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纪念白求恩》课文教学设计(3篇)

《纪念白求恩》课文教学设计(3篇)布置作业(3分钟篇一1、分小组收集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以及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写过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
2、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收集的文章,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语,推荐语中包括文章的内容和主题,重点突出说明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什么品质。
选出展示的。
人。
3、每个小组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阐述白求恩同志的某一高贵品质在现阶段是否还适用。
做好讨论的准备。
第二课时一、展示交流(20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文章推荐语。
2、教师组织讨论: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在现阶段是否还适用。
3、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4、师:在当今时代片面追求金钱、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白求恩同志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志们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价值。
所以,今天的同学们重读这些文章,重温课文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谆谆教导,不啻一次心灵的洗涤。
二、体会特殊句式(19分钟)1、教师出示句子,屏显:(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学生朗读。
3、师:请说一说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4、教师指名回答,然后归纳总结。
5、学生再次齐读两个句子。
6、师:请仿照这两个句子,也写两个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屏显:仿写句子,用上的词语)7、学生黑板展示自己的仿句。
三、布置作业(1分钟)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列出你的访问提纲。
《纪念白求恩》教案篇二知识与技能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体会运用对比阐述观点的好处和侧面描写的作用,提炼文章的主旨。
(重点)2.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领悟作者运用概括有力的语言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方法。
(难点)3.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二、教学重点1.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运用对比阐述观点的好处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2.领悟作者运用概括有力的语言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重要的文章——《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三)背景介绍诺尔曼·白求恩(1889-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参加抗日革命。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
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四)文体知识1.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
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

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纪念白求恩教案(一):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
2、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比较的作用。
3、引导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由整理]教学流程一、朗读原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此刻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职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文章总的结构是:分分分总各段资料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二、概括文章的论证过程三、文章如何运用比较手法的白求恩不少人和一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说说运用比较手法的好处。
比较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就应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四、课堂练习巩固练习:请写出第二自然段的论证过程。
学生问题赏析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资料?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情绪?之后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3、我是很悲痛的能够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4、向白求恩学习的好处是什么?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好处。
纪念白求恩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纪念白求恩特级教师教学实录的撰写需要结合白求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回答,供您参考:引言: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教学成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纪念这位特级教师,本文将介绍他的教学实录,以期为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教学理念白求恩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同时,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白求恩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设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他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案例教学:白求恩善于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他注重案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白求恩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他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成果白求恩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例如,有的学生成为了著名的医生、教师、科学家等,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白求恩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总结:白求恩特级教师教学实录的撰写需要注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等方面。
通过学习白求恩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借鉴白求恩的教学成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第二单元第5课《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课文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
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曾家喻户晓。
这篇课文就是——生: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师板书课题。
)师:毛泽东曾这样写道“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
”(师配乐“The Nudlows”背诵。
)师:那么,白求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自读课文后回答。
(生速读课文后回答。
)生:白求恩是外国人。
生:他是医生。
生: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师:同学们摘读的文字,来自课文的哪个部分?生:课文第1段。
生:第3 段也有。
生:第 2 段“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还写了白求恩是个非常好的医生。
师:同学们找到的这些文字,都属于文章的——生:叙述部分。
生:老师,文章各段都有对白求恩的介绍。
师: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这些文字。
(屏显。
)摘读:初步感知——齐读文章中介绍白求恩的叙述性文句。
师:通过阅渎,同学们发现白求恩是一位具有什么精神品质的人昵?请用大屏幕上的句式归纳并发表个人观点。
(屏显。
)白求恩是一位具有_____精神品质的人。
生:白求恩是一位无私的人。
生:白求恩是一位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人。
生:白求恩是一位舍已为人、跨越国界、真诚无私的人。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准确。
刚刚我们读了记叙的部分,同学们认为白求恩是勇于奉献、舍已为人、真诚无私的人。
但是,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白求恩的呢?生(杂) :国际主义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现场响起观课老师的掌声。
)师:上世纪60年代,这篇文章几乎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记住了“白求恩”这个名字,也让白求恩成了中国人民最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
《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2-word

《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2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前置性学习要求:一、通读全文,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文本的记叙和议论的文字二、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字词二、网络阅读,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师:同学们,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18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你们知道,中国女子冰壶队的教练是谁呢?生:加拿大人丹尼尔拉斐尔师:对,丹尼尔在冰壶队里有一个外号,听说过吗?生摇头师板书:白求恩.师:和保尔一样,“白求恩”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1942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他为白求恩写作的悼词《纪念白求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同学们在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先读第一节请一位同学读叙述文字,其他同学读议论部分师:跳过第二节,读第三节男生读记叙,女生读议论师:我读第四节叙述文字,你们读议论的师:大家看看,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怎样?生:记叙是议论的前提、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生: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阐明精神师: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因而在写法上:叙议结合,夹叙夹议(板书)请同学们再研究一下,议论文中的叙述和记叙文里的叙述比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生议论,并回答议论文中的叙述是简洁的概述,不像记叙文中的那样细致、形象、生动,注重描摹师:说得好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节的内容同时注意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首先自己概括,然后小组交流生概括、交流生:第一节,概括白求恩来华经历,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生:第二节,对比论证,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生:第三节,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生:第四节,回顾我和白求恩的交往,赞扬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师板书四种精神,提问:四种精神中有一种精神是白求恩精神的出发点和核心,你们以为是哪种精神呢?生:共产主义精神师:请说说理由生:有了共产主义精神,才会有国际主义精神,才会对技术精益求精,才不会自私自利生:我觉得应该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因为一个人只有不自私自利,才会敬业,才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成为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师:说得好,毫无自私自利精神是白求恩精神的精髓,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他三点则是文章的分论点师;毛泽东主席用怎样的方法来论证其观点的呢?生:正反对比论证生:摆事实,讲道理师:请大家精读第二小节,结合文章,具体说说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读第二节的时候,请注意遣词造句与叙述角度的变化先自读,再小组交流板书: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对比论证字词句角度生阅读圈点,写批注师:开始交流生:我觉得两个“极端”用得好,表现了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它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具体化,读的时候要用重音来强调师:请你范读一下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师:读得真好!生:还有“一点”“生怕”,突出了这些人的自私自利程度很严重生;这里运用了一些成语: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几个成语都带有明显的贬义,凝炼而富于表现力生:这里的“推”和“挑”很有意思,“挑”既可以理解为挑选也可解释为担承,动作上的对比,将这种人对待工作不负责任的嘴脸活画了出来生:我觉得“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肯定意味,突出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生:将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和做法与不少人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高尚,不少人的问题很严重,对比鲜明师:读一读,比一比我读白求恩的,你们读不少的人的师:“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生:“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生:“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生:在叙述不少的人的时候,将他们对人对己的态度也作了对比说明他们不是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员师:叙述的角度呢?生:第一层是正面叙述,第三层是侧面叙述,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师:请看第4小节叙述部分对于白求恩的逝世,毛泽东除了悲痛还有什么情感?生:还有遗憾、惋惜、愧疚等情感师: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复杂的情愫表达出来吗?生读师:情绪把握挺准确到位在表达方式上,这儿主要属记叙,所以我们得用叙述的口吻来读,这样效果会更好师范读师:请大家一起读一遍生齐读师:“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文字从哪些角度阐明了学习白求恩,具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意义?生说,师板书: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师:大有益于人民是白求恩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不断努力的方向师:请大家熟读背诵这一节生读、背第四节师:今天的作业:上网查询中国女子冰壶队教练丹尼尔拉斐尔来华执教的经历,模仿课文第一小节叙议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文字,简介丹尼尔,并对其精神给予简单评价【点评】听李凤老师上课,你会有“如坐春风”的感觉,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亲切,课堂氛围如此的轻松,而她的学生又是那样的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仿佛鸟儿在天空游弋、鱼儿在水中穿梭《纪念白求恩》是篇议论文,这种文体初中学生接触的不多,也似乎不太喜欢,不像读散文、小说那么来劲而且在眼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多元的背景下,教这种思想教育色彩很浓的议论文,一般比较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得很投入,接受思想教育也非常的自觉,教学效果非常好李老师的教学构思非常自然,非常接近生活,也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她从学生喜爱的球类运动引入,巧妙的找到一个有着“白求恩”外号的冰壶教练丹尼尔,由丹尼尔谈到白求恩精神,进入课文的学习值得指出的是,课堂教学结束时,李老师又让学生课后查询丹尼尔的事迹,写叙议结合的文章,这呼应了开头,又延伸了课堂,让学生化获得为能力这种精妙的构思是一般的语文老师所难以做到的,这种将语文教学与其他领域联系起来、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的做法,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需要提倡的;李老师的教学流程非常顺畅,非常讲技巧,非常注意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这堂课的教学流程,板块非常明晰整体理解课文,有两个环节:一是找出课文中记叙和议论的文字,搞清楚记叙文的叙述和议论文的叙述的区别;二是概括各段大意,理出分论点和中心论点重点精读课文,也有两个环节:一是精读第二小节,分析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二是精读第四小节,把握作者情感,感悟白求恩精神,背诵这样的流程设计,教者教得有略,学者学得明白,教学推进一步一个脚印,重点难点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充分表现出李老师语文教学功底很深,教学技艺精湛,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李老师的教学主张非常鲜明,非常注意突出主体性,非常注意让主体去体悟观李老师的教学,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她的学生学得很主动,很积极,她的课堂是真正的学生课堂、学习课堂对课文的感知,是学生自己在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学生自己在思考;对课文的分析路径,是学生自己在探究;对学习方法的积淀,是学生自己在完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阅读课文时,处处注意同时让学生感悟写作的技艺,最后让学生凭借这种技艺的积淀去写叙议结合的文章而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点拨者、推进者,师生的关系非常的融洽,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度生命美景的历程,而这种历程并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止,而是仍然延续李老师提出“无痕语文”的教学主张,这种“无痕”是多层面、多角度、多通道的,这一堂课正是其教学主张的生动演绎。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4篇)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4篇〕《纪念白求恩》教案篇一素质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比照的方法,体会比照的作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一、论点:概念及提出的方式二、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三、论证及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板书课题《记念白求恩》一、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派遣〔 ) 以身殉〔〕职纯粹〔〕鄙薄〔〕狭隘〔〕热忱( 〕2、解释以下词语。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
极端:到达极点。
热忱:热情。
忱:真实的情义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微缺乏道:不值得一提。
纯粹: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二、导入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效劳,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奉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部编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鄂教版

纪念白求恩一、深情导入: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作者是——生:毛泽东师:同学们,200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这样一篇头条新闻:哪些外国人最感动中国?(背景音乐起)新闻记载的是一个名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历时40天,四百多万中国网民把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得票最高,位居首位。
那么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网民如此高的赞誉呢?(学生认真的听着老师的介绍进入了恩考状态,神情专注。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白求恩的有关内容。
(屏显白求恩的有关资料)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生:(在背景音乐的陪衬下读的很有感情)诺尔曼·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迹”爆发生,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
1939年10月,在涞源县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他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进行救护。
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
1939后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师:白求恩大夫逝世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同志就写了这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全军全党官兵将士都来学习白求恩大夫崇高的精神品质。
师:学习这一课,要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看一看,记一记。
生:默读目标。
师:明确了吗?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走进课堂。
二、第一个环节:感知一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学习本篇文章: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
这样的三个环节,我们主要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学习,明白了吗?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感知一篇。
(屏显)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划出生字词。
师:读完之后,我们先检查本课的字词读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余映潮
课前板书
《纪念白求恩》
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
师:同学们,我们对自求恩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多少年来,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力量、
一种象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我们学习的
步骤是: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我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
师:下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一个步骤:感知一篇,也就是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法。请
大家各自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注意:课文中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
的情况。(学生读全文)
师: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情况)的介绍、叙说。首先看第1段,
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起朗读出来。注意:朗读的时候不要读到议论的方面去了。
生齐读:“白求恩同志……不幸以身殉职。”
师:这里介绍了白求恩在中国的经历。好,看第2段,读出文中叙述的部分。老师提示
一下,就是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
生齐读:“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第3段自己判断,读出叙述部分。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师:再看第4段,作者在这里叙述了与白求恩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读的
时候,要注意停顿。
生齐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
师:刚才我们读的都是叙述部分,但是,这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悼词,
因此在叙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精神的同时,作者一定会加以评议。下面我们把评议的部
分读出来。我们来读第1段,男生读叙的部分,女生读议的部分。
男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
女生读:“一个外国人……国际主义。”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个段落很明显由两个层次组成——叙和议。由叙到议,表现了作
者通过白求恩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以评论的思路。后面我们也可以根据这种体会,来感
知其他段落的层次。下面我们来看第3段,大家思索一下怎样读出层次来。好,试一试。
女生读第一个层次,男生读第二个层次。
女生读:“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男生读:“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一个极好的教训。”
师:第4段,请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一个层次,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读第二个层次。
一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
齐读:现在大家纪念他……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师:我们刚读的三个段落都是先叙后议,这样我们就对课文的写法有了明确的了解。那
我还要告诉同学们,第4段可以不从叙议的角度去划分。可从先说“我和白求恩”、再说“我
和大家”这个角度划分为两个层次。这个角度和前面的不同。通过前面这个步骤,我们初步
了解了文章的写法——叙议结合。叙是基础,议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下面我们就来概括
各段的主要意思,通过概括对课文的内容加以浓缩,吸收其精华。下面大家先准备一下,用
“这一段赞扬了……的精神”的句式说话,来概括第1、2、3段的意思。
师:好,请举手发言。
生1:第1段通过叙述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牺牲在中国,赞扬了他
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师:噢,概括要简要、简练、简洁,哪个同学再试一下?
生2:第1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师:对,继续这样概括第2段。
生3:第2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精确。第3段谁来?
生4:第3段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对,第4段换个说法:“作者怎么样?”
生5:作者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师:哦,要换个说法,就说作者号召或要求我们怎么着,哪个同学把它完整地表述一下。
生5(继续):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师:非常好,请大家把刚才说的内容旁批在课本上。
师:好,我们通过感知全篇课文,知道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方面是文章采用了叙议结
合的手法,层次分明;一个方面是大家知道了各段的主要内容。大家活动得很好,但我们第
一次读的时候,由于对课文的感知不够,感情的问题没解决好,读得很平淡。下面我们就在
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来把课文读一遍。各自大声地来。(学生再次通读全文)
师:我们第一个层次的学习,是通过一种方法——概括内容要点,来对全篇课文的内容
有所了解。(板书:概括内容要点)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反复朗读的方法来品析作者表达的手法。
(板书:品析表达手法)
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层次的学习——精读一段。什么叫精读,就是反复地读,从各个
角度去读,从各个侧面去读。老师准备把这个层次安排为这样几个内容:先读课文,理解词
语的含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句式;又读课文,感知这一段的层次;还读课文,品味对
比的手法,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好,现在开始,请大家把第2段作为重点段来
品析。先读一遍,揣摩几个词语的含义。大家读起来。
师:作者在这一段话里,用了两处很有感情力度的词语来限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的精神。它们是——
生齐答:极端。
师:我们把这句话读一遍,注意语音的重读。(生读)
师:重音出来了,感情的力度就出来了。好,继续来。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很多贬义词
来形容一些人的不纯粹,是哪些词?把它们找出来。
生1: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术不仁。
生2:不负责任。
生3:拈轻怕重。
生4:喜欢自吹。
师:你们看,用一系列的贬义词来表现一些人的不纯粹。好,我们把这一部分读一下。
(生齐读)
师:哦,同学们再把课文下面的注释读一下。比如说“拈轻怕重”是什么意思,等等。
师:我们继续来品读。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几个表示强调的句子来肯定白求恩医生的工
作精神。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句子,大家来找一找,然后告诉老师。
生1:“从前线回来的人……所感动。”
生2:“晋察冀边区的军民……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但重音要读出来口“无不”、“没有一个不”比一般的语气要重,叫做双重否定句。
下面同学们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下,就会感觉到它的语气很重。(生读)
师:重音没有读出来。(教师范读)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语气还要加强一点,再读一遍。(生又读)
师:这一次读得好,我们理解了词语,知道了句式,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再来看
看,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
生齐答:对比。
师:对,这个对比就很有力量。一正一反地说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白求恩精神。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对比的句子再读一读。(生读)
师:通过读,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层次,这段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正面说,第二层
从反面说,第三层从侧面说。请同学们做旁批。
师:我们现在再读细一点。对比,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比,我们要抓住哪些关键词语?请
同学们找出来,打上着重号,然后发言。
生1:“满腔热忱”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术不仁”作对比。
师:想、一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又才比?
生2:主要是就“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
师:把这个句子完整地读一读。(生读)
师:这样,这一段通过精读,我们就理解了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
了句式,理解了各层次的意思,理解了对比的手法,这就是精读一一精心地品读。下面就要
读出作者的情感,注意每个层次都要停顿一下,表示我们深刻理解。然后注意,读句式的时
候,要注意情感,在读重要词语的时候,要读出重音。(生读全段)
师:我们完成了第二个层次的学习,下面来背诵一段。背诵哪一段?最后一段。开始。
师: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用强烈的感情,向我们发出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号召。因此,
我们背读这一段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感受它的层次;第二个问题是要读
出它的情感。通过这一段的背读我们要感受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整篇文章的思想。特别是最
后一个排比句。现在我们一起来大声背读,让我们读出那种景仰的心情。
(板书:感受课文主旨)
(生齐背)
师:好,我们这一节课就学到这里,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成长为一位“有益于人民的人”。
板书设计
感知一篇——概括内容要点
《纪念白求恩》阅读指导
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
背诵一节——感受课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