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3节.密度
11.3 密度

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托盘天平 砝码 刻度尺
获取实验数据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m/g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铁块4 铁块5 铝块1 铝块2
V / cm3
铁块
补充m=0,V=0的点
获取实验数据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m / g V / cm3
铁块4 铁块5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铝块4 铝块5
鸡尾酒
作业布置: 《学习指导用书》第11.3节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
实验1:用天平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铜块
铁块
铝块
托盘天平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
实验2: 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
实验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2.密度的定义
m 3.密度的公式 ρ= V
4.密度的单位
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1、 密度公式的理解 ( ) A 同种物质,它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 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B 把铁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就变小了 C 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 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 D 同种物质,体积 大的密度小。 2、一块冰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 , 体积 密度 。
1 kg 3 1 g / cm 3 10 103 kg / m 3 1 m3 106
4、密度表
1.一般:ρ固>ρ液>ρ气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第三节 密 度1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三节密度单位:红寺堡区第二中学教师:田江时间:2012年3月第三节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会查密度表,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求物质密度、鉴别物质。
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到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经历使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价值。
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
2、通过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3、密度公式的应用,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1、用实验来探究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变化无关。
教学器材:体积大小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天平,砝码,奖牌,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承上启下,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使用天平的方法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偏那哪边重,螺母反向高处动;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便自己;镊夹砝码需细心,加减对应盘高低。
2:教师:我们掌握了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称金属块的质量(分两组称量:有称铝块的,称铁块的,学生称量,老师巡视)称出铜块1的质量是?铜块2(前两块)的质量是?铜块3(前三块)的质量是?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 cm3)金属块1金属块2金属块3金属块4由于它们的外形是规则的圆柱体,我们可用尺子测出它的底面半径和高,按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算出它们的体积。
它们的体积我已经帮大家算出来了,分别为10厘米3、20厘米3、30厘米3让学生猜想金属块4(前四块)质量应该是多少?师问:你们猜想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观察测出的数据,找出规律结论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通俗的说法就是当金属块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质量也跟着增大为原来的2 倍;当金属块块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3倍,质量也跟着增大为原来的3倍测铁块这一组同学的实验数据遵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其它小组同学的呢?举例:包子吃掉一口,体积减小了,质量也减小了;米袋子里面的米,挖掉一碗,原来的体积小了,质量也小了。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
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
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
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质量l.质量(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之《密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之《密度》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2. 密度公式的推导3.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密度实验的操作与分析5. 密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实验的操作与分析。
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密度概念及其应用。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密度的特性。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密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密度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推导密度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推导出密度公式。
4. 应用密度公式: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5. 密度实验操作与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密度实验,学会操作与分析实验数据。
6. 密度知识拓展与延伸:讲解密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8.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密度概念和实验过程。
2. 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互动提问: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密度的测量学案

例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小铃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
否可靠?为什么?
反思升华
1、林林想测一块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该木块的棱长为10cm,用测得它的质量为700g,则该木块的密度为g/cm3,合kg/cm3.
2、需要100g酒精,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应量出酒精的体积为mL。
3、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3)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
反馈检测
学案
时间:年月日第()份学案
课题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四、密度的测量学案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
2.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习Βιβλιοθήκη 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
第十一章_多彩的物质世界-5密度与社会生活

方法3: 方法 :体积比较法
V铜 = m铜
ρ铜
316g = = 35.5cm 3 < 40cm 3 8.9g/cm3
Q V铜 < V球
∴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 球的体积 - 壳的体积 空心部分体积 = 40cm3 -35.5 cm3 = 4.5 cm3
(2)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 )做一个风车。 精灯附近, 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 了风车吗? 了风车吗?
气体受热膨胀, 气体受热膨胀, 体积变大; m 根据密度 ρ = V ,密度变小; 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 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 热空气上升后 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海水 食用油 各种各样的导线
镀 金 奥 运 鸟 巢 礼 品
镀金 黄金
银制品
不锈钢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 ) 探时, 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 信息的采集, 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 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2)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 )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 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 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
(6)水的密度变化保护了冬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下生物。 )水的密度变化保护了冬季的水下生物。
小 结
1.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m=ρV 。 从密度的公式 可以得出 对于不便称量的庞大物体, 对于不便称量的庞大物体,利用此种方 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质量。 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质量。 2.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V=m/ρ。 从密度的公式 可以得出 。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测量的较大物体,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测量的较大物体,利 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3. 密度的公式 ρ=m/ V 鉴别物质。 鉴别物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潘径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密度

三 、密 度
用天平称体积相
同的不同金属体,
比较质量相同吗?
[来源:学_科_网]
.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相同物质
相同物质
不同体积铁块
不同体积铝块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质量g 质量g
体积cm3 体积cm3
质量/体积g/ cm3 质量/体积g/ cm3
m/g
240 160
80
10 20 30
v/cm3
mm/g/g
240 160
80
1100 20 30
铝块体积增大2倍,质量也增大2 倍.铝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 定的;铁块体积增大2倍,铁块的 质量也增大2倍,铁块的质量和体 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分析和论证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 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 特性。
物质名称
铝 花岗岩
砖 冰 蜡 干松木
密度
/(kg m3 )
2.7 103
(2.6 ~ 2.8) 103 (1.4 ~ 2.2) 103
0.9 103
0.9 103 0.5103
物质名称
水银 硫酸 海水 纯水
一些液体的密度
密度
/(kg m3 )
13.6 103 1.8103
1.03103 1.0 103
物质名称
植物油 煤油 酒精 汽油
密度
/(kg m3 )
0.9 103 0.8103 0.8103 0.71103
一些气体的密度(0℃ ,在标准大气压下)
11.3密度

m 解:根据密度公式得: ρ = —— V 1.61 克 3 = ———— = 8 .9克/厘米 3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例: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 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 的体积是多少?
解:由公式ρ=m/v得 v= m/ρ=445克/8.9克/厘米3= 50厘米3
可以计算质量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金字塔、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 发生改变的是(C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密度公式的应用: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例:一枚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 .1克, 体积为1 .8厘米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 度,是何种金属?
1 . 8厘米 答:金属的密度为8.9克/厘米3,可能是铜。
3 3 =_____ 10 1g/cm
3 1×10
3 kg/m
1 ρ水=___________kg/m3=_____ g/cm3
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大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A.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 度不同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 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三节
3 2.7g/cm
请你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3 2.7g/cm 3 7.9g/cm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公式:
质量 ρ:密度 密度= 体积 m: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过关
3、一只能装下1千克水的瓶子,能装下1千克 ( D) A、酒精 B、汽油 C、柴油 D、硫酸 4.根据生活经验,按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下列物 体:牛奶、白酒、水__________。 牛奶、水、白酒 5.从“人在水中欲浮欲沉”可知人的密度与水 相近 的密度 _____(填“相近”或“相差很 大”)。 6.为什么啤酒放入冷冻箱中会爆炸? 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3:2,体积之比2: 9:4 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若把 甲物体截去1/2、乙物体截去1/3则剩下的甲、 9:4 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三节 密度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请一个工匠打造了一顶 科 纯金的皇冠。皇冠做好后国王很满意,但总是怀 学 疑工匠偷走了部分黄金。而用秤无论怎么测质量 小 还是和原来的黄金相等,如果将皇冠破坏又挺可 故 惜的。于是他就请阿基米德 想办法进行鉴别。 事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也束手无策。直到有一天他要洗 澡当他把脚伸进装满水的木桶时,水就溢了出来,顿时 他灵机一动——有了。 第二天他当着国王及众大臣的面,取两 木盆乘满水,在一只木盆中放入皇冠另一 木盆中放入等质量的纯金。发现溢出来 的水质量是不相等的于是他就断定 ——皇冠不是纯金做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常同见物质的密度:
水的密度: ρ水=1.0×103千克/米3
表示的涵义: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例: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 量为16 .1g,体积为1 .8cm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 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做的? 解:根据密度公式得:
ρ=
m —— V
= ———— 3
10 20
10 20
7.9 7.9
0.5 0.5
结 论
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关系:质量 和体积的比值不变。 质量相同 体积不同 2.不同物质 体积相同 质量不同
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引入 了——密度的概念
一.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叫这种物质的密度-----ρ
1 . 8cm
= 8 .9g/cm3 查表可知,铜的密度是8 .9g/cm3 所以这枚纪念币可能是铜做的。
1.61 g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2、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D、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1.某钢瓶中氧气的密度为6千克 /米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3,则剩余氧气 4千克/米3 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2、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同的球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能力提高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 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 。 。
猜想:
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会增大 到原来的 ; 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3倍,质量会增大 到原来的 。
质量(g)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铁块1 铁块2 木块1 木块2
79
158 5 10
请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体积的单位换算:
1m3= 1dm3 = 1cm3 =
dm3 = L= mL=
cm3 cm3 m3
思考:同样大小的不同物质有什么不同。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每立方厘米物 质的质量
木块
铝块 铁块
5
27 79
10
10 10
0.5 g/cm3
2.7 g/cm3 7.9 g/cm3
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常可以用
来鉴别一些物质。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由于固体 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大,我们可以认为密度不变。
二.密度的计算公式:
质量 密度=———— 体积 密度-ρ 质量-m 体积-V m 则公式就为: ρ =—— V
三.密度的单位:
1千克/米3 (kg/m3 ) 1克/厘米3 (g/cm3 ) 1克/厘米3=10-3千克/10-6米3=103千克/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