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临近家长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孩子在复习阶段就没有进入状态,看不进书,但父母又老是关注孩子的考试结果。等孩子一上考场,大脑空白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在大大小小的“考试焦虑”讲座,往往会有一些无所适从的学生和家长。“考生和家长不仅考前紧张,考完试填志愿的时候,一样会焦虑得睡不着觉。”
“家庭氛围过于严肃,会增加孩子考试焦虑的概率。”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接受最坏的可能性,说话的语气尽可能地平和一些,同时要有充分的幽默感去处理和孩子的关系。
塞利格曼的理论和维纳的理论有高度的一致性。他认为当个体把不可控的坏事件归因于稳定的、一般的内部归因时习得性无助就产生了;相反,则不容易产生无助感。研究者还发现,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对成就特别看重,对外界评价比较敏感,认为成功和失败是人有没有能力的标准,常常会逃避困难和挑战。
习得性无助带给个体的感受除了最典型的无助之外,还有严重缺乏控制感。对个体来说,可控性非常重要,也是安全需要的组成部分。丧失控制感甚至会使个体万念俱灰。
这个例子中的爸爸十分疼爱儿子,但他用不存在的事情夸奖他,给他建立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期望,当前阶段他根本无法完成。爸爸的意思可以被理解为:当自己做不到时就放弃,等待别人来救你。原本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反而使他习得了无助。孩子从最糟糕的方面来看待挫折,给失败进行不可改变的内部归因,并用消极方式去应对,而爸爸并没有看到这种危害性。时间久了,儿童遇到稍有困难的事情,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中。
蜂鸣器一响,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狗都会被施加电击。第一组的狗碰到箱子上的开关时,电击就会停止。而第二组的狗无论怎样触碰开关,电击都不会停止。第三组作为对照组,不对狗施加电击。研究者们发现,第一组的狗在遭受电击后,四处逃避,触碰开关后电击停止。第二组的狗在刚刚遭受电击时也会拼命挣扎,想逃出箱子,然而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逃避电击。随后,它挣扎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小,似乎不得不忍受电击。在研究的第二阶段,研究者将这三组狗都放进另一个中间有隔板的箱子中。隔板的一侧有电击,而另一侧没有,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那么,狗会跳过隔板躲避电击吗?
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开始转向另一个研究角度。习得性无助中有“习得”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得来的。既然无助感可以学习得来,那么通过学习也可以习得与无助感相反的体验,就像塞利格曼将研究兴趣转变为如何将习得性无助变为习得性乐观,并不断在积极心理学的方向上昂首阔步地前进。
塞利格曼做了大量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人们从消极的无助中挣脱出来,实验结果也证实他有希望获得成功。塞利格曼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可以避免抑郁,还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
考试前,家庭氛围不能过于严肃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家长首先应该接受紧张的状态,不要过分强调考试的结果,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学生出现考试焦虑,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家长。”分析认为,不少家长对待考试就像如临大敌,有些爸爸在家门口竖起“家有考生,请勿打扰”的牌子,搞得孩子回家就紧张;有些家长每天唠唠叨叨询问孩子的复习进度,让孩子无比反感;还有些家庭,在高考当天全家出动,守在考场门外,让孩子背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当个人认为结果很重要,并期望对结果进行控制时,一些诱发无助感的训练被看作是对自由的威胁,个体会增加动力去控制它。如果个体确信其不能控制结果时,他会停止努力和尝试,并陷入绝望中。
心理学家维纳和他的同事对于人们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4个主要归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在这4个归因中,能力和任务难度是不可控的稳定归因,而努力是可控的不稳定归因。当个体在面对失败时,把失败的原因归为没有努力,那么他会相信经过努力之后,还可能取得成功,这种情况下,他会更愿意去付出努力,而且相信努力后可能会成功。当个体把失败归为能力时,情况就糟糕了。他会认为自己能力差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获得成功,如同认为自己笨,那自然就不能做好。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现状的无力感和沮丧。
好强的孩子,更容易考试紧张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位家长说,他女儿碰上大考就会发抖,开考前10分钟就紧张得不行,临交考卷的时候还是会紧张;而一位重点高中学生的妈妈则担心,儿子中考由于一分之差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高考还有一个月了,他会不会有阴影。
通常来说好强的孩子更容易紧张。因为他们总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总是想把别人比下去。
一次极富创造力的开拓性实验
狗是一种聪明灵活的动物,感觉敏锐,能够迅速觉察并躲避危险。那么,它是否总是能迅速避开危险呢?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关于狗的实验给出了答案。
50年前,一位研究者和他的同事们将参与实验的狗分成了三组。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三组狗都被放在一个接着电线的箱子中,每个箱子都安装了电击装置和一个开关。这个装置可以给狗所踩的板子施加一定程度的电击,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使狗受伤。
基于这些研究,德韦克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儿童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当完成不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时,自己就是个失败者;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儿童则恰恰相反,只要自己努力,所有挑战都可以不断从中学习,提高自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即使失败,也有收获。
如此看来,对习得性无助的改善可以从归因方式的改变入手,建立可控的外部归因可减少习得性无助的程度,这种方法也是儿童教育和学业领域中正在尝试的主要途径。积极心理学为习得性无助的改善提供了新的空间。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积极心理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发展和心理潜能充分开发,培养积极的心理能量和人格特征,主动改变个体看待事物的归因,使习得性无助不至于轻易出现。主动摆脱和远离无助感的束缚,并有准备、有能力做到,应该是解决习得性无助的较好途径。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总在某项工作上失败,总在某次考试中失利。如果你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单身,你会不会判定孤独是生活的真相,并且错失跟别人约会的机会?由于一直感到挫败,很可能你会放弃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什么都做不好”这种感受会内化为一个固执的想法,像一张黑色的大网,牢牢地套住想要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使其面对困难时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其实,这个人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深沼。这种心理会让人自己设置障碍,把失败原因归结为不可改变的因素,比如能力,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也失去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信心。
中考临近家长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
中考临考前,在孩子“快马加鞭”进行复习时,最有利的“良剂”——信心,最可靠的后盾——父母。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家长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认同孩子感受,真诚表达想法
家长不要害怕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也不用刻意掩藏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很敏感,他们有能力分辨出父母对他们的真实态度。
1976年,心理学家兰格和罗丁的一项研究发现,住在疗养院里的人提出想法后如果遭到反对,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感会急剧下降;相反,如果被赋予责任和选择权,比如可以选择娱乐方式和作息时间,他们会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态积极。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会使个体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可以产生改变的,不会轻易产生强烈的无助感。
经过这样的调整,这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不管选择报考什么学校,他有了信心和父母的支持,一定会竭尽全力。我们相信:一个敢于冲刺、愿意努力的孩子早晚会成功。
中考生必读:调整好心态 充满自信迎接中考
来源于网络 2013-03-19 10:44【大中小】 【我要纠错】
临近大考,越来越多的初三、高三孩子和家长被紧张的情绪所困扰。4月和5月,北京市所有的初三考生,都参加全市统一的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学生则参加了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不少孩子在模拟考生的时候就会发慌了,这让家长们觉得有些手足无措:如何排除孩子的考试焦虑,让他们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呢?
答案是出乎意料的。研究者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狗很快学会跳过隔板,轻而易举地避开了电击。然而,第二组的狗在电击开始后的头半分钟惊恐了一阵子,然后就一直卧倒在地呻吟颤抖,被动承受电击带来的痛苦,根本不去做逃避的尝试。甚至它一听到蜂鸣器响,就会倒在地上,这时即使打开箱门,它也不会逃脱,仿佛已经绝望了。
这个不怎么美好的实验在当时被称为极富创造力的开拓性实验,做实验的研究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马丁·塞利格曼,第二组狗在实验中表现出的行为被塞利格曼称为“习得性无助”。他认为,狗在第二阶段的实验中所表现出的无助行为是在第一阶段的实验中习得的。在心理学上,习得性无助指的是有机体经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所表现出的无能为力的消极状态和行为。习得性无助产生后,通常会表现为动机水平降低,出现被动、消极和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形成对外部世界不可控的心理定势,并出现情绪失调,最初表现为忧虑和烦躁,之后出现冷淡、悲观,甚至陷入抑郁。
儿童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研究最早由美国学者卡罗尔·德韦克女士开创。她在研究中请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完成字谜游戏和智力拼图游戏,并不断增加游戏难度。有些儿童总是认为自己太笨而无法完成游戏。他们面对失败常常会说“我太失败了”“我觉得自己太差劲了,每个人都比我强”。但有些儿童在面对难以完成的游戏时,并没有做出“自己太差”的归因,而是产生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喜欢接受挑战”“之前我成功过,这次我也会成功做出来”。
习得性无助和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领域是习得性无助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学生本身关注学习,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整个家庭的关注焦点。习得性无助不仅与学业相关,还会渗入处事方式、待人接物、工作甚至娱乐休闲中。研究者们对归因方式、考试焦虑、特殊教育群体、性别差异等诸多问题进行了习得性无助的研究。
塞利格曼也非常关注儿童的习得性无助,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弟弟想要模仿姐姐搭积木,但姐姐的动作太快了,弟弟赶不上她。每一次将积木推倒的过程都会让这个男孩生气。爸爸看到他很沮丧,试图安慰他。爸爸说:“你做得真好,我觉得你做得太棒了,我喜欢你做的东西,我觉得你是最好的火箭制造家。”但儿子说:“才不是,我做得很差,我是个笨蛋,从来就没有做对过一件事。”爸爸说:“这不是真的,只要你拿定注意,什么事都能做成。让我帮你做吧,我会帮你做一个能够飞到月球的火箭,它会是世界上最快的火箭,而且它是属于你的。”儿子说:“好吧,帮我做一个,我做的从来都不会成功。”
克服焦虑,首先一点:少和别人比
克服考试焦虑,需要一个长期计划、准备的过程。说到底,心里有底了,摆正自己的定位,考试才不会慌。担忧的本质,就是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还有些孩子会抱怨,平时自己复习得很全面,但碰上大考心态就是不好。在我们小的时候,每每遇到考试紧张的情况时,老师总是教我们:走进考场前深呼吸。其实,这得因人而异,有些孩子适合考前听音乐放松心情,有些孩子适合心理暗示,还有些孩子适合想象法。在考试之前,家长不妨测试一下,哪种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管用,从而让孩子更快地进入考场角色.
二、融洽亲子关系,使沟通形成习惯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家长抱怨孩子不主动表达,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家长习惯于把问题归结到孩子身上,要求心理咨询师去跟孩子谈,但很多时候,我们对整个家庭进行咨询,才会收到更好效果。
三、表明态度,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告诉孩子: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都大力支持,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告诉我们,父母永远和你站在一起。尊重孩子,不是喊口号,而是去培养和欣赏他的能力,让他有自信承担责任!享受成长的代价,在体验中成长!很多家长的根本问题是:自己不能承受孩子的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