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乱象凸显制度弊端

合集下载

是否应该废除选举制度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选举制度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选举制度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选举制度。

首先,选举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选举过程中的贿选、拉票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平性和民主性。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选举制度是一种民主的制度,但是它也容易被滥用。

”这说明选举制度存在滥用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废除。

其次,选举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和权力集中。

一些政客为了获得选民的支持,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不仅损害了政治的清廉性,也导致了政治权力的过度集中。

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曾说,“选举制度是权力的工具,而不是人民的工具。

”这说明选举制度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因此应该废除。

最后,选举制度导致了政治分裂和对立。

在选举过程中,政党之间为了争夺选票会采取激烈的竞争手段,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过,“选举制度导致了政治的对立和分裂,这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

”这说明选举制度会导致政治的对立和分裂,因此应该废除。

综上所述,选举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包括贿选、政治腐败和对立等,因此应该废除选举制度,寻找更加合理的民主决策机制。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选举制度。

首先,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它能够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选举制度是人民的一种权利,它能够保障人民的政治参与权。

”这说明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应该得到保护而不是废除。

其次,选举制度能够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过渡。

通过选举,政府领导人可以在不产生暴力冲突的情况下进行交替,保持政治的稳定和和平。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说,“选举制度是政治权力的和平过渡方式,它能够保证政权的稳定。

”这说明选举制度能够实现政权的和平过渡,因此不应该废除。

最后,选举制度能够实现政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通过选举,不同政党和派别可以参与政治决策,保障了政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美国政治学家杜威曾说,“选举制度是政治多元化的基础,它能够保障不同政治力量的参与。

”这说明选举制度能够实现政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因此不应该废除。

越选举越分裂?美式民主遇到了怎样的发展难题?

越选举越分裂?美式民主遇到了怎样的发展难题?

越选举越分裂?美式民主遇到了怎样的发展难题?
美国的民主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英式共和国逐渐走向
现今的美式民主制。

但是,由于美国的政治制度以一个联邦制国家的设定
为基础,因此在其选举制度下,由于地区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以
及不同的政治立场等多种因素,选举出来的结果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裂。

而这个分裂的结果也导致了美国社会出现了左右面对的政治对立局面,以
及各种争议观点的阵营互相厮杀,极大地降低了美国政府的执行实力和运
行效率,从而也引发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难题。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弊病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弊病
戴孟德指出,选举人团制度并未过时, 反而是在 200 年间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表现 出动态的适应性,通过调整自身来应对美国 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新特征。至于说 它不民主,更是用词不当。
再者,“少数票总统”现象所反映的选 民票与选举人票之间的矛盾,在任何分区选 举制度中都难以避免。
此外,戴孟德还指出,在“赢者通吃” 原则下,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的少数党没有 机 会,因 为 选 民 多 倾 向 于 投 票 给 可 能 获 胜 者。一旦废除此原则,少数党就可能通过联 合而赢得较多选票,成为一支强大力量。在 这种情况下,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少数党是否 可能获胜,而是在于,它将可能影响美国的 整个宪政结构,使美国政党制度从两党制转 向多党制。
62 先锋视角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弊病
刘晨光
在 220 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美国选举 人团制度离其创设本意渐行渐远。它对美 国政治发展助益良多,其弊病却也越发彰 显。事实上,美国社会一直存在要求改革 乃至废除此制度的呼声。那么,选举人团 制度到底有何主要弊病?如何偏离其创设 本意?为何改革之声一直不断却无法根本 更张?
原则进行分配,总统选举中的各州选举人团 票数也是本州在参众两院的议席之和。相对 而言,大州在众议院中较占优势,小州在参 议院中较占优势。特别由于美国宪法规定, 宪法修正案的提出,需要获得国会两院 2/3 人数或各州 2/3 州议会同意,倘若没有参议 院或小州的支持,像废除选举人团制度这样 的宪法修正案根本不可能提出,而小州及其 占优势的参议院,当然也不会赞同废除对自 身较为有利的选举人团制度。
为何选举人团制度如此难以废除呢?首 先,相比人口众多的大州,小州无疑更支持 现行选举人团制度,因为依据选举人票而非 选民票多少来决定总统人选,使小州相对获 得更大权重。历来当选的“少数票总统”,都 离不开小州的支持。故而在竞选中,两党候 选人固然都积极争取大州选票,但对关键的 小州仍丝毫不敢怠慢。

从总统选举看美国政治制度-大选背后-深挖细品

从总统选举看美国政治制度-大选背后-深挖细品

从总统选举看美国政治制度摘要美国总统选举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虽然美国的选举制度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典范,但是依然存在着弊端,卑劣消极的选举、金钱政治,大选过程常常被公众左右,传媒选举人团制度和胜者全得使公平投票的原则无法实现。

美国的选举制度体现了美国联邦制的要求,是政党政治和总统选举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关键词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制度一、引言四年一届的美国大选总是如期而至, 在美国历史上, 无论内战还是外战都没有阻止或中断美国周期性的、定期的选举, 这反映了美国政治文化中忠于宪法、重视程序、相信制度的传统。

选举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有深刻的美国特色。

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三大支柱。

总统选举则被看成是其民主最重要、最直接的标志。

历来研究美国政治制度史的著作在谈及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时, 都指出美国总统选举制度会导致总统选举的种种非民主后果,这是由于美国总统选举中采用“选举人团制”、“相对多数票当选制”和“赢者全得制”所致。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 为什么以民主典范自居的美国会设计一种在实践中可能导致非民主后果的总统选举制度, 并令其长期存在而不加以修正?二、美国的选举制度现代选举制度, 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已经发展到高度完善和成熟的阶段。

就法律规定和程序安排而言, 美国等国家的选举制度可以称得上是典范。

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

总统选举的程序与过程极为错综复杂,包括预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预选通常在大选年的2月份开始进行,6月份结束。

在这一阶段,民主、共和两党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在各州进行预选,也是在民主、共和这两个大党内部,为各自党的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作准备的阶段。

接着是两党在7、8月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各州代表投票,选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然后通过由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并制定正式的竞选纲领。

从美国大选看美式民主的虚伪性

从美国大选看美式民主的虚伪性

从美国大选看美式民主的虚伪性【摘要】美国大选引发了对美式民主的思考,民主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选举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政治宣传的虚假性,以及利益集团对选举结果的影响,使得选举结果与民意脱节。

选民参与度的下降趋势更加凸显了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性。

这些问题不可忽视,需要引发我们反思并改进民主制度。

美国民主的虚伪性需要被认真对待,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完善,才能让民主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关键词】关键词:美国大选,美式民主,虚伪性,不公平竞争,政治宣传,利益集团,民意脱节,选民参与度,反思,改进民主制度1. 引言1.1 美国大选引发的思考美国大选是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政治事件之一,每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都会牵动全球的目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美式民主的虚伪性产生了新的思考。

在这次选举中,一些情况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选举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现象频频出现,一些政客通过操纵选举规则或利用权力资源来获取不正当竞选优势。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选举的公正性和民主性,让选民对整个政治体系产生怀疑。

政治宣传的虚假性也成为了美国大选的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候选人和政治团体通过夸大事实、散布谣言和歪曲对手的政策来影响选民的选择,从而扭曲了选举的本质。

利益集团对选举结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们通过捐款和游说来左右政治决策,使选举结果更加偏离民意。

这些问题使得选举结果与民意产生脱节,让选民感到自己的声音无法被真正听取。

与此选民参与度的下降趋势也体现出美式民主面临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美式民主的虚伪性,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

我们应当反思并致力于改进民主制度,让民主不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真正体现人民意愿的政治制度。

1.2 民主制度的理想与现实民主制度的理想是一个充满公平、平等和自由的政治体系,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参与政治决策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实现真正的民意统治。

理想中的民主制度应当是一个开放、透明和高效的机制,能够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实现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对美国选举制度的看法

对美国选举制度的看法

对美国选举制度的看法美国选举制度是一种值得称赞的机制,它赋予了公民选择和决定领导者的权利。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美国选举制度强调人民的选举权利,确保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发言权。

通过选举,公民可以选择他们所信任的领导者,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意愿。

这种制度激励了公众参与政治事务,并通过选举结果反映了人民的意愿。

这种包容性的选举制度有助于维护公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其次,美国选举制度采用二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

这种制度设立了明确的政治竞争框架,确保选举结果能够稳定并有实用性。

两个主要政党之间的竞争带来了不同观点的辩论和讨论,这有助于广泛了解各种政策和问题。

此外,两个主要政党对选民的政策承诺负责,因为选民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支持。

然而,美国选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选举过程过于冗长,从初选到选举日需要数月时间。

这种长时间的选举过程容易使选民疲惫和失去兴趣。

此外,由于选举时间较长,竞选期间可能出现不断攻击对手和政治抹黑的战术,而非真正关注政策和问题。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选民对政治过程的失望和怀疑。

其次,美国选举制度在选举困难上存在问题。

选举规则和程序在不同州和地区存在差异,使选民和候选人可能在选举权利和政治参与方面面临障碍。

此外,选民登记的要求和选举日的投票方式也可能使一些弱势群体的投票权利受到限制。

这种不平等的选举体制可能导致民意失衡,忽视了某些群体的政治声音。

为了改进美国选举制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缩短选举过程,以减少选民疲劳和退缩的风险。

其次,通过加强选举监督和方式,确保选民能够顺利有效地行使选举权。

第三,建立更多的政党多元化,以提供更多选择和代表多样化的政治观点。

最后,加强选民教育,提高选民对候选人和政策的理解,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美国选举制度在许多方面是值得称赞的,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改进选举过程和加强民主参与,可以进一步提高美国选举制度的公正性和效果。

美国民主的弊端 坏处

美国民主的弊端  坏处

美国民主的弊端一.美国的选举1.普选制及其选举活动,历来是美国引以自豪的民主表现形式,然而这种美式民主越来越成为赌博性的花钱大比赛,因而也与一般老百姓越来越无缘。

金元政治极度膨胀,已引起美国公众的极大反感。

这次美国大选,是钞票可以变成选票的。

金元政治是有钱人的政治。

在美国有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那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他们是被排斥在繁荣之外的边缘人口,也是被排斥在选举之外的人。

美国宪法规定,只要出生在美国,年满三十五岁,居住在美国十四年以上的美国公民,都享有被选举为美国总统的权利。

从形式上看,的确是平等的,人人都能当总统。

但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支付不起,也无法筹集以千万美元计的巨额竞选经费的。

这样选出来的总统从来不是多数人的代表,更不可能是全体人民的代表。

当选总统奥巴马创造了历史之最,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创竞选经费之最的竞选总统,在总统竞选中他一共开支了7.406亿美元,相等于三亿美国人平均分摊2.4美元,也是今年全部竞选人经费17亿中的2/5,奥巴马有了这样的雄厚竞选经费,怎能无往不胜。

在美国大选中仅仅靠耍嘴皮自是不行的,没有足以压倒一切竞选对手的钱是万万不能的。

二.财团控制政治美国的选举制度,决定了必须有巨额的选举资金,而有能力提供选金的只有财团。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府与金融财团、金融寡头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政治是为了金融寡头和金融资本家服务的。

在美国,最高权力是由财团控制的,石油、金融和军工三类财团是美国国家权力的真正掌握者,而核心中的核心是华尔街这个金融财团。

这也是在美国民众深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困扰的同时,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却能继续拿到高额奖金的重要原因。

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爆发了抗议运动金钱操纵政治的这次运动,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民主模式的核心弊端:金钱操纵政治。

这次运动明确提出美国的政治模式根本不配民主的称号,其本质是华尔街大银行利用金钱收买并控制政府,要用真正的人民民主替代虚伪民主外衣掩盖下的大公司统治。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利弊得失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利弊得失【摘要】作为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创始国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从有利方面来讲:美国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适应、相匹配,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美国民主制的目标。

美国的选举制度保持了继承与创新。

基本制度的继承,保持了政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008年美国大选也暴露了其资产阶级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代表的非广泛性,制度设计的非合理性,美国的政党政治严重影响了美国选举制度的公正性,美国选举制度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弊端,就是金钱在选举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他弊端。

它给我们启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制度是完美无缺的。

任何政治制度都和它的本土文化、历史传统,尤其是它的生产力水平相辅相成的。

所以,一方面,美国政府确实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在学习借鉴别国的政治制度时切莫盲目行事,而要根据本国国情,在实践中确立或改革自己的政治体制。

【关键字】美国大选;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民主【正文】2008年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当选第56届总统、首位非洲裔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先河。

自此,美国大选尘埃落定。

作为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创始国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我们看到,美国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联邦制度、分权制有密切联系,体现了美国政权体系中权力分散、权力多元、权力有限的特点,更反映了美国“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的特色。

从有利方面来讲:美国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适应、相匹配,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美国民主制的目标。

美国的选举制度保持了继承与创新。

基本制度的继承,保持了政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在美国历史上,无论内战还是外战,都没有阻止或中断美国周期性的、定期的选举,这既反映了美国政治文化中忠于宪法、重视程序、相信制度的传统,也反映了美国选举制度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在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创新,解决了一些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譬如候选人提名制度的演变、普选权的扩大、竞选经费改革等等,都是美国选举制度中一些探索性的试验,同时适应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修补,使之能够在新时代正常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选举乱象凸显制度弊端(钟声)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08日 03 版)选举的意义在于为解决事关国家发展的严峻现实问题注入推动力,政治人物的使命在于有效治理国家而不是只在搞竞选方面成为高手
美国总统大选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两党候选人角逐愈发激烈,民众的困惑与无奈也在加深。

“维基解密”近日宣布,将陆续公布内容涉及美国总统选举、战争、武器、石油等方面的秘密文件。

可以想见,更多爆料只会给这场混乱不堪的“政治秀”扔下更多的“炸弹”。

2016年美国大选的两党候选人都深陷争议,这增强了选民的不满情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美国媒体近期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以注册选民高达60%的不满意度成为近25年来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则以微弱差距紧随其后。

特朗普的“税单门”“大嘴门”有增无减,克林顿的“邮件门”“健康门”和克林顿基金会政治捐款丑闻则持续发酵……两人的首场电视辩论成了“揭短大会”:更多时间是在进行出格的人身攻击,而非政策和执政理念的比拼。

英国《泰晤士报》日前就美国大选发表评论称,“美国梦”与美国的社会现实差距日益拉大,但是总统候选人都选择视而不见。

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复苏不平衡背景下,美国政治极化、中产阶层衰退、枪支泛滥、种族歧视等问题愈演愈烈,社会裂痕进一步加大。

有民调显示,在为数众多对国家现状不满的选民看来,政府和国会位居问题之首,其次才是经济、失业和移民问题。

这样的排序并非意味着经济、社会问题不再牵动人心,其传递的信息是,美国民众清清楚楚看到种种问题难以解决症结何在。

种种怪象不仅凸显美国政坛的窘迫,也直指美国政治制度弊端。

选战开始以来,美国民众多次因不满金钱政治和选举丑闻进行游行,但日前特朗普仍透露计划在投票日到来前再砸1.4亿美元的竞选广告费。

据预测,2016年美国大选总
开支将可能超过5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选举。

这笔巨资自然少不了各大利益集团慷慨解囊。

“金钱政治”的恶果人们早已看清。

没有人会去想象,新总统入主白宫将结束华盛顿政治对抗,让民众对政府和国会的不满情绪有所减弱。

英国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尖锐指出,不平等日益加剧,生产率增长日益放缓,民主制开始变得无法忍受,而资本主义也渐渐失去合法地位。

长期以来,美国将其热闹非常的选举标榜为制度优势的象征,甚至借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横加指责。

然而,选举的意义在于为解决事关国家发展的严峻现实问题注入推动力,政治人物的使命在于有效治理国家而不是只在搞竞选方面成为高手。

“民主教师爷”的超级自信与傲慢该收起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