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D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 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

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A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 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

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D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C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B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 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D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E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 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C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C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D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E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

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A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A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D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A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安定 B.镇静 C.抗炎 D.抗惊厥 E.降温

18.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 -受体兴奋作用的是B

A.新橙皮甙 B.对羟福林 C.柚皮甙

D.忍冬甙 E.右旋柠檬烯

19.莪术抗肿瘤作用机理是A

A增加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B.直接杀死瘤细胞 C.抗嘌呤作用

D.A、B和C E.A和B

20.口服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的中药是A

A.生半夏 B.浙贝母 C.杏仁 D.紫苑 E.款冬花

21.中药五味具有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有一定关系,下面何种药味的作用与其功效不相适应:B

A、辛味药多有发汗解热作用,可散寒流表

B、苦寒药多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燥湿解毒

C、酸味药多有收敛作用,可敛汗止泻

D、咸味药芒硝有泻下作用,可软坚润下

E、甘味药甘草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补能缓

22.柴胡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模型具有的影响是:E

A、肝糖元↓

B、SGPT↓

C、使肝硬变减轻

D、核糖核酸↓

E、B和C

23.大黄止血主要有效单体成分是:C

A、蒽甙

B、大黄素

C、没食子酸

D、大黄素甲醚

E、大黄酚

24.寒凉药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是:E

A、尿中CA ↑

B、尿中CA↓

C、尿中17—OH类固醇↑

D、尿中17—OH类固醇↓

E、B+D

25.枳实等理气药升高血压的作用机理是:C

A、兴奋M—R

B、阻断β—R

C、兴奋α—R

D、阻断M—R

E、阻断α—R

26.活血化瘀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C

A、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

B、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C、止血

D、扩张血管增加脏器流量

E、改善心脏功能

2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A.茵陈炔酮 B. -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2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E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 E.川芎嗪

2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C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3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C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31.下述清热药的药理作用中哪个是不相符合的?B

A.抗病原微生物

B.强心

C.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D.解热

E.降压

32.柴胡的中枢作用表现在:E

A.镇咳

B.兴奋

C.镇静

D.A和B

E.A和C

33.下列中药五味具有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的关系中错误的是:B

A.辛味药具有发汗解热作用,可散寒解表

B.苦寒药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燥湿解毒

C.酸味药具有收敛作用,可敛汗止泻

D.咸味药具有泻下作用,可软坚润下

E.甘味药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补能缓

34.大黄止血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

A.没食子酸

B.α-儿茶素

C.蒽甙

D.A和B

E.A和C

35.板兰根对以下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最强的是:A

A.流感病毒

B.致病性真菌

C.G-杆菌

D.疟原虫

E.阿米巴原虫

36.枳实等理气药升高血压的作用机理是:C

A.兴奋M-R

B.阻断β-R

C.兴奋α-R

D.阻断M-R

E.阻断α-R

37.益母草兴奋子宫的作用表现在:C

A.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加快

B.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减慢

C.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加快

D.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减慢

E.以上均不对

38.五味子涩肠止泻作用与其所含下列哪种物质有关?B

A.硅酸铝

B.鞣质

C.阿片类生物碱

D.有机酸

E.氧化铁

39.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D

A.抗炎

B.镇痛

C.抗菌

D.A和B

E.A.B和C

40.山楂助消化作用原理是由于其含有D

A.脂肪酶

B.淀粉酶

C.胃蛋白酶

D.酵母菌

E.维生素B

41.正品大黄比混杂品次大黄泻下作用强的原因是A

A.结合状态蒽醌含量明显多于游离状态

B.结合状态蒽醌含量明显少于游离状态

C.两种状态蒽醌含量相似

D.还有其他泻下成分

E.以上原因均无关系

42.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中药储藏?C

A.干燥

B.通风

C.日光直射

D.避光

E.低温

43.葛根改善脑循环作用的主要成分是B

A.生物碱

B.葛根总黄铜

C.挥发油

D.多糖

E.氨基酸

4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B

A.钾盐

B.茯苓多糖

C.卵磷脂

D.茯苓酸

E.组氨酸

45.杏仁止咳作用的机理是D

A.抗炎

B.促进支气管液分泌

C.局麻

D.轻度抑制咳嗽中枢

E.以上均有关

46.酸枣仁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E

A.镇静、催眠

B.安定

C.抗惊厥

D.降压

E.抗炎

47.对肝药酶具有诱导作用的开窍药是A

A.麝香

B.苏合香

C.冰片

D.石菖蒲

E.樟脑

48.人参兴奋心脏作用与下属哪种药物作用相似?B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强心甙

D.氨茶碱

E.以上均不是

49.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补益药是D

A.人参

B.党参

C.何首乌

D.甘草

E.当归

50.五味子的药理作用不包括D

A.抗溃疡

B.保肝

C.镇静

D.兴奋子宫

E.解热

B型题

A.尿中CA↑, 17-羟类固醇↓ B.尿中CA↓,17-羟类固醇↑

C.尿中CA↑,17羟类固醇↑ D.尿中CA↓,17-羟类固醇↓

E.尿中CA与17-羟类固醇均不变

51.热证病人用了寒性药之后D

52.寒证病人用了热性药之后C

A.人参 B.党参 C.黄芪 D.甘草 E.淫羊藿

53.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D

54.具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A

A.桔梗皂苷 B.蔊菜素 C.B谷甾醇 D.胡萝卜甙 E.浙贝母碱55.具有恶心性祛痰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56.具有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

A.利尿消肿 B.抗肿瘤 C.降血脂

D.治疗氮质血症 E.急性胰腺炎

57.大黄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作用可用于

58.大黄抑制胰酶作用可用于

A.石膏 B.黄连 C.常山 D.人参 E.附子59.能与连翘同用增强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60.能拮抗知母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A.氯化甲基多巴胺 B.去甲鹿尾草碱 C.去甲乌药碱

D.乌头碱 E.乌头原碱

61.附子镇痛的主要成分是

62.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是

A.生物膜保护作用 B.抗氧自由基损伤

C.增加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力 D.增强肝药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E.以上都不是

63.黄芩保肝作用机理是

64.茵陈保肝作用机理是

A天麻 B.钩藤 C. 地龙 D.苏合香 E.麝香

65.具有明显抗癫痫作用的中药是

66.能明显提高中枢耐缺氧能力的中药是

A.尿中CA↑,17-羟类固醇↓ B.尿中CA↓,17-羟类固醇↑

C.尿中CA↑,17-羟类固醇↑ D.尿中CA↓,17-羟类固醇↓

E.尿中CA与17-羟类固醇均不变

67.热证病人用了寒凉药后,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表现在

68.寒证病人用了温热药后,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表现在

A.发汗作用 B.平喘作用 C.解热作用

D.降压作用 E.利尿作用

69.麻黄碱兴奋α -受体和β受体可产生_作用

70.D-伪麻碱静脉注射可产生_作用

A、去甲乌药碱

B、乌头碱

C、川芎嗪

D、藁本内脂

E、叶酸

71.附子中强心的主要成分是:

72.附子中毒性较大的成分是:

A、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

B、增加血小板数而促进凝血过程

C、降低纤溶酶活性

D、增加凝血酶活性

E、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促进凝血

73.三七、蒲黄止血作用机理是:

74.白及、大蓟、小蓟止血作用机理是:

A、促进机体产生抗体

B、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提高血清干扰素浓度

D、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E、B+C

75.补益药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表现在:

76.补益药能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表现在:

A、扩张末稍血管

B、收缩末稍血管

C、抑制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

D、促进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

E、兴奋交感神经

77.麻黄发汗可能的作用机理是:

78.桂枝发汗可能的作用机理是:

A.人参 B.党参 C.黄芪 D.甘草 E.淫羊藿

79.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

80.具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

A.麻黄碱 B.伪麻黄碱 C.麻黄挥发油 D.柴胡皂苷 E.细辛挥发油81.不具有平喘作用的成分是

82.具有表面麻醉作用的成分是

A.兴奋下丘脑

B.兴奋垂体

C.本身有ACTH样作用

D.本身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E.减少致炎物的释放

83.秦艽碱甲抗炎作用机理为:

84.甘草抗炎作用机理为:

A.扩张末梢血管

B.收缩末梢血管

C.抑制汗腺导管对Na+重吸收

D.促进汗腺导管对Na+重吸收

E.兴奋交感神经

85.麻黄发汗的作用机理是:D

86.桂枝发汗的作用机理是:A

A.茯苓、莪术

B.牛黄、天麻

C.黄连、陈皮

D.黄芩、茵陈

E.柴胡、金银花

87.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有:

88.具有健胃助消化作用的药物有:

A.去甲乌药碱

B.乌头碱

C.川芎嗪

D.藁本内脂

E.叶酸

89.附子中强心的主要成分是:

90.附子中毒性较大的成分是:

A.作用增强 B.毒性降低 C.便于贮存

D.加强和突出某一方面作用 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

91.附子经炮制后:

92.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A.山楂

B.神曲

C.鸡内金

D.麦芽

E.菜菔子

93.主要含有淀粉酶的消食药是:

94.具有明显强心、降压作用的消食药是:

A.赤芍甙

B.川芎嗪

C.隐丹参酮

D.延胡索乙素

E.益母草碱

95.具有明显兴奋子宫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96.具有明显抗溃疡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人参皂甙Rg

B.黄芪多糖

C.甘草甜素

D. 川芎嗪

E.阿魏酸

97.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

98.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强心作用

B.抗炎作用

C.镇痛

D.A+B+C

E.以上均不对

99.干姜的药理作用包括:

100.细辛的药理作用包括:

C型题

A.促进ACTH释放 B.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101.人参对内分泌的影响是

102.甘草对内分泌的影响是

A.苦杏仁甙 B.获苓多糖 C.二者皆是 D.二者皆非103.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

104.具有祛痰作用的成分是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增加纤溶酶活性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105.川芎对血液系统作用包括

106.益母草对血液系统作用包括

A.青皮 B.枳实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107.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

108.升高血压

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或不良反应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109.乌头炮制制后

110.延胡索醋炒后

A.大肠

B.小肠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11.大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

112.番泻叶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

A.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使葡萄糖醛酸↑

B.水解形成葡萄醛酸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13.甘草解毒作用机理为:

114.茵陈保肝作用机理为:

A.雌激素样作用

B.雄激素样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15.淫羊藿具有()作用。

116.鹿茸具有()作用。

A.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B.增强胃肠运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17.理气药治疗胃下垂的药理基础是:

118.理气药治疗肠鸣泻泄的药理基础是:

A.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B.抗炎抗菌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19.丹参具有:

120.延胡索具有:

A、大肠

B、小肠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121.大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

122.番泻叶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

A、镇静

B、镇咳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123.柴胡对中枢的作用表现在:

124.丹参对中枢的作用表现在:

A、益母草

B、黄芩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125.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的药物是:

126.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是:

A.青皮 B.枳实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127.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

128.升高血压

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或不良反应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129.乌头炮制制后

130.延胡索醋炒后

A.降血糖作用 B.降血脂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31.泽泻的药理作用有:

132.人参的药理作用有:

A.止血作用 B.活血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33.三七的药理作用有:

134.白芨的药理作用有:

A.镇咳作用 B.抗炎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35.桔梗的药理作用有:

136冰片的药理作用有:

A.麝香 B.石菖蒲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37.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138.兴奋子宫的药物是:

A.对羟福林 B.N-甲基酪胺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39.枳实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140.青皮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降血糖作用 B.降血脂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1.泽泻的药理作用有:

142.人参的药理作用有:

A.止血作用 B.活血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3.三七的药理作用有

144.白芨的药理作用有

A.镇咳作用 B.抗炎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5.桔梗的药理作用有

146.冰片的药理作用有

A.麝香 B.石菖蒲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7.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148.兴奋子宫的药物是

A.对羟福林 B.N-甲基酪胺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9.枳实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150.青皮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K型题

151.黄芪的药理作用是

(l)降压(2)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3)抗病毒(4)增加性性腺功能

152.小檗碱抗菌作用机理为

(l)干扰糖代谢(2)抑制菌体蛋白质和脂质合成

(3)干扰细菌DNA复制(4)破坏菌体结构

153.天麻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l)镇痛(2)镇静(3)降压(4)解热

154.川芎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l)抗血栓形成(2)抗心绞痛

(3)抗血小板聚集(4)降血压

155.消食药促进消化作用的机理包括

(1)消化酶样作用(2)抑制胃肠蠕动

(3)维生素样作用(4)抑制胃酸分泌

156.与茵陈利胆作用有关的成分是

(l)绿原酸(2)咖啡酸

(3)6、7-二甲氧基香豆素(4)茵陈炔酮

157.大黄利胆作用的机理是

(l)抗胰酶作用(2)加强胆囊收缩

(3)泻下作用(4)松弛奥狄氏括约肌

158.中药配伍应用时,产生协同作用的是

(1)相须(2)相使(3)相反(4)相恶

159.麻黄常用于哪些病症?

(l)风热感冒(2)风寒感冒(3)夜间失眠(4)咳喘症

160.丹参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l)改善血液流变学(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抗菌(4)保肝

161.甘草解毒作用机理是

①促进毒物代谢②对毒物有吸附作用

③促进毒物直接排泄④水解释放葡萄糖醛酸与毒物结合

162.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表现在

①小剂量兴奋中枢②大剂量抑制中枢

③促进学习记忆功能④安定作用

163.小檗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是

①降低心肌自律性②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③消除折返④延长有效不应期

164.中药配伍应用时产生拮抗作用而影响药理和毒性的是

①相畏②相杀③相恶④相反

165.补益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实验指标是

①提高玫瑰花结形成率②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③提高血清抗体水平④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

166.何首乌延缓衰老的作用环节有

①降低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②加强心肌收缩力

③提高血中SOD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产生④保肝作用

167.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

①甘草②人参③鹿茸④当归

168.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有

①抗菌②抗炎③抗早孕④抗癌

169.葛根的临床应用有

①流行性感冒②冠心病

③高血压④早期突发性耳聋

170.下述无抗肿瘤作用的药物是

①构杞子②酸造仁③大黄④丹参

171.活血化瘀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

⑴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⑵增加股动脉血流量

⑶对实验性心肌缺氧能力⑷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

172.活血化瘀药除影响循环和血液系统功能外,其它作用还有:

⑴止痛⑵抗菌消炎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⑷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173.人参对收血管的作用是:

⑴强心⑵抗心律失常⑶抗心肌缺血⑷增加心肌耗O2

174.甘草解毒作用机理为:

⑴水解释放葡萄糖醛酸⑵抑制葡萄糖醛代谢

⑶吸附毒物,减少吸收⑷在胃中中和毒素

175.黄连有效成分小蘖碱抗心律失常作用通过下列哪些实验证明:

⑴对乌头碱所致心室纤颤有保护作用

⑵提高电刺激麻醉猫室颤阈值

⑶提高肾上腺素诱发心室纤颤的阈浓度

⑷延长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176.三七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理学基础是

⑴止血⑵活血⑶抗炎⑷镇痛

177.延胡索乙素中枢作用与吩噻嗪类的安定作用相似之处是:

⑴对犬和猴有训服作用⑵催眠作用不易唤醒

⑶大剂量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⑷无镇吐降温作用

178.中药配伍应用时属配伍禁忌的是:

⑴相恶⑵相畏⑶相反⑷相杀

179.麻黄常用于哪些病症?

(l)风热感冒(2)风寒感冒(3)夜间失眠(4)咳喘症

180.丹参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l)改善血液流变学(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抗菌(4)保肝

181.活血化瘀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

(l)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2)增加股动脉血流量

(3)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4)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

182.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是:

(l)机体的机能状态(2)产地、品种、采收季节(3)昼夜节律(4)炮制和煎煮方法

183.山楂降血脂作用表现在:

⑴血清胆固醇↓⑵血清甘油三脂↓

⑶主动脉硬化程度↓⑷血中高密度脂蛋白↓

184.与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功效相关的作用是:

⑴镇静⑵抗惊厥⑶镇痛⑷降压

185.当归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是:

(l)促进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2)降血脂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新

中药药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 用的规律。 2、中药药效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提示中药药理作用的机理与物质基础。 3、中药药动学: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第一个时期:(20年代—1949年) 从本草学进入化学与药理研究阶段,标志:陈克恢等对麻黄进行研究,发现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第二章中药药效学 1 (损其偏盛,补其偏衰 ) 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热性或温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 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 5种不同的药味。③升降浮沉:药物性能在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与趋势。④归经: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 (归经所属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器基本一致。) 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 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 寒凉药:中枢抑制作用。DA、NA 下降。温热药:中枢兴奋作用。 2、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P9 4 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

广义的毒:指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熟悉并熟悉例子 副作用:中药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麻黄——止咳平喘(药效)中枢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 大黄------通便(药效)月经量多(不良反应) 附子------止关节痛(药效)心慌胸闷(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危害,一般后果比较严重,有时较难恢复。 变态反应:少数人对某些中药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最常见的为过敏反应。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5 1.多效性---- 化学药----单一的化学物质与靶点.如阿斯匹林(PG)与阿托品(M受体) 中药----多成分与多靶点.如人参含的皂苷与其他成分,作用多个系统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关.一定范围有协同作用,超出范围有对抗作用 3.双向调节性,指的是同一种中药,同时具有抑制亢进的机体功能又有兴奋低下的功能,调 节完全相反的二种病理状态. 如麝香–镇静安神(中枢抑制)、醒脑开窍(中枢兴奋)山楂---消胀(收缩胃肠肌)、止泻止痛(松弛胃肠肌) 机理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参皂苷 Rb(镇静)、Rg(兴奋) 6掌握并举例 1.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中药功效的描述与现代研究的药理作用一致.如解表药.活血药,芳香化湿药 2.与中药功效存在差异性:传统功效没证实及新的药理作用.如葛根(解毒没证实、扩冠、强心、降压为新的作用) 3.丰富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如 第四章 中药配伍的原则是什么? 配伍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熟悉原则:①充分利用相须、相使配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②应用烈性、有毒药物时,采用相畏、相杀配伍,以消除或减弱毒性。 ③避免相恶配伍导致药效拮抗而削弱原有功效。 ④避免相反配伍增强毒性或导致不良反应。 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属“拮抗”?何者“减毒”? 协同:相须、相使拮抗:相恶、相反减毒:相畏、相杀 产地:“道地药材” --特定产地--名贵药材:四川——贝母附子黄连内蒙——甘草云南——三七、茯苓、木香山西——黄芪、党参西藏——红花吉林——人参1、炮制的影响作用P28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 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 烧杯(1000ml, 400ml) 2. 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 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三、实验内容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 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 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 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 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 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 酊剂和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 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和蛇刺难以被粉碎,但是其他部分被粉的过细。在 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

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不良反应: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与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3.副作用:中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药用目的无关作用。 4.毒性反应:中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机体所产生的严重功能紊乱和病理性损害,甚至危害生命。 5.后遗效应: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6.变态反应:少数过敏性体质病人,多次接触某种中药或其成分后所产生的特殊反应。 7.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8.首剂效应:某些药物在首剂使用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较为激烈。 9.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10.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11.药物不良事件:药物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或经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物有因果关系。 12.安慰剂:不含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 13.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4.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15.泻下药:能滑润肠道、促进排便,治疗里实证的药物。 16.祛风湿药: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7.芳香化湿药: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健脾作用的药物。 18.利税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用于治疗水湿内停病症的药物。 19.温里药: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症的药物。 20.理气药:能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 21.消食药: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2.止血药: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23.活血化瘀药:能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用于治疗血瘀证的药物。 24.化痰止咳药:具有祛痰、化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用于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的药物。 25.安神药: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6.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证的药物。 27.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8.补虚药:凡能补充人体物质,增强机能,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 29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30.适应原样作用:具有抗疲劳,耐缺氧,抗寒冷,抗高温等作用。 31.停药反应:由于药物长期使用参与机体的代谢和调节,人体对药物的产生不适应,一旦停药则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而出现原有症状或新的症状,应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来完全停药。 32.药物依赖性:一些药物连续使用后,用药者表现出强迫性地要定期连续使用该药的行为,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1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白鼠中毒表现得影响(6学时) 【目得】观察生附子与制附子致小白鼠得死亡数量,评价炮制对附子毒性得作用。【器材】1ml注射器、鼠笼、天平。 【药品】生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制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 【动物】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 ~22 g。 【方法】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按0、2ml/10g腹腔注射给药,第1 组给予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第2组给予制附子水煎醇沉液。观察并记录30min内 各组小鼠死亡情况。 【结果】记录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组与制附子水煎醇沉液组动物死亡数,比较两者 毒性得大小。 【注意事项】生附子与制附子水煎液制备时均应煎煮4小时以上。 【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前后附子毒性作用差异得原因。 实验2 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 得影响(炭末法)(4学时) [目得]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得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得药理意义。[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得推进距离。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大黄久煎或炮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故生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泻作用增强。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药品] 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1), 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末0、1g/m1),苦味酸。 [动物]小白鼠。 [方法] 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得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用苦味酸标记。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得肠管,置于托盘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doc

《中药药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药药理学基础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中药药理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仪器,奠定良好的专业课基础;其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巩固与加深对中药药理学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设计实验。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个实验均由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思考题组成。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内容。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8学时。 四、使用教材:《中药药理学实验讲稿》,由药理学教研室自编。 Ⅱ正文 实验一炮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扭体法)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热板法与扭体法的原理。 2.掌握热板法中小鼠痛阈值的测定方法及合格小鼠的筛选标准。 3.掌握小鼠扭体疼痛反应的评价方法。 4.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6.了解实验数据坐标图示法。

二、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痛阈值。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 (五)测量不同时间的痛阈值。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延胡索与醋炒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2.阐述醋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原因? 3.比较两种镇痛实验方法。 实验二、炮制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制附子和生附子毒性作用的差异。 2.掌握小鼠附子中毒的表现。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5.了解药物毒性实验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讲解制附子和生附子化学成分的差异、药理作用 (二)分组,给药,观察动物附子中毒的表现,以及中毒潜伏期、死亡率(三)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动物中毒表现的描述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2.阐述制附子和生附子毒性作用的差异?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1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白鼠中毒表现的影响(6 学时) 【目的】观察生附子和制附子致小白鼠的死亡数量,评价炮制对附子毒性的作用。 【器材】1ml注射器、鼠笼、天平。 【药品】生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制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 0.5g/ml。 【动物】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 g。 【方法】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按0.2ml/10g腹腔注射给药,第 1 组给予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第2组给予制附子水煎醇沉液。观察并记录30min 内各组小鼠死亡情况。 【结果】记录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组与制附子水煎醇沉液组动物死亡数,比较两者毒性的大小。 【注意事项】生附子和制附子水煎液制备时均应煎煮4 小时以上。 【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前后附子毒性作用差异的原因。

实验2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 的影响(炭末法)(4学时) [目的]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的药理意义。 [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大黄久煎或炮 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故生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 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泻作用增强。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 [药品]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 (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 0.1g/m1),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末0.1g/m1),苦味酸。 [动物]小白鼠。 [方法]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的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 只,用苦味酸标记。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炭 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取各组3只小自鼠平均值,用公式汁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各组小肠容积是否增大。 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cm) 炭末推进率= ---------------------------------------- X100% 小肠全长(cm) [结果]按结果记录分析并填表。

中药药理学试题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题三(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中药药理 2.中药药动学 3.不良反应 4.双向调节作用 5.适应原样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苦味药具有燥湿或泻下作用,与其含有以下成分有关( ) A.有机酸 B.挥发油 C.鞣质 D.糖类 2、下列描述与柴胡的药理作用不符的是( ) A.抗炎作用 B.柴胡皂甙有保肝作用 C.柴胡皂甙无溶血作用 D.柴胡皂甙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3、对流感病毒没有抑制作用的是( ) A.金银花 B.黄连 C.黄芩 D.山豆根 4、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利尿作用 B.抗炎作用 C.解热作用 D.抗感染作用

5、无保肝作用的药物是( ) A.金钱草 B.茯苓 C.茵陈蒿 D.猪苓 6、青皮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 ) A.哮喘 B.消化不良 C.高血压 D.胸肋胀痛 7、具有强心作用的消食药是( ) A.神曲 B.山楂 C.麦芽 D.莱菔子 8、下列药物中没有镇静作用的是( ) A.川芎 B.丹参 C.延胡索 D.益母草 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B.益母草有镇静作用 C.益母草可抗心肌缺血 D.益母草可抗血栓形成 10、以下有关附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子对心率无影响 B. 附子可加快心率 C. 附子可减慢心率 D. 附子对心 率的影响不确定 11、钩藤降压的有效成分是( ) A.钩藤碱 B.挥发油

C.去氢钩藤碱 D.异去氢钩藤碱 12、以下有关羚羊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 B.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C.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 D.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呈双向调节 13、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是( ) A.头痛 B.体温升高 C.出血 D.出现玫瑰疹 14、以下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解毒的作用 B.对正常心脏有促进收缩作用 C.有保肝作用 D.可促进机体代谢 15、服用甘草流浸育,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等,是因为甘草具有() 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B.拮抗醛固酮受体 C.升高肾素水平 D.皮质激素样作用 E.直接保钠排钾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与麻黄平喘作用机理有关的是( ) A.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 E.兴奋α-受体 2、黄连的药理作用有( ) A.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B.调节平滑肌

中药药理学(课后习题)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 第01章绪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二、填空题 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问答题 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3.简述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 4.有人认为中药是天然产物,所以毒副反应低,请简述你对此的看法。 5.请例举几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或中药的活性成分,并简述其研究概况。 6.什么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 A.NA B.Ach C.5-HT D.GABA E.NO 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 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 二、填空题 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2.在中药中,( )、( )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三、问答题 1.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的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有什么关系? 3.中药归经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4.简述四性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5.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五味”所含成分与中药的“功效”、“归经”间有何规律性? 7.简述中药五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第03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作用特点 一、选择题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四性得现代研究:1:对中枢神经系统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2:对植物神经系统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3:对内分泌系统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4:对基础代谢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5:寒凉药抗感染与抗肿瘤作用 寒凉药长时间给药:痛阈值,惊厥阈值,5-HT,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其余均降低。 中药五味得现代研究: 中药有毒无毒得认识: 中枢神经系统:马钱子,附子,雪上一枝蒿,细辛,川乌,草乌,生南星,黄药子 心血管系统:1—乌头碱类: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 2—强心苷类:蟾酥,罗布麻叶,黄花夹竹桃,万年青 呼吸系统:苦杏仁,桃仁,郁李仁,枇杷仁,白果,商陆 肝毒性:苍耳子,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 肾毒性:斑蝥,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 长期毒性所致毒性损伤得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发生率最高。 中药药理作用得影响因素: 1:药物因素:品种与产地,采收与贮藏,炮制,制剂与煎煮方法,配伍与禁忌 2:机体因素:1):生理状况:年龄,性别,体质,情绪,遗传等。 2):病理状况 3):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3: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冷暖,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等 中药药理作用得特点:1: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得相关性 2:中药作用得双向性 3:中药作用得差异性 4:中药作用得时效关系 5:中药作用得量效关系 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得相关性: 研究与认识与中药功效相关得药理作用,就是中药药理学得基本任务。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如解表药“发表散寒,解除表证”得功效与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另外,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性。其一,中药药理研究结果未能证实与某些中药相关得药理作用。如苦参具有利尿作用,但未见与之有关得药理作用报道。其二,通过现代研究发现了某些与传统中药功效无明显关系得药理作用。如五味子得肝脏保护作用,地龙得溶栓作用,枳实升压作用也未见中医文献记述。 解表药:

中药药理学各类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 1.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 1.1麻黄 主要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抗过敏,平喘,利尿,镇咳祛痰 其他药理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对平滑肌的影响 1.2柴胡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抗炎,镇静、镇痛,促进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 抗内毒素,镇咳,保肝利胆,降血脂,抗抑郁,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其他药理作用: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对胰酶的影响,保护胃黏膜 1.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影响免疫功能,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 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 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 其他药理作用:抗氧化,抗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样作用,增强记忆,抗肿瘤,保护胃黏膜 2.清热药的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细菌内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抗肿瘤2.1黄芩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保肝利胆,降脂其他药理作用:抗氧自由基损伤,减轻糖尿病并发症, 影响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肌缺血) 2.2黄连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抗炎,解热,增强免疫 影响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降压) 影响消化系统(利胆、促进消化、抗胃溃疡) 其他药理作用:降血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抑制血小板聚集,正性肌力作用 2.3金银花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解热,抗炎,提高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保肝、利胆,止血,抗早孕 2.4穿心莲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内毒素,抗炎,解热,影响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抗肿瘤,保肝利胆 2.5牡丹皮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心肌缺血, 抗脑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药理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保肝,降血糖 2.6知母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降血糖,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抗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解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 2006年12月

目录 实验一片剂溶出度试验 (4) 实验二尿药法测定水杨酸钠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7) 实验三扑热息痛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0) 实验四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13) 实验五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15)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须知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属于药物临床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白工作服。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实验成品应标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并交教师验收。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整洁、细致、严谨、冷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验风格。 5.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安全使用仪器时要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不熟悉操作方法时,应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各种仪器、容器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用毕要清洁后放回规定位置。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复习提纲 1、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静、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有中枢兴奋作用。(0.5(2)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温热药能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受体-GMP系统的功能亢进。寒凉药能降低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 (5)寒凉药有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2、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1)中药药效的多效性;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3)双向调节性; (4)作用相对温和、缓慢。 3、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①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如烈性中药大多要经过漂、浸、煮等炮制过程,使有毒成分溶出或分解,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毒成分或毒副作用目的。如:附子炮制(乌头碱无强心作用,分解破坏,而消旋去甲乌药碱,强心成分,因耐热而仍保留,故熟附片保留强心作用而毒性较生附子大大降低。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水煎液溶出量少,醋炒后,延胡索中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溶于水的醋酸盐,水煎液中溶出的总生物碱增加,镇痛作用加强。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也有抗菌作用,炮制后的炙大黄泻下作用减弱,抗菌作用增强。 4、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如何 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 ②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 ③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识 5、中药含药血清药理方法概念及优点: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

第一组 题目:延胡索提取物的镇痛作用 班级: 成员: 指导老师: 延胡索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的研究) 一、延胡索镇痛的历史[1] 罂粟科紫堇属延胡组植物延胡索的块茎。根据南北朝以来直到明清的医案记载和现代科学研究,可把延胡索的临床应用分为三类:1.镇痛作用:延胡索中多种生物碱对胸部疼痛、胃肠疼痛、腹部疼痛、跌打扭伤等有显著的止痛作用;2.治疗心血管疾病:延胡索对心血管疾病有肯定的药效,能扩张冠脉,治疗心率失常;3.用于妇产科通经、行气:可治疗痛经和产妇产后宫缩痛。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使肌肉松弛,并具有解痉作用。口服延胡索可产生类似吗啡及可待因的效果,能缓解一般神经痛、头痛、腰痛、关节痛、月经痛、肿疡疼痛等。延胡索对轻度痉挛性疼痛的有效率大致与杜冷丁相当。另外,延胡索还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功效。 延胡索的研究新发现 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金国章院士为代表的药理学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延胡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机理与传统的麻醉性镇痛或消炎解热镇痛机理不同,延胡索乙素是属于植物中枢多巴胺受体抑制剂,是一种增强内源抗痛系统功能的新作用机制,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且安全性好,无成瘾性。二、延胡索的主要功效及化学成分[2] 功效:延胡索有活血、理气、止痛功效和镇痛、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 化学成分: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丙素、延胡索丁素、延胡索戊素、延胡索己素、延胡索辛素、延胡索壬素、延胡索癸素、延胡索子素、延胡索丑素、淀粉、黏液质、挥发油及树脂 三、延胡索乙素的镇痛机理[3] 延胡索乙素生物活性最强,其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内多巴胺(DA)受体有亲和力起通过阻断多巴胺DI受体增加脑内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而产生镇痛作用。 四、提取方法[4]

中药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中药学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消除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的必要加工处理过程 水飞法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宜于粉碎,以便充分发挥药效 炜法利用湿面粉、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加热 淬法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使其酥脆的方法 炙法将药材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 中药性能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内容,它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四气四性,药物寒热不同性质,包括寒热温凉平 五味药物的滋味,包括酸苦甘辛咸涩淡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归经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道地药材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物 剂量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解表药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清热药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 祛风湿药祛风湿,解除痹痛。 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 利水渗湿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 泻下药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温里药温里散寒,治疗里寒症 理气药疏利气机,治疗气滞、气逆证 消食药消积导滞,治疗饮食积滞 活血祛瘀药通畅血行,消散淤血 化痰药祛痰、消痰,治疗痰证 止咳平喘药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 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开窍药辛香走窜,开窍醒神,治疗闭证神昏 安神药安神定志,治疗心神不宁 补虚药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例偏向,治疗虚证 平抑肝阳药平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 息风止痉药平息肝风,治疗肝风内动,痉厥抽搐 收涩药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证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 2005,12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主编曾南 主审沈映君 编委 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 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 童妍周桢昊李佳川

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 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 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 6.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二、中药药理实验样品注意事项 在进行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药理实验时,由于中药不同于西药,多数不是单一化学成分,而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或多种中药的综合作用。因此,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制备药理实验用的中药样品,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1.药材选择:中药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加工、霉变虫蛀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重要药理作用的实验结果,所以制备中药制剂应首先对中药样品经过鉴定,选择合格中药材进行制备。如果是研究中药新药,受试药物应是处方固定,生产工艺及质量稳定,与临床研究用药剂型相同,并应符合临床用药的质量标准。 2.口服制剂:整体动物实验口服或十二指肠给药,对药材加工的中成药制剂,如冲剂、浸膏、丸、丹、片剂等,可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制成水溶液剂、混悬剂,必要时可加入增溶剂和助悬剂。糖衣片可先剥除包衣再配制。含挥发油的药材应先蒸馏取得挥发油,然后助溶或制成乳剂、混悬剂进行动物实验。若含有麝香、牛黄之类不便提取加工的药材,可直接和水煎液配制成混悬液给药。 药效学研究 3.离体实验和静脉注射:对于离体实验和注射给药的中药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时,用不含赋形剂的提取物,应注意药物中的杂质、不溶物质、无机离子及酸碱度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 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 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 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 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 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安定 B.镇静 C.抗炎 D.抗惊厥 E.降温 18.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新橙皮甙 B.对羟福林 C.柚皮甙

中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由于还原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地道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 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还有解药食中毒之功。 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指药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水飞:药物与水共研,细粉随水倾出,粗粉继续加水研磨,多次分离放置后得极细粉的方法。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煅法: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 火制: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分为炒、炙、煅、煨、烘焙。 水火共制:指包括蒸蒸日上、煮、禅、淬等炮制方法。 单行:用意味药治病。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相使:在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一药为主,一药为辅,提高主药疗效。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 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性质:专业课、独立开课 适用专业:中药学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 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本门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54,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32学时共8个实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验证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单个实验考核: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占30%,操作过程与结果占50%,实验报告项目占20%。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试验考核占80%。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张大方主编的《药理与中药药理试验》,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实验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及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 中药药理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3. 中药药理实验样品的注意事项 4. 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 5. 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 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学时)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

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组方法和原则。 四、学时安排 2学时 实验二祛风湿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及 秦艽对蛋清致大白鼠足肿胀、耳肿胀的影响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抗炎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秦艽对小鼠足肿胀(蛋清法)的影响 4.掌握秦艽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5.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及常用实验方法的选择。 5.蛋清法和二甲苯法制造急性炎症模型的方法。 6.足趾部皮下注射的方法、肿胀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三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实验设计及实验研究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消化系统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