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作业指导书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评估作业指导书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评估作业指导书第1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3)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3)1.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4)1.3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4)第2章供应商评估的意义与流程 (4)2.1 供应商评估的定义与作用 (4)2.1.1 定义 (4)2.1.2 作用 (4)2.2 供应商评估的流程与方法 (5)2.2.1 评估流程 (5)2.2.2 评估方法 (5)2.3 供应商评估的关键指标 (5)第3章供应商选择与评价准则 (5)3.1 供应商选择的原则与标准 (6)3.1.1 质量原则 (6)3.1.2 成本原则 (6)3.1.3 交货原则 (6)3.1.4 服务原则 (6)3.1.5 合作原则 (6)3.2 供应商评价的准则体系 (6)3.2.1 质量评价 (6)3.2.2 成本评价 (7)3.2.3 交货评价 (7)3.2.4 服务评价 (7)3.2.5 合作评价 (7)3.3 供应商评价的定量与定性方法 (7)3.3.1 定量方法 (7)3.3.2 定性方法 (7)第4章供应商风险评估与管理 (8)4.1 供应商风险类型与识别 (8)4.1.1 质量风险: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生产线停工、返工、退货等问题。
(8)4.1.2 交货风险:供应商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可能导致企业生产计划推迟、库存积压、客户满意度下降等后果。
(8)4.1.3 价格风险:供应商报价不稳定或过高,可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84.1.4 市场风险:供应商所在行业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合作持续性。
(8)4.1.5 合作风险: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诚信问题、沟通不畅、管理水平不高等风险。
(8)4.1.6 法律风险:供应商在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环保等方面的违规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损、法律责任等。
(8)4.2.1 定性评估: (8)4.2.2 定量评估: (8)4.3 供应商风险应对与管控 (9)4.3.1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降低风险。
供应商等级考核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确保供应商之品质水准及交货期限,以期符合产品品质需求,进而建立供应商等级考核系统,以对供应商整体品质水准做一合理评价,以持续监控合格供应商之交货品质,以期顺利达成生产目标。
2.适用范围:除只填写《供应商基本资料》及当月无交易的供应商外,所有合格供应商皆属之。
3.名词定义:3.1 LRR:Lot Reject Rate批退率3.2 Line DPPM:生产线反应不良率3.3 QVL:合格供应商名册4.作业程序:作业流程权责单位使用记录/表单QA/IQCQA/IQC/采购/PE/仓库QA/采购QA/IQC/采购QA/IQC/采购/PE/仓库QA/资材课QA/资材课【供应商等级考核概要】QAD-F-0013【供应商考核成绩表】ADM-F-00265.作业内容:5.1 品保部为供应商等级考核之重要责任单位。
5.2 采购、仓库、开发为供应商等级考核之主要责任单位。
5.3 定期等级考核需求5.3.1定期等级评定依《供应商管理作业指导书》之规定,对于合格供应商每月执行评比一次。
5.3.1.1评分标准:各合格供应商的评分总分为100分,依得分比例区分为五等级,如下表列;5.3.1.2各等级供应商之处理准则,参见附件一《供应商考核处理准则》。
5.3.1.3评分项目:5.3.1.3.1品质评分(总分60分,品保部执行)5.3.1.3.1.1进料不良批退率IQC Reject Rate:5.3.1.3.1.1.1以退货率LRR为评分标准,最高分为20分。
5.3.1.3.1.1.2计算方法:(1-LRR)*205.3.1.3.1.2线上不良率Line DPPM:5.3.1.3.1.2.1以生产线所反应之不良率为评分标准,最高分10分。
5.3.1.3.1.2.2计算方法:供应商线上不良率在目标内得10分;超目标不得分。
5.3.1.3.1.3品质问题Quality Issue:5.3.1.3.1.3.1以嘉彰抱怨数量、后续改善状况与改善意愿、改善速度与报告回复速度(TAT)为评分标准。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于管理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许多企业开始引入管理体系标准,其中包括Mature Software Acquisition(MSA)作业指导书。
本文将详细介绍MSA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要求和实施步骤。
二、MSA作业指导书概述MSA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和改进软件采购过程。
它基于成熟度模型,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过程和要求,帮助企业规范软件采购流程,提高软件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三、MSA作业指导书的要求1. 组织结构和职责- 确定软件采购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 设立软件采购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指导软件采购工作。
2. 软件采购流程- 制定软件采购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相关人员。
- 确定软件需求分析、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软件验收等关键环节。
3. 供应商管理- 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的标准和流程,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 签订供应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 质量控制- 确定软件采购的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测试和验收流程。
- 对采购的软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要求。
- 建立软件质量问题的反馈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5. 文档管理- 建立软件采购相关文档的管理制度,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对软件采购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档进行归档和备份,方便日后查阅。
四、MSA作业指导书的实施步骤1. 确定实施计划- 成立实施小组,负责制定MSA作业指导书的实施计划。
- 确定实施的时间表和里程碑,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2. 了解现状- 对企业的软件采购流程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现有的问题和挑战。
- 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收集意见和建议,为制定改进方案提供参考。
3. 制定改进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措施。
IQC作业指导书

IQC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在进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质量控制而编写的文档。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供应商和采购部门,以确保采购的物料质量可靠。
二、术语和定义1.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即进货质量控制,指对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的过程。
2. 供应商:指向公司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的外部实体。
三、作业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 采购部门接收到采购需求后,确认所需物料的规格、数量和交付时间。
-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明确供应商的能力和交付能力。
2. 供应商评估- 采购部门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和交付能力进行审核。
- 评估结果将作为供应商选择的依据。
3. 供应商选择和合同签订- 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 合同中应明确供应商的质量责任和要求,包括进货物料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接收标准等。
4. 进货质量控制- 当物料到达仓库时,IQC人员将进行质量检验。
-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以确保物料符合质量标准。
- 检验结果将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和原因等。
5. 不合格品处理- 如果发现不合格品,IQC人员将即将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
- 供应商应对不合格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
- 如果供应商无法解决质量问题,采购部门将考虑终止合同或者寻觅替代供应商。
6. 进货物料接收- 当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并符合质量标准时,IQC人员将签收物料,并将物料送至仓库。
- 物料接收记录将被保留作为证据,以备将来的质量追溯。
四、记录和文件1. 进货质量检验报告- 每次进货质量检验都应生成检验报告,记录检验项目、结果和结论。
- 检验报告应包括供应商信息、物料信息、检验日期和检验人员等。
供应链管理技术作业指导书

供应链管理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供应链管理基础 (3)1.1 供应链概述 (3)1.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4)1.3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 (4)第2章供应链战略与设计 (4)2.1 供应链战略的制定 (4)2.1.1 市场环境分析 (4)2.1.2 企业战略目标分解 (5)2.1.3 供应链战略选择 (5)2.1.4 供应链战略实施规划 (5)2.2 供应链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5)2.2.1 供应链设计原则 (5)2.2.2 供应链设计方法 (5)2.3 供应链网络优化 (5)2.3.1 供应链节点优化 (6)2.3.2 供应链路径优化 (6)2.3.3 供应链网络结构优化 (6)2.3.4 供应链网络协同优化 (6)第3章供应商管理 (6)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6)3.1.1 选择标准 (6)3.1.2 选择方法 (6)3.1.3 评估流程 (6)3.2 供应商关系管理 (6)3.2.1 合同管理 (6)3.2.2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6)3.2.3 供应商培训与发展 (6)3.2.4 信息共享 (7)3.3 供应商绩效评价 (7)3.3.1 评价指标 (7)3.3.2 评价方法 (7)3.3.3 评价结果应用 (7)3.3.4 持续改进 (7)第4章生产与库存管理 (7)4.1 生产计划与控制 (7)4.1.1 生产计划 (7)4.1.2 生产控制 (7)4.2 库存管理与控制 (8)4.2.1 库存管理 (8)4.2.2 库存控制 (8)4.3 精益生产与供应链协同 (8)4.3.1 精益生产 (8)4.3.2 供应链协同 (9)第5章物流与运输管理 (9)5.1 物流管理概述 (9)5.1.1 物流管理的定义 (9)5.1.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9)5.1.3 物流管理的目标 (9)5.2 运输方式与决策 (9)5.2.1 运输方式的分类 (9)5.2.2 运输方式的选择 (9)5.2.3 运输决策 (9)5.3 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 (9)5.3.1 物流成本的构成 (9)5.3.2 物流成本分析 (10)5.3.3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10)5.3.4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10)第6章供应链信息技术 (10)6.1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10)6.1.1 系统概述 (10)6.1.2 系统架构与功能 (10)6.1.3 系统实施与优化 (10)6.2 云计算与大数据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10)6.2.1 云计算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10)6.2.2 大数据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11)6.3 互联网供应链创新 (11)6.3.1 互联网技术与供应链融合 (11)6.3.2 供应链金融创新 (11)6.3.3 智能供应链 (11)第7章供应链风险管理 (11)7.1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 (11)7.1.1 风险识别 (11)7.1.2 风险评估 (12)7.2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 (12)7.2.1 风险预防 (12)7.2.2 风险转移 (12)7.2.3 风险缓解 (12)7.3 供应链韧性提升 (13)7.3.1 韧性战略制定 (13)7.3.2 韧功能力建设 (13)第8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13)8.1 供应链协同概述 (13)8.1.1 供应链协同的定义 (13)8.1.2 供应链协同的内涵 (13)8.1.3 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性 (14)8.2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14)8.2.1 合作伙伴选择 (14)8.2.2 合作伙伴评价 (14)8.2.3 合作伙伴激励机制 (14)8.3 供应链协同优化方法 (15)8.3.1 数学规划方法 (15)8.3.2 系统仿真方法 (15)8.3.3 智能优化算法 (15)8.3.4 大数据分析方法 (15)第9章绿色供应链管理 (15)9.1 绿色供应链概述 (15)9.1.1 绿色供应链的定义 (15)9.1.2 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15)9.2 低碳物流与绿色包装 (16)9.2.1 低碳物流 (16)9.2.2 绿色包装 (16)9.3 绿色供应链评价与实施 (16)9.3.1 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 (16)9.3.2 绿色供应链实施策略 (16)第10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 (16)10.1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16)10.1.1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16)10.1.2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17)10.1.3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 (17)10.2 供应链绩效改进策略 (17)10.2.1 供应链绩效改进目标 (17)10.2.2 供应链绩效改进措施 (17)10.2.3 供应链绩效改进的实施与监控 (17)10.3 持续改进与供应链优化实践 (17)10.3.1 持续改进的方法与工具 (17)10.3.2 供应链优化实践案例 (17)10.3.3 持续改进与供应链优化的挑战与应对 (17)第1章供应链管理基础1.1 供应链概述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的产品或服务流动与信息流动的网链结构。
采购作业指导书

采购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采购作业指导书旨在为采购部门提供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以确保采购流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采购活动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本指导书将涵盖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需求确认、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采购执行和后续跟踪等。
二、需求确认1. 需求收集:采购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了解业务需求,并收集相关的采购需求信息,包括物料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
2. 需求评估:采购部门应根据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评估需求的紧急程度、优先级和可行性,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
三、供应商选择1. 供应商调研:采购部门应根据需求信息,调研市场上的供应商情况,包括供应商的信誉、质量管理体系、交货能力等,并进行初步筛选。
2. 供应商评估:采购部门应对初步筛选出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技术实力、售后服务等方面。
3.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应根据供应商评估的结果,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进行商务洽谈。
四、合同签订1. 合同起草:采购部门应根据需求确认的结果和商务洽谈的内容,起草采购合同,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合同审批:采购部门应将起草好的合同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包括法务、财务等部门。
3. 合同签订:经过审批的合同应由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签订,并确保合同的归档和备份。
五、采购执行1. 采购订单生成:采购部门应根据合同的内容和供应商的要求,生成采购订单,并确保订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供应商管理: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监督供应商的交货进度,确保按时交货,并解决供应商可能出现的问题。
3. 质量控制: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交付的物料进行质量检验,并确保物料符合质量要求。
4. 付款管理:采购部门应根据合同约定和供应商的发票,及时进行付款,并确保付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后续跟踪1. 供应商绩效评估: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包括供应商的交货能力、质量控制、服务水平等方面,并根据评估结果与供应商进行改进和合作。
供应商选择作业指导书[模板]
![供应商选择作业指导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829f3b0be1e650e53ea9919.png)
1. BACKGROUD 背景This document applies to all XX Sourcing Management personnel. Suppliers covered by this process provide Direct Material, Outsource Services. The efficiency is realized in product ramp-ups coFnsidering availability and capability of needed suppliers.本文件适用于所有XX采购管理人员。
该流程覆盖的供应商提供直接的材料,外包服务。
考虑到所需供应商的可用性和能力,实现了产品提升的效率。
2. PURPOSE 目的To define the process for selecting suppliers from the supply base to support new project requirements and for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new suppliers for the supply base when none of the existing suppliers in the supply base can meet the new project requirements.定义从供应基地选择供应商以支持新项目需求的过程,以及在供应基地现有供应商无法满足新项目需求时,为供应基地评估和选择新供应商的过程。
3. RESPONSIBILITIES AND ROLES职责和角色3.1 Sourcing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leading the supplier selection process and selecting suppliers to meetproject or services requirements. Also responsible for sending RFQ’s to suppliers and leading negotiations.They utilize inputs from other organizations such as Development, Project Team, MPL,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and Quality as needed. Sourcing Managers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obtaining the appropriate commercial and legal agreements.采购经理:负责领导供应商选择流程,选择符合项目或服务要求的供应商。
IQC作业指导书

IQC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用于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IQC作业指导书是一份文件,旨在为负责IQC工作的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流程说明。
本文将介绍IQC作业指导书的五个主要部份,包括供应商评估、样品接收、检验流程、不合格品处理和记录保存。
一、供应商评估:1.1 评估标准:明确制定供应商评估的标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记录、交货准时率等。
1.2 评估方法:制定供应商评估的具体方法,如供应商调查问卷、现场考察、产品样品检验等。
1.3 评估结果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将供应商分为合格、待定和不合格三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样品接收:2.1 样品分类: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将样品分为合格样品和不合格样品两类。
2.2 样品接收流程:明确样品接收的流程,包括接收人员、接收地点、接收时间等。
2.3 样品保存:规定合格样品和不合格样品的保存方式和期限,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三、检验流程:3.1 检验方法:明确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3.2 检验标准:制定各项检验指标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3 检验记录:要求检验人员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数量、原因和处理措施。
四、不合格品处理:4.1 不合格品判定:明确不合格品的判定标准,包括严重不合格品和可修复不合格品。
4.2 处理流程: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包括隔离、返修、报废等。
4.3 整改措施:要求供应商采取整改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次浮现,并进行跟踪和验证。
五、记录保存:5.1 记录要求:明确各项记录的要求,包括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供应商评估记录等。
5.2 保存期限:规定各项记录的保存期限,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5.3 记录管理:建立记录管理制度,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可读性和保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技术课---负责外购工模质量情况统计及向采购部反馈。
4.4 金型部---负责工模物料质量情况统计及向采购部反馈。
4.5 其它有关部门---协助上述部门进行相关活动。
5 程序
5.1 供应商的分类.
A类:提供主要材料的供应商,包括:胶料、外购塑胶产品、模胚、钢材及外购工模;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作业指导书
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WI-C-1-001
作业指导书
版本/版次
A/0
文件名: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作业指导书
页次
2/3
1.目的
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考核以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 范围
适用于提供主要材料及次要材料的评价考核和选择工作.
3. 定义
无
4. 责权
4.1 品管部---负责对供应商的品质管理、制程控制、生产管理进行评价考核,并负责日常供应商供货品质情况的统计。
《供应商考核表》 采购部保存三年
文件编号
WI-C-1-001
版本/版次
A/0
作业指导书
页次
1/3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作业指导书
修订记录
日期
页次
版次
修订内容概要
修订人
06/04/18
全部
A/0
1.新规作成
拟制
相关部门会签
审核
批准
签名
日期
D级:得分在60分以下为D级,不予或停止采购.
其中A、B、C三级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D级视为不合格供应商。
5.1.3 新供应商的评价标准:
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WI-C-1-001
程序文件
版本/版次
A/0
文件名: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作业指导书
页次
3/3
品质管理、制程控制、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环境管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及SS-00259标准中的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
B类:提供次要材料的供应商,包括:包装材料、色料、涂料等;
C类:提供辅助材料的供应商,包括:五金、油品、日用品、印刷品.
5.1.2 供应商评价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供应商考核得分分为四级:
A级:得分在81-100分为A级,可加大采购量;
B级:得分在71-80分为B级,可正常采购;
C级:得分在60-70分为C级,为可辅导供方,需进行减量采购;
5.1.4 新供应商的评价考核程序
在采购前,由采购部发出《供应商基本资料表》对供应商作初步的调查。
5.1.5 供应商的跟踪评价考核
“非现场评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样
进行更新。
5.1.6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6参考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供应商基本资料表》 采购部保存三年
《供应商评价表》 采购部保存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