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统计学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年级:专业:考试科目:统计学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单选题(15×2分)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3、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4、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5、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6、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2000B、1000C、1500D、25007、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8、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9、下列数列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A、0 20 40 50 60 80 100B、0 48 49 50 51 52 100C、0 1 2 50 98 99 100D、0 47 49 50 51 53 100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11、下面的关系中不是相关关系的是()A、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B、工资水平与工龄之间的关系C、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D、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12、一个由100名年龄在30~60岁的男子组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45,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B、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相关C、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高D、45%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13、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A、环比增长率B、平均增长率C、年度化增长率D、增长1%绝对值14、某厂按照其1月份和4月份产量计算的年度化增长率为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909.09B、976.45C、968.73D、1032.2815、指出下列指数中拉氏数量指数公式()A、B、C、D、二、多选题(5×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111qpqp∑∑1qpqp∑∑1qpqp∑∑11qpqpA、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B、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C、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D、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E、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2、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B、平均发展速度C、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D、平均劳动生产率E、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3、用样本成数来推断总体成数时,至少要满足下列哪些条件才能认为样本成数近似于正态分布()A、np≤5B、np≥5C、n(1–p)≥5D、p≥1%E、n≥304、下列现象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有()A、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B、存款期限与存款利率C、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D、存款利率与利息收入E、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5、质量指标指数有()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C、购买额指数D、商品销售额指数E、产品产量指数三、简答题(4×8分)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一.判断题1.(2分)教育哲学和教育科学都是人们认识教育的两种方式,只是所属范畴不同。
参考答案:正确2.(2分)自然人在本性上是与大自然相同的,因此自然人“以自然为师”。
参考答案:正确3.(2分)人生的境界,只有一层含义,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
参考答案:错误4.(2分)Critical的基本含义:“解读”、“讨论”、“评价”、“判断”。
参考答案:正确5.(2分)现代知识的性质包括:1,主观性;2,普遍性;3中立性。
参考答案:错误6.(2分)21世纪的教育哲学研究所有的教育问题,可以以任何一个具体的教育问题为起点。
参考答案:正确7.(2分)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深入到“存在性”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8.(2分)知识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只是无国界。
参考答案:错误9.(2分)知识的旁观者理论认为知识主题和认知客体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错误10.(2分)现代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功能性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1.(2分)与社会生活背景相关的课程:A.烹饪B.木工D.历史参考答案:C,D,12.(2分)陶行之的教育思想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超越表现在:A.社会共同教育B.农村地区教育C.对农民、小商人的教育D.教育规划的普遍性参考答案:A,B,C,13.(2分)杜威总结教育即:A.生长B.生活C.经验改造D.不断学习参考答案:A,B,C,14.(2分)杜威的伦理学是建立在对()的伦理学的批判上的。
A.斯宾诺莎B.康德C.穆勒D.黑格尔参考答案:B,C,15.(2分)杜威认为改造中国的教育面向的标准是()。
A.中国需要实验主义的教育B.中国需要民主主义的教育C.中国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D.中国教育需要新旧结合,照本宣科。
参考答案:A,B,C,三.单项选择题16.(2分)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杰克C.杜威D.阿奎那参考答案:B17.(2分)与传统的认识论不同,新的认识论是基于()。
山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年级:专业: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巴甫洛夫 B.冯特 C.皮亚杰 D.笛卡尔2.事前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形式叫做()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3. ()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差别感受性4.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A.5±2个组块 B.6±2个组块 C. 7±2个组块 D.8±2个组块5.人的言语活动具有异常复杂的脑机制,其中言语运动中枢是位于大脑额叶的()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 角回 D.弓状束6.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里表现出的一定的情绪,下列不属于最典型的情绪状态的是()A.心境 B.激情 C. 应激 D.心情7.()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
A.采纳决定 B. 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C. 克服困难以实现决定 D.执行决定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心理需要层次的是()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9. 威特金等人按照认知风格将人分为场独立的人和场依存的人,下列属于场独立的人的特点是()。
A.容易受暗示 B.社会定向 C.社会敏感性差 D.利用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10.艾森克强调的三个个性的基本维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内外向 B.神经质 C.精神质 D.稳定性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发散思维2.似动知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感觉记忆的特点。
山师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山师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一、听力理解(共20分)1. A) 根据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A) Yes, he does.B) No, he doesn't.C) He's not sure.D) We don't know.[听力材料]M: 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F: Yes, I do.[答案] A) Yes, he does.2. B) 根据所听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听力材料][短文内容略][答案]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根据短文内容给出的答案].二、阅读理解(共30分)1. A) 阅读下列短文,选择最佳答案。
A) It's a novel.B) It's a biography.C) It's a science fiction.D) It's a mystery.[短文内容略][答案] B) It's a biography.2. B)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want to tell us?[短文内容略][答案] The author mainly wants to tell us [根据短文内容给出的答案].三、完型填空(共20分)[短文内容略]1. A. successB. failureC. surpriseD. confusion[答案] A. success2. A. becauseB. althoughC. sinceD. unless[答案] B. although四、语法填空(共15分)[短文内容略]1. [空格] he is very busy, he still finds time to read every day.A. DespiteB. BecauseC. IfD. Unless[答案] A. Despite2. [空格] the weather is fine, we will go for a picnic.A. UnlessB. BecauseC. ProvidedD. Even though[答案] C. Provided五、翻译(共15分)1. A.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
山东师范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
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社会学
2、孔德
3、社区
4、文化
5、现代化
6、马克斯·韦伯
7、社会角色
8、抽样
二、简答(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学中国话的探索—社会学在传入中国后,学界一直致力于将社会学转化为本土的、适合中国或本土化的过程中,已取得以下几点经验:
2、简述文化的构成要素
3、简述社会化的主体
4、简述组织的管理方式
5、简述三种家庭类型。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4.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5.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 专业: 考试科目:教育哲学
试题类别:A卷 考试形式:闭卷
1、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教育目的:
2、道德的阶级性:
3、自然美:
4、因材施教:
5、教学
2、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教育的本质几种代表性观点
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二.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几种代表性观点:(1)上层建筑说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具有上层建筑的特点,即教育是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主要论点有:第一,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第二,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同生产力的关系则是间接的,有条件的。第三,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总之,上层建筑说强调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 2)生产力说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已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物质生产过程。主要论点有:第一,教育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精神生产,而且进行着劳动力再生产。第二,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的人。第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和永恒性。总之,生产力说强调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3)多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阶级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教育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殖和更新他的质态。形成教育的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本质属性。( 4)特殊范畴说有论者提出教育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生产力,教育像语言一样,是一种特殊范畴,教育是独特的社会现象。( 5)社会实践活动说“实践说”的各种观点,一般是以“教育是……实践活动”的命题形式出现的,所探讨的实际上是教育的职能。“实践说”阵营里的观点主要有:①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③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柔弱无知的婴儿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所以,教育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
山东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
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空,共20分)。
1、关于汉字的起源有过种种传说,主要的有()、()、()。
2、()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能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
3、异体字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类来源于(),另一类来源于()。
4、台湾字量的标准化主要是()、()以及罕用字的研究和确定。
5、台湾的字形标准分成()和()两部分。
6、由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
7、决定元音音质的共鸣腔形状化分为()、()、()。
8、汉字的输入有三种方法:利用键盘输入汉字;利用()输入汉字;利
用()的方法输入汉字。
9、中性词是指既没有( )有没有( )的词。
10、词汇中语音完全相同而意义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组词叫()。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词的感情色彩
2、语体风格
3、金文
4、辞格
5、比拟
三、简答:(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广告用字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人名用字不规范的弊端有哪些?
3、汉字编码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四、论述(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词语规范的原则。
2、教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年级:专业:考试科目:英语语言学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Ⅰ.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choose the letter A, B, C or D. (20%)1. _______ is best known and remembered for its contribution to phonology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lar in this aspect is Trubetzkoy who published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in 1939.A. The London SchoolB. Traditional grammarC. American StructuralismD. The Prague School2. Saussure believed that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igns. This sign is the union of a form and an idea, which Saussure called _______.A. langue and paroleB. signifier and signifiedC. speech and writingD. system and function3. Many modern linguists have criticized traditional grammarians for adopting a _____approach to language study.A. synchronicB. diachronicC. prescriptiveD. descriptive4.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words for the same object is good proof thathuman language is .A. arbitraryB. rationalC. logicalD. cultural5. Palatal semi-vowel refers to the sound .A. [n]B. [h]C. [w]D. [j]6. A phoneme is a group of phonetically similar sounds called .A. minimal pairsB. allomorphsC. phonesD. allophones7. Morphemes that represen t “tense”, “number”, “gender”, “case” and so forth are calledmorphemes.A. inflectionalB. boundC. freeD. derivational8. The English word “modernizers” is composed of morphemes.A. fourB. threeC. twoD. five9. “Unless I hear from her, I won’t leave this town” is a sentence.A. simpleB. coordinateC. complexD. compound 10. In the phrase structure rule “S NP VP”, t he arrow can be read as .A. is equal toB. consists ofC. hasD. generates11. In the following pairs of words, are a pair of complementary antonyms.A. old and youngB. male and femaleC. hot and coldD. buy and sell12. The stimulus-response theory was proposed by .A. FirthB. HallidayC. BloomfieldD. Chomsky13. found that natural language had its own logic and thus concluded thefamous Cooperative Principle.A. John AustinB. John FirthC. Paul GriceD. William Jones14. As far as the sentence “My bag is heavy” is concerned, linguists of pragmatics aremore interested in its ______ meaning.A. literalB. logicalC. contextualD. grammatical15.is defined as any regionally or socially definable human group identifiedby shared linguistic system.A. A speech communityB. A raceC. A societyD. A nation16. A speaker’s knowledge of the total set of rules, conventions, etc., governing theskilled use of language in a society is termed ______.A. competenceB. performanceC.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D. communicative strategy17. The phonemes /k/, /a:/ and /p/ are in ______ relations in the words /ka:p/ (carp)and/pa:k/ (park).A. synchronicB. syntagmaticC. diachronicD. paradigmatic18. The Prague School claims that a sentence may be analyzed from the functionalside in terms of ______as well as from the grammatical side.A. theme and rhemeB. argument and predicateC. subject and predicateD. performative and constative19. In the proposition “Professor Green is a linguist”, the predicate linguist is a______.A. no-place predicateB. one-place predicateC. two-place predicateD. three-place predicate20.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exchange clearly violates ______.A: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B: Okey, but I veto I-C-E-C-R-E-A-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22.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A.客观分析法 B.矛盾分析法 C.具体分析法 D.调查研究法 【B】 23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兢是说要注意火候。这说明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C】 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苟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 发展是一个
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A】 14.“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 都是鬼话。” 这种观点 A.深刻地揭示了联系的条件性,属于辩证法 B.否认了不同事物及其性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相互联系,是形而上学
C.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D.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B】 1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历史是客观的合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 16.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 年。”该诗启发我们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 B.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瞬息万变, 难以把握的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D.事物发展过程中只有偶然没有必 然 【A】 17.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扬弃” B.斗争的观点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 【C】 18.“和而不同,同则不继”,这种对和谐的看法,表明 A.和谐与矛盾是排斥的 B.和谐和矛盾是同一的 C.和谐包含着矛盾 D.有矛盾就没有和谐 【C】 19.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看优点与缺点要分清主次。这一 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
A.主观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间和室间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间和空间只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形式 【C】 12.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 A.人的活动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C】 13.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 铁卸, 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A】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 【A】 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科学性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阶级性 D.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B】 4.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B】 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也是 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 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 C.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 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D】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 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 不同回答 C.有“高尚的理想” 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 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句话想 要表达的是
A.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 B.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C.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 D.波浪式发展的过程 【B】 25.下列关于抽象与具体思维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有 A.感性中的具体是人们认识和思维的起点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从抽象的感性 具体上升到思维的具体
C.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以具体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的运行过程 D.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 【B】 26.下列命题中反映规律客观性的有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D.“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A】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D】 20.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 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 是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D】 21. 《孙子兵法》日:“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 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 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孙子兵法》但却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