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交流归纳。
视频导入,引入正题。
讲授新课
宽容就是宽宏大量;宽容就是为他人着想;宽容就是不跟别人计较……
教师提示: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
分别讲述故事(1).《张楠的道歉》
(2).《偷橘子》
(3).《收废品的老人》
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1)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2)宽容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
点拨:(1)是宽容让他们转变了态度,张英的回信让他们懂得了宽容的道理。
(2)宽容是一种美德,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往往能够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是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答案提示:
事例一: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张南,甚至和张南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就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事例二: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而是指责我偷他家橘子,继而大家都认定我是小偷,会给我造成终生的心理阴影。
事例三: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让收废品的老人如释重负。如果车主非要老人赔偿损失,会让老人本来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让老人走投无路,甚至可能失去生活的勇气。
教师讲述《宽容城》的故事
教师提问:想象一下“宽容城”三处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假如“宽容城”没有宽容,人们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优质教案设计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宽容的内涵,感悟宽容的意义;学习如何做到宽容。

2.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引起学生产生做宽容之人的情感共鸣,从而通过实践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宽容待人,为自己带来美好心情的同时,还能拥有和谐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宽容的内涵和感悟宽容的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宽容有度,恰当运用宽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与宽容相关的视频、案例、诗句等、课件、背景音乐。

教学设计:一、直观对比,导入新课1、教师借助粉笔盒跟学生奶盒子这两种学生身边的常见物品提问导入。

2、导言:同学们,大家看,我的左手和右手上现在各有一个盒子,我如果用他们分别装满粉笔,哪个盒子能装更多呢?为什么?是呀,通常情况下,一个物体的体积越大,它所能容纳的东西就越多,其实我们的心也是这样的,当我们的心胸越宽阔,我们能接纳的事物就越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人为善,学会宽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对比,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课程中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开始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情景表演,理解宽容过渡语:那么,宽容是什么呢?相信通过表演下面的情景剧,你们定会有所收获。

1、白板呈现公交车上因踩脚事件产生的截然不同情景的图片。

2、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两个人为一个单位自己加上对话演一演,最后对于两种情景分别请两组同学上台展示。

3、看来同学们都很有当演员的天赋呢,那大家更喜欢哪个情景呢?为什么?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并用白板依次呈现:是呀,大家刚刚说的正是宽容的含义,宽容就是谦恭礼让、不斤斤计较、允许不同的声音和看法、是为他人着想、是谅解他人,宽容还是一种修养,宽容它更是一种美德。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表演与展示两种相反结果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对比,既明白了宽容的含义,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玩中、笑中,明白道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教案

2 学会宽容一、教学目标1.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宽容他人的过错。

3.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

二、教学重点宽容的必要性及原则;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换位思考,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校园剧视频。

生认真欣赏。

师:这个视频片段反映了校园里发生的什么事?怎么解决的?生:自由回答。

师:像这种情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那就是要学会宽容。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宽容他人的话题。

2.板书课题:学会宽容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宽容让生活更美好(一)读读,想想,说说。

1.读 p12 活动园案例:“感谢他们的宽容2.照样子,想一想:①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小楠,甚至和小楠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很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②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③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3.说说: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4.交流: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和同学交流一下,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二)游览“宽容城。

1.依次欣赏 p13“宽容城”三个特别的文化景点。

2.想一想,交流: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

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三)阅读感悟。

1.读 p13“阅读角”:宽容2.感悟:宽容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活动二:拥有一颗宽容心(一)案例分析。

1.读 p14 活动园案例:“公交车.上拥挤”健康的维生素。

2.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吗?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二) 学习 p15 内容(三) 阅读感悟。

1.读 p16 名言。

2.感悟。

(四)看医生,治疗心“病”1.啄木鸟医生帮助大家找出了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2.《学会宽容》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2.《学会宽容》教案
情境:你和朋友在学习上都十分优秀,以前每次考试都是你考第一,可是,这次考试朋友得了第一,你会怎样想?
——宽容就是能够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
情境:课间,同学从你的桌边经过时,不小心把你的脚踩了,你很痛很痛,但他赶紧向你道歉,你会怎么办?
——宽容就是原谅他人、真诚地接纳他人
情境:假日里休息的时候,你想去打篮球,而好朋友想去上网,你会怎么办?
第二条虫子:想要报复对方
问:“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想法对吗?假如有暴力进行报复,会有什么后果?
材料一:小玲到处说我的坏话,还好朋友呢,我恨死她了!今天学校检查卫生,昨天放学后我在她抽屉里放了不少垃圾。这下她可要倒霉了,真痛快!
材料二:少年玩游戏被人骂“菜鸟” 恼羞成怒捅死对方
总结: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问: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吗?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活动园:
(1)在教室里,前桌同学不小心把后桌同学的文具盒碰掉了。假如“计较城”中的同学对此计较,那么……
(2)在邻里生活中,楼上住户不小心把浇花的水洒到了楼下住户的阳台上。假如“计较城”中的人们对此计较,那么……
(3)在拥挤的市场里,人们常常不小心相互踩到。假如“计较城”中的人们对此计较,那么……
问: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视频《吃包子》
2、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阅读角:宽容——健康的“维生素” 见课件
国际宽容日 11月16日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宽容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2.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三、教学过程探究新知(一)宽容有限度、有原则的(12分钟)活动一:案例分析1.展示课件:小军在学校有点调皮,班主任和同学们都很宽容他。

但是,当小军将空农药瓶投进学校后面的小河里时,班主任非常生气,认为小军乱扔有害废弃物的做法不能被宽容,不仅让小军面壁思过两小时,还让他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

2.讲解:对于这件事情,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班主任的做法是对的。

”也有人说:“小军扔的是空瓶子,班主任的做法是小题大做,根本没必要的。

”3.提出问题:你赞同哪种说法?说说理由。

4.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5.展示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6.提出问题:这些行为能被宽容吗?说说你的理由。

7.讲解:小刚和佳佳违反了中小学生守则中关于“不吸烟不喝酒”的规定,欢欢违反了“勤俭节约护家园”的规定。

违反中小学生守则的行为是不能宽容的,是需要立即改正的。

亮亮、阿伟、小明的行为都属于违反国家法律,也是不能宽容的。

8.总结: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9.过渡:我们再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10.展示课件:刘青在学校有点调皮,班主任和同学都很宽容他。

(二)和而不同(18分钟)1.展示课件:测一测:当你和别人意见不同时:2.提出问题:你有几颗“★”?3.预设:学生根据教师引导测试。

4.讲解:一颗星或者五颗星的同学,想想自己在面对这种意见不同的情况时是否会感到困扰。

5.过渡:我们来看看在具体情境中大家会怎么做吧。

活动二:故事续演1.展示课件:2.讲解:佳佳和朋友星星聊起自己最崇拜的人。

第2课 学会宽容 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2课 学会宽容 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宽容及其作用,体会宽容对构筑和谐、美好生活的意义。

2.道德修养:学会拥有一颗宽容心。

3.责任意识:尊重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课时安排3课时。

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从游戏到生活,引导认识差异的存在,懂得包容不同。

(重点)2.通过小组合作规则制订等活动,尝试找到合理解决分歧的方法。

(难点)3.了解“国际宽容日”,拓展关于宽容的国际视野。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游戏导入识“不同”1.听音乐,猜乐器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

请大家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播放古筝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学生自由猜乐器名称,教师相机出示相应的乐器的图片)2.感受“不同”如果让你用一种乐器来比喻自己你会选择哪种乐器呢?预设1:我可能会选择古筝,因为我特别喜欢古典音乐,喜欢古诗词,所以古筝比较符合我的“中国风”审美情结。

预设2:我选架子鼓,因为架子鼓很有力量和气势,我也想成为很有冲劲的男子汉。

引导:看来乐器和我们人一样,都各具特色。

如果全班同学只选同一种乐器的话,你们认为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1:这种可能性为零。

预设2:看起来好像很团结、想法一致,但是演奏的时候听起来会觉得有些单调。

3.享受和谐之美过渡:那我们将这些乐器合在一起演奏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一段优美的交响乐)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又想说些什么呢?预设1: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但是合在一起就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预设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家在一起和谐相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

4.小结是啊!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人。

我们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或观点看法。

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和而不同”这个话题。

(板书标题:和而不同)二、活动二:案例分析知差异1.案例分析:“战火”纷飞为哪般(1)过渡:近日,六(2)班的“战火”烧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会宽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宽容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宽容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宽容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具备宽容的品质,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宽容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宽容他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理解宽容的意义。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宽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4.情景模拟:每组选取一个情景,模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宽容他人。

5.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总结宽容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宽容的意义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理解宽容的意义2.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3.培养宽容的品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导学案第二课《学会宽容》导学案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理解宽容的意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2. 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宽容他人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宽容之心,与同学、朋友及他人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激发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用宽容之心,与同学、朋友及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学生宽容的意识和品质。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宽容他人的基本方法,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学会换位思考、集思广益,培养宽容意识。

导学提示:一、预习电子教材12-19页。

二、思考后再判断。

1、公交车上有人踩到我的脚,我就破口大骂。

()2、楼上的住户不小心把浇花的水洒到了楼下住户的阳台上,两家因此大吵起来。

()3、生活中,我们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

()4、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三、谨慎选择。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宽容的做法()A.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B.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说声没关系C.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你也把它的东西弄坏2、“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这一名言告诉我们()A.人际交往需要宽容,宽容才能和谐B.宽容就是坚持己见,不管他人感受C.宽容就是迎合别人,赞成所有观点3、“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A.平等待人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C.宽容大度D.尊重理解4、同学小林把我的笔弄坏了,正确的做法是()A.原谅同学的错误,不斤斤计较B.一直生闷气,不理睬C.和同学大吵一架D.辱骂同学,和他断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学会宽容》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理解宽容的意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2. 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宽容他人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宽容之心,与同学、朋友及他人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激发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用宽容之心,与同学、朋友及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学生宽容的意识和品质。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宽容他人的基本方法,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学会换位思考、集思广益,培养宽容意识。

导学提示:
一、预习电子教材12-19页。

二、思考后再判断。

1、公交车上有人踩到我的脚,我就破口大骂。

()
2、楼上的住户不小心把浇花的水洒到了楼下住户的阳台上,两家因此大吵起来。

()
3、生活中,我们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

()
4、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
三、谨慎选择。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宽容的做法()
A.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
B.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说声没关系
C.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你也把它的东西弄坏
2、“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A.人际交往需要宽容,宽容才能和谐
B.宽容就是坚持己见,不管他人感受
C.宽容就是迎合别人,赞成所有观点
3、“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
A.平等待人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C.宽容大度
D.尊重理解
4、同学小林把我的笔弄坏了,正确的做法是()
A.原谅同学的错误,不斤斤计较
B.一直生闷气,不理睬
C.和同学大吵一架
D.辱骂同学,和他断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