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调研报告(修改稿)
关于煤炭企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煤炭企业的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了解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本次调研主要以我国主要煤炭企业为对象。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网络搜索和相关媒体资料了解煤炭企业的基本情况;二是进行实地调研,与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3. 调研结果和分析3.1 煤炭企业的基本情况我国的煤炭企业众多,其中包括国内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
根据调研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煤炭企业的规模较大,拥有大量的资源储量和产能。
- 企业分为煤矿开采和煤炭加工两大类,且加工环节包括洗煤和煤炭焦化等。
- 大部分企业处于国有控股或者国有控制状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2 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根据交流和调研结果,煤炭企业面临着以下发展趋势和挑战:- 环保压力增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煤炭企业面临着环保要求的提升和限产政策的影响,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减少污染排放。
- 需求结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煤炭需求结构也在逐渐改变,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 资源约束加剧:我国煤炭资源的限制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使煤炭企业面临着资源约束的挑战,需要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对策建议在面对发展趋势和挑战时,煤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大技术改造和绿色发展力度,提高洗煤和煤炭焦化过程的环保水平,减少污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 改变经营模式,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寻求新的增长点。
- 探索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 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大技术创新和煤炭清洁利用的研发力度。
4.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紧跟环保要求,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煤炭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煤炭市场调研报告一、概述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炭市场的情况,本报告对煤炭市场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二、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煤炭市场规模庞大,供应和需求都十分旺盛。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煤炭消费量超过3亿吨,而煤炭产量也达到了近40亿吨的规模。
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趋势一:能源结构转型。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煤炭作为一种传统能源资源面临着替代和改良的压力。
因此,未来煤炭市场将逐渐实现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转型。
2.趋势二:非煤炭能源价格的影响。
煤炭市场受到非煤炭能源价格和政策的影响较大。
非煤炭能源的价格波动将对煤炭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供需关系的变化。
3.趋势三:外部环境压力影响。
随着国际间减排议定书的签署和实施,环境压力将对煤炭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可能对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产生一定的制约。
三、区域分布和主要市场根据调研结果,我国煤炭市场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和内蒙古等地。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煤炭的主要生产和流通地区。
此外,由于煤炭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些地区的市场也逐渐兴起,例如陕西、湖南等地。
四、竞争格局煤炭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商数量增多。
随着煤炭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煤炭行业,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2.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
煤炭作为一种资源产品,产品质量和价格都是竞争的关键。
不同供应商之间通过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
3.区域市场竞争。
由于煤炭市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市场竞争。
区域之间的供应和需求差异导致了市场格局的不同。
五、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1.机遇一:政策支持。
政府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将推动煤炭市场向清洁能源转型,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2.机遇二:国内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煤炭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煤炭调研报告

煤炭调研报告煤炭调研报告一、引言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我国煤炭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煤炭产业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年产煤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
煤炭产业链包括煤炭开采、运输、加工和利用等环节。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煤炭开采企业数量庞大,但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能低下,存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问题。
与此同时,煤炭加工与利用水平相对滞后,难以满足高效清洁利用的需求。
三、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产业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调研发现,未来煤炭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 能源结构调整:我国将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增加天然气、核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
2. 供给侧改革:通过精简煤炭企业,减少低效产能,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和效益。
3. 高效清洁利用:注重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加强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气、煤制油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
4. 煤电行业的转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推动煤电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
四、煤炭产业面临的环境问题煤炭产业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燃煤导致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严重,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
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排放。
因此,解决煤炭产业的环境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是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五、建议与展望1. 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煤炭企业数量的减少和产能的淘汰,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和效益。
2. 强化煤炭加工和利用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
3. 加大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 加强煤炭运输和储存环节的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煤炭的浪费和损耗。
内蒙煤炭调研报告

内蒙煤炭调研报告标题:内蒙古煤炭调研报告第一部分:调研意义及背景(200字)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内蒙古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为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部分:内蒙煤炭行业现状(300字)1. 煤炭资源: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赤峰、包头等地。
煤炭种类主要有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
2. 产量与产值:内蒙古煤炭产量在全国排名前列。
近年来,内蒙古煤炭行业发展迅猛,产值不断增长,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3. 煤炭企业:内蒙古拥有一大批大型煤炭企业,如蒙煤集团、大唐能源等,它们在煤炭生产、煤电联营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4. 问题与挑战:内蒙煤炭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以及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等挑战。
第三部分: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前景(350字)1. 产业结构调整:内蒙古煤炭产业正加快结构调整,从传统的煤炭开采向煤炭加工、煤电联营等领域延伸,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环保要求提高: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煤炭生产和利用的环境效益,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 资源整合与转型升级:内蒙古煤炭企业应积极参与资源整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4. 国内外市场需求:内蒙古煤炭产业在面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同时,要发展清洁高效煤炭利用技术,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渠道。
第四部分:建议和展望(150字)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煤炭产业综合效益。
2. 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
3. 完善煤炭行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煤炭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行业竞争力。
结论:内蒙古煤炭产业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山西孝义煤炭调研报告

山西孝义煤炭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孝义市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山西北部,是一个以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的地区。
煤炭作为孝义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孝义市的煤炭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煤炭调研。
二、煤炭资源概况孝义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市的各个县区,煤炭储量庞大。
经初步调查,孝义市的煤炭资源主要分为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三类,主要用于工业、能源和民生等领域,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煤炭产业发展状况1. 煤矿企业:孝义市目前拥有多家大型煤矿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XX煤矿、XX煤矿等。
这些煤矿企业采用现代化的采矿技术,提高了煤炭的采掘效率,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2. 产销情况:孝义市的煤炭产量逐年增加,供应市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该市煤炭主要销往周边地区及其他省市,远销国外。
煤炭市场需求稳定,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3. 产业链延长:孝义市的煤炭产业链逐渐延长,不仅仅依靠煤炭的开采和销售,还涉及到煤炭运输、加工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煤炭产业链,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四、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 环境问题:煤炭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孝义市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并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提高了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
2. 安全问题: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对员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孝义市出台了一系列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加强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3. 产业升级:孝义市的煤炭产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开采和销售阶段,缺乏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孝义市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大对煤炭加工业的支持力度。
五、总结与建议孝义市的煤炭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孝义市政府加大对环保和安全工作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煤炭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精品范文】

煤炭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煤炭调研报告煤炭行业调研报告一、煤炭行业概述1.我国煤炭资源状况我国煤炭资源的煤类齐全。
按煤的挥发分,划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三大类;按用途分可分为:动力用煤、炼焦用煤、化工用煤;按照不同煤化阶段,分为褐煤、低变质煤、中变质煤、高变质煤(含无烟煤)。
褐煤和低变质烟煤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0%以上,故动力燃料煤资源丰富。
而中变质煤,即传统意义的“炼焦用煤”数量较少,特别是焦煤资源更显不足。
就煤质而言,我国低变质烟煤煤质优良,是优良的燃料、动力用煤,有的煤还是生产水煤浆和水煤气的优质原料。
中变质烟煤主要用于炼焦,在我国,因灰分、硫分、可选性的原因,炼焦用煤资源不多,优质炼焦用煤更显缺乏。
2.煤炭行业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于其他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富煤少油的现实决定了我国能源的基本消费结构。
2014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分别是76.8%和70.9%,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煤炭仍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行业的形势关系着国计民生。
从对煤炭的消费形式来看,直接消费的煤炭占不到消费总量的1/3,更多的煤炭是通过加工转化成二次能源的形式进行消费。
如,有50%左右的煤炭是通过转化成电来消费的,我国的电力生产2/3以上是火力发电,煤炭是火力发电最主要的原料,因此煤与电共同构成我国的基础能源消费,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
煤炭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其下游产业包括电力行业、炼焦行业、钢铁行业、建材生产、合成氨、电石生产及化工行业等。
由此可见,煤炭渗入到我国经济的各个行业,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煤炭行业发展环境鉴于煤炭行业的重要地位,国家一直对煤炭行业十分关注,力求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关于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加快煤炭结构调整,推进煤炭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
煤炭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煤炭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根据我们的煤炭发展调研结果,以下是我们对煤炭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观察和建议。
一、市场需求与供应1. 市场需求: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仍然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能源密集型产业和冬季供暖领域,煤炭的需求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
2. 供应情况:目前,我国煤炭供应主要依靠国内矿产资源的开采。
然而,受限于煤炭资源的开采成本和环境保护要求,矿产资源供应遇到了一些困难。
同时,进口煤炭也成为了我国煤炭市场稳定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1. 产业结构: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主要以煤炭开采和煤炭化工为主。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政策的推动,煤炭行业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替代品,以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升级:当前,煤炭行业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通过引进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洁净煤炭利用技术,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高效和环保,是煤炭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1. 环境保护:煤炭行业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之一,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下,煤炭行业应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放监控和治理,推动煤炭能源的清洁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绿色发展:煤炭行业应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促进煤炭行业向高效、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与供应、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等诸多挑战和机遇。
只有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实现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达成。
煤炭调研报告

煤炭调研报告煤炭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煤炭的供应、需求和价格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煤炭市场的状态,以及前景和发展趋势。
二、煤炭市场总体情况1.供应情况:调查表明,国内煤炭产业呈现出分散、混乱的现象。
一些小型煤矿在环保和安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产能下降。
同时,大型煤矿也面临产能过剩和资源枯竭的压力。
2.需求情况:尽管国家开始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但煤炭在国内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各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仍然较高。
3.价格情况:由于供需不平衡和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尽管近年来努力控制价格波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三、煤炭产业发展趋势1.清洁能源替代: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煤炭行业的限制,清洁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日益凸显。
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的逐步发展将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2.行业整合:为了解决煤炭产能过剩和低效率的问题,政府将大力推动行业整合。
通过兼并和重组,整合煤炭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效益。
3.技术创新:煤炭行业需要加强对环保技术、矿产技术和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四、推荐策略1.加大环保投入:煤炭行业需要加大对环保设施和技术的投入,提高煤炭的清洁生产能力。
2.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对煤炭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煤炭行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3.加强行业整合:推动煤炭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效益和竞争力。
五、结论煤炭市场目前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和环保压力的双重挑战。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环保要求,煤炭行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加大环保投入和加强行业整合。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阳市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2010年 11月4日)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一)资源赋存及分布情况目前庆阳市没有一座煤矿,市内所需煤炭主要从华亭煤业集团公司运入,北部环县从宁夏彭阳县王洼煤矿和太阳山开发区煤矿运入。
庆阳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据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庆阳市境内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为1342亿吨,占全省预测储量的94%,其中千米以浅的预测储量达84亿吨。
2004年12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整理的《庆阳地区煤炭、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报告中提出,在庆阳市七县一区1.9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有2360亿吨的煤炭资源预测储量,其中煤层埋深500-1000米,面积345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量为190亿吨,主要分布在环县西北部、正宁县西南部、宁县全境、合水县南部、庆城县南部、镇原县东部;煤层埋深1000-1500米,面积772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量为1050亿吨;煤层埋深1500-2000米,面积870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量为1120亿吨。
有13588亿立方米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占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煤层气总资源量(4.48亿立方米)的30%,其中埋深在500—1000米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568亿立方米;1000—1500米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300亿立方米;1500—2000米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120亿立方米。
在环县—马岭、合水—宁县两个目标区内有623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预测储量,是比较现实且极具工业价值的资源。
其中在马岭—环县3315平方公里范围内,埋深600—1500米,煤层平均厚度10米,平均含气量6立方米/吨,煤层气资源量为3480亿立方米,资源量丰度1.05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在合水—宁县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埋深500—1500米,煤层平均厚度10米,平均含气量6立方米/吨,煤层气资源量为2150亿立方米,资源量丰度1.1亿立方米/平方公里。
(二)地质勘查情况2005年初以来,我市开始组织大规模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各级政府和勘查单位以及开发企业累计投资7.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80万元,省级投资8787万元,勘查单位投资3.8亿元,开发企业投资3.11亿元),相继在正宁县、环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5县8个区块开展了2550平方公里的分级地质勘查。
截止2009年底,查明煤炭资源量123亿吨,其中,预查资源量11亿吨,普查资源量14.5亿吨,详查资源量41亿吨,精查资源量56.16亿吨。
(各井田投资及储量见表1)。
表1 庆阳市煤炭资源勘查面积和投资统计表我市在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方面利用国家和省上全额投资、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投资勘查,对资源赋存不明朗的地区,采取引进企业进行风险勘探,风险自担。
在煤层气勘查开发方面,2006年3月16日,甘肃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庆阳地区经济发展与陇东油区整体开发座谈会会议纪要》(简称“3.16”会议纪要),长庆油田分公司在宁县瓦斜乡钻了1口煤层气探井,修复了2口油气探井,取得了煤层气初步勘探资料。
2009年,山西晋煤集团沁水蓝焰煤层气公司正在开展煤层气勘探工作,已在宁县瓦斜乡打了3口煤层气试验井在。
在管网建设方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我市煤层气进入国家西气东输二线管道。
(三)煤矿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华能天竣能源有限公司、甘肃万胜矿业有限公司、唐山嘉华实业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等5户企业进入我市开发建设煤矿、煤电、煤化工、煤建材和公路、铁路、水库等项目。
(1)宁正煤田矿区2010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宁正矿区总体规划(发改能源[2010]37号),矿区规划面积1100平方公里,资源储量71亿吨,划分为2个井田和1个勘查区,建设规模2000万吨/年,其中核桃峪矿井1200万吨/年、新庄矿井800万吨/年,宁中勘查区待进一步勘查后确定开发方式,宁正矿区为国家规划区,以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负责开发建设。
核桃峪1200万吨/年煤矿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取得采矿权,地质精查工作已完成,井田面积159平方公里,储量18.43亿吨,国家能源局已批复同意开展建矿前期工作,《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各项支撑性文件《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用地选址合理性、规划实施影响评估及规划调整方案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与《矿井土地预审》已分别取得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的批复,目前已完成建矿前期工作,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待核准,计划于2013年建成投产。
新庄800万吨/年煤矿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取得探矿权,地质精查工作已完成,井田面积194平方公里,储量15亿吨,2009年4月,省发改委已批准开展矿井建设前期工作(甘发能源函字第20号)。
目前,正在开展“四通一平”等建矿前期工作。
宁中井田井田面积53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地质详查,储量41亿吨。
(2)沙井子煤田矿区由甘肃华能天竣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矿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储量18.96亿吨, 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沙井子煤田矿区总体规划》。
目前,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
刘园子90万吨/年煤矿井田面积18平方公里,储量1.06亿吨,规划建设90万吨/年矿井,省发改委已核准矿井项目,建矿总投资8.3亿元,目前,矿建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处于矿建二期施工阶段。
主、副、风三井已于2009年12月19日实现贯通,现正在施工井底车场绕道、等候硐室、+1100轨道运输石门,井底巷道已累计完成1020米,计划于2011年7月建成投产。
马福川500万吨/年煤矿井田面积68.1平方公里,储量为9.5亿吨,规划建设500万吨/年矿井,省发改委已同意开展建矿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四通一平”等建矿前期工作。
毛家川500万吨/年煤矿井田面积54.1平方公里,储量8.96亿吨,规划各建设500万吨/年矿井,目前正在开展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3)甜水堡煤田矿区位于环县甜水堡镇,由甘肃万胜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建设甜水堡和甜水堡南2个矿井,矿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待批。
甜水堡30万吨/年煤矿位于环县甜水堡镇,井田面积5.3平方公里,储量0.19亿吨,由甘肃万胜矿业有限公司取得采矿权并投资建设,规划建设30万吨/年矿井,目前正在进行矿井建设井巷掘进试验工作,生活区平房2000平方米全部竣工,完成投资4100万元。
甜水堡南240万吨/年矿井位于环县甜水堡镇南部,井田面积29.66平方公里,储量3.14亿吨,由甘肃万胜矿业有限公司取得采矿权并投资建设,规划建设240万吨/年矿井,正在进行矿井建设井巷掘进试验工作。
(四)煤炭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项目进展情况燃煤电厂项目华能正宁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工程、华能西峰热电厂2×30万千瓦机组工程和华能环县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分别于2009年5月、6月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审查。
2009年5月省发改委同意正宁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工程、环县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煤矸石电厂项目规划在宁县新庄煤矿建设2×30万千瓦机组坑口煤矸石电厂1座、在宁县新宁镇建设2×30万千瓦机组坑口煤矸石电厂1座、在环县沙井子煤田矿区建设2×20万千瓦机组坑口煤矸石电厂1座。
目前,已完成煤矸石资源量调查,即将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煤制天然气项目规划建设3×40亿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目前,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正在开展《宁县40亿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华能甘肃公司等企业已开展庆阳市20亿m3/年煤制气项目前期考察论证工作。
煤化工项目庆阳市工信委完成了《庆阳市长庆桥煤化工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引进企业,建设项目。
(五)高载能项目按照煤矿—电厂—电解铝的循环经济链条,中国铝业公司与庆阳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铝业公司计划投资120亿元,在庆阳市建设2个年产60万吨电解铝项目。
(六)煤炭需求预测及供需情况2008年,全省煤炭消费量达到4600万吨,其中省内供应量2700万吨,省外调入量1900万吨,对外依存度为41%。
到2010年,全省煤炭需求将达到5500万吨,其中省内供应3000万吨,省外调入2500万吨以上,对外依存度高达46%。
近来几年,甘肃经济每年GDP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全省煤炭的需求大约每年增加7%。
随着庆阳煤炭资源的大开发,“十二五”末,庆阳市煤炭产能大约为6000万吨,基本上保证了全省的生产需要。
长期以来,我省煤化工行业发展相对较慢,主要涉及的领域局限在煤的气化、焦化等方面,后续产品只限于合成氨、尿素、甲醇、焦炭、苯、煤焦油等。
目前,全省现有合成氨生产能力81万吨,其中用煤作原料的26万吨。
金昌化工公司是省内煤制合成氨的最大企业,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
张掖市化肥厂、远东化肥厂各有合成氨生产能力6万吨。
(七)水资源、交通、电力条件(1)水资源条件庆阳境内较大河流有泾河、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等,较大支沟有交口沟、无日天沟、鄱阳涧等29条,数十条河溪缠壑绕沟,纵横贯穿,注入泾河、洛河,汇于黄河。
不计泾河过境水资源量,全市河川流量总量14.471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7.537亿立方米,入境水6.934亿立方米。
市内南部塬区地下潜水静储量33亿立方米。
我市编制的《甘肃省庆阳市水资源中长期利用规划》,已经甘肃省水利厅批准;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查设计院编制了《甘肃省鄂尔多斯盆地水资源利用与保障专项规划》,中国水科院编制了《庆阳市水资源利用规划》,对能源化工产业水资源保障进行了统一规划。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已于2009年4月17日开工建设,规划到2010年年供水总量为7537万立方米,将有效解决我市北部三县用水问题,并为环县、庆城工业用水提供战略资源。
华能甘肃公司编制的《庆阳南部及环县煤田项目开发区水资源用规划》、《四郎河、无日天沟等3个矿区水库项目可研报告》已获甘肃省水利厅批准。
随着境内一批大中型水库的建设投运,将有效保障能源化工项目建设的供水需求。
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启动,庆阳市能源化工产业的供水需求将得到根本保证。
(2)交通条件市内有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
目前,庆阳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1430公里,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79.29%,公路密度32.55公里/百平方公里。
联接银(川)—福(州)高速公路和兰(州)—青(岛)高速公路的西(峰)—长(庆桥)—凤(翔路口)高速公路于2007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底建成通车,西(峰)--雷(家角)高速公路将于2010年开工建设;穿越庆阳南部矿区的宁—长二级公路于2009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