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五个关键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五个关键因素跨文化沟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沟通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沟通常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以下是五个关键因素:一、语言能力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对于跨文化沟通至关重要。
首先,双方需要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
其次,了解对方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导致词义的不同理解,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需要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歧义的表达方式或俚语。
此外,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愿意主动学习对方的语言,也是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关键。
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跨文化沟通中,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至关重要。
每个文化都有其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言语。
例如,一些行为在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礼貌,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
因此,通过学习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我们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从而实现更好的跨文化沟通。
三、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非语言沟通也是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语言沟通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姿势等。
不同文化对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我们需要注意他人的非语言信号,并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解读。
例如,一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交流被视为礼貌,而在其他文化中被视为无礼。
因此,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是跨文化沟通的关键之一。
四、礼貌和尊重跨文化沟通需要做到礼貌和尊重。
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对对方进行贬低或歧视的言语和行为,是保持良好跨文化关系的基础。
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具有冲突性或具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的词汇和短语,以免造成误解。
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并不断感谢对方的合作和努力,也是有效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因素。
五、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跨文化沟通中,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影响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因素

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似乎正在缩小。
我们的行动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我们可以乘喷气式飞机在几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地方。
没有一个地方由于距离遥远而阻止我们前进。
我们的不断出行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人们。
当我们遇到一起,我们就需要交际。
这种交际行为就叫做跨文化交际。
当来自于一种文化的信息的传递者遇到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信息的接受者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产生了。
我们会发现跨文化交际很难。
即使我们克服了语言不同的自然障碍,我们也可能不理解别人或者不被人理解。
误解甚至可能是惯例而不是个例。
这是很令人懊恼的。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化在交际中所起到的非同寻常的作用,我们就会把交际失败归咎于“其他人”。
这很遗憾,因为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以及跨越文化界限进行交际时所产生的困难。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大的人群经过个体以及群体几代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意义、信仰、价值、态度、宗教、对于自身及宇宙的概念、自身与宇宙的关系、阶级地位、角色期待、空间关系以及时间概念。
文化既体现在语言和思维模式及活动和行为方式。
这些模式成为普遍适应性的行为和表现行为,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及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状态下的社会。
文化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交际问题也随之产生。
社会认知是我们在所生存的环境所遇到的重视的社会对象和事件的认知过程,是任何交际行为极为重要的方面。
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下,我们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规则,这也为我们实现跨文化交际加大了难度。
而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的因素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这个民族,这个社会的历史文化、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
文化具有可学性,我们现阶段所具备的文化大部分是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中学到的。
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在无形中学习文化,同时也在接受文化的熏陶。
跨文化交际与全球化趋势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与全球化趋势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跨文化交际通常是指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而全球化则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互相联系和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和全球化两个方面探究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与发展1.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简称ICC)是指涉及不同文化间的交往、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具体来说,它涉及到跨越语言、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来进行有效的交流。
1.2 ICC的发展历程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但直到1960年代才逐渐获得注意。
在这一时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关系和跨国企业的兴起,人们开始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问题。
由此,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研究领域。
此后,ICC研究逐渐深入,多个学科进入了该领域,如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2.1 文化差异文化是一组人共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传统。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如礼仪、语言、信念、价值观和社会组织形式等。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影响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礼仪、行为方式和交际风格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2.2 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的语言相互影响,产生不同的语言差异。
语言差异可以包括音调、语法、语音、词汇和语用等方面。
例如,中文和英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理解这些语言差异,就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
2.3 个人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背景和价值观,这些因素会影响跨文化交际。
例如,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时,某些中国人可能会遵循中国传统的尊重长辈和权威的礼仪习惯,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不太重视这一点。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不同文化的人看做是一个整体,而是应该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和习惯。
试析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试析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随着国际化交往的不断深入,世界的融合,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
由于人们所处地域的不同,受到交通、经济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各自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发展成了社会规约和习俗。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不同会对人们的交际带来困扰,下面仅就语言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常用而且最直接的交际工具。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不同,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因为一句话不得体,使听众发笑、不快或者气愤。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思考。
地域的不同语言习惯就有很大差异。
在中国邻里之间碰面,见到的第一句话大多是:你去哪了?你吃了么?其实这并不是真的问你去了哪里,吃了没有,这只是我们问候的一种方式而已,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句客套话。
而西方人见面更多的是说:hi,good morning/afternoon/night,hello……而絕不说我们打招呼的语言。
在他们思想中,你要是问他们去哪了,就是干涉他们的隐私,会引起他们的不快;要是你问的是“你吃了吗”,他们则会误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
西方人当夸奖对方说:“你真美!”回答总是:“谢谢”,而我们却认为那是不谦虚的表现,总是回答:“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这些语言的不同都与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密切联系,了解这些对跨文化交际会有一定的帮助。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指挥棒,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指定性的作用。
霍夫斯特德提出了识别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在此仅就权力差距大小而举例,说明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国文化权力差异大,在称呼语中反映就比较明显。
中国人们习惯使用称呼语中不仅包括姓氏,而且加上头衔,或者喜欢使用表明对方身份的称呼语,这样的称呼语表明说话人与对方的权势关系和辈分关系,上下级之间这样,同级别也这样。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复习指南】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较为常见的日常交际礼仪,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中所占比例较少,但与案例分析部分紧密结合;建议考生复习此块内容时,注意相关理论概念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
考生可重点看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或吴为善的《跨文化概论》,这两本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都有全面介绍。
【知识点归纳】1.重点概念:(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
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4)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是指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媒介;非言语交际是指使用除语言以外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媒介,例如:文字、盲文、手语、手势、旗语、号语等。
(5)跨文化交际广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
狭义: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
略论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的 ; 国男人都是 有绅 士风度 的等 等 。 英 这就 会使人们犯下
上 的界线 , 居住 的地球形 成 了一个 紧 密相连 的“ 人类 地球 村” 。于是 跨文 化交 际便 成 了我 们 生活 中不 可或缺 的行 为。 跨文化 交际广泛存 在 于政治 、 济 、 化等各个 领域 。 经 文 影响跨文化交 际的 因素有很 多 , 文将 主要从 文化 定势 、 本
r a h s c sf lc mmu c t n. e uc e s o c u nia o i
Ke o d : ne c l r o y w r s i tru t a c mmu iain i u n i gf tr , u u a tr oy e n n e b l o ul n c t , n e cn o s c k l s e t , o v r a mmu ia o , ut r a ib e o f l c a r e p c nc t n c l a v r ls i ul a
第 21 年 第 1 期 00 2 ( 总第 3 4期 ) 6
商 业 经 济
S ANG E J N J H Y I G I
No1 2 0 .2, 01 T0a .6 tlNo3 4
【 文章 编号 】 1O— o32 1)2 0 1— 2 O9 64 (00 1— 09 0
非言语行为和文 化变量 几方 面加 以阐述 。
一
以点盖面、 以偏概全的错误 , 从而形成偏见乃至歧视。
跨 文化 交 际是不 同文 化 背景 的人互 相分 享 思 想 、 感 情和信 息时所发生 的一切 交流 。 随着社会 的发 展 , 别是 特 在科学技 术飞速发 展 的今天 ,人类 的交 流 已打破 了地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在这样的交际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沟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 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言本身的差异会导致沟通困难。
比如,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解和误解。
2. 发音和语调差异:不同语言对发音和语调有不同的要求,这可能导致听力困难和理解上的问题。
比如,英语中的弱读音和中国汉语中的四声调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3. 表达方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往往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习惯和理解。
比如,英语中的直接表达在一些亚洲国家可能被认为是冒犯或粗鲁的。
4. 隐喻和比喻的理解:一些语言中使用隐喻和比喻来表达意思,但这些隐喻和比喻对不熟悉该语言的人来说可能是困惑的。
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 价值观和信仰差异: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价值观和信仰有不同的理解和承认,这可能导致沟通的冲突和误解。
2. 礼仪和礼节的差异: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礼仪和礼节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一些国家给人以掌声是表示赞赏,但在其他国家可能被当做是不尊重的表现。
3. 时间观念的差异:不同文化对待时间的态度和观念也不同,有的文化强调准时,有的文化重视弹性和灵活性。
4. 智力和学问的差异: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和学问,这可能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理解上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三、应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方法1. 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努力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了解其价值观、风俗习惯和沟通方式。
这对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非常重要。
2. 尊重对方的差异: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不以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为标准去衡量对方,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3. 避免使用隐喻和比喻: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直接表达,避免使用特定文化中的隐喻和比喻。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核心是人类不同文化间的信息共享和跨越文化差异的沟通。
而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则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主要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文化差异基础上的交际活动。
它强调的是当人们感知和处理异质性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各种方面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了跨越文化差异的交流和互动。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含了语言、文化、信仰、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是消除异质性,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交际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跨文化交际研究成为了现代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1.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差异的主要因素。
文化包括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存在很大差异,跨文化交际就需要在适应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平和、尊重、包容和合作的态度。
2. 语言差异语言上的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流变得困难。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甚至相同的词汇也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意义。
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是否取决于语言传达所有信息的准确性、清晰性及了解其情境背景和文化特点。
3. 社会心理差异由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个体在表达和理解信息上会带有不一样的社会心理差异。
例如,面子、礼节和谦虚等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呈现不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要充分理解对方的社会心理差异。
三、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1.引言交际即是交流,因而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既然是跨文化交际,交际者也必然在文化及社会背景、宗教信仰、性格年龄、政治经济、兴趣爱好上有所不同,因此任何人之间的交际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不过,由于交际者区分度的不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跨文化”一般就不同地区文化,尤其是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而言的,比之个人,这些群体的差异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随着世界交流合作的日益加深,跨文化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交际本身可以促进彼此的发展。
然而跨文化交际并非一件易事,由于一些文化、语言障碍,交际者无法弄清彼此的真实意图,导致了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了交流合作中的损失。
当然,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成败,比如交际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脑海中固有的文化定势、价值观、世界观和民族性格及个人特征、语言习得、思维方式、社会角色以及具体到交际进行时的周边环境、时间、态度等等。
在这一系列因素中,有些是交际者个人所独有的,而有些则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普遍存在的。
由于个人因素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本文主要从宽泛的交际环境入手,探讨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些主要因素。
2.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2.1文化影响因素任何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产生都是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中。
离开了文化,任何人类行为都无从谈起,跨文化交际也离不开文化这个大背景。
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因其所享有的文化具有共同性,他们在价值观、世界观、民族性格以及对其它文化群体的态度观点上往往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文化在社会中所占的不同地位,可以将其分为群体文化和亚文化。
2.1.1群体文化群体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单位,因其在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共享,其成员必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这种由某个群体所共有的具用一定稳定基础的文化就被称为群体文化。
既然是群体文化,这一群体中的个体自然会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倾向,而这种倾向恰恰会在其与他人的交际中产生影响,因此全面地了解不同的群体文化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影响、甚至使跨文化交际停滞。
首先,群体文化具有相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任何文化都有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并且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很难变更,具有长期稳定性。
“群体取向对交际行为和交际风格的影响极大,譬如人们交往时习惯讲礼貌,卑己尊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贾玉新,1997:62)[1]由此可见,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双方沟通困难,产生误解和冲突。
以中西方为例,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而西方人确认为“天人相分”。
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使得中国人更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无论在思维模式上还是在语言观上都更注重整体、笼统、综合和重直觉;而西方人则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个人与自然,在思维模式上也更重逻辑,在语言上也追求“精确”的语言观。
许多英语学习者也反应:为什么同是描述一个事物,英语中会有许多程度不同的词,而汉语中这样的词却很少,比如“笑”在英语中就可以用“laugh”,“chortle”,“chuckle”,“giggle”,“titter”,“sneer”,“grin”,“howl”,“guffaw”,“roar”,“snicker”来表达不同程度和意图的笑。
较之英语,汉语在语言上就显得比较笼统和概括了,这主要是由两种群体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造成的。
“对于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而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异同之别。
”(于贵敏,2004:77)[2]因此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彼此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推动交际的正常进行,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群体文化会导致相似的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以某一民族的群体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基础,并与其一起构成底层文化结构,对交际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
就中、美两国人民的民族性格而言,中国人长期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张仁爱慈悲,反躬修己,因此整个民族性格中以自尊自谦,偏内向为主,从而导致了中国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晚辈”、“不好意思”、“见笑了”等表示恭谦的话。
比如中国主人招待客人时,尽管是倾力而为的一顿盛宴也自谦地说,“没什么好东西,让你见笑了。
”而对于那些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具有强烈的物质意识和自我意识,在民族性格上也更倾向于外显。
如果不了解这些性格的差异,很可能会让美国客人误会中国主人的盛情,从而造成交际时的不愉快。
当然,随着社会交往的加深,每个民族都在接触着更多的异文化和异群体,他们的民族性格在交往中也受到其它民族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若不是由深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起的,那也就是些浅层的、表面的变化。
因此不同的民族性格依然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之一。
2.1.2亚群体和亚文化亚群体和亚文化是针对主流群体和主流文化而言的。
所谓亚群体是指一个在社会上不享有很高声望,没有权势(指在文化上)的群体,而这个群体所享有的文化与主流文化不同,它们不论在使用范围或是使用人群上都不占主导地位。
一直以来,人们在谈论亚群体和亚文化时都将其放置在某一国度的民族或地域之间进行讨论。
如果说不同语系、不同语言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容易引起交际障碍的话,那么植根于同一文化大背景下,享有同样语言但又存在着文化冲突的群体之间则更容易激起交际误解。
比如,当汉族人与回族人交往时,他们可能因为彼此都是中国人而忽略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当一个汉族人用左手给回族人递食物时,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就产生了:因为在伊斯兰教的人看来,左手是不洁的,因此给人递食物要用右手。
今天,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已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亚群体和亚文化,尽管这些亚文化只是刚刚诞生还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但它们的发展是迅速的,影响人群也是越来越广泛。
比如,现在的网络用语就是计算机群体在这个特殊文化中创造出来的:“灌水”、“沙发”、“斑竹”、“版主”、“886”……如果交际者不溶入这种文化中,不学习这种独特的“语言”,也许在计算机网络世界中,他将“寸步难行”,无法与人交际。
对待亚文化,一定要避免带有定势。
“从本质上说,定势是过于一般化的,忽略了个体差别,夸大了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会带有感情色彩,伴有固定的信条。
”(李建忠,2002:70-71)[3]众所周知,“所有集团都有民族优越感,都带有种族中心主义思想。
”(姚明发,2007:176)[4]不光是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国别之间带有这种浓郁的优越感,就是地域之间、职业之间、阶层之间亦不例外。
前文我们也已提到任何文化都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异同之别,因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切忌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从而对别人的行为和语言带有偏见。
2.2交际场合与交际关系有效的交际不仅仅受到宽泛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还受制于具体的交际情景、场合、交际关系等一些微观因素,毕竟语言是在一定的场合下,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的。
交际场合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分为时间场合和物理场合。
前者主要是指时间对交际的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交际双方往往会选择早上或下午进行会谈;而选择宴会等其它方式的私人会见时,又往往在晚上。
并且见面的时间不同,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甚至所选择的服装、见面地点及表情行为也大大不同。
后者则是指交际的地点,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交际场合,交际双方不但对话语的选择要小心谨慎,还应注意自身的仪表行为,一举一动都应符合“场合”的要求。
比如在商务会谈中,与会双方应尽可能的使用书面语,穿着也应正式得体。
若一方或双方穿着过于随意,并大量使用俚语、大白话,则会使交际对方感觉不到合作的诚意,进而对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办事效率等产生怀疑,影响到双方的交际与合作。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交际关系。
英语初学者常常会刻意记住两条寒暄语:“How are you?”和“How do you do!”。
前者是熟悉的人之间使用的,而后者则在初次见面时使用。
不难看出交际双方的关系也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
同样都是与其它国家的公司进行会谈,但由于合作关系的不同,交际时所使用的言语和其它交际方式也有所不同。
如果认为都是正式会谈而“平等”对待的话,就会使交际关系较亲密的合作者感到拘束与虚伪,而使交际关系较为一般的合作者感到不严谨和过于随便。
交际关系还包括交际者角色。
客人和主人的交际言语与行为态度肯定大不一样,如果客人与主人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那岂不是“喧宾夺主”,主客不分吗?由此可见,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关系需要不同的交际方式,若混淆一气,只会导致交际受阻。
因此分清不同的交际场合与交际关系是跨文化交际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3.结论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隔阂和误解,更严重的还会产生碰撞与冲突。
如何有效地消除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呢?这就需要交际双方在文化上尽可能多地了解彼此存在的不同价值取向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群体文化,摆脱因种族主义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定势和偏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不同交际场合和交际关系,尽量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使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推动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促进世界各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于桂敏.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4,20(3).[3]李建忠.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几种要素[J].外语教学,2004,23 (5).[4]姚明发.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与情感[J].广西社会科学外国语, 2002(1).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魏婷[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障碍,使得交际失败。
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包括不同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传统以及交际过程中具体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关系等。
了解到以上各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使交际更为顺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群体文化亚文化人文社科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