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变化案例

合集下载

玉米生理生化实验报告

玉米生理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

2. 分析玉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指标。

3. 通过实验了解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品种:郑单958)、生长培养基、蒸馏水、NaOH溶液、碘液、斐林试剂等。

2. 实验方法:(1)种子萌发实验:将玉米种子浸泡在蒸馏水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定期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记录萌发率。

(2)幼苗生长实验:将萌发的玉米幼苗移栽至生长培养基中,定期测量幼苗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

(3)生理生化指标测定:a. 光合作用:利用光合仪测定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

b. 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仪测定玉米叶片的呼吸速率。

c. 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测定玉米植株的水分含量和光合速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

d. 植物激素含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玉米叶片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含量。

e. 酶活性测定:利用比色法测定玉米叶片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活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萌发实验:- 种子萌发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浸泡时间为24小时时,种子萌发率最高。

- 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和水分含量逐渐增加,表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和水分。

2. 幼苗生长实验:- 玉米幼苗在生长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 幼苗生长过程中,叶片颜色逐渐由黄绿色转变为绿色,表明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光合作用: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表明玉米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 呼吸作用:玉米叶片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玉米在较高温度下呼吸作用较强。

- 水分利用效率: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表明玉米具有较强的水分利用能力。

- 植物激素含量:玉米叶片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表明玉米具有较强的生长调节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优秀教学案例
1.自我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种子萌发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如操作是否规范、观察是否仔细等,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关注彼此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教师结合教材图片和实物,讲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包括种皮、胚乳、胚轴等部分,以及它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2.教师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外界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内部条件是指种子本身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阐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种子吸水、种皮胀破、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等。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评价能力。
5.作业小结的实践应用:教师布置设计种子萌发实验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同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种子质量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你们认为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请结合我们刚才讲的内容进行讨论。”

最新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最新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精品文档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

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

种子萌发的主要过程是胚恢复生长和形成一株独立生活的幼苗,所有有生命力的种子,当它已经完全后熟,脱离休眠状态之后,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开始它的萌发过程,继之以营养生长。

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部分植物的种子还需完成后熟过程。

对于无休眠期的种子或者已解除休眠的种子来说,在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下,就可以进行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过程基本上包括种子吸水,贮存组织内物质水解和运输到生长部位合成细胞组分,细胞分裂,胚根、胚芽出现等过程。

同时萌发中的种子呼吸作用会逐渐加快,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代谢活动逐渐旺盛,种子开始萌发,最终发育成幼苗。

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内部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

l.胚乳和胚中的物质变化胚乳以物质分解为主,其重量不断减少。

而在胚中,物质转化以合成为主,其重量不断增加,胚由小变大,胚乳由大变小。

从整个种子来看,则是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发芽的种子,虽然体积和鲜重都在增加,但干重却显著减轻,直到幼苗由异养(由胚乳或子叶提供养料)转为自养(子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后,干重才能增加。

干重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干物质。

2.吸水过程的变化在种子萌发期间,整个吸水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剧吸水阶段,主要是由种子内亲水胶体的吸胀作用引起的,即由衬质势引起的吸水过程,这是一种物理过程,吸水迅速,无论种子是死的或是活的,也无论种子休眠与否均能进行。

这一阶段的吸水量决定于种子的成分,通常是豆类种子>淀粉种子>油料种子。

吸水速率与种皮的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种皮致密而富含蜡质、脂质的种子吸水速率慢,反之则快。

第二阶段是滞缓吸水阶段,种子鲜重增加趋于稳定,但是种子内部一些酶开始形成或活化,并进行着剧烈的物质转化,为萌发的形态变化做好准备。

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

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

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本文旨在探讨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特征。

随着近几年来关于植物胚芽萌发的研究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小麦胚芽萌发常常被看作是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本文将概述小麦胚芽萌发的机制、生理活动及其关联的化学反应。

首先,小麦种子在正常情况下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外界因素如湿度、温度及光照程度的变化可以影响其萌发。

在这些因素调节下,小麦种子中自然存在的萌发烷甙类激素如IAA、GA、ABA等会促发种子萌发过程,即使在不良环境下仍可以发芽成果。

在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细胞活性也会显著增强,各项生理活性也会有所增加,其中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糖酵解,蛋白质合成,脂肪合成,膳食纤维消化等等。

具体的机理正在逐渐揭示,可能是萌发烷甙类激素的作用下,通过激活膜蛋白等有关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本文概括了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特征,也探索了其受调控的因素及其机制。

虽然有大量研究涉及到小麦种子萌发,但是在具体的机理及有效利用小麦萌发烷甙类激素进行强制萌发等方面仍有很多不明确之处,将来的研究依然有待进一步深入。

植物胚芽萌发旨在保证植物常规生长,它是植物重要生理过程之一。

小麦种子萌发的发育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其萌发有重要的影响,包括水分、温度、光照等,它们的变化会引发种子的萌发反应。

此外,小麦萌发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理活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物质的交换、氧化还原反应、糖酵解、蛋白质合成、脂肪合成以及膳食纤维消化等。

另一方面,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也与萌发烷甙类激素有关,例如脯氨酸(IAA)、乙酰肉碱(ABA)、叔丁烯肉碱(GA)等。

它们可以通过影响膜蛋白及其他信号转导蛋白调节种子萌发过程,扩展植物萌发调控机制,以及调节其化学特性、生长和发育过程。

除此之外,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外液体中的激素水平也会影响植物的萌发,从而进一步优化植物萌发过程。

此外,小麦种子萌发受到外界因素调节的探究也将有助于揭示植物萌发调控机制,有助于改善小麦种子萌发的效率,以及植物的高效发育。

种子的萌发演示文稿

种子的萌发演示文稿
第9页,共39页。
三、发芽 (germination)
• 种子萌动以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和 分化,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当胚根、胚芽伸 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就称为发芽。
• 发育到一定程度,到底发育到什么程度? • 传统的习惯是把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达种
子长一半作为发芽的标准。
• 我国和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对发芽定义是:当 种子发育长成具备正常主要构造的幼苗才称 为发芽。
• 2、二氧化碳 • ——通常在大气中只含有0.03%二氧化碳,对发芽无显著影
响。只有当发芽环境的二氧化碳增至相当高的浓度,才会严 重抑制发芽。
• 3、土壤盐碱度 • ——土壤中高浓度的肥料和可溶性盐,往往抑制发芽
(不利于种子吸水)和出苗。 • 4、土壤坚实度 • ——土壤坚实度高,土壤容重大,含水量小,不利于种子发
第19页,共39页。
第20页,共39页。
• 糖酵解丙酮酸的去路
(1)在无氧或相对缺氧时 —— 发酵 • 有两种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 酒精发酵:由葡萄糖 → 乙醇的过程
• 乳酸发酵:由葡萄糖 → 乳酸的过程
• (2)在有氧条件下 —— 丙酮酸有氧氧化
• 丙酮酸被彻底氧化成CO2。
第21页,共39页。
第22页,共39页。
四、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
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是一个需能过 程。 • 吸胀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的呼吸途径是糖酵 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
• 干种子中的ATP含量较低,吸胀后ATP含量迅速 增加,之后在种子萌动前保持相对稳定(ATP合 成的速率和利用的速率达到平衡);种子萌动 后,ATP含量进一步上升。
• 目前发芽试验常采用的变温为20-30℃或15-25℃,在低 温下的时间是16h,高温下的时间是8h,一天为一个变 温周期。

最新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最新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

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

种子萌发的主要过程是胚恢复生长和形成一株独立生活的幼苗,所有有生命力的种子,当它已经完全后熟,脱离休眠状态之后,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开始它的萌发过程,继之以营养生长。

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部分植物的种子还需完成后熟过程。

对于无休眠期的种子或者已解除休眠的种子来说,在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下,就可以进行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过程基本上包括种子吸水,贮存组织内物质水解和运输到生长部位合成细胞组分,细胞分裂,胚根、胚芽出现等过程。

同时萌发中的种子呼吸作用会逐渐加快,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代谢活动逐渐旺盛,种子开始萌发,最终发育成幼苗。

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内部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

l.胚乳和胚中的物质变化胚乳以物质分解为主,其重量不断减少。

而在胚中,物质转化以合成为主,其重量不断增加,胚由小变大,胚乳由大变小。

从整个种子来看,则是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发芽的种子,虽然体积和鲜重都在增加,但干重却显著减轻,直到幼苗由异养(由胚乳或子叶提供养料)转为自养(子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后,干重才能增加。

干重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干物质。

2. 吸水过程的变化在种子萌发期间,整个吸水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剧吸水阶段,主要是由种子内亲水胶体的吸胀作用引起的,即由衬质势引起的吸水过程,这是一种物理过程,吸水迅速,无论种子是死的或是活的,也无论种子休眠与否均能进行。

这一阶段的吸水量决定于种子的成分,通常是豆类种子>淀粉种子>油料种子。

吸水速率与种皮的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种皮致密而富含蜡质、脂质的种子吸水速率慢,反之则快。

第二阶段是滞缓吸水阶段,种子鲜重增加趋于稳定,但是种子内部一些酶开始形成或活化,并进行着剧烈的物质转化,为萌发的形态变化做好准备。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实验一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茚三酮试剂显色法P199原理:游离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生成二酮茚-二酮茚胺,产物呈蓝紫色,称Rubemans紫。

其吸收峰在570nm,且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游离氨基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①微酸、90℃: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

②脱水: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分子茚三酮和一分子氨进行缩合脱水,生成二酮茚-二酮茚胺。

材料:清水浸种吸涨的水稻、清水浸种萌发两天的水稻。

实验步骤:分别取1g萌发、未萌发水稻于研钵中,加入5ml醋酸(使蛋白质变性,沉淀),研磨成匀浆后,用无置于沸水中加热15min,取出用冷水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之呈蓝紫色,用60%乙醇定容20ml,在57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样品氨基态含氮量(ug/100g鲜重)=CV T/V S W *100 ;C=A/k (k=0.103) ;V T=100/2 ;V S=1 ;W=1注意事项:1.测定前所用的玻璃仪器要干燥,所用的蒸馏水必须为无氨水;2.样品要磨匀,用无氨蒸馏水定容,并用干燥滤纸过滤;3.抗坏血酸易被还原;加入的量要严格控制,因为还原剂抗坏血酸会与茚三酮反应;4.水浴锅的液面要高于试管内的液面,使其加热均匀,并在加热后几秒再塞上塞子,水浴锅温度要高于90℃,15min后取出迅速冷却,再加入60%乙醇;5.稀释后要迅速比色;6. 谷物等蛋白质样品可用酸水解法讲蛋白质水解后,用本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可计算出样品蛋白质含量;7. 反应要在无水、有机、微酸的环境下进行。

最适PH为4.5,是乙醇-乙酸钠缓冲液和醋酸缓和后的PH。

思考题:1.茚三酮与所有氨基酸的反应产物都相同吗?为什么?不相同,因为有些氨基酸的结构不同,不含游离的氨基,如脯氨酸。

2.测定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有何意义?可以测定植物对氮的根吸收,测定植物的病理和逆境状态和植物的营养、施肥指标等。

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香 果 树 ( m npe shny)为 茜 草 科 ( u/ E meoty eri r R b一 aee 落 叶大乔 木 , 老 孑遗植 物 , 国特 有单 种 属珍 ca) 古 中 稀 树种 , 国家 二级保护 稀有 种 , 我 国亚 热带 中山或 低 是 山地 区的落叶 阔叶林 或 常 绿 、 叶 阔 叶混 交林 中 的伴 落 生树 种 。它 的花大 , 姿雄 伟 , 合 庭 园观 赏 , 木 材 树 适 且 质 地好 。香果树 虽然 分布地 域广 , 但均 是零 星 生长 , 大
Su y o h a g fPh soo y a d Bic e sr td n t e Ch n e o y ilg n o h mity d rn e d Ge miain o u ig S e r n to f Emme o ey e r iOlv n ptr sh n y i
摘要 : 究测定 了濒危珍稀植物香果树的种子在 萌发过程 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一 些酶 的活性 变化。结果表明 : 研 种子在 吸 水 萌发过程 中, 可溶性糖含量 变化 的趋 势是先升后 降, 过氧化物酶、 淀粉酶的 活性呈逐 渐增加 的趋势 ; 淀粉酶 、 淀粉 一 酶的活性在 种子 萌发前一 直呈上升 的趋 势, 但在发 芽发生后 , 淀粉酶的活性迅速 大幅度上升 , 淀粉 酶的活性反 而缓 .
o aua Po ut eerha dD vlp e t i a gH b i 3 2 C ia) f trl rd c R sac n ee m n,Yc n u e  ̄ 0 , hn N o h
Absr c Th ciiy o o n y d t e c n e to l b e s a r e emie u i e d g r i — t a t: e a tvt fs me e z me a h o t n fS u l ug r we e d tr n d d rng s e e na n o m t n o i fEmme o ey e r i her s l nd c td ta e c n e to oub e s g ric e s d i a l fs e o n ptr s h n y .T u t i ia e h tt o t n fs l l u a n r a e n e ry o e d e s h g r n t n,te e r a e T ea t i fPe o i ee z me a d a l s n r a e r d al n p c e ig o e mia i o h n d c e s d; h c i t o r x d n y n my a e ic e s d g a u ly i r e d n f vy o g r ia in. e a tvt f —a l s d e nt m o Th c ii o y mya e a 一a l s n r a e o tn o l eo e g r i t n; e a tvt n my a e i c e s d c n i u usy b f r e nai T ci i m o h y o a l s o e r pd y, n e a tvt f f a— mya e r s a il a d t ci i o 一a ls e ln d so y atrg r i ain. ec a g fph s— h y my a e d c i e lwl fe e n to T h m h n e o y i oo ia n ic mia tb ls fn l e o S e e i ain a d s e ln r wt . l gc la d bo he c lme a o im a l ld t e d g r n t n e di g go h i y m o Ke r s: y wo d Emme ptr she r i o lbl ug r e o i a e;a ls no e y n y ;S u e s a ;p rx d s my a e;仪一 my a e; 一a ls a ls my a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温性作物
612℃ 3035℃ 40℃
促进了气体交换
变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减少贮藏物质的呼吸消耗
有利于某些酶的激活
有利于休眠打破
有些种子对变温不敏感,但有些则对变温敏感,不变温
不能很好萌发。
•氧气——亦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若低于一定 程度,种子便不能萌发
氧分压高可以促进萌发 物质利用率高
生成有毒物质(CO2、乙醇)少 对氧气多少的要求因作物而异 油质种子需O2多
饱和,体积达最大。从一定意义上讲,种子吸胀是物理现
象而非生理作用 , 因为
死种子可以吸胀
活种子有时反而不能吸胀
所以,种子能否吸胀不能指示种子有无生活力
死种子吸胀常伴有 水肿现象
假发芽现象
蛋白质种子的吸胀力>粉质种子~油质种子
种子吸胀速 度决定于
种被和内含物质地——致密则慢 吸胀温度——高则快 吸胀温度过低——慢且有吸胀冷害
种子名称 油菜 亚麻 向日葵 棉花 豌豆 蚕豆 大豆
糖用甜菜 白三叶草
需水量 48.3 60.0 56.3 75.0 186.0 157.0 126.0 167.0 160
• 温度——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之一
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即萌发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最低
最适
最高
耐寒性作物
04℃ 2028℃ 40℃
依据子叶发展趋向分为 子叶出土型 子叶留土型
子叶出土能保护幼芽、进行光合作用,但顶土力弱 , 子 叶受损影响幼苗生长甚至开花结实。
子叶留土使幼苗顶土力强,易出苗;禾本科为胚芽鞘 先出,胚芽鞘受损幼苗出土会受阻。
花生属子叶半留土型,应尽可能浅播。
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代谢
• 种子萌发早期(吸胀)
酶的活化 膜的修复 线粒体修复 DNA修复
容易变异——有利于诱变育种
• 种子萌动后,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当胚根胚芽伸长达一定 长度时,称为发芽。过去传统习惯把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为 根长一半作为发芽标准。为什么?因为
水分少,根长芽短
发芽期间 水多,则芽长根短(根对氧气少敏感)
水、气协调,芽为根长一半
我国新实施的“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认定的发芽标准 是萌发长成正常幼苗,以与国际接规。
低活力种子修复受阻
• 营养物 质水解
淀粉水解酶合成 淀粉粒解体 淀粉经水解或磷酸解成葡萄糖 脂肪酸 -氧化 乙酰CoA 乙醛酸环 糖
脂肪 脂酶 甘油 -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糖 酸价上升,碘价下降
贮藏蛋白质 蛋白酶 多肽 肽酶 氨基酸 远至胚 合成新蛋白质
• 呼吸与 能量代谢
呼吸呈现 上升——下降——上升——下降 四个阶段 ATP生成量受种子活力和发芽条件影响 活力高 生成量多
条件好
能荷(EC)=
[ATP]+1/2[ADP] ——————————
0.5 种子休眠或老化
[ATP]+[ADP]+[AMP] 0.5 种子萌发
0.7~0.9 发芽良好
幼苗干重
物质效率(%)= ——————————————×100
发芽期间消耗的干物质重
发芽期间消耗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质重=种子干重-残留物干重
水率表示。
萌发时吸水量 吸水率(%)= ———————×100 (表)
种子重量 吸水率主要受化学成分影响,一般蛋白质种子粉质种 ~油质种 萌发最低需水量高的种子,其总需水量也高。
表 6-1 几种作物种子发芽时的最低需水量(%)
种子名称 水稻 小麦 大麦 黑麦 燕麦 玉米
粟 荞麦 大麻
需水量 26.0 60.0 48.2 57.7 57.7 39.8 25.0 46.9 43.9
种子活力高、发芽条件好——物质效率高
黑暗条件下长成幼苗的干重 物质效率=(%) 种子发芽所消耗的干物质重量
黑暗条件下长成幼苗的干重 种子发芽前的干重-发芽后剩余物干重
×100 %
三、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 水分——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
满足最低需水量——种子可以萌发 适宜的水、气条件——种子萌发好 最低需水量——刚刚能使种子萌发时的吸水量,常用吸
第六节 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实质是种胚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活跃 生长状态的生命活动历程。从形态 上讲,则指种胚开始生长,胚根胚 芽突破种皮向外伸长的现象。
种子萌发是种子工作的最后阶段,更是种子 工作的终极目的。
一、种子的萌发过程
吸胀
萌动
发芽
幼苗形态建成
• 吸胀即吸水膨胀,是种子萌发的基础阶段,直到吸水
种子萌发期间的吸水呈现 快 慢 由此将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快 的S型曲线(如图),
阶段 I: 吸胀期间的快速吸水期,靠亲水胶体对水的吸附
力吸水,非生命现象,吸水量与化学成分有关而
与温度高低无关
阶段II : 萌动期间吸水,为吸水滞缓期 阶段III : 发芽期间的快速吸水期,靠幼苗生长力
吸水,死种子无此期吸水 • 种子发芽后,进入幼苗建成阶段:
水生植物种子需O2少 水稻 O2 0.3% ——达80%发芽率 小麦 O2 5.2% ——达80%发芽率 发芽或播种,应尽量保持空气流通,保证有充足O2供应
• 光——多数种子对光不敏感,但喜光种和忌光种
对光敏感,光的有无为感光性种子萌发的
必需条件。
促进了酶和GA增加
有光促进喜光种子萌发
破坏抑制萌发物质
白光、红黄光促进喜光种子萌发,且要达到一定光量。
远红光,绿、青、紫光抑制喜光种子萌发。
thanks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种子吸胀过速,影响膜的修复,导致内容物外渗——发芽
不好或苗弱 , 称为快速吸胀伤害
因此,播种的种子一般不要浸种,最好进行渗透调节处
理,超干种子则应缓湿后播种。
• 萌动指胚根胚芽向外生长突破种皮的现象,俗称“露白”
萌动期间种子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开始旺盛,对外界条
件特敏感,遇不良 条件——易受害——给予适宜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