝化确认。
6.注射用水输送管道的消毒确认7.运行确认8.水质监控及检验周期确实认9.注射用水储罐及管道消毒周期确实认10.管道保温循环效果验证五、偏差和漏项六、验证周期七、验证方案审批表**公司位号W-30401设备净重1850kg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方案一、概述:车间生产用注射用水由***制药机械设备公司制备供给,根本工艺流程是:纯化水→3µ 过滤柱过滤→纯化水贮罐→纯化水泵→多效蒸馏水机→注射水贮罐→泵→0.22µm 除菌过滤 →使用点→注射用水贮罐〔输送注射用水到使用点的管道承受双回路循环〕。
该系统包括蒸馏水机 1 台,纯化水贮罐 1 台,纯化水泵 1 台 ,冷却水泵 1 台,注射水贮罐 1 台,注射水泵 1 台,列管式换热器 2 台,0.22μm 30 寸过滤柱 3 只,0.22μm 疏水性的除菌通气呼吸器 2 个。
主要设备根本状况如下: 1、多效蒸馏水机 1 台设计压力 工作温度2、注射水贮罐 0.6 MPa <160℃工作压力厂家 0.3-0.55 MPa****制药机械设备公司位号 V-30403 材质不锈钢 SS316L公称容积 3000L厂家****制药机械设备公司 设计压力 0.30 MPa 最高工作压力 0.25 MPa 耐压试验压力0.38 MPa温度144℃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档案保存在质量部。
该制备系统 2023 年 月安装阅历证合格后投入使用,且进展过再验证,验证结果说明制水系统运行稳定,水的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质量标准,满足工艺需求。
车间干净室内的注射用水管道经重安装,本次验证在对制水局部和使用点进展性能确认前,对干净室内的注射用水管道进展材质和安装确实认。
制药用水微生物检查方法的验证

验证方法
菌液制备 50~100cfu/ml。 验证方法 试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释剂对照组。 结果判断 供试品组、对照组、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
均不低70% 。
25
验证方法 ⑴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 及下列要求进行。 ⑵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验证。 ⑶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 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7
细菌的繁殖 细菌(bacterium)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 特点是具有细胞壁、原始的核质,以二分裂方式 繁殖。
8
细菌的形态 ⒈细菌体积微小,是无色半透明的,用肉眼直接观
察难以看到,其结构和形状须经过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至上千倍才能观察。 ⒉一般以微米(µ m)作为测量单位。 ⒊在细菌学中,按其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弧菌 和螺杆菌。 ⒋经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可将细菌分成两大
15
霉菌菌落形态 16
霉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的形态 17
酵母菌显微镜下形态 18
微生物检查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 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 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检查方法 多用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涂抹法和 MPN 法。
19
检查方法的验证
22
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⒈供试品的组分
⒉环境影响 ⒊检验方法 ⒋检验条件
抑菌剂、增溶剂、乳化剂及抗氧化 剂,这 些组分在一定浓度下对微生 物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也可对污染菌 造成损伤。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及不同的存活状态 对环境的抗性是不同的。
如培养基的质量、检验人员的操作误 差等。
23
试验全方面验证 如试验环境,培养基,供试液的制备,灭菌方法等全部进 行验证。 当验证试验符合要求时,就可认为在该试验条件下该供试 品对微生物无抑菌作用或抑菌作用可忽略不计,供试品检 验结果可真实的体现。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文件编码: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目录1、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计划2、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小组3、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4、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培训记录5、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附属记录6、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报告7、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合格证书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计划根据我公司认证领导小组的要求及验证委员会的安排,对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具体安排如下:一、年月日—年月日,制定验证方案,由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小组组长负责起草。
二、年月日—年月日,验证方案讨论、修改、审批和培训。
三、年月日—年月日,验证工作实施。
四、年月日—年月日,根据验证情况与记录,书写验证报告。
五、年月日—年月日,验证报告审核批准,合格证发放。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小组组长:成员:一、目的《中华人民国药典》2010版二部规定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确认该方法适合于本公司注射用水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二、适用围本公司注射用水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
三、容1.概述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方法验证,已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
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
2.验证项目及认可标准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逐一进行验证,试验组的菌回收率不得低于70%(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
3.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4.验证方法与容4.1.验证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
4.2.验证试验分3组,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供试品组和对照组试验的菌回收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合格证书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计划
根据我公司认证领导小组的要求及验证委员会的安排,对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具体安排如下:
一、年月日—年月日,制定验证方案,由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小组组长负责起草。
二、年月日—年月日,验证方案讨论、修改、审批和培训。
b.取经24~25℃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改良马丁液体培养物1ml加入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c.取经24~25℃培养一周的黑曲霉菌斜面培养物,加3~5ml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垫有脱脂棉的漏斗(湿热灭菌)过滤,除去菌丝,收集孢子悬液至另一无菌试管内作为菌原液,取此孢子悬液1ml加到9ml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4.5.3.菌液计数(每种菌液至少接种2个平皿)
a.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各1ml分别接种至营养琼脂培养基,置30~35℃培养48小时计数;
b.取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1ml分别接种至玖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23~28℃培养72小时计数;
c.取白色念珠菌1ml接种至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置23~28℃培养72小时计数。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5.2.实施时间为:年月日—年月日。
四、附件及相关表格文件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验证报告
文件编码:
项目
姓名
签名
日期
起草
审核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年份
一、验证概述
为保证药品质量,根据本公司验证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及验证委员会的安排,对C/D生产线注射用水系统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1.验证组织与实施
本公司注射用水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
三、内容
1.概述
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方法验证,已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
2.验证项目及认可标准
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逐一进行验证,试验组的菌回收率不得低于70%(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
4.3.2.HPX-9272MBE型电热恒温培养箱(30~35℃)
4.3.3.单人净化工作台
4.3.4.MJ-160霉菌培养箱(23~28℃)
4.4.培养基
4.4.1.营养肉汤培养基
4.4.2.营养琼脂培养基
4.4.3.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4.4.4.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4.4.5.改良马丁培养基
3.验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4.验证方法与内容
4.1.验证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
4.2.验证试验分3组,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供试品组和对照组试验的菌回收率。
4.3.仪器设备
4.3.1.TMQ.R-3870型台式灭菌器
1.1.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部门
部门职责
责任人
工作划分
质量部
方案起草、实施、书写报告
操作实施
质量部
取样、检验、出报告
操作实施
验证
委员会
方案审定、批准、实施、发放验证合格证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1.2.本验证由质量部负责并由相关人员根据《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所规定的方法与步骤实施。
二、各项目验证结论
三、年月日—年月日,验证工作实施。
四、年月日—年月日,根据验证情况与记录,书写验证报告。
五、年月日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小组名单
组长:
成员:
一、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规定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确认该方法适合于本公司注射用水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二、适用范围
c.供试品对照组取注射用水100ml,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同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各制备2个平皿,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d.验证结果见验证记录。
5.组织实施
5.1.验证机构的组成
5.1.1.公司验证委员会,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4.5.验证过程与方法
4.5.1.取样:由质量部生测室检验人员负责取样。用灭菌好的锥形瓶取注射用水(注A-0、注A-7、注B-8、注B-0)取样点水样各1500ml,立即送质量部生测室检验。
4.5.2.菌液制备
a.取经35~36℃培养18~24小时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加入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6~10-7约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1.验证用培养基
名称
生产厂家
批号
配制批号
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改良马丁培养基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2.验证用菌株:来源于贵州省药品检验所
验证菌株
菌株代数
增菌培养基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小时)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菌
3.各取样点菌落计数回收率验证结果见下表
培养基)
1
2
平均值
黑曲霉
(玖瑰红钠琼脂
培养基)
1
2
平均值
白色念珠菌(酵母浸Fra bibliotek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1
2
平均值
结论:
试验人复核人
独立试验二:各试验组菌落计数(回收率%)取样点
试验日期年月日报告日期年月日
d.计数结果见验证记录
4.5.4.验证方法
a.试验组取注射用水100ml和50~100cfu试验菌,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薄膜过滤法测定其菌数,每片滤膜上的菌落数应不超过100cfu。
b.菌液组取50~100cfu试验菌,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菌落计数法测定其菌数。
独立试验一:各试验组菌落计数(回收率%)取样点
试验日期年月日报告日期年月日
验证菌株
平皿号
试验组
CFU∕100ml
菌液组
CFU/ml
供试品对照组
CFU∕100ml
试验组菌
回收率(%)
大肠埃希菌
(营养琼脂)
1
2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营养琼脂)
1
2
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营养琼脂)
1
2
平均值
白色念珠菌
(玖瑰红钠琼脂
5.1.2.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工作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实施,负责验证样品检测,完成各项记录,根据检验和确认结果进行评定、完成验证报告。
部门
部门职责
责任人
工作划分
质量部
方案起草、实施、书写报告
操作实施
质量部
取样、检验、出报告
操作实施
验证
委员会
方案审定、批准、实施、发放验证合格证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验证方案
文件编码:
项目
姓名
签名
日期
起草
审核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年份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目录
1、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计划
2、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小组名单
3、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4、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培训记录
5、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附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