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
腹腔及其内容局部解剖学课件

脾、胰尾、结肠左曲 左肾一部分
脐区
左腹外侧区
胃大弯(充盈时)、横结肠、大网膜、 降结肠
两输尿管各一部分、十二指肠一部 空肠一部分
分、空回肠各一部分
左肾一部分
耻区
左腹股沟区
盲肠、阑尾 回肠末端
回肠一部分、膀胱(充盈时)、子宫 乙状结肠一部分 (妊娠期)、乙状结肠一部分、两输 回肠一部分 尿管各一部分
第四节 结肠下区
概述 • 空肠 jejunum • 回肠 ileum • 盲肠cecum •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 结肠colon
一、空肠及回肠
空肠占近侧2/5;回肠占远 侧3/5。空肠位于左腰区和 脐区;回肠位于脐区、右腹 股沟区和盆腔内。
(1)空肠管径较粗,管壁较厚,血 管弓级数较少,呈粉红色,粘膜 皱襞高而密。
高位阑尾 腹膜外阑尾 浆膜下阑尾
临床意义:诊断阑尾炎时, 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 分重要,有临床价值的症状 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并在 右下腹有一个局限性固定压 痛点则更具有诊断意义(问 号上的一点)。
阑尾动脉:多为1支(92%)
阑尾静脉:临床上要注意:
1. 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可随 血回流入肝内。
2 5
4 3
6
肠系膜 系膜三角 左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血管
空
、
回
肠
的
血
管
分
布
特
点
及
临
床
应
用
肠切除吻合术时肠系膜应作扇形切除,且对系膜缘侧的肠壁应稍多切除一 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足的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
良。
空回肠的神经
空回肠的淋巴
腹腔与腹膜

18
15
(二)结肠下区 1.结肠旁沟
右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2.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16
练习题
1 试述肝和胃的韧带。 2 试述网膜囊和网膜孔的毗邻。 3 试述肝上、下间隙。 4 试述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构成。 5 名词解释:
腹腔、腹膜腔、腹膜、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
17
重点和难点
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
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上壁
脾肾韧带
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
下壁
第十二胸椎
大网膜前、后层的愈合处
左侧
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
右侧
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5
肝十二指 肠韧带
网膜孔
网膜孔( Winslow孔) 约平T12 ~ L2椎体高度
上界、下界、前界、后界
肝十二指 网膜囊 肠韧带
11
2、腹前壁的皱襞和隐窝
脐正中襞(脐尿管) 脐内侧襞(脐动脉)
脐外侧襞(腹壁下动静脉)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浅环)
腹股沟外侧窝(深环)
脐正中襞
股凹
壁腹膜
脐外侧襞
脐内侧襞
腹股沟外侧窝
腹股沟内侧窝
膀胱上窝 膀胱
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腺
12
腹直肌 腹壁下动静脉
输精管 精囊
3.腹膜陷凹 男性:直肠膀胱陷凹 女性: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Douglas腔)
乙状结 肠系膜根
腹腔(09级医本)

46
左肝下前间隙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膈下腹膜外 间隙 右肝下间隙
(网膜囊 网膜囊) 网膜囊
29 (肝肾隐窝 肝肾隐窝) 肝肾隐窝
结肠下区的腹膜间隙
以肠系膜根和升、 以肠系膜根和升、降结肠为标志 分为:左结肠旁沟、 分为:左结肠旁沟、右结肠旁沟 左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右肠系膜窦
13
肝胃韧带:胃左、 肝胃韧带:胃左、右血管等 肝十二指肠韧带:胆总管(右前方) 肝十二指肠韧带:胆总管(右前方) 肝固有动脉(左前方) 肝固有动脉(左前方) 肝门静脉(前两者的后方) 肝门静脉(前两者的后方)
14
网膜囊
小网膜和胃后壁
腹后壁腹膜
腹膜腔的一部分,又称小腹膜腔 腹膜腔的一部分,
15
网膜囊
7
3.腹膜形成的网膜、 3.腹膜形成的网膜、系膜和韧带 腹膜形成的网膜
(1)网膜: (1)网膜:大网膜 网膜 小网膜 (2)系膜 系膜: (2)系膜:肠系膜 阑尾系膜 横结肠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3)韧带 韧带: (3)韧带:胃的韧带 肝的韧带
8
网膜
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 的腹膜皱襞 两层腹膜之间有血管、 两层腹膜之间有血管、 神经、 神经、淋巴管等 包括大网膜和小网膜
3
1.腹膜和腹膜腔 1.腹膜和腹膜腔
腹膜的分部 壁腹膜:衬于腹壁、 壁腹膜:衬于腹壁、盆壁内面 脏腹膜:覆盖腹、 脏腹膜:覆盖腹、盆脏器表面 腹膜的功能 分泌和吸收 分泌和吸收 再生和修复 防御 固定和支持
4
1.腹膜和腹膜腔 1.腹膜和腹膜腔
腹膜腔的定义 壁腹膜相互延续, 脏、壁腹膜相互延续,共同围成 一个潜在性的不规则腔隙
23
肝的韧带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腹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部 位,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排泄功能
腹腔内的泌尿系统负责产生尿 液并排出体外。
生殖功能
腹腔内的生殖系统负责繁殖后 代。
免疫功能
腹腔内的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负 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
腹腔的疾病与治疗
腹腔炎症
腹腔内各器官感染引起的炎症,如阑尾炎、 胆囊炎等。
肠梗阻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01
腹腔静脉是人体腹部的主要静脉之一,收集腹部器官的血液回 流至下腔静脉。
02
腹腔静脉的解剖结构包括起始部、主干和分支,了解这些结构
有助于理解其在手术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腹腔静脉的血流方向与腹腔动脉相反,主要负责将血液输送回
03
心脏。
毛细血管的解剖
毛细血管是人体最小的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是血液 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
05 腹腔手术与疾病治疗
腹腔手术的分类与操作
腹腔手术分类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 手术等。
开腹手术操作
通过切开腹部,直接暴露腹腔脏器, 进行手术操作。
腹腔镜手术操作
通过在腹部打孔,插入腹腔镜和其他 手术器械,在电视屏幕上监控下进行 手术操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的腹腔手术 操作,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腹腔肿瘤
腹腔内各种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
腹水
腹腔内液体过多积聚,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如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
02 腹腔脏器解剖
胃的解剖
胃的形态
胃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可分为贲门部、胃底 、胃体和幽门部。
胃的位置
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紧挨着膈肌和脾脏。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排泄系统的功能
形成粪便
大肠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粪便,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最终排出体外。
排除废物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能 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 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调节水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 排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 持体内水平衡。
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分泌激素
腹腔的血管和淋巴系统
腹腔的血管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 脉、肠系膜下动脉等,为腹腔脏器提 供血液供应。
腹腔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和淋巴管 ,是腹腔内的重要免疫系统之一。
腹腔的神经支配
• 腹腔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共 同调节腹腔脏器的生理功能。
03
腹腔的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
小网膜腔位于肝脏尾状叶和膈 的壁腹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冠 状韧带、左三角韧带、右三角
韧带等结构。
腹腔的脏器
01 腹腔的脏器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 殖系统等器官。
02
消化系统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
03
泌尿系统器官包括肾、输尿管等。
04
生殖系统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 前列腺等。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腹腔解剖概述 • 腹腔的解剖结构 • 腹腔的生理功能 • 腹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腹腔解剖图谱展示
01
腹腔解剖概述腹腔的定义与来自置定义腹腔是人体内部的一个空腔,容纳了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部 分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置
腹腔位于胸部和骨盆腔之间,上壁为 膈,下壁为骨盆壁和会阴,两侧为侧 腹壁。
消化食物
腹腔内包含胃、肝、胆、胰腺和小肠等器官,负责消化食 物,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 肪酸,供身体细胞吸收利用。
腹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腹腔解剖结构及功能;2. 掌握腹腔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3. 提高对腹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二、实验材料1. 人体解剖图谱;2. 模拟腹腔手术模型;3. 实验刀具、剪刀、缝针等手术器械;4. 消毒液、生理盐水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前,对实验者进行讲解,使实验者了解腹腔解剖结构及功能;2. 实验者根据模拟腹腔手术模型,进行以下操作:(1)模拟消毒:用消毒液对模拟腹腔进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2)切口:在模拟腹腔前壁进行皮肤切口,长度约5cm,深度约2cm;(3)分离组织:用剪刀、镊子等器械分离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腹直肌;(4)切开腹直肌:用剪刀将腹直肌切开,暴露腹膜;(5)分离腹膜:用剪刀、镊子等器械分离腹膜,暴露腹腔;(6)观察腹腔结构:观察腹腔内脏器、血管、神经等结构,了解其位置、形态及功能;(7)缝合腹膜:用缝针、缝线将腹膜缝合,确保缝合整齐、牢固;(8)缝合腹直肌:用缝针、缝线将腹直肌缝合,确保缝合整齐、牢固;(9)缝合皮肤:用缝针、缝线将皮肤缝合,确保缝合整齐、牢固;(10)术后处理:对模拟腹腔进行消毒、包扎。
四、实验结果1. 实验者成功完成模拟腹腔手术,包括消毒、切口、分离组织、切开腹直肌、分离腹膜、观察腹腔结构、缝合腹膜、缝合腹直肌、缝合皮肤等步骤;2. 实验者对腹腔解剖结构及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3. 实验者掌握了腹腔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五、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实验者对腹腔解剖结构及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理论基础;2. 实验者掌握了腹腔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3.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注意无菌操作,确保手术环境无菌,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4. 实验者应加强实践操作,提高手术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实验总结本次腹腔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实验者对腹腔解剖结构及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腹腔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腹腔解剖

肛门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内痔 外痔
会阴曲
盆隔
腹膜
直肠壶腹 肛管
肛门
1、位置 上界为直肠穿过盆膈的平面, 下止于肛门,长约3-4cm。
2、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齿状线
肛柱
肛窦 肛瓣 肛梳 肛管 白线
谢 谢 大 家 !
端的后面,向内上后方延伸。
盲肠后位
盲肠下位-17.4%:根部位于 盲肠后内侧,尖端指向外下方, 全部位于右髂窝内,易致髂窝 脓肿
盲肠下位
回肠后位 回肠前位
盆位
【阑尾系膜】
三角形系膜-从回肠 末端到阑尾.
内含血管、神经、淋 巴管和淋巴结等.
(三)结肠 在左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 骶椎平面连接直肠,呈“M” 形包围小肠
中间的指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通常位 于直肠壶腹稍上方的直肠右前壁上,距肛门 约7cm.
最下方的直肠横襞位置不确定,一般多位于 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5cm(有时直缺肠如横)襞.
(五)肛管
肛柱: 6 - 11 条
肛瓣
肛窦
肛直肠线 上:黏膜
齿状线 肛梳
下:皮肤
白线பைடு நூலகம்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的右、中1/3交点处
【阑尾位置多种变化】
回肠前位 -7.4%:腹前壁的体征
较明显.
回肠下位-41.3%:经回肠下方
斜向内下,垂向骨盆边缘,或伸向骶 岬附近,又称盆位.
盲肠后位-29.4%:位于盲肠后
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症状不典 型。
回肠后位-4.4%:横过回肠末
腹腔注射的原理

腹腔注射的原理
腹腔注射是一种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腹腔内的方法,常用于动物实验或临床治疗中。
其原理是通过将针头插入腹腔腔隙,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腹腔内,使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腹腔是位于腹部的一个空间,围绕着腹腔脏器,如胃、肝脏、肠道等。
在腹腔内注射药物可以利用腹腔膜的吸收功能,使药物经过腹腔壁被吸收到血液中。
同时,腹腔内注射可以避免肠道消化和药物吸收的不完全性,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腹腔注射的方法相对简单,常用于小鼠、大鼠等小型动物实验中。
在进行腹腔注射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保持注射器的稳定性,并选择合适的注射位置。
总之,腹腔注射是一种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腹腔内的方法,通过腹腔膜的吸收作用,使药物迅速到达血液循环系统,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
这种注射方法在实验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膜孔
下 十二指肠上部
前 肝十二指肠韧 后 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可通过1-2横指,是网膜囊的 唯一 孔道。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结肠下区
右结肠旁沟
(升结肠腰间隙)
左结肠旁沟 (降结肠腰间隙) 左肠系膜窦 (降结肠肠系膜间隙)
右肠系膜窦
(升结肠肠系膜间隙)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静脉(前二者后方)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系膜
肠系膜 mesentery
扇形,内有肠系膜上血管
等。根部长15cm,L2左侧 到右骶髂关节。 阑尾系膜 mesoappendix 三角形,阑尾的血管走行 于其游离缘。 横结肠系膜 内有中结肠血
管和左、右结肠血管的分
支等。 乙状结肠系膜 内有乙状结
腹膜腔内有少量浆液。
分区 以横结肠及其系膜分为 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腔
腹 腔
盆 腔
腹膜的间隙
结肠上区(膈下间隙)
左 肝 上 间 隙 左肝上前间隙 (三角韧带分) 肝 上 间 隙 左肝上后间隙 冠状韧带两层 间-肝裸区(膈 (镰状韧带分) 下腹膜外间隙) 右肝上间隙 ( 结肝 肠为 上界 网膜孔 区)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肝 下 间 隙 左肝下后间隙 (肝圆韧带分) (网膜囊) 左 肝 下 间 隙 (小网膜和胃分) 左肝下前间隙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南京医科大学CAI课件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主 编 王鹤鸣 副主编 丁 炯 韩群颖 编 者 左国平 叶蒙福 宋鹤九 赵林昌
制作群
丁 炯 关晓伟 李 敏 吴凌霞 张永杰 张露青 周建平 周 平 顾 振 唐敏峰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概 述 腹 膜 腹膜腔 腹膜后腔 操作步骤
盆 腔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概 述 腹 膜
盆 腔
分区和间隙 结肠上区结构 结肠下区结构
腹膜腔 腹膜后腔 操作步骤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概 述 腹 膜
盆 腔
分区和间隙 肝 肝外胆道 胃 脾 十二指肠 结肠上区结构 结肠下区结构
大网膜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小网膜
lesser omentum
位置 连于肝下面和胃小弯、十 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 左侧部 肝胃韧带从肝静脉韧带裂和
小 网 膜
膈连于胃小弯.内有胃左、
右A.静脉.和迷走N分支. 右侧部:
肝十二指肠韧带自肝门至十
二指肠上部.内有肝固有动脉 (左前)、胆总管(右前)、肝门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 起自肝右A,位于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
肝下面围成),常有变异。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十二指肠上段 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切开探查引流术在该段进行。 十二指肠后段 位十二指肠上部后面, 行于下腔静脉前方,肝门静脉右侧。 经网膜孔可探查此段结石。 胰腺段 胰头后方,胰头癌常压迫该 段,导致阻塞性黄疸。 壁内段 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 与胰管汇合为肝胰壶腹(Vater),开 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少数单独开 口(10%)。 Oddi括约肌 胆总管括约肌,胰管 括约肌,肝胰壶腹括约肌。
胃脾韧带
前面的双层腹膜,内有胰
尾和脾血管。脾切除时要 切断此其后层,方可游离 脾。 膈脾韧带 由脾肾韧带延伸到 膈。短,有时不明显。 脾结肠韧带 位脾前端和结肠 左曲间,短。 胃脾韧带
脾肾韧带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
概念 脏、壁2层腹膜间的潜在腔隙。 男性 密闭。 女性 与外界相通。
淋巴
后组→膈上淋巴结和纵隔后淋巴结 膈面 左组→胃右淋巴结 浅组 右组→主动脉前淋巴结 深组 升干→纵隔后淋巴结 降干→肝淋巴结
脏面→肝淋巴结 部分→纵隔后淋巴结 浅深组均可回流到纵隔后淋巴结,肝脏病变可累及纵隔。
神经
左右迷走神经和腹腔神经丛→肝丛。 右膈N—感觉神经 右肩放射性疼痛与此有关。
局解绪论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肝门和肝蒂
肝的脏面
左纵沟 (静脉韧带裂和肝圆韧带裂) 右纵沟 (腔静脉沟和胆囊窝) 横 沟 肝门(第一肝门)
进出肝门的结构总称肝蒂。
肝左、右管 肝门静脉左、右支 肝十二指肠韧带 胆总管 右前 肝门 肝固有动脉 左前 前 后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 中
肝门静脉
后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下 十二指肠上部
前 肝十二指肠韧 后 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可通过1-2横指,是网膜囊的 唯一 孔道。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网膜囊 (小腹膜腔)
上壁 肝尾状叶、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 大网膜2、3层愈着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大网膜前2层。 后壁 大网膜后2层、横结肠及其系膜、 覆盖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的腹膜。 左界 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 右方 网膜孔 围成 上 肝尾状叶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第二、三肝门
第二肝门 腔静脉沟上部,肝左、 中、右静脉出肝处。
第三肝门
腔静脉沟下部,肝右
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
脉出肝处。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肝的分叶
按表面形态分
膈面
左叶 右叶
脏面
右叶 尾叶
方叶
左叶
方叶 尾叶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肝的淋巴和神经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
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
肝胃韧带
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 管。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脾的韧带
脾肾韧带 由脾门连到左肾
下腔静脉穿腔静脉沟外,还邻右肾
上 腺、右肾、十二指肠上部、结肠右
曲、胃小弯。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肝的体表投影
右腋中线 右锁骨中线 前正中线 左锁骨中线 第5肋 胸剑联合 第 5肋间隙 上界 第7肋
下界 第10肋
右第8、9肋 软骨结合处
剑脐连线 上、中⅓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胃大弯、横结肠、大网膜、左 右输尿管、十二指肠小部分、 部分空回肠、腹主A、下腔V
左外侧区
降结肠、 部分空肠、左肾下部
右髂区
盲肠、阑尾、回 肠末端
腹下区
回肠、膀胱(充盈)、子宫(妊 娠)、左右输尿管、部分乙状 结肠
左髂区
大部分乙状结肠、回 肠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局解绪论
体 壁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大网膜
greater omentum 位置 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 的4层腹膜。成人前2层
和后2层各自愈着。
前2层上部自胃大弯直接 连至横结肠,形成胃结肠
韧带,内有胃网膜A静脉。
功能 含巨噬细胞,包裹炎症。 应用 腹腔手术时覆盖器官创面 及断端。带血管蒂的大网 膜转移瓣。
腹膜后腔 操作步骤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腹腔
abdominal cavity
境界 顶为膈,下为骨盆界线。 分区 九分法 2条水平线
华文新魏18 肺门
2条垂直线
左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左右外侧区和脐区
左右髂区和腹下区
组成 腹膜腔和腹膜后腔
局解绪论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盆 腔
胃的动脉
胃左动脉 起自腹腔干,在肝胃韧 带内循胃小弯向右下,分5-6支 至胃壁,胃大部分切除术在1-2 分 支间切断小弯。偶可发出肝固有 动脉左支。 胃右动脉 发自肝固有动脉(也可
胃右动脉
胃左动脉
起于肝固有动脉左支或肝总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在肝胃韧带 内沿胃小弯与胃左动脉吻合。
胃网膜左动脉
体 壁
头颈部
四 肢
胸 腔
腹 腔
盆 腔
肝外胆道
胆囊管
肝外胆道的组成 肝左、右管 肝总管
肝右管 肝左管 肝总管
胆囊管
胆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