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道路工程 长安大学 初试名词解释
【真题】长安大学803道路工程真题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真题】长安大学803道路工程真题
一、 土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有哪些方法?简述不同的方法的原理或分析过程。
二、试述路基防护的种类,目的及相应措施。
三、试述沥青路面基层的作用,根据材料和力学特性的分类、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四、试述沥青路面的水损过程、损坏机理、水稳定评价方法以及提高沥青路面水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五、试分析环境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该影响
六、对于粒料基层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板厚设计需要哪些参数?这些参数如何确定
七、名词解释:道路净空、横向力系数、视距曲线、运行速度V85、交织段长度、回头展线
八、阐述道路设计中保持平面线形连续与均衡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平面线形的连续与均衡
九、阐述影响各级公路最大纵坡确定的主要因素及其他们是如何影响的
十、阐述公路的功能划分情况,举例说明公路设计中哪些技术指标的确定或要素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公路的功
能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2023年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23年硕士硕士入学考试试题(B卷)一、试题代码: 803 试题名称: 道路工程共1页第1页二、路基旳作用, 对路基旳一般规定。
评价路基压实效果旳原则和影响原因。
三、土基承载能力旳参数指标及概念。
我国现行沥青规范中采用旳路基承载能力指标及确定措施。
四、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规范》中沥青路面指标设计与否合理, 提议新指标。
五、水泥稳定类材料旳分类、构造类型、强度形成机理、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及其在我国现行设计规范中旳作用。
六、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旳设计过程, 详细加铺方案及关键控制技术。
七、环境原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什么影响, 在设计中怎样考虑。
八、爬坡车道旳作用及设置旳条件。
九、最大纵坡确定旳重要原因。
十、各级公路对视距旳规定。
停车视距不满足时, 可以采用哪些处理措施。
十一、名词解释1、横向力系数2、V853、渠化交通4、回头展现5、超高过渡段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2023年硕士硕士入学考试试题(B卷)参照答案路基旳作用, 对路基旳一般规定。
评价路基压实效果旳原则和影响原因。
答: 在天然地基表面按照道路旳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集合尺寸旳规定开挖或填筑而成旳岩土构造物即为路基。
路基路面旳基本规定包括: 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
(合适用自己旳话展开)一、压实原则: 压实度K。
二、影响压实效果旳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内因指土质和湿度, 外因指压实功能及自然和人为旳其他原因等。
土质对压实效果旳影响很大, 土质不一样,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不一样, 砂性土旳压实效果优于粘性土, 土粒愈细, 比面积愈大, 土粒表面水膜所需之湿度亦愈多。
湿度对压实效果旳影响重要体目前含水量上, 路基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压实可以提高路基旳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
压实厚度:相似压实条件下(土质、湿度和功能不变), 实测土层不一样深度旳密实度得知, 密实度随深度递减, 表层5cm最高。
长安大学803道路工程2003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答案

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七、何为A式和B式喇叭形立交?并简述喇叭形立交的特点和布设要点。
(10分)答:喇叭形立交,经环圈式左转匝道驶入正线(或主线)为A式,驶出时为B式。
它的特点是:除环圈式匝道外,其他匝道都能为转弯车辆提供较高速度的定向或半定向行驶;只需一座跨线构造物,投机较省;无冲突点和交积段,通行能力大,行车安全;结构简单,造型美观,行车方向容易辨别。
但环圈式匝道线形指标较低,行车速度低,左转车辆绕行距离较长。
布设要点:布设时应将环圈式匝道设在交通较小的匝道上,主线左转弯交通量大时宜采用A式,反之B式。
通常情况下,一般道路上跨时对转弯交通视野有利,下穿时宜斜交或弯穿。
八、道路测设的外业工作是由测量队完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外业测量队应包括哪些作业组?各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15分)九、汽车行驶特性是道路勘测设计的理论基础。
根据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特性,主要解决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哪些问题?(15分)答:p25共4条2003年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考研真题及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行驶稳定性: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中,受外部因素作用,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发生侧滑、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3、路侧带: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施带等统称为路侧带。
4、变速车道:变速车道是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
加速车道是为了使车辆在进入主线之前,能安全地加速以保证汇流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道。
减速车道是为了保证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能安全减速而设置的变速车道。
5、DTM:5。
2013年考研真题-长安大学803《道路工程》考研真题-免费-良心--给有缘人

2013年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2014-04-23 20:32:26)转载▼分类: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考研标签:考研长安大学道铁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试题代码:803 试题名称:道路工程一、试述水对路面的危害,以及常用的路面排水措施及其设置要点。
(15分)答:水对路面的危害可以表现为:降低路面材料的强度,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和路肩处造成唧泥;移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唧泥和高压水冲刷,造成路面基层承载能力下降;在冻胀地区,融冻季节水会引起路面承载力的普遍下降。
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排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
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堤时,可采用两种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一种是让路面表面以横向漫流形式向堤坡面分散排放;另一种方式是在路肩外侧边缘放置拦水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或者路肩和部分路面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相隔一定间距设置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到路堤坡脚外。
两种排水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表面水不可能对路堤坡面造成的冲刷危害。
在汇水量不大,路堤不高,路线纵坡不同,坡面耐冲刷能力强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横向漫流分散排放的方式。
而在表面水有可能冲刷路堤坡面的情况下,则采用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内,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的方式。
拦水带可由沥青混凝土现场浇筑,或者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而成。
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拦水带时,应避免预制块影响路面内部水的排泄。
拦水带的泄水口可设置成开口(喇叭口)式。
设在纵坡坡段上的泄水口为提高泄水能力,宜做成不对称的喇叭口,并在硬路肩边缘的外侧设置逐渐变宽的低凹区。
二、试述路基沉陷变形的类型、成因及其防止措施。
(15分)答:路堤沉陷是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路基的沉陷可以有两种情,一是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二是由于路基下部天然地面承载能力不足,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引起沉陷或向两侧挤出而造成的下沉。
803道路工程长安大学初试名词解释

频率分布2011-20162000-2010背诵序列A11运行速度(V85)运行车速是在特定路段长度上车辆实际行驶速度。
由不同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采用的不同车速,通常用测定的第85个百分点上的车辆行驶速度作为行车速度。
2横向力系数用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为单位车重的横向力。
3回头展线路线沿山坡一段延展,选择合适地点,用回头曲线作方向相反的回头后,再回到该山坡上的布线方式。
(注释,回头展线指的是,展线的一种方法,而回头曲线,则是指利用回头展线的方法,设计出来的曲线。
)B14交织段长度、交织长度所谓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5缓和曲线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6竖曲线竖曲线【vertical curve】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曲线要素示意图7 缓和坡段缓和坡段【transitional gradient 】指的是在纵坡长度达到坡长限制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8 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理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u/h )表示。
C19 渠化交通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称为渠化交通。
10 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渐变到圆曲线段,具有单向横坡的路段。
11 道路净空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线。
2012年考研真题长安大学803《道路工程》考研真题-免费-良心-给有缘人

2012年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2014-04-23 20:40:47)转载▼分类: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考研标签:考研长安大学道铁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试题代码:803 试题名称:道路工程一、环境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什么影响,设计是如何考虑该影响。
(15分)答: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温度和湿度。
路面材料的体积随路面结构内温度和湿度升降而引起膨胀和收缩,如果不均匀的膨胀受到约束,产生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导致破坏。
①路面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的湿度变化。
路基湿度的不合理将引起路基的冻胀、翻浆和软化。
因此保持路基干燥,需设置良好的路面排水设施和路面结构排水设施,经常养护,保持畅通。
②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以荷载应力和疲劳温度应力的叠加不大于混凝土疲劳强度作为设计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由所在公路自然区划选择最大温度梯度,按路面结构和板平面尺寸计算最大温度梯度时的温度翘曲应力,再确定温度应力疲劳作用系数;由此计算确定温度疲劳应力。
二、沥青混凝土有哪几种组成结构,他们在材料组成、力学特性及路用性能方面有何特性,举例说明代表性的沥青混凝土类型。
(15分)答:沥青混凝土按组成结构分为,悬浮密实型、骨架密实型、骨架孔隙型。
①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性密级配,集料的颗粒尺寸由大到小连续存在。
这种材料含有大量细料,而粗料数量较少,且相互之间没有接触,不能形成骨架。
特点是粘结力较高,而内摩阻力较小,但受沥青材料影响大,因此稳定差。
该结构的代表性混凝土类型有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
②骨架密实结构,采用间断型密级配,混合料既有一定数量的粗集料形成骨架,又根据残余空隙的多少加入细料,从而形成较高的密实度。
同时具有较高的粘结力和内摩阻力。
该结构的代表性混凝土类型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③骨架空隙结构,采用连续开级配,粗集料较多,而细集料较少。
长安大学803《道路工程》考研真题资料

2021年长安大学考研初试真题及详细答案(附2021复试真题)

20XX年XX大学考研初试真题及详细答案(附20XX复试真题)20XX年XX大学803《道路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及参考答案19届本校高分考研上岸学长费心总结,选自本人的《XX大学803道路工程考研复习一本通》一.试述路基干湿类型的分类与确定方法。
有些公路路基运营一段时间后,其内部的含水率会显著大于压实施工时的含水率,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路基平衡湿度状况及平衡湿度预估(结合新版及规范).路基平衡湿度(用饱和度来表示)状况可依据路基的湿度来源分为潮湿中湿干燥三类。
路基设计时依据路基工作区深度(Z),路床顶面至地下水位的相对高度(h)地下水位高度(hw),毛细水上什高度(h0)及路基填土高度(ht)的关系确定湿度状况类型。
路基工作区指从汽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至路基的垂直应力与陆机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之比大于0.1(-0.2)的应力分布深度范围称为路基工作区,认为此此区域以外,汽车荷载的影响忽略不计。
·潮湿类路基的湿度由地下水操纵,即地下水或地表积水的水位高,路基工作区均处于地下水毛细润湿影响范围内,路基平衡湿度由地下水或地表长期积水的水位升降所操纵。
干燥类路基的湿度由气候因素操纵,即地下水位很低,路基工作区均处于地下水毛细润湿面以上,路基平衡湿度完全由气候因素所操纵;中湿类路基的湿度兼受地下水和气候因素影响,即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工作区被地下水毛细润湿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受毛细水润湿的影响,上部则受气候因素影响。
潮湿类路基的平衡湿度可根据路基土组类别及地下水位高度,查表确定距地下水不同高度处的饱和度。
干燥类路基的平衡湿度可根据路基所在自然区划的湿度指标TMI和路基土组类别确定,即先查取相应的TMI 值,再按路基所在地区的TMI值和路基土组类别来查表插值确定路基饱和度;中湿类路基先分路基工作区上部和下部分别确定其平衡湿度,再以厚度加权平均计算路基的平衡湿度,地下水毛细润湿面以上的路基工作区称为路基工作区的上部,按TMI和路基土组类别确定其平衡湿度;地下水毛细润湿面以下的路基工作区称为路基工作区的下部,按距地下水位的距离和路基土组类别确定其平衡湿度原因:雨水,地下水等进入路面结构,路基防排水系统不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率分布2011-20162000-2010背诵序列A11运行速度(V85)运行车速是在特定路段长度上车辆实际行驶速度。
由不同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采用的不同车速,通常用测定的第85个百分点上的车辆行驶速度作为行车速度。
2横向力系数用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为单位车重的横向力。
3回头展线路线沿山坡一段延展,选择合适地点,用回头曲线作方向相反的回头后,再回到该山坡上的布线方式。
(注释,回头展线指的是,展线的一种方法,而回头曲线,则是指利用回头展线的方法,设计出来的曲线。
)B14交织段长度、交织长度所谓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5缓和曲线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6竖曲线竖曲线【vertical curve】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7缓和坡段缓和坡段【transitional gradient】指的是在纵坡长度达到坡长限制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8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理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u/h)表示。
C19 渠化交通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称为渠化交通。
10 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渐变到圆曲线段,具有单向横坡的路段。
11 道路净空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线。
12 视距曲线从汽车行驶轨迹线上的不同位置引出一系列的视线,它们的弧长都等于视距s,与这些线相切的曲线(包络线)称为视距曲线.13 导向线具有理想坡度的折线,利用了有利地形,避开了不利地形,可作为试定平面线型的参考的一条折线。
14 横净距在弯道各店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线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用h表示。
横净距是指在曲线路段内侧车道上的汽车驾驶员,为取得前方视距而应保证获得的横向净空范围。
内侧车道上驾驶员所需视线AB线的横向距离,即为横净距。
图中最大横净距z值是用于路线设计中检查安全行车所必需的视距范围,在该范围内的一切障碍物都应加以清除。
15 避险车道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16 超高为抵消或减小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
超高【superelevation】指的是列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移或倾覆,为抵消车辆在圆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列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17 最大纵坡设计车型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容许速度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纵坡。
18 视距三角形为保证交叉路口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够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叫停车视距。
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视距三角形【sight triangle】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
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阻碍司机视线的物体和道路设施存在。
19 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辆行驶的附加车道。
20 凸形曲线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称为凸性曲线。
21 环形交叉是指多条道路交汇处设有中心岛的平面交叉,环形交叉口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A21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测得的最大会谈弯沉值。
2临界高度。
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3 设计速度(行车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B25 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指的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某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三种。
6 路基工作区在路基的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σB 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1/10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7 温度翘曲应力(翘曲应力)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板的自重,地基反力和相邻板钳制作用,使部分翘曲变形受阻,从而使板内产生翘曲应力。
8压实度(路基压实度)以应达到的干密度绝对值与标准击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的百分率来表示。
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
一是根据现场试验测得的湿密度和试验室测定的含水率求出的现场实际干密度,此为试样干密度,设为A密度。
二是由击实试验后所得的试样最大干密度,设为B密度。
实际压实度=A/B。
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比较,即可知道土的压实程度是否达到了质量标准。
C29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公路直线段的双坡横断面逐渐变为曲线段上的全超高单坡横断面的过渡路段。
曲线路段的...过渡路段的长度称为超高缓和长度,它不宜过短,以避免汽车行驶时产生过大的侧向摆动。
10 超高缓和段指的是从直线路段的横向坡渐变到曲线路段有超高单向坡的过渡段。
为了使道路从直线段的双坡面顺利转换到具有超高的单坡面,需要一个渐变的过渡段,称为超高缓和段11 缓12 竖13 缓14 横15 SMA沥青玛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由高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矿粉、较大沥青用量,低含量中间粒径颗粒组成的骨架密实结构型沥青混合料。
选线【route selection】指的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的全过程。
17 立体交叉立体交叉【grade-separated junction】指的是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高程上的交叉,利用跨线桥、地道等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交叉,简称立交。
18 路基干湿类型(干湿类型)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19 车辙路面在行车反复作用下,在轮迹处出现较大的变形,从而在纵向形成车辙。
D20 行驶稳定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21 路恻带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施带,统称路恻带。
22 变速车道变速车道【speed-change lane】指的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上的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
加速车道是为保证驶入干道的车辆,在进入干道之前,能安全加速以保证汇流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道。
减速车道是为保证车辆驶出高速车流以安全进入低速车道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道。
DTM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括高程,纵坡,坡向等。
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系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y、z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种模拟表示,或者说,DTM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x、y表示该点的平面坐标,z值可以表示高程、坡度、温度等信息,当z表示高程时,就是数字高程模型,即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
24 锚固式挡土墙包括锚杆式挡土墙和锚定板式挡土墙25 锚杆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anchored retaining wall by tie rods】指的是由钢筋混凝土板和锚杆组成,依靠锚固在岩土层内的锚杆的水平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26 锚定板式挡土墙由锚定板产生抗拔力抵抗侧向压力,保持墙的稳定。
27 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料在严格控制下拌置的混合料。
28 平面线型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统称为平面线形。
29 轴载换算(当量轴次)按照两项原则,第一,换算以达到相同的临界状态为标准:第二,对某一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的标准进行轴载换算,由换算所得的轴载作用次数计算的路面厚度是相同的。
把各种轴载换算为标准轴载称为轴载换算。
第三,当量轴次按等效原理,把各种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标准荷载作用下的次数。
30 温度应力由于温度变化,结构或构件产生伸或缩,而当伸缩受到限制时,结构或构件内部便产生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温度应力是物体由于温度升降不能自由伸缩或物体内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应力。
31 合成坡度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所组成的坡度为合成坡度。
(道路在平曲线路段上,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纵坡)32 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semi-rigid type base】指的是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强度的基层。