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原因综述
影响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因素

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似乎正在缩小。
我们的行动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我们可以乘喷气式飞机在几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地方。
没有一个地方由于距离遥远而阻止我们前进。
我们的不断出行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人们。
当我们遇到一起,我们就需要交际。
这种交际行为就叫做跨文化交际。
当来自于一种文化的信息的传递者遇到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信息的接受者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产生了。
我们会发现跨文化交际很难。
即使我们克服了语言不同的自然障碍,我们也可能不理解别人或者不被人理解。
误解甚至可能是惯例而不是个例。
这是很令人懊恼的。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化在交际中所起到的非同寻常的作用,我们就会把交际失败归咎于“其他人”。
这很遗憾,因为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以及跨越文化界限进行交际时所产生的困难。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大的人群经过个体以及群体几代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意义、信仰、价值、态度、宗教、对于自身及宇宙的概念、自身与宇宙的关系、阶级地位、角色期待、空间关系以及时间概念。
文化既体现在语言和思维模式及活动和行为方式。
这些模式成为普遍适应性的行为和表现行为,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及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状态下的社会。
文化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交际问题也随之产生。
社会认知是我们在所生存的环境所遇到的重视的社会对象和事件的认知过程,是任何交际行为极为重要的方面。
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下,我们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规则,这也为我们实现跨文化交际加大了难度。
而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的因素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这个民族,这个社会的历史文化、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
文化具有可学性,我们现阶段所具备的文化大部分是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中学到的。
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在无形中学习文化,同时也在接受文化的熏陶。
国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分析

国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国交流逐渐成为常态。
在国际交往中,跨文化交际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加强对跨文化交际的分析研究,对于成功处理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定义和特点跨文化交际问题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沟通障碍等现象。
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种文化之间的接触。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
2.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不同文化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较大,语言的不同常常导致交流的误解和障碍,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的不同。
3.交往和合作的复杂性。
跨文化交际往往需要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交往和合作,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三、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成因分析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成因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表现,从而导致交往上的问题。
2.语言障碍。
由于不同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境差异很大,容易引起误解和沟通障碍。
3.文化冲突。
一些文化之间存在着历史、宗教、种族、地域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和合作。
4.文化自豪感。
一些人对自己所处文化拥有较高的自豪感,导致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度较低,进而产生了误解和分歧。
四、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了避免文化冲突和交流障碍,朝着良性的方向推进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应当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法。
1.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跨文化交往中,必须尊重不同文化、理解文化差异、避免交际不当所产生的冲突。
因此,加强文化教育和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比如说:语言表达和姿态掌握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
影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作者:刘宁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7期摘要:全球化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社会各行各业对跨文化交际型人才的需要也日益加大。
而我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尚不乐观。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科技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加,中外合资企业的增加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跨文化交际人才带来挑战,那就是,大学生如何用英语与外国进行有效的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理解跨文化交际,首先需要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这两个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严格且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笼统来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什么呢?外国学者班尼特和艾伦(贺子夜,2011)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层含义: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以及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掌握一定的背景文化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运用于交际中,并成功的实现交际。
贾玉新(李智,2014)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成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系统构成的系统型模式。
”本人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言语或非言语的交际行为)便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二、影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首先,大学生缺少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机会,因此,对其他文化存在情感态度上的偏见。
尤其受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片面的认为其他国家的文化是糟粕,从而不愿接受其他文化。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产生厌烦心态。
大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偏见也阻碍了跨文化交际。
了解跨文化误解与冲突的原因

了解跨文化误解与冲突的原因跨文化误解和冲突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越来越常见。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人们在交流和相互理解时经常遇到困难和挑战。
了解跨文化误解和冲突的原因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互相理解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误解和冲突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
一、语言障碍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而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是跨文化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核心元素,它承载着文化的价值观和观念。
当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时,可能会存在翻译问题、表达不准确以及理解的差异,从而导致误解和冲突。
解决方法: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确、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使用复杂的行话和难以理解的词汇。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学习其他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
二、文化观念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会因文化差异而发生变化。
一个行为在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礼貌的,但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无礼或冒犯。
解决方法: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避免跨文化误解和冲突的关键。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不同文化背景,并在交流中更加开放、包容和尊重。
同时,学习其他文化的传统、习俗和礼仪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三、刻板印象和偏见跨文化误解和冲突往往由于刻板印象和偏见而产生。
当人们根据自己的文化经验和认知模式对其他文化进行评判时,就容易陷入误解和冲突的漩涡之中。
解决方法: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
当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其他文化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
同时,避免对他人进行主观的评价和歧视,而是以客观和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四、非言语交流的误解在跨文化交流中,非言语交流也是容易引起误解的一个因素。
不同的文化可能对身体语言、表情、姿态和身体接触有着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跨文化交际障碍形成的原因

BUSINESS CULTURE FOCUSING MIRROR .聚焦镜FocusingMirror聚焦镜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产生文化碰撞,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 的差异造成的。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 在很多层面.包括:不同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心理原因. 行为规范.人的社会地位.角色互换. 交际场合等等。
就是这些因素往往 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本文试从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语用失误等四个方面对影响跨文化 交际的因素加以分析。
概述各国语言学家已经开始重视跨文化交际.社会语言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就 是对它的深入研究。
跨文化交际这 个概念既指本民族语言之间的交际.也指在不同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人际 交流的需要。
对形成跨文化交际障 碍的课题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问世.如许国璋(1980: 1987). 胡文仲(1985: 1988),何自然(1986),文/肖殿峰刘润清(1989)等人的研究。
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对于跨文化交际失误的研究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即以甘柏兹(Gumpers)为代表的话语策略(discoursestrategy)研究和语用失误的研究方法.本文作者为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此类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试从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语用失误等几个方面对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形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因素思维模式。
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异.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也是必然存在的。
例如.到德国学校学习的美国青年学生,对德国学校里的师生关系会做出比较消极的判断.他们会觉得为教师像国王.而学生地位非常低下,不像在美国那样师生更像是朋友。
这很可能会导致美国学生在德国课堂上对教师不太尊重的现象出现。
而东西方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就更加明显。
西方文化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点.具体表现为线性的思维模式。
直觉整体性是东方文化的特点.尤其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面,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典型表现.行为规范.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由于对同一交际行为的理解.解释或判断所根据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同.互相之间易产生误解或者沟通不畅.表达方式也是在交际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沟通顺利的重要保证.在跨文化交际中识别社会规范,并且能够对不同社会行为规范进行比对.知道最适合的表达方式.是保证跨文化交际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与方式研究

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与方式研究跨文化沟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跨文化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着语言、价值观、礼仪、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沟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沟通方式。
影响因素:1. 语言差异: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不同文化间存在着语言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词汇的意义、语法结构、口音以及非语言交流等。
因此,跨文化沟通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理解和应对这些语言差异。
人们需要学习并了解对方的语言,或者选择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
2. 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这种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另一些文化则倾向于集体主义。
这种差异可以导致理解上的冲突和误解。
在跨文化沟通中,了解并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3. 社会礼仪差异:社会礼仪是人们在不同文化中进行日常交往时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些准则涉及到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衣着风格、礼貌用语等方面。
不同文化的社会礼仪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不适。
在跨文化沟通中,了解对方的社会礼仪并适应其中的差异是必要的。
4. 知识和教育背景差异:不同文化间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差异也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影响。
教育体系的不同可能导致知识结构和认知风格上的差异。
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了解对方的知识和教育背景有助于建立共同的语境和理解。
跨文化沟通的方式:1. 尊重与包容:跨文化沟通需要建立在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上。
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差异,以及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
不要对差异进行贬低或歧视,而是积极地学习并理解对方的文化和背景。
2. 学习对方的语言:学习对方的语言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重要一步。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但掌握一些基本的常用词汇和表达可以帮助建立起更好的沟通。
3. 倾听和观察:跨文化沟通需要注重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略论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的 ; 国男人都是 有绅 士风度 的等 等 。 英 这就 会使人们犯下
上 的界线 , 居住 的地球形 成 了一个 紧 密相连 的“ 人类 地球 村” 。于是 跨文 化交 际便 成 了我 们 生活 中不 可或缺 的行 为。 跨文化 交际广泛存 在 于政治 、 济 、 化等各个 领域 。 经 文 影响跨文化交 际的 因素有很 多 , 文将 主要从 文化 定势 、 本
r a h s c sf lc mmu c t n. e uc e s o c u nia o i
Ke o d : ne c l r o y w r s i tru t a c mmu iain i u n i gf tr , u u a tr oy e n n e b l o ul n c t , n e cn o s c k l s e t , o v r a mmu ia o , ut r a ib e o f l c a r e p c nc t n c l a v r ls i ul a
第 21 年 第 1 期 00 2 ( 总第 3 4期 ) 6
商 业 经 济
S ANG E J N J H Y I G I
No1 2 0 .2, 01 T0a .6 tlNo3 4
【 文章 编号 】 1O— o32 1)2 0 1— 2 O9 64 (00 1— 09 0
非言语行为和文 化变量 几方 面加 以阐述 。
一
以点盖面、 以偏概全的错误 , 从而形成偏见乃至歧视。
跨 文化 交 际是不 同文 化 背景 的人互 相分 享 思 想 、 感 情和信 息时所发生 的一切 交流 。 随着社会 的发 展 , 别是 特 在科学技 术飞速发 展 的今天 ,人类 的交 流 已打破 了地理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分析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掌握,不仅是学好外语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日后在国际化环境下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教材、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影响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水平,还要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以及语言习惯的不同,了解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普及程度,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
二、学生的影响学生的个人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能力也不同,影响了他们在学习外语时的接受程度和表现方式。
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和接受文化的差别。
同时,在学习时也需要主动了解别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并尝试适应,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其他人交流和沟通。
三、教材的影响外语教学中的教材应该有开放性和多样性,以反映不同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差异。
教材应该包含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和实践的透彻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沟通技巧。
四、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差异是外语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学生需要具备了解不同文化、尊重和接受文化差异的意识。
同时,教师也需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
总的来说,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文化差异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和学生们应该重视并积极去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能,为走向世界提供更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原因综述
作者:黄秋实单位:沈阳市旅游学校
随着国际化交往的不断深入,世界的融合,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
由于人们所处地域的不同,受到交通、经济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各自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发展成了社会规约和习俗。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不同会对人们的交际带来困扰,下而仅就语言等几方而进行探讨。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常用而且最直接的交际工具。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不同,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因为一句话不得体,使听众发笑、不快或者气愤。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思考。
地域的不同语言习惯就有很大差异。
在中国邻里之间碰面,见到的第一句话大多是:你去哪了?你吃了么?其实这并不是真的问你去了哪里, 吃了没有,这只是我们问候的一种方式而己,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句客套话。
而西方人见面更多的是说:hLgoodmorning/after-noon/nigh^hello……而绝不说我们打招呼的语言。
在他们思想中,你要是问他们去哪了,就是干涉他们的隐私,会引起他们的不快;要是你问的是“你吃了吗〃,他们则会误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
西方人当夸奖对方说”:你真美!〃回答总是〃:谢谢〃,而我们却认为那是不谦虚的表现,总是回答“: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这些语言的不同都与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密切联系,了解这些对跨文化交际会有一定的帮助。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指挥棒,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指定性的作用。
霍夫
斯特德提岀了识别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而,在此仅就权力差距大小而举例,说明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国文化权力差异大,在称呼语中反映就比较明显。
中国人们习惯使用称呼语中不仅包插姓氏,而且加上头衔,或者喜欢使用表明对方身份的称呼语,这样的称呼语表明说话人与对方的权势关系和辈分关系,上下级之间这样,同级别也这样。
如张处长、王总经理、高教授、赵伯伯等。
而在美国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是儿媳直呼公、婆的大名,儿女和父母也是直接姓名相称,对于我们也难于理解。
经济的发展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的作用。
经济发展代表着一个社会的进步,是当今社会的重头戏。
经济发展了,人们才会对文化要求日益高涨,从而文化水平逐渐提升。
我们要走岀去取其精华,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经济的发展也说明社会的和平,为进一步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才能有机会到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提升生活质量。
所以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的有利保障。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们听到的童话故事就能代表不同的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国家特点。
西方大多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是有神教,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主宰者,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基督徒绝对敬畏上帝、服从上帝。
而在中国人们信仰的儒道佛是无神教。
这样东西方就形成了差异,在许多谚语中就有所体现。
英语里人们认为上上帝高于一切,上帝无所不在;在汉语里人们这样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中国人认为没有唯一至高无上的神,而且人可以充当众多的神。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思
想和三纲五常的礼仪,自称天子形成一整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
这样就有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胳膊扭不过大腿、小鬼斗不过阎王这样的谚语。
在基督徒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
除了上帝之外,人不能再有其他的偶像和神灵,所以他们说:"Humanbloodisallofm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能用我国的宗教文化来衡量和体验西方国家基督教文化,否则极易引起交际障碍。
文化礼俗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交际质量。
譬如在交际场合如何介绍他人, 一些国家就存在着差异。
在英语国家中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将男子介绍给女子;在同性别中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己婚女子;将同性别中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而中国的介绍顺序基本相反,不分男女,按以下顺序介绍:将长辈介绍给晚辈;将职位高者介绍给职位低者。
再如送礼礼仪。
中西方都很讲究送礼,它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一种方式。
送礼,中国人讲究情谊,西方人讲品味和艺术。
中国人送礼时,收礼人要谦虚一番不当而拆看,然后将东西放起来;西方人送礼时,收礼人会直接表达感谢之意,然后当而拆开,表示自己很喜欢礼物,表示对送礼者的尊重。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依据各自的饮食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西方饮食也势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食物的营养及自身的生存问题。
大都认为“吃〃是为自身注入能量,来保持身体的结实,抵御病菌的侵袭,即使口味千篇一律。
带血的牛排与大口鱼,口水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如同嚼蜡,却保持了材料的原有味道。
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懂得爆炒烹炸会损失部分营养,有时还是宁愿选择
后者。
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
在称赞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全〃,家庭宴请时,主人常自谦道:“菜烧的不好,不一定和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绝不说,“菜的营养不高,热量不够〃等语言。
西方人烹调方法的单一,使得烹调过程和使用器具都更加准确化,按照规范行事。
看看菜谱就能知道,西方菜谱中都以“克〃计量,而且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做菜,因此西餐就显得缺少特色。
中国人推崇的是随意和创造。
用料量描述"一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没有准确标准,以口味而定。
综上所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以上几点的简析希望能为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人们更好的进行交流和缩短思想距离,带来几分便利,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