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语文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

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

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

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

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

它下临长江,距三峡西口夔门极近。

白帝山虽不高峻,但从江船仰望,却仿佛城接云霞。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

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辞:别,离开。

这里指出发。

白帝:白帝城。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千里:白帝城到江陵约六百余里,这儿说千里,是大略的说法,形容两地相距之远。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水经注》卷三四《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给**位考生整理了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ﻭ《早发白帝城》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ﻭ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ﻭ《早发白帝城》注释⑴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县,与**相近.所谓彩云,正指**之云也。

”ﻭ⑵朝:早晨.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今**市.从白帝城到**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ﻭ⑷猿:猿猴.啼:鸣、叫。

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早 发白帝城的古诗

早 发白帝城的古诗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
以下是《早发白帝城》的古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赏析: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作者李白从白帝城出发,乘舟穿越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愉悦心情。

首先,诗歌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白帝城的雄伟和壮丽。

白帝城位于山顶之上,早晨的阳光照射下,云霞缭绕,如同一座仙境。

诗人在此地告别,意味着他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接着,诗歌描写了江陵的美丽和神秘。

江陵是长江三峡中的一座城市,诗人预计一天就可以到达。

在航行中,他欣赏到了长江两岸的猿声不断,感受到了猿的自由自在和生机勃勃。

这些猿声似乎在为诗人的航行欢呼,表达了它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歌的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表现了作者李白对这次航
行的愉悦和自豪。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不仅描绘了航行的速度和流畅感,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自信和期待。

而“天高云淡任鸟飞”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早发白帝城》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景的诗歌,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从白帝城出发,穿越长江三峡的航行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自信和期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抒情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早发白帝城体裁:诗题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名字:李白年代:唐代描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翻译: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原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

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此诗即作于诗人遇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时所作。

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以及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推断,这首诗应当是他流放中途遇赦返还时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次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赏析三:艺术特色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

《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诗中找出表示船行驶速度快的诗句, 想想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千里江陵一日还
用“一千多里”来与“一日还”做鲜明的对照, 不难看出小船行驶速度之快。
从诗中找出表示船行驶速度快的词句, 想想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字可以看出小船不仅行驶得快, 还可以体会到当时诗人心情的愉快。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公 孙述所筑。 朝:早晨。 辞:告别。江陵:今湖北江陵。 还:返回。 啼:叫。 住:停息。 啼不住:不停地叫着。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轻舟:轻便的小船。
诗人由白帝城到江陵的途中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
•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处——成都城外浣 花溪草堂前那明媚秀丽的景色,表达 了诗人对草堂的喜爱以及想远游东吴 的思想感情。
• 被称为“诗圣”

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shī dì àn jué míng cuì
•诗 帝 岸 绝 鸣 翠
• chuāng hán lǐng bó wú chuán
•窗
含 岭 泊吴 船
• cí tí
•辞 啼
• 古诗 皇帝 岸边 绝句 鸣叫 • 窗户 包含 西岭 停泊 东吴 • 泊船 告辞 啼叫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常用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常用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常用知识点总结《早发白帝城》是李白的一首作品。

该诗画面明丽,语文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春色,表达了诗人喜悦欢快的心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知识点,欢迎阅读!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知识点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一作“尽”。

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⑴熟读古诗⑵理解诗意⑶想象意境⑷练习背诵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早:早上。

发:出发。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三年级#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以下是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希望帮助到您。

【早发白帝城】原文:早发白帝(dì)城朝[zho]辞②(cí)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líng)一日还③[huán]。

两岸猿(yuán)声啼(tí)不住④,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词句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一作“尽”。

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2018-2019年度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13 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学设计

2018-2019年度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13 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 要求1.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的内容。

3.背诵课文,默写《早发白帝城》,提高理解古诗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理解古诗的内容。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1早发白帝(d ì)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①本句交代了辞别的哪些要素?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②将“千里”与“一日”安排在一起意在说明什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③本句写了途中见闻,暗含着什么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④“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绝 句1知识点详解 ☜2 ①交代了辞别的时间、地点,描绘了白帝城的绚丽景象。

3 ②旅程长与时间短构成对比,夸张中显出了水流之急,小船顺激流直下。

4③巧妙地用猿啼不住隐写了舟行的快速。

④“轻”既点明舟行轻快,又暗写诗人心情轻快。

5知识点详解 ☜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这两句写了几种颜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②本句是从哪里看到的景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③本句是诗人在哪里观察到的景色?]1.理解古诗《早发白帝城》,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生字卡片,与白帝城相关的课件。

一导入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

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你知道他是谁吗?(李白)你知道他写了哪些诗吗?你能背诵吗?请同学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二揭题释题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名篇。

2.齐读课文题目,学生质疑。

“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3.释题。

边播放《早发白帝城》的课件,老师边解释: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6①四种颜色:“黄”“绿”“白”“青”。

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7②是诗人从窗口向西眺望看到的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 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
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
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

“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
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

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

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三)体会写法
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呢?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你们想知道吗?齐读全诗,仔细体会。

(教师总结:古诗是四个不相连属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图画,短短四句写景,有层次,有远近,声情并茂。

而且黄翠
白绿,众彩缤纷,形象鲜明活泼,分而不散,从而充分表现了诗人恬静开朗,跃跃欲归的内心世界。

同时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对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

)(四)背诵全诗,体会美感
(五)布置作业
1.练说诗意。

2.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绝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交代学习方法
1.给学生演示《早发白帝城》音乐鉴赏的视频资料。

2.交代学习方法。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五读法”来学习古诗。

什么叫“五读法”?又该怎样运用“五读法”来学习古诗呢?
(2)出示“五读法”
一读通,咬准音;二读懂,知大意;三读精,解词义;四读
会,达意境;五会读,有感情。

(三)指导学习《早发白帝城》
1.揭题,解题。

(1)“发”在这里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fa)(出发)(2)读了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去哪里?怎么走的?)
在学习这首诗时就会解决我们的疑问。

(3)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按照“五读法”开始学习诗句
(1)一读通,咬准音。

①正字:朝(zhāo)还(huán)重(chóng)
②字形:帝(上中下结构),辞(左右结构),猿(左右结构)(2)二读懂,知大意。

朝:早晨。

辞:辞别、离开。

还:返回。

啼不住:不停地叫。

轻舟:轻快的小船。

万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读精,解词义。

通读全诗,根据每句诗所写的内容,给诗分层。

每层写了什
么内容?
(这首诗分两层意思来写,第一层告诉我们诗人出发的时间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第二层写长江两岸的景色。


①指名读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作者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作者什么时间离开白帝城出发的?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
出来?
(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从“朝”和“彩云间”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当诗人离开白帝城时,天上彩霞一片。

表示他心情是很愉快的。


“彩云间”一词,除了写出时间,还写出了白帝城的什么特点?(很高)
教师讲解: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所以作者讲在“彩云间”。

③从白帝城到江陵有多远?诗人乘船走了多长时间?从诗
歌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从白帝城到江陵有1200多里远,诗人乘船只用一天时间就到达江陵了。


诗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虚指,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说明船开得很快。

④小结:这两行诗,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读时,除了要把顺水行船速度极快的意思表达出来,还要表达诗人的心情同飞舟一样轻快。

⑤指导朗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第二层是写长江两岸的景色,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

(抓住“猿声”和“万重山”来写。


①作者为什么要写“猿声”和“万重山”?
明确:当年长江三峡,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

猿猴的叫声常常会在深山峡谷中引起回声,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断地传播开去。

李白乘船顺水而下时,在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作者在这里用猿猴的啼叫声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轻快和沿途景色的壮丽。

③指导朗读(注意把“快”的意思读出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每句的意思。

(分组讨论,指名说)
(早晨,作者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远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到了。

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一声接一声还没停下来,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高山。

)4.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1)学生边看《早发白帝城》的影碟,边听师范读古诗。

(2)谈话: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当年他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贵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白帝城的地方,忽然传来皇帝要释放他的命令,你们想想看,李白的心情怎样?(十分高兴)
李白在释放后写了这首诗,不但描写了长江两岸雄伟壮丽的景色,而且表达了自己经过艰难岁月之后,被释放的喜悦心情。

(3)为什么说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①顺水行船(客观);②心情愉快,急切盼归(主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