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
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鸟类动物的特征:身体骨骼结构、毛羽和嘴的形状、生活习性等。
2.培养观察与描述的能力,能够进行基本分类。
3.热爱鸟类动物,保护羽毛资源。
二、教学内容1.鸟类动物的特征。
2.鸟类的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鸟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辨别鸟类动物,并进行简单分类。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10分钟)1.教师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鸟类动物的美丽。
2.学生观察后,教师迅速询问并引导学生询问:鸟儿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特征?4.2 呈现(20分钟)1.教师告诉学生,鸟类动物有哪些特征,将通过课堂展示生动呈现出来。
2.教师使用图片随机展示鸟类动物,并让学生观察后,迅速对其进行描述。
3.学生分组并各自选择一种鸟类动物,描述其特征和习性。
4.3 讲解(30分钟)1.教师分别从身体骨骼结构、毛羽和嘴的形状、生活习性等方面详细讲解鸟类动物的特征。
2.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鸟类动物的特征。
3.学生针对鸟类特征,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
4.4 操作(30分钟)1.学生分组,共同观察多幅图片或视频,并根据鸟类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讨论。
2.学生针对自己分组的鸟类动物,进行一定的分类标准商讨,并口头表述相关理由。
4.5 评价(10分钟)1.教师观察学生的听讲、观察及分类能力等,并进行点评和评价,同时请求学生评价本次授课质量。
2.教师针对评价意见进行及时整合和处理。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鸟类动物的美丽和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在讲解环节,针对鸟类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理解鸟类动物的特征。
在操作环节,让学生手动分类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表述能力。
在评价环节,教师积极采纳学生评价意见,为后续授课做好针对性调整。
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更注重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的效果。
六年级科学上册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生活环境,增强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1. 鸟类的主要特征。
2. 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教学难点:1. 鸟类飞行器官的结构特点。
2. 鸟类的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鸟类的图片。
2. 实物道具:鸟类标本、模型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鸟类标本,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鸟类有什么特点吗?它们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二、自主学习三、课堂讲解1. 讲解鸟类的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等。
2. 讲解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轻质骨骼,长骨中空,肌肉发达,翼形适中,胸肌丰富等。
四、实践环节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鸟类的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性。
五、课堂小结2. 强调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 提问:鸟类的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性如何体现它们的特征?二、课堂讲解1. 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性:例如,鸟类迁徙、筑巢、孵卵等行为。
2. 讲解鸟类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如沙漠中的鸟类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三、案例分析1. 分析鸟类保护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生活环境。
2. 分享一些鸟类保护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鸟类特征及其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性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鸟类特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鸟类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性的理解。
3. 学生对鸟类保护意识的提高。
六、课堂活动:制作鸟类标本1. 教师演示如何制作鸟类标本,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设计《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通过对鸟喙与取食关系的趣味性研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喙的形态与其生活方式是如何相互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感悟到鸟类动物的丰富多彩。
是在学了植物的特征及分类后,用鸟类的特征的认识,引出其它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动物的分类,还为以后进一步学细菌、病毒真菌服了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
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该年级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上看,有一定的提高。
这一学期是他们学习小学科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为他们进入中学学习打基础和进行衔接的关键时期。
由于社会的原因,束缚这孩子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动手整理资料能力有所束缚。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常见鸟的.名称。
(2)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看法。
2、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2)能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3、情感目标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教学重点: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以旧带新引入: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及知道其种类的繁多了,我知道同学们除了喜欢植物外,还非常喜欢动物,尤其是鸟类,你们也能说出很多鸟的名称来,那么你们知道鸟类有什么特征吗?二、新课教学活动1: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1、提问:鸟是我们所喜欢的一种动物,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认识那些鸟呢?指名让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
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学例

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学例教学目标:(1)了解鸟类的特征,包括脊椎动物的特征、鸟类的外形特征、翅膀、两只脚、身体、翅膀特征(2)学习鸟类动物在生活、产卵、飞行、食物方面的特征。
教学步骤:一、节奏活动:让学生用手指划一条脊椎动物的脊椎线,从头到尾,教师解释鸟类是脊椎动物,它们具有头部、四肢和背部。
二、学习鸟类动物的外形特征:1. 头部:鸟类拥有贴着头皮的羽毛,上颌有丰富的衔接肌,下头有一对眼睛,前额有触觉器官,可以辨别东西的形状、大小和性质,眼后有一个由脑垂形成的双耳门。
2. 身体:鸟类多为两翼健壮,身体拥有很多翅毛和护羽,翅膀上面有很细的指甲,有助于它们在空中活动;体鳞质地柔软,往往表现不同的颜色;腿部四肢两端有坚实的趾,能让它们支撑起体重;尾巴部分很长,能提供飞行的动力。
3. 鸟类的翅膀:鸟类的翅膀能承受反力,形成动力的起伏。
它们的翅膀有两个基本的部分:前膀和上膀。
前膀由前翅、楔翼和摆羽组成,是静态的翅膀;上膀是活跃翅膀,由上翅和后翅组成,是飞翔动力的来源。
三、学习鸟类动物在生活、产卵、飞行方面的特征:(1)生活特征:鸟类的习性很各异,有的鸟类生活在海洋、湖泊、池塘、山谷和树林等地,鸟类有的是日行性,有的是夜行性;还有一些种类是岩石上的登陆者、地面爬行者,还有一些是桩鸟、林地中的挖掘者;有的可以飞越大气层,飞到千里以外的地方,有的在大气层中来回穿梭;有的善于捕食,抓住猎物,也有的是挖掘者、筑巢者,用尾巴把枝条或灌木捆绑起来,筑建巢穴,多长大小巢穴,以此容纳它们的蛋、小鸟、母鸟。
(2)鸟的产卵:大多数的鸟类动物都是产卵,卵的外壳由硬皮质结晶而成,它们的卵壳很细,性质柔软脆弱,常被称为蛋壳;大多数的鸟类动物都无法自己孵化自己的蛋,因此它们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有很大的区别。
(3)鸟的飞行:鸟类是世界上可以在空中飞行的唯一动物,它们有着特殊的飞行本领。
它们使用翅膀前后扇动,达到元力平衡,上下空间中移动;它们以极快的速度穿梭于大气层中,鸟类扇动翅膀可以达到2米每秒,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超过450公里的速度。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冀教版

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2.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6.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问题的不同看法,意识到对鸟进化的问题还在继续研究。
重点难点:
1、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学习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一、你知道这些鸟的名称吗?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 ) ( ) ( )
( ) ( ) ( )
二、描述下面三种鸟的主要特征,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三、理解运用。
1、蝙蝠、鹤、猫头鹰、蝴蝶、蜂鸟、企鹅这些动物都是鸟类吗?哪些不是鸟?请说明理由。
答:。
2、请把你知道的不会飞的鸟写出来:。
学习二、鸟喙与取食
1、观察认识,提出猜想。
鸟喙具有不同的特征,使他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观察
擅长吃谷物的种子。
2、进行活动)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4、讨论交流:
(1)干旱时期,许多水塘和河流会干涸,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对于具有哪种类型喙的鸟的生活产生影响?
(2)一种鸟的喙比较的短,能够磕开一些比较坚硬的种子的外壳,这种鸟的喙具有怎样的优点?
本结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鸟类动物的特征丨冀教版 (2)

鸟类动物的特征活动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2、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3、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4、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5、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6、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些特征制作的. [活动材料]当地鸟类资源的图片,视频资料,鸟类的标本[活动重、难点]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活动过程]1、教师事先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有所了解,准备一些图片、标本、视频资料.2、请学生充分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并观察图片、标本、多媒体资料,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引发学生提出什么的样的动物属于鸟,关于鸟类还想研究哪些问题.3、让学生带着总是观察常见的鸟(现场观察实验内的鸟类模型),以当地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牲.主要特征栏目中还可以增加喙的开头以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栏目.将学生提及的不同的鸟的主要特征简要记在黑板上.4、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的若干特征中哪些特征是只有鸟才具备的,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的特征.5、当学生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后,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运动不是鸟.此环节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活动二:鸟喙与取食、[活动目标]1、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2、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4、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5、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活动过程]1、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连接.2、尽量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统计数据讨论,体会鸟的喙与其取食的环境有关.[评价]1、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不是鸟.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方式.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3、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STSE目标:能体会到世界的纷繁复杂.[教学重难点]根据各类动物的特征来区分动物[教学准备]《牛津剑桥百科》动物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布置查找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体形特征等.)一、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请将你所知道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分别填在各自的框中.二、看P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描述,将特征与对应的动物类别联在一起.对比这几类动物的特征,有什么疑问?如:两栖类和鱼类都用鳃呼吸,怎样区分?又如:昆虫和鸟类都会飞行,怎样区分?运动方式是在地上爬的有很多,它们都是爬行动物吗?哪些不是?怎样区分?三、学生讨论,为进一步判断分类作准备.四、展示课件,了解动物习性.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查自己前面分类所填的动物是否正确?五、学生游戏活动:几名同学自由上黑板写出平时自己不易区分的动物,如:蜗牛、熊、鲸、螃蟹等,请其他同学来解答.(师提示,注意先判断它们是否有脊椎,再进一步区分.当然,充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课外知识也是正确判断的重要条件.)六、活动中可就大家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当场上网查找,印象会深刻.如蜘蛛是不是昆虫、章鱼是不是鱼等.同时上网时教给学生要选择正规的权威的科学网站作参考.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脊椎动物鸟类爬行类板书:动物脊椎动物第三课鸟类动物的特征活动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2、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3、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4、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5、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6、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些特征制作的. [活动材料]当地鸟类资源的图片,视频资料,鸟类的标本[活动重、难点]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活动过程]1、教师事先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有所了解,准备一些图片、标本、视频资料.2、请学生充分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并观察图片、标本、多媒体资料,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引发学生提出什么的样的动物属于鸟,关于鸟类还想研究哪些问题.3、让学生带着总是观察常见的鸟(现场观察实验内的鸟类模型),以当地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牲.主要特征栏目中还可以增加喙的开头以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栏目.将学生提及的不同的鸟的主要特征简要记在黑板上.4、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的若干特征中哪些特征是只有鸟才具备的,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的特征.5、当学生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后,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运动不是鸟.此环节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活动二:鸟喙与取食、[活动目标]1、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2、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4、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5、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活动过程]1、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连接.2、尽量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统计数据讨论,体会鸟的喙与其取食的环境有关.[评价]1、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不是鸟.。
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鸟类动物的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2.能够正确辨认几种常见的鸟类;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4.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类和归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鸟类动物的特征,并学会正确辨认几种常见的鸟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如我们学过哪些动物种类?它们都有哪些特征?然后,教师出示几幅不同的鸟类图片,让学生识别它们。
2. 学习新知识(1)发现羽毛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发现它们都有羽毛,并与其他动物比较差异。
(2)比较喙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发现它们的喙的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并与其他动物比较差异。
(3)观察翅膀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的翅膀,发现它们的翅膀的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并与其他动物比较差异。
3. 学以致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鸟类,观察这种鸟类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和归纳,向全班呈现这种鸟类的特点和习性。
同时,让学生制作一张小海报,展示这种鸟类。
4. 课堂小结教师向学生强调鸟类动物的特征,回顾学生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和发现。
同时,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鸟类动物。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鸟类动物的主要特点,如羽毛、喙、翅膀等,并学会正确辨认几种常见的鸟类。
同时,通过制作小海报,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通过举例和让学生观察实物,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鸟类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需要我们保护它们。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局限性较大;同时小组合作的时间安排过长,导致部分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不能有效开展学习。
这些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鸟类动物的特征-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鸟类动物的特征-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背景《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中,关于鸟类动物的特征的知识点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掌握鸟类动物的特征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也是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前提。
本文就《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中鸟类动物的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对教学实施提供借鉴。
二、鸟类动物的特征鸟类动物是具有明显特征的生物类群,包括以下特征:1. 羽毛鸟类动物是唯一的拥有羽毛的脊椎动物。
羽毛有保温、飞行、宣传性交配等作用。
2. 喙鸟类动物的喙呈硬质的喙壳,具有各种形状和大小,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食物、取食方式和习性。
3. 空心骨骼鸟类动物的骨骼具有空心结构,在飞行过程中有助于减轻身体重量,使其更加轻巧。
4. 产卵鸟类动物的产卵方式是胚胎发育在卵外,卵壳坚硬。
卵形状和大小有异于爬行动物。
5. 心脏四室鸟类动物的心脏具有四室结构,其中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使血液循环效率更高。
6. 高度进化的呼吸系统和嗓子鸟类动物的呼吸系统是高度进化的,能以高效地将氧气转化为能量,并保持飞行时的动力。
鸟类动物的喉部特化,发声能力更加强大。
三、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鸟类动物的特征,具体实施可以参见以下几点:1.展示真实的羽毛,可以请学生轻触,用手感受羽毛柔软的触感,对这个特征进行认识和感受。
2.制作模型、剪纸等辅助教具,让学生能更直观并且深入地了解鸟类的喙、产卵特点、高效的呼吸系统和嗓音等方面。
3.通过图片、视频等教育科技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鸟类动物空心骨骼的特点和心脏四室的结构。
四、结语掌握鸟类动物的特征并非学生所能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在课堂和生活中多次接触和实践才能逐渐完善和巩固。
只有深入探究鸟类动物的生态学,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鸟类动物的卓越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
物的特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
后白塔小学冯津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各种鸟类特点的资料,并用科学的语言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3、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鸟喙对鸟类生活有什么好处。
4、能将常见鸟的名称以及其喙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说
出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对于模拟鸟喙取食实验情况的分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常见几种鸟:猫头鹰、鹦鹉、鸽子等。
实验材料:一个托盘、五个小碗(第一个小碗中盛有用泡沫打的洞,洞中有很多米粒,第二个小碗中盛有土和葵花子、第三个小碗中盛有纸屑和橡皮泥“橡皮虫”,第四个小碗中盛有塑料板,塑料板上订有各种“小动物”、第五个小碗中盛有水,水中有一些“浮游生物”;五张白纸;1把工具(或尖嘴钳子、或勺子、或起钉器、或镊子));一只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提出问题
今年鸟类动物运动会就要拉开序幕了,前来报名的鸟类动物可多了,让我们看一看都有谁呢?总裁判员对于前来报名的鸟类朋友一一进行了登统。
突然间,报名处发生了争执声。
“你们几个怎么也来凑热闹,你们不能报名。
”“为什么呢。
”“因为你们不是鸟类。
”“什么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动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是啊,这节课就让咱们班的同学一起来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板书: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探究鸟类的共同特征
1、观察、阅读获取信息
(1)介绍研究方法
师:要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鸟的特征呢?
生:……
师:对了,我们不仅要研究它们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还应该关注它们的运动方式、繁殖后代的方式、以及如何取食和他们所吃的食物是什么等这些方面的特征。
为了帮助我们研究,老师特意请来了几位特殊的朋友,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在它们的帮助下,肯定会大有收获的。
在它们和我们见面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
小提示:
①它们的胆子很小,我们在观察时尽量要安静一些。
②先整体观察每一种鸟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边观察边记录。
③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或阅读你们手中的资料,汇总这些鸟在其他方面的特征。
④对比分析每一种鸟的特征,比较几种鸟有什么相同点,最后归纳总结出所有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2)学生活动:通过观察,阅读去了解鸟类动物的特征。
2、汇报交流、讨论、归纳共同特征
师: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组观察、分析了几种鸟,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得出了什么结论你们组认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1)交流: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讨论:哪些特征是所有的鸟都有的,哪些不是?
(3)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鸟类动物在体表方面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和哺乳动物身上的毛的区别;并指导学生认识鸟在取食和繁殖方面的共同特征。
(4)通过以上的观察、交流、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板书: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
(二)鸟喙与取食
1、激发兴趣,介绍方法
师:这些不同种类的鸟又是如何靠它们的喙进行取食的想不想研究
待会咱们就来做一个模拟鸟喙取食比赛的游戏!看看你们组的工具能取到什么样的食物,最适合拾取什么食物?
2、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师:在托盘中有五个小碗,五种食物分别放在了五个小碗中,用泡沫打的洞中有很多米粒,土壤中有瓜子,纸屑中有“橡皮虫”,纸板上订有各种“小动物”,水中有“浮游生物”;五张白纸;1把工具(或尖嘴钳子、或勺子、或起钉器、或镊子));一只秒表。
师:想一想:为了使我们的比赛更加的科学、合理、安全,应该注意什么?
生:……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注意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出示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3、学生比赛,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发现新知
(1)你们组的工具能拾取什么食物,最适合拾取什么食物?
(2)分析这些工具模拟的是哪种鸟的鸟喙得出什么结论
(3)说一说这些环境模拟的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什么环境?
(4)回顾比赛游戏,分析工具、食物、鸟喙、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活动,运用新知
1、判断——我是总裁判员
一上课,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那现在你们想不想知道,总裁判员不让报名的小动物它们会是谁?你认为是谁,要说出你的理由。
2、解释——创设一个环境
鸡和鸭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迎着朝霞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家门,在田野中、在森林里、在山坡上、在池塘边,它们玩耍、嬉戏。
小鸡找到虫子喂小鸭子吃,小鸭子捉到小鱼、小虾喂小鸡吃,他们吃饱了玩够了,太阳就要落山了,它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看到它们这么高兴我不知不觉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要是把鸡和鸭分别放到同一种环境中,你认为谁能更好地生存下来为什么
3、说说——生活中哪些常见的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些特征制作的?
4、设计——一种仿生工具
深入研究某一种鸟的鸟喙,想一想你能根据这种鸟的鸟喙制作什么工具?
四、知识拓展,课下延伸
作业:
1、阅读科学在线:了解鸟类的起源
2、课后继续收集更多种类动物的图片、标本及相关资料。
教学总结:
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蛋)产卵繁殖后代。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鸟类的特征,让学生了解鸟类种类繁多,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鸟,总结鸟的共同特征,熟悉它们的习性,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殖繁育后代。
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