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高产高效种植有诀窍

合集下载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半夏,又称天门冬、茯苓,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安眠、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

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半夏的种植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就半夏的种植技术进行一些论述和探讨。

一、选址选地半夏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址选地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开潮湿地段,以及避免连作地和酸碱度过高的土壤。

若是新场地的话,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土壤的肥沃度和排水状况。

二、种植季节半夏的种植时间主要分为春季和秋季。

春季适合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秋季适合在9月中下旬进行。

在北方地区,由于寒冷气候,适合春季和夏季两季种植;南方地区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种植时间。

三、土壤处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该把土地进行耕翻,在翻土的过程中,要适当施入有机肥料,并进行深翻、平整土地。

在土壤肥力较弱的地方,还可以进行适量的磷酸二铵和全氮肥的追肥。

四、合理密植半夏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苗木生长较为缓慢,因此在进行种植时要尽量密植,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种植时,每株半夏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五、管理技术1.浇水管理:半夏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在生长期间要适时浇水,特别是在干旱期间,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2.施肥管理:半夏对肥料的需求也较为严格,应根据生长期适时追肥。

在新植苗的生长初期,要适当施入氮、磷、钾肥料,提高根系的发育。

在长势旺盛期,要适时追施有机肥,促进半夏的生长。

3.病虫害防治:半夏容易受到霜冻、炭疽病、蝗虫等的危害,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生长期及时除草,保持通风良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六、采收技术半夏的采收时间一般分为春季和秋季两季。

春季采收时间一般在6月至7月,秋季采收时间一般在10月至11月。

半夏高产栽培“六选择”

半夏高产栽培“六选择”

半夏高产栽培“六选择”1.严格选择地质。

生长在土壤中的半夏块茎对地质有较严格的要求,它既怕酸又怕碱,既怕沙又怕粘,既要求土壤肥沃,又限制化肥的使用,前期喜土壤湿润,后期喜土壤干燥。

根据以上半夏生长对土壤的四大矛盾特性,所以,种植半夏的地块应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和有一定光照条件的树林、果园种植。

地质要符合:pH值在6.5~7.5、不沙不粘、有机质含量应大于1.2以上。

2.灵活选择地势。

对地势的选择,往往是半夏种植者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一般认为不重要。

其实。

对半夏种植而言,地势的合理选择,与半夏的优质高产有直接关系。

半夏种植地的地势要达到:在低山和岭地,应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山坡,坡度为10~30度最好: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高燥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作好排水沟。

另外,还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1000米之内没有污染源,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所用的灌溉水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

正确合理选择地势,是半夏高产的基础,切不可马虎大意。

3.正确选择良种。

由于半夏人工栽培是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半夏的特性、价格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以,截止目前还没有正式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

根据笔者从事半夏近20年的栽培研究观察,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叶型、柳叶型(笔者称“狭三叶”)、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类。

竹叶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狭三叶”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现已扩展到山西的南部、河南的中北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

从以上半夏不同叶型中比较筛选,其中以山东菏泽和江苏丰县原产的“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强。

珠芽形成得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是目前人工种植半夏的优良品种。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半夏,又名天台半夏、茯苓、半夏天台,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半夏能够清热化痰,止咳化痰,有积滞解表的功效。

近年来,由于半夏的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对于半夏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

在各种半夏栽培技术中,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半夏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关于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半夏的生长环境要求半夏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宽松,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生长环境上,半夏要求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良好,土壤pH值在6.6-7.5之间,适宜干旱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半夏适合的生长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对环境光照也有一定的要求,需保持充足的日照。

二、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为了实现半夏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技术研究。

1. 选用优质种苗在实现半夏高产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种苗的质量。

优质的种苗是高产的基础,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种苗,提高种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对于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对种苗的管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半夏高产的关键。

在半夏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肥量进行施肥,掌握适量、适时、适方法的施肥原则,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结合,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半夏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

3. 合理浇水半夏的生长过程需要适量的水分,合理的浇水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半夏的生长和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大量积水和土壤过湿,及时解决积水和排水问题,以免对半夏的生长造成影响。

在干旱季节要加强对半夏的浇水管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

4. 种植密度和间距适当控制半夏的种植密度和间距可以提高单株半夏的产量和品质。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半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凉血止血等功效,在中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对于种植半夏而言,提高其品质和产量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针对半夏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展开探讨。

一、品种选择半夏的品种选择对于半夏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半夏栽培中,应选择优质品种,目前主要有军塘半夏、小半夏、益阳半夏等,其中军塘半夏是半夏重要品种。

它繁殖能力强,产量高,多年栽培不老化,品质好。

二、适宜的种植环境半夏在选地方栽培应选择温暖潮湿,雨量充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土壤还应具有酸性,ph值为4.5-6.0,独立排水,散热性好。

在生长环境的营养状态中,半夏所需的肥力以钾肥、磷肥、有机肥为主。

早春3-4月份为半夏萌芽期,半夏最适宜的种植方式是栽种。

首先,应选择健壮的半夏根茎,把根和茎盘中的疏松土清除干净,然后把根和茎盘埋入土壤深度10-15厘米处。

在栽植过程中应注意根、茎盘和土壤之间的紧密贴合。

接下来需要给予半夏适当的浇水,在半夏生长的过程中需注意及时除去杂草、补充养分。

四、病虫害防治半夏种植过程中也会遭到病虫害的侵袭,这时候不能掉以轻心。

可采用人工清理、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

五、采收和加工半夏开始采收的时间通常在秋季9-11月份,采收必须清洗干净,阴干至少七天,以免出现霉变和污染等情况。

在采收和贮藏方面,应注意选择干燥的通风地方存储。

对于半夏的加工方面,可以进行晒干、切成片、烤干等方式。

综上所述,半夏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需要根据半夏的生长特点、环境因素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半夏的种植过程中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种植、采收和加工。

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半夏的品质和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文章摘要:半夏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长期以来主要靠采集野生资源提供商品。

近年来,由于环境、气候、资源的变化,导致野生资源日渐枯竭,而人工种植发展缓慢,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扬,2005年冬药市每公斤55元至65元,2...半夏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长期以来主要靠采集野生资源提供商品。

近年来,由于环境、气候、资源的变化,导致野生资源日渐枯竭,而人工种植发展缓慢,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扬,2005年冬药市每公斤55元至65元,2004年同期每公斤价45元。

用传统方法种植半夏一般亩产鲜块茎500公斤至750公斤,折干率25%至30%,每亩产量125公斤至200公斤,而根据产地高产实践经验,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鲜重达850公斤至1500公斤,增产显著,亩产值10000元以上,效益可观。

种植半夏除做好常规的田间管理工作外,还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措施:间作套种半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寒、耐阴蔽,但不耐旱、怕强光,因此半夏可在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种植,或与小麦或在阔叶果木林中套种,也可与玉米、油菜、高梁、豆类等高秆植物间作,这样就在管理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的同肘管理了半夏,既合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了效益。

精心培育良种优良的种子,是种植半夏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发育健壮的优良单株作采种母株。

其次,对采种的母株,应单育并加强水肥管理。

再次,为防止品种混杂,还要进行单收、单藏。

最后,要及时采收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而重的块茎作种。

早春覆膜提前育苗据试验,在20℃至25℃条件下催芽,待大部分芽鞘发白时栽种并覆盖地膜,比既不催芽又不覆膜栽种的提早30天出苗;比不催芽仅盖地膜的则提前25天出苗。

同时催芽盖膜比对照增产52.6%,不催芽仅盖膜的比对照增产29.8%。

芽催出后栽种,使半夏种提前完成了发芽前的内部生理变化过程,盖地膜使地温增高并提前达到出苗所需的温度,芽很快长出地面。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半夏是一种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的草本植物,其根茎是许多中药品牌所使用的常用药
材之一。

半夏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顺-式倍半萜内酯、异半夏内酯等,具有覆盖神经、冷散肝热、降逆平喘等功效。

在中药制药中,通常使用新鲜的半夏根茎,因其成分更为丰富。

因此,对于想要在中药制药领域获得成功的生产商来说,半夏的高产和优质种植技术
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步:选用合适的地点和土壤
半夏是喜欢湿润和通风的植物,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空气和水资源丰富的
地方。

土壤的pH值应在5.5至6.0之间,湿度应为60%至85%。

如无法达到这种环境条件,则需通过加水、通风和调节土壤pH值等方法来改进。

第二步:进行水肥管理
半夏生长时需要大量的水分,但不宜在根部积水,否则容易导致半夏的根部腐烂。

因此,适量的浇水和排水很重要。

同时,半夏需要含高氮和磷的肥料,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
发育。

在早期生长阶段,适当增加磷的含量,可以帮助半夏更好地发育。

第三步:注意半夏的光照
半夏生长在潮湿的草地和河岸边,自然光照充足,因此在种植半夏时,需要适宜的光
照条件。

当种植在室内时,应选择透光性强而不过于刺眼的环境,当然,在过度的阳光下,也会导致半夏枯萎或生长不良,因此需要合理地控制阳光的照射时间。

综上所述,半夏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但又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适宜的地点、水肥管
理和注意光照等,都是栽种半夏时必须掌握的技术。

通过合理的技术管理,可以大幅提高
半夏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利于中药制药商获得更大的成功。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半夏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化湿、宣肺止咳、开窍神效等。

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是制约半夏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面,本文将从品种选择、场地选择、育苗、施肥、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半夏品种众多,常见的有中药材用半夏、食用半夏、观赏半夏等。

在选种时要注意,中药材用半夏以品質为先,要求药材的化学成分稳定,药效明显;食用半夏选用的是口感好、产量高、品质稳定的品种;观赏半夏要选用色泽艳丽、植株高大、花朵自然、叶子整齐的品种。

在种植半夏中药材时应该选择药效好、生长快、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宜兴大白半夏”、“山东大白半夏”等。

二、场地选择半夏喜欢湿润、温暖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对排水性好的土壤适应性更强。

一般来说,选择夏季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如江南一带、福建南部、广东等地是种植半夏的主要产区。

场地的选址要选择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同时防止风灾、水灾等因素对种植的影响。

三、育苗半夏种子较小,种植量大,种植前要进行催发,将种子浸泡在50度的热水中待凉后取出,放置5分钟即可。

育苗时要选择有机肥料,以腐熟好的厩肥为宜,在育苗盘上播种,保持育苗温度22-25度,同时保持育苗盘湿润。

育苗期为20-30天,苗高达到1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

四、施肥在肥料选择上,要根据半夏的生长特点来选择。

在育苗后至采收期,每亩每年施用有机肥1000-1500公斤,氮肥主要在生长期高峰时使用,以提高生物量和药效。

在半夏生长中,要注意钾肥的适量使用,以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虫害危害半夏的生长。

五、田间管理在田间管理中,应注重半夏的日常维护,开展土壤松耕、杂草清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此保证半夏的正常生长。

同时,浇水、施肥时要注意均匀、定量、定期,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影响半夏的品质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半夏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需要我们根据品种选择、场地选择、育苗、施肥和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认真的实施。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半夏,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半夏的种植技术对于保证半夏的质量和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试论半夏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从土壤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壤选择半夏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

一般来说,半夏适合生长的土壤类型有酸性土壤、砂质土壤和较肥沃的壤土。

在选择种植半夏的土壤时,首先要做好土壤的土壤酸碱度测试,保证土壤的PH值在5.5-6.5之间,酸碱度适中;要保证土壤松软、透气性好,排水性良好,不易积水;要保证土壤富含有机质,有利于半夏的生长。

二、种植管理1. 土壤处理在选择好土壤之后,要进行土壤的处理工作。

要进行深翻和翻耕,使土壤松软细腻,有利于半夏根系的生长;要进行腐熟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有机质含量;要进行基础施肥,保证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的充足。

2. 播种管理半夏的种子一般都是种植户购买的,要选用质量好、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的浸泡处理,促进种子发芽;在播种时,要注意撒播均匀,保证每个地块的密度适中,有利于后期管理和收成。

3. 种植密度半夏的种植密度一般为平地40×40cm,垄上30×30cm。

对于平地和坡地的种植,一般要控制在40×40cm的密度,这样有利于半夏的株型和叶片的充分发育,也有利于通风透光。

4. 施肥管理在半夏生长期间,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给充足。

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要进行追肥一次,追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叶片的颜色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追肥时间和量。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在半夏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纹枯病、灰霉病和立枯病的侵害。

在预防和防治病害方面,首先要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加强植株的管理,保证通风透光和保持适宜的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可以在播种前进行病害的消毒处理,保证种子的无菌;对于发生病害的植株要及时隔离和施用农药,控制病情的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种用。挖后待苗稍晾干, 去掉枯黄叶, 从芦头处
切或剪开。根按大小分为两等, 去净杂质泥土, 晒
至七八成干后扎成小捆, 再晒至全干。贮藏期应经
常检查, 防止受潮、霉变、虫蛀。
( 作 者 联 系 地 址 : 江 西 省 樟 树 市 中 药 城 H2 栋 14 号 邮
编: 331200)
科学种养 29
即可达到丰产苗数。

施 5. 及 时 追 肥 , 适 量 割 叶 孙
苗高 10 厘米时结合定苗除
草, 追施 1 次淡尿水肥, 每亩
1 000 千克, 坡度较大而无法灌溉的地可多追施两
次淡尿水肥。为使行间通风透光, 一般于播后 3~
4 个月植株生长旺盛时割叶, 平川地收割两次, 山
地可割 1 次, 割后立即追肥 1 次, 促进叶和根的
合液, 以抑制半夏的呼吸作用, 减少光合产物的消 耗, 从而延迟和减少“倒苗”, 可取得明显的增产效 益。
七、实施 GAP 规范种植 按照 GAP 要求对半夏的种子、种苗、农药、化肥、 水、土、密、保、管、工和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贮存、 运输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 限定半夏药材有害元 素及农药残留含量, 运用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提高 半夏的产量和质量。( 注: GAP 为“良好农业规范”)
3.点蔸条播, 施播种肥 板蓝根春夏秋 3 季 均 可 播 种 。 播 前 将 种 子 用 30~40℃的 温 水 浸 种 4~5 小时, 然后捞出晾干, 不黏手即可下种。为方 便管理, 应采用条播法, 条播又以点蔸法为好, 不 仅可节省种子, 还可省去不少间苗的时间。方法 是: 按 20 厘米左右的行距在畦面上开 3~4 厘米 浅沟, 然后将种子按 15 厘米的株距进行点播, 每 蔸 3~4 粒种子。结合播种施入混有土的复合颗粒
半夏块茎的增大而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 ( 厚度 0.01 4
毫米) , 也可以用高密度膜( 厚度 0.008 毫米) 。覆 膜时使膜平整紧贴畦埂上, 用土压实, 做到紧、 平、严。当气温稳定在 1 5 ̄ 1 8℃, 出苗达 50%左右 时, 应揭去地膜, 以防膜内高温烤伤小苗。去膜 前, 应先进行炼苗。方法是中午从畦两头揭开通 风散热, 傍晚封上, 连续几天后再全部揭去。
生长。山地割叶 1 次, 根的产量比割两次的增产
20% ~30% 。
6.对症下药, 防治病虫 板蓝根主要病害为
霜霉病和白粉病, 可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是: ①播
种前将种子用 50% 多菌灵浸种 4~6 小时进行消
毒; ②发病初期用 1 ∶500 倍的代森锌或甲基托布
津水溶液喷雾叶面, 5 天喷 1 次, 连喷 3 次, 即可
四、高温期畦面覆物推迟倒苗 6 月下旬逐步进入高温季节时, 保持畦面湿 润, 尽量推迟半夏地上部枯萎时间, 这是提高半 夏 产 量 的 重 要 措 施 。在 每 年 五 六 月 中 旬 分 别 覆 盖 稻、麦秸( 糠) , 可推迟倒苗和延长光合作用, 使光 合产物在块茎中积累较多, 所产块茎个头大、产 量高, 比对照增产 1 23.7%, 且使覆盖区比未覆盖 的对照区内的杂草明显减少, 叶腐病的发生率显 著降低, 这也是半夏增产的重要原因。 五、中耕除草防草害 半夏植株矮小, 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 草, 避免草荒。中耕深度不宜超过 5 厘米, 避免伤 根。因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 其根系集中分 布在 1 2 ̄ 1 5 厘米的表土层, 故中耕宜浅不宜深, 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半夏早春栽种, 地膜覆 盖, 在其出苗的同时, 狗尾草、马唐草、牛筋草、画 眉 草 、香 附 子 、苋 菜 、小 旋 花 、灰 灰 菜 、马 齿 苋 等 10 余种杂草也随之出土, 且数量多, 往往造成揭 膜后半夏出苗及生长发育困难, 影响产量。因此 可选用乙草胺防除半夏芽前杂草, 早春地面喷洒 除草剂后再盖上地膜, 对多种杂草有很好的防除 效果。此外, 在人工栽培半夏中, 根据季节不同还 可选用不同的除草剂: 春播半夏的除草剂宜选稳 杀特, 秋播选稳杀特和乙草胺均可。 六、喷施药肥促高产 采取措施延迟或减少半夏的夏季“倒苗”, 是 实 现 半 夏 高 产 优 质 的 重 要 条 件 。在 半 夏 栽 培 中 可 喷施植物呼吸抑制剂亚硫酸钠 0.01 %溶液, 也可 喷 0.01 %亚 硫 酸 钠 和 0.2%尿 素 及 2%过 磷 酸 钙 混
药用植物
E- mail:kxzyhws@126.com 电话:010- 88229499
本栏编辑: 黄文思
半夏高产高效种植有诀窍
魏新雨
半夏是一味常用名贵中药, 主要靠采集野生 资源提供商品。近年来, 由于环境、气候、资源的 变化, 严重紧缺。人工栽培因繁殖力低及品种退 化等问题限制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无法及时供 应强大的市场需求。用传统方法种植半夏, 一般 亩产鲜块茎 500 ̄ 750 千克, 而采用新栽培技术, 高产田平均亩产鲜块茎达 850 ̄ 1 500 千克, 增产 50% ̄ 83%, 亩产值 1 0000 元以上, 效益可观。
28 科学种养
板蓝根为常用中药材,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 功效, 可以治疗感冒咳嗽、急性 肝 炎 、咽 喉 肿 痛 等 常见疾病。由于其用途广、用量大、销路畅, 近年有 不少农户进行规模种植, 但大部分药农因经验不 足、方法不当, 种出的板蓝根一般亩产只 有 200~ 250 千克, 且有的商品不上等级。我们从事板蓝根 生产多年, 近年种植的板蓝根亩产量都在 400 千 克以上, 而且板蓝根商品都上等级。现将我们种植 板蓝根采取的 7 项措施介绍如下:
2.合理密植, 实行轮作 选择有一定坡度、土 层深厚的夹沙地种植。整地前应施入 2000 千克腐 熟农家肥, 再 将 地 深 耕 25 厘 米 以 上 , 然 后 整 平 耙 细, 做 1.5 米宽的畦。种植时密度适当加大, 以 1 畦种 6 行为宜, 这样长出的叶片可全部覆盖地面, 暴雨时既可遮避雨水, 又可将雨水蓄存于地下土 壤中, 防旱保湿。如实行板蓝根与绿豆、杂豆轮作 倒茬, 可减少病害发生, 提高产量。
( 作者联系地址: 江西省宁都县城赤苓 150 号宁都县药 材办 邮编: 342800)
肥料, 稍微镇压, 使种子、土

壤 、肥 料 三 者 紧 密 结 合 , 再 盖 1 层细土。一般每亩用氮磷钾

复合肥 5 千克做种肥, 可节省 追肥 50% , 且 胚 根 一 长 出 形

成真根后就有充足养料, 可提 早形成壮苗, 奠定增产基础。
1.选育良种, 适时施肥 收挖时选择根直、长 大、健壮的植株做种苗, 移栽于种子田, 行距 30 厘 米, 株距 20 厘米。移栽前施足底肥, 以腐熟的农家 肥为主, 每亩可施入 2000 千克厩肥和 50 千克磷 肥。次年出苗后松土锄草, 施 1 次人畜粪水, 每亩 1 000 千克。抽薹开花时再追施 1 次适量的磷、钾 肥, 以利种粒饱满。天旱时及时浇水。
一、间作套种增效益 半 夏 性 喜 温 暖 、湿 润 的 气 候 , 能 耐 寒 、耐 荫 蔽, 但不耐旱, 怕强沙。利用这一特点, 半夏可在 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麦地或阔叶果木林中套 种, 也 可与玉米、油菜、高粱、豆 类 等 高 秆 植 物 间 作, 这样就在管理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的同时管理 了半夏, 既合理利用了土地, 又增加了综合效益。 二、精心培育良种 一要选择品 种 纯 正 、无 病 虫 害 、生 长 发 育 健 壮 的 优 良 单 株 做 采 种 母 株 。二 要 对 采 种 的 母 株 单 育, 并加强水肥管理。三要进行单收、单藏。四要 及时采收发育成熟、籽粒 饱 满 、粒 大 而 重 的 块 茎 做种, 应用现代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组织培养, 建立半夏优种无性系快速繁殖系统, 筛选出具有 优良性状的半夏品种。这样, 不但可以大量生产 优良半夏种苗, 还可以缩短大田的生长期。在此 基础上, 还要结合采用株芽和块茎繁殖, 以提高 繁殖系数。 三、早春覆膜提前育苗 据试验发现: 半夏在 20 ̄ 25℃条件下催芽, 待大部分芽鞘发白时栽种并覆盖地膜, 比既不催 芽又不覆膜栽种的提早 30 天出苗; 比不催芽仅 盖地膜的则提前 25 天出苗; 同时催芽盖膜比对 照 增 产 52.6%; 不 催 芽 仅 盖 膜 的 比 对 照 增 产 29.8%。主要原因是芽催出后栽种, 使半夏种栽提 前完成了发芽前的内部生理变化过程, 而盖地膜 除保墒增温提前出苗外, 还使土壤疏松, 透气性 良好, 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使植株抗旱耐 涝, 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吸收功能和生理功能, 为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
等, 用 500 倍液乐果喷杀, 3 天喷 1 次, 连喷 3 次,
即可消灭。
7. 及 时 采 收 , 正 确 加 工 播 种 后 6~7 个 月 ,
当地上茎叶枯萎时应及时采收。方法是: 顺坡向一
边挖开, 尽量不要挖断根, 将挖出的板蓝根一一摆
放成排。对健壮、无病害的植株, 可移栽作为来年

4.按时定苗, 稀密均匀 播 后 一 般 7~1 0 天 就 可 出 苗

齐全。长出 3~4 片真叶后, 若

未降雨, 应浇 1 次淡尿水。幼
苗长高到 10 厘米时应进行

定苗, 每蔸留健壮苗 2~3 株,
若有缺苗, 应就近 移 栽 2~3

株苗进行补苗, 以株苗, 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