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容之烛光_点亮德育之阳光
教师德育笔记

教师德育笔记一、德育,是点亮心灵的那盏灯我常常想,德育对于学生来说,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
咱们当老师的,手里握着这盏灯的开关呢。
我班上有个叫小明的孩子,以前总是调皮捣蛋,不爱和同学友好相处。
我就从日常小事入手,像看到他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就大肆表扬。
慢慢地,他就像一颗蒙尘的星星开始发光,变得积极向上。
这就是德育的力量,能把那些在成长路上走偏的孩子拉回正轨。
如果不重视德育,孩子们的心灵就像没有灯塔指引的船,只能在茫茫大海里乱撞,多可怕呀!二、言传身教,无声的德育大课作为教师,咱自己就是一本行走的德育教材。
我有次在教室里不小心碰掉了一本书,我赶紧捡起来,还自言自语地说:“哎呀,要爱惜书本呢。
”这时候我就看到有几个孩子相互看了一眼,之后他们对待书本都小心翼翼的。
你看,咱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就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里。
这比在课堂上干巴巴地讲一百遍爱护东西都管用。
要是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言行一致,那还怎么要求孩子们有良好的品德呢?这就好比一个厨师自己都不吃自己做的菜,却让顾客觉得美味,可能吗?三、尊重,德育的基石在我看来,尊重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基石。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都值得被尊重。
我记得有个比较内向的女生,她画画特别好,但是不敢在大家面前展示。
我就悄悄地跟她说:“你的画就像藏在深山里的宝藏,不让大家看多可惜呀。
”然后在班级的活动中,我给她创造了一个很温馨的展示环境。
当她看到同学们惊叹的眼神和赞许的目光时,整个人都变得自信了。
如果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就像把这些花朵都强行修剪成一个模样,那这个花园还有什么生机可言呢?四、宽容,德育的一抹暖阳宽容在德育里的作用可不能小瞧。
有一回,两个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在教室里打起来了。
我当时没有立刻发火,而是先让他们冷静下来。
我跟他们说:“人都会犯错,就像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一样,道个歉就好啦。
”然后让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的问题。
你猜怎么着?他们不仅和好了,后来还成了好朋友呢。
小学语文教师叙事《爱与宽容,点亮孩子生命的火花 》

爱与宽容,点亮孩子生命的火花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一个班里的学生,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无论是有钱的还是贫困的,无论是乖巧听话的还是活泼调皮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一盏盏烛光。
爱心,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振作起来;爱心,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都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精心地呵护他门,让他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并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宽容、理解、尊重、信任和关怀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成为孩子们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他们”。
教师只有用自己无私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无论课上还是课后,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努力与他们进行非言语的情感交流。
爱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叩开学生的心门,也能架起师生间情感的桥梁,使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如真诚的微笑,满怀期待的眼神等等,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经常拍拍他们的肩,牵牵他们的手,抚摸它们的头……这些无声的爱的表达,都是真情的流露。
它像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学生的心灵。
新学期我新接了一个班,由于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进入,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较差,开学时虽然对孩子们进行了各种习惯的培训,提出了许多要求,不过由于孩子年龄小,加上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孩子们坐不住,时不时还有孩子随意下位,特别是一位叫阳阳的男孩子,总喜欢把脚放在凳子上,一节课要提醒无数次。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繁忙而又沉重的学习生活,下课后主动与他们谈心,带领他们做游戏,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快乐的享受学习生活;对于生了病、受了伤的学生,我更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上网查阅资料,几名学生匆匆忙忙跑进来喊道:“陈老师,你们班的阳阳在后操场摔倒了,把头给碰破了,流了好多血。
以德润心阳光成长教案

以德润心阳光成长教案"以德润心,阳光成长"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以德为本的教育,塑造积极阳光的成长态度和品质。
一、教案背景:在当今社会中,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他们的成长环境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阳光心态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的成长: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尊重他人、勇于担当等。
2. 培养积极的心态:通过培养学生的乐观、自信、坚韧不拔的心态,让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案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材选择: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诗歌和传记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领悟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和阳光心态。
2. 活动设计:-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就校园或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会道德品质和阳光心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个人经历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或者自己经历过的正能量和积极阳光的事例,激发其他同学的共鸣和参与。
3. 师生互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三、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期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学生能够领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将培养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心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真正的好学生、好人。
四、教案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对道德品质和阳光心态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对话了解他们对教案内容的反馈和感受,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
通过这个以德润心,阳光成长的教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走上健康、积极和阳光的成长之路,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师爱如炬 照亮德育之花的绽放演讲稿

师爱如炬照亮德育之花的绽放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上午好!我叫[姓名],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浇灌,让德育之花常开;德才兼修,做励志创新名师》。
又一个教师节过去了,至今我的书桌上还摆满了孩子们自制的小卡片,“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永远是我们的朋友。
”“老师,谢谢您的爱......”这上面一句句最真挚最温馨的祝福就是我——一名人民教师最宝贵的财富。
从教十三年,我深信,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只有爱的雨露,才能浇灌出最美的德育之花。
自古以来,我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视德育,志趣高尚的民族。
古语有云:“人无德则不立,国无德则不兴。
”“德者本也”,同时也是“教书育人”之精魄所在,人民赋予了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祖国交给了我们“托起明天希望”的责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辜负呢?我认为立德先立己。
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万能的英雄,“加减乘除、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必然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立德当有爱,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圣洁的天使,“乐教爱生、无私奉献、励志创新”理应成为我们的师德之魂,师爱之本。
而师爱则是这天底下最高洁最神圣的爱,它比阳光更温暖,比春风更和煦,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严峻。
一个欣赏的眼神,哺育多少自信的种子!一句鼓励的话语,扬起多少理想的风帆!一个美丽的微笑,足以让孩子们心灵沐浴春天般的温暖。
因为有了这爱的浇灌,孩子们的心灵才能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我一直坚信,有爱心,有微笑,教育才有灵魂。
对我来说,我班的56个学生就是56个蓬勃向上的希望,是56份殷切的企盼,更是56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一直坚定着“不只做一名教书匠”工作信念,用真知传道、以爱心育人,我在班级中开设的“阳光课堂、梦想课堂、亲子课堂”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得到了学校及家长的支持,学生的认可。
我付出,我快乐,因为我立志要做一名真老师,一名好老师。
然而,一名好老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
英国诗人乔叟曾云:“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于施教。
爱如阳光,撒播到四方——班主任德育案例

爱如阳光,撒播到四方——班主任德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班级:一年级三班
班主任:张老师
班级状况:上课时,学生常常张口大声嚷,不听话,老师讲课没有得到学生的关注,班主任也很烦恼,但仍然在平静中一一说服学生。
二、德育尝试
1、以尊师重教,劳有所得。
张老师因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认真给学生上课,并创设各种积极有趣的学习形式,如小组活动竞赛,让学生努力学习来换取奖励。
2、以爱心引领,爱连爱编织。
老师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偶尔也会用善意的玩笑、调侃来鼓励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创造力,激励他们主动学习。
3、以藩篱把领,约法三章表节。
张老师会清晰地指定学习任务,并严格要求学
生遵守课堂纪律,做到既要求求学生自由发挥,又要求学生有礼貌有纪律。
4、以行动传播,善意播撒无处不在。
张老师会利用自己拥有的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慈善公益助学、社区安全教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健康体育活动等,在各种活动中散发大家以爱尽责的真挚情感。
三、效果
通过张老师的坚持,班级的学习氛围日渐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老师和学生之间也----------越来越亲密,把真爱奉献给班级,张老师也将慈爱传达到社会大众成为宣讲爱心的行动者。
让宽容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让宽容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各位辛苦着又快乐着的班主任,大家好。
能够坐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谈谈班主任的苦与乐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
可以说从事班主任工作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年头了,我真切的感受到作为教者,要有强烈的深厚的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爱心工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问题,而教师的职责就是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给自卑者自信,给孤独者温暖,给健全者力量,给迷茫者希望,用真诚呵护学生的自尊,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情,用宽容赢得学生的尊重。
接下来我讲述的就是一个与“宽容”有关的故事——《让宽容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还没有上课就来到班级。
学生们陆续的回到座位上,这群孩子很懂事,也很上进。
望着那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正当我准备上课时,班长王雪莹站起来说:“老师,闫振东还没有回来!刚才他好像在四班门口和别的学生闹呢。
”由于闫振东平时学习成绩偏差,又不思进取,整天和不三不四的社会上闲散人员往来,还沾染上了不良习惯,一股怒火冲上头顶,我生气地对王雪莹说:“去,把他叫回来”过了一会,王雪莹气呼呼的回来了,不用说肯定是叫他两人发生了争执,又过了一会儿,闫振东才慢悠悠的走进教室,而且连门也没有敲,一股无名怒火冲上头顶,我厉声叫道:“闫振东,站住。
进门为什么没有敲门。
本来,我想利用他迟到这件事来杀杀他嚣张的气焰,给她以震慑,没有想到,他的嗓门比我的还大:”不是还没有上课吗?“而且一屁股坐在座位上。
顿时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几十双眼睛一下子集中到了我的身上。
当时我只感到全身的血管暴涨,血往上涌,真想走过去扇他两个耳光,但当我看到他满是挑衅的眼神,我猛然意识到,如果此时用简单的粗暴的方式去惩罚他,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使事态恶化。
我稳住自己的情绪,温和地对他说:”如果你认为今天这件事自己做的对,有道理,就在你的日记中说说你的理由。
“多年来我始终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同时日记也拉进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我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
爱如阳光,撒播到四方——班主任德育案例

爱如阳光,撒播到四方——班主任德育案例
爱如阳光,撒播到四方,是我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种理念。
我们班主任首先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爱的活动,比如每个学生都会在班里给同学们洒上爱的阳光,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
班主任还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志愿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体验到社会的变化,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爱。
此外,班主任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现实,学会珍惜资源,学会爱护环境。
最后,班主任还会经常举办主题讨论会,让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思考问题,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尊重他人。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懂得爱,学会爱,撒播到四方。
宽容是一缕阳光小学教师教育叙事

宽容是一缕阳光小学教师教育叙事宽容是一缕阳光小学教师教育叙事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宽容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
事实上,宽容学生的缺点与赏识学生的优点是教育过程中两个互为联系的最重要的方面。
宽容学生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赏识学生的优点。
我觉得班主任对学生的过错应该宽容,在工作中注意教育的艺术,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
记得有天上午,一位小朋友跑来跟我说:“老师,我的水晶泥少了7盒”。
当时,我没有声张,而是冷静下来悄悄地做了一番调查,最后确定静静的嫌疑最大,因为有同学看见她翻过别人柜子。
更重要有过“前科”,曾到老师讲台上随意拿东西,但是为了维护她的自尊心,不让她受到伤害,我没有在全班学生面前揭穿她,而是在放学后,悄悄地把她叫到班公室。
从她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她心里很不安,于是我和蔼可亲地对她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想请你帮个忙,行吗?”她睁大眼睛,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道:“今天我发现班上有孩子的水晶泥不见了,你能帮我去查一查吗?”她马上满脸通红,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我……不行的。
”我拉着她的手说:“我相信你肯定行的,因为有人看见你在柜子旁边。
”她听了连忙解释说:“老师,那不是我偷的,而且也不止我一个人知道柜子里有呀。
”说完她低下头不敢再看我。
这时,我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丢这些是小事,我是担心这位同学如果不能及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味地继续错下去的话,那很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老师最痛心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所以,我真的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老师也一定会原谅她的过错,为她保守这个秘密,不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她听了我的这番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迟疑地抬起头问我:“老师,您说的话真算数吗?”我冲她使劲地点了点头。
这时我看到她的眼眶已经湿润,她哽咽地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水晶泥是我拿的,因为我觉得很好玩,但是奶奶不给我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宽容之烛光,点亮德育之阳光以宽容之烛光,点亮德育之阳光【内容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多年的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关心爱护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讲究工作艺术,才能把工作做好,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关键词】宽容自信德育守望相助, 让咱们默默地守候那花开的声音。
屏息静气, 让咱们静静地倾听那花开的声音。
因为, 这是心灵的声音!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意境,花儿朵朵,桃李芬芳。
这是每个德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
事情往往事与愿违,在学校,因为师生间的误解,使教育教学事倍功半,甚至造成教育失败,这不得不引起咱们老师的深思。
当老师对学生进行多次教育却不见成效时,咱们常常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随之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这就是咱们学校在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不理解造成的。
不得不让咱们每个德育工作者深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整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甚么滋味都品尝过。
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
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若大的胸怀。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几年经历中,深刻感受到了学生,特别是十来岁的孩子在面对新生事物所折射出不同的症状。
社会大事,教育为上;教育大事,德育为先。
特别是在学生的自信心上,教师应当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感化、去教化学生,让孩子在阳光的沐浴下和煦的成长。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糊口,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道理: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做学生的楷模。
在糊口中,人们大都喜欢自信的人。
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了解自己有这样那样的弱点,有或重或轻的自卑心理。
在面临困难和险境时,自信的人常常是值得信赖并能给人以但愿,即使他们不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至少也总是带给自己信心和但愿。
与自信的人在一起,困难只是糊口中的一次不同的体验而非大祸临头。
自信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首要,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是学业,更是健全人格的形成。
因而,教师要用自己的自信心鼓舞和感染激励学生。
每天教师都是充满自信与激情的站在讲台上,用阳光般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鼓舞和感染,也时常信心百倍。
每次参加流动或时事比赛时,我都会对学生说,咱们必定能拿到奖而且我给同学们一句话就是“用自信铸就辉煌,用努力打造品牌”,这样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有了自信,所以在每一次的比赛咱们都取得了好成绩。
学生在自信中有了自己的信心,常说:“只要有梦,就可以飞翔。
”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其闪光之点。
学生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咱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使学生的个性得意施展。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也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瓜葛。
因而,教师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只有信任学生,才能使师生瓜葛更加融洽,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脉搏;只有信任学生,才能产生“期望效应”,防止“意义障碍”。
当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必定要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并及时让学生的这种优势得到发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
我所教的班有一位成绩落后的同学,对学习极端的厌恶,没有明确的糊口目标,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然而对班级工作非常热心,热爱劳动,组织能力强,荣誉感强.有一次,我对他的这些优势大加肯定和赞赏,从那以后他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都充满了活力,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糊口,并自信的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给撬起来。
可见,每位学生身上都有他们的优势,教师要随时发现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并及时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传递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让学生在成功感中获得自信。
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果我是露珠,我会让德育之花开的更绚丽;如果我是落红,我会变着春泥滋润德育之树常青常绿!作为德育工作者,心中深知有千百个孩子需要我奉献和热爱。
”从学生的心理行为上,从所有家长的迫切请求上,从学校的教育上,从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上,都体现了这一点。
由此,我脑中萌生了这样的概念:学生无小事,事事都育人。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决不把思想教育停留在课本上,而是在现实糊口中,我事事处处注意,大事小事上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教育融进学生的思想中,使其成为自觉行动。
宽容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所谓宽容即心胸宽阔,有气量,不为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不为区区小事斤斤计较。
宽容的对立面即心胸狭窄,这种人怀有强烈的嫉妒心理,见别人胜过自己,就会不择手段进行打击报复,心理极不健康,怀有这种心理的人,害人害己,影响班级文明,长大以后更会影响社会的文明。
因而,在宽容方面的教育上极为用心。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从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
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
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
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
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
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仍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由此我就想,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不就是一颗颗硕大的珍珠吗?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不时会犯或轻或重的错误。
而有些老师和家长,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
学生一时成绩不好,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付孩子;学生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孩子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甚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
否则就可能风雨交加,使自己动辄得咎。
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多姿多彩的学生糊口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每个学生都但愿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
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
家长和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在课堂中我学习魏书生老师让违纪学生做三件事:一写一份情况说明书(不是常见的检查书);二唱一支歌;三做一件好事。
这种教育方式蕴藏着教师对学生的期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若大的心怀。
使其感受到"练其功、陶其情、促其行"的良好效果。
教师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
宽容的教师深谙教育的艺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宽容的教师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宽容的教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它对下一代的成长极为有益。
四、桂林一枝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黑夜里只有一盏灯在闪耀,那是孤寂;千盏灯在闪耀那是灿烂和辉煌。
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贵在坚持。
咱们正在摸索的路上行走,在黑夜的灯光下潜行。
深深的晓得,一个人的努力可能换不回满园的春色,也许,默默的坚持,就可以等来遍地的鲜花。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流动中,我体会到:宽容就是热爱,宽容就是尊重,宽容还要改变,这是咱们构建新型师生瓜葛的“法宝”。
1、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晓得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
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
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产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必定的提高。
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尽管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首要。
2、给学生以尊重。
尊重比热爱更为首要。
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
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
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的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我说:“男同学劳动时应当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
”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流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瓜葛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
我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甚么。
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因为他说话声音小,很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
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
为此,咱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改变自己。
师生瓜葛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因而,构建良好的师生瓜葛关键在于教师。
作为教师首先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
其次,应当做好角色的转换。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这一点从我校开展的“双主一本”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
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
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