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下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教学育人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研究主持人叶澜教授,在1994年首先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为资源,为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通过“教书”来实现育人目标,“育”以健康、主动发展的人。

一、“育人价值”误区

1.把“育人价值”等同于“德育。”

今年三月份,我在紫荆上《比例尺》“初建课”时后,李泰峰主任,王建刚校长,李延军校长及部分数学老师都参与了课后的评课活动,我在进行自我反思时说这节课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家爱学校情结,因为课里面有国家地图和紫荆实验学校的平面图。李泰峰主任当时给出了回应,这只是“育人价值”的一个点,还应该有数学课独有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提出要再读书,再领会,再实践。或许还有老师会也认为课里面渗透爱国,爱树木,安全教育,渗透数学发展史等就是育人价值,其实这充其量只能是在课堂里渗透了“德育”。

2.把“育人价值”等同于把符号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知识是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被抽象出来的。(《纲要》21页)如果教学就是要完成将这些抽象出符号化的知识进行传递,那么学生就只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只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育人价值”也就局限在现成知识的掌握上,容易让教师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让学生理解记忆上,忽视了数学知识被发现、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身;忽视学生需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生命实践体验;忽视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提炼抽象的形成知识过程,带来数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资源贫乏。

以上两点对“育人价值”认识的偏差是教师普遍存在的,在《纲要》第20页中还提到了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割裂化和空泛化,阐述都也都非常清楚,不再做肤浅的重复。二、“育人价值”的意义

“育人价值”的理论意义:是指每一门学科可能对学生的身心、精神世界、个性,人格,思维方式等产生的积极和发展性的影响。而数学学科强调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独特的价值,二是不同内容具体的价值。

1.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

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掌握以外,还体现在

(1)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的符号表达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水平;

(3)帮助学生建立猜想发现和判断选择的自觉意识;

(4)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心态。

通过以上几点,构建一种唯有数学学科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体验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数学学科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互化。

2.不同内容的具体价值

从数学学科的层面上,小学数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发展又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教师只有通过对以上育人价值的分析,才能使课堂中生成丰富而有多元的资源,数学教学才能有可能实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

三、开发教材育人价值的两大策略

“新基础教育”研究明确提出了学科独特育人的两个基本策略:一是教材“结构加工策略”,即开发教材知识关系形态中的育人资源,分别从条状重组,块状重组和条块融通三个方面对教材文本进行结构加工,将点状断裂的“碎片化”书本知识进行“修复”,使知识呈现出整体的“结构态”。二是教材“生命激活策略”,即开发教材知识过程形态中的育人资源,通过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个人经验、与人类生命实践沟通的方式将凝固的“符号化”书本知识进行“激活”,使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态”。而这些都体现了前人的经验,体验,智慧,创造,思想等等,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

1.数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

下面以数概念教学为例说明如何从结构加工策略和生命激活策略开发教材的育人资源的。在小学阶段,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和正负数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数框架机构: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排序,数的分类等,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尽可能的揭示和呈现这样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越早感受到这个框架结构的存在,对学生是潜移默化的,就可以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就越容易把这一结构运用的其他数认识的学习上,帮助学生主动从认识数的意义,组成,读写,排序和分类,在把握数结构基础上生成新数,同时也沟通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数概念的结构关系表

数概念教学从生命激活这一策略实现育人价值体现体现在过程结构,可以表达为:材料感知——辨析提炼——生成新数——感知新数。《百分数》这节课许多老师都精细设计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些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是不是先让学生搜集,感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辨析比较形成数的读法,接着写数,造数,了解数的组成,感知数的大小,不仅要实现抽象的数的符号与现实生活的沟通,还要实现与分数的关系沟通,建立丰富的表象支撑,整个结构就可以体现“材料感知——辨析提炼——生成新数——感知新数”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和体悟前人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策略,把抽象的数的教学,经过这一结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2. 数运算教学的育人价值

再列举数运算教学,如何将点状断裂的“碎片化”书本知识进行“修复”,使知识呈现出整体的“结构态”呢?我们可以对教材结构进行加工重组,减法与除法有类比性,我们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先应该把差不变的规律也纳入这个结构里面;乘法对加法有分配率,那么乘法对减法是否也有分配率呢?我们在分析数运算规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条状重组”,按数运算规律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补充和重组,例如下图结构分析中的红字部分是教材中没有的,是按照结构进行了补充和重组,将断裂的知识结构链重新修复完整。

数运算知识结构分析(部分)

数运算教学的过程结构是:“提出问题引发猜想—验证猜想—概括结论—总结提升延伸”,这和《课标》中的理念相吻合:“猜想-验证,归纳-拓展”。在四月份,紫荆实验学校的校瑞范老师执教的“分数加减运算”一课时,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就是先让学生猜想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是否使用,接着以不完全归纳的方式通过举例来验证猜想,归纳概括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最后引导总结提炼出学习的方法结构。同样学习过乘法分配率后,可以让学生用这个结构解决分配率对减法是否同样适用。

除了列举的数概念教学和数运算教学的育人价值外,《纲要》P112 数知识结构,P234 行程问题数量关系知识结构,P215简单数量关系的知识结构,P301平面图形面积与柱体体积计算知识结构等具体阐述了育人价值在知识重组上的结构分析。而生命激活策略的过程结构主要是“问题的发现——有依据的猜想——验证或证明猜想——概括获得的结论”,各个教学内容的过程结构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分支出来的。

通过对教材编排的知识结构加工和生命激活,深度开发了文本知识中蕴藏的育人价值,为教学的整体安排和“长程两段”的设计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转为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教学育人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研究主持人叶澜教授,在1994年首先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为资源,为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通过“教书” 来实现育人目标,“育”以健康、主动发展的人。 一、“育人价值”误区 1.把“育人价值”等同于“德育。” 今年三月份,我在紫荆上《比例尺》“初建课”时后,李泰峰主任,王建刚校长,李延军校长及部分数学老师都参与了课后的评课活动,我在进行自我反思时说这节课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家爱学校情结,因为课里面有国家地图和紫荆实验学校的平面图。李泰峰主任当时给出了回应,这只是“育人价值”的一个点,还应该有数学课独有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提出要再读书,再领会,再实践。或许还有老师会也认为课里面渗透爱国,爱树木,安全教育,渗透数学发展史等就是育人价值,其实这充其量只能是在课堂里渗透了“德育”。 2.把“育人价值”等同于把符号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知识是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被抽象出来的。(《纲要》21页)如果教学就是要完成将这些抽象出符号化的知识进行传递,那么学生就只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只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育人价值”也就局限在现成知识的掌握上,容易让教师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让学生理解记忆上,忽视了数学知识被发现、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身;忽视学生需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生命实践体验;忽视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提炼抽象的形成知识过程,带来数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资源贫乏。 以上两点对“育人价值”认识的偏差是教师普遍存在的,在《纲要》第20页中还提到了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割裂化和空泛化,阐述都也都非常清楚,不再做肤浅的重复。 二、“育人价值”的意义 “育人价值”的理论意义:是指每一门学科可能对学生的身心、精神世界、个性,人格,思维方式等产生的积极和发展性的影响。而数学学科强调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独特的价值,二是不同内容具体的价值。 1.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 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掌握以外,还体现在 (1)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的符号表达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水平; (3)帮助学生建立猜想发现和判断选择的自觉意识; (4)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心态。 通过以上几点,构建一种唯有数学学科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体验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数学学科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互化。 2.不同内容的具体价值 从数学学科的层面上,小学数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发展又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数学的育人价值

数学的育人价值 新基础教育”在教学研究中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任务。本人作为该研究课题的成员,并具体承担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这一任务作了结合学科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究。本文从三方面阐述自己对拓展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 一、对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认识偏差 数学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历来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因此,每一次重大的课程教学改革都会涉及到数学学科的改革。近年来讨论较多的是关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及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研究,专门从“育人”的角度来全面研究数学学科的价值似不多见。因此可以说,在总体上教师还缺乏这方面的自觉意识。但是,缺乏不等于不存在。实际上,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这些偏差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偏差之一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所谓狭窄化,就是对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认识停留在教学数学知识上。表现出一种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状态,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数学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数学知识而存在的,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掌握数学知识上。这可以从教师关于教学目标的制订中窥见一斑,具体地说,大多数教师只是围绕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来制订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材中《商不变性质》的教学目标的制订,一般都停留在:①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②学会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可以说,大部分的数学概念、法则、性质等的教学目标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偏差之二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空泛化。所谓空泛化,就是对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认识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具体地说,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以外,增加了一些口号性的目标。还以上述《商不变性质》为例,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制订为:①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②学会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运算;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后两条增加的目标,反映了教师对数学学科多元教育价值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原本的意思可能是指通过小组讨论来学习该内容,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独立思考、大胆发表意见。但是象这样口号性的目标,具有“普适性”,它几乎可以作为任何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正因为如此,没有找到特性和载体的空泛目标,尽管在许多教案中都能看到,但仅凭此,在任何教学中都不会具体落实,所以它只能起到贴标签的作用,仅仅表达了教师改革数学教育的愿望而已。 偏差之三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短期化。所谓短期化,就是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目标的追求和满足,把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定位在考试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的探索和体验,使数学教学趋于死记硬背。这种强化练习可能要考到的内容,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目的的现象,可以从数学课上有层次、有坡度、大题量的“经典”练习中得到印证。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应试上。之所以把“应试”也称作育人价值,原因有二:一是应试关涉到学生将来的升学和发展,并非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二是应试的内容大量是基础性的,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但问题出在仅用大量的机械练习来应对考试,考什么练什么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且仅仅为应试而教,把学生当作是为考试和练习而存在的人,这就完全违背了教育的真谛了。

数学学科教育价值及作用

浅谈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及作用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保障,是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本人根据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来论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及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育价值、作用 discusses mathematics discipline shallowly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function li yingxue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foundation tool discipline, is the student learns other disciplines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is the student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and so on various development, becomes qualified personnel’s key. myself act according to mathematics discipline the concrete characteristic, from mathematics discipline’s abstractness, the logic and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 elaborates mathematics discipline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function. 【key words】mathematics, educational value, function 数学提供给人类数学知识,人类又发现了数学教学的其他意义。这样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价值才丰富起来,也就吸引着更多人越来越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数学为什么能够数千年来历久不衰?这不

数学教学与育人

数学教学与育人 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思想教育的工具”。随着基础教育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以及数学教师的德育意识的强化等问题。 一、数学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 在中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方法,完善人的个性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所代表的进步观念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范畴,数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文科学的进步,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程 中学数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表现出科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数学教育具有巨大的智力价值,它以数学知识内蕴的思想方法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建立、完善和变革;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极大的精神道德价值,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品质、观念和道德价值的深刻变革。比如,通过数学思想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思想立场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数学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中变得精神丰富和道德高尚。一言以蔽之,就是数学教育在全面提高人素质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在新的时期,应该倍加重视数学育人的作用。 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数学史是我国中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中学课本中直接介绍中算史的就有17 处,涉及数学家、数学发现、数学方法等近50 个方面的内容,并以习题、注解、课文(如“勾股定理” 一节)、附录等多种形式出现。这些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介绍我国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产生了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以及以等积变换求体积等朴素的数学辩证思想,刘徽的“割圆术”就是最好的例证。我国在现代数学发展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我国在数论、微分几何等领域的研究都处在世界领先地

育人价值

为了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的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即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学科的独特价值在于育人,在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在学科知识自身的创造和突破。此时的学科应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我们并不认为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确实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础性内容。但学科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因此,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对学生个体而言能起的独特发展作用。具体地讲,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有:为学生提供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理论资源;为学生的形成和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学学科所以独具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策略,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工具;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才可能提升的独特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唯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和创造等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与能力。惟有如此,学科教师才能完成从学科专业人员向学科教学专业人员意义的基础性转化。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育人价值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过程结构研究 科学教学育人价值探寻 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 刍议"学科育人价值" 论“学科德育” 数学文化过程及其育人价值(上) 数学文化过程及其育人价值(下)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教育价值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16 级 数学史论文 论文题目: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教育价值 学生姓名:王正超 班级: 2016级25班 学号: 31602528 任课教师:张艳粉 2017年7 月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教育价值 摘要:为了改善和发展数学教育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出发,分析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育;教育价值 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于数学教育,专家们指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数学属于理科,只重视形式化逻辑演绎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更内在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数学史教学的教育意义作一下探讨。 二、通过数学史教育,有助于突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数学思维方法与实践方法的概括。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成为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于数学知识之中,而数学史中隐藏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就很好地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构造“勾股方圆图”,从而巧妙地证明了这一定理。其证明思路为:“按弦图,又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之差自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成弦实。”用今天的数学语言表示即为:2ab+(b-a)2=c2,亦即a2+b2=c2。

赵爽这一优美简洁的证明,充分展示了数形结合的妙处。这在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史上是多么美妙的数学思想方法呀! 三、通过数学史教育,有助于揭示数学规律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B.C.490-B.C.430)曾提出了四个著名的悖论之一龟兔悖论:兔子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若乌龟在起跑点领先一段距离,兔子必须首先跑到乌龟的出发点,而在这段时间里乌龟又向前爬过一段距离,如此直至无穷。今天再来看芝诺悖论甚至有些可笑,因为这一切看似自然而然的。下面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来解释它。如:龟兔赛跑中,兔子的速度是乌龟速度的10倍,乌龟在兔子前面100处,同时起跑,当兔子跑到乌龟的起跑点时,乌龟在兔子前面10米处;当兔子跑完这10米时,乌龟又在兔子前面1米处……显然兔子所跑的路程为:100+10+1+0.1+0.01+0.001+…米,显然路程是有限的。在兔子与乌龟均在离出发点几米的范围内,符合上述规律,但当兔子与乌龟都离开起跑点后,兔子已到乌龟前面去了。显然,这一悖论是针对事物无限可分的观点的。而要澄清这一问题我们只需要数列极限的思想即可。教师在讲述数列极限思想时,可先适当地引出这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解决这类问题。 四、通过数学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因此不少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均很严格,这也导致不少学生学不好数学进而不愿意学数学,甚至连数学史上不少数学名家皆是如此。而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题、数学趣事则往往能给学生很大的影响。

在建构与解构中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拓展学科育人价值

在建构与解构中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拓展学科育人价值【读书篇目】 《在“解构”与“建构”中实现有效学习》 【作者】 《江苏教育》刘加霞 【中心理念主要观点】 一、了解学生学习路径中的疑难与困惑,鼓励学生追问“为什么” 是否暴露学生学习路径中的疑难与问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价值判断,掩盖疑难与困惑的教学必须是和谐的教学。正如赞可夫所言:“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二、经历“造尺”到“弃尺”,理解时间的本质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解构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打破“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中获得知识技能、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追问的思维习惯与方式。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转化为学生可见、可触摸、可理解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教学。 三、人类的探究与创新永无止境 在蔡老师的教学中,以度量时间工具的变迁为“隐线”,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的探究与创新永无止境。只有体验到探究与创新的奇妙,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愿望,这些才是教学的根本动机所在。 【精读语段摘录】 和谐至上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真正的疑与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所追求的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 【感悟与点评】

1、课前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解读与分析。 课前分析内容既要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的前在状态,即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和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分析;又要分析学生的潜在状态,即学生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可能及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分析;还要分析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与发展可能,即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学习需求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等。也就是说把学生当作“具体个人”去关注,以减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因对学生不清晰而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现象。 如在“24时计时法”中,有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平时就能关注生活中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尤其对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已能够互相熟练的转化,这些学生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就可能成为教学中的丰富的资源。但是大多是不知道24时计时法的由来,为什么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依据是什么?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可能存在困难与障碍分析,如为什么钟表上没有“0”刻度?为什么钟表上“12”既可以表示“0”时,也可以表示“12时”,还可以表示“24”时?“0时”与“24时”有什么关系?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有什么关系?24时计时法与12计时法中只需要对“时”进行加、减12的计算,分与秒则不需要进行转换,为什么?为什么“钟表”可以作为度量时间的工具?“钟表”为什么是钟表面而不是一把长长的、直直的尺子?教学中是否要追问钟表作为度量时间工具的合理性与优越性?“时间”到底有哪些特性等?等等学生学习困难的分析都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在“建构”与“解构”中获得对概念的理解。 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对学习对象或内容积极建构其心理意义的过程。数学理解就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理解是教学的目的之一、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数学理解影响着学生数学情感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了学生熟悉的度量长度的“尺子”以及一天钟

新课程理念下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

?I教师手记 新课程理念下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 ◎尤燕飞 将小学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是教师在具体教 学中的目标之一.也是体现数学课程价值的重要标准。为了把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切实发挥出来,教师必须要科学地应用教学资源与素材,并从正面进行引导与教学。 一、小学数学育人价值的提出背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的内容和目标是: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技能与知识的前提下,把数学的育人价值切实的挖掘岀来,培养小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格。就目前情况来讲,在“育人”这方面,小学数学学科内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轻视“德育”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过于在乎学生成绩和知识的学习,德育工作与知识教学脱轨,没有紧密相联。基于此,文章作者开始潜心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正确的“育人”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而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基于实践谈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育人”作用和价值,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走进实践中,为学生 寻找更多的育人资源。 1.从错误入手,进行教育引导。犯错是每个学生在所难 免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好动、爱玩,会经常犯错。犯错不要紧,关键在于老师能否正确看待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是否能够发挥这些错误的“正面”教育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的方式以及对错误资源的应用策略,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以及数学能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0老师一定要有效且科学地应用这些错误资源,利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所出现的问题,这样才可以转变他们的思维,学会如何改正错误,发挥数学的“育人价值”。 教师应该根据“错题”将源自于学生的错误处理好,并且,把德育思想渗透进去。要宽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然而不可以轻视错误本身。如果作业不合格,即便是一个小数点或者错别字也要严格对待,这也是在间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例如,某教师在讲解如何求“圆”的周长的知识时,首先让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自己思考怎样求圆的周长,因为学生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利用尺子等工具测量东西一在测量圆时,因为圆并非直线的形式,无法直接测量,这样他们在学习中就陷入了误区,学生开始思考.怎样把圆看成一条直线进行测量和解决问题呢。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促进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而且也发挥了数学应有的“育人”作用。 2.把数学发明人以及发展历史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数学家以及数学发展历史等都是数学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发挥数学“育人”价值的重要资源C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并合理应用此类资源,真正发挥数学的“育人”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圆”的知识时,可以充分发挥“圆周率”的历史价值,回顾“圆周率”的历史,利用此历史事实,向学生们渲染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到祖先们的智慧,进而把他们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提升,发挥了数学的“育人”作用。再比如学习分数的知识时,学生要知道中国是应用分数最早的国家,而且有关分数的记载在古代也非常多,《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城池面积是要小于周国的。可见,古人在我国数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3.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此种策略不但有着较大的实践空间,也是切实发挥数学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数学知识实用性较强,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案例入手.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解答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传递一些理念与知识。这不但有效地展开了数学授课,也从正面启发了学生,充分展现了数学的“育人”价值。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清楚学生的思想活动情况,还能够找岀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在数学课堂中,这些都是比较实用和丰富的资源,通过应用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对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长明灯”是很多小学班级中的常见现象,针对此种情况,老师以“浪费知多少”为主题让学生将每年学校浪费的总体电能计算出来。首先,教师让学生们互相商讨,分析求出此种结果需要什么条件:打开一盏灯1个小时所消耗的电能,明确什么时间亮灯属于浪费,每个教室内安装了几盏灯,学校内教室总数。学生自愿组队进行实践调查,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求出最终的结果后,大家都非常得惊讶,学校中每年浪费的电居然这么多。这是启发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就会深刻地记住该问题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育人”价值。 总的来讲,新课改下主张切实发挥数学的育人价值和作用,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C作为当代的教师,对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要进行认真且充分的考虑,对数学学科背后隐匿的教育价值使学生们能够有所认识。在生活实践中有效地应用这些道德理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全面的人格品行,为将高素质人才培养起来而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 兀椒韦和坊2019年第06期

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修订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各学科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确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背后的认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其目的无外乎是使学生掌握另外一种交流的工具,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除此以外,学习英语好像没有其他作用。受这一认识的影响,一些人甚至认为,并非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英语,英语课程可有可无,因为并非每个中国人今后都需要使用英语。其实,以上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在学理上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为了说明这一道理,我们先看看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 我们首先以中小学的数学学科为例。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使学生能够计算或解决数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学科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同理,中小学的艺术类课程,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是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开设艺术课程的主要并不是为了使学生今后成为艺术家或以艺术谋生,而是使学生体验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受艺术、欣赏美好,丰富学生生命的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有,中学历史课程也并不

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很多教师都自觉地将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把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无论是资深专家的课程标准解读,还是一线教师的课改经验推广,或者是此起彼伏的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等等,或多或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忽视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小学生的道德是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在校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对其进行德育责无旁贷。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呢? 一、利用教材中的显性资源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查一查有关圆周率的资料,使学生知道了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中国人,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课堂上教师再补充祖冲之父子刻苦学习的故事,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中国数学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多处出现介绍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成就、方法等内容,并以习题、旁注、注释等多种形式出现。教师应结合教材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成果。每一项数学成果都是一部动人的史话,学生在听“故事”中不但能学知识、长思想,还能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二、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

尽管数学知识是抽象和概括的,但其中也蕴含了许多德育因素与机会。对于教师来说,关键不是数学教学中缺少德育内容,而是缺少发现、挖掘和把握的能力。只要用心为之,不难找到让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 小学教材里,自然数的认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二十以内、百以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认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但是都跟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数据,本身就来自道德行为,用不着教师过多解释,学生就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像这样的隐性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使之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认的数较小时,可以让学生调查一星期中父母为自己盛饭几次,自己又为父母盛了几次等。认的数大了,可以收集一些家庭、家乡或者整个国家现在和过去经济建设方面的数据,在对比中体验今天生活的美好。 充分利用教材的隐性资源,定能使数学教学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价值。 三、开发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 数学来源于实践,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活教材,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石。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寻找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容,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由于近期凸显的能源危机,使节约用电成为经常性的话题。然而,教师三令五申,教室楼道“长明灯”现象总是不能杜绝。为此,老师设计了“浪费知多少”的数学综合活动课,要求计算全校每年浪费的电有多少。首先让学生讨论要求出这个结果应知道哪些条件。学生提出:要知道哪些时间亮灯算浪费,一盏电灯亮一小时要用多少电,一个教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 人价值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 教学的育人价值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 值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很多教师都自觉地将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把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非常深远的 现实意义。然而,无论是资深专家的课程标准解读,还是一线教师的课改经验推广,或者是此起彼伏的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等等,或多或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忽视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镜头之一:数学成了“缺德”课 一堂内容为低年级“统计”的观摩课,教师预设的教学重点是以一代二。上课伊始,教师安排了一个四人小组的夹弹子比赛。不知是学生过于紧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到了规定时间,每个小组夹的弹子个数还是很少,在已画好格子的学习纸上不能体现出以一代二的优势。可能是这种情况在试教中从未出现,执教教师“灵机一动”:“大家表现很好,老师给每组加上×个……”。全体听课者哗然…… 众所周知,统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尊重事实,强调用

数据说话。如果按自己的意愿任意篡改原始素材,那么统计结果就含有“水分”。在当今社会舆论大喊“打假”声中,教师如此应变,笔者认为已失去了统计教学的价值,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统计观念也非常不利。 镜头之二:德育成了数学教学的花瓶 一堂“解决问题”的公开课,教师用课件投放出生机勃勃的春天,一群小朋友在植树,显示“种柳树24棵”,画外音“是杨树的4倍”,要求学生编题并列式计算。由于情境创设得好,学生学得非常主动,连还未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也分析得头头是道,真正实现了不同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小结时教师问:“从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要选择有用的信息,编的题条件和问题要有联系,解答时要仔细审题,正确计算等,该说的都说完了,教师还在追问,学生面面相觑,听课者也不知教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教师见问不出什么,只好自己说:“我们还要像画中的小朋友一样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为绿化家乡、绿化祖国出一份力。”原来上课前两天刚好是3月12日植树节……应该说这位教师具有良好的育人意愿,然而把德育当做数学教学的点缀,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倒了学生的胃口,导致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下降。 小学生的道德是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数学课堂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b5912201.html,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作者:高敏聪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数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在众多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在育人方面培养他们全面发展,数学这门学科的育人作用必须从小学就应该得到重视。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小学数学教学中特有的育人价值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注意,过分的重视数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数学与“德育”的结合,对小学生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本文就这一现状入手,具体阐述如何有效发挥小学数学教学中特有的育人价值并提出一些可实施的对策,相信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进一步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育人价值实用性对策德智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6-025-020 随着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老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将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自己教学质量的标准,殊不知在这种氛围下,数学教学中特有的育人价值越来越难以得到发挥,这就偏离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最初目的。真正的数学教学,是要在基础知识教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数学教学上,要德与智相结合。但是事实上,大部分老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仅仅对学生教授基础知识,使学生忽略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内在价值,这无疑凸显了应试教育的弊端。然而,这远远不是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数学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更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数学建立起对生活的一些基本的认识,通过数学培养起应该拥有的美德。通过数学的道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真正地对数学感兴趣,让学生逐渐理解数学的作用和内涵。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实用性对策,使小学数学的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合作与思考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数学课堂的主要目标体现在知识教学方面,教师成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时会采用应试教学的模式,导致数学的育人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大多通过背诵公式,大量做题的方式进行强化理解,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教师对于数学教材中《乘法的性质》课程的教学目的为例,一般都局限于:熟练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学会应用乘法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掌握通过乘法的性质简化运算。从教学目标中看不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机械式的吸纳知识,无法得到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课标》要求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知

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数学是是基础学科,也是思想教育工具.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以及数学教师的德育意识的强 化等问题. 一、对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认识偏差 数学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历来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因此,每一次重大的课程教学改革都会涉及到数学学科的改革。近年来讨论较多的是关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及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研究,专门从“育人”的角度来全面研究数学学科的价值似不多见。因此可以说,在总体上教师还缺乏这方面的自觉意识。但是,缺乏不等于不存在。实际上,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这些偏差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偏差之一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所谓狭窄化,就是对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认识停留在教学数学知识上。表现出一种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状态,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数学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数学知识而存在的,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掌握数学知识上。这可以从教师关于教学目标的制订中窥见一斑,具体地说,大多数教师只是围绕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来制订教学目标。 偏差之二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空泛化。所谓空泛化,就是对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认识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具体地说,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以外,增加了一些口号性的目标。尽管在许多教案中都能看到,但仅凭此,在任何教学中都不会具体落实,所以它只能起到贴标签的作用,仅仅表达了教师改革数学教育的愿望而已。 偏差之三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短期化。所谓短期化,就是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目标的追求和满足,把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定位在考试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的探索和体验,使数学教学趋于死记硬背。这种强化练习可能要考到的内容,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目的的现象,可以从数学课上有层次、有坡度、大题量的“经典”练习中得到印证。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应试上。之所以把“应试”也称作育人价值,原因有二:一是应试关涉到学生将来的升学和发展,并非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二是应试的内容大量是基础性的,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但问题出

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模板

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新基础教育”在教学研究中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任务。本人作为该研究课题的成员,并具体承担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这一任务作了结合学科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究。本文从三方面阐述自己对拓展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一、对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认识偏差数学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历来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因此,每一次重大的课程教学改革都会涉及到数学学科的改革。近年来讨论较多的是关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及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研究,专门从“育人”的角度来全面研究数学学科的价值似不多见。因此可以说,在总体上教师还缺乏这方面的自觉意识。但是,缺乏不等于不存在。实际上,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这些偏差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偏差之一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所谓狭窄化,就是对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认识停留在教学数学知识上。表现出一种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状态,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数学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数学知识而存在的,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掌握数学知识上。这可以从教师关于教学目标的制订中窥见一斑,具体地说,大多数教师只是围绕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来制订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材中《商不变性质》的教学目标的制订,一般都停留在:①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②学会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可以说,大部分的数学概念、法则、性质等的教学目标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偏差之二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空泛化。所谓空泛化,就是对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认识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具体地说,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以外,增加了一些口号性的目标。还以上述《商不变性质》为例,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制订为:①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②学会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运算;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后两条增加的目标,反映了教师对数学学科多元教育价值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原本的意思可能是指通过小组讨论来学习该内容,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独立思考、大胆发表意见。但是象这样口号性的目标,具有“普适性”,它几乎可以作为任何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正因为如此,没有找到特性和载体的空泛目标,尽管

小谈数学学科中的重大育人价值

感叹“猜谜”引发的有意思的认知升级 不得不承认这华东师大的一月行给我的数学学科教育教学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不得不佩服这华东师大的一批引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教授和专家,他们的理念的确有血有肉,要不然我也不会一回来就在“观察物体”这节课中,郑重其事地考虑学生的经验与立场,以及该内容的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了!正因为考虑此事,才有了今天数学课上的百般意思! 今天此课与以往此课有两处不同—— 今天猜谜引入,逐步感受观察物体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的重要性; 今天故事结束,将认识升华到对客观事实的判断与对人物本质的评价上。 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带着孩子们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游离了一把~!孩子们的反应和表现让我觉得这数学课百般有意思! 猜谜引入,我来提供照片,学生来猜是什么?猜着猜着,孩子们不仅自己建立了认知、还能正确地辨认,并且自然感受到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自发升级为全面看待事物的强烈意识。 师出示01,学生有很多种猜想——馒头、肥皂、棉花糖、杯子、盒子…… 师增加照片02,学生不再猜馒头、肥皂、棉花糖之类了,异口同声——杯子; 师:根据这两张照片,请你猜一猜这个杯子有杯把吗? 学生意见不统一了,孩子们纷纷表示不能够确定,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要看看另一面,也就是需要增加一个观察的角度了。 师出示03,学生很欣喜,尤其是对于偶然猜对了,感到有些幸运。 师:我们已经看了关于同一个杯子的3个不同照片了,你能说说这个杯子的特点吗? 生:这个杯子是白色的、有杯把、没有杯盖。 师:是不是只有这三个特点呢? 寂静一片…… 很快,有学生忍不住了:不见得!可能还有其它特点呢! 师:这个杯子是不是纯白的呢? 生:可能是吧! 生:我猜有花纹! 生:能再给一张照片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