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外广告史 重点问题
中外广告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广告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出现在哪个时期?A. 古埃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古代中国秦朝D. 古巴比伦时期答案:A2. 下列哪位艺术家与广告艺术的结合最为著名?A. 毕加索B. 达芬奇C. 米开朗基罗D. 拉斐尔答案:B3. 中国古代的“幌子”在广告发展史上的作用是?A. 标志商品B. 吸引顾客C. 区分商家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现代广告业的兴起主要发生在哪个国家?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答案:B5. 电视广告成为主流的广告媒介是在哪个年代?A. 1950年代B. 1960年代C. 1970年代D. 1980年代答案:A二、填空题1. 在中国,随着________的发明和普及,印刷广告开始出现。
答案:活字印刷术2. 19世纪末,________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品牌形象代言人——“月光女神”。
答案:烟草3. 在美国,________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现代广告监管的开始。
答案:联邦贸易委员会4. 互联网广告的兴起是在________时代,这改变了传统广告的发布方式。
答案:信息革命5. 中国的________运动期间,广告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答案:文化大革命三、简答题1. 简述古代广告的特点。
答案:古代广告多以实物展示、吆喝、幌子等形式出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口头传播特点。
广告内容和形式相对简单,主要用于商品的识别和叫卖,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2. 描述20世纪中期美国广告业的发展趋势。
答案:20世纪中期,美国广告业进入了黄金时代,电视成为主要的广告媒介,广告内容更加注重创意和心理诉求。
同时,广告公司开始采用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分析,以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式进行广告策划和投放。
3. 讨论互联网对现代广告业的影响。
答案: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广告的传播范围和形式,使得广告更加个性化和互动化。
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等成为新的广告手段。
中外广告史问答

中外广告史问答广告史鸦片战争前的广告1、我国古代漆器工艺达到鼎盛时期是在汉代,“漆器铭文”可以说是我国最原始的商标形态,这时商标的基本要素都具备了。
2、唐代灯笼广告盛行的原因:夜市盛行和灯笼制作技艺的提高。
3、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是北宋济南刘家针铺“白兔捣药”广告铜板雕刻。
4、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个撰写广告对联的人,内容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5、明代商业以小商小贩的地方性商业和长途贩运式商业为主6。
世界上最早用纸张应刷的报纸是《开元杂报》。
欧洲最早用纸张印刷的报纸是德国《时代报》、1949—1979年7、近代广告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是报刊广告的出现。
8、唐初便产生了《邸报》(最早的报纸),由官方主办,清朝将其改为《京报》,只在宫中流传,不准刊登广告。
9、近代以后,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杂志是1833年8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记录传》。
10、1858年,创办香港地区最早的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纸,后改为《中外新报》,是我国近代最早的日报。
11、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的是鸦片战争后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遐迩贯珍》,1853年由香港传教士在香港创办。
有“布告篇”。
12、旧中国广告业最早的广告组织是1927年成立的中华广告公会。
(我国历史上第一家与世界广告协会有联系的唯一全国性广告组织)由六家广告社组织成立。
13、1922年底,美国E G奥斯邦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奥斯邦电台,1923年1月开始播音。
14、1926年官办的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是中国人首办的广播电台。
第一座由国人自办的私营性质的商业广播电台是1927年上海的“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15、1922年成立的“稚英画室”的三大支柱是杭稚英、李慕白、金雪尘。
16、中国近代广告擦笔绘画技法的创始人,20世纪初年历广告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郑曼陀。
17、中国近代年历广告设计的鼻祖是周慕桥,他也是最早表现20世纪初中国女性的广告设计家。
《中外广告史》复习题

《中外广告史》复习题第五章21世纪全球广告趋势[/color]1.以后广告的作用:1)广告第一为现代社会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2)广告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3)广告在以后经济方面的阻碍将越来越大。
4)在社会文化方面,广告不仅仅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手段,而且也是提高人们精神文明水准的工具。
综上所述,以后的广告是广告艺术与广告文化交融一体的形象广告,它已跨过经济领域,对社会政治文化活动产生深刻的阻碍,它将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展。
2.广告新观念革命的表现:1)广告宣传突出社会责任感。
2)广告宣传突出人一辈子、人格价值。
3)“软性广告”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
4)广告个性化更加突出。
3.八十年代国际广告界兼并运动的状况,广告国际化是必定趋势。
广告语言全球一体化,“一对一”广告代理制衰落。
3.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在历史上构成广告传播活动的要素有那些?纵观这一漫长时期广告的进展,其传播特点要紧是什么?[/][color=Orange]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在历史上构成广告传播活动的要素(条件):[/color]1)文字的产生使广告进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印刷术的发明为广告传播的进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报纸和杂志在16世纪的显现,为广告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要的传播媒介。
广告的传播特点:1)经济广告所占比重由小到大,对社会经济进展和企业营销活动的作用不断增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经济广告的进展程度与市场范畴紧密相关。
3)广告传播手段的进步,不断促进广告的进展。
4)广告运作随着经济和传播手段的进展不断进步。
《中外广告史》复习题

《中外广告史》复习题1. 什么是广告史?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广告史?2. 中国的广告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古代的广告形式有哪些?3. 近代中国的广告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成就和问题?4. 西方的广告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古代的广告形式有哪些?5. 近代西方的广告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成就和问题?6. 中外广告史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7. 广告对于商业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在中外广告史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8. 广告行业在当代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什么?9. 你认为学习广告史对于当代广告从业者和普通公众有何意义?10. 你了解哪些当代广告创意或者营销活动?你对这些广告怎么看?广告史是研究广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学习广告史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广告是商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广告史,我们可以了解商业和社会发展的历程。
其次,广告是一种传播媒介,对于理解媒体和传播的原理也有帮助。
最后,通过研究广告史,我们可以学习到成功案例和经验,为当代广告创意和营销活动提供启示。
中国的广告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广告的形式主要是以简略的文字和图案刻在石碑或木牌上,用于宣传商店、产品或服务。
例如,北齐时期的芥末商人在墓石上刻写了他们的商号和服务项目。
这些广告主要是为了宣传和吸引顾客,但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广告的范围和形式相对较为简单。
近代中国的广告发展起步较晚,但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外国商人和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广告的发展。
广告媒体也从最初的海报、报纸逐渐发展到电视、互联网等形式。
在中国近代广告史上,诸如周生生珠宝、脉动运动饮料等知名品牌的广告经营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西方的广告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希腊和罗马时期,商人们通过刻画和挂在商店外墙上的壁画来宣传自己的商品。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广告媒体向报纸、杂志等方向发展。
现代广告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中外广告史重点

【中外广告史重点】1. 1982年2月6日,国务院公布?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综合性的广告管理法规,它的公布标志我国的广告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
美国经济学家席克斯出版了?广告学大纲?和?广告心理学?两部著作,这些书被认为是奠定广告学的两块基石。
4. 1925年,美国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出版了?科学的广告? ,对广告的科学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科学的广告?的出版与全美市场学和广告学教员协会的成立,标志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确立。
1981年7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中国广告?杂志正式出版。
这是我国第一本专业广告杂志。
1985年9月,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会刊?国际广告?创刊。
1994年4月,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现代广告?杂志创刊。
1959年是台湾地区广告事业的发轫年,台湾地区许多重要媒介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二节亚洲广告会议。
1959年温春雄创立的东方广告社,被认为是台湾第一家综合广告代理商。
20世纪70年代是台湾地区广告的成长期。
20世纪80年代是融合期:由于美国与台湾地区断交,加紧了台湾地区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的脚步,而形成开放外商广告公司进入台湾的政策。
由于台湾地区接触海外人士投资广告公司的限制,使一些国际性跨国公司纷纷涌入。
外商基于全球代理政策,常采取跨国转移的做法,即母公司的产品交给哪家公司代理,那么在他国行销时,广告也会交给这家广告公司的他国伙伴公司或子公司代理。
这种全球代理政策,使台湾外乡的广告公司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20世纪90年代是台湾广告的成熟期,选举广告兴起。
这一时期广告经营形态发生了一些转变:①整合传播观念兴起;②以广告集团行的力量争取客户;③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广告界相互交流升温。
5.2005年12月10日,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全面开放,台湾广告文化可到我国大陆扎根。
《中外广告史》考试重点总结

《中国广告史》考试重点一、春秋时期广告环境变化及广告表现形态1.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旗帜广告2.这一时期出现商人阶层的分化:行商和坐贾3.行商就是走街串巷或进行区间贸易的商人;坐贾则是守着固定场所或摊位招徕顾客进行买4.卖的商人。
行商和坐贾的分化,直接导致了新的广告形式的出现,出现了悬物广告。
二、汉代广告表现形态1.旗亭:汉代市场内的标志性建筑,市官的官舍。
2.市鼓:市场的标志之一。
多悬挂在市楼之上,每当市场开启或关闭之时,均击鼓告之民众。
市鼓本身也是旗亭广告的组成部分。
3.标记、铭刻:分为官营商品标记铭刻和个人商品标记铭刻两种主要类型。
最有代表性的是漆器。
4.吹箫卖饧:声响广告的一种。
5.悬壶售药:幌子广告的一种。
6.妇人当垆:商家的促销手段。
三、两宋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商业发展的新格局:1.城市商业中心呈现出东进和南移的趋势。
2.唐末以来使坊分区制度被打破,商品交换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
3.对外贸易以陆路贸易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海上贸易为主。
4.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进入市场,促进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5.广告表现形态的成熟及兴盛。
(1)店招广告。
行业的标志性更加明显。
彩楼、欢门新形式广告的出现。
(2)叫卖广告。
(3)吟唱广告。
(4)店堂装饰。
彩楼、观门、设红绿杈子,悬挂栀子灯(5)标记广告。
标记广告到宋代又有了新发展。
除了产品标记外,此时的标记广告业出现店铺标记和独立于产品和店铺之外的广告形式。
典型代表: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板广告,由于该广告独立于店铺之外,所以对其商品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使用对象、批发代销的优惠都作了详细说明。
更为重要的是,该铜板使用了“玉兔抱杵捣药”的图案作为标记,使其具有了商标的功能,是一种更为典型的标记广告第一个商标出现。
我国最早的广告画:南宋《眼腰酸》杂剧广告。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实物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刻铜板广告(北宋)。
(6)幌子。
(7)印刷广告。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铜板印刷广告。
中外广告史简答题(全文5篇)

中外广告史简答题(全文5篇)第一篇:中外广告史简答题1.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广告工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颁布新的广告管理法规。
(2)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
(3)重视发挥广播广告的作用。
(4)发展实用性的广告传播形式。
2.香港地区的广告公司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分公司或联营公司。
第二类是华资广告公司。
第三类属于大陆在香港地区开办的广告公司。
第四类是小型的广告代理商,业务比较专一。
3.简论美国广告公司的特点。
美国广告公司有如下几个特点:(1)美国的广告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科学的组织及合理的分工,从而保证了高效率的经营体制和现代化的服务。
(2)广告公司经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美国的广告公司拥有为广告主提供广告策划和全面服务的能力,还普遍运用了电脑和各种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使广告的设计、制作等各种工序变得越来越准确、迅速。
(3)美国广告公司走集团化、国际化的道路,开拓全球广告业务。
4.依据史证简要说明,我国在春秋时期及其以前(奴隶制社会),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都出现过哪些广告形式?(1)口头广告:是适应物物交换的需要产生的,要换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换需要口头叫喊让人们知道;(2)实物广告:将要换的东西陈列出来;(3)标记广告:最初在商品上刻上标记,后逐渐形成商业标记;(4)“行商”与“坐贾”的广告形式:“行商”走街串巷叫卖,坐贾有固定营业场所,利用幌子、招牌来招徕顾客。
5.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广告业发展的特点有:(1)广告公司成长壮大;(2)引进国外先进经营管理方式;(3)广告公司服务功能扩大。
6.外国广告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儿个时期?各时期广告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依据各个历史时期的广告技术发展水平,可以把外国广告业的发展大致分为4个时期:(1)原始广告时期:从广告的产生到公元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前。
3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

3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第一篇:3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新时期我国的大陆广告、香港台湾广告史、美国广告发展史、国际广告组织与管理、21世纪全球广告趋势等内容是学习的重点。
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一、我国在春秋时期及其以前(奴隶制社会),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都出现过哪些广告形式?其广告特征是什么?(1)口头广告:是适应物物交换的需要产生的,要换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换需要口头叫喊让人们知道(2)实物广告:将要换的东西陈列出来(3)标记广告:最初在商品上刻上标记,后逐渐形成商业标记;(4)“行商”与“坐贾”的广告形式:“行商”走街串巷叫卖,坐贾有固定营业场所,利用幌子、招牌来招徕顾客。
二、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各朝代分别盛行哪些经济广告形式?奴隶社会及以前: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标记广告、音响广告、招牌和幌子。
战国至隋朝时期:悬帜广告、悬物广告、商品命名广告。
唐代:灯笼广告、旗帜广告。
宋代:招牌广告、音响广告、印刷广告。
元代:印刷广告明清时期:招牌广告、对联广告、书刊广告、广告画等。
三、简述我国唐代商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唐代商品经济和商业发展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分工更发达了,经济作物和以它为原料的手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丝、麻、棉、茶、糖等经济作物发展很快,制瓷、造纸、印书等各种手工业,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大量商品。
其次,国内市场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南北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城市这种经济中心的发展,近代型的商业城市开始出现。
第三,商业组织和经营技术也有显著变化,包括商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地区间联系的加强,商品运输和储存手段的相应发展等,这些都促使广告成为必要的信息桥梁并形成灯笼广告和旗帜广告等新潮的广告形式。
四、简述音响广告的发展。
(1)音响广告是在口头广告的基础上产生的。
西周以前,商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扯噪吆喝不但费口舌,声音又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我国的大陆广告、香港台湾广告史、美国广告发展史、国际广告组织与管理、21世纪全球广告趋势等内容是学习的重点。
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一、我国在春秋时期及其以前(奴隶制社会),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都出现过哪些广告形式?其广告特征是什么?(1)口头广告:是适应物物交换的需要产生的,要换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换需要口头叫喊让人们知道(2)实物广告:将要换的东西陈列出来(3)标记广告:最初在商品上刻上标记,后逐渐形成商业标记;(4)“行商”与“坐贾”的广告形式:“行商”走街串巷叫卖,坐贾有固定营业场所,利用幌子、招牌来招徕顾客。
二、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各朝代分别盛行哪些经济广告形式?奴隶社会及以前: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标记广告、音响广告、招牌和幌子。
战国至隋朝时期:悬帜广告、悬物广告、商品命名广告。
唐代:灯笼广告、旗帜广告。
宋代:招牌广告、音响广告、印刷广告。
元代:印刷广告明清时期:招牌广告、对联广告、书刊广告、广告画等。
三、简述我国唐代商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唐代商品经济和商业发展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分工更发达了,经济作物和以它为原料的手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丝、麻、棉、茶、糖等经济作物发展很快,制瓷、造纸、印书等各种手工业,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大量商品。
其次,国内市场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南北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城市这种经济中心的发展,近代型的商业城市开始出现。
第三,商业组织和经营技术也有显著变化,包括商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地区间联系的加强,商品运输和储存手段的相应发展等,这些都促使广告成为必要的信息桥梁并形成灯笼广告和旗帜广告等新潮的广告形式。
四、简述音响广告的发展。
(1)音响广告是在口头广告的基础上产生的。
西周以前,商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扯噪吆喝不但费口舌,声音又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
(2)西周时期,出现了音响广告。
在西周的时候,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箫为音响媒介,引起人们注意而招揽生意。
行商采用不同的器具,摇、打、划、吹,以各类特殊音响来代表不同的行业。
货郎打“小铜锣”,摇“巴郎鼓”;卖油郎敲“油梆子”;磨刀人拿的4块刀形铁片串成的“铁滑链”,让铁片互相撞击。
(3)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响广告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时的音响广告是声音与音乐的结合,把人类原始的咳喝叫卖声与歌谣、快扳、词曲相结合,更加悦耳动听并更具诱导性。
五、招牌广告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1、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由于坐贾的出现而产生的,以后帘上题写了店铺名号。
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布帘,在木牌上题写文字,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可称为店标(店铺的标记)。
2、唐五代时招牌只是集中于官府统一管理的市场内。
3、至宋代招牌遍及城乡,都市商店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
招牌广告有横、竖等不同类型,广告上有文有图。
如用文字写明店铺名称和性质,图画则显示行业性质,如药店画药葫芦,膏药店画膏药,铁铺门前画钳、刀标记,酒店画李太白像等。
4、至明清时代,招牌广告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更趋成熟。
宋代以前的招牌仅仅是作为店铺的标志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而明清时代的招牌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表现为讲究商业道德与商店信誉。
此时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
六、明清时期的广告发展有了哪些新的内容?(1)招牌广告:此时的招牌广告已不在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内容,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特定的内涵,其次在招牌文字上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
(2)对联广告: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并在春联里赋以商业性的内容。
(3)印刷广告:利用书籍的插图作广告,出现了木版年画。
第二章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广告•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有哪些特点?•二、戊戌维新前后的广告有哪些特点?•三、辛亥革命前后的媒体和广告有哪些特点?•四、五四运动前后的广告业有哪些特点?•五、辛亥革命后,各类报刊在各地纷纷创办,•这个时期的报刊广告与以往相比有什么明显特点?•六、 20世纪30年代的广告业主要有哪些特点?••二、戊戌维新前后的广告有哪些特点?一批由华人办的报纸陆续创刊,主要有《昭文新报》(汉口)、《汇报》(上海)、《述报》(广州)、《循环日报》(香港)等。
这些报纸刊登“航船日期”、“银行市面”、“各货行情”、“各行告白”等广告,但广告形式十分拘谨,方法幼稚,难于引起注意。
由于资本竞争的加剧,报纸刊数和广告版面迅速增加。
如1899年《通俗报》的六个版面中,广告已占四个半版。
广告蓬勃发展以后,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逐渐分离,从而促使广告代理商在我国出现。
广告代理商最早是以报馆广告代理人和版面买卖人的形式出现,后来演变为各种广告社、广告公司。
–官方报刊也适应潮流,改变过去不登工商广告的惯例,开始有限度地刊登一些广告。
•四、五四运动前后的广告业有哪些特点?•五四运动前后的广告业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1)报刊广告持续发展。
五四时期在汹涌澎湃的群众运动推动下,报刊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报纸成为一种最廉价、传播效果最好的广告媒介。
•(2)革命报刊注重广告宣传。
五四前后,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进行反帝反封建和马列主义思想的宣传,也刊登少量广告,而以五四运动以后刊登广告最为活跃。
这些广告不仅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且广告收人构成了报馆经济收人和职工福利的一个重要来源。
•(3)广告媒介多样化。
这一时期除了报纸广告之外,其他几种近现代影响较大的广告形式也陆续诞生,如广播广告、路牌广告、橱窗广告、霓虹灯广告、车身广告、小册子广告、样品广告等。
•(4)广告代理业出现。
随着广告业的发展,中国广告代理业和有关组织(广告社和广告公司)也出现了。
许多有实力的中外企业为了加强竞争,首先都自办广告部。
没有条件设立广告部的企业,只好依靠广告代理商设计和制作广告,促使了早期广告社和广告公司的产生。
•(5)广告学研究与教育的产生。
这一时期,一些大学开设了广告学的课程,并出现了很多广告团体和广告组织,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广告学专著。
•五、辛亥革命后,各类报刊在各地纷纷创办,•这个时期的报刊广告与以往相比有什么明显特点?•(辛亥革命前后报刊广告的特点是什么?)(1)广告内容有了扩大,百货、电影、医药、银行、书籍及个人通告充满报刊各版。
(2)广告的版面安排、编辑水平有所提高,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彩色画面进行图解。
••六、 20世纪30年代的广告业主要有哪些特点?•从30年代初到抗战前夕,是旧中国广告业的鼎盛时期。
这时广告的作用逐渐被社会人士和工商业界所重视,更为积极地以广告来拓宽销路,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世界广告业的新技术、新材料不断传进中国,广告媒介更为发达,广告公司业务更为专业化。
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上海已成为各国商人经商的基地,也是旧中国广告业繁荣的缩影。
主要特点如下:•(1)广告媒介继续得到丰富发展。
如霓虹灯和车船广告相当流行。
广告路牌分布在铁路沿线和城市要道,穷乡僻壤也有油漆广告的踪迹。
广告月份牌销量数以百万计。
此外还有邮政广告、店内广告、剧场广告、空中广告等。
•(2)书籍广告的兴盛。
30年代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文化围剿,当时革命的进步力量奋起反击,双方的出版社、书店都利用书籍广告争取读者,扩大社会影响。
•(3)广告艺术水平提高。
30年代除了书籍广告占有重要地位外,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广告作品和高水平的广告人才。
广告经营者已注意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追求广告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4)广告公司运作趋于专业化。
30年代被认为是上海广告业的全盛时期,广告公司运作趋向专业化。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重点问题一、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广告工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重点表现是什么?二、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的?三、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有了哪些方面的表现?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告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何特征?五、文革期间的广告有什么特点?六、文革结束以后,广告的复苏表现为哪些方面?七、文革后,广告业开始复苏初期,我国广告的表现形式有何特点?一、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广告工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重点表现是什么?(1)颁布新的广告管理法规。
(2)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
(3)重视发挥广播广告的作用。
(4)发展实用性的广告传播形式。
二、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的?(1)政府对私营广告业进行了初步整顿。
解散了一些经营作风不正、业务水平低下、濒于倒闭的广告社,把分散的广告社合并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业务能力的广告公司。
(2)对广告媒介进行了整顿。
如对国民党遗留下来广播电台和报社,采取军事接管方式;对于私营商业电台的报社,采用组织管理方式,发布规章制度,限制刊播内容并加强审批查核,使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利用广告同业公会加强了行业管理。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各大城市都保留了私人工商业的同业公会。
七、文革后,广告业开始复苏初期,我国广告的表现形式有何特点?(1)这一时期是广告业的恢复期,尚未全面接触世界上先进的广告理论和创意技巧,因此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只是传统广告的恢复和延续,从总体上看还很粗糙和原始,但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个案。
(2)这一阶段,广告设计偏重于手绘技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广告经营单位的创作设计人员大多出身于美术绘画专业。
同时,这时期的一些印刷企业也可以经营广告业务,所以,这一阶段的广告设计制作呈现出浓烈的手绘特点。
(3)这时期广告设计模式一般是“简单告白+艺术装饰”。
最初的广告从业人员与企业家认为广告主要负担传达信息的功能,就理解成客观地传达商品本身的物品信息,单纯地将广告变成产品报道,即宣传企业有什么产品,产品的特性、功能、用途是什么,有时还加上一些承诺,如“实行三包,代办托运”等等。
这一时期的广告宣传多采用叙述的方式,广告创作人员尚无品牌意识,也不会利用各种媒体的特征来分类制作广告并获得广告最佳效果。
以四字为一句,打油诗式的文字作为广告语或文案,配以产品说明,并介绍获奖情况,成为当时的广告“时尚”。
(4)影视广告开始出现在电视节目和电影院中。
1980年代初的影视广告是从幻灯片过渡来的,电视广告更多的是大量说明性文字,甚至包括厂名、厂址、电话等联系方式;有的则解说词太多太长,主要信息不明,有些则情节晦涩,更谈不上创意。
不过到了这段时间的末期,即1985年左右,一批影视界的行家逐渐进入广告界,影视广告开始出现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