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级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影响因子0.35以上
论文版面费报销管理制度5篇

论文版面费报销管理制度5篇论文版面费报销管理制度(篇1)一、各类杂志审稿费不在该报销范围。
二、有科研经费的作者版面费原则上由本人科研经费支出。
三、报销人必须为文章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且必须为本院在编正式职工。
四、完成单位必须署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五、报销范围:1、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版面费全额予以报销。
2、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杂志(目录见附件)发表文章的版面费全额予以报销。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医学、护理学、药学等医学相关类论著,版面费≤4000元的全额报销,超出部分由个人承担;非论著类文章,版面费≤1500元的全额报销,超出部分由个人承担。
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的其他领域论文,版面费≤2000元的全额报销;超出部分由个人承担。
5、“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的电子版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版面费参照“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的同领域印刷版期刊予以报销。
6、杂志增刊版面费不予报销。
本管理办法对论文发表范围的限定,仅针对科技论文版面费的报销和论文奖励,不涉及职称晋升方面的问题。
论文版面费报销管理制度(篇2)根据上级有关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中从严控制论文资助、从紧管理论文发表等有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学校论文发表支出管理,现对相关支出报销作如下规定:1.我校教师为第一作者和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署名单位,在国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具有正式刊号的专业技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可按项目经费预算报销相应的版面费。
2.发票付款单位或付款方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得使用院部名称、处室名称、个人名称)。
3.报销人提供的报销收款票据,开票单位必须是论文出版单位,或者提供开票单位与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发票章与期刊出版单位不一致的,不予报销。
4.项目负责人是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的直接责任人,对资金开支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承担相应经济与法律责任,请各二级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认真审核经费使用有关事宜。
中医药类核心期刊

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一:综合性医药卫生类1中华医学杂志:【周刊,变为周刊以后影响因子有一定的下降,最新的为0.461,中文版本,英文摘要,杂志编辑委员会由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一般两个月内回复,加上审稿时间,周期较长】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改为《医学争鸣》,双月刊,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主要发表具有一定理论见解和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影响因子,0.385】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科技部及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
半月刊,影响因子0.538】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
月刊,影响因子0.424,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药学和中国医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总体上来讲,军医大学学报所刊的论文内容差别不大】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主要报道本校各学科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诊疗经验。
月刊,影响因子0.513】6解放军医学杂志:【是全军卫生系统最高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人民军医出版社主办。
月刊,影响因子0.578】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由北京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医学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双月刊,影响因子0.627】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双月刊,全年刊发约 300篇文章(不包括短篇报道),其中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占80%以上,影响因子0.402】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刊物,双月刊,影响因子0.481】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双月刊,影响因子0.762】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以国内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研究及新技术、新成果等为主要内容,影响因子0.400】12复旦学报.医学版:【复旦大学主办,双月刊,影响因子0.518】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为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河北工业大学学术论文分类办法(试行)资料

河北工业大学文件校政字〔2013〕257号签发人:展永河北工业大学学术论文分类办法(试行)为加快推进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学术水平,提高学术地位,实现相关学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高质量学术论文的产出,在广泛调研和征求学校有关部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质量导向、学科导向、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原则,借鉴国际、国内学术科研机构学术论文分类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术论文分类办法。
一、论文分类根据本分类办法,将我校学术论文划分为A、B、C、D四类。
(一)A类论文1、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每年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的期刊论文。
根据国内公认的权威机构对SCIE收录期刊的分区情况,在第一至第四区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分别为A1、A2、A3、A4级论文。
其中,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论文以及I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为A0级论文。
2、IS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论文的分级原则同上。
3、《中国科学》(A~G辑,中英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学术论文)以及各学科认定的其他A类期刊(见附件1、附件2)上发表的论文为A5级论文。
(二)B类论文1、美国工程信息中心发布的“工程索引”(EI)数据库核心部分收录的期刊论文(检索类型JA)。
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公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论文。
3、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论文。
在EI、CSCD核心库、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B1级论文,在CSCD与CSSCI扩展版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B2级论文。
(三)C类论文1、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核心期刊论文。
2、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收录期刊论文。
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分类与分级说明

附录一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分类与分级说明为使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了解自身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决策管理部门公正、合理、科学、客观的评价科技人员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微观绩效,参照《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1991.6.5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第12号令),《中国标准刊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字标准GB 9999-88),《关于颁布五大科技期刊质量要求与评估标准的通知》(国科发信字1994第148号),《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XX版)、《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名录和贯用分级、分类方法,将生物医学科技期刊分为14大类,每类分为四级。
一、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级别界定的依据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指20XX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统计数据所选定的来源期刊1765种。
统计源期刊可作为界定一、二级期刊的主要指标。
2.医药类核心期刊指在同类期刊中学术价值高,情报密度大,利用率高,针对性强,能代表学科发展水平,占据学科信息资源主导地位的权威性、代表性期刊。
目前,有关机构和网络上公布的医药卫生各学科核心期刊有一定差别,本分级仅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
核心期刊可作为界定一、二级期刊的重要指标。
3.中国标准刊号(CSSN)中国标准刊号一个以ISSN为标识的国际标准刊号和一个以中国国别代码“CN”为标识的国内统一刊号两部分组成。
医药卫生类期刊C S S N的格式为:I S S N××××-××××,I S S N后为8位数,且CN××-××××/R8位数字中间为一连字符“-”,当第8位为10时,用大写字母“×”表示。
CN后为6位数,前2位数字为地区号,后4位数字为序号,中间为连字符“-”,最后以斜线“/”隔开,斜线为分类号,医药卫生类分类号为“R”。
中国医学杂志比较[修改版]
![中国医学杂志比较[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ef410a04a1b0717fd5ddf2.png)
第一篇:中国医学杂志比较中国医学杂志详细介绍《中国医学工程》:本刊刊登与工程学相关的国内外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基础、新技术、新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新药研制、成药二次开发,数学、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新产品研制过程,国内外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性能评价和购置参考。
文稿须具科学性、原创性、逻辑性及有效性、文字力求准确、精练、通顺。
内容新颖,适合了解新医学知识,并不适合实际临床指导。
《当代医学》:《当代医学》杂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期刊。
曾荣获卫生部优秀期刊奖,为国家级正式出版刊物,并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内容包括:封面人物、论著、综述、医院管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药物与临床、技术与创新、中西医、预防与卫生、教育园地等栏目。
综合性比较强,专业性就不那么强了。
《中国医药指南》:《中国医药指南》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361期刊网主办。
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一本国家级权威性医药卫生类期刊。
内容包括:论著、专题论述、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实践探索、学术争鸣、医学长廊、护理专栏等,以广大的医药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是广大医药工作者发表论文的学术平台。
刊登医学临床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新进展、新成果。
适合广大医药工作中阅读。
《中国卫生产业》:中国卫生产业以坚持经营管理创新、科学技术创新。
服务于医学创新研究,以医疗事业改革和广大医疗工作者探究学习,增强医德,提升医术为主旨,努力体现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贴近实际,追求实用。
设有院长论坛、名医名院、临床研究、病例(案)探析、医疗新秀、治院方略、医患情真、管理之窗、后勤服务、医药互动、法规在线、医院文化、护理天地、影像特析、中医中药、卫生防疫、特室特科、综述、论著等栏目。
跟《中国医药指南》差不多类型。
但是我认为护士可能更适合看中国卫生产业。
你提供的这些杂志里面,按照别人的评价,《中国医学工程》的专业性最强,;《当代医学》的阅读率是里面最广的;但是我推荐《中国卫生产业》,我觉得这本杂志指导性强一些,更有实际的好处。
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

规范㊁指南㊁共识编者按㊀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医疗机构药品准入与调出标准ꎬ因此为我国医疗机构建立一套药品评价与遴选的量化评分系统十分必要ꎮ基于此ꎬ由健康中国研究中心药品与健康产品专家委员会等8个组织共同联合发起ꎬ并完成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ꎮ2020年4月10日采用线上方式召开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项目启动会ꎬ会上确定了指南指导组㊁专家组㊁秘书组成员ꎬ并对编写任务进行了分工ꎮ2020年7月5日召开线上定稿会ꎬ专家们对初稿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和修订ꎬ完成了指南初稿ꎮ随后邀请近30名外部专家对指南初稿进行审查ꎬ提出百余条修改意见ꎮ指南指导组和专家组对以上修改意见进行了多轮讨论ꎬ不断修订后最终形成定稿ꎬ现发布如下ꎮ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摘㊀要㊀«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标准制定流程ꎬ参考WHO基本药物制度(目录)㊁WHO药品和健康产品规划(2016 2030)ꎬ以及美国㊁欧洲㊁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㊁制度文件ꎬ使用专家德尔菲法构建本指南中药品评价与遴选评分系统ꎮ最终结合我国国情和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出该指南ꎮ关键词㊀医疗机构ꎻ药品评价ꎻ药品遴选ꎻ快速指南中图分类号㊀R95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C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4-0781(2020)11-1457-09DOI㊀10.3870/j.issn.1004 ̄0781.2020.11.001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QuickGuidelineforDrugEvaluationandSelectioninChineseMedicalInstitutionsABSTRACT㊀The QuickGuidelineforDrugEvaluationandSelectioninChineseMedicalInstitutions wasdevelopedbystandards ̄basedprocessfromWHO.TheguidelinewasreferencedtotheWHOEssentialMedicinesListꎬWHOMedicinesandHealthProductsProgrammeStrategicFramework(2016 2030)ꎬandtherelevantpolicyandsystemdocumentsofdevelopedcountriesandregionsꎬincludingtheUnitedStatesꎬEuropeꎬJapanandsoon.ExpertsreachedconsensusonthescoringsystemfordrugevaluationandselectionwerereachedthroughtheDelphimethodinthisguideline.IntheendꎬtodevelopthisguidelineꎬwealsotooktheactualconditionsofChinesemedicalinstitutionsintoaccount.KEYWORDS㊀MedicalinstitutionꎻDrugevaluationꎻDrugselectionꎻQuickguideline㊀㊀2007年5月1日ꎬ我国开始实施«处方管理办法»ꎬ其中第十五条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㊁功能㊁任务ꎬ制定药品处方集 ꎮ2011年3月1日ꎬ原卫生部㊁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㊁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1]ꎬ明确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需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ꎬ负责建立药品遴选制度ꎬ制订本机构«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ꎮ截至目前ꎬ我国尚无统一的医疗机构药品准入与调出标准ꎮ加快研究制定医疗机构处方集ꎬ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相应的药品评收稿日期㊀2020-07-21㊀修回日期㊀2020-07-25通信作者㊀赵志刚(1966-)ꎬ男ꎬ湖南永州人ꎬ教授ꎬ主任药师ꎬ博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研究ꎮ电话:010-59978036ꎬE ̄mail:1022zzg@sina.comꎮ通信作者㊀董占军(1967-)ꎬ男ꎬ河北石家庄人ꎬ主任药师ꎬ硕士生导师ꎬ硕士ꎬ主要从事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研究ꎮE ̄mail:133****3656@126.comꎮ通信作者㊀刘建平(1961-)ꎬ男ꎬ山东莱西人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循证医学和药品评价研究ꎮ电话:010-64287002ꎻE ̄mail:jianping_l@hotmail.comꎮ价与遴选制度势在必行[2]ꎮ科学的药品评价与遴选制度可以确保医疗机构内药品品种结构优化ꎬ有利于保障患者接受安全㊁有效㊁经济㊁适宜的药物治疗ꎮ1㊀目的和依据㊀为指导医疗机构开展药品评价与遴选ꎬ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㊁安全感㊁幸福感ꎬ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国家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以及新上市药品ꎬ应用国内外领先㊁权威的技术和方法ꎬ进行科学评价与遴选ꎬ合理制定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和«处方集»ꎬ促进临床合理用药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㊁法规㊁规章和标准㊁规范ꎬ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制度[3](目录)㊁WHO药品和健康产品规划(2016 ̄2030)[4]ꎬ以及美国㊁欧洲㊁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㊁制度文件ꎬ结合我国国情及医疗机构实际情况ꎬ制定本指南ꎮ2㊀制定单位㊀由健康中国研究中心药品与健康产品专家委员会㊁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㊁中国药师协会居家药学服务药师分会㊁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㊁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㊁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㊁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㊁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和各方代表ꎬ共同制定ꎮ3㊀适用范围㊀本指南适用于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和药物政策制定ꎬ提供技术指导㊁基本原则㊁评价技术与方法及量化记录表ꎻ作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小组)㊁药师㊁医师等相关人员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药物政策的技术参考ꎮ本指南所涉及的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主要包括化学药品㊁生物制剂以及中成药ꎮ由于中成药往往在药理作用㊁体内过程㊁安全性等方面信息不完整ꎬ使用本指南评价体系时得分较低ꎬ其最后的得分可能仅适用于中成药同类药品在医疗机构的准入或调出时参考ꎮ在使用本指南的量化指标评价药品时ꎬ应当注意药品相关信息的变化情况ꎬ当某些药品出现如新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或«国家谈判药品目录»ꎬ药品新增适应证ꎬ有新的指南推荐或循证证据等情况时ꎬ该药品的得分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ꎮ4㊀指南制定工作组织管理和形成过程㊀4.1㊀指南编制工作组织管理㊀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http://guideline ̄registry.cn)进行注册(注册号:IPGRP ̄2020CN047)ꎮ本指南制定团队包括指南指导组㊁专家组以及秘书组ꎮ指南指导组由药学㊁医学㊁医疗保险以及循证医学方法学等多学科专家和社会代表共同组成ꎬ负责确定指南的主题与范围ꎬ管理利益声明ꎬ监督指南制定过程ꎬ批准推荐意见等ꎮ指南专家组确定纳入文献的人群㊁干预措施㊁对照和结局(populationꎬinterventionꎬcomparisonꎬandoutcomeꎬPICO)ꎬ为初稿的制定提供意见ꎬ对于没有确切证据的问题或争议问题通过德尔菲(Delphi)法达成推荐的共识意见ꎮ指南秘书组负责系统地检索已有的临床证据与系统综述ꎬ完成系统评价㊁证据分级ꎬ并提交给专家组参考ꎻ详细记录指南制定的过程ꎬ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并撰写指南初稿ꎮ4.2㊀指南相关证据检索与评价㊀检索内容:医疗机构药品评价㊁遴选原则㊁流程㊁标准㊁方法等ꎮ类型:①指南㊁共识ꎻ②由卫生行政部门㊁行业协会㊁学术组织或科研机构发布的文件ꎻ③来源于数据库的研究文献(包括方法介绍或研究ꎬ以及有参考价值的综述)ꎬWHO基本药物制度(目录)㊁WHO药品与健康产品规划(2016 ̄2030)ꎮ语言:中㊁英文ꎮ排除重复发表或原文无法获取的文献ꎮ检索范围ꎬ①中㊁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TheCochraneLibrary㊁Embaseꎻ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VIP)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ꎬ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开始至2020年4月ꎮ②指南数据库: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NGC)㊁国际指南协作网(GIN)㊁TRIP指南数据库㊁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ꎬNICE)ꎮ③官方网站:国际和各国卫生行政部门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相关行业协会官方网站ꎮ4.3㊀证据分析及指南形成㊀由于在本指南的研究证据中ꎬ潜在证据类型多样且分布不均ꎬ其各自的书写结构不统一ꎬ质量评价可操作性较差ꎬ因此不开展刚性的证据质量评价ꎮ当缺乏相关证据时ꎬ根据专家组意见形成推荐意见ꎮ在不同的国家㊁地区ꎬ医疗机构药品评价和遴选的方式方法㊁评价指标不尽相同ꎮ中国关于医疗机构药品评价和遴选研究相关文献资料较少ꎬ多为单独医院阶段性工作总结ꎬ对遴选过程㊁评估办法叙述少ꎬ系统性与可推广性欠缺[5 ̄7]ꎮ国外文献报道医院药品遴选流程和标准相对较多ꎬ包括卫生技术评估(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ꎬHTA)㊁客观评价法(thesystemofobjectifiedjudgementanalysisꎬSOJA)等ꎮ卫生技术评估是采用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帮助分析人员为卫生决策者提供循证证据的重要工具ꎬ它可帮助决策者有效公平地分配卫生保健和其他医疗资源ꎬ促进医疗服务公平性ꎬ获得财政保护和更好的健康结局ꎮ对于需要快速决策但资源有限的医院而言ꎬ开展综合性HTA存在诸多困难ꎬ且不符合医院决策的现实需求[8 ̄9]ꎮ2005年ꎬ丹麦卫生技术评估中心首次提出Mini卫生技术评估的概念ꎬ很快受到广泛关注ꎬ其开发和不断完善的Mini卫生技术评估工具也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所认可和使用ꎮMini卫生技术评估是指应用循证医学和传统HTA的原理和方法ꎬ基于医院实际需求ꎬ对相关卫生技术做出全面系统评价ꎬ为医院决策层引入相关卫生技术提供决策参考的工具[10 ̄11]ꎮSOJA方法是一种通过对某一类型的药物进行评分的药物评价方法ꎬ由专家小组定义和判断相关选择标准ꎬ并给予每种选择标准相对权重ꎮ考虑的选择标准越重要ꎬ则给予该标准的相对权重就越高ꎮ国际上使用SOJA法进行药品评分时ꎬ针对不同药物类型㊁药物选择标准以及相应的权重尚无统一标准ꎮ在荷兰ꎬJANKNEGT等[12]开发的SOJA评分系统用于药物选择ꎮ该学者对荷兰㊁法国和英国的催眠药进行药品筛选时ꎬ使用的SOJA法包括以下标准:临床疗效(最高300分)㊁不良反应(250分)㊁临床文献支撑(150分)㊁成本(120分)㊁药动学特性(80分)㊁不良反应(50分)㊁药物相互作用(30分)和可用片剂规格(20分)ꎮ使用SOJA法对治疗偏头痛[13]进行药物筛选ꎬ采用以下选择标准:批准适应证(40分)㊁制剂数量(50分)㊁生物利用度变异性(40分)㊁药物相互作用(85分)㊁临床疗效(415分)㊁副作用(190分)㊁获得成本(75分)和文献记录(105分)ꎮ一项针对前列腺癌患者抗癌药物进行药物筛选的研究[14]中使用了SOJA法ꎬ采用以下选择标准:临床疗效(300分)㊁安全性(200分)㊁耐受性(120分)㊁给药频次(80分)㊁给药途径(80分)㊁药物相互作用(60分)㊁注意事项(60分)和证据支撑文件(100分)ꎮ本指南参考循证研究结果ꎬ结合中国国情ꎬ综合采取Mini卫生技术评估结合SOJA法ꎬ运用多属性评分工具ꎬ建立包含药学特性㊁有效性㊁安全性㊁经济性及其他属性五大方面的药品评价体系ꎬ评价的维度及权重由指南指导组和专家组通过Delphi法确定ꎮ5㊀药品评价与遴选的维度㊁要素㊁权重及内涵㊀5.1㊀药学特性(20分)㊀药学特性总分20分ꎬ主要从药品的适应证(3分)㊁药理作用(3分)㊁体内过程(3分)㊁药剂学与使用方法(6分)㊁一致性评价(5分)共5个方面考察待遴选药品药学特性ꎮ5.1.1㊀适应证(3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品在所治疗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地位ꎮ本评价项的核心在于对比待遴选药品与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ꎬ明确待遴选药品在临床药物治疗选择中所处的水平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诊疗规范㊁临床路径ꎬ权威指南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medicalproductsadministrationꎬNMPA)网站相关信息ꎬ临床应用情况ꎮ评价内容:评估待遴选药品适应证是否明确及适应证覆盖范围ꎬ根据其适应证疾病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ꎬ通过与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的对比ꎬ明确待遴选药品的临床治疗学地位ꎮ综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诊疗规范㊁临床路径㊁权威指南等研究资料ꎬ判断待遴选药品是否属于孤儿药㊁首选㊁次选或可选择较多的药品ꎬ根据其临床治疗学地位评分ꎮ5.1.2㊀药理作用(3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品临床疗效是否确切ꎬ药理作用机制㊁药效学研究是否明确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国家处方集»ꎬ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Embaseꎬ中文文献数据库:CBM㊁CNKI㊁VIP㊁万方数据库ꎮ评价内容: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㊁检索文献ꎬ了解待遴选药品的药理作用及药效学研究进展ꎬ根据待遴选药品疗效及药理作用的明确程度(明确㊁尚不明确或不明确)进行评分ꎮ5.1.3㊀体内过程(3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品体内过程(吸收㊁分布㊁代谢㊁排泄)是否明确ꎬ各个过程主要药动学参数是否完整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新编药物学»«药物代谢动力学»ꎬ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Embaseꎬ中文文献数据库:CBM㊁CNKI㊁VIP㊁万方数据库ꎬDRUGS数据库ꎮ评价内容:考察待遴选药品体内过程是否清晰㊁明确ꎬ药动学研究是否深入㊁相关参数是否完整ꎬ所提供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能否满足医务人员临床需求ꎮ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㊁检索文献ꎬ汇总待遴选药品吸收㊁分布㊁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参数ꎮ根据待遴选药品体内过程明确程度(明确㊁基本明确或尚不明确)及药动学参数完整程度(完整㊁不完整或缺失)进行评分ꎬ仿制药不能提供药动学参数的视为参数缺失ꎮ5.1.4㊀药剂学与使用方法(6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品主要成分㊁辅料及药物剂型在临床治疗使用的适宜性及优劣势ꎬ考察其给药剂量㊁给药频次及使用方法是否具有临床优势ꎬ是否便于临床使用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权威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新编药物学»«生物药剂学»ꎬ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Embaseꎬ中文文献数据库:CBM㊁CNKI㊁VIP㊁万方数据库ꎬDRUGS数据库ꎬMicromedex数据库ꎬUpdate数据库ꎮ评价内容:此项为多选项ꎮ考察待遴选药品主要成分㊁辅料㊁剂型㊁给药剂量㊁给药频次及使用方法等是否与临床应用相适宜ꎬ是否具有临床优势ꎮ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㊁检索文献ꎬ分析待遴选药物的主要成分与辅料ꎬ了解其存在的临床获益与风险ꎬ通过与临床可替代的药品进行比较ꎬ判断待遴选药品组成成分与剂型是否具有临床治疗优势ꎮ根据待遴选药品成分㊁辅料的明确性以及剂型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劣势ꎬ评估其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程度ꎮ充分了解待遴选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ꎬ确定待遴选药品的给药方式㊁给药频次是否具有特殊优势ꎬ是否可改善患者或医务人员的依从性ꎮ考察待遴选药品使用方法的难易程度ꎬ用药是否需要特殊培训㊁是否需要他人帮助㊁是否需要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等ꎮ根据待遴选药品剂型㊁给药剂量㊁使用频次㊁依从性或使用方法是否有特殊要求进行评分ꎮ5.1.5㊀一致性评价(5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品是否为原研药品/参比制剂㊁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品或其他药品ꎮ资料来源:药品包装/说明书ꎬ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ꎬNMPA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政府网站公示公告ꎮ评价内容:根据待遴选药品是原研药品/参比制剂㊁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品或其他药品进行评分ꎮ5.2㊀有效性(20分)㊀有效性总分为20分ꎬ重点考察待遴选药品的临床使用效果ꎬ考察其在诊疗规范㊁临床指南㊁专家共识等相关权威专业资料中给出的推荐级别及临床科室使用的实际治疗效果ꎮ评价目的:通过评估待遴选药品在诊疗规范㊁指南㊁专家共识的推荐程度及证据级别ꎬ判断该药品的临床应用价值ꎮ资料来源:诊疗规范特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㊁原卫生部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用药指导性文件ꎬ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等ꎮ临床指南指由中华医学会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ꎬCSCO)等高级别权威学会发布的临床指南ꎬ或WHO㊁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ꎬNCCN)㊁NICE㊁昆士兰卫生组织(QueenslandHealthꎬQLD)等制定的高级别权威指南ꎮ专家共识指由各专业学会出台的专家共识ꎮ若此专家共识质量高㊁临床广泛参考ꎬ可考虑升级ꎮ若专家共识质量较低㊁临床可参考意义有待商榷ꎬ可考虑降级ꎮ权威性:诊疗规范>临床指南>专家共识ꎮ在不同的推荐级别中ꎬ可根据证据级别进一步分为4层:A级证据ꎬ严谨的Meta分析/系统综述㊁大型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样本量>300例)ꎻB级证据ꎬ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㊁小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样本量<300例)㊁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㊁病例 ̄对照研究以及队列研究ꎻC级证据ꎬ无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㊁病例报告㊁专家观点ꎻD级证据ꎬ其他证据ꎮ评价内容:根据待遴选药品在诊疗规范㊁临床指南I级推荐㊁指南推荐(Ⅱ级及以下推荐)㊁专家共识等相关权威专业资料中的推荐级别及证据级别进行评分ꎮ5.3㊀安全性(20分)㊀安全性总分为20分ꎬ重点考察待遴选药品在临床应用的安全属性ꎬ主要从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级或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 ̄中文(CTCAE ̄V5.0)分级(7分)㊁特殊人群(7分)㊁药物相互作用(3分)和其他(3分)共4个方面进行考察ꎮ5.3.1㊀不良反应(7分)㊀评价目的:通过考察待遴选药品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ꎬ评价药品安全性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TheCochraneLibrary㊁Embaseꎬ中文文献数据库:CBM㊁CNKI㊁VIP㊁万方数据库ꎬDRUGS数据库ꎬMicromedex数据库ꎬUpdate数据库ꎬFDA㊁NMPA等政府网站信息发布的安全性信息ꎮ评价内容:根据待遴选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㊁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ꎬ检索国内外文献㊁官方通报信息(如FDA及NMPA网站发布的信息)等相关资料ꎬ收集药品相关的安全性信息ꎬ包括药品的临床研究(含上市前及上市后)及上市后安全性研究ꎬ汇总待遴选药品的不良反应ꎬ根据CTCAE ̄V5.0分级判断待遴选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程度ꎮ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为4层:<0.1%ꎻ0.1%~<1%ꎻ1%~<10%ꎻȡ10%ꎮ对重度(症状严重ꎬ危及生命)或CTC4 ̄5级的严重不良反应ꎬ统计其发生率ꎮ根据待遴选药品不良反应及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分ꎮ5.3.2㊀特殊人群(6分)㊀评价目的:通过考察待遴选药品在特殊人群(儿童㊁老人㊁孕妇㊁哺乳期妇女㊁肝功能异常患者和肾功能异常患者)中的使用情况ꎬ评价药品安全性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TheCochraneLibrary㊁Embaseꎬ中文文献数据库:CBM㊁CNKI㊁VIP㊁万方数据库ꎬDRUGS数据库ꎬMicromedex数据库ꎬUpdate数据库ꎬFDA㊁NMPA等政府网站信息发布的安全性信息ꎮ评价内容:此项为多选项ꎬ重点考察儿童㊁老人㊁孕妇㊁哺乳期妇女㊁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6类特殊人群ꎮ考虑到儿童患者的特殊性ꎬ故儿童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得分权重更高ꎮ评分时参考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㊁药物禁忌㊁特殊人群用药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ꎮ若说明书中表达不明确或查无此项ꎬ则可参考权威临床指南㊁临床研究等相关权威专业资料ꎬ判断是否可用于相关特殊人群ꎮ综合检索资料ꎬ根据待遴选药品可用于相应特殊人群进行评分ꎬ无相关资料不得分ꎮ5.3.3㊀药物相互作用(3分)㊀评价目的:通过考察待遴选药品与其他药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是否存在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风险事件ꎬ评价药品在相互作用方面的安全性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权威出版物«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新编药物学»ꎬ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Embaseꎬ中文文献数据库:CBM㊁CNKI㊁VIP㊁万方数据库ꎬDRUGS数据库ꎬMicromedex数据库ꎬUpdate数据库ꎮ评价内容:药物相互作用所致不良反应对临床应用的影响程度可分为3层:轻中度ꎬ一般无需调整用药剂量ꎻ重度ꎬ需要调整用药剂量ꎻ禁忌ꎬ禁止在同一时段使用ꎮ参考药品说明书㊁文献及循证资料ꎬ总结待遴选药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禁忌等相关内容ꎬ综合考虑待遴选药品自身的代谢特点ꎬ如是否经过代谢酶系代谢ꎬ是否具有体内典型代谢酶系的诱导作用或抑制作用ꎬ是否为蛋白底物等方面因素ꎬ汇总待遴选药品与其他药品的相互作用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建议ꎮ综合检索资料ꎬ根据待遴选药品与其他药品相互作用的级别进行评分ꎮ5.3.4㊀其他(3分)㊀评价目的:通过考察待遴选药品其他方面内容(不良反应可逆性㊁致畸性㊁致癌性㊁用药警示)ꎬ评价药品安全性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ꎬ药品注册资料ꎬ权威出版物«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新编药物学»ꎬ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㊁Embaseꎬ中文文献数据库:CBM㊁CNKI㊁VIP㊁万方数据库ꎬDRUGS数据库ꎬMicromedex数据库ꎬUpdate数据库ꎬFDA㊁NMPA等政府网站信息发布的用药警示ꎮ评价内容:此项为多选项ꎮ参考药品说明书㊁文献及循证资料ꎬ汇总待遴选药品不良反应可逆性ꎬ致畸㊁致癌性ꎬ特别用药警示相关安全信息ꎮ根据待遴选药品不良反应均为可逆㊁无致畸性和致癌性㊁无特别用药警示进行评分ꎮ5.4㊀经济性(20分)㊀经济性的总分为20分ꎬ考察待遴选药品与同通用名药物(5分)及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15分)的日均治疗费用差异ꎬ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本指南已有对药物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比较分析ꎻ②比较日均治疗费用ꎬ既能考虑药品规格㊁包装和用法用量等因素ꎬ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ꎻ③对需要按疗程服用或用药频次不同的药品ꎬ通过计算日均治疗费用比较更为直观ꎮ评价目的:通过比较待遴选药品与同通用名药物㊁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的日均治疗费用ꎬ评价药品经济性ꎮ资料来源:药品集中采购平台㊁阳光采购平台㊁企业网站信息㊁NMPA㊁国家医疗保障局等政府网站信息发布的药品价格信息ꎮ评价内容:考察待遴选药物在两个不同范畴内(同通用名药物㊁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ꎬ与其他药品的日均治疗费用的差异ꎮ汇总本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待遴选药品同通用名及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的价格ꎬ计算日均治疗费用ꎬ并在同通用名药品㊁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两个范畴内对日均治疗费用排序ꎬ根据待遴选药品在两个范畴药品的日均治疗费用的高低水平分别评分ꎮ对于已经有国内卫生经济学评价相关证据的药品ꎬ考察证据质量及其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ꎬ若相符则可将此证据在评分中优先考虑ꎮ5.5㊀其他属性(20分)㊀其他属性总分为20分ꎬ考察待遴选药品国家医保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收录情况ꎬ贮藏条件ꎬ药品效期ꎬ全球使用情况ꎬ生产企业状况共6个方面的属性ꎮ5.5.1㊀国家医保(5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物的«国家医保目录»收录情况及支付限制条件ꎮ资料来源:«国家医保目录»评价内容:查询待遴选药品是否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以及国家谈判药品目录ꎮ根据待遴选药品纳入与否㊁纳入类别及其是否有支付限制条件进行评分ꎮ国家谈判药品视同医保乙类ꎮ5.5.2㊀国家基本药物(3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物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ꎮ资料来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ꎮ评价内容:由于国家基本药物多有指南推荐ꎬ且多属于医保甲类ꎬ对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属于额外的加分项ꎮ根据待遴选药品是否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ꎬ有无ә等限制条件进行评分ꎮ基药说明中提到ꎬ标注 ә 号表示药品应在具备相应处方资质的医师或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ꎬ并加强使用监测和评价ꎮ5.5.3㊀贮藏条件(3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物贮藏条件ꎬ评价药品稳定性及药品管理便利性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ꎮ评价内容:根据待遴选药品储藏条件为常温贮藏㊁阴凉贮藏㊁冷藏㊁冷冻及是否需要遮光/避光进行评分ꎮ5.5.4㊀药品效期(3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品有效期ꎬ评价药品稳定性及药品管理的便利性ꎮ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ꎮ评价内容:药品效期根据时间长短分为3层:>36个月ꎻ24~36个月ꎻ<24个月ꎮ根据待遴选药品的效期进行评分ꎮ5.5.5㊀全球使用情况(3分)㊀评价目的:考察待遴选药品的全球(以中国㊁美国㊁欧洲㊁日本为代表)使用情况ꎬ评价药品应用范围ꎮ。
云南师范大学科研管理相关文件

A 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主版上发表的文学、艺术 作品;A 类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艺术作品。
B 级:在《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诗 刊》五家文学刊物上发表的原创性中长篇小说、长篇史诗、 艺术作品等;B 类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艺术作品。
求是、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周刊) 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 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评论 文艺究 历史研究 经济研究 政治学研究 法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民族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教育研究 心理学报 体育科学 统计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世界宗教研究 考古
云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成果级别认定试行办 法
云师大科〔2014〕1 号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科学研究成果的管理,鼓励我校科研 人员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断提高我校科学研 究水平,提升我校学术声誉和地位,学校特制定《云南师范 大学科学研究成果级别认定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本《办法》包括对著作(不包括教材)、论文、研究咨询报 告和作品类成果的认定。
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人民邮 电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农业出 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林业出版社、机械工 业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C 类出版社 包括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国外重要出版社以及除上述类 别出版社以外的大陆其他出版社。
作品;省(直辖市、自治区)电视卫星频道或省广播电台播 出或播放的作品;省体育局等代表政府并纳入年度计划举办 的省级综合性活动或单项活动。
中国医科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定申报条件

中国医科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定申报条件一、基本条件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⒉品行端正,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医德高尚,有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恪守学术规范。
⒊能全面、熟练地履行岗位职责,在各项工作中团结协作,有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顾全大局,服从领导。
⒋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业绩条件(一)专业技术三级岗位1.直聘条件在完成岗位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聘任专业技术四级岗位满五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直接聘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技术负责人、国家基金委员会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科技发明奖一、二等奖的项目主持人。
2.选聘条件在完成岗位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聘任专业技术四级岗位满五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1)1项资助经费60万元以上部委级科研课题或资助经费70万以上国家重大课题子课题的负责人;(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负责人;(3)获资助经费总额50万元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或100万元以上各类纵横向课题的负责人;(4)1项全国行业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以上奖项的第一获奖人;(5)以中国医科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在国外SCI、EI、SSCI源期刊发表或被ISTP收录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5篇;2篇国内SCI、EI源期刊论文可视同于1篇国外发表的论文;(6)以中国医科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在国外SCI、EI、SSCI源期刊发表或被ISTP收录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3篇,其中一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5.0或影响因子合计大于10;(8)以中国医科大学为申报单位获得1项新药证书、新产品证书、药物临床研究批件或2项职务性发明专利且已实施的第一研究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底以前发表的 第一作者论文按100分计分
期刊名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影响因子
0.371 1.892 1.088 1.019 1.016 0.843 0.829 0.815 0.799 0.790 0.764 0.745 0.729 0.715 0.714 0.701 0.691 0.661 0.640 0.630 0.620 0.610 0.603 0.591 0.578 0.562 0.557 0.550 0.528 0.513 0.510 0.503 0.502 0.500 0.487
全国一级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主办 影响因子0.35以上“中华”“中国”系列医学期刊一览表
(引自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பைடு நூலகம்核心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影响因子
0.657 0.656 0.655 0.640 0.611 0.589 0.589 0.578 0.578 0.576 0.576 0.562 0.546 0.533 0.532 0.523 0.519 0.489 0.487 0.478 0.467 0.451 0.446 0.444 0.439 0.426 0.424 0.423 0.420 0.409 0.404 0.396 0.372
续表
序号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期刊名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现名:中华行 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中国针灸
序号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期刊名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海洋药物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中医药科技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癌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教育
影响因子
0.487 0.468 0.467 0.461 0.460 0.459 0.458 0.446 0.440 0.432 0.431 0.430 0.422 0.411 0.400 0.392 0.392 0.388 0.381 0.380 0.367 0.366 0.359 0.353 0.353 0.351 0.800 0.653 0.579
序号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期刊名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影响因子
1.573 1.402 1.395 1.375 1.148 1.126 1.119 1.119 1.095 1.074 1.068 1.025 1.012 1.004 0.956 0.943 0.897 0.862 0.822 0.814 0.788 0.776 0.730 0.726 0.716 0.709 0.707 0.694 0.684 0.682 0.669 0.667 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