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把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教学教案(小编整理)

把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教学教案(小编整理)

把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教学教案(小编整理)第一篇:把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教学教案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改写的要求。

2.了解改写的方法。

一、改写是对所改文章或诗歌的再创造,但对原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改变,对原作的材料务必要用到叙事散文中,原文的主要人物不能改动。

二、改写包括: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改人称;改情节结构(写作顺序:顺序、倒叙、插叙的改动)、改体裁等。

三、把叙事性较强的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要注意诗歌与叙事散文的区别。

诗歌结构跳跃,语言凝炼,在人物刻画上、情节发展上、环境描写上局限性较大。

叙事性散文则可以放开来,文字上限制较小,改成散文可以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作具体刻画,对故事情节也可以做一定的补充,使内容更加丰富些。

所有这一切都应不改原文的中心思想为原则。

其他改写训练可以放在以后进行,本次训练则重诗改文。

参考题目:改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写《卖炭翁》改写《木兰诗》《石壕吏》任选其一写成一篇500~600字的叙事散文。

注意事项:要用自己的语言,不是对原文进行翻译。

第二篇: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1、瀑布飞流直下。

2、鸟儿啼转起来。

3、金秋十月,桂花开了。

4、洞庭湖的水真绿啊!5、奔腾的湖水从大坝的进水口直冲下来。

6、他飞快地跑过来。

7、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

8、排着队的游客走进展览厅。

9.那荷花随风飘动,十分好看。

10.入夜,远远望去,小山村灯火点点。

11.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了。

12.雨下得真大,大雨犹如珠帘般倾泻而下.13.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一闪一闪的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 1.小草发芽了。

2.春天来了。

3.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4.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6.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

7.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8.鲜花盛开。

9.森林阻止了风、雨、旱灾。

10.天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11.青蛙呱呱叫。

12.小草被风吹着。

高中语文 综合内容-怎样将古诗词曲改写成散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综合内容-怎样将古诗词曲改写成散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怎样将古诗词曲改写成散文【改写目的】1、有助于我们对诗词曲的意境的理解。

2、改写诗词能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又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改写方法】1、解诗意a、什么时间或季节?b、谁干什么?c、人物的心情如何?(表达了什么主题?)2、围绕主题,根据主要材料重新组材构思。

4、以诗词曲为蓝本再创作。

改写,可以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写为记叙文;可以改变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可以改变结构,如把倒叙改为顺序等。

要想成功地改写,一是要仔细研读原诗,弄懂诗句意思及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二要根据原诗意思确立文章记叙、描写的主题;三是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让诗句中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使文章的表达更准确,更生动。

1、【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改写1】我是一位诗人,现在羁旅天涯。

漫漫的旅途,很长,远在青山之外。

我所乘坐的小船,在碧绿如玉的江面上,逐浪而行。

感受着吹来的江风,我极目远眺。

江两岸耸立着大大小小的山峦,山上树木葱葱,宛如一个个身披绿衣的巨人。

山上还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令人心旷神怡。

江水这时已经开始涨潮,顿时哗哗的水声不绝于耳,江面显得更加开阔了,就像一条起了皱纹的丝带。

远方水天相接,仿佛这江水是从天山流下来的。

这时,忽然从江上吹来一阵凉风,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手在抚摸着江上的一切。

我张开双臂,享受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安慰,我的心灵就像被水冲洗过一样,无比清凉。

不知不觉中,船帆已然鼓起,随着我的心灵驶向远方。

在海天相接的地方,突然有一道红光闪现,我抬头看天,自言自语道:“哦,原来夜色将尽,晨曦微露,马上就要天亮了。

”看着红日初升,把光芒洒遍大地,我猛然感到一阵暖意,仔细想想,原来是严冬未尽,可江南的春天却早早地来临了。

想到这里,我似乎看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给万物以生机。

“啪”的一声,有样东西掉在了船上,哦,原来是我前不久写的一封家书,可一直也没有寄回家。

叙事散文诗歌教案模板范文

叙事散文诗歌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名称:叙事散文诗歌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叙事散文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对经典叙事散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叙事散文诗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叙事散文诗歌的基本特点及表现手法。

2. 对经典叙事散文诗歌的鉴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叙事散文诗歌的个性化解读。

2. 学生创作叙事散文诗歌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经典叙事散文诗歌文本、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文本,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经典叙事散文诗歌的朗诵音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讲授新课1. 叙事散文诗歌的特点:- 介绍叙事散文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 分析叙事散文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拟人、象征、对比等。

- 结合具体诗歌实例,让学生感受叙事散文诗歌的韵味。

2. 经典诗歌鉴赏:- 以《再别康桥》为例,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情感等。

-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叙事散文诗歌,分析其特点。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创作实践1.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一首叙事散文诗歌。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指导,完成诗歌创作。

3. 选取几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作者进行朗诵。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叙事散文诗歌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作业布置:1. 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叙事散文诗歌,做好笔记。

2. 阅读一本叙事散文诗歌集,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度如何?2.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发现了学生的学习难点?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说明: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散文化扩写教案

散文化扩写教案

古诗改写,谱写华章——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古代诗词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诗词鉴赏力,加强文学素养,积淀人文精神的底子。

2.训练古诗改写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开拓作文训练新途径。

二、教学设想:借助多媒体,以优秀的片段为例导入,激发情趣;以具体的诗词改写范例师生共同点评赏析,找出诗词改写的小窍门;再结合学生的习作当堂比较、修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词深层次的意境中,领略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以“随文练笔”的形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片段激趣 2:47《静夜思》优秀片段改写请同学们猜猜这是描绘了哪一首诗的画面与意境?生:《静夜思》作者:李白齐背这是思乡之作的典范,千百年来广为吟诵。

“诗中有歌,诗中有画”一首首诗歌就像一幅幅画卷,这段文字把一首短短的20字的月夜思乡图改写成了一篇近200字的优美散文,我们把这种写作方式叫做改写。

什么是改写?齐读:“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写作方法,如改换体裁,改换人称,改换叙述方法等,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改换体裁,把古诗改写成散文。

散文的特点:语言优美,形散神聚。

导语:而古典诗词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蕴含着极丰厚的内蕴。

诗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浓烈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掬几朵古诗词的浪花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二)范例再读,提炼方法 2:58再次出示《静夜思》优秀片段改写,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的这首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来说说改写古诗词有哪些要求和方法?问题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中最关键的一个字是:思哪些语句是“思”所引起的丰富想象和联想的句子?问题2:诗中最重要的一个景物(意象)是:“月”,借月抒发思乡之情,重点细致的描写这一意象,用适当的修辞描写,使语言更优美生动。

古诗改写散文教案反思

古诗改写散文教案反思

古诗改写散文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古诗改写散文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和散文的区别与特点。

2. 学会将古诗改写为散文,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熟悉古诗和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 准备相关的古诗和散文材料。

- 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2. 学生准备:- 提前阅读和分析一些古诗和散文的例子。

- 准备纸和笔,以便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古诗和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 提问:你认为古诗和散文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古诗改写散文的概念和目的。

- 解释如何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 分析一些成功的古诗改写散文的例子。

3. 示范演示(15分钟):- 选择一首古诗,向学生展示如何将其改写为散文。

- 强调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适当调整句式和篇幅。

4. 小组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改写。

-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散文版本的改写。

-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5. 展示和评价(15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改写作品。

-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性。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和散文的区别,并通过实践将古诗改写为散文。

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有机会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展示和评价环节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分享自己作品的机会,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然而,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可能会偏离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示范,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反思和调整。

古诗文改写作文教案

古诗文改写作文教案

古诗文改写作文教案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

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

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

本次课外习作设计适用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

导写过程:一、进入诗境,品味诵读 3、欣赏《赠汪伦》的配乐动画,教师激情旁白关于这首诗的传说。

二、设身处地,想象体验 1、“李白乘舟将欲行” (3)播放“饮酒赏月”的动画,教师深情诉说:看到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幕与汪伦相处的情景:饮酒——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

教师相机介绍下面情况,以供学生展开想象:在李白的眼中,汪伦是个机智风趣、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两人可称忘年交;在汪伦的眼中,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却从无狂妄自大之态,是一位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赏月——李白对月亮极偏爱,写了许多有关月的美妙诗句,如《静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等。

可引导学生将它们应用到这一情境中,汪伦吟诵这些诗句并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

游玩、下棋、垂钓、吟诗、登山…… 2、“忽闻岸上踏歌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白上了船,船渐渐地远去了,泪水迷糊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诗——师生齐声吟诵《赠汪伦》。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古诗对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

以下是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设计理念:1、体现快乐作文的教学理念,在快乐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想像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2、抓住“问答”,反复演练,突出教学的层次性,逐步推进,达到不露痕迹的写法指导。

教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改写的方法。

2、通过改写古诗,领悟古诗文字简约而内涵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看图背诗,介绍作者。

1、利用课件,展示图片。

画面的内容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在松树下面交谈。

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首古诗描绘的情景。

学生说出是《寻隐者不遇》后,就由他(她)带领大家一起背诵。

背诵后屏幕上显示出诗文。

2、请学生谈谈对作者贾岛的了解。

(贾岛,唐朝诗人,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为僧,遇韩愈后还俗。

他以推敲文字著称。

)请学生讲讲关于“推敲”的著名典故。

二、讲述诗意,深入探究。

1、喜欢推敲文字的贾岛用区区20个字,讲述了他寻隐者不遇的经历。

谁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诗句的意思?(我在松树下询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可是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2、这首诗采用了“问答体”,谁问?(贾岛。

)谁答?(童子。

)问的话写出来了吗?(没有。

)贾岛曾写过这样几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让我们都来当他的知音吧,我们一定会体会到他这首诗的妙处。

让我们从童子回答的三句诗,来推想贾岛是怎样问的。

“言师采药去。

”——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即“师往何处去?”“只在此山中,”——去哪里采药呢?即“采药在何处?”“云深不知处。

”——到底在山的哪个地方?即“山中何处寻?”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明确诗中隐含着三番问答,共六次对话。

老师以诗人语气来问,学生一起接作答的诗句。

《作文指导(二)——如何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二)——如何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二)——如何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教学设计教学要求(一)教学目标1.变换文体,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使其内容具体丰富。

2.学习从诗歌中提取主要信息,根据诗歌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改写。

(二)教学重点1.提取原诗中的可扩展信息。

2.合理的想像。

(三)教学难点使叙事内容丰富的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多媒体镜头1]作文指导课——如何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如何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

老师发下两份资料,一份是原诗《卖炭翁》,一份是同学根据诗歌改写成的记叙文。

请同学仔细比较,根据老师的要求,试着归纳出改写的规律和方法,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以备交流。

注意了作文指导求实求切,有素材积累,有方法的思考比较和自主性的归纳,为改写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多媒体镜头2]阅读要求:1. 认真阅读比较原诗和改写稿,想一想:哪些内容是原诗中没有的?这些内容从何而来?2. 哪些内容是依据原诗句加以扩充的?添加这些内容的作用是什么?归纳要求:改写的规律和方法指导是在学生先行思考基础上的指导;指点思考方向,以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

给大家20分钟时间,好吗?(发下事先准备好的《卖炭翁》原文和改写的稿件)《卖炭翁》原文: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改写稿件:用学生作文的成功范例进行剖析,比较接近学生的实际,也增加了改写成功的信心。

卖炭翁苏州市景范中学陈颖莹长安城外,终南山中。

一道灰烟穿破了绸般的云层,袅袅地向着苍穹而去,似乎正在向上天诉说着这座山中的悲凉。

上终南山只有一条路,一条未经开凿的倚着山石对着终日不散的云雾的泥土小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改写的要求。

2.了解改写的方法。

一、改写是对所改文章或诗歌的再创造,但对原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改变,对原作的材料务必要用到叙事散文中,原文的主要人物不能改动。

二、改写包括: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改人称;改情节结构(写作顺序:顺序、倒叙、插叙的改动)、改体裁等。

三、把叙事性较强的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要注意诗歌与叙事散文的区别。

诗歌结构跳跃,语言凝炼,在人物刻画上、情节发展上、环境描写上局限性较大。

叙事性散文则可以放开来,文字上限制较小,改成散文可以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作具体刻画,对故事情节也可以做一定的补充,使内容更加丰富些。

所有这一切都应不改原文的中心思想为原则。

其他改写训练可以放在以后进行,本次训练则重诗改文。

参考题目:
改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改写《卖炭翁》
改写《木兰诗》《石壕吏》
任选其一写成一篇500~600字的叙事散文。

注意事项:要用自己的语言,不是对原文进行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