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的有关资料(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3下9《少年王勃》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3下9《少年王勃》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少年王勃》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少年王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唤起期待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非常美的图片——(出示)你看,这是一幢古代建筑,用一两个词说说你的感受吧!生1:高大雄伟生2:巍峨生3:流光溢彩生4:壮观师:这巍峨雄伟的楼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边,唐朝时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到这儿做官,见这里风景美丽,便下令建造了一座楼阁用于欣赏江边美景和歌舞表演,因为李元婴曾经被封为滕王,所以这座楼阁就命名为——滕王阁。

(生齐读“滕王阁”)【让学生对滕王阁有形象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积累词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唐朝初期到今天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在这1000多年的历史中滕王阁曾经多次被毁坏,但是却因为一篇文章——(出示字)《滕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篇文章的作者当时才是一个少年,名叫王勃。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少年能够引起学生共情,因而让学生在赞美滕王阁之后学习课题,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少,在这儿读shào,它还有一个读音:shǎo,你能分别给这两个读音组词吗?生1:少数生2:多少生3:少先队员生4:少年师:能再读一读课题吗?(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⒈初读课文师:王勃这么了不起,大家想了解他吗?打开课本,让我们听一听王勃的故事。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得十分专注)师:你们都自学了课文,又听了课文,现在你对王勃有什么初步印象?生1:王勃很有才气!师:好的,就让我们好好地感受王勃的才气吧!轻轻打开书本。

自己再读一读课文。

谁来读一读自读要求?(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大声把课文读通顺。

遇到难读的句子划下来,反复练一练。

(3)读完之后想一想:课文写了王勃的一件什么事情?)(3名学生读自读要求后,学生自读课文)【教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方法,学生有法可依,学得扎实、有效。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 个生字,认识5 个二类字和2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直面王勃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少年王勃英姿勃发的图2、询问:你知道这位英俊少年是谁吗?生交流:王勃(相机板书课题)指导读题:多音字“少(sh ào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了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少年英才,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己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思考一下:从课文中你看到了一个()的王勃。

2、请你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什么事情?(课文主要讲王勃应邀参加宴会,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后来《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过渡:那你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滕王阁序》的吗?写得怎么样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这些内容。

学生浏览后交流:第2 —4 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感悟1、请大家把心放到课文中,跟随王勃一起走进滕王阁,走入那场宴会。

自由读第2 —4 自然段,找找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交流并出示: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1 )从“谁也不敢答应”看出什么?(2 )客人们这时心里会怎么想呢?(3 )指导读好这句话:体会客人们面面相觑,极其慌张,不只如何是好的心情。

2、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的王勃在干什么呢?(1 )指读第3 自然段,其他同学看课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少年王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少年王勃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少年王勃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关键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划分:三课时。

1/ 12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知道事情的起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指名读题。

---------------------------------------------------------------范文最新推荐------------------------------------------------------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3/ 12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9少年王勃_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9少年王勃_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9少年王勃苏教版(2019)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叫王勃,大家看一看王勃的精彩话语是怎么写出来的,看看这个故事是不是非常有意思?[教师板书课题,并引导学生读课题]精彩之因共寻求师: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这个精彩。

[同学们开始自由读《少年王勃》][一遍阅读完之后,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学生边举手边说自己找到了] 生:[齐]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就是王勃写得精彩语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同学们仍然自由阅读]生: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师:能不能以“拍案叫绝”的方式读一读这句话?请同学们先练一练,再读读。

[许多学生读到“拍案叫绝”时真的拍了自己的桌子,并竖起大拇指说“奇才!真是奇才!”]师:“奇才!真是奇才!”这里有两个感叹号,请大家读出感叹来。

[生继续练读着]师:你知道当时是怎么记载这一事实的吗?[出示一段文字]我以评书之方式读讲此文。

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交趾即现在的越南(古称交趾国)]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成滕王阁,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重阳节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请,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在座的宾客作《滕王阁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只是路过南昌不知道此事,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小辈,没有推辞,写起序来。

阎都督很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小吏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意思是:南昌原为旧时的郡,洪州本是新设的都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谁人不会”。

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意思是天空正值翼星、轸星分开,地域紧接衡州、江州两处],阎公道“此故事也”[只不过是一些旧事,大家都知道的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三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少年王勃》中“读书可以使我们变得聪明”这一道理;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明白奋斗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阅读理解,培养阅读兴趣;2.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奋斗”和“成功”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课前准备(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少年王勃》的背景与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通过巩固前两篇课文的知识点,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将前面两篇课文与今天的课文进行联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阅读新课文(15分钟)教师给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己静读课文,然后再放音,学生跟读;最后对全文进行整体阅读,理解课文大意。

整段朗读,学生鼓励评论、总结、提问和感兴趣的事情。

4. 奋斗与成功(20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奋斗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离不开奋斗。

通过学生的理解,并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找到自己需要奋斗的地方,并鼓励他们学习,努力前进,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是需要持续奋斗的。

5. 复习与总结(10分钟)教师对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次强调,并让学生小组合作互助,对本节课进行思考,并对小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此节课主要通过《少年王勃》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只有长期奋斗,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教学中我通过帮助学生理解,鼓励学生探索自己兴趣爱好和擅长的领域,引导学生意识到知识学习是需要付出努力和长期奋斗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就一定会有回报。

在教学反思中,我发现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在讨论奋斗与成功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导致部分同学没有跟上讨论的进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育指导来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少年王勃 教学实录

少年王勃 教学实录

少年王勃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少年王勃教学实录少年王勃教学实录(精选3篇)少年王勃教学实录篇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生:我最欣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

少年王勃课堂实录3篇精选

少年王勃课堂实录3篇精选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勃吗?说说你学过的王勃的诗。

我国江西省南昌有一座著名的楼,叫“滕王阁〞。

唐朝时,有一年的重阳节,一位阎姓都督在滕王阁举行宴会,特地邀请了年少的王勃一起参加。

在宴会上王勃一鸣惊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王勃有了初步了解,对王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根底。

教学要从审美的角度,写作探究的角度来照顾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文字的过程就成了对生活体验的过程,自我探究的过程,寻求个性化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王勃聪明才智的教学上,这可能是对教学的另一种深化,对平日里对作文畏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寻找到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

二、初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字音读正确。

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或。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句子:南昌滕王阁宴会凝望千古传诵余晖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3、听师范读课文。

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渲染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与文本相照应的学习气氛。

4、生齐轻声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看生字表,学生自学生字。

2、教学生写“督〞、“宴〞,师范写。

生描红、写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王勃是怎样一个少年?(生自由答:有才气)3、老师认为他不仅仅有才气,而且是非常有才气,书中用了一个词:〔生自由答:〕板书:奇才〔指导理解:少见的人才〕4、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位奇才。

过渡:在滕王阁的那次宴会上,王勃写了一篇祝贺的文章,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诗,令都督拍案叫绝,你知道是哪句吗?二、理解诗意,诗文对照1、学习第三节〔1〕交流出示古诗〔指导读〕〔2〕理解句义A、指导生从文中找出句子并用“——〞划出“落霞与孤鹜齐飞〞意思的句子。

《少年王勃》教学实录

《少年王勃》教学实录

《少年王勃》教学实录《少年王勃》教学实录集锦3篇《少年王勃》教学实录1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读题。

出示词语,复习内容:南昌都督宴会邀请文章凝望野鸭披着灿烂孤鹜《滕王阁序》指名分排读,再指名读、齐读。

师:王勃写下了《滕王阁序》,有一句诗特别有名,你知道哪一句吗?师出示图。

让学生说说。

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读。

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课文中有一小节讲了这句诗的意思,找一找。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得很好,声音读得大声些,让所有的老师同学都听得到。

(出示第三自然段) 再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声音已经比他响亮了,还有更响亮的吗?生再读。

师:老师想问这句话中哪句解释了“落霞与孤鹜齐飞”。

生: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师:另一句呢?生: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师:古人说,读书要读到准备无误并深刻理解。

请同学自由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地读文)师:看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都理解了吗?生:理解了。

师:“鹜”这个字怎么解释。

写在田字格里。

生:野鸭的意思。

师:“孤”字如何解释。

生:一只。

师:“共”呢、生:一起。

师:就看这个画面,看着这句话,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什么意思。

生: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师:“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生: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师:再加大难度,两句是什么意思?生: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师:听着大家读书,老师也想读一读,一想看着大屏幕,我们去领略一下王勃看到的景色。

(师配乐配画读) 生:我看着许多人在划船。

生:见到了滕王阁。

生:云在天上飘荡。

生:看到了景色的倒影。

师:我也边读边想,我想天之高远,我想水之广阔。

一只野鸭在天上飞来飞去。

我就这样读这样想。

你们也来试试,美美地读一读。

看谁读得好,最好能背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的有关资料(教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的有关资料(教学实
录)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

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

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

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

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

清宣统三年(1911)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

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

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

”据此推算,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 年)。

此为王勃自述,当可信,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

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

《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

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
然天得,自符音训。

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

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

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

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

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

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

《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

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

咸亨二年(671年)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

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

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

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

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

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

总之王勃两次遭
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

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

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

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

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
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

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

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

《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

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

今所传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

何林天教授点校整理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收录了辑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