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案例
教育案例教育小故事---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刚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我为了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有个良好的课堂纪律。
因此不论上课还是下课,我总是板着面孔。
哪个学生违反纪律,必然会受到我严厉的批评和训斥。
一段时间后,课堂纪律有所改善。
但是每当我听完其他班级的课之后,总觉得自己的课堂上少了点什么,但又说不出问题在哪。
看着那一双双胆怯的目光,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的内心除了失落还多了一份内疚。
一晃,半个学期过去了……那天早上,我照例抱着作业和课本走进教室。
突然听到一个孩子说:“看,老师笑了!”我抬起头,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学生,希望一下子揪出那个捣蛋鬼。
看着我突变的脸色,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望着我,大气不敢出。
此时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必须冷静,我不露声色地说:“谁说的?”教室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一些,学生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时卫生委员胆怯地站起来,低着头说:“是我。
”“是你?现在什么时候,是研究老师表情的时间吗?你有没有听到上课铃声?”一连串的质问,使这个本来口齿伶俐的孩子愣在了那里……沉默过后,他抬起头大声地说:“老师,同学们说您老是皱着眉,也不笑,可是今天我却看到了,我希望您能天天这么开心……”此刻,我的心被震撼了,感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
没想到孩子们这样在乎我,更没有想到我的笑对他们会如此重要!可我为什么要那么吝啬呢?难道只有板着脸,孩子们的成绩才能改善?难道只有板着脸,这个班的纪律才能变好?……我边思索,边走下了讲台。
这时,班长发话了:“老师您一笑,我们高兴的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其他孩子也应声附和着……听着他们那发至肺腑的话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微笑的魅力!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我刚上完课,班上的小不点就跟了出来,她低着头,胆怯的对我说:“老师,您以后可不可以不提问我?”“为什么呀?”我疑惑不解,她学习成绩不错,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
她小声地说:“因为……因为我害怕您的眼神,每当我答错题的时候,虽然您嘴上不说我什么,但您的眼神好恐怖啊。
教师必须学会激励、宽容、提醒学生

动学生心灵 , 从而使他们 产生 自我纠正的意识 。对学生的瑕玷
不但要 提醒 , 更可以直接地提 出批评 。但批评不 是高高在 上的
要 给予鼓励 和表扬 。教师都会有如许一种体验 : 若是哪一天表
扬 了一个学生 , 一 整天 , 这个学生的学习情绪都会很高涨 , 认真 写作业 , 积极 回答 问题 。
教 导 学生 怎样 去做 , 指明 学生的发展 方 向; 宽容是 营造 宽松调 和、 融洽协调 的环境 , 满足 学生的精神 需求 ; 提 醒指 学生 出现 过 错时, 给 予他们适 当的提醒 , 震动 学生心灵 , 让 学生产生 自我 改
正的意识。
便是要求教师以宽容 的心态学会期待 。学生改缺点 的规律是 :
2 0 1 3 年1 1 月
总第 2 9 8 期
学生 工作
教师必须学会激励 、 宽容 、 提醒学生
张振 坤
( 垦利县黄河 口镇第二小学 , 山东 东营 2 5 7 5 0 0 )
摘
要: 激励 、 宽容、 提 醒 是 赏识 教 育 的行 为原 则 。 激励 是
俗语说 : “ 冰冻三尺非一 日之寒 。” 学生身上 的不 良习性并 不是一天形成的 , 但是教师要求学生战胜缺点时往往 巴不得学 生将缺点悉数在一天内彻底改掉 , 事实证明这类不切实际 的要 求只能是“ 欲速则不达” 。我们说 “ 冰化三尺也非一 E l 之暖” , 这
正确 的激励 既能强化 学生的好行 为 ,也 能建 立学生 的 自 信 。教师一句欣赏的话 就温暖了学 生的心灵 。
二、 教 师 必 须 学 会 宽 容 学 生
宽容可 以营造宽松融洽的环境 , 满足学生 的精 神需 求。对
学生要求太高 、 太严 , 以完美 的尺度 去权 衡学生 , 容不得 学生身 上有一丝缺点 , 就违背 了生命的发展规律。 教师要 给学生空 间 ,
大班幼教案例:宽容的力量

大班幼教案例:宽容的力量案例背景:在一个幼儿园的大班,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
他非常活泼好动,但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发脾气。
有一天,小明和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发生了争执,原因是小红不小心把小明的玩具弄坏了。
小明非常生气,当场就哭了起来,还把小红推倒在地。
教师介入:当看到这一幕时,班主任老师立即走过去,把小明和小红分开,然后安慰小明说:“小明,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犯了一个小错误就去伤害别人。
我们要学会宽容,给别人一个改正的机会。
”小明抽泣着说:“可是她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我怎么办?”老师耐心地说:“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修好它。
而且,你想想,如果今天是你不小心弄坏了小红的玩具,你会希望她怎么对待你呢?”小明想了想,点点头说:“我希望她能原谅我。
”老师说:“那你现在也应该原谅小红,给她一个机会。
”小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原谅小红。
案例分析:1. 教师的及时介入:在孩子们发生争执时,教师的及时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还能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2. 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小明换位思考,让他明白了宽容的重要性。
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是非常有帮助的。
3. 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冲突: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教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冲突,而不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宽容的力量。
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情感。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同理心的人。
关于宽容的教育故事

关于宽容的教育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非常宽容善良的老教师,他叫李老师。
每天李老师都会到教室里教书育人,他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品德,尤其是宽容的品质。
有一天,李老师的学生们上课时纷纷在讨论一个事情,他们说村子里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很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捉弄同学们,大家都不喜欢他。
听到这个消息,李老师微笑着说:“他是新来的,我们要给他一次机会,欢迎他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就在第二天,小明正式加入了李老师的班级。
他一进教室就开始捉弄同学们,推人、拉人、嘲笑人。
同学们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纷纷向李老师告状。
李老师安慰他们,告诉他们要宽容一些,试着去理解小明。
李老师意识到小明的行为是因为他孤立无援的感觉,所以他没有办法处理和接受新的环境。
于是他决定找机会和小明谈谈。
一天放学后,李老师和小明一起在操场上散步。
李老师先告诉小明,自己知道他孤独的感受,并且理解他一直捉弄别人的原因。
然后,李老师向小明讲述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阿那提的国家,那里的人们都非常宽容。
阿那提国国王有一个小女儿叫玛莉亚,她是全国最美丽善良的公主。
国王的爱人去世后,他决定再娶一个王后,但这个王后却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女巫。
她对玛莉亚十分妒忌,并且十分害怕玛莉亚会取代她的地位。
于是,女巫开始对玛莉亚施以各种诅咒和捉弄。
玛莉亚在各种困难和挫折中坚强地成长,并始终保持了宽容和善良的品质。
李老师告诉小明,玛莉亚没有因为女巫的捉弄而变得恶毒和憎恨他人,而是用宽容的心态来回应。
最终,她的善良和宽容感动了女巫,女巫变成了一只小绵羊,而玛莉亚得到了幸福和快乐。
李老师停下来,望向小明。
小明默默地听着,泪水滑落在他的脸颊上。
他向李老师道歉,他表示他非常后悔对待同学们的行为,并决定从那一刻起改变自己。
从那天开始,小明不再捉弄同学们,反而开始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
他开始主动帮助同学们,帮忙搬运书包、解决问题。
同学们被他的改变所感动,不再敬而远之,而是开始接受他并和他成为好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学会宽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学会宽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不同。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校园氛围。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与意义2. 宽容他人的优点和不足3. 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练习宽容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 总结与反思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宽容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宽容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宽容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不同。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宽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 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互相借鉴。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宽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他人,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宽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宽容行为表现。
3.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improvement。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发生在校园里的宽容故事。
2. 案例素材:有关宽容的案例。
3. 讨论素材: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场景。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宽容。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宽容的价值观。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4. 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宽容。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宽容的看法和经历。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场景,练习宽容他人。
3. 小组竞赛:设立小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宽容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
初一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

初一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初一班主任德育案例第1篇爱,改变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各位老师下午好!站在这儿,我倍感骄傲。
我骄傲,是因为我有这么好的时机站在这里;我骄傲,是因为我能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个值得我骄傲的一个故事。
每逢过年,我都会接到一家三个人的电话。
孩子说:老班,我拿奖学金了! 爸爸说:老师,豪豪真的长大了,都给我从他学校那带烟回来了。
奶奶说:丫头,多亏你了,我们的家像个家了。
虽然话语朴实,但我知道这是他们惦记这我呢,心里总是暖暖的。
那孩子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是班上的一名男生,叫豪。
回想当年,豪是以为脏兮兮,行为孤僻的孩子。
每两周回来办公室打电话向其父亲要钱:我没钱了,快打200块过来! 这次怎么还不打钱过来啊,你想饿死我啊? 诸如此类的话,我听在耳里,难受在心里。
豪怎么会对自己的父亲如此无礼?怎么办?想帮助他,却无从下手,显然单纯的地说教对这孩子已经行不通了无意间看到一句话:爱可以融化坚冰。
对,我何不用爱去感化豪呢? 当务之急是要深入了解豪,很快从豪的家人、同学及初中班主任那儿,我得知,豪很少与人沟通,从小妈妈与爸爸因为感情不合离家出走,有年迈多病的奶奶一手带大,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境贫寒,豪视父如仇。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开始走近豪。
第一步现身说法,取得信任与之屡次聊天后,我有意无意地聊着自己的烦恼,爸妈吵架,爸爸脾气暴躁等。
(当然这也是事实)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股杀气,全是仇恨。
怎么了?同情老师了吧? 我见机问他。
它沉默了许久之后说:老师其实我比你惨得多了。
豪含着泪道出了他如何被同伴欺负;如何孤独害怕:如何恨自己的父亲。
我也跟着流泪了,当时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
很明显,豪开始信任我了,这一步为我今后彻底唤醒豪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第二步沟通家长取得合力重点是做其父亲的工作。
由于常年在外,父子极少沟通,矛盾不断加大,屡次话访后,豪的父亲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缺乏和问题的严重性,最终愿意和我合作。
虽然过程比拟艰辛,但我知道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帮豪放下仇恨,还他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第三步细致观察把握教育契机一个从小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我们可以想象他所经受着的痛苦、复杂、漫长的感情磨砺!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母爱去感化他。
大班案例:宽容的力量

大班案例:宽容的力量案例背景:在一个幼儿园大班,有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
他非常活泼好动,但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情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有一天,小明和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因为争抢玩具发生了争执,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打闹。
在这场打闹中,小明不小心推倒了小红,导致她的膝盖擦破了皮,流了一点血。
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刻上前制止了他们的打闹,并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老师没有责怪小明,而是耐心地告诉他:“小明,你要学会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发生冲突。
今天你不小心推倒了小红,虽然她受伤了,但是我相信你一定不是故意的。
你应该向小红道歉,然后一起去医院检查一下伤口。
”小明听了老师的话,低着头走到小红面前,小声地说:“对不起,小红,我不是故意的。
我们一起去医务室吧。
”小红看着小明诚恳的眼神,点了点头,表示原谅了他。
案例分析:1. 老师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宽容的力量。
面对孩子们的冲突,老师没有选择严厉地批评小明,而是以宽容的心态去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种处理方式让小明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也让他明白了宽容的重要性。
2. 老师的引导让小明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主动向小红道歉,并陪同她去医务室检查伤口。
这种行为表明,小明已经学会了如何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责任。
3. 老师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没有将责任全部推给小明,而是让小明和小红一起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4. 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
在处理这个案例时,老师站在小明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为,同时也让小明站在小红的角度去体会她的感受。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
总结:在这个大班案例中,老师的宽容、引导和教育方式让小明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培养了他的团队精神和同理心。
这充分体现了宽容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会宽容善待别人》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学会宽容善待别人》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品质,学会善待他人。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级和谐。
教学重点:1. 宽容的含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宽容待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宽容,并将宽容融入日常生活。
2. 引导学生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实践宽容。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宽容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宽容的含义:教师详细讲解宽容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宽容是一种包容、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态度。
3. 讨论宽容的重要性: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宽容的认识,探讨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宽容与不宽容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宽容与不宽容带来的不同结果,进一步体会宽容的重要性。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实践宽容,学会善待他人。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宽容的重要性。
2. 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善待他人。
3.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四、教学资源1. 宽容故事素材。
2. 案例分析素材。
3.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宽容的含义时,要注意举例生动、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理解。
2. 在小组活动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4. 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性。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宽容待人的故事、案例等教学资源。
2. 设计角色扮演的剧本或情景,准备相应的道具。
3. 准备班会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的元素。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宽容现象,为案例分析环节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
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本案例,教师没有一味批评学生,也没有情绪化的处理问题。
而是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基础,冷静、妥善处理问题并宽容学生,给犯错误的学生改正的机会,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行为,并尽力加以改正,顺利的推进了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描述: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可语文老师临时有事和我换了这节课,提前也没给学生说。
因为这个班我一向很看中,每次上课同学们的反应都很好,学习气氛也很浓。
可就在今天上课时发生了一件意外,我对班里的一个学生郭义提问时,学生站起来说不会。
我有点生气,怎么可能呢?这位同学的成绩一向很好,并且今天提问的内容都是上节课讲的重点而且并不是很难。
我有点生气了,可我忍住了没有发火,就说了一句:“给大家一分钟大家再复习一下,一分钟后提问。
”可是一分钟后我对郭义又进行提问,回答仍然是不会。
这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大声说了一句:“不会就站着.”谁知我刚说完他就大声喊道:“你不能让我站着,上课我就是坐着上课,你凭什么让我站着?”我听了后有点怒不可遏的说:“我是为你好,才让你站着。
”他说:“我学不会。
”我一下子蒙了。
整个课堂也一下子因为我和这位同学的争吵而变得格外安静。
这时我气得甩门而去。
就在这时,班里的课代表和班长紧追了出来,“老师其实我们都喜欢你的课,你不要生气。
”看着他们渴求的目光,我犹豫了。
是呀,自己不能拿自己的一点不顺就对整个班级发火,做为一名教师那太不应该了。
想到这,我又转回教室。
我走进教室之后,对着同学们深深得鞠了一个躬。
然后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原谅老师今天的行为,今天是老师的不对,由于平时对同学们的期望太高,今天老师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不应该对郭义同学发火,更不应该对同学们发火。
郭义同学不会背书,可能是由于我和语文老师临时换课,大家没有来得及复习造成的,造成刚才的结果,责任主要在老师,不在同学们。
”我的话还没说完,班里就有几个女孩流下了眼泪。
刚才和我顶撞的那个男孩也是脸色通红,泪水也流了出来。
说完我又继续上课了,在以后的几十分钟里,同学们反应的特别好,也积极地配合我。
下课的钟声响了,那位男同学快步走上讲台,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老师,今天是
我不对,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
”当时我的心里不知说什么好,就脱口而出说了一句:“没什么,今天老师也有责任。
”他又转身对同学们说:“今天都是我不好,由于我没能让大家上好这一节课,请大家原谅我。
大家能不能原谅我?”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能”。
我趁机对大家说:“同学们只要我们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学好这门课,让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伴随着同学们的回答我离开了教室。
案例分析:
现在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要想做好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宽容,真心热爱学生,在这方面作学生的表率,作学生的楷模,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这样才会得到爱的回报,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我们对学生的不宽容,有时可能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意,所以,一看到学生冒犯了自己,一发现学生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做了认为不该做的事,可能就火从心头出,气从头上冒,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们给狠狠地骂一顿或体罚一次。
如果教师动辄训斥、讽刺、挖苦,往往会压而不服,有的同学表面虚心接受,背地里消极抵抗,暗中作乱,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就要大打折扣。
这样的情形,可能我们当老师的都有过,只是我们没有去思考自己这样做的后果罢了。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正确对待学生。
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的成长,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因此,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教师就要利用一切可教育资源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
学生就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
学生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和斗争”,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给学生宽容,创设台阶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契机,表面看来是“退一步”,而实质上是在“进两步”,使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给学生台阶下,不啻是一付“冷却剂”,使“热”问题得到“冷”的处理,缓解师生的对立和矛盾,这是一种使学生在可接受的情况下“轻松”地受到教育的艺术,你会从切身感受中体会到宽容的真正魅力非凡的效果。
你会感受到其实宽容也很美丽。
我们的教育要致力于使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错误,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
我们在呼唤“尊师”的同时,更要注意去“爱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是缺乏知识积累,辨别控制力不强而又具有丰富情感的人。
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宽容,如何去引导。
听之任之,那不是宽容,而是放纵;横加指责,讽刺挖苦,必定伤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结果往往会令孩子自暴自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的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会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同学,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就要在工作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爱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才能赢得童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