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孵化雏鸡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人工孵化野鸡注意事项

人工孵化野鸡注意事项

人工孵化野鸡注意事项人工孵化野鸡是一项技术活动,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人工孵化野鸡的注意事项:1. 选取优质鸡蛋:选择无损坏,形状完整的鸡蛋,并避免使用过老或者过小的鸡蛋。

2. 温度和湿度控制:人工孵化野鸡需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孵化箱内的温度应在37-38摄氏度之间,湿度应控制在55%-60%之间。

3. 翻蛋和湿度调节:在孵化过程中,鸡蛋需要定期翻转,以避免胚胎黏在蛋壳上。

翻蛋的频率为每天4-5次。

同时,如果孵化箱内湿度过高或者过低,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水分来调节。

4. 注意卫生和消毒:在孵化之前,应对孵化箱及相关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鸡蛋接触时也需保持卫生和洁净。

5. 检查和挑选:在孵化的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鸡蛋是否有损坏或有异常。

具备异常情况的鸡蛋应及时移除以保持孵化箱内环境的稳定。

6. 注意观察:在孵化期间,需要经常观察孵化箱内的情况,注意鸡蛋的孵化进展和鸡蛋内胚胎的发育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如蛋内胚胎停滞、胚胎死亡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当幼小野鸡孵化出来后,应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提供温度适当、清洁舒适、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确保野鸡幼雏的生长和发育。

8. 合理饲养:合理的饵料搭配和喂养频率对野鸡幼雏的成长十分重要。

根据野鸡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饲料,合理搭配饲料的种类和比例,并按时定量喂养。

9. 预防疾病:人工孵化野鸡后,应密切关注野鸡幼雏的健康情况,定期观察鸡的行为、食欲、粪便等。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10. 适时销售或投放:野鸡幼雏在适当的年龄和体重时,可以考虑销售或投放到适宜的野外环境。

在销售或投放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幼雏的安全。

总之,人工孵化野鸡需要细心、专业的操作和管理。

要注重温度、湿度的控制,保持孵化设施的卫生及鸡蛋的健康状态。

在鸡蛋孵化出野鸡幼雏后,还要提供适当的生长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确保幼雏的健康生长。

鸡的人工孵化的技术要点

鸡的人工孵化的技术要点

鸡的人工孵化的技术要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孵鸡:3月3日
(1) 温度:这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孵化时温度控制要平稳,防止忽高忽低。

孵化适宜的温度范围可掌握在37~39.5℃,变温孵化:1~5天孵化温度38.5℃,6~18天保持在38.3℃~37.8℃, 19~21天保持在37.2℃左右。

(2) 湿度:孵化期间的相对湿度,前期应稍高(利于囊膜形成),中期稍低(利于水份蒸发),后期较高(避免蛋壳膜与雏鸡粘连)。

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1~7天60%;8~16天50~55%;18天以后65~70%。

(3) 翻蛋:其目的是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增加胚胎运动。

机器孵化时, 2小时1次;传统孵化采用人工翻蛋时,每昼夜应不少于4~6次,动作要快、轻、稳,每次角度要求达到90度以上。

胚蛋移到出雏机后停止翻蛋。

(4)通风换气:鸡胚胎发育需不断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应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不能使冷风直接吹到蛋面上,应先使室内通风,然后结合凉蛋再进行蛋面通风。

(5)凉蛋:鸡蛋10胚龄前一般不需专门凉蛋,结合翻蛋即可。

12胚龄后,随着物质代谢增加,蛋内温度升高,每天可凉蛋1次,每次20~30分钟。

孵化16~20天,每天2次。

(6)照蛋: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看胎施温,并剔除无精蛋、散黄蛋和死精蛋等。

鸡蛋入孵第5天开始头照,看胚胎是否有明显的“单珠”;第10~11天二照,看胚胎尿囊两侧血管是否“合拢”;第17天三照,看胚胎是否“封门”。

如胚胎发育迟缓或过快,要随时调整温度。

2。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
人工孵化小鸡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成功地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工孵化小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非常重要。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成功孵化的关键。

一般来说,孵化器的温度应该保持在摄氏37.5度左右,湿度应该保持在50%-55%。

在孵化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选用优质的鸡蛋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鸡蛋在外观上应该没有明显的瑕疵,蛋壳应该完整,没有裂缝。

在选择鸡蛋的时候,最好选择那些在产蛋前7天内采集的鸡蛋,因为这些鸡蛋的孵化率会更高。

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孵化过程中,鸡蛋需要定期翻转,以保证里面的胚胎能够均匀地受到热量。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翻转3-5次,直到孵化出小鸡为止。

此外,孵化器的通风也是需要注意的,要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大的通风量,以免影响温湿度的稳定。

最后,孵化出小鸡后,需要及时地将它们转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

小鸡出壳后,身体还很虚弱,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给小鸡足够的饮水和适宜的饲料,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温暖,以促进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总的来说,人工孵化小鸡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成功地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希望以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孵化顺利!。

孵化小鸡20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20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20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的时间大概是21天,一般在第18天的时候会落盘,第7天开始照蛋,要注意室温的影响,最好控温在37.5度左右。

1、种蛋注意要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避免外界污染,存放温度最好控制在12-15℃之间。

2、如果自己孵化鸡苗,应配备专门的孵化设备,也就是孵化小鸡器,并注意提供适宜的孵化温度。

孵化温度原则上按照“前期高、后期低”的要求来把握。

孵化第1-6天温度可控制在38.5℃,孵化第7-14天温度可控制在38℃,孵化第15天温度可控制在37.9℃,之后可控制在37.3-37.5℃。

3、蛋盘和箱子空隙之间注意放入泡沫塑料或别的柔软材料,四周做好通风口便于胚胎呼吸,刺激出壳。

入孵头两天胚胎还较小,可从蛋内得到氧气,此时只要将进、出气孔关上或开一个小口即可;孵化头7天,可以定时换气,每天2次,每次3小时;7天后随着胚胎逐渐长大,对氧气的需求量以及排出的二氧化氮开始增加,此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换气。

4、18天落盘时,可用手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此时室温要保持在25℃左右,动作要快,时间太长不利于胚胎的发育。

5、孵化小鸡还要注意做好湿度管理,原则上应按照“两头大、中间小”的要求来把握。

孵化初期(第1-7天),可将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孵化中后期(第8-16天),可将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出壳期(孵化第17天以后),可将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6、孵化19天后开始用肺呼吸,需氧量增大,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缺氧。

养鸡场人工孵化技术

养鸡场人工孵化技术

孵化鸡苗技术.网络禽医梅长苏执业兽医医师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

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

母鸡孵蛋称作自然孵化,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鸡蛋孵化。

人工孵化既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又能节约成本,提升孵化率,适合大批量生产需要。

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效益。

小鸡孵化技术鸡孵化期21天落盘18天照蛋7天技术分类: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应注意的问题1、在孵化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选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2)在孵化之前要消毒。

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钾和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二是清泡消毒(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

2、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要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3、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4、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5、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

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6、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根据人工操作管理条件下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要抓好,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就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①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和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孵化鸡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孵化鸡苗的要点介绍

孵化鸡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孵化鸡苗的要点介绍

孵化鸡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孵化鸡苗的要点介绍好的鸡苗是养好鸡的前提,很多人为了节约购买鸡苗的成本,都会选择自行孵化鸡苗,但孵化鸡苗可以说绝对是一项技术活,其中涉及到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也有很多。

那么孵化鸡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孵化鸡苗的要点吧。

孵化鸡苗的要点1、种鸡蛋预热入孵种蛋入孵前12小时要进行预热处理。

方法是将种蛋大头朝上码在蛋盘里,放在22℃~25℃环境下预热。

上蛋时间最好在下午4点钟左右,这样能使出雏高峰出现时间在白天便于工作。

2、控制温度孵化温度开始至18天的温度是37.8℃,19~21(出雏)天的温度是37.5℃~37.3℃。

3、控制湿度控制好湿度,在初期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在中后期有利于散热和啄壳出雏。

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1~7天为60%~70%,8~16天为50%~55%,17天以后为65%~70%。

4、通风换气鸡胚胎发育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尤其是在孵化后期,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增大,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这时应加大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5、适时翻蛋、照蛋要适时照蛋,查看种蛋胚胎的发育情况,孵化是否正常,在整个孵化周期最少要照蛋三次。

而翻蛋是使整个蛋架向前或向后倾斜45度,翻蛋时要轻、稳、慢。

若长时间不翻蛋,胚胎容易与蛋壳膜粘连,影响胚胎发育。

孵化鸡苗的注意事项1、种蛋进入孵化器具之前应做好种蛋的消毒工作,使用新洁而灭溶液对种蛋进行喷雾,或者使用碘制剂的消毒液按照千分之二的比例兑好浸泡种蛋一分钟左右,消毒后的种蛋用45度左右的温水泡五分钟,这样有利于种蛋胚胎的发育。

2、温控仪上的探头放置于蛋下,直接取样蛋下的温度。

前面所要求的的温度是种蛋上层的温度,这个取样的温度与上层温度有差别,一般下层高、上层低,温差在一度左右,一定要调整好温控仪显示温度和种蛋的实际温度,实际温度以温度计为准。

3、翻蛋、晾蛋之后第一次加温的时间会比较长,会出现停电之后余温上升超过要求温度的情况,此时一定要注意监视。

孵化小鸡19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19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19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功,另外还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在孵化小鸡19天期间,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
1.温度控制。

孵化小鸡的最适温度是37.5℃左右,保持恒温是非常
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刚开始孵化的几天,需要持续控制室温,确保恒温,
避免室温在孵化期间发生波动,造成患病或死亡。

2.透气性。

孵化小鸡时需要在孵化箱内放置一些孵化盒,并保持一定
的透气性。

如果没有足够的透气性,小鸡容易死亡。

3.湿度控制。

在孵化的前7天,湿度应保持在55%左右。

从第8天
开始,可以逐渐加大湿度,以获得更好的孵化效果。

但需要注意这些小鸡
不要受到太严重的湿度波动,否则容易导致囊胚死亡。

4.营养摄取。

在孵化19天期间,小鸡开始消耗总卵黄,继而摄入先
天免疫物质,这非常重要,尤其在雏鸟第1个星期内。

给小鸡补充充足的
水和饮料,保持营养均衡,以便它们健康成长。

5.环境消毒。

在孵化19天期间,小鸡容易患上疾病,因此需要在控
制好室温、湿度和透气性的同时,保持环境尽可能的清洁和消毒,降低病
菌的风险。

6.保持安静。

孵化小鸡时需要保持安静,不要将它们受到过多的干扰,以免对它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19天期间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湿度和透气性等因素,同时保持营养均衡和清洁,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成长。

孵化小鸡19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19天注意事项

孵化小鸡19天注意事项孵化小鸡的过程一般需要21天左右,而在这个期间里,特别是在孵化第19天的时候,需要给予小鸡更加细心的照顾。

以下是一些孵化小鸡19天注意事项:1.温度控制: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孵化初期的温度要维持在37.5℃左右,19天之后则可以逐渐降低温度到35℃左右,以帮助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

2.湿度控制:除了温度外,湿度对于小鸡的孵化也非常重要。

在孵化初期,需要保持一个相对湿度在50-60%的环境,而在第19天,湿度可以稍微降低到40-50%。

3.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对于小鸡的生长非常重要。

适当的通风可以减少湿度,增加氧气含量,以及防止二氧化碳积聚。

4.光照控制:小鸡需要足够的光照来帮助它们形成日夜节律,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孵化第19天期间,可以给予小鸡每天12小时的光照。

5.饲养管理:在第19天,孵化中的小鸡开始吸收残留在脐带中的营养,所以需要给予小鸡适当的喂食。

可以给予小鸡新鲜的水和配制好的小鸡专用饲料。

6.病虫害防治:小鸡在19天之后,抵抗力开始增强,但仍然容易受到一些疾病和害虫的威胁。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小鸡的身体状况,以及及时处理任何可能的疾病和害虫问题。

7.空间调整:随着小鸡的生长,它们需要更多的空间活动和呼吸。

在第19天之后,可以将小鸡放在更大的笼子或鸡舍中,让它们自由活动,增加肌肉发育。

8.安全防护:为了防止小鸡受到外界伤害,需要保持鸡舍的干净整洁,并修复或更换可能存在的损坏或锋利的物品。

9.心理关怀:在第19天和孵化的最后几天,小鸡已经进入了即将孵化基本形态的阶段,此时候需要给予小鸡充足的安宁和放松,以避免任何可能的心理创伤。

总之,孵化小鸡需要给予细致的关爱和细心的照顾。

孵化到第19天之后,温度、湿度、饲养、病虫害防治以及空间调整等方面的注意事项都要注意,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成长。

同时,定期观察小鸡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孵化雏鸡注意事项
人工孵化雏鸡注意事项较多,所以养殖户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更多事项,在具体的孵化过程中还需在孵化前做好准备。

前期准备
场地消毒孵化前将孵化室地面、墙壁、天棚、孵化器彻底清洗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熏蒸24小时后,通风两天。

蛋盘和出雏盘彻底浸泡清洗,然后用0.01%菌毒杀或0.1%过氧乙酸消毒后晾干。

设备检修孵化前应做好孵化器的检修工作。

电热、风扇、电动机的功能,孵化器的严密程度,湿温度,通风和翻蛋等自动化控制系统,湿度计的准确性等均要检修或校正。

种蛋预热孵化前应先将蛋面清洁、大小平均在50克~65克、质量完好的种蛋由10℃~20℃储存室移至22℃~25℃的孵化室内预热6小时~12小时,除去蛋面的冷凝水,对提高孵化率有好处。

种蛋消毒对孵化用的种蛋,在完成集蛋时,每立方米用42毫升福尔马林和21克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30分钟。

入孵前再用0.1%新洁尔灭溶液均匀喷洒种蛋或用其40℃~45℃溶液浸泡种蛋3分钟即可。

上蛋入孵
将消毒后种蛋逐枚放入孵化器蛋盘中,大头向上、小头向下排列。

轻拿轻放,严防种蛋破损,直至装满。

上蛋入孵时间最好在下午4时以后,使出雏在白天,便
于观察处理。

温度湿度
孵化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4℃~26℃。

孵化器内最适宜温度、湿度要求为:1天~19天温度37.5℃~37.8℃,湿度50%~60%;20天~21天出雏期温度36.7℃~37.2℃,湿度75%左右。

通风换气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孵化后期胚胎代谢比前期更加旺盛,产热更多,孵化器内如通风不好会造成温度过高,烧死胚胎或影响正常发育。

因此,应加强孵化器的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晾蛋可起到均匀温度和散热功能。

翻蛋控制
翻蛋可改变胚胎方位,防止粘连,使蛋体受热均匀,促进羊膜运动。

一般1天~18天翻蛋次数为每2小时一次,角度应与垂直线呈45℃角位置,然后反向转至对侧同一位置。

翻蛋角度较小起不到翻蛋效果,太大易造成胚胎死亡。

适时移蛋
在孵化至第17天或19天最后一次照蛋后,当有1%雏鸡轻微啄壳,可以听到雏鸡叫声时移盘最好。

移蛋时动作要轻、稳、快,缩短移蛋时间,减少破蛋。

照蛋检查
孵化期内一般照蛋两次,第一次照蛋时间在入孵后6天~10天进行,挑出无精蛋、死精蛋;第二次在移盘时,即17天~19天进行,挑出死胎蛋、毛蛋。

正常情况下,头照一般可明显看到黑色眼点,血管呈放射状且清晰,蛋色暗红,充满血管;二照时可见气室向一侧倾斜,有黑影闪动,胚胎暗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