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民间乐器及器乐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
赵松庭、陆春龄、俞逊发、王铁锤等。 3.笛子的分类:梆笛,曲笛 4.笛子的名曲介绍
-
14
三、欣赏笛子曲 1、《扬鞭催马运粮忙》(北派绑笛曲) a乐曲创作背景 b乐曲结构:引子+小快板+抒情的中板十热
烈的快板 c表现风格和音乐素材来源:东北秧歌 d曲作者介绍:魏显忠 e听音乐
-
15
D、二黄腔的主要特点:稳健、凝重,适合表现 深沉的特点;
E、西皮唱腔的主要特点:流畅、明快,适合表现 激昂的情感。
3、观看影碟:《双雄会》
-
37
三、豫剧
教学难点:豫剧音乐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讲述豫剧
2、豫剧概述: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3、流传地方:河南省全省、长江以北、西北各省,以及 新疆、西藏、台湾等地
-
3
三、介绍中国民族乐器(常见的) 1、吹管组: (1) 边棱气鸣类:笛、箫、埙、排箫 (2) 单簧类:葫芦丝、巴乌、笙 (3) 双簧类:唢呐、管子、筚篥 A、展示上海民族乐器厂提供的民族吹管乐器图
片在电脑上调出,后转换到投影仪上。(使用U盘 在网上下载、存入多媒体教室的电脑上) B、吹管组乐器的性能:靠气流冲击使发音体振动 发音,音色独特,音量宏大,独奏效果最佳,也 可以和其它乐器一起合奏。
-
21
第四节
中国民族器乐的类别及特征(四) (9、10课时)
-
22
一、箫的基本常识 1、历史起源及演变 2、音色特点 3、有关箫的诗词歌赋 二、乐曲《梅花三弄》 1、乐曲简介:晋朝古曲流传子中国大地将近200
年历史,乐曲意境表达情感 2、乐曲结构:引子虚幻般飘逸状的音乐安静祥和
+A部主题雪花飘飘+B天气晴朗+结束,一切回归 大自然无限风光 3、播放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

各个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都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丰富多彩,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绚烂夺目的珍宝。

少数民族音乐的分类民歌民间器乐歌舞音乐蒙古族蒙古族音乐与游牧生活相联系的民歌和说唱为主。

有传统的古老圣歌、赞歌、宴歌以及许多反映牧民生活的歌曲。

请听,两首歌曲风格有何不同?长调•蒙古族特色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蒙古族舞蹈筷子舞(来自生活)盅碗舞(来自生活)安代舞(源于宗教)藏族藏族音乐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

藏族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

佛教音乐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无词的歌颂曲调。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曲调悠扬,但也是以五声为主。

歌舞形式有“果谐”、“果卓”(锅庄)等藏族的乐器铜钦藏鼓扎木聂(六弦琴)牛角胡藏族舞蹈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

“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你听过哪些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走进西藏•天路•青藏高原•向远方•妈妈格桑拉•金瓶似的小山•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毛主席的光辉•南方的大雁朝鲜族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讲义+笔记)

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讲义+笔记)

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讲义)艺术常识——音乐部分一、中国乐器(一)吹奏乐器——汉族箫埙(一)吹奏乐器——汉族管子唢呐笙(一)吹奏乐器——少数民族葫芦丝巴乌(一)吹奏乐器——少数民族芦笙(二)弹拨乐器——汉族三弦(二)弹拨乐器——汉族琵琶(二)弹拨乐器——汉族柳琴阮月琴(二)弹拨乐器——汉族古筝古琴(二)弹拨乐器——少数民族热瓦普弹布尔(二)弹拨乐器——少数民族冬不拉(三)打击乐器——汉族编钟编磬(三)打击乐器——汉族大鼓小鼓(三)打击乐器——汉族堂鼓排鼓(三)打击乐器——汉族缸鼓铜鼓(三)打击乐器——汉族大锣小锣大钹碰铃(三)打击乐器——少数民族朝鲜族·长鼓(四)拉弦乐器——汉族(四)拉弦乐器——少数民族马头琴艾捷克八音分类法1.时间——2.依据——3.分类随堂练习1.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A.横笛B.风笛C.箫D.埙知识拓展——风笛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笔记)【说在课前】今天要讲的是中国乐器。

平时大家了解音乐可能是听歌,对于乐器了解的少之又少,今天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大家讲,看演奏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音色。

虽然不考查旋律,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也会给大家放一放这里出现的乐器的音色。

艺术常识——音乐部分【解析】今天要讲的是音乐的第二节,中国乐器。

单选题考查的时候会给乐器,然后问属于哪个组别。

今天会着重按照分类去讲解。

一、中国乐器【解析】中国乐器:考查的时候会给乐器,然后问属于哪个组别,所以要知道中国乐器的分组。

中国乐器的分组为吹(吹管乐器)、拉(拉弦乐器)、弹(弹拨乐器)、打(打击乐器)。

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这些组别里面都有乐器的归属。

首先来看吹管乐器。

(一)吹奏乐器——汉族箫埙【解析】吹奏乐器:1.上图中的第一幅是笛子,第二幅是箫,记忆“横吹笛子竖吹箫”。

2.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笛子曲,感受一下欢快的氛围。

这个作品叫《扬鞭吹马运粮忙》。

箫的声音更古朴一些。

3.埙:拿在手里圆圆胖胖的,像一个小石头。

壮族民俗乐器与音乐

壮族民俗乐器与音乐

壮族民俗乐器与音乐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他们独特的民俗音乐和乐器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壮族民俗乐器与音乐的丰富多彩。

一、壮族民俗乐器的类型与特点壮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他们使用各种不同种类的乐器来演奏民俗音乐。

壮族民俗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膜鸣乐器和打击乐器四大类。

1. 弦乐器弦乐器在壮族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最著名的弦乐器之一就是“三弦”,也称为“月琴”。

它是由三根弦和一个共鸣箱构成,常用来伴奏歌曲和舞蹈。

三弦的音色优美,演奏起来简单、灵活。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唢呐”的弦乐器,它有四根弦和一个共鸣箱。

与三弦相比,唢呐的音色更加浑厚,演奏起来需要较高的技巧。

2. 管乐器管乐器在壮族音乐中也非常常见。

其中,著名的管乐器包括“竹笛”和“唢呐”。

竹笛是一种用竹子制作的直笛,可以演奏出悠扬的音乐旋律。

壮族人民经常使用竹笛来吹奏传统曲目和表演民间舞蹈。

唢呐是一种双簧管,广泛应用于壮族民间音乐演奏和庆典活动。

唢呐的音色宏亮,演奏起来需要配合独特的吹奏技巧。

3. 膜鸣乐器膜鸣乐器在壮族乐器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锣鼓”和“皮瑶”。

锣鼓是由大锣、小锣、大鼓和小鼓等多种鸣乐器组成的。

壮族人民使用锣鼓来表达喜庆和欢乐的情绪,常常用于各种庆典和婚礼等重要场合。

皮瑶是一种由兽皮制作的打击乐器。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兽皮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制作成固定音高的薄片,演奏时敲击相应位置,可以发出不同音调和节奏。

4. 打击乐器壮族民俗音乐中的打击乐器非常丰富多样,代表之一就是“木鱼”。

木鱼是由木质材料制成的打击乐器,形状酷似鱼。

壮族人民经常用木鱼来打节奏和伴奏。

除了木鱼,还有象征猛烈欢腾的“锣”,以及富有原始气息的“板簧”等等。

这些打击乐器都能够在表演中营造出独特的节奏感和氛围。

二、壮族民俗音乐的特点与意义壮族民俗音乐独特而动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民间特色壮族音乐承载了长期以来民间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壮族人民独立、勇敢、热情的生活态度。

少数民族乐器

少数民族乐器

1、合欢箫,是壮族一种奇特的嗓振气鸣乐器。

合欢萧虽然称作箫,但非常独特,只管端开有吹孔,管身上却没有按音孔。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之畔邕宁县等桂南一带农村。

中国常见的各种箫笛乐器,管身上都开有吹孔和按音孔。

2、双面鼓,又称两面鼓。

傣族混合击膜鸣乐器。

傣语称光萨、光边、光邦。

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3、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

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4、神鼓,又名喇嘛鼓。

是藏族、蒙古族喇嘛寺院使用的打击乐器。

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

5、长鼓分两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

另一种是瑶族长鼓。

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

起源于古代的细腰鼓;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

6、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7、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

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8、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9、“都塔尔”的琴声清脆、悠扬,是新疆的维吾尔族钟情的民间弹弦乐器。

它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独”意为“二”,“它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吹管乐器 拉弦乐器 弹拨乐器 打击乐器
吹管乐器
大部分属于木制,声音较响亮色彩较鲜明,能够演 奏流畅的旋律,在民乐合奏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 来演奏主旋律,也常常用于独奏。常见的汉族乐器 有笛、箫、唢呐、管子等,少数民族吹管乐器有无 膜笛、芦笙、葫芦丝等。 吹管乐器依其构造的不同分为三类 1、无簧哨:笛、箫 2、带哨:唢呐、管子 3、簧管:笙、葫芦丝
乐器,弹拨乐器的音色清脆明亮,擅长演奏 活泼跳跃的旋律,节奏表现力强,是民族器 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弹拨乐器的种类很多, 按照不同的乐器形状和演奏姿势分为三类: 1、抱弹乐器:琵琶、月琴等 2、平置乐器:筝、古琴等 3、击弦乐器:扬琴等
首页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是通过敲击、摩擦物体来发声的。
首页
课堂练习
音乐1 音乐2 音乐3 音乐4 音乐5 音乐6 音乐7 音乐8

首页
一种是膜鸣乐器(如鼓),另一种是直接敲 击物体而发声的乐器(如锣)。 打击乐器分为固定音高和非固定音高两大类: 1、固定音高:编钟、编磬、定音鼓等 2、非固定音高:锣、钹、木鱼等
首页
笛子

竹制,横吹,南方流行的 叫曲笛,它形体较长,音 色圆润、浑厚、柔和、气 息控制细腻运气绵长不断, 常表现气质柔婉深情的乐 曲。北方流行的叫梆笛, 音色 高亢明亮,重于舌 上技巧 的运用,常表现 刚健明朗的风格。

首页
拉弦乐器
我国的拉弦乐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都是胡
琴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起来的,常用的有大小 不同的二胡、高胡、马头琴、京胡、板胡等。 拉弦乐器音色柔和优美,擅长演奏歌唱性的 旋律,技巧复杂细腻,表现力强,适应性广, 因而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是民族乐器中的主要 组成部分。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与器乐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与器乐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与器乐少数民族音乐之旅柯尔克孜族是跨界民族,在我国境内主要聚居在新疆西南部边境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南麓的柯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是突厥语,意为“四十个姑娘”、“四十个部落”或“赤红色”等。

柯尔克孜人能歌善舞,有着深厚且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其传统音乐有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

柯尔克孜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音乐与哈萨克族相近,包括“阿赞”、“塔拉乌克”、“加帕拉尚”和一些宣扬伊斯兰教义的民俗歌曲等。

不过,在新疆额敏县和黑龙江富裕县的柯族人多信奉藏传佛教和萨满教,此类宗教音乐多与蒙古族和藏族宗教音乐相近似。

民间音乐是柯尔克孜传统音乐的主体,包括民歌和器乐。

按照民族习惯,柯尔克孜民歌可分为“恰尔威奇额尔”(牧歌)、“木卡巴特额尔”(颂赞歌)、“达斯坦”(叙事歌)、情歌、习俗歌等类别。

牧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散板类歌曲,曲调辽阔开朗,节奏自由,旋律高昂,近似于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我们的草原风光好》《歌唱草原》等。

叙事歌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历史题材、小到生活琐事,都可以用这种体裁演唱。

歌词可长可短,一般采用同一首曲调反复演唱,多一字一音,旋律带有较强的说唱性。

较有代表性的曲目,如反映1913年柯尔克孜人民因反抗沙俄遭镇压被迫四处飘流的《悲伤的岁月》,以及驰名中外的长篇英雄史诗《玛纳斯》等等。

情歌在柯尔克孜民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内容多反映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向往,或者是对早期买卖婚姻的揭露和控诉。

此类歌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且曲调丰富,旋律抒情婉转,常由歌手持考姆兹自弹自唱,著名曲目有《姑娘的忧伤》《姑娘的哀怨》《古娜泰》《白鸽子》等。

习俗歌也是人们生活中应用较广的一类歌曲,根据使用场合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婚礼仪式过程中唱的“拖衣额尔”(婚礼歌),丧葬仪式中唱的“吉额拉西额尔”(哭丧歌),亲友话别唱的“阿依勒利西额尔”(离别歌)等等。

其中的婚礼歌又包括新娘出嫁前嫂嫂主唱的劝嫁歌,以及婚礼当晚青年男女向新娘夫妇唱的祝赞歌。

少数民族乐器有哪些

少数民族乐器有哪些

少数民族乐器有哪些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

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箫、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少数民族乐器,一起来看一下吧。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不但富有浓郁的民族风韵,还常常带着美丽的习俗和传说,下面就介绍几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芦笙,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还是苗族男女青年恋情的“红娘”,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情曲,姑娘们闻声便心领神会。

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但内行人一听自明。

苗家每年还会举行盛大的“芦笙节”,在节日里,平日寂静的山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不仅本地的芦笙手,就是百余里外的芦笙手都会披星戴月赶来参加献艺。

克亚克,柯尔克孜族的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

大家看这家伙的外形看起来是不是和小提琴很是相似呢,但是它并不是靠在脖子上,而是夹在两膝之间演奏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民间拉弦乐器。

相传有一个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照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顶部,因此得名。

马头琴的声音圆润低回,是演奏蒙古长调最好的乐器。

如今蒙古马头琴及其音乐都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嘎哈又被译作果哈,是苗族的弓拉弦鸣乐器。

因为演奏前需用唾液润湿棕丝弓毛,又称“口水琴”。

这种琴非常古老,在民间也多为自制自用,因而各地的用材和规格尺寸都不尽相同,演奏方式也存在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热瓦甫
弹弦乐器,深受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人民 最 大的热瓦甫的喜爱 。热瓦甫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经 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维吾尔族人民在他们原有的民间乐 器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乐器的长处,创制出了这种新乐器, 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热瓦甫多为木制,它的外形很独特, 上部分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下面是一个半球形的共 鸣箱。 热瓦甫有3根弦、5根弦、6根弦、7根弦、8根弦和 9根弦等不同的形制,通常用最外面的一根弦演奏旋律,其 余的弦作为共鸣弦。
因此得名。
2、托布秀尔
托布秀尔,新疆蒙古族特有乐器之一。是中 国北方古游牧民族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 器的后裔,造型美观而又制造简便,音色优美 浑厚,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因此 深受牧民喜爱,在新疆蒙古族中流传的十分广 泛。在民间喜庆的集会上弹奏“沙布尔登”以 外,托布秀尔也可以演奏单独供欣赏的乐曲, 还可用来为民歌和《江格尔》 等说唱长诗伴奏。
3、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 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宋代 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用 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 “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 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 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 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4、火不思
蒙古族弹拨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 和甘肃省北部等地。四弦、长柄、无品、音箱梨形。 明代时民间相当盛行。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 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 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 西族自治县等地。火不思一词为土耳其共和国语 qobuz的音译,约于唐代从中亚传入中国,又名浑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 器乐欣赏
第一章节 乐器介绍篇 第二章节 器乐欣赏篇 第三章节 互动实践篇
第一章节 乐器介绍篇
1、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 “绰尔”。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 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已流传民间。 琴身木制,长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 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 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
不似。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浑不似。
5、弹布尔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历史悠久,形制 古朴,音色优美,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常用于独 奏。为阿拉伯乐器tanbūr的一种。汉文史籍中, 有“丹不尔”、“弹拨尔”和“丹布尔”等译名。 琴身木制,音箱较小,成瓢形。琴身修长,以丝弦 缠成16至20余品位。有钢丝弦五根,内二弦与外 二弦调成同音,与中弦成五度关系。音域宽广,音 色清脆,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常用于独奏、合奏 或伴奏,是“麦昔若普”和演奏《十二木卡姆》主 要乐器之一。
第二章节 器乐欣赏篇
第三章节 互动实践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