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王君《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doc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解析

《纪念白求恩》师:同学们,我们对自求恩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
多少年来,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象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
我们学习的步骤是: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
我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
师:下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一个步骤:感知一篇,也就是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法。
请大家各自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课文中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读全文)师: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情况)的介绍。
首先看第1段,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起朗读出来。
注意:朗读的时候不要读到议论的方面去了。
生齐读:“白求恩同志……不幸以身殉职。
”师:这里介绍了白求恩在中国的经历。
好,看第2段,读出文中叙述的部分。
老师提示一下,就是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
生齐读:“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第3段自己判断,读出叙述部分。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师:再看第4段,作者在这里叙述了与白求恩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读的时候,要注意感情。
生齐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
”师:刚才我们读的都是叙述部分,但是,这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悼词,因此在叙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精神的同时,作者一定会加以评议。
下面我们把评议的部分读出来。
我们来读第1段,男生读叙的部分,女生读议的部分。
男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
”女生读:“一个外国人……国际主义。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个段落很明显由两个层次组成——叙和议。
由叙到议,表现了作者通过白求恩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以评论的思路。
后面我们也可以根据这种体会,来感知其他段落的层次。
下面我们来看第3段,大家思索一下怎样读出层次来。
好,试一试。
女生读第一个层次,男生读第二个层次。
女生读:“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纪念白求恩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纪念白求恩特级教师教学实录的撰写需要结合白求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回答,供您参考:引言: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教学成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纪念这位特级教师,本文将介绍他的教学实录,以期为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教学理念白求恩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同时,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白求恩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设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他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案例教学:白求恩善于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他注重案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白求恩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他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成果白求恩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例如,有的学生成为了著名的医生、教师、科学家等,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白求恩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总结:白求恩特级教师教学实录的撰写需要注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等方面。
通过学习白求恩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借鉴白求恩的教学成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起立)老师好!师:谢谢!请坐。
这节课我们学习毛泽东的名作《纪念白求恩》。
首先,我希望你们能解放你们的双手,手可以随意地摆放,手中还要有笔,这就是学习的姿态。
好,我们开始课堂学习,我的教学关键词是“教你们阅读"。
请大家读一读单元教学要点,读起来。
【PPT】单元教学要点理想光辉、人格力量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学习默读、学习批注划分层次、抓关键句(生齐读)师:这就是我们的单元训练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呢,同学们都要实践这些技能,这就叫训练。
【PPT】本课训练活动阅读:文思分析细读:文段品味背读:文句背诵本课有三个活动:略读,提取关键句,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细读,读一个重点的段落,评析它的语言;还有背读,背诵名言警句。
好,开始我们的课文了解,把有关的背景材料读一读。
“白求恩,读——”【PPT】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医生。
(生齐读)师:白求恩是著名的国际外科医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来到了抗日根据地,继续读。
【PPT】1937年我国抗日战争爆发,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3月底来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了一年多。
在一次为伤员做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在河北唐县逝世。
(生齐读)师:一个外国人,一个外国的共产党员,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所以毛泽东写了文章纪念他,这就是背景。
好,继续读。
【PPT】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生齐读)师:大家看,这既是背景材料,也是文章大意的概括。
现在把有关的字音字形的教学落实一下,请大家读起来。
【PPT】字音字形派遣(qiǎn)殉(xùn)职狭隘(ài)热忱(chén)拈(niān)轻怕重鄙薄(bǐbó)(生齐读)师:好,请大家伸出手指,在你的桌上把这些字画一画。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第二单元第5课《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课文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
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曾家喻户晓。
这篇课文就是——生: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师板书课题。
)师:毛泽东曾这样写道“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
”(师配乐“The Nudlows”背诵。
)师:那么,白求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自读课文后回答。
(生速读课文后回答。
)生:白求恩是外国人。
生:他是医生。
生: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师:同学们摘读的文字,来自课文的哪个部分?生:课文第1段。
生:第3 段也有。
生:第 2 段“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还写了白求恩是个非常好的医生。
师:同学们找到的这些文字,都属于文章的——生:叙述部分。
生:老师,文章各段都有对白求恩的介绍。
师: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这些文字。
(屏显。
)摘读:初步感知——齐读文章中介绍白求恩的叙述性文句。
师:通过阅渎,同学们发现白求恩是一位具有什么精神品质的人昵?请用大屏幕上的句式归纳并发表个人观点。
(屏显。
)白求恩是一位具有_____精神品质的人。
生:白求恩是一位无私的人。
生:白求恩是一位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人。
生:白求恩是一位舍已为人、跨越国界、真诚无私的人。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准确。
刚刚我们读了记叙的部分,同学们认为白求恩是勇于奉献、舍已为人、真诚无私的人。
但是,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白求恩的呢?生(杂) :国际主义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现场响起观课老师的掌声。
)师:上世纪60年代,这篇文章几乎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记住了“白求恩”这个名字,也让白求恩成了中国人民最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起立)老师好!师:谢谢!请坐。
这节课我们学习毛泽东的名作《纪念白求恩》。
首先,我希望你们能解放你们的双手,手可以随意地摆放,手中还要有笔,这就是学习的姿态。
好,我们开始课堂学习,我的教学关键词是“教你们阅读”。
请大家读一读单元教学要点,读起来。
【PPT】单元教学要点理想光辉、人格力量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学习默读、学习批注划分层次、抓关键句(生齐读)师:这就是我们的单元训练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呢,同学们都要实践这些技能,这就叫训练。
【PPT】本课训练活动阅读:文思分析细读:文段品味背读:文句背诵本课有三个活动:略读,提取关键句,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细读,读一个重点的段落,评析它的语言;还有背读,背诵名言警句。
好,开始我们的课文了解,把有关的背景材料读一读。
“白求恩,读——”【PPT】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医生。
(生齐读)师:白求恩是著名的国际外科医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来到了抗日根据地,继续读。
【PPT】1937年我国抗日战争爆发,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3月底来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了一年多。
在一次为伤员做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在河北唐县逝世。
(生齐读)师:一个外国人,一个外国的共产党员,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所以毛泽东写了文章纪念他,这就是背景。
好,继续读。
【PPT】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生齐读)师:大家看,这既是背景材料,也是文章大意的概括。
现在把有关的字音字形的教学落实一下,请大家读起来。
【PPT】字音字形派遣(qiǎn)殉(xùn)职狭隘(ài)热忱(chén)拈(niān)轻怕重鄙薄(bǐ bó)(生齐读)师:好,请大家伸出手指,在你的桌上把这些字画一画。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1.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尤其是成语);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有力,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
【教学重难点】1.对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
2.对文章雄辩说服力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事和理、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语言。
同学们,有一种爱它可以超越国界成为永恒;有一种情它可以超越生死惊天地泣鬼神;有一种精神它可以流芳百世,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师生共同走进白求恩的美丽心灵,感受他那大爱无边的高贵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课前预习是我们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下面到了我们展示预习成果的时候了,哪位同学首先亮剑,为我们介绍下本文的作者呢,同学们争先恐后,不要抢,这位举手最快的同学,你真是博学多识,通过你的介绍,我们加深了对作者彭荆风的认识。
接下来请看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呢?后面举手最高的同学,恩,很好请坐!同桌你来给他点评一下,吐字清晰,发音准确,美中不足的是声音不够洪亮,那接下来就由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读一下吧!恩,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
整体感知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的无可挑剔.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本文是白求恩去世一个月后,毛泽东为悼念他而写的一篇文章,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学习。
那么学习白求恩哪些精神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去文中找找相关语句。
课文读完了,大家有答案了吗?有请靠窗的同学。
对!还有吗?同桌你来补充!你的概括能力越来越强了。
请坐。
本文主要写了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但是在议论中夹着很多记叙,大家发现这个规律了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去文中找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十一):《纪念白求恩》为什么要这样上──兼和吴春来老师商榷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十一):《纪念白求恩》为什么要这样上──兼和吴春来老师商榷朋友传过来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吴春来兄弟对我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纪念白求恩》的评论文章,读了,深为感激。
其中有热情洋溢的表扬,也有尖锐深刻的批判。
我均感恩。
作为一个课堂作品,它折射出执教者本人对语文教学的部分思考和探索,集中体现着执教者本人的语文教育价值观。
它天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
有人褒,有人贬。
这都很正常,也弥足珍贵。
反而,大家都说好,或者大家都说不好,这才是不正常的现象。
所以,尽管我觉得春来兄弟的表扬和批判都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还是开心地接受。
以文会友,以思想会友,不亦乐乎!针对春来兄弟的文章,我也想站在我的角度谈一些感受。
不是反驳,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执教者的角度补充说一些观点,可能对于读者朋友们理解这堂课为什么要这么上会有些许帮助。
文章写着写着就长了。
其实,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语文理念,不是完全针对《纪念白求恩》了。
第一,关于评课的心态现在我上所有的议论文,几乎在课堂整体结构上都采取《纪念白求恩》一样的模式:共鸣和争鸣。
“我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
这种态度是民主社会推进民主管理必须的态度,是一种雅量和风范。
但其实做起来非常难,“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要有平和的心态,真诚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充分理解他人的观点的心胸。
这其实比站起来张牙舞爪咄咄逼人批判他人难得多。
读春来兄弟的评课,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想从这课例中找出点问题出来的焦虑。
春来兄弟说他“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
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
真是这样吗?我很感动,也很怀疑。
对我的课,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方面等会儿我再说,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完全是可以争鸣的。
但是他第二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无理的,是对济南的孩子们的深度伤害。
《纪念白求恩》是一堂大型的公开课,现场听课的老师逾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整理:金艳)(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第一部分:共鸣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
[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师:这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投影展示]共鸣──争鸣师:先共鸣。
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
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
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
(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生:加拿大人。
师:什么职业?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
结合“注释一”看看。
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
这是个特殊的背景。
他来干什么?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
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
“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好,非常好,旁批,记叙。
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
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生:1939年师:39年。
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
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
(配乐)[投影展示]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
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
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
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
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师:注意“辗”字的读音。
非常好,陈广继续读……[投影展示]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
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
然而他谢绝了。
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亲爱的同志: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
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
关于这第一项100元。
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
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白求恩师:陈广怎么这么紧张啊?聂将军是谁?生:……师:聂荣臻元帅!好,从刚才这个部分的介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生:看到了一个不追求名利的白求恩。
师:不追求名利,很好!生:我看到了一个节俭,淡泊明志的人。
师:节俭,淡泊明志,文言基础很好啊,你来……生:我看到了一个舍己为人的白求恩。
师:舍己为人!你来……生:我看到一个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白求恩。
师:对金钱清清白白的白求恩。
来……生:我看到一个毫不自私自利的白求恩……师:没有私心,你来……生:他们都说完了。
师:哦,说完了,我相信王曼硕还有话说。
你说……生:为他人着想,然后不计个人利益的得失。
师:好!那么现在看书,前三段。
毛泽东是怎么样评价白求恩的?看大屏幕的要求──[投影展示]读出前三段的核心的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说话: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师:好,迅速浏览第一段,找出核心的议论句。
(生看书,画记号)师:找出来了吗?生:我觉得应该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
师:好,用这样的方式,毛泽东……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
师:好,非常好,圈出来。
接着,请看第二段,用刚才的语句形式说话。
你来试一试。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好,她知道选前半句,而不选后边的具体表现的句子,聪明。
圈出来。
接着再看第三段。
还是用刚才的形式说话。
好,你来。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非常棒,都知道在长长的句子当中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这是很高超的能力。
嗯,孩子们,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来,读:学习他……预备起──[投影展示]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生齐读)师:现在我们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毛泽东这个领袖人物,对一个外国医生,他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和情感。
抬头,看大屏幕。
第二段,不仅写了白求恩,还写了另外的一些人,判断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展示]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不负责任喜欢自吹生:贬义词。
师:对,贬义词。
好,现在假如王老师就是这一类的人,批评我。
用上这些词语。
我是批评的对象,你怎么说都可以,批评我,它们都是我的缺点。
啊,你来批评我。
生:你真是拈轻怕重,对人又冷冷清清……师:啊不不……,一样就够了啊。
(生笑)师:可以加上一些其他创造性的语言。
你来批。
生:你麻木不仁,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
师:我是这样的人吗?生:嗯……你真是不负责任,喜欢自吹,你其实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至少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生大笑)师:你也来试试……生:恩啊……一天到晚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工作,嗯……师:舍不得批评王老师,心软了。
再给一个同学机会。
骂人都不会呀?骂我……生:你这个人真是对工作一点也不负责任,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这样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呢?师:像班长的样子,会教训人。
孩子们啊,我们周围,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有很多这样的人。
对这种人,毛泽东会怎么形容他们这个群体呢?选择……[投影展示]这些人?这帮人?这班人?这群人?生:这帮人。
生:这班人。
师:聪明!能够体会语言中的细微差别。
但是,白求恩不是这样的人。
好,毛泽东用这样的话来高度评价一名外国的医生,来,读。
白求恩同志……预备起……[投影展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生读)师:这样读书就没意思了,红颜色的字要重读。
我们说毛主席很伟大,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几个能横槊赋诗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他用了这样的“极端”,可不可以改成“非常”?可以说极端是最高的评价,应该怎么读?生读书:极端(重)师:好,读,表现在他对工作的……预备起──生重读(“极端”重读)师:好,跟“我”的形象,冷冷清清,漠不关心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看书,毛泽东用了世界上最美的句式来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找一找。
生:……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句式!第二段,这个家伙已经看到最后一段去了(走到某同学旁边)发现了吗?你说!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师:真聪明!孩子们,这些都是什么句子?生:排比句。
师: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句子才能形成排比呢。
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无不。
这叫啥句子?生:双重否定句。
师:对了,双重否定句。
好,现在注意力集中,请你,你先把全句读一遍。
[投影展示]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生读)师:好,下边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难。
你,请你把它变成肯定句!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所有人都佩服,所有人都为他的精神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都为之感动。
师:聪明。
嗯,你起来试一试。
把它变成反问句!行不行,试试。
生: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难道有不佩服他的吗?难道有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吗?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怎么会不为之感动呢?师:真好,聪明。
好,孩子们,用崇敬的心情来读,用崇敬的心情来读这些双重否定句。
从前线回来的人……预备起──生读书: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这样。
根据刚才两位同学的变化,对同桌说一遍。
都用肯定句和反问句来说,互相说给对方听,每个同学都要说。
开始……(生练习)师:好,停!停!你来。
你来试一试,就说这红颜色的三个句子,肯定句,要包含感情。
生:全都佩服白求恩,全都为他的精神感动,全都为之感动。
师:好,请坐,同学们一起来。
就读这三句,没有一个不佩服……预备起──生: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
师:所以,一个领导人,一个领袖人物,在本段的最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投影展示]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生读)师:很好,但还没有把红颜色的字读突出出来。
你来,你朗读特别好,节奏特别合适。
你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慢下来,味道就出来了。
生慢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着的精神。
师:好,很好。
向她学习。
预备起……生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师:同学们,这个段落的写法是很精妙的。
先正面写白求恩,然后反面写那些品质和白求恩相反的人,最后侧面写评价。
请旁批。
[投影展示]本段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本段最有魅力的写作手法是: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写(生动笔旁批)师:同学们。
白求恩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白求恩其实在中国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就牺牲了,在他牺牲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留下了一封信,聂元帅看到这封信,当时就泪如雨下。
请你到前面来读。
(配乐)[投影展示]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
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
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也要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
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
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
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
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