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性蛋白尿怎么回事
无症状性蛋白尿[]-V1
![无症状性蛋白尿[]-V1](https://img.taocdn.com/s3/m/78c781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3.png)
无症状性蛋白尿[]-V1无症状性蛋白尿:隐形的肾脏疾病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值,这种情况通常会伴随一些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然而,有一种情况叫做无症状性蛋白尿,即患者无任何症状表现,但是尿液检查却发现蛋白质含量异常。
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隐形的肾脏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原因无症状性蛋白尿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家族史中存在肾脏疾病的人更容易患上该病。
- 糖尿病:高血糖会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出来。
-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肾脏的损害,进而导致蛋白尿。
- 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ACEI等,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损伤,从而引起无症状性蛋白尿。
- 其他:如肾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 后果无症状性蛋白尿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进展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质泄漏会导致肾小球受损,使其不能正常过滤血液,最终会引起肾病综合征。
- 肾衰竭:长期存在的严重蛋白尿,会给肾脏带来严重的负担和损伤,进而导致肾功能的严重下降,最终可能会引起肾衰竭。
3. 检查和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通常是在体检等检查中发现的,因此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该病。
一旦确诊,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控制原发疾病、控制高血压、减轻肾脏负担等手段。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上的一些改变,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等。
总之,无症状性蛋白尿是一种隐形的肾脏疾病,不容忽视。
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控制原发疾病,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
实验诊断名词解释5

尿沉渣检查: 用显微镜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 识别尿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定位、鉴别诊断、预后具重要意义。
尿胆原(urobilinogen):尿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排入肠道转化为尿胆原,正常人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 。
尿渗量 :肾脏排泄尿液内全部溶质微粒的数量,能较准确的反映肾脏深缩功能。
糖尿(glycosuria): 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为糖尿,一般指葡萄糖
结晶体 (crystal): 尿液经离心沉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形态各异的盐类结晶。结晶体 (crystal)
凝血共同途径:指激活FX 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抗凝血系统:指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等,它们对血液中被激活凝血因子能进行灭活。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全身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临床血栓-出血综合征
,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某些细胞的膜上。
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是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诱聚剂(ADP、肾上腺素、凝血酶、花生四烯酸等),血小板由于发生聚集反应其血浆的浊度减低,透光度增加。
血块退缩:血液凝固后,血小板释放出血块回缩酶,使血块退缩。
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的总和.
亚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血红蛋白合成后用其β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类进行缩合反应形成酮氨化合物,其中HbA1c 含量最高,是最常检测的部分。
原位溶血:幼红细胞未成熟未释放到外周血中之前就在骨髓中破坏,这种现象叫原位溶血。又称为红细胞无效性生成。
蛋白尿分类记忆方法

蛋白尿分类记忆方法
一、按尿蛋白含量分类
1. 微量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在30-300mg/24h。
这种程度的
蛋白尿可能是肾脏损伤的早期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
2. 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在0.3-1g/24h。
这种程度的蛋
白尿可能是由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的。
3. 中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在1-3.5g/24h。
这种程度的蛋
白尿通常表示有中度肾损伤或某些特定的肾脏疾病。
4. 重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在3.5g/24h以上。
这种程度的蛋白尿通常与严重的肾脏疾病相关,需要紧急治疗。
二、按病程分类
1. 急性蛋白尿:短期内出现蛋白尿,并伴有急性肾功能不
全等症状。
2. 慢性蛋白尿:长期存在的蛋白尿,往往伴随着慢性肾功
能不全。
三、按蛋白成分分类
1. 选择性蛋白尿:主要排出白蛋白等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较轻。
2. 非选择性蛋白尿:不仅白蛋白,其他血浆蛋白也滤过到
尿液中,表明肾小球滤过屏障已受到较严重的损害。
以上就是关于蛋白尿分类的记忆方法,通过理解其分类依据,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蛋白尿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为进
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蛋白尿与无症状性蛋白尿

• ③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响可呈 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 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
• ④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 ⑤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
鉴别诊断
1、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2、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从下肢开场,从下向上蔓延,病程长,易复发,晚期常常 有肾功能损害,以高血压型出现最早。 3、肾盂肾炎:全身感染中毒病症,腰痛、膀胱刺激病症,实验室检查为脓尿菌尿是 其特点。 4、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脱发,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游走 性关节炎,光过敏,雷诺现象,多脏器 损害尤以心、肾最多见,其中肾受损占第一 位。其蛋白尿一般较多,部分患者以肾病综合征形式出现。 5、多发性骨髓瘤:老年男性好发,贫血重且与肾脏受损不相称。病情进展快,易损 害肾功能,骨质破坏,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其尿蛋白是溢出性蛋白尿。 6、其他:剧烈运动出现微量蛋白尿,发热出现蛋白尿,心力衰竭肾淤血引起蛋白尿 ,药物中毒引起蛋白尿,因有明确的病史和相应的体格检查,一般诊断不困难。
〔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 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 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 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去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 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 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 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 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去除率大于0.5,尿 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 性蛋白尿,有开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常见于原发或继 发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

• 引言 •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的原
因 •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的诊
断 •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的治
疗
•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的预 防
•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的案 例研究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 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以蛋白尿形式排出的一种疾病。
分类
肾小球性蛋白尿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 白为主,非选择性蛋白尿则包括更多种类的蛋白质。
肾小球性蛋白尿的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的重要性
环,对肾脏健康有益。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有助于减轻肾脏疾病的症状和
延缓病情进展。
避免劳累过度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 、加重肾脏负担,应尽量避免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或活动。
05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 白为主的预防
控制血糖和血压
血糖控制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糖尿病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或胰岛素。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内皮细胞、基 底膜和足突细胞构成,当其受到 损伤时,通透性增加,导致清蛋 白等低分子量蛋白质容易通过。
足突细胞受损
足突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 要组成部分,当其受损时,滤过 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清蛋 白等蛋白质滤过增加。
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炎症因子作用
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以 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导致清蛋白等 蛋白质滤过增加。
无症状性蛋白尿[](1)
](https://img.taocdn.com/s3/m/5dee0b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3.png)
无症状性蛋白尿[](1)
无症状性蛋白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在尿液中
出现大量蛋白质排泄,但患者并没有显著的其他症状。
一、疾病病因分析
无症状性蛋白尿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肾脏疾病,其病因也比较复杂。
研究显示此类疾病的发生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免疫
病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
二、疾病的危害性分析
无症状性蛋白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许多后果。
首先,
大量蛋白质的流失将对机体造成影响,影响人体在各个方面的机能,
例如肝脏、心脏和免疫系统等;其次,由于蛋白质丢失,尿量有可能
增加,也可能妨碍肾脏的正常排泄,导致肾脏疾病进一步发展。
三、如何预防和诊断
首先,建议患者进行定期体检,可能包括肾功能、尿液检查等。
其次,对于容易患上无症状性蛋白尿的高危人群应加强保健。
例如,高血压
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更容易患上此类疾病,因此需要加强预防。
四、疾病治疗方案
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病情、患者
年龄和肾脏状况等。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调整、生活
方式改变等。
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通过饮食调整、适当的运动等方法
改善。
总的来说,无症状性蛋白尿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需要团队协作治疗,以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生活习惯的调整,定期体检,以尽早发现和治疗疾病,并避免给身体带来致命的危害。
尿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尿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导语:正常来讲人体中尿液蛋白一般不超过150毫克每天。
所以人体尿液中一般是富含蛋白质或者含有蛋白质的含量非常的少,但是由于肾脏或者其他器官正常来讲人体中尿液蛋白一般不超过150毫克每天。
所以人体尿液中一般是富含蛋白质或者含有蛋白质的含量非常的少,但是由于肾脏或者其他器官发生病变,肾脏功能不能有效的吸收血液中的蛋白质,从蛋白质回尿液排出形成尿蛋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尿液蛋白含量越多证明肾脏功能越差。
1.病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因器质性病变导致尿内持续出现蛋白。
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并需进一步检`查或复查,以便尽早治疗。
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通常可归纳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组织性蛋白尿。
2.生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各种体内环境因素对正常机体的影响所导致的尿蛋白含量增多。
某些生理因素可造成暂时性尿蛋白阳性。
包括:①功能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
②体位性蛋白尿:是指由于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蛋白尿。
其特点为夜间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起床活动若干时间后出现蛋白尿,再平卧后又转为阴性。
这种蛋白尿常发生于青少年,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3.其他因素蛋白尿是指偶尔一次尿蛋白为阳性。
这多为干扰物影响所致,应注意观察和复查,排除有关的生理因素,并请教内科医生,根据情况做其他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
但是在生活中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造成尿蛋白含量升高,如在过度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尿蛋白六项详解

尿蛋白六项详解尿蛋白的六项检测是尿液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提供了关于尿蛋白类型和含量的重要信息,对于诊断肾脏疾病和评估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尿蛋白六项的详细解释:1.尿蛋白总量:这项检查旨在衡量尿液中蛋白质的总含量。
尿蛋白总量越高,通常表示肾脏受损或滤过功能异常。
尿蛋白总量正常值在成人应为低于150mg/d,儿童应低于2mg/(kg·d)。
2.尿蛋白分类:这项检查旨在确定尿蛋白的类型。
尿蛋白主要分为两大类: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选择性蛋白尿通常仅包含少量白蛋白,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损伤;而非选择性蛋白尿则包含各种蛋白质,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糖蛋白等,主要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
3.尿蛋白与肌酐比值:这项检查旨在评估肾脏在一定时间内处理和排泄蛋白质的能力。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疾病是否为慢性进行性发展。
正常ACR应低于30mg/gCr。
4.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这项检查是评估肾脏处理和排泄白蛋白的能力。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可以早期检测到肾脏的损伤,对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UACR应低于30mg/gCr。
5.尿蛋白电泳:这项检查用于分析尿液中不同蛋白质的含量和分布。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区分出清蛋白、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成分,帮助了解肾脏的损伤类型和程度。
6.尿蛋白定量测定:这项检查用于测定尿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
例如,尿白蛋白定量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处理和排泄白蛋白的能力;尿β2微球蛋白定量测定可以帮助了解肾小管受损的情况。
在解读尿蛋白六项检查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不同的尿液检查项目可以相互补充,提供更全面的肾脏疾病诊断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非选择性蛋白尿怎么回事
导语:身体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如果检查项目出现异常,都是说明身体有疾病出现,这个时候需要积极的配合治疗,使得疾病得到改善,非选择性蛋白尿是
身体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如果检查项目出现异常,都是说明身体有疾病出现,这个时候需要积极的配合治疗,使得疾病得到改善,非选择性蛋白尿是怎么回事呢,是很多人不清楚的,对自身有这样情况,需要先进行了解,这样对疾病治疗,都是可以选择正确方法,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非选择性蛋白尿怎么回事:
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破裂损伤。
尿蛋白成分,以大/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
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鉴别
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在对非选择性蛋白尿怎么回事认识后,缓解非选择性蛋白尿的时候,要根据肾部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是治疗这样问题不错之选,不过对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不要随意的选择药物,否则对身体没有任何帮助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