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信管本科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信息管理教学与研究机构,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高级人才和信息职业领导者,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为单位,学科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
1929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
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建立图书馆学系。
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
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经过九十多年的辛勤建设,形成了“开拓创造、务实创业、引领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多个研究领域在全国位居领先地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下设图书馆学系、信息管理科学系、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出版科学系和电子商务系5个系,有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古籍整理与保护、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情报与档案整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
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00余人,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300余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余人,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及各类进修培训生3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34人,副教授和高级职务研究人员37人。
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荆楚社科名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湖北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1人。
学院图书情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教育团队。
学院有7门课程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本专业领域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拥有“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方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优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方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信息管理和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具有相当于英语本科专业水平,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技术操作、开发和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要求为:1. 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及具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工程技术训练;4.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和设计的专业能力;5. 具有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6. 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8.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9. 具有基本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气象系统、科学与教育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理解和把握企业信息系统及解决企业信息系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具有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编程实现能力;3.具有较强的学习掌握和适应新的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4.具有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维护等能力;5.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及比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备较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隶属学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相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信息管理概论、操作系统、管理学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西方经济学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注1: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开展一种教学形式,或者研究性教学,或者实践性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1学分,80学时,《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1学分,38学时,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周二下午。
注2:《安全教育》课程1.5学分,24学时,开课时间安排在1-6学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这就像是一张为同学们精心绘制的成长蓝图。
这个专业啊,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知识百宝箱。
在这个百宝箱里,有各种各样关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知识宝藏等待着大家去挖掘。
它可不像只专注于某一个小角落的专业,而是把信息的管理、系统的构建等好多方面的知识都一股脑儿地塞进来了。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就好比是一道道精心搭配的菜肴。
基础课程就像是主食,像数学类的课程,数学就像是做菜的盐,看似不起眼,可哪道菜少得了盐呢?它是构建其他知识大厦的基石。
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些复杂的算法、数据结构啥的,就像是没有根基的高楼,说倒就倒。
再说说专业核心课程,这可就是主菜了。
像信息管理学,这门课就像是一个智慧的长者,在那给你讲述信息管理的奥秘。
从信息的收集、存储到信息的利用,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关卡,等着你去破解。
还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就像是建筑师的课程,教你如何构建一个稳固又高效的信息系统。
这就好比是盖房子,你得先规划好布局,哪里是客厅,哪里是卧室,在信息系统里也是一样,哪个模块负责数据输入,哪个模块负责数据处理,都得精心安排。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实践环节也超级重要。
实践就像是一场实战演练。
你学了那么多知识,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学了很多招式,但是不去实践,就像一个高手只会在自己家里比划,一到外面真刀真枪的比试就不行了。
实习就是一个让你到外面去闯闯的机会。
到企业里去,看看人家真实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是怎么运作的。
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那些知识就像一把把钥匙,在企业里能打开很多扇知识的大门。
有的同学可能在实习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学校学的数据库知识,在企业里可以用来优化库存管理系统,这感觉就像是一个寻宝者终于找到了宝藏的正确打开方式,那叫一个兴奋。
这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还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呢。
你可不能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些就像是润滑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较好地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94学分方可毕业。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四、主要课程管理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会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运筹学、财务管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组织行为学、操作系统、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采取弹性学制,可在3~6年获得全部学分,完成学业。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六、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七、教学进程安排附表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历附表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2) 附表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四、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附表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历符号说明:⊙军训及入学教育·理论教学:考试= 假期○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计算机实践+ 金工实习△公益劳动/ 学年论文廿社会实践(调查)▲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机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2)4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6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教学副院长:崔广才负责人:尹大力校对人:崔广才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 建设目标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1)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2)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技术;(3)具备较高的信息管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够协作完成复杂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设计工作;(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 培养任务(1)突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施,加大实验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与改进,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4)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种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培养学生优秀的科研素质,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激发。
4. 主要课程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管理学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包括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系统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3)数据库技术主要介绍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管理方法,包括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数据模型、查询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10203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1、会计学(Accounting)2、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八、专业主要实验1、计算机基础、foxpro数据库应用、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安排上机练习和实习;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笔尖轻轻划过纸面,带着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我开始构思这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这个方案,就像一幅画,需要用心描绘每一个细节。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其实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我们要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数学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等,培养学生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4.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能力的试金石。
我们要重视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1.实验室建设: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实践等。
2.实习基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
3.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学术竞赛、学术论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素质拓展素质拓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20102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获取、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
学分要求:150学分通识(26必+34通识教育)+专业(38必+ 24选+实践必修24)+4任意选修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c语言、信息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运筹学、信息经济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计量学、信息服务与用户、Java语言程序设计、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
双语课程:信息检索、经济学原理
特色课程: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导论、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0学分)、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108学时,3学分)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108学时,3学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08学时,3学分)、信息管理课程实践(108学时,3学分)、毕业实习(144学时,4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288学时,8学分)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达到武汉大学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