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基本图形分析法证几何题

用基本图形分析法证几何题
用基本图形分析法证几何题

用基本图形分析法证几何题

—— 谢老师

无论多复杂的几何图形,拆散后都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利用基本图形的特性分析证明几何题就能起到化难为易、简明快捷的作用。下面略举几例:

基本图形一:角平分线+平行线 等腰三角形出现

例1、已知,如图,△ABC 中,∠B 的平分线与∠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M 。过M 的平行线分别交AB 、AC 与E 、F 。

求证:EF=BE ﹣CF

例2、如图,已知,△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M 是BC 边上的中点,MF ∥DA 交AB 和CA 的延长线于E 、F 。

求证:BE=CF=2

1

(AB+AC)

例3、已知,如图,□ABCD 中,AB >AD ,∠A 、∠D 的平分线交于E ,∠B 、∠C 的平分线交于F 。

求证:EF=AB ﹣AD

C

变式练习:

1、如图,已知,□ABCD 中,AD=2AB ,将AB 向两方分别延长至E 、F ,使AE=AB=BF ,

求证:CE ⊥DF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AD+BC ,E 是CD 中点。

求证:AE 、BE 分别是∠DAB 和∠ABC 的平分线

3、已知,(1) 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的中点,F 是CE 中点,

求证:∠BAF=2∠DAE

(2)、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中点,F 是CD 上的一点,且AF=FC+CB 。

求证:BE 平分∠CBF

C

E F

基本图形二: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垂线 等腰三角形出现

例4、如图,△ABC 中,BC=3AB ,BO 是角平分线,CD ⊥BO 交BO 的延长线于D 。 求证:DO=BO ,

变式练习

如图,已知,△ABC 中,∠A=90°,AB=AC ,BD 是角平分线,CE ⊥BD 于E 。 求证:BD=2CE

例5、如图,已知,△ABC 中,BD 、CE 是角平分线,AF ⊥CE 于F ,AG ⊥BD 于G 。 求证:(1)FG ∥BC ; (2)FG=2

1

(AB +AC ﹣BC)

C

变式练习

(1)如图,已知,BD 、CE 是△ABC 的∠B 、∠C 的外角平分线,AF ⊥BD 于F ,AG ⊥CE 于G ,

求证:(1)FG ∥BC ; (2)FG=

2

1

(AB +BC +AC)

(2)、如图,已知,△ABC 中,BE 、BF 分别是∠B 和∠B 的外角平分线,AG ⊥BF 于G ,AH ⊥BE 于H ,过G 、H 的直线分别交AB 、AC 于M 、N 。

求证(1)四边形AGBH 是矩形; (2)MN=2

1

BC

(3)、已知,如图,△ABC 中,∠ABC=2∠C ,AD 是角平分线,E 是BC 的中点,EF ⊥AD 交AD 、AB 的延长线于F 、G 。

求证:BD=2BG

C

A

G

基本图形三:用平行线证比例线段

例7、如图,已知,C 、D 、E 、F 是∠AOB 的两边上的四点,且OC ∶OD=CE :DF , CE 、DF 的延长线交于G 。

求证:GE=GF

例8、如图,△ABC 中,直线MN 分别交边AB 、AC 于F 、E ,交BC 的延长线于D ,

求证:BF AF ·CD BD ·AE

CE

=1

例9、已知,△ABC 中,D 是AC 边上的一点,CD AD =2

1

,E 是B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交BC 于F 。

求证:

3

1

CF BF

O G

A

N

C

变式练习

1、已知,△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3

2

,43AE CE BD AD =,DE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F 。

求证:

10

7

=DF EF

2、如图,已知,△ABC 中,D 是BC 中点,E 是AD 上的任意一点,CE 的延长线交

AB 于F 。求证:

BF

AF

DE AE 2=

3、已知,PA 与⊙O 相切于A ,割线PBC 过O 且与⊙O 相交于B 、C ,AD ⊥BC 。 求证:CD

OB

PC PO =

D A

C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从下列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可以看成圆柱的是( ) 2.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 A.球 B.圆柱 C.圆锥 D.圆 3.下列图形属于棱柱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将下列几何体分类: 其中柱体有,锥体有,球体有(填序号). 5.如图所示是用简单的平面图形画出三位携手同行的好朋友,请你仔细观察,图中共有三角形个,圆

个. 6.把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圆柱四棱锥正方体三角形圆

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 图 1.如图所示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 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 ) 2.下列常见的几何图形中,从侧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一个 三角形的是( ) 3.如图所示是由三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 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可以是( ) 4.下面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5.如图所示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其中每个面上都有 一个数字,则在原正方体中,与数字6相对的数字是( ) A.1 B.4 C.5 D.2 6.指出下列图形分别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 将对应的

几何体名称写在下方的横线上).

4.1.2 点、线、面、体 1.围成圆柱的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汽车的雨刷把玻璃上的雨水刷干净所属的实际应用是(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帮我们更快地掌握新知识. (1)飞机穿过云朵后留下痕迹表明; (2)用棉线“切”豆腐表明; (3)旋转壹元硬币时看到“小球”表明. 4.图中的立体图形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的?请用线连起来. 5.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还是曲面?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测试题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命题人:赵秀珍 审核人:朱亚男 NO:15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 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 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图形中是圆柱的是( ) A B C D 4.下列平面图形不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5、A 、B 是平面上的两个点,AB=15cm ,P 为平面上一点,若PA+PB=30cm ,则P 点( ) A.只能在直线AB 外 B.只能在直线AB 上 C.不能在直线AB 上 D.不能在线段AB 上 6、从高密开往济南的特快列车,途中要停靠两个站点如果任意两站间的票价都不同,不同的票价有( ) A.14种 B.6种 C.10种 D.12种

7、已知线段AB ,画出它的中点C ,再画出BC 的中点D ,再画出AD 的中点E ,再画出AE 的中点F ,那么AF 等于AB 的( ) A.41 B.83 C .81 D.163 8、设a 是有理数,则|a|-a 的值为( ) A.可以是负数 B.不可能是负数 C.必是正数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二、填空题:(每题3分) 9、下列图形中属于棱柱的有 (1) (2) (3) (4) (5) (6) 10 .观察图中的立体图形,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_____ 11、在任一直线上有n 个点,则这条直线上有 条线段。 12 、 A,B,C,D 是直线l 上顺 次的四点,且 线段AC=5cm,线段BD=4cm,则线 段AB-CD= 。 13、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先在两端各固定一点,中间拉紧一条细线,然后沿着细线砌墙就 能砌直。运用的数学原理: 三、解答题: 14、如图,平面内的线段AB,BC,CD,DA 首尾相接,按照下列要求画图:(10分) (1)连接AC ,BD 相交于点O A (2)分别延长线段AD ,BC 相交于点P D (3)分别延长线段AB , DC 相交于点Q C B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如图,该几何体主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左视图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俯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三种视图面积最小的是左视图, 故选C.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B.(0,1)C.(0,2)D.(0,3) 【答案】D 【解析】 【详解】 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 ′点坐标为:(-3,0),则OB′=3 过点A 作AE 垂直x 轴,则AE=4,OE=1 则B′E=4,即B′E=AE ,∴∠EB ′A=∠B ′AE , ∵C ′O ∥AE , ∴∠B ′C ′O=∠B ′AE , ∴∠B ′C ′O=∠EB ′A ∴B ′O=C ′O=3, ∴点C ′的坐标是(0,3),此时△ABC 的周长最小. 故选D .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完整版)基本平面图形——练习题

C D B E A O C A D B C N M B A 21 E O D C B A 图(6)D ' B ' A O C G D B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一、1. 1.46°= ° ′ ″. 28°7′12″= °. 2. 如图,已知OE 平分∠AOB ,OD 平分∠BOC ,∠AOB 为直角, ∠EOD=70°,则∠BOC 的度数为 . 3. 如图,直线上四点A 、B 、C 、D,看图填空: ①AC=______+BC;②CD=AD —_______;③AC+BD —BC=_______. 4、如图,由泰山到青岛的某一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泰山—济南—淄博—潍坊—青岛,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______. 5.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就可能绕着钉子 ,原因是 ; 当用两个钉子把木条钉在墙上时,木条就被固定住,其依据是 . 6.如图,AB 的长为m ,BC 的长为n ,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则MN= 7、如图(6),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那样折叠后,B 、D 两点落在B ′、D ′点处, 若得∠AOB ′=700, 则∠B ′OG 的度数为 。 8、如上右图,是一副三角板重叠而成的图形,则∠AOD+∠BOC=_____________. 9.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COE 是直角,∠1=57°,则∠2= 10. 一个人从A 点出发向北偏东65°的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的度数是 二、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a 、b 经过点M B. 直线A 、 B 相交于点 C C. 直线A 、B 相交于点m D. 直线AB,C D 相交于点m 11. 一轮船航行到B 处测得的小岛A 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从A 处观测此时B 处的方向 为( ) A.北偏东30° B.北偏东60° C.南偏西30° D.南偏西60° 12、在时刻8:32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所成的夹角是( )

(完整)六年级几何图形练习题

六年级几何图形练习题 1、下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5、在半径为10厘米,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分别以两条半径的中点E和F为圆心,以 扇形半径之半为半径,画两个半圆交于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如下图)。 6、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7、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8、下图,直径AB=20厘米,阴影Ⅰ的面积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求BC的长。 9、如下图,四个圆的直径均为4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10、下图中各小圆的半径为1,求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已知右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2、下图的中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以圆弧为分界线的Ⅰ、Ⅱ两部的面积的差是多少平方厘米?( =3.14) 12、如下图,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下图,O为圆心CO垂直于AB,三角形ABC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以C为圆 心,CA为半径画弧将圆分成两部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如下图扇形的半径OA=OB=6厘米。角AOB等于45°,AC垂直OB于C点,那么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14) 15、求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 16、下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

18、把一块1.35公顷的长方形田地划分成两部分(如下图),其中三角形田地比梯形田地少0.81公顷,三角形的底是60米。这块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9、如下图,半圆的直径是10厘米,阴影部分甲比乙的面积少1.25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的边OA的长。 20、如下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B边上的高是4.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1、如下图,把一个圆剪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3.12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解析

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叠在一起,DOB ∠与DOA ∠的比是2:11,则BOC ∠的度数为( ) A .45? B .60? C .70? D .4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DOB=2x ,则∠DOA=11x ,可推导得到∠AOB=9x=90°,从而得到角度大小 【详解】 ∵∠DOB 与∠DOA 的比是2:11 ∴设∠DOB=2x ,则∠DOA=11x ∴∠AOB=9x ∵∠AOB=90° ∴x=10° ∴∠BOD=20° ∴∠COB=7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推导,解题关键是引入方程思想,将角度推导转化为计算的过程,以便简化推导 2.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射线OM 平分∠AOC ,若∠AOC =76°,则∠BOM 等于( ) A .38° B .104° C .142° D .144° 【答案】C 【解析】 ∵∠AOC =76°,射线OM 平分∠AOC ,

∴∠AOM=12∠AOC=12 ×76°=38°, ∴∠BOM=180°?∠AOM=180°?38°=14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3.∠1与∠2互余,∠1与∠3互补,若∠3=125°,则∠2=( ) A .35° B .45° C .55° D .6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1+∠3=180°,∠3=125°,则∠1=55°,∵∠1+∠2=90°,则∠2=35°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余角、补角的计算. 4.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点作答. 【详解】 A 、是三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B 、两底在同一侧,也不符合题意; C 、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 D 、是四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 5.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 余角与补角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互为余角,什么叫互为补角) 1.★若∠α=79°25′,则∠α的补角就是() A. 100°35′ B. 11°35′ C. 100°75′ D. 101°45′ 2 ★已知∠α与∠β互余,若∠α=43°26′,则∠β的度数就是() A. 56°34′ B. 47°34′ C. 136°34′ D. 46°34′ 3 ★已知α=25°53′,则α的余角与补角各就是 4★★已知 ∠1=30°21’,则∠1的余角的补角的度数就是() 知识点二从正面、上面、左面瞧立体图形 1★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瞧到的立体图的形状 2★从正面、上面、左面瞧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就是() A.从正面、上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左面瞧得到的就是圆 B.从正面、左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上面瞧得到的就是圆 C.从正面、左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上面瞧得到的就是圆与圆心 D.从正面、上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左面瞧得到的就是圆与圆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瞧都就是圆的几何体就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4★★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瞧到的平面图形 如右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就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5★★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瞧都就是长方形的就是() 6★★从正面、左面、上面瞧四棱锥,得到的3个图形就是() ABC 7★★★如下图,就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瞧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A.这就是一个棱锥 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 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如图就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体的数 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瞧该几何体的图形就是() 1

几何图形初步基础练习题

图形认识初步基础练习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直线AB与直线BA不是同一条直线();②用刻度尺量出直线AB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且可以用直线上任意两个字母来表示();④线段AB中间的点叫做线段AB的中点(); ⑤取线段AB的中点M,则AB-AM=BM();⑥连接两点间的直线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⑦一条射线上只有一个点,一条线段上有两个点() 二填空题 1.已知点A、B、C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8,BC=5,则线段AC为_______ 2.如图,线段AC∶CD∶DB=3∶4∶5,M,N分别是CD,AB的中点,且MN=2cm,则AB的长为________ 3.如图,四点A、B、C、D在一直线上,则图中有______条线段,有_______条射线;若AC=12cm,BD=8cm,且AD=3BC,则AB=______,BC=______,CD=_ ___ 4.已知点A、B、C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8,BC=5,则线段AC=_________ 5.如图,若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DA=6,DB=4,则CD=_____ 6.C为线段AB上的一点,点D为CB的中点,若AD=4,则AC+AB的长为________ 7.把一条长24cm的线段分成三段,使中间一段的长为6cm,则第一段与第三段中点的距离为________ 8.如图,点C在线段AB上,E是AC的中点,D是BC的中点,若ED=6,则AB的长为________ 9.如图,已知∠AOB=2∠BOC,且OA⊥OC,则∠AOB=_________0 10.如图,已知OE⊥OF直线AB经过点O,则∠BOF—∠AOE=__________若∠AOF=2∠AOE,则∠BOF=___________ 11.如图,OC平分∠AOB,∠BOC=20°,则∠AOB=_______ 12.如图,点C是∠AOB的边OA上一点,D、E是OB上两点,则图中共有_______条线段,________条射线, ________个小于平角的角 13.如图,∠AOB=600,OD 、OE分别平分∠BOC、∠AOC,那么∠EOD=0 14.已知有共公顶点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1200,∠BOC=300,则∠AOC=_________ 15.2点30分时,时钟与分钟所成的角为度 16.40038′14′′的余角是,106024′48′′的补角是 17.一个角为n0(n<90),则它的余角为,补角为 18.∠α和∠β都是∠AOB的补角,则∠α∠β; 19.如果∠1+∠2=900,∠1+∠3=900,则∠2与∠3的关系是,理由是 20.102°43′32″+77°16′28″=_____ ___;98°12′25″÷5=___ __ 三选择题 1.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差为35°,则较大角的补角是() A.117.5° B.11 2.5° C.125° D.127.5° 2.如图,∠AOE=∠BOC,OD平分∠COE,那么图中除∠AOE=∠BOC外,相等的角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3.如图,由A到B的方向是() A.南偏东30° B.南偏东60° 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4.某测绘装置上一枚指针原来指向南偏西550,把这枚指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0,则结果指针的指向() A.南偏东35° B.北偏西35° C.南偏东25° D.北偏西25° 5.甲看乙的方向为南偏西25°,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A.北偏东75° B.南偏东75° C.北偏东25° D.北偏西25°

初一上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B. 延长线段AB 和延长线段BA 的含义是相同的 C. 延长直线AB D.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 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AOB 是同一个角 B.B. ∠AOC 也可用∠O 来表示 C. 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 ∠BOC D. ∠ 与∠BOC 是同一个角 3.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 A. 南偏东60° B.南偏西60° C. 南偏西30° D.南偏东30 ° 4.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5.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 6.一个角的度数为54°11′23〞,则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35°48′37〞, 125°48 ′37〞 B. 35°48′37〞, 144°11′23〞 C. 36°11′23〞, 125°48′37〞 D. 36°11′23〞, 144°11′23〞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如图,从学校A 到书店B 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得到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 β1O C B A (第2题) (第4题) (A ) (B ) (C ) (D ) (第5题) (A ) (B ) (C ) (D ) (第7题)

8.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l 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 . 9. 如图,以图中的A ,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10.如图所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B=128°,那么∠BOC=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如图,若CB=4㎝,DB=7㎝,且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DC 和AB 的长度. 12.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1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1=40°,求∠2与∠3的度数. 14.虚线对折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请你画出打开后的几何图形. E D C B A D C O B A D C B A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4题) ① ② ③

七年级基本平面图形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基本平面图形 选择题(共9小题) 1. (2005.)由河源到广州的某一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那么要为 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A. 3 种 B. 4 种 C. 6 种 D. 12 种 2. (2003?)经过A、 B、C三点的任意两点,可以画出的直线数为() A. 1 或2 B. 1 或3 C. 2 或 3 D. 1 或 2 或3 3. (2003?黄冈)某公司员工分别住在A、B、C三个住宅区,A区有30人,B区有15人,C 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公司的接送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要 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总和最少,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在() f 100米---------- ?米 4 --------------- A区8区C区 A. A区 B. B区 C. C区 D.不确定 ) 4. (2002>) 已知,P是线段AB上-点,且菁嘴等于( A. 7 B. 5 C. 2 D. 5 5277 5. 如图,在数轴上有A、B、C、D、E五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 AB=2BC=3CD=4DE, 若A、E两点表示的数的分别为-13和12,那么,该数轴上上述五个点所表示的整数中,离线段AE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 ------- ? ----------------------- ?------------- ?---------- . ----- ?------------------------------- A A B C D Z A. - 2 B. - 1 C. 0 D. 2 6. 在同一面内,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公共点数个数可能有() A.。个、1个或2个 B. 0个、2个或3个 C. 0个、1个、2个或3个 D. 1个或3个 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学有以下说法: 甲说:“直线BC不过点A”; 乙说:"点A在直线CD外”: 丙说:"D在射线CB的反向延长线上”; 丁说:“A, B, C, D两两连接,有5条线段”; 戊说:“射线AD与射线CD不相交”. 其中说明正确的有()

几何图形初步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38°,则∠2的度数是() A.20°B.22°C.28°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解:过C作CD∥直线m, ∵∠ABC=30°,∠BAC=90°, ∴∠ACB=60°, ∵直线m∥n, ∴CD∥直线m∥直线n, ∴∠1=∠ACD,∠2=∠BCD, ∵∠1=38°, ∴∠ACD=38°, ∴∠2=∠BCD=60°﹣38°=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计算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B.(0,1)C.(0,2)D.(0,3) 【答案】D 【解析】 【详解】 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点坐标为:(-3,0),则OB′=3 过点A作AE垂直x轴,则AE=4,OE=1 则B′E=4,即B′E=AE,∴∠EB′A=∠B′AE, ∵C′O∥AE, ∴∠B′C′O=∠B′AE, ∴∠B′C′O=∠EB′A ∴B′O=C′O=3, ∴点C′的坐标是(0,3),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故选D.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3.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北偏西43?B.北偏西90?C.北偏东47?D.北偏西47?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含解析(1)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含解析(1)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38°,则∠2的度数是() A.20°B.22°C.28°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解:过C作CD∥直线m, ∵∠ABC=30°,∠BAC=90°, ∴∠ACB=60°, ∵直线m∥n, ∴CD∥直线m∥直线n, ∴∠1=∠ACD,∠2=∠BCD, ∵∠1=38°, ∴∠ACD=38°, ∴∠2=∠BCD=60°﹣38°=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计算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视图),这个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哪个平面图形?()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视图可判断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再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根据三视图可判断这个几何体是圆柱;D选项平面图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折叠后,能围成的几何体是圆柱.A选项平面图折叠后是一个圆锥;B选项平面图折叠后是一个正方体;C选项平面图折叠后是一个三棱柱.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及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熟记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AOC=76°,则∠BOM等于() A.38°B.104°C.142°D.144° 【答案】C 【解析】 ∵∠AOC=76°,射线OM平分∠AOC, ∴∠AOM=1 2 ∠AOC= 1 2 ×76°=38°, ∴∠BOM=180°?∠AOM=180°?38°=14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4.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DFE=90°,∠A=45°,∠E=60°,点F在CB的延长

2020年初一上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B. 延长线段AB和延长线段BA的含义是相同的 C. 延长直线AB D.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 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与∠AOB是同一个角 B.B. ∠AOC也可用∠O来表示 C. 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 ∠BOC D. ∠ 与∠BOC是同一个角 3.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A. 南偏东60° B.南偏西60° C. 南偏西30° D.南偏东30 ° 4.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 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5.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6.一个角的度数为54°11′23〞,则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分别为(). A. 35°48′37〞, 125°48′37〞 B. 35°48′37〞,144°11′23〞 β 1 O C B A (第2题) (A)(B)(C)(D)(第5题)(A)(B)(C)(D)

C. 36°11′23〞, 125°48′37〞 D. 36°11′23〞, 144°11′23〞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如图,从学校A 到书店B 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得到这个结论的根据 8.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l 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 是 . 9.如图,以图中的A ,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10.如图所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B=128°,那么∠ BOC=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如图,若CB=4㎝,DB=7㎝,且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DC 和AB 的长度. 12.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1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1=40°,求∠ 2与∠3的度数. E D C B A D C O B A D C B A 321E D C O B A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AC ∥BD ,AO 、BO 分别是∠BAC 、∠ABD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AO 与∠CAO 相等 B .∠BA C 与∠AB D 互补 C .∠BAO 与∠ABO 互余 D .∠ABO 与∠DBO 不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已知AC//BD,根据平行线的的性质可得∠BAC+∠ABD=180°,选项B 正确; 因AO 、BO 分别是∠BAC 、∠ABD 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O=∠CAO, ∠ABO=∠DBO,选项A 正确,选项D 不正确;由∠BAC+∠ABD=180°,∠BAO=∠CAO, ∠ABO=∠DBO 即可得∠BAO+∠ABO=90°,选项A 正确,故选D. 2.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点作答. 【详解】 A 、是三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B 、两底在同一侧,也不符合题意; C 、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 D 、是四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 3.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

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 A .重心 B .内心 C .外心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P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 【详解】 连接BP 、BE , ∵AB=AC ,BD=BC , ∴AD ⊥BC , ∴PB=PC , ∴PC+PE=PB+PE , ∵PB PE BE +≥, ∴当B 、P 、E 共线时,PC+PE 的值最小,此时BE 是△ABC 的中线, ∵AD 也是中线, ∴点P 是△ABC 的重心,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中最短路径问题,三角形的重心定义. 4.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图中六个正方形内分别标有“新”、“时”、“代”、“去”、“奋”、“斗”、六个字,将其围成一个正方体后,则与“奋”相对的字是( ) A .斗 B .新 C .时 D .代

几何图形练习题

几何图形练习题(一) (运用平移、翻折与旋转不、割补等法求面积类)1、下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5、在半径为10厘米,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分别以两条半径的中点E和F为圆心,以 扇形半径之半为半径,画两个半圆交于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如下图)。 6、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7、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8、下图,直径AB=20厘米,阴影Ⅰ的面积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求BC的长。 9、如下图,四个圆的直径均为4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10、下图中各小圆的半径为1,求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已知右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2、下图的中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以圆弧为分界线的Ⅰ、Ⅱ两部的面积的差是多少平

方厘米?( =3.14) 12、如下图,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下图,O为圆心CO垂直于AB,三角形ABC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以C为圆 心,CA为半径画弧将圆分成两部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如下图扇形的半径OA=OB=6厘米。角AOB等于45°,AC垂直OB于C点,那么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3.14) 15、下图中,图①是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半圆,AB是直径,让A点不动,整个半圆逆 时针旋转60°角,此时B 点移动到B′(如图②)。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3.14) 16、求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 19、如下图,半圆的直径是10厘米,阴影部分甲比乙的面积少1.25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的边OA的长。

几何图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 15? 65? 东(5) B A O 北西南几何图形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82°32′5″+______=180°. 2.如图(1),线段AD 上有两点B 、C,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 (2) C B A O E D 43 2 1 (3) C B A O E D (4) C B A O E D 3.一个角是它补角的一半,则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 4.线段AB=8cm,CJ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BC=5cm,则AC=________. 5.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COD,则∠BOD 的余角______, ∠COE 的补角是_______,∠AOC 的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AOE=90°,从给出的A 、B 、C 三 个答案中选择适当答案填空. (1)∠1与∠2的关系是( ) (2)∠3与∠4的关系是( ) (3)∠3与∠2的关系是( ) (4)∠2与∠4的关系是( ) A.互为补角 B.互为余角 C.即不互补又不互余 7.如图(4),∠AOD=90°,∠COE=90°,则图中相等的锐角有_____对. 8.如图(5)所示,射线OA 表示_____________方向,射线OB 表示______________方向. 9.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交点个数最多有_______个. 10.38°41′的角的余角等于________,123°59′的角的补角等于________. 11.如果∠1的补角是∠2,且∠1>∠2,那么∠2的余角是________(用含∠1 的式子表示). 12.如果∠α与∠β互补,且∠α:∠β=5:4,那么,∠α=_______,∠β=_________. 13. 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 .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 二、选择题: 1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三个正方形A 、B 、C 中分别填入适当的 数,使得它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 、B 、C 、中的三个数依次是 ( ) A 、1、-3、0 B 、0、-3、1 C 、-3、0、1 D 、-3、1、0

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4OD =,则ABC ?的面积是( ) A .25米 B .84米 C .42米 D .21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点O 到AB 、AC 、BC 的距离为4,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连接OA ∵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4OD = ∴点O 到AB 、AC 、BC 的距离为4 ∴ABC AOC OBC ABO S S S S =++△△△△ ()142 AB BC AC =??++ 14212 =?? 42=(米) 故答案为: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一个正六棱柱的表面展开后恰好放入一个矩形内,把其中一部分图形挪动了位置,发现矩形的长留出5cm ,宽留出1,cm 则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 ) A .210824(3) cm - B .()2108123cm - C .()254243cm - D .()254123cm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分别表示出挪动前后所在矩形的长与宽,由题意列出方程求出a =2,h =9?23,再根据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求解. 【详解】 解: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 如图,正六边形边长AB =acm 时,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BAD =30°, ∴BD =12a cm ,AD =32 a cm , ∴AC =2AD =3a cm , ∴挪动前所在矩形的长为(2h +3a )cm ,宽为(4a +12 a )cm , 挪动后所在矩形的长为(h +2a 3a )cm ,宽为4acm , 由题意得:(2h +3)?(h +2a 3a )=5,(4a + 12a )?4a =1, ∴a =2,h =9?23 ∴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6×2×(9?232108(3) cm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正六棱柱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求出

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D C B A B A 第1题图会社谐和设 建 D C B A β β βα α α 第3题图 1.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有“建”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 A.和 B.谐 C.社 D.会 2.下面左边是用八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 的几何体,从上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图是( ) A B C D 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4.如图,对于直线AB ,线段CD ,射线EF ,其中能相交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 B.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 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D.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 6.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摆放方式中∠α 与∠β 互余的是( ) 7.点E 在线段CD 上,下面四个等式①CE =DE ;②DE =2 1 CD ;③CD =2CE ; ④CD = 2 1 DE.其中能表示E 是线段CD 中点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

1乙甲 N M P D C B A B ()D C A D C B A 第9题图B A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9.如图是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AB =4,则该正方体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 D. 4 10.用度、分、秒表示91.34°为( ) A. 91°20/24// B. 91°34/ C. 91°20/4// D. 91°3/4//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OB =2∠AOC ,则OC 平分∠AOB B.延长∠AOB 的平分线OC C.若射线OC 、OD 三等份∠AOB ,则∠AOC =∠DOC D.若OC 平分∠AOB ,则∠AOC =∠BOC 12.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 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 两人做法如下: 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 折叠,使B 点落在D 点上,则∠1=45°; 乙:将纸片沿AM 、AN 折叠,分别使B 、D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一点P , 则∠MAN =45° 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对 B.甲对乙错 C.甲错乙对 D.甲乙都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下列各图形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14.已知M 、N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C 是BN 的中点,CM =6cm ,则AB = cm. 15.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D 为AB 的中点,若BD =3cm ,则AC 的长为 cm. 16.若时针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则时针转过 度,分针转过 度. 17.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18.如图,已知点O 是直线AD 上的点,∠AOB 、∠BOC 、∠COD 三个角从小到大依 次相差25°,则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果α∠和β∠互余,下列表β∠的补角的式子中:①180°-β∠,②90°+α∠,③2α∠+β∠,④2β∠+α∠,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β的补角=180°﹣∠β,故①正确; ∵∠α和∠β互余,∴∠β=90°-∠α,∴∠β的补角=180°﹣∠β=180°﹣(90°-∠α)=90°+α∠,故②正确; ∵∠α和∠β互余,∠α+∠β=90°,∴∠β的补角=180°﹣∠β=2(∠α+∠β)﹣∠β=2∠α+∠β,故③正确; ∵∠α+∠β=90°,∴2∠β+∠α=90°+∠β,不是∠β的补角,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互补的两角之和为180°. 2.如图,一个正六棱柱的表面展开后恰好放入一个矩形内,把其中一部分图形挪动了位置,发现矩形的长留出5cm ,宽留出1,cm 则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 ) A .210824(3) cm - B .(2108123cm - C .(254243cm - D .(254123cm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分别表示出挪动前后所在矩形的长与宽,由题意列出方程求出a =2,h =9?36ah 求解. 【详解】

解: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 如图,正六边形边长AB =acm 时,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BAD =30°, ∴BD =12a cm ,AD =32 a cm , ∴AC =2AD =3a cm , ∴挪动前所在矩形的长为(2h +23a )cm ,宽为(4a +12 a )cm , 挪动后所在矩形的长为(h +2a +3a )cm ,宽为4acm , 由题意得:(2h +23a )?(h +2a +3a )=5,(4a + 12a )?4a =1, ∴a =2,h =9?23, ∴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6×2×(9?23)=210824(3) cm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正六棱柱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求出正六棱柱的高与底面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A 、B 、D 经过折叠后,下边没有面,所以不可以围成正方体,C 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时牢记正方体无盖展开图的各种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