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二立体形态一形态的分类二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三材料与形式四材料与工艺五材料与力象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视觉化视觉化纯粹形态纯粹形态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1组合因素?造型要素形状色彩肌理?条件因素数量方位光线动静?纬度因素点线面体空间?2物理因素?材料类别纸张木材金属塑料土其他?材料属性强度重量质感?加工手段折切塑烧割粘接焊接嵌合等?3心理因素?生气情感运动机能构造?立体构成的实践要求把视觉的形态要素物化成材料要求把视觉的运动物化为组合形式
形的简化逐渐成为普遍的手法,抽象
特别是几何形式手法成为获得认同的视觉
语言,“结构”成为艺术家与设计家都喜
欢使用与实验的名词。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31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主要代表:杜斯伯格 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德 主要观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等所有平
(四)材料与工艺
• 加工方式(爆裂、折断、划痕、刺穿、打磨、 弯曲、冲压、切削、塑造——对应的心理感觉 与视觉质感)。
• 组合方式(叠加、贯穿、重复、包容、交叉 等)。
• 将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材料通过节点 联结成型。节点的构造有三种:滑节点靠自重 和摩擦相互连接,可以在水平方向滑动或滚动; 铰节点像铰链一样可以绕节点改变方向但不能 移动;刚节点完全固定。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线形结构的雄伟大桥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立体构成不是 对某种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关于某种技法的游戏,它所创造的新的形 态,要符合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
树碗
糖果沙发
纸沙发
一、体量美
立体构成中的体量美,可以认为是体积感、容量 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物体 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 分散等等,都会使我们在物体构成的感觉中有一种量感。
Zaha Hadid 的“跳舞的楼”
美国因特网ICA总部大楼
十届美展雕塑作品
二、空间美
空间感是一种潜在的运动感觉,立体构成正是通过材料的切割和 组合来划分和创造空间,即利用单元体的错位、联合及连接等形式形成 有空间感的立体效果。
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
立体构成的空间感是通过凹与凸、虚与实的形式来表现的。主 要是利用人的视觉经验,造成、甚至强化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 称为韵律。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
二、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比例在立体构成中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比 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
(二)尺度 尺度是指人们衡量立体形态呈现出预想的某种尺寸。
1.自然尺度 2.雄伟尺度 3.亲切尺度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2、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3.1 立体构成的形态造型和组合方法

弯曲
立体构成中,不同的材料加工造型的技法是不同,但立体形态中的恨过作业形式都是 使用纸张等材料制作完成。我们所说的纸张包括铜版纸、卡纸和板纸等不同类纸。
铜版纸
卡纸
板纸
切割
一切的加工首先从切割开始,切割是纸由平面转化为立体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切割法是指在整张 纸上进行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切割。切割可以使纸张呈现正负两面的形态。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特点
形态造型和形态组合的方法 加法造型法 除法造型法
减法造型法 分解重构造型法
乘法造型法 变形造型方法
加法造型法
正形
正形
新的形态
减法造型法
乘法造型法
除法造型法
一个形态的标准的 一分为几
一分为二 一分为八
除法造型
分解重构造型法
用加法将分解下来的形态组合在一个空间中
新的形态
使用减法和除法将基本形态
折叠 折叠是利用纸张进行造型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纸造型成为坚实的 “结构”。
弯曲
强烈紧张感 充满张力
通过拉扯、卷压等方法
弯曲
别插和支撑
别插
两个形态之间的固 定或者支撑
支撑
一个较小的形态对于 一个较大形态的支撑
连接和粘接
不用胶水将两张纸固定和连接的方法
使用粘接剂进行拼合的方法
课程小结
形态造型技法
不同材料加工造型的技法是不同 纸张包括铜版纸、卡纸和板纸等
不同类纸
形态造型技法
切割、折叠、弯曲 别插和支撑 连接和黏贴
THANKS
立体 构成
分解
变形造型法 古代埃及壁画
中国汉代画像石
中国剪纸
木雕
变形造型方法
《立体构成》全套课件ppt完整版(2024)

定义
立体构成是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 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 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 态的学科。
特点
立体构成是一个以知觉为基础, 将基本要素按照美的原则构成新 立体形态的过程。
4
立体构成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立体构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包豪斯时 代,当时人们开始探索三维空间中的 形态组合与表现。
发展
2024/1/30
人体造型
以人体为原型进行创作, 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表 现人体的美感和力量。
器物造型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 物形态,如家具、器皿等 ,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
12
抽象形态表现
点、线、面构成
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 素进行组合和排列,形成 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抽 象形态。
2024/1/30
体是立体构成中三维形态的基本元素,具有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度量。体可以分为几何体和非 几何体两种,几何体具有简洁明了的形态,非几 何体则具有更加自由和丰富的形态。
8
色彩与肌理
色彩
色彩是立体构成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等属性来 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立体构成中,色彩可以与形态、空间等元素相互作 用,形成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3
在立体构成中,对比与调和法则的运用可以创造 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增强作品的 艺术感染力。
2024/1/30
17
节奏与韵律
01
节奏
指立体构成中元素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形成有秩序的律动感。
2024/1/30
02
韵律
在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渐变、交错、起伏等变化,形成优美流畅
的视觉效果。
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是立体构成中重要的视觉和触觉元素之一。 不同的肌理可以产生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效果,增强立体构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
三维构成

课程内容
第一章
课 程 内 容
三维构成概述 材料与质地 三维形态要素(重点) 空间与体积 综合构成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章 三维构成概述
第一节 学习目的
本课程对各种“三维形态”的共性问题加以分析,探索三维形态元 素之间的构成法则,对不同材料的特性进行初步介绍,提高学生对三维 形态与空间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一、强调材料的构成
瓶(纸塑,对废弃 的纸张的再利用和 对其光滑平整的特 性的突破)
综 合 构 成
“夹子”式台灯(法 国设计师伯纳德· 活 尔纳森,是由易拉罐 体和一个带线的灯座 和再生材料制成的灯 罩组成)
二、强调形式的构成
综 合 构 成
强调多种组织形式运用的建筑模型
综 合 构 成
点、线、面、体的综合构成
竹的点构成
点 的 立 体 构 成
乒乓球与铁钉的点构成
第二节、线的立体构成
线在造型学上的特点是表达长度和轮廓。 线的构成方法,连接或不连接,重叠或交叉,依据线 的特性,在粗细、曲直、角度、方向、间隔、距离、软硬 等排列组合上会变化出无穷的效果。 线的立体构成通常可分为线框构造、线层构造、伸拉 构造、线群构造和量感化。
建 筑
“鸟巢”----北京奥运会场馆
建 筑
佛山新闻中心内的玻璃旋梯
建 筑
上海黄浦大桥/立交桥
展 示
雕 塑
包 装 设 计
手提袋包装
具象形态
玩 具 设 计
积木性玩具
抽象形态
工 业 设 计
层压板
弯曲
切割
CYLUXE沙发
第四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thanks
(二)累积构造
把硬线材一层层堆积起来,且可以任意改变的构造称累积构造。与框架构造不同的是, 其节点是松动的滑节,材料之间只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体。累积构造能承受上面的 压力,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三)线层结构
线层结构是指将硬线材按一定方向、层次有序排列而形成的具有不同节奏和韵律的 空间立体形态。在线层结构中,线材可以在大小、方向、位置上进行渐变,其造型变 化多端。
(二)软线材
软线材构成的立体看似轻巧却有较强的紧张感,如自然界中典型的软线材形态— 蜘蛛网。
二、线材的构成形式
(一)连续构成
(二)累积构造
(三)线层结构
(四)框架结构
(五)拉伸结构
(六)线织面结构
(七)编结结构
(一)连续构成
线材的连续构成分为限定构成和自由构成两种形式。限定构成是由控制点运动的 范围来确定其形态;自由构成是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由构成,使其产生连续 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五)拉伸结构
拉伸结构是指利用线材产生强反抗力的原理来制作立体造型的。使用拉伸结构时, 支架和底座要牢固,能承受拉伸的力量,不会变形和晃动。拉伸结构具有较强的视觉 力度感和形态美感。
(六)线织面结构
线织面是指由直线构成的曲面,如圆锥体面、圆柱体面、螺旋体面等。其中,构成 曲面的直线称为母线。以基本线织面为基础,加上连接位置差异、运动方向变化等可 得到变化无穷的线织面。
2.几何多面体的变异加工 在几何多面体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加工方法对多面体的表面进行处理,如对多面体 进行顶角加工、凹凸加工、表面切割和边缘处理,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立体形态。
第四节 块材立体构成
一、单体构造 二、块体的积聚构成
《构成设计》3-平面构成走向立体构成

生活中的餐具形态
一.形体的意识
生活中的家具形态
二.立体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按立体形态的外貌表情来划分 按立体形态的虚实关系来划分
生活中的城市建筑形态
三.半立体浮雕构成
半立体浮雕的概念及特点 抽象浮雕 具象浮雕
一、形体的意识
什么是立体构成中形态?
在立体构成中,“形态”不等于“形状”。“形态”是 指立体物在实际的空间中占有实际的位置,是由无数个 角度和体面形成的形状构成,所以它并没有固定的轮廓。
城市景观雕塑
在艺术创作中,量感的体现能够使人对艺术作品产生高大、神 秘、茫然、恐惧、雄伟、庄严等感觉;将具有扩张、伸展和向 上的形态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具有生命力。
第三节、用材料创造空间
材料是设计师或艺术家创造立体造型的载体,是立体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使 立体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立体造型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形 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和触觉功能又赋予了材料肌理不同的心理效应。
半立体浮雕
1、半立体浮雕的概念及特点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 式。浮雕的空间构造既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 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浮雕墙面装饰
一般说来,浮雕为 了满足特定视点的 观赏需要或装饰需 要,往往具备形体 压缩后的二维特性 。浮雕的空间形态 是介于绘画所具有 的二维虚拟空间与 圆雕所具有的三维 实体空间之间的所 谓压缩空间。
2、增形加工
将简单形体破坏、拆散后的 材料重新组合与重建,创造 出一个新的整体的形态造型, 又称增形加工。
4、材料的再加工
三大构成

对称类型:1)轴对称:“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
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立体构成的因素,就宽泛意义而言,可分为视觉基本特征(关系因素)、环境条件(必要因素)、形态本身(对物像——条件因素)这3个方面。
统一是指某种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形态要素并置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致性或有一致性的感觉,通过对这些有变化的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使其从整体得到多样统一的效果。
线的视觉心理线的不同形态特征,表现出不同的视觉语言:粗线的形态有厚重、豪放有力和紧张感,给人印象深刻。
细线锐利,有纤细、轻松、精致、敏锐感。
长线具有持续、速度和时间感。
短线具有断续、迟缓、动感特性。
水平线带有稳定、安全、永久和平意味。
垂直线带有崇高、权威、纪念、庄重的意味。
斜线是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形态,具有不安定和动态感,方向性强。
直线给人明确、简洁和锐利的感觉,而曲线似受外界压力而发生形变,产生情感知觉中的倾向性,表现出丰满、柔软、欢快、轻盈、调和感。
自由曲线的形态富于变化,追求与自然的融合;几何曲线富有节奏感、比例性,精确性、整体性等特点,并富有某种现代感的审美意味。
体在造型学上有三个基本形:球体、立方体和圆锥体。
而根据构成的形态区分,又可分为:半立体、点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和块立体等几个主要的类型。
平面构成中的形象是指视觉所能见到的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或是设计中借以表达一定含义的视觉元素。
半立体构成又称二点五维构成,它是介于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是以平面为根基再在上面进行立体化的表现。
如:浮雕、壁挂等艺术品。
平面构成三要素:点、线、面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换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