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报告
检测氟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对磷酸铁锂(LiFePO4)中的总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氟含量对电池品质的影响,为磷酸铁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磷酸铁锂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氟元素。
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安全。
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磷酸铁锂中总氟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步骤:1. 样品经燃烧炉单元燃烧,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气态氟化物;2. 气态氟化物被气体吸收单元吸收,转化为离子形式;3. 离子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单元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获得氟含量的定量结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磷酸铁锂样品(HJP22303-3H,006-2)- 燃烧离子色谱标准溶液2. 实验仪器:- 盛瀚SH-CIC-3200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 燃烧炉单元- 气体吸收单元- 离子色谱分析单元四、实验方法1. 样品前处理:将磷酸铁锂样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制备成待测溶液。
2. 仪器准备:开启盛瀚SH-CIC-3200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设置测试条件,包括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
3. 标准溶液配制:根据仪器说明书,配制不同浓度的燃烧离子色谱标准溶液。
4. 样品分析:将待测溶液注入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进行燃烧、吸收和分离分析。
5. 数据处理:记录色谱图,根据标准溶液和样品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溶液色谱图:通过分析标准溶液的色谱图,确定氟化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样品分析提供参考。
2. 样品色谱图:分析样品的色谱图,观察氟化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氟化物。
3. 数据计算:根据标准溶液和样品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磷酸铁锂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为X m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结论本实验采用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对磷酸铁锂中的总氟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磷酸铁锂中总氟含量的测定。
金属工件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工件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金属工件检测设备的操作技能。
3. 分析金属工件缺陷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金属工件检测是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对金属工件进行非破坏性检测,以发现工件内部或表面存在的缺陷。
常用的金属工件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
1.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在金属工件中传播时遇到缺陷时产生的反射、透射和散射现象,对工件进行缺陷检测。
2. 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γ射线等射线对金属工件进行照射,根据射线透过工件时吸收、散射和反射的特性,对工件进行缺陷检测。
3. 磁粉检测:利用磁粉在工件缺陷处漏磁场中的吸附作用,通过观察磁粉分布情况,发现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缺陷。
4. 渗透检测:利用渗透液在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处停留,通过观察渗透液在缺陷处形成的痕迹,发现工件表面缺陷。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超声波检测仪、射线检测仪、磁粉检测仪、渗透检测仪、金属工件、缺陷模拟件等。
2. 实验材料:超声波检测探头、射线胶片、磁粉、渗透液、清洗剂等。
四、实验步骤1. 超声波检测:将超声波检测仪探头置于工件表面,调整探头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使超声波能量充分耦合。
开启检测仪,根据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检测参数,对工件进行扫描。
观察检测结果,分析工件内部缺陷。
2. 射线检测:将工件放置在射线检测仪的照射区域内,调整射线强度和照射角度。
开启射线检测仪,对工件进行照射。
将胶片放入显影液中,观察胶片上的缺陷影像。
3. 磁粉检测:将工件表面清洁干净,涂上磁粉。
利用磁粉检测仪产生的磁场,使工件表面磁化。
观察磁粉分布情况,发现工件表面缺陷。
4. 渗透检测:将工件表面清洁干净,涂上渗透液。
待渗透液干燥后,用清洗剂清洗工件表面。
观察工件表面缺陷处的渗透液痕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超声波检测:发现工件内部存在裂纹、气孔等缺陷。
作业环境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检测作业环境的质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影响,为优化作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良好的作业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了解作业环境的质量,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某高校一年级10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材料:便携式噪声检测仪、温度计、湿度计、光照计等。
3. 实验步骤:(1)收集实验数据: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作业环境进行噪声、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的检测。
(2)数据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作业环境质量差异。
(3)评估作业环境质量: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噪声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噪声水平普遍低于对照组,平均噪声值分别为55dB和65dB。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噪声应控制在50dB以下,实验组噪声指标符合标准,而对照组噪声指标则超标。
2. 温度指标: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平均温度为24℃,对照组为26℃。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8℃之间,两组实验数据均符合标准。
3. 湿度指标: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平均湿度为50%,对照组为45%。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湿度应控制在40%-70%之间,两组实验数据均符合标准。
4. 光照指标:实验组作业环境的平均光照度为300lx,对照组为250lx。
根据国家标准,教室内光照度应控制在300lx以上,两组实验数据均符合标准。
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作业环境质量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噪声指标方面。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次实验表明,良好的作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实验组作业环境质量优于对照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 建议:(1)加强噪声治理,降低教室、宿舍等作业环境的噪声水平。
交工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道路工程交工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验证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学生对道路工程交工检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道路工程交工检测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各个部分的检测。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路基和路面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指标检测、力学指标检测和化学指标检测等。
1. 物理指标检测:包括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横坡、中线偏位等指标的检测。
2. 力学指标检测: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
3. 化学指标检测:包括水稳性、抗滑性、抗冻性等指标的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砂石混合料、水泥、沥青混合料等。
2. 实验设备:压路机、平整度仪、横坡仪、中线偏位仪、取土器、水泥试件养护箱、沥青混合料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路基检测-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根据现场土样和试验数据计算压实度。
- 厚度检测: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根据现场数据计算路基厚度。
- 横坡检测:采用横坡仪进行检测,确保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 中线偏位检测:采用中线偏位仪进行检测,确保中线偏位符合设计要求。
2. 路面检测-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根据现场土样和试验数据计算压实度。
- 厚度检测: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根据现场数据计算路面厚度。
- 平整度检测:采用平整度仪进行检测,确保路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 横坡检测:采用横坡仪进行检测,确保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 强度检测: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机进行检测,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路面强度。
- 抗滑性检测:采用摆式仪进行检测,确保路面抗滑性符合设计要求。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路基检测数据- 压实度:现场实测值为96%,满足设计要求。
- 厚度:现场实测值为30cm,满足设计要求。
- 横坡:现场实测值为2%,满足设计要求。
- 中线偏位:现场实测值为5cm,满足设计要求。
人体生命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人体生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提高对人体健康监测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人体生命检测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人体生理指标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本实验主要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秒表等。
2. 实验仪器: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
四、实验方法1. 体温测量: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受试者的口腔、腋下或直肠温度。
2. 脉搏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受试者的脉搏,同时观察脉搏的节律和强度。
3. 呼吸测量:使用秒表测量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五、实验步骤1. 受试者准备:受试者需保持安静,避免紧张,保持呼吸均匀。
2. 体温测量:受试者取仰卧位,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口腔、腋下或直肠温度。
3. 脉搏测量:受试者取坐位,放松手臂,将血压计袖带紧贴受试者上臂,启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脉搏。
4. 呼吸测量:受试者取仰卧位,放松身体,使用秒表记录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温测量结果:受试者体温为36.5℃。
2. 脉搏测量结果:受试者脉搏为每分钟80次,节律均匀。
3. 呼吸测量结果:受试者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次。
根据实验结果,受试者的体温、脉搏和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受试者身体健康。
七、实验讨论1. 体温测量结果:受试者体温正常,说明其体内温度调节功能良好。
2. 脉搏测量结果:受试者脉搏正常,说明其心脏功能良好,血液循环正常。
3. 呼吸测量结果:受试者呼吸频率正常,说明其肺部功能良好,气体交换正常。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人体生命体征的测量,了解了人体生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体温、脉搏和呼吸的测量技术,提高了对人体健康监测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命体征的正常与否对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混合检测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合检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化学试剂对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合检测分析是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对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滴定法、比色法等手段,对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析。
三、实验材料1. 混合物:含有NaOH、NaHCO3、Na2CO3的混合溶液。
2. 试剂:0.1mol/L HCl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溴甲酚绿指示剂、钙试剂、钠试剂等。
3. 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混合溶液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稀释。
2. HCl溶液浓度的标定:使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Na2CO3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稀释,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3. 混合碱的分析: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混合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稀释,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至第一终点,记录HCl溶液的体积V1。
继续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HCl溶液的体积V2。
4. 计算混合碱溶液的组成:根据滴定结果,计算混合碱溶液中NaOH、NaHCO3、Na2CO3的摩尔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HCl溶液的浓度:通过滴定法标定,得到HCl溶液的浓度为0.0986mol/L。
2. 混合碱溶液的组成:根据滴定结果,计算得到混合碱溶液中NaOH、NaHCO3、Na2CO3的摩尔浓度分别为0.0568mol/L、0.0282mol/L、0.0136mol/L。
3. 结果讨论:本实验通过滴定法对混合碱溶液中的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了滴定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混合检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化学试剂对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般检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般检查实验报告篇一:检测技术实验报告《检测技术实验》实验名称:院(系):姓名:实验室:同组人员:评定成绩:实验报告第一次实验(一、三、五)自动化专业:自动化xxxxxx 学号:xxxxxxxx实验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审阅教师: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上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1、R3,下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压缩,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2、R4。
图2-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图2-2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单臂电桥工作原理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e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
检测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一传感器实验班号:机械91班学号:姓名:戴振亚同组同学:裴文斐、林奕峰、冯荣宇1、电阻应变片传感器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 了解半桥的工作原理,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4)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二、实验数据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性能曲线A、单臂电桥性能实验由实验数据记录可以计算出的系统的灵敏度S=ΔU/ΔW=0.21(mV/g),所以运用直线拟合可以得到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B、半桥性能实验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半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4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C、全桥性能实验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78(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检测实验报告戴振亚D、电子称实验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2、分析a、从理论上分析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由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知道,运用应变片来测量,主要是通过外界条件的变化来引起应变片上的应变,从而可以引起电阻的变化,而电阻的变化则可以通过电压来测得。
而实际中,电阻的变化与应变片的应变的变化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存在着“压阻效应”,从而在实验的测量中必然会引起非线性误差。
b、分析为什么半桥的输出灵敏度比单臂时高了一倍,而且非线性误差也得到改善。
首先我们由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单臂电桥的灵敏度为e0=(ΔR/4R0)*e x,而半桥的灵敏度为e0=(ΔR/2R0)*e x,所以可以知道半桥的灵敏度是单臂时的两倍,而由实验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而由于半桥选用的是同侧的电阻,为相邻两桥臂,所以可以知道e0=(ΔR1/R0-ΔR2/R0)*e x/4,而ΔR1、ΔR2的符号是相反的,同时由于是同时作用,减号也可以将温度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电阻变化的误差减去而使得非线性误差得到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工学院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2)
班 级
学 生 姓 名学 号
开 课 时 间至学年第学期
总 成 绩
教师签名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2)》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年 月 日
系部
年级、专业、班
姓名
成绩
课程
名称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2)
实验项目
名 称
常用测量器具认知
3.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测量前、测量过程中及测量后几个方面进行)
4.为什么内径百分表调整零位和测量孔径时都要摆动量仪,找指针指示的最小数值?
5.用杠杆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测量分别属哪一
系部
年级、专业、班
姓名
成绩
课程
(2)框式水平仪的读数方法
水平仪是用于检查各种机床及其它机械设备导轨的不直度、机件相对位置的平行度以及设备安装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的仪器。水平仪是机床制造、安装和修理中最基本的一种检验工具。
一般框式水平仪的外形尺寸是200×200mm,精度为0.02/1000。水平仪的刻度值是气泡运动一格时的倾斜度,以秒为单位或以每米多少毫米为单位,刻度值也叫做读数精度或灵敏度。若将水平仪安置在1米长的平尺表面上,在右端垫0.02毫米的高度,平尺倾斜的角度为4秒,此时气泡的运动距离正好为一个刻度。如图2-2所示。
名称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2)
实验项目
名 称
水平仪的使用
指导教师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平仪(框式水平仪、光学合像水平仪)的结构。
2.掌握使用光学合像水平仪测量零件平面度的方法;
3.掌握使用框式水平仪将平面调平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框式水平仪、光学合像水平仪、平板、千斤顶(或垫铁),汽油、脱脂棉等。
图1-1 百分表结构
2.内径百分表
内径百分表是内量杠杆式测量架和百分表的组合,用以测量或检验零件的内孔、深孔直径及其形状精度。其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内径百分表结构
在三通管3的一端装着活动测量头1,另一端装着可换测量头2,垂直管口一端,通过连杆4装有百分表5。活动测头1的移动,使传动杠杆7回转,通过活动杆6, 推动百分表的测量杆,使百分表指针产生回转。由于杠杆7的两侧触点是等距离的,当活动测头移动1mm时,活动杆也移动1mm, 推动百分表指针回转一圈。所以,活动测头的移动量,可以在百分表上读出来。两触点量具在测量内径时,不容易找正孔的直径方向,定心护桥8和弹簧9就起了一个帮助找正直径位置的作用,使内径百分表的两个测量头正好在内孔直径的两端。活动测头的测量压力由活动杆6上的弹簧控制,保证测量压力一致。
(4)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水、油和灰尘渗入表内,测量杆上也不要加油,免得粘有灰尘的油污进入表内,影响表的灵活性。
(5)不使用时,应使测量杆处于自由状态,免使表内的弹簧失效。如内径百分表上的百分表,不使用时,应拆下来保存。
四、思考题
1.平板放置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卡钳使用时如何正确的进行开度调节?
气泡运动1格所表示的真实数值=读数精度×水平仪垫铁的长度
以气泡两端的长刻线作为零线,气泡相对零线移动格数作为读数,这种读数方法最为常用。
图2-3水平仪读数方法
2.光学合像水平仪
(1)光学合像水平仪结构和工作原理
合像水平仪主要由测微螺杆、杠杆系统、水准器、光学合像棱镜和具有 V 型工作平面的底座等组成,图2-3所示。
3.指示式测量器具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任何轧卡现象,且每次放松后,指针能回复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为保持一定的起始测量力,测头与工件接触时,测量杆应有0.3~1mm的压缩量。
(3)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量头突然撞在零件上;免得损坏百分表的机件而失去精度。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或有显着凹凸不平的零件是错误的。
(a)(b)
图2-5水平仪处于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时的气泡
(2)光学合像水平仪使用和读数方法
将水平仪放在工件的被测表面上,眼睛看窗口 1,手转动微分盘,直至两个半气泡重合时进行读数。读数时,从窗口 4 读出毫米数,从微分盘上读出刻度数。
四、实验内容
1.使用光学合像水平仪测量平板某一位置的平面度,并记录读数值。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2)》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用基础工具(平板、方箱、角铁、V形架、垫铁、平台调整螺栓、千斤顶)和直接测量器具(平尺、刀口尺、塞尺、内外卡钳)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2.了解专用量规(光滑极限量规、螺纹环规、螺纹塞规和半径规)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掌握指示式测量器具(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的结构特点、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2.使用框式水平仪、千斤顶(或调整垫铁)将平板调平。
五、思考题
1.与框式水平仪相比,光学合像水平仪具有哪些优点
2. 使用水平仪测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测量长度为600mm的工件,用尺寸为200mm×200mm、精度为0.02mm/l000mm的框式水平仪检验其直线度误差。已知将工件分成3段,使每段长度为水平仪边框尺寸(200mm),分段测得水平仪的读数为:+1、+2、+1,求工件的直线度误差。
图2-4光学合像水平仪
水准器安装在杠杆架的底板上,它的水平位置用微分盘旋钮通过测微螺杆与杠杆系统进行调整。水准器内的气泡圆弧,分别用三个不同方向位置的棱镜反射至观察窗,分成两个半像,利用光学原理把气泡像复合放大(放大5倍),提高读数精度,并通过杠杆机构提高读数的灵敏度和增大测量范围。
当水平仪处于水平位置时,气泡 A 与 B 重合,见图2-4(a)。当水平仪倾斜时,气泡A 与 B 不重合,见图2-4(b)。
二、使用仪器、材料
平板、方箱、角铁、V形架、垫铁、平台调整螺栓、千斤顶;平尺、刀口尺、塞尺、内外卡钳;光滑极限量规、螺纹环规、螺纹塞规和半径规;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
三、实验原理
1.百分表
百分表主要用来测量工件的几何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其结构如图1-1所示:8为测量杆,6为指针,表盘3上刻有100个等分格,其刻度值(即读数值)为0.01mm。当指针转一圈时,小指针即转动一小格,转数指示盘5的刻度值为1mm。用手转动表圈4时,表盘3也跟着转动,可使指针对准任一刻线。测量杆8是沿着套筒7上下移动的,套筒8可作为安装百分表用。9是测量头,2是手提测量杆用的圆头。
由上式可知,水平仪气泡的实际变化值与所使用水平仪垫铁的长度有关。假如水平仪放在500mm长的垫铁上测量机床导轨,那么水平仪的气泡每运动1格,就说明垫铁两端高度差是0.01mm。另外,水平仪的实际变化值还与读数精度有关。
所以,使用水平仪时,一定要注意垫铁的长度、读数精度以及单独使用时气泡运动1格所表示的真实数值。
三、实验原理
1.框式水平仪
水平仪用于测量平面和圆柱面对水平方向的倾斜度,机床导轨或机座等的平面度、直线度以及赵正设备安装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的正确度,并可检验微小倾角。
(1)框式水平仪的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框式水平仪
框式水平仪主要由框架和弧形玻璃管主水准器 、横向调整水准器组成。框架的测量面有平面和V形槽,V形槽便于在圆柱面上测量。利用水平仪上水准泡的移动来测量被测部位角度的变化。
图2-2
计算如下:水平仪连同平尺的倾斜角α的大小可以从下式中求出:
由tgα= = =0.00002 则α=4秒
从上式可知:0.02/1000精度的框式水平仪的气泡每运动1个刻度,其倾斜角度等于4秒,这时在离左端200mm处(相当于水平仪的1个边长),计算平尺下面的高度H1为:
tgα= =0.00002H1=tgα×L1=0.00002×200=0.00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