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绪论

合集下载

《康复护理学》课程笔记

《康复护理学》课程笔记

《康复护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康复护理的定义与内涵1. 定义:康复护理是指在康复医学的框架下,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的评估、干预和评价,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回归的护理实践活动。

2. 内涵:(1)康复护理的核心:关注患者的功能障碍,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功能。

(2)康复护理的范围:涵盖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和长期护理各个阶段。

(3)康复护理的方法:采用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4)康复护理的目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康复护理的目标与任务1. 目标:(1)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

(2)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4)减少并发症和二次残疾的发生。

(5)促进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2. 任务:(1)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健康资料,进行康复护理评估。

(2)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3)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4)监测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5)教育和培训患者及其家属,传授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

(6)参与康复护理研究和质量控制,推动学科发展。

三、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1. 人本原则:尊重患者的个性,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愿望。

2. 功能训练原则:通过训练和康复活动,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3. 全面关怀原则: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全面护理。

4. 连续性原则:确保康复护理在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5. 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6. 社会参与原则: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四、康复护理的发展历程1. 起源:20世纪初,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护理作为其分支逐渐形成。

2. 发展:20世纪中叶,康复护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服务于战争伤员。

3. 成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康复护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形成了独立的专业体系。

护理学导论__绪论

护理学导论__绪论

三、中国护理发展
(一)祖国医学与护理
中医护理的特点:整体观,辨证 施护,“三分治七分养”
扁鹊 :重视病情观察,而且提出 了病情观察的方法和意义
华佗:竭力宣传体育锻炼,号召 开展群众体育运动(五禽戏)
孙思邈 :宣传传染病隔离知识, 首创导尿法
(二)中国近代护理发展
中国第一所西医院何年、地创办? 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何年、地创办? 中国护士会何年、地创办? 中国第一所本科学校何年、地创办?
1854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伤病员死亡率 高达42%,1854年10月,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抵 达战地医院,为伤员清洗伤口;增加营养;改善环 境;解除身心痛苦…被士兵称为“提灯女神”,伤 员的死亡率下降到2.2%。
1856年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国,受到全国人民 的热烈欢迎,英国政府授予她最高勋章,并建立了 南丁格尔基金。
南丁格尔献身护理事业,终身未嫁。
1、改革军队的卫生保健事业。
2. 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1860年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成立世界上
第一所护士学校。
3. 从事护理研究,著书立说,指导护理和护理 管理工作。 主要代表《医院札记》、《 护理 札记》。
4.推动护理走向科学的专业化轨道。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扎术,应用各种草药、动物药及矿物药治病。
希腊:位于地中海附近,约在公元前1000年—
500年间开始有发展 《希波克拉底》誓言——“人生短暂 技艺长存”。
1、人类早期护理
罗马:非常重视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罗马外科
非常发达,已能做截肢术、成形术、静脉切开及 其他外科手术。凯撒建立军医组织;法米利亚创 建私人医院;盖伦的人体解剖观点。
(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001第一章 康复护理学绪论

001第一章 康复护理学绪论
康复护理学
主编 潘敏
第一章
康复护理学概论
主讲:唐紫薇
学习目标

掌握概念: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 熟悉: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康复护理的内容、特点、原则
了解: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的发展

例:桑兰
临床诊断:颈5-7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75%错位,颈5-7脊髓完全性损伤
损伤 康复评定:颈5-7脊髓受损导致截瘫,四肢
运动、感觉功能严重障碍,0级肌力,一级 肢体残疾,需要终生康复,四肢功能不可能 完全恢复,只能是一定程度的改善
2015-2-9 3
康复工程
4
高速摄影机

红外摄像和反光标志的综合运动分析系统 (VICON、假肢技校、清华大学)如下图 所示。
2015-2-9
5
足底传感器

足底传感器的步态分析系统(德国 INFOTRONIC-深圳儿童医院),如图所 示。
康复医学发展的基础



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应付巨大的自然灾害和战争
康复医学的对象



损伤及急、慢性疾病所致的功能障碍者 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 先天发育障碍者
康复医学涉及的对象的主要病种:
“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硬到软”



精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 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 心肺疾病 感官及智力残疾 精神疾病 其他
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内容


康复医学基础 运动学和生物力学 神经学 残疾学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临床康复学 社区康复
康复医学基础

包括
运动学和生物力学 神经学 残疾学
康复评定
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划治疗、评 价治疗 评定不同于诊断,远比诊断细致而详尽,不仅仅是 寻找病因和诊断,更要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 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 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可以用仪器也有些不需用复杂的仪器 至少应在治疗的前、中、后进行一次,根据评定结 果,制定、修改治疗计划和对康复治疗效果作出客观 的评价 康复医疗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护理学课程编号:N2070037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训学时:24学时学 分:3学分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学科。

它是建立在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护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康复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常见疾病康复护理七大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康复护理理念,树立四位一体的大卫生观,使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病、伤、残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康复护理评定、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临床常见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骨折等开展康复护理。

在教学和教改方面,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演示法等,并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声像图文并茂,增强教学效果。

结合该课程的特色,积极开展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工作对象;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和区别;康复护理指导思想。

2.熟悉康复护理工作方式、康复护理工作流程、康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康复护理学》课程标准 -

《康复护理学》课程标准 -

《康复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护理专业编写执笔人:王丽丽审核人签字:(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康复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知识技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和升华护理专业知识的必须阶段。

本课程的教学以社区护理员、康复员、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员、医院护士、医院康复治疗师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前提设置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介绍护理人员如何对残疾者、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进行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预防继发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重建患者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使他们重返社会的一门课程。

以康复、康复医学及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护理治疗技术,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及社区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等设置课程项目,以相关职业岗位标准考核学生。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了解康复医学及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康复护理的评定方法和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熟练掌握康复护理的操作技能。

使学习者具备初步开展康复护理服务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该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整合了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内容;将职业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要求、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

前导课程:基础护理学、临床医学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内科护理学、老年学概论等支撑后续课程:中医护理学、护理管理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平行课程:健康评估、护理人文与礼仪、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康复护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康复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对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护理,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毕业后能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并达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

(2)掌握康复护理的操作技能。

(3)熟悉康复护理的评定方法。

(4)熟悉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5)了解康复医学的概况及基本内容。

康复心理学-第一章

康复心理学-第一章

三、康复心理学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一)康复心理学的地位:与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具
有同等的地位
(二)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1、心理康复与医学康复
2、心理康复与教育康复
取得良好 的生活质量
3、心理康复与职业康复 4、心理康复与社会康复
社会生活能力
家庭生活能力
学习能力、劳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四、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者有系统的操纵自变量,使之系 统地改变,观察因变量所受的影响,以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 系。
是最严谨的
研究质量多取决于实验的设计
实验法不仅明确研究问题是什么,而且注重研究为什么。
康复护理学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31
不同个性人群的患病倾向:
人格类型
个性特征
患病倾向
A型 个性强、好竞争、固执、紧张冲动、做 心血管疾病 事急、敌意重
B型 安宁、松弛、随遇而安、顺从、沉默、 消化性溃疡 声音低、节奏慢
C型 坚忍克己、自我牺牲、合作顺从、不能 癌症 适当表达愤怒
综合上述,心理学与医学结合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然趋势。
一、康复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1.普通心理学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医学心理学 5.教育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 7.神经心理学
二、主要心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
冯特: 在德国创建了第一个心理 实验室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 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
哈维(Harvey,1578—1657)创立了血液循环说,并建立了实验生理 学的基础。

康复护理概述

康复护理概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康复医学概述一、康复(Rehabilitation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

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它包括医学康复(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及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其最终目标提高残疾人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使残疾人能在家庭和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为达到全面康复,不仅涉及医学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二、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由于传统上在疾病的诊断,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及其有关治疗中,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为主要手段,所以康复医学的英文表达以物理为词根,Physiatrics ,physiatry(美国,加拿大),physical medicine (英国,南北美洲),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tition(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在日本用rehabilitation.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

康复护理学康复护理教案

康复护理学康复护理教案
掌握:康复护理程序的概念,康复护理程序的环节,康复护理诊断。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康复群体的关爱、耐心,关注其健康情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学习与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讲述康复护理程序的概念,康复护理程序的环节,康复护理诊断。
教学难点
康复护理程序的概念,康复护理程序的环节,康复护理诊断。
课 程 教 案
序号:1
周 次
1
授课时数
2
时 间
2019年 9 月 日—— 2019 年 月 日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第 1 章 绪论
教学目标
(含育人目标)
了解:康复技术人员在康复中的作用。
熟悉:康复的概念;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康复技术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与作用。
掌握: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护理的对象、内容、及特点。
7、总结归纳,强调重点,评价课堂纪律。
8、布置下堂课提问的内容:康复的概念;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康复技术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与作用。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护理的对象、内容、及特点。
布置作业
练习题:,康复的概念;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康复技术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与作用。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护理的对象、内容、及特点。
10、布置下堂课的内容:以组为单位,自学、查阅资料,表演讲所要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
练习题:康复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程序
教学参考资料
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
指定学生阅读材料
同济大学出版社《康复护理》
课后回忆:
课 程 教 案
序号:4
周 次
4
授课时数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肌肉骨骼系统
(1)关节挛缩 (2)废用性肌萎缩 (3)骨质疏松
六、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学的关系
• 从康复医学角度,康复医疗服务包括中医康 复和现代康复手段;
• 从学科角度,中医康复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 指导下,分割了中医康复学科。
七、康复医学三大支柱
物理治疗 PT 作业治疗 OT 言语治疗 ST
谢谢!
11
八、PT、OT的区别
香港:上肢障碍(OT)、上肢躯干障碍(PT) PT:肌力、运动基础的问题,运动的基本条件 OT:编写日常生活运动程序,建立运动模式 PT、OT两者相互渗透
九、康复评定-诊断
意义:
设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方案; 修订康复治疗方案; 评定康复的效果; 回归社会前的准备作用。
二、包括4个方面
• 采用综合措施; • 以康复对象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 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 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最终目的。
三、内 涵
• 残存功能、潜在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 • 全面康复; • 最终目标:提高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
学习、工作的能力。
四、康复入时间
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
十、中医康复学与养生学
养生学:延长人的寿命,延缓衰老; 康复学:在病、伤开始即积极介入,针对功能障
碍的治疗; 两者学科距离比较大; 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定中医康复重点学科

十、康复护理学与康复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康复护理学
以临床护理为基础 贯穿临床护理始终 共同组成康复小组
15
五、长期卧床导致的身体不良效应
• 心血管系统; • 肌肉骨骼系统; • 呼吸系统; • 消化系统;
• 皮肤及皮下组织 • 泌尿系统; •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 神经系统。
五、长期卧床导致的身体不良效应
• 心血管系统
(1)体位性低血压 (2)心功能减退 (3)血容量减少 (4)静脉血栓形成
五、长期卧床导致的身体不良效应
教学目标
掌握 • 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和区别; • 康复护理指导思想
熟悉 • 康复护理工作方式、康复护理工作流程、康复护理人员工作 职责
了解 • 康复护理学发展简史、康复护理人员素质要求、康复护理工 作领域。
一、概 念
康复?
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 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 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 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 到尽可能的恢复,重新走向生活,走向工作,走向社 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